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生态安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我国采用了发展石油农业的方式,通过高投入、高能耗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刚刚起步,政策理论研究、生产经营和管理体系方面都存在不足,还徘徊在小规模、低转换、微效益的传统生态农业阶段,因此,要将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还存在诸多的困难与问题。
1.法律与政策不够健全,缺乏有力的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缺乏全国发展生态农业的纲领性的文件,全国性生态农业建设法规条例还未制定,仅依靠《全国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规范》等指导性文件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政策激励机制不健全,传统生态农业建设无法取得独立的财政扶持,资金渠道有限,建设项目难以全面展开,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而以粮食安全为发展主题的生态农业则更是缺乏规范、政策与相应的激励机制。近年来,国家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实施了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又实施了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订单奖励、农机购置和作业补贴等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种粮农民的收益,但是,随着土地承包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等因素,种粮效益仍然很低。如以杭州市萧山区普通的粮食承包大户为例,如承包100亩大田,种植一季春粮和一季晚稻,一年的净收入一般只有4万元左右,收入不但低于其他产业,也低于农业中其他如花卉苗木、养殖等行业。同时,对于粮食生产实行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由于政府没有额外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经济效益难以保障,因此农户对生态农业与粮食的协调发展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2.理论技术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农业技术人才
要将生态农业与粮食生产、粮食安全协调起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严密的理论支撑与深入的研究、实践。要将农、林、牧、副、渔业各大类、以及个小类综合起来,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而且我国领域广阔,地理环境各不相同,不能简单的将一个地方、区域的经验搬到另一个地方的经验。同时,我国农业劳动人口科技素质偏低,农村科技人员严重缺乏。如杭州市萧山区江东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核心区面积2万亩,有农业企业32家,这些企业普遍反映科技人才难以留住,主要原因是农业工作辛苦、报酬低,企业偏小职业发展空间小,位置偏僻、生活艰苦等。因此,要将生态农业与粮食生产有机结合的效益发挥出来,难度很大,需要不断的摸索、实践与创新。
3.农业经营规模小,市场化水平不高
农村实行,农村耕地平均分配到农民身上。耕地分配到户后,在保证了农民平均分得了一份土地的同时,也影响了土地的规模经营与经营效益。虽然经过一定程度土地流转,但流转毕竟数量偏少,农户经营规模依然偏小,如经济较发达的杭州市萧山区,到2009年已流转的占总耕地面积的48.2%,其中50亩以上的大户数只为1.1%。与此同时,我国农业市场化水平还不高,表现为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农业生产整体很难达到规模经济,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水平不高,制约着生态农业与粮食生产规范化、规模化与社会化发展,难以体现生态农业与粮食生产协调发展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4.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技术推广力度有待加强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与广大农民的服务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经费投入不足,如基层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开展试验示范、检验检测、技术培训、进村入户的日常工作费用在很多地方还没有落实;条件建设投入不足,设施设备缺乏,服务手段落后。二是运行机制不规范,如一些地方管理体制不顺,乡镇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主要精力从事乡镇其他工作,业务工作难以开展;一些地方责任机制不健全,没有把公益性职能细化到每个岗位和人员,很多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农技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三是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基层农技人员队伍老化,专业人员进不来,新生力量补充慢,部分地方已出现人才断档;现有人员培训跟不上,知识更新不及时,业务能力与生产需求有较大差距。因此,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广力度不够,在生态农业与粮食生产发展中的技术培训、指导力度也欠缺,已很大地影响了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以及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的现实压力下,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今后一个时期,既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也是生态农业与粮食生产由各自发展向协调发展转变。为此,我国要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健全法律与相关政策,完善理论与技术体系,培育农业生产主体,推广应用农业技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四化”同步发展。
1.健全法律、相关政策与激励机制
我国在粮食生产上的法律、法规与激励政策相对比较健全,但在生态农业发展上还相当欠缺。为此,我国要参考国际上发展生态农业成功的做法,借鉴确保粮食安全的一些有效经验,在深入的客观分析和农民意愿研究基础上,完善推进生态农业以及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法规体系,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规范农业生产者、管理者的行为。要将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与粮食生产的有机结合,与一般的农业相比,具有更强的正外部性,承担着更大的机会成本,弥补的办法就是实施扶持政策,建立激励机制,通过有力的政策扶持、项目推动和保障措施,提升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经济效益。
2.完善相关理论与技术体系
要持续快速地推进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相支撑。为此,需要从学科上加强对生态农业以及与粮食生产相结合的理论的重视,加强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探讨和研究,发挥各门相关学科和理论的优势,促进生态农业这一系统工程的综合发展。基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研究相关理论与技术体系时,不能照搬国外,更不能闭门造车,要与各地的实际相结合,要加强产学研三者的结合,要关注实施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加强理论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要通过科技发展促进经济进步,通过经济效益的提升推动理论的发展;以实践为指向推动理论的完善,以理论为指导推动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实践的深化。
3.积极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实用人才
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人才是关键。要注重提高农业人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加强专业素质和科技素质。一方面要发挥农村现有培训机构、基地作用,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到农村一线开展培训和技术推广,通过系统性和针对性农民素质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技能培训等,提升农业生产、管理人才专业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和农业企业要出台政策、改善环境,让专业人才愿意到农业企业去就业、创业,使专业人才在农业企业中有较大的锻炼空间和发展平台。此外,要充分发挥各级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使农业生产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并涌现出一批有理论、有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推广、应用农业科技、促进农业企业更好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
