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文化相同点

中西文化相同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文化相同点

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语言禁忌;中西文化;全球化

语言禁忌深刻的嵌入在中西各自的文化之中,无论是在书面语还是日常交际用于中,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各种语言禁忌,这也是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随着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中西文化之间在语言禁忌上有着诸多差异也有着相似之处,这些语言禁忌代表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与融通。

一、语言禁忌

(一)禁忌

禁忌在英语中叫taboo(塔布),源于太平洋汤加群岛的汤加语,有“神圣的”、“不可接触的”和“要极其注意的事”的意思。在我国有关禁忌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汉代:“及拘者为之,则牵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见《汉书・艺文志》)。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关于禁忌也有过经典的解读,他认为:“塔布(禁忌),就我们来看,它代表了两种不同方面的意义。首先,是‘神秘的’、‘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塔布在波利尼西亚语中的反义词是、noa’,就是‘通俗的’或‘通常可按近的’意思。所以塔布即意指某种含有被限制或禁止而不可触摸等性质的东西之存在。我们通常所说的‘神圣的人或物’在意义上和塔布便有些相同”。i禁忌文化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的时间非常久远,可以说禁忌是与人类的文明同时起步的,这也就导致了禁忌的种类繁多,形式不一,而语言禁忌则是人类禁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禁忌语、言语禁忌、语言禁忌

国内的相关研究之中经常会出现三种学术语言用来指称人们语言上的禁忌,分别是禁忌语(taboo 0r taboo words), 语言禁忌(Iinguistic taboo),言语禁忌(verbal taboo)。上述三个学术用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但是其所指的范围大致相同,这里采用语言禁忌这一术语。语言禁忌只是人类禁忌文化之中的一种,语言成为禁忌“往往被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或者同某些自然力给人类带来的祸福联系起来。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了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超人的力量,社会成员竟以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或灾难,竟以为语言是祸福的根源。谁要是得罪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加倍的惩罚;反之,谁要是讨好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庇护和保佑。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了语言的禁忌和灵物崇拜。” ii 因此,语言禁忌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起源于原始部落对图腾的崇拜和对灵魂的崇拜之中,它根植于人们对某种神秘力量的畏惧,也和统治者利用迷信统治有关。正是由于人们各种神秘力量的畏惧与迷信,才迫使人们在自己的言行上做出必要的限制,否则就会因为语用失误而导致不必要的惩罚,也会招致周围人的敌意,受到社会排斥。

二、全球化背景下汉英语言禁忌的异同点

语言禁忌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在本质上有其共同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中国进一步的对外开放,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越来越频繁,相应的汉英语言体系之间沟通与交流也越来越深入。在这种背景下,由于各自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势必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与隔阂,与此同时,各种语言作为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也会存在诸多相同之处。语言禁忌自然也在这种辩证的发展之中存在着差异,同时在某些方面也会趋于一致。

(一)汉英语言禁忌之间的相同点

在任何语言体系中,人们的语言行为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有其共性。国内学者赵毅和钱为钢在《言语交际学》中将不同语言体系的使用规则归为两大类,分别为语言的道德规则与安全规则。汉英语言体系最大的共同点即在于两者共同的道德准则上面。这些道德准则在汉英语言体系中发挥着相同的作用,承担着类似的功能,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之中,还是规范的书面用于之中,两种语言体系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共同的道德规则。这些道德原则细化来讲又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公共道德,二是职业道德,三是家庭道德。

首先,汉英语言体系都遵循一定的公共道德规则。语言的公共道德原则主要用来约束各自的语言行为,维护语言的公共性。在中华文化里,儒家对语言的公共道德性规定的较为明确,而且提出的在较早。儒家思想里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思想,这一思想规定了人们言语的道德性。“听”与“言”都是人们语言交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他们都得遵循“礼”的规范与要求,所谓“礼”即为社会公德,使人们约定成俗的一种行为习惯。语言的公共道德具体来说就是所有人都必须遵循语言交际中的社会公德,必须得到大家认可,不能损害并违背公共利益与公共秩序。语言的公共道德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公共语言文明。汉英语言体系里面都有各自的粗话、脏话等非文明用语,这些用语是不能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最为典型是公众人物在用语时不能出现粗话、脏话,例如中国人的“国骂”,英语的“four-lenerwords”。因为一个国家公民的用语足可以体现出这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粗话、脏话已经被文明所不耻。越是到社会的上层,语言的文明程度显得就更为重要,用语变成了一门学问与艺术,它背后代表着不同层次人们的身份、地位,语言的公共文明在汉英语言体系中都被视为一条重要的道德准则。(2)汉英语言体系里面都拒绝流言的传播与扩散。流言是对事实的歪曲,其危害在于流言会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引发社会不稳,还会有损社会的公平公正,背离正义原则。因此在汉英用语的规则上面禁止流言的传播也是一项基本的道德准则,甚至上升为法律准则。因流言造成的恐慌与社会不安的例子比比皆是,2011年爆发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中,就有人造谣,碘可以防辐射,结果导致众人哄抢食用盐,造成盐价上涨,严重影响了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因此在汉英语言体系中,对流言都是毫不留情的予以杜绝的。