4.积极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和节水技术
要加强生态农业与粮食生产集成技术的科技攻关,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创新农作制度;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技术;施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和设施化处理等先进适用的污染防治技术;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减少煤电消耗,促进节能减排。同时,要提升农业水利设施水平,完善田间排灌体系,推广应用微灌、喷灌、低压管道输水等节水技术,推进农业用水循环利用。
5.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要严格执行
保护基本农田、标准农田以及林地、湿地、水域、海岛、滩涂等各项规定。加强耕地地力培肥,深入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强化新垦造耕地和围垦土地的改良和培育。规范农业生产过程,科学评估农业生产及投入品对土壤、水、大气环境的影响,加强耕地质量定位监测点建设和动态管理,开展耕地质量状况监测和评价,建立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和耕地质量长效管理机制。要强化农业执法监管。严格管制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加强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6.提升农业市场化、产业化水平
要推进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发展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土地流转、完善市场体系尤其重要。一是要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发展壮大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大户,积极培育适应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二是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强土地流转的财政扶持力度,落实有针对性的激励与优惠政策;健全市场化运作的土地使用流转机制,改善土地流转的环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业自愿向生态农业、粮食生产集中,提高生态农业及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三是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农产品流通,特别要发展规范绿色市场,促进生态农产品批发、流通,通过绿色产品市场来提升生态农业与粮食生产相结合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不断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
关键词:农机监理改革新常态;工作方式;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8.013
农业机械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央和地方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的连续实施,呈现出由数量快速增长到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新变化。由于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出现了农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机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通化县农机装备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由过去千家万户购买小型农机,到现在新兴农业经营主体购买大中型农机方向转变。农机装备结构得到优化,呈现出大中小型农机装备多元化格局。农机监理工作呈现出不断变化的新常态。
1农机装备数量快速增长,农机监管难度增加
2016年末,全县拖拉机保有量为8775台,农机具保有量为21817台(套),分布在15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159个行政村。量大面广,农机安全生产监管难度增加。
2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向公益性免费服务管理方式转变
2015年以前,拖拉机和各种玉米、水稻联合收获机办理入户登记、安全技术检验、驾驶技术培训和考核均实行收费,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监管以强制性罚款为主,养机户经济负担较重,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效果不理想,机手有一定的抵触情绪。2015年以后,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落实惠农政策,规定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落户登记、办理行驶证、落牌照、安全技术检验、驾驶员培训、考核均实行免费办理、同时免费为全县小型拖拉机粘贴反光条,几项合计为农民减轻负担800余元/台。政府财政补贴免费办理牌证照,这项惠农政策的实施,既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又调动了养机户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过去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抵触情绪,到现在主动配合农机监理人员工作,主动接受和配合开展农机安全技术检验,主动办理落户登记、办理牌照和行驶证,参加驾驶培训和考核。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的转变,使监管方和被监管方的关系明显改善,双方相向而行,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趋于稳定和好转。
3 农机安全生产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管理序列,创建平安农机“打非治违”成为新常态
农机安全生产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管理后,县、乡、村各级政府实施一岗双责,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至上而下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创建平安农机“打非治违”专项治理工作成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新常态。
4 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和宣传教育工作,消除农机安全生产隐患
政府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提供经费保障,配备农机专用执法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做出经费预算6.5万元/年。2016年农机监理人员每年深入乡村、田间、场院开展农机执法检查93天,排查、整治违规载人、无牌、无证驾驶、违规作业等安全生产隐患322个。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向农机驾驶员和操作手发放安全生产宣传单2000余份、宣传册300余份。
5 县农机监理站与农机大户建立农机安全生产监督反馈机制
县农机监理站积极探索新常态下与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建立安全生产监督反馈机制。建立安全生产信息交流网络化管理。各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定期向县农机监理站报送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动态,县农机监理站及时反馈违法违章情况。
6 严把拖拉机驾驶员考试和拖拉机技术检验关
拖拉机技术检验过去经常是走形式,重收费,轻服务;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和考试存在轻培训,考试走过场现象,严重影响拖拉机技术检验质量和驾驶员培训质量。留下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新常态下,通化县农机监理站严把拖拉机技术检验和驾驶员考试关口,在拖拉机技术检验工作中,工作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帮助驾驶员处理;驾驶员考试过程中,在考核实际驾驶技能的同时,考核驾驶员的理论和维护保养知识,全面提高拖拉机技术状态和驾驶员的综合素质,从源头上杜绝农机事故的发生。