其次,汉英语言体系都遵循一定的职业道德规则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现今社会各项道德指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体现在语言规范上即要求各种职业群体遵守自身的职业操守和规范,在用语上要符合相关职业的要求与标准,禁止违背各自职业的基本语言规范。这一点在汉英语言体系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当今社会的各种职业标准就体现了汉英语言体系中的这种道德准则。例如政府官员、医生、教师、军人等等,他们各自的职业标准是不一样的,但是都必须遵循各自的职业要求。政府官员作为政府的代表、人民的代表,其在语言规范上就有很多要求,特别是政府的外交人员,他们的每一个措辞代表的就是背后整个国家的形象、利益与意志,如果用于不规范,其损害不仅仅是其个人,而是整个国家。医生、教师作为一个圣洁的职业,其背后承担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不容忽视。医生向来就是救死扶伤的天使,在与病人交流够同的过程中,是绝对不可以故意隐瞒病人病情、对病人进行言语伤害的。教师也一样,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成才,其说话用语体现了其自身的素养,也影响着学生的素养。军人作为一个神圣的职业,一直是一个高大威严的形象树立在人们的面前,并且由于其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所以军人在其职业的影响下,其言谈是不能轻浮、散漫的,而且军人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危,其言行还需做到保密。职业道德标准是汉英语言禁忌中必须遵守的一个道德标准,谁违反了这个标准就是违反了语言禁忌,轻则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重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最后,汉英语言体系中还须遵循基本的家庭道德。语言的家庭道德标准即在家庭中,人们虽然处于一种血亲关系下,但是言行必须遵循必要的家庭道德准则。亲属的称谓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在汉英语言体系中。根据亲属关系的不同,我们会有不同的称谓。这种亲属称谓是以家庭伦理与道德作为支撑,是违背了这种规则,就是违背了家庭的伦理与道德。以下表为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中家庭伦理道德是如何透过亲属称谓体现出来的:

亲属称谓是家庭道德最直接的体现,是都不能违背这种道德规则。我们不能对着爸爸叫“妈妈”。这些大家习以为常的道德准则在汉英语言体系中都有着直接的体现,它保证了家庭内部环境的和谐与有序,区分了人们血亲关系的差别,塑造了家庭必须的伦理与规范。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如果缺乏这种规范性的准则约束,那么整个社会的构建也将无从谈起。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必须遵守这种必要的语言规范,违背它就意味着犯了家庭的语言禁忌。

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是汉英语言体系中都具备的语言规范与道德基础,这一点是汉英语言禁忌中的最大共同点。当然,汉英语言体系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其必然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之处,这些差异决定了我们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与麻烦。

(二)汉英语言禁忌的差异

汉英和英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虽然在语言禁忌上有共同点,但是两者语言禁忌的差异也很明显。这些差异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1、汉英语言禁忌在问候语上的差别。在汉语世界人们碰面经常会问一句“吃了吗?”这似乎成了人们日常交际中最常见的问候语。但是在英语世界,这句话却在理解上与汉语存在着极大的差别。英语世界里对“吃饭”这一话题的理解与中国人是不同的,在中国这个具有农耕传统的国家里,“吃”是一个不会引起误解的话题,而在英语世界“吃”不是人们日常话题中的一部分。如果你问一个西方人“你吃饭了吗?”他不会讲其理解为一个日常问候语,而是会想到你是不是要请他吃饭,如果你问一个西方人吃了没有,而又不邀请他去吃饭就会引起双方的误解,他会理解为是不是怀疑他没钱吃饭或者怕你贪他便宜。本来是一句客套话,在汉英不同语境下其含义完全不同,甚至会造成误解,变成一种语言禁忌。

2、汉英称谓语上语言禁忌的差别。在汉英语言中称谓语都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前文所说它维护了家庭的伦理道德。然而汉英语言世界中称谓语又是大不相同的,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汉语世界中形成了差别有序的语言称谓体系。根据辈分的不同、血缘关系的亲疏、交往时间的长短等各种条件,在对人的称谓上会有所区别。“辞典《尔雅》就记录了90个亲属称谓词。据考证,秦汉成书的我国第一部百科到清代,各亲属称谓达1000余种。进入20世纪的中国,封建宗法关系尽管不复存在,但亲属、亲戚关系在社会关系网中仍然居重要地位(黎昌抱,2001)。面在英美等国家,他们强调重视核心家庭,重视个体.强调男女平等、人人平等。而不太讲究辈份、长幼。如果一名小孩碰到他爸爸的朋友.家长会鼓励他称其为先生、或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是不能被接受的。” iii在中国如果一个人直呼长辈的名字是一种冒犯与无礼,是要遭到责备的,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自古形成的就是一种差别有序的社会格局,这种格局作为中国社会的组织形式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在中国,称谓语十分讲究,语言禁忌也非常之多,而在西方人们对称谓的区分则没有中国人这样细致与讲究,这是中西文化交流沟通中经常出现障碍的地方,是需要避免的。

3、汉英语言体系中禁忌词汇的差别。在汉英日常用语中存在许多禁忌词汇,这些词汇在中西文化中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也是人们极力避讳的。以“老”这个词为例,在中国“老”是一种资本,一种权威,一种沉淀,中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过马路、坐公交车等等场合人们倡导扶老人过街、给老人让座。在称呼上,我们经常会称“老大爷”“老大妈”等等,这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尊重。而在英语体系中“老”代表着衰弱、无能、呆板甚至无用。在西方这个强调个体主义的社会里,没有人会承认自己“老”,“老”字对人是一种轻视与侮辱。这与汉语世界中的“老”字所代表的含义有着极大的差别。因此,在禁忌词汇上,汉英语言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别,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其充分了解。

通过对比研究,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语言禁忌,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但也有想通之处,这是中西文化之间在交流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了解研究中西之间的语言禁忌对加深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汉英语言体系起源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其内部蕴藏的精髓远不止文中所提。通过对两者某些方面的对比研究,也只是起到了管中窥豹、抛砖引玉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差异与雷同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与探索。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如何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正如语言禁忌一样,既要正视两者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要利用两者之间的想通之处,这对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具有深远的影响。

注释:

i 转引自曾剑平,汪华.语言禁忌与文化心理[J].江西社会科学,2001(5).

ii陈原.社会语言学[M].学林出版社,1983.

iii 转引自,裘燕萍.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参考文献】

[1]胡雯.英汉亲属称谓及虚构亲属称谓的对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2]侯静.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禁忌[D].河北大学,2008.

[3]贺今昱.从英汉语言禁忌看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D].黑龙江大学,2007.

[4]裘燕萍.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跨文化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与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要做到无障碍交流,语言固然重要,但文化因素也不可忽视。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造成的影响更严重,前者会造成交际的不愉快和误会。英语作为我国学生的必修科目,十分受到重视。学好英语不仅仅只是掌握单词和语法,还要养成跨文化意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跨文化交际》一书中指出,广大师生意识到语言能力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常见的文化错误

1、社会语言学方面的e误

交际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在某些文化中是合适的,但是在另一些文化中是不适合的。如果在表达中不注意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就会产生误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比如中国人在路上遇到熟人,经常会随口问一句“你去干嘛呀?”事实上我们并非有意去打探别人的隐私。别人常常会回一句“不干啥。”但是有些学生会把这个习惯迁移到英语的使用中,比如他们遇到自己的外教会说“what are you going to do?”这对于外国人来说是非常不礼貌的,他们觉得你是在打探他们的隐私。

2、 文化习俗方面的错误

中西方文化习俗相差较大。中化民族是一个非常谦虚的民族。在面对别人的表扬时我们更倾向于自谦,否定别人的表扬,而外国人则会很高兴地接受表扬。因此,在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他们会觉得中国人过于谦虚。中国人好客,请客吃饭时会准备很多菜,习惯于剩菜,也很会劝酒,这一点也与外国的文化相差较大。

3、 价值观念方面的错误

价值观念是最深层的文化。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很难被察觉,犹如冰山隐于海底的部分,隐秘但却最最根本。不同国家,价值观念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就是人类所达成的共识,即对真善美的追求。不同点也有很多,比如:时间观念、家庭观念、个人导向或集体导向等等。

4、 过于简单、过于笼统地概括而导致的错误

这类错误是由于学生对西方的文化认识不够全面导致的。一些学生对欧美国家存在一些刻板印象,认为欧美国家都是很富有的,欧美国家的人都很开放,外国的学业都很轻松等等。实际上,现实并非如此。

二、错误解决办法

一些明显的错误是很容易改正的,但那些与价值观念有关的错误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改正。教师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帮助学生。

1、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行为功能

每一大众层次的文化语言行为都根植于深层文化。教师无法做到向学生介绍每一种外国人的行为。但是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行为背后的文化因素,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然而,教师也要注意日常行为与深层文化并非一一对应,有些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2、 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对目的语国家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对于具体情景预测出可能会出现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目前许多出版的英语对话情景的书中都罗列了许多不同情景下的对话内容,但是大部分书并没有说明对应情景下的对话原则。以英语中经典的打招呼为例,人们见面时一般都会说“How are you?”,回答一般都是“Thank you. I’m fine.And you?”教师在教学生这类对话的时候最好指出,别人问“How are you?”只是打招呼,因此一般来说不管最近过得好不好都要说“I'm fine.”。因此教师要多做研究和归纳,总结经典场景下的对话原则。

3、 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学生对于目的语词汇的文化内涵的掌握关系到他们对目的语的理解与使用。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并非一一对应,而且尽管一些词字面意思上相同,但人们对于该词的态度也有所差异。比如dog一词,虽然都是指狗,但是在英语国家偏向褒义,而在中国则带有一些贬义色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目的语的基本词汇开始,采用比较法教学,对中英词汇进行对比。

三、结语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因素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要进行有效的文化教学,还有许多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等着我们去完成。

[参考文献]

[1]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3.

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第3篇

装饰艺术的概述

1.装饰艺术性质

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是20世纪前期欧美各国流行的强调装饰表现的艺术运动。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一个“世界装饰艺术展”标志着“装饰艺术运动的出现”。

“装饰艺术运动”并非单纯的一种风格式样运动,它包括的范围广泛,从产品包装到建筑样式都呈现出装饰艺术的强烈特性。其主要贡献是在造型与色彩上表现现代内容,显出时代特征。

2.装饰艺术的特点

设计风格多样。从欧洲和非欧洲古代和现代的艺术中寻找灵感。如日本和中国的东方艺术,古埃及古印度的原始艺术影响了装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和设计家。如1924年英国设计家Huntley和Palmer埃及风格器皿设计。1924年在英国的“大英帝国展览会”上展示了很多图塔哈蒙王陵出土文物的复制品。埃及风格便广泛流传起来。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适应时代要求将装饰手法与现代工业的批量生产相结合。