7 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履职效能
通化县农机监理站在日常工作中,推动作风转变,坚持实事求是,不图虚名,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抓好每一件事,干好每一项工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严格执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工作进度的考核,督促工作目标任务按进度完成,确保每项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强化服务理念,树立为民服务宗旨,深入乡镇、村屯调查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实实在在为大家做好事、做实事。以大讨论、大落实活动为契机,解决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服务提质、效率提高、能力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安全 对策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降低,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威胁着人类生存。因此,生态安全研究已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是指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农业生态系统有稳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资源可供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处于无污染、未破坏的少受威胁的健康状态。只有在这种生态安全的状态下,农业才能实现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可以说,生态安全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一、概况
1、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是指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农业生态系统有稳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资源可供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处于无污染、未破坏的少受威胁的健康状态。只有在这种生态安全的状态下,农业才能实现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可以说,生态安全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我县生态系统结构相对不稳定,对干扰因素反应比较敏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研究,在定量地评价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程度、分析其生态安全变化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对策,对指导该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由农业生产的特性所决定的。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是农业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的生产特性。也就是说,农业的再生产过程既是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同时又是动植物本身生产发育和繁殖后代的自然再生产过程。这是与工业生产过程的最大区别。农业自然再生产存在周期长、季节性、区域性,以及对自然环境要素依赖和受环境要素多变的影响,易影响产品的质量和造成产量的大起大落,所以,农业又被称为弱质性产业,其生产循环不仅需要外部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更需要有助于农作物生长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的生态环境是指影响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要素的总称。―般认为,农作物可以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太阳光和水制造碳水化合物并且能释放出氧气,对环境还有正外部性作用。但农业不合理生产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环境同样产生负外部性影响。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主要考察外部系统和农业生产内部系统对大气、水体、土壤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二、我国农业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保护环境观念
从认识上,要提高认识,认识到农业环境问题不仅是农业的环境问题,鉴于农业的基础地位与作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农业环境问题不仅要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生态意义;还具有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营养的生活意义;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做到既发展农业也对周围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2、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针对我县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加强领导,做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资源环境执法和监督。在该地区建立耕地、森林、水资源等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规划水平和管理水平。要在进一步完善《土地法》、《森林法》、《水法》、《环境保护法》等的基础上,实行资源环境一体化管理。以坡耕地整治、生态公益林建设、企业技术改造、水土流失治理、污染防治、生态农业建设为重点。提高施肥技术,科学施肥,提倡使用有机肥、绿肥和秸秆还田。利用当地独特的寒地黑土资源,鼓励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或有机食品。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引导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
再则,从政策上,围绕总体是建立国家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农业环境污染立体控制体系,建立系统的农村(户)环境管理计划,引入环境评价机制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方法。还要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种农民专业技术组织的建设,建立和大力推广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生产方式的试点示范,加大对农业污染防治科研的支持力度,促进各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发挥技术的优势
从技术上,结合监测和普查,完善农业环境安全的评估体系,加强有利于环境质量改善的各项技术标准的制定,大力推广成熟的生物技术和各项农业生产的高新技术,提高生产资料如化肥和农药的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加强农业推广体系建设,改进对农民的技术服务支持;开展综合防治技术区域适应性研究,筛选出关键防治技术、示范推广节本增效、环境友好的技术模式。
4、发挥市场的作用
发挥市场作用,建立长效机制。过去,我国环境制度过分强调行政机制的作用,忽视了市场及社会的力量,个体化责任突出,社会化责任强调不足,环境保护制度效率低下。解决的途径是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政府行政加市场作用的双轮驱动的长效机制。在农业环境综合治理上,要鼓励多元投入,强调社会责任,形成政府、社会和各市场主体的整体合力。对那些做得好的企业进行奖励和评奖,树立典型示范。
5、加强对农田和土地的综合治理
(1)严格保护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田生态条件,积极控制和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有效治理农业污染。大力推广实用农业高新技术,全面实施“肥土沃野工程”,积极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技术,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加大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措施,兴修水利、拦洪蓄水。在充分考虑到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前提下兴修水利,可变害为利,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合理使用。同时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采取旱改水等具体工程措施,使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改造中低产田也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改造低产田,主要通过引导农民采用先进合理的耕作方式,