几何造型在设计师这里得到重视。一些几何形来源于古埃及和古印度文化。1920伦敦奥林匹理想家居展会展出的印花布料中就有大量的几何元素的应用。

民国旗袍图案受装饰艺术影响的社会动因

1.科技进步,工艺发展

带有西方装饰风格的旗袍图案设计主要是在工业革命后期,在现代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的。1912年成立的杭州伟成公司,集资20000元,购置了6台日式提花机。当时的印刷机技术可以复制、表现各种色彩甚至肌理可以模仿再现各种不同材料所表现的图 案样式。所以设计师在创作时就没有工艺方面的限制,相反的可以自由学习各种图案并进行大胆的发挥。

2.时尚华丽的视觉追求

一方面,最先接受西方文化的新兴阶层急需一种途径来凸显其身份和品质生活。因此时尚华丽的装饰风格图案成为精英阶层很自然的一种追求,而各种代表着高贵富丽的装饰图案和人物形象成为新兴阶级的表征。

另一方面,长年战乱对人们的物质追求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反映在艺术上则加剧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装饰设计风格,不可避免地肩负着重建人们内在精神世界的作用,并且随着城市化和大众消费的迅速发展,装饰设计风格的受众群体有着由奢侈华贵的精英阶层向通俗的大众阶层转化的趋势。

3.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

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接受着西方国家各个方面的文化洗礼,不仅在商业形式、公共建筑、交通方式上大有改观,而且在婚俗习惯、妇女地位、休闲娱乐方式上都有所体现。月份牌广告和改良的旗袍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4.艺术设计的人才培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批留学欧洲的艺术家回国,对中国近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各地开设了不少与艺术设计相关的学校和科系。浙江官立中等工业学堂(后改名为浙江甲种工业学校),始建于宣统三年(1911),设有机织、染色、机械等科,是中国最早从事染织图案设计教育的学校之一。这些学校为从事服装面料设计提供了人才,人才的培养对装饰艺术风格的旗袍图案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装饰艺术影响下民国旗袍图案的基本特征

1.题材的选择

在西方装饰艺术运动中的艺术作品里出现了大量的几何图形如锯齿形、放射型的几何图形。花卉在纺织品的设计里一直是主要题材。受装饰艺术影响的民国旗袍图案中也是以几何图形和花卉最具代表性。

(1)几何图形

在石器时代里,有在陶器上出现过单色几何纹做边饰的。但是中国传统服饰纹样中满地排列的几何图形是罕见。在满地构图的形式虽经常出现在中国传统的纹样里,但是一般以带有寓意的植物、动物为主题配合几何图形。如图1中一张民国时装广告中,最左边的黄绿色旗袍纹样设计者用黄绿三色的三角形与白色的三角形组合排列成连续的纹样,装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Tamara de Lempick作品中女子服饰纹样也绿色和白色的三角形组合排列成连续纹样。民国时装广告中的旗袍纹样和Tamara de Lempick作品中女子服饰纹样在题材的选用、构成方式,配色上都有极大的相同点,如图2所示。

装饰艺术的风潮中,艺术家们喜爱用几何图形来做装饰。1929年克莱丽丝.克利夫从装饰艺术风那里得到灵感,烛台和小盘子的图案用锯齿形和V形设计的。

(2)花卉

花卉纹样中有大花纹样,小花纹样、花叶纹样,抽象纹样、写意纹样。总体特点是花卉形态自然,表现方式简洁概括又富有动感,色彩明快,装饰性强。

抽象纹样,完全抽象化的花卉为素材,且把花放大排列。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满足人们对时尚华丽的视觉追求。民国旗袍的图案把花卉元素抽象表现的手法,把花卉平面化,这是装饰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用散点构图几乎平铺整个画面,同一花卉元素重复排列,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家经常会使用抽象花卉为设计元素,1925年爱德加・ 布兰德设计屏风以抽象的花卉和喷泉为母题的屏风设计。

花叶纹样,在民国时期,以花叶为题材的设计也用在了旗袍纹样中。金梅生曾绘过一张烟草广告中的旗袍纹样,取单片的花叶或整枝花叶,加以连续平铺排列。花叶纹样,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尤其流行,尤其用于丝绸的印花与提花之中。颜色较多为深色底搭配浅色叶或浅色的底上凸显深色的叶。花叶纹样带有素雅、大方之感。

2.色彩的搭配

西方装饰艺术作品中的色彩特征色彩明亮鲜艳,喜用对比色、和金属色,造成强烈的、绚丽的、华美的视觉印象。受装饰艺术民国的旗袍也具有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的特点。

在中国传统的配色里,一般民间的服饰不出现亮黄的颜色,亮黄被定为皇家的特定颜色。在图3的民国中期的旗袍上就有亮黄的颜色,到这个时期打破了颜色的限定。在这款旗袍里用了纯度搞得黄色、绿色形色一个视觉对比,用少量的橙色来作调和。

艺术家克里姆特的绘画在20世纪20-30年代装饰艺术运动时期,在形式和符号上追求着几何装饰化,在色彩上也追求各种鲜亮的颜色,且格外重视金属色。如图4中,色彩极其丰富,黄色的纯度高,与红色、绿色形成对比。

在装饰艺术影响下现代旗袍纹样的发展

受西方装饰艺术影响的民国旗袍独具魅力,尤其是30-40年代的旗袍。现代旗袍纹样的设计很多是从那个时期的旗袍纹样中吸取灵感。在现今的工艺发展,图案的题材越来越丰富。但那个时期的旗袍主体造型特征以及装饰美学的精神仍然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在西方装饰艺术里“摩天楼”建筑有几何图形如锯齿形、闪电型、线圈型的线条组合在一起,充满活力、速度和运动的力量。如图5中的现代旗袍。用机械与科技象征的几何图形,以简单的线圈组合复杂的装饰图案,底纹填充密小的线圈图与大的线圈形成有力的节奏感。

总结

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第4篇

文化差异是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和习俗。语言是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体现,不同的语言蕴含了不同的文化韵味。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语言简洁凝练,文化韵味深厚,意境深远。在分析中国诗词翻译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差异对诗词语言内涵影响的基础上,对中国诗词语言的翻译进行探讨,旨在提升古诗英译的质量,促进中国古典文化在西方的传播。

关键词:

文化差异;古诗翻译;语言;词汇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承载之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语言是不可能脱离了文化独自存在的,文化又需要有语言来表达[1]。由此可以看出语言与文化之间的渊源很深。每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通过创造自己的精神财富来完成历史与文化的延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可以通过语言得以呈现。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语言差异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中国古诗英译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诗词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不同,因此语言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为了要实现良好的、对等的翻译,则应该要对加强对古诗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的把握,翻译人员要具备跨文化意识,从而对中国古诗中的意境进行准确的传达。

一、中国古诗英译的原则

(一)语言信息真实准确中国古诗的英译是加强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古诗英译质量的好坏对于目标受众的信息接收准确度有很大影响。在中国古诗英译的过程中,准确翻译是一个基本原则,准确性也是语言交流过程中的重要基础,只有做到准确的翻译,才能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防止传出一些错误的信息,对读者产生误导[2]。

(二)文化信息对等传递古诗英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活动,语言是文化的体现,文化是语言的根本[3]。由于东方与西方的文化背景不相同,因此在英译的时候应该要具备跨文化意识,兼顾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有的时候为了追求简单的形式对称,采用了直译的方式,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英语和汉语的使用规则也有很多不同,因此直译的时候,会破坏语言本身的意境,很多被翻译出来的诗句出现语言问题,比如不通顺、不连贯、意境改变等,对于文化交流与传播有很大的影响。文化跨越性是中国古诗英译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在进行英译的时候,跨越的不仅是地域,更是文化,所以要实现功能对等的英译,就必须要把握跨文化意识,对西方文化和我国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和中和,从而提高中国古诗英译水平。

(三)语言简洁凝练无论是中国古诗还是其他的文学作品,语言简洁精炼都是进行翻译的基本原则,其标题和正文的内容都不会太长,简短的内容蕴含无尽的意境,太过冗长的古诗有可能会导致读者的厌恶。在进行中国古诗英译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尽量做到形式的对等,保证诗歌的语言篇幅长度的简洁,其次应该做到意境词汇的简洁凝练,在英语中找到相应对等的词汇进行翻译,有效地再现原诗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让的语读者可以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效果。伴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古诗的翻译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因此规范古诗英译的语言,有助于西方读者更好地学习中国文化,促进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二、文化差异对古诗翻译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主要指的是一个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等内容,概况地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殊产物,凝聚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不同的文化[4]。文化与语言之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语言是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具体的符号,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和文化之间本身就有一种辨证的关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组成成分,是文化的一个部分,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受到文化影响的,可以说文化决定了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内容,所以说文化是语言的根基,是在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符号,文化上的差异也必然会导致语言上的差异。另一方面,语言又是文化的一种具体的表现,文化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民俗、语言等,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对这种语言的特征进行分析,就能加深对文化的理解[5]。从这个角度来讲,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由于不同的国家之间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这些文化对语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中西方对同一件事物的表达方式往往是不同的,就拿最简单的名字的表述为例,中国人说名字的时候习惯先说姓氏,然后说名字,而西方人则一般习惯先说名字,再说姓氏,主要是因为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对家族观念比较重视,而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性。在中国古诗的翻译过程中,语言的模糊性及其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其实都是来源于文化的差异。当前,世界的多元文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语言文化有所不同,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于文化并没有整体的定义,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不同区域的人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对生活的理念和态度是不同的,文化差异对古诗词翻译的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地域文化下的语言认知差异文化的产生与地域有关系,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地域上有差异,而中西方相隔甚远,因此地域上的差异导致生活的差异,从而导致文化的差异。地球的北半球与南半球之间由于地域差异,导致了气候差异,同样的风,在不同的区域表达方式和代表的含义是不同的,比如在北半球,东风是暖和的,而在南半球东风却是寒冷的,因此,在诉说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已经来到的信息时,诗歌的表达上也会有很多不同。如果在对我国的古诗进行翻译的时候,仅仅是进行直译,则会使得外国读者对内容产生困扰。在这首诗中,“东风”暗示着是春风,是一种和煦温暖的风,中国读者很容易理解。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译者如果直译为“eastwind”,则会产生文化差异,西方读者并不能理解。在欧洲大陆的西面是海洋,因此在英语中“eastwind”代表了寒冷刺骨的风,这样译文不能准确地表达出相应的意境,西方读者不理解中国的春天怎么会有寒风刺骨的“东风”,诗歌的意境和文化内涵在西方语境中也会被读者所误解,但如果译者将其翻译成“springbreeze”就很好地契合了原诗歌的意境,很好地将作者的心境表达出来。