努力培肥地力,控制耕地的盐化和碱化,并尽力改造现有盐碱化和沙化土地,促使农业生产向优质高效和生态农业上发展。
(3)治理盐碱化土地。针对我县盐碱化土地盐碱含量高(耕层0.3%-0.5%),质地粘重,低洼易涝等特点,对低洼易涝盐碱地可发展水田,有效抑制土壤返盐;利用轻度及中度盐碱化土地种植优质牧草,并与发展养殖业结合起来,不但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而且还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对于重盐碱地包括连片的大面积碱斑,选择耐盐碱性强的先锋植物,如黄花草木樨、碱茅等,建立人工草地,发挥其生物改良作用,是当前切实可行的方法。
6、维护生态环境的其他方法
(1)发展旅游产业,加强现有的资源观光景点,用有限的耕地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以“一线四带”为重点,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可以建设林果牧产业示范带;可以建设无公害高效种植业示范带;可以建设无公害水产养殖和水面种植示范带;也可以建设绿色奶业示范带。以自然风景区为核心,以度假村、省高新农业示范园的形式,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安全工作。
(2)加快培育新型农民。以培育新型农民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县业技术培训机构多、新人驻企业用工需求多的优势,抓好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就业技能和创业技能培训,解决农民工的转移就业问题和农民增收的问题。同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卫生、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让农民切实享受新农村的建设成果,从根本上做好维护生态环境的工作。
(3)完善有关立法,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当前,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度立法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重污染防治,轻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法规相比,生态保护方面法规较少,工业、城市污染治理受到重视,而农业生态环境则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而长期被忽视。第二,重点源污染,轻区域治理。它忽视了自然界的物物相关性及环境要素的整体性,将各环境要素以及工业、农业环境看作是孤立的,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第三,重末(两)端控制,轻全过程控制。我国在环保法律上虽确立了预防为主原则,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估、“三同时”等预防性制度和“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养护、破坏者恢复”的制度,但缺少必要的支持系统。所以,应加强支持系统外,关键是不能把末(两)端控制与工业、农业生产及资源开放过程相割离,重视和加强工农业生产和资源开发的全过程控制,避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长期的积累性的不可逆的潜在危害。
三、结束语
农业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依赖最大的经济部门。农业作为与资源、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更是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就这个目前大家关注的课题做出了一些分析和探讨,重点探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农业环境治理的一些相关对策,以期给相关工作带来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晓辛: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5(1)
[2]张树彬等:发展农业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探讨[J],吉林地质,2005(3)
【摘要】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和规划的一种农业。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本文将政府规制与生态农业建设结合起来,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制作用,进一步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向更深层次发展。
关键词 政府规制;生态农业;土地整理监理
【作者简介】章梅,内蒙古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一、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一) 国家政策的积极倡导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发展生态农业就是积极拥护党和国家正确的政策方针的体现,其将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紧密地联系起来,为实现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增添动力。
(二) 生态农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机制,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今后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农村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而人口还在继续增加。预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当前,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无疑是一条很好的途径。生态农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稳步实施,建设有利于高效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造成的污染,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产品的清洁生产和无害化,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建设生态农业对于协调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加强环境保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传统农业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现入要素对农业发展,尤其是农作物增产有着巨大的作用,但仍然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化肥使用效果已出现了相当明显的边际报酬递减现象。从不同农业生产资料来看,机械化农具价格和农药价格相对比较稳定,饲料(2010年价格上涨8.3%)、农机用油(2010年价格上涨10.3%) 和农业生产服务价格(2010年价格上涨10.3%) 上涨明显,但是化肥价格持续下降。2010年化肥价格在2009年下降6.3%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了1.4%,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化肥的使用可能已到了极限。以传统农业生产中的氮肥使用效果为例,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氮肥的使用量是美国的3倍、是法国的1.5倍、是德国的1.6倍,单位农田的氮肥使用量远远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用量(2010)。尽管粮食作物增产与氮肥使用量的增加高度相关,但随着氮肥的大量使用,氮肥的肥效快速下降。有专家分析认为,长期过量使用化肥造成耕地贫化、土地板结和水土流失是氮肥肥效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了维持单位土地产量,农民陷入了“施用化肥——土地贫化——施用更多的化肥——土地更加贫化”的恶性循环。同样,过量使用农药也有类似的负面效应,农药的使用也没能避开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二、政府发挥规制作用引导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 综合运用“三色GDP”评价经济发展成果