(二)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汉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更注重其本身的含义,语义更加重要,但是语义上的模糊性是诗人们在创作时成功营造意境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很多古诗词中经常会营造一种朦胧的意境美,在英译的时候,如果想要将这种意境翻译出来,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从以上两个译文可以看出,原来诗歌借助夏天这种特殊的天气以及在汉语中“晴”和“情”之间的相同点,一语双关地表达出一个少女见到之间朝思暮想的情郎之后的那种欣喜的感情。从上面的译文可以看出,译文1翻译中缺少一种情境,一种让人能够对其进行回味的感情,是一种比较直白的翻译方式。在译文2中则使用了双关手法,尽量想要表达出诗歌的主旨,但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clear”这个词并不能让人对少女的那种思念之情以及惊喜之情有很好的体会,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中西语言文化含义的差异,汉语一语双关和同音词在英文中很难找到完全的对等表达。

三、文化差异下的中国古诗语言的翻译

中国古诗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文化差异,需要译者具备跨文化意识,从而才能做到准确翻译[8]。我国诗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往往是根据我国语言的使用规律及习惯进行文字的编排,这与英语的表达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在翻译的时候,很容易遇到语言文化不对等的情况,我国古代诗歌在对外进行翻译的时候,不对等的现象是一直都存在的,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必须要对语言进行考量,尤其是应该要注重对意象和意境的准换。相比于很多外国诗歌而言,我国诗歌的意境比较深远,意象是表达意境的一种重要方式,需要对诗歌的背景、文化以及意境进行掌握,从而才能对我国的古诗进行准确的翻译。

(一)专有词汇翻译文化缺省指的是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在交际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正是由于有这种现象的存在,因此那些不具备相同文化的人在交际的时候,更容易出现语篇无法构建的情况,会造成语义理解上的困难。中西方社会发展进程差异造成了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各自专用词汇的出现,诗词中的专有词汇只有在的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词汇,才能保证内涵意义的再现,方便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诗词中的“汉皇”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的称谓,属于中国的专用词汇,中国读者可以很好的捕捉到其中的文化含义,西方文化中,国家的罪过统治者一般会是“女王”“大帝”和“总统”这样的称谓。比较以上的两个译文,译文1中的“TheloarofHan”对于毫无汉语基础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的西方读者来说,是不能理解其中的文化含义的。相比之下,译文2中的“monarch”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读者通过这一词汇可以大致意识到时一位国家的统治者,通过对后面译文的阅读能够对诗歌原文的含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把握。因此,对于中国诗歌中专用词汇的翻译,译者需要从的语文化体系中需找意义大体对等的词汇进行转换,方便读者的阅读和欣赏。

(二)文化词汇翻译不同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某些客观存在的事物赋予了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从而形成了各个民族的的特有文化词汇。对于诗词中文化词汇的翻译,译者需要从翻译的目的上选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自己的翻译目的。诗歌中的“牛郎织女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说典故,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译文的“heart-brokenstars”让读者不知所云,诗歌的韵味和意境全失。译者是出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的话,在诗歌翻译中,直接把牛郎和织女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theCrowgedStar和theWeavingMaid,并且对着两个词汇进行注释,则有助于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的文化词汇,进而熟知中国“牛郎织女”的故事,从事实现中国文化的传递和传播。译者从文化对等的角度出发的话,按照上述的译法,则外国读者可能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外国读者对中国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并不了解,他们不知道牛郎织女所代表的爱情故事,因此如果直译只会引起文化障碍,在英美文化中进行文化对等意象翻译成Romeo和Juliet,则更容易被西方读者所接受。因此对于文化词汇的翻译,需要从译者的翻译目的考虑,从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翻译的目的。

(三)双关词汇翻译中国语言表达含蓄,注重语义,多使用修辞手段,英语语言表达直接,注重逻辑。汉字是单音节词,因此在汉语中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同音异义字,双关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修辞手法,双关语是我国古代诗人进行创作的时候常用的表达手法。中国诗词的语言创作优美,常使用双关手法表情达意,因此对于诗词中的双关词汇的翻译,应该尽量在的语中找到对等的双关词汇,最基本的是需要把双关词汇的真正含义翻译出来。诗歌的“雪”表面上指的是自然界中的雪,但熟悉《红楼梦》的人就知道其实是谐音“薛”,指的是薛宝钗。再比如“林”看似指的是森林,但其实指的是林黛玉,因此译文中的“snow”和“woods”属于译者的直译,没有传达出诗歌中的双关词汇含义,诗歌译文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境和思想情感,读者就更加不明白诗歌的含义。因此,对于诗歌中双关词汇的翻译,译者可以采取意译,直接再现诗歌的真正含义,有助于读者更好理解原诗。

(四)认知词汇翻译由于生活习惯的风俗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的语言认知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词汇的认知含义和联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样的指称,却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同样的意思,却有不同的表达形式;相同的表达形式,但表达的含义却不相同。因此在对相关认知词汇的翻译中,译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译者进行翻译的时候,不能将“霜”翻译为“frost”或者“frosted”,因为这种直译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完全是另外一种意境。在中国文化中,提到“霜”,一般都会联想起双鬓斑白,与银发联系在一起。在英文中,就完全没有这样的意思,“霜”就是指的自然界中的霜,外国人也不会将霜和银发联系在一起,缺少了这一层联想意义。因此,需要译者对这种文化差异进行控制,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译文中直接使用了“turnwhite”来描述,采用意译的方式,使得诗歌的意境可以表达得更为准确。

(五)意象词汇翻译意象是诗歌的重心,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中国诗词中的意象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一种民族心理文化。在对文化意象词的翻译中,需要采取意译的手段,传递作者的真实思想情感。这首诗歌主题是送别,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来是要在芙蓉楼送一个好友离开。从诗歌简单的词汇中可以看出,其场景是下过一夜雨的芙蓉楼,江水滔滔,远处的山脉变得朦胧起来,因此是要送走自己的好朋友,所以有一种伤感的情绪,这种情绪就是整首诗歌的主要基调。诗歌的亮点在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好友的离别伤感之情和对故乡的亲友的一种想念之情,更重要的是作者在遭到朝廷贬黜后的委屈和坚忍的情绪。这几种情绪凝聚在一起,如果简单的直译,肯定不能做到很好的翻译。为了要遵循翻译的基本原则,在进行翻译的时候,也不能使用太多的词汇。全诗的重点在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冰在壶中表达的是一个人十分正直清廉,通过这句话可以引申出作者被贬时的那种无奈,以及自己要保持一种正直清廉的态度,不与其他人同流合污的政治理想,并且表达出一种虽然自己被贬,但是自己绝对不会放弃的思想观念。译文采取意译,通过“a-loof”和“pure”来直接表达诗人的心境,同时通过动词remain来表达诗人的一种坚守,很好地传递出原诗的思想情感,巧妙处理了文化词汇的象征含义。

四、结语

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诗歌翻译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西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的区别是进行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障碍[13]。因此,在中国诗词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充分重视文化差异的存在,自觉克服文化障碍,培养跨文化的意识,根据翻译目的选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译者需要充分了解中国语言的特征和文化含义,尽量进行文化对等翻译,再现原诗的意境和内涵,重视语言的翻译策略选择,避免文化冲突的发生,提升诗词译文的质量,实现诗词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从而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宣菡静.中国诗歌外宣翻译的语言特征解读[J].语文建设,2015,(23):94-95.

[2]李英.从关键词汇看中西文化差异[J].邢台学院学报,2011,(3)153-155:.

[3]邓亚丹,谭燕萍.论“优势竞赛论”的可行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87-88.

[4]原灵杰.语言模糊问题在文学翻译中的研究[J].语文建设,2015,(14):78-79.

[5]宣菡静.中国文学作品对外翻译的原则[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11):103-104.

[6]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代玉华.译者主体性创新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体现[J].名作欣赏,2015,(09):141-142.

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性;文学;爱情观;中西方文化差异

“人性”一词,按字面去理解,就是指“人之性”。要想知道“人之性”如何,那么就得首先明白使用的语词——“性”的含义。

“性”字,荀子解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篇第二十二),“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性恶篇第二十三)子思解为:“天命之谓性。”董仲舒解为:“如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洞察名号第三十五)王充解为:“性,生而然者也。”(本性篇第十三)可见,“性”字最初的含义简单来说就是指事物的状态、情况,或说质性、特点等。当然,先秦的“性”字可能主要指人由心理作用开始而表现出来的种种状态和情况,所以《康熙字典》载有“性字从生从心,是人生来具有是理于心方名曰‘性’”的说法。

既然“性”字是这样一种含义,那“人性”或曰“人之性”就是指人所具有的状态和资质了(“性”字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解为“人之阳气”,也即指人的自然禀赋等)。

中国思想史上所开始的人性是善还是恶的争论,见于《孟子》的记载。《孟子》记载告子说:“生之谓性”(《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性无善与无不善也”(《孟子·告子上》)。告子认为“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告子上》)。对此,孟子进行了激烈的反驳。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又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他还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的性善论作为儒家的正统思想,传播广泛,影响深远,以至宋代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就云:“人之初,性本善。”然而和孟子相反,荀子认为人性为恶,而非为善。(当然荀子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但他的根本观点是性恶。)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篇第二十三)

中国的圣哲前贤们大都从社会伦理角度阐发人性,因此往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人性都是压抑个人的,一种含蓄的人性。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则把人性看作感望、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等,他们大都从人的本质存在、天然权利等角度来阐发人性,起因则在于反对封建制度对个性的束缚。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人性,相对于中国文化中的人性,往往是个性的,张扬的人性。

例如,在中国古典文学著作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和《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其中,梁祝的爱情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传说,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与《白蛇传》、《孟姜女》相比,较少地带有幻想色彩,人物形象也不像后两者那样受神话影响。但他同样由劳动者口头创作,又经长期的口头流传而形成,是民俗文化孕育、积淀的结果。因此可以把这个故事放到中国文化的背景中去考察,同时,也可以从中揭示中国传统的文化特征。

明清以后,《梁祝》得以勃发,它以故事、歌谣、曲艺和戏剧等多种形式流传于浙江、江苏、山东、甘肃等二十多个省份,并传播到了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而和梁祝对比鲜明的就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著名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样是为了爱情双双殉情,但是却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不同,这两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非常重要的一点迥异就是中西方对人性理解的不同。