长期以来,GDP 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指标,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和大力推崇。不管是世界经济还是国家经济实力都看GDP,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凸显,人们发现GDP核算机制存在缺陷。传统GDP值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而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因素没有考虑。为此,有学者提出“三色GDP”的概念,即“红色GDP”、“黑色GDP”、“绿色GDP”。“红色GDP”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GDP,而“黑色GDP”是包含环境污染损失及治理成本的GDP。以2004年为例计算“黑色GDP”,据《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当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GDP的3.05%;如果将当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全部处理,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同时还需要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1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由此, 黑色GDP=5118+10800+2874=18792 亿元,2004 年的GDP 总量为159878 亿元,黑色GDP占当年GDP的11.75%,所以实际GDP应为141086亿元。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黑色GDP不仅减少了当年经济总量,增加了国民经济的支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更真实地反映民众健康成本和社会福利的变动情况。绿色GDP目前在核算体系和统计口径上,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联合国的口径是从传统GDP中扣除生产资本消耗和自然资本消耗最终得到的国内生产净值。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还要扣除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和治理价值。绿色GDP用公式表示为:绿色GDP=红色GDP-黑色GDP-资源消耗+生态效益。这样计算的GDP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中的黑色GDP和资源消耗明显下降,而生态效益大大加强。在上述三色GDP 的推动下,生态农业将能迎来新的发展态势。所以政府应将推行三色GDP特别是绿色GDP制度提上议程,改变绿色GDP核算制度“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为加快生态文明、生态农业建设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
(二) 建立和完善土壤整理监管制度
生态农业建设可以从土壤改良开始。土壤资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都与土壤有关。土壤整理通过对田水路林的综合治理,达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改善土壤质量、耕作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土壤基础。建立土壤整理监管是土壤整理目标控制的重要环节,该制度能有效控制土壤整理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和资金的投入。土壤治理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监管人员的素质有关。监管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该类在我国起步较晚,尤其涉及专门的土壤整理监理企业,人才培养更是短板。要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国土部门出资培养土地整理监理的专门人才,二是通过减免监理企业税费,鼓励监理企业自身投入一定教育经费培养人才。同时,政府还应不断完善监理企业生存空间,规范监理行业招标制度,制止监理行业的低价恶性竞争,加强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
(三) 提高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在经济学完全竞争的理念下,市场可以通过“无形的手”来实现自身资源的有效配置,但通常情况下农产品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市场,特别是在质量安全方面更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调节。为了避免市场上生态农产品鱼龙混杂的现象,政府要加以干预、调节市场关系、矫正市场失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
1.要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鉴于我国现有的农产品法律现状,首先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核心,将散见于各相关法律中的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具体条文和规定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统一、协调的法律体系;其次应根据实际需要制订新的法律,以填补目前存在的法律空白,进一步健全现有法律体系;还应出台有关法律的具体实施细则、办法及解释,提高现有法律的可操作性。
2.制定相关政策的引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宏观调控为主的间接干预。这就决定政府不能直接干预生态农产品生产活动,只能通过相关产业政策和配套措施积极引导生态农业生产者,提高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一方面,要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扶持政策,给安全生态农产品生产者以优惠和政策倾斜,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增加真正的生态农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投入,尤其在科研、检测、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智力保障,促进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3.保障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就要对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否做出明确区分,这种区分的前提是需要一套完整、详尽的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由于标准制订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不能产生经济利益,而且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安全标准的制订与安全保障关系重大,因此只能由政府牵头会同相关行业组织共同完成。我国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订既要与国际接轨,加强我国生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为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由于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情况的不同,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既包括国家标准,也包括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促进生态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特别是质量安全方面的标准化,需要完善现有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制订更为详尽、全面的质量安全标准,力争涵盖绝大多数生态农产品生产。鉴于很多民众对生态农产品的了解欠缺,还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宣传与知识的普及。
三、结语
生态农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与诸多部门相联系,作为政府部门,应该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促进农业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有机协调和配合。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调节和监督。另外,对生态农业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等进行及时的调整与完善,都需要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钟文田.探讨低碳农业发展之路[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4,(1):23-25.
[2] 张建武.山东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和发展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4:59-60.
关键词: 水资源; 水利工程; 生态农业; 合理配置; 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034-01
生态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逐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现生态农业建设快速稳健发展之路。
而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搞好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必须利用好水资源、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保肥、保土、保水的作用,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一、搞好生态农业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尤为重要
(一)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需要加强水利建设
生态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概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 它的内涵就是合理配置交通、水利等多种资源,能够使发展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全面协调,形成林木、果树、鱼类、畜禽、农作物和农产品加工良性循环发展的态势。
水利工程建设作为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生态农业的作用极为重要。实现农田的有效排涝和有效灌溉,能够有效提高耕地产出率和水资源利用率。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是以运转协调、功能齐全的水利工程建设为基础的。只有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协调发展,才可以有效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比如以周至黑河引水工程为例,水利工程建设作为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生态农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另外,实现农田的有效排涝和有效灌溉,能够有效提高耕地产出率和水资源利用率。所以我们认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基础是运转协调、功能齐全的水利工程建设。只有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命脉。
(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周至西骆峪水库建设证明,如果没有健全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那么必然就会造成旱涝现象常发,洪涝灾害会造成降低土地利用率、传染病流行、粮食绝收等问题;干旱缺水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盐碱化严重、草原退化、树木干枯等问题。
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洪涝灾害和干旱缺水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从根本上扭转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状,这一点无论从县域经济还是我国农业发展概莫能外。
(三)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善治国者必治水。水利工程建设,还能够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奋斗目标,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率,不断提高粮食的产量。同时,生态农业建设是以产出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农民增收增产的法宝。因此,生态农业的标志就是通过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来体现,加强农产品加工、经济作物、粮食生产、水产、畜禽等一体化发展的绿色农业生产就极为重要。
例如周至县大力发展猕猴桃示范基地,加强绿色农业生产,那么水利工程建设就显得很有必要,它能够减轻农业用水污染,切实改善土地退化现象,有效避免土壤盐碱化及荒漠化,改善植被条件,有效避免水土流失,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生活的安全,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抓好的工作环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兴水治旱、治水兴县”的执政理念,加大兴水治水力度,切实搞好抗旱水源工程、旱山村集雨节灌、水库灌区改造、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增大工程蓄水,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耕者有其田,其田能浇灌。认真实施找水打井工程建设,切实加强以水池、水窖、水塘、水井“四水”工程为重点的户办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旱山村“饮水难”和农村饮水安全。加大病险工程整治力度,全面修复水毁水利设施,确保农业生产用水。做到办农民之所需,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用民主来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参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二)提高责任意识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旦发展工程质量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内向水利局质监站或水利局主要领导汇报情况,及时制止和处理,减少损失,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防患于未然,便于今后工程移交当地站管理后少出问题,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工程效益。凡是在各水利站所辖区内新建的水利工程,当地水利站所要无条件的协助施工队搞好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
(三)增强安全意识
充分认识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实行项目业主负责制,成立专项安全管理机构,认真对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中每个环节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坚决克服消极厌战情绪和轻视麻痹思想,努力探索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和规律,不断规范水利工程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
(四)按照合同施工
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严格履行监管程序,从项目立项、可研、初设到施工,严格履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完善工程建设从立项到施工验收投入使用的各环节程序,确保工程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水平发挥效益。同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要按照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约定,进一步规范施工程序,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明确甲乙双方的义务、权利和责任,确保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