与中国传统的人性观不同,西方,尤其欧洲的思想史上,固然也有从善与恶的角度来阐释人性问题的,但从有关材料来看,和中国相反,除宗教理念外,他们的主流不是去给人性下一个明确的价值判定或价值区分,并由此延伸进而强调道德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用。他们主要强调人的心理倾向,强调人的各种要求,肯定人的自利性,并在这种人性“自利”的逻辑基础上,展开对法律、政治等制度的探讨与论述,从而以探求社会运行的合理与和谐。他们不强调人该如何超越自我以达到一个内圣外王的程度,而是强调应该顺着人的普遍要求并加以一定的理性节制。加上他们深厚的宗教文化等因素,由此这些人性思想就发展成了当今欧美社会普遍的人道主义观、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观等社会思潮和大众心理 。

这就导致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在人性问题的刻画上有着质的差别。

朱丽叶生于贵族之家,同样接受的是淑女似的教育,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她与罗密欧的爱情也是一见钟情式的,是一种单纯的,不受任何利益因素干扰的爱情。其次,他们的爱情与梁祝的爱情一样,不为家族所接受。受到的是来自家庭的阻挠。第三,他们爱情的结局也是双双殉情,并最终感动家人,被合葬。得到了一种“团圆”的结局。这种相同,表明了中西的文学作品,中西文化对爱情的赞美态度是一样的。

但是,这两个形象的不同却更为明显,其中也反映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朱丽叶与祝英台最大的不同,是两人的行为方式。虽然都是少女,朱丽叶大胆热情,感情奔放,对新上人敢于表白,敢于行动。她可以在深夜与罗密欧找牧师私下成婚,也可以装死,以求与心上人私奔出逃。她的这种行为,只有在提倡人性解放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学中才能出现。他所表现出来的自由意志,是她的时代和民族赋予的。

而祝英台的爱则是中国传统的比较含蓄的爱情,从他写给梁山伯的藏头诗就能看出:吾宜速归宿,乃尔连理枝。红室双烛照,妆嫁伴随之。四句诗的第一个字连在一起就是:“吾乃红妆”,祝英台希望通过这样含蓄,隐蔽的方式把女扮男装的真想透露给梁山伯,是她爱的表达,但是这种中式的爱,是缺乏直白的表达的,是深沉的。

同样的私定终身,同样的遭到家族反对,梁祝的爱情留给人间的是化蝶的凄美。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则是一种人性的解放。《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是以殉情的悲剧结尾,却也充满了喜剧作品中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信心。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两个家族最终因为二人的殉情而和解,作品洋溢着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气氛,爱情和理想最终战胜了偏见。

为什么同样是双双殉情,但《罗密欧与朱丽叶》表现的是人性的解放,是主人公个性的,张扬的人性,而梁祝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含蓄的,压抑的?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单个的人,独立的人只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妻兄弟等对象化的人,等级化的人,政治化的人,伦理化的人,概念化的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从封建社会形成的等级制度以及价值观所导致的。一,专制政治对人的压迫。封建社会,中国一直是君本位。“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为一,万里同风”便是最好的体现。由此衍生出的等级制度,也一直沿袭至今,相比西方,中国的等级制非常明显,《左传》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的记载。元朝社会人分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九儒,十丐”。即便如今,在中国的单位中,下级对上级仍然有着明确的等级界限。

另外,我国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都是宗法制社会,都实行的家长制。君王就是子民们的严父。宗法观念(政治观念)逐渐衍变为“三纲五常” 的伦理体系。而成为封建时代人际关系的准则。儒家的“仁”是“礼”的重要范畴。《说文》释“礼”为“事神致福”后演化为奴隶制社会的典章制度,规矩,礼仪,使贵族统治得以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程序化,使君臣间的政治关系,变成了父子间的伦理关系。使它们合二为一,互为表里,忠,孝同义。故曰:“以孝事君为忠”。“孝”为中华民族的道德本位,传统的人,必须是忠臣孝子。

礼是制度化的伦理,其核心是“仁”,仁是孝的扩展——仁为:忠,孝,礼,智,信,义,勇;又派生出温,良,恭,俭,让;又派生出气节,廉耻,荣辱,——这样,“仁”成了 中国传统道德的最高标准,最高境界,是一切传统道德的总和。历代统治者不断塑造,编制仁者楷模:圣人,君子,至人,良人,仁人,志士,贤哲,智者——以供臣民效法。几千年来,在这种政治型道德的熏染下,古人自觉地心甘情愿地作精神奴隶。这是极其残酷而深刻的精神奴役与道德压迫。

统治阶级通过教育把自己的政治观、伦理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传达给百姓,来规范统一民风,以致人们对封建礼教的崇敬,景仰;培养人们长幼有序的等级思想,及尊卑贵贱意识。使人自觉地扮演类型化的角色,将人的个性彻底毁灭,真正达到“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战略目标。而《梁祝》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种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他们因此不得不隐藏对于爱的欲望与追求,而他们的个性,也正是在这样的教育当中被压制了下来。

另外,从《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对比中可以看到,同样是婚姻遭到家人的反对,但是朱丽叶则准备假死,然后和罗密欧一起私奔。而梁山伯则是求婚未成,回家一病不起,不治身亡。其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家庭这个集体面前,个人是多么的无力与渺小。这也印证了中国人重视集体,而西方人重视个人,而这也是两者人性观不同的原因之一。而这种人生观与世界观也影响到了当今的中国人,因此总体上中国人在人性问题上,总是要比西方保守。

“中国人从小就受到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教育。少年先锋队的队礼的含义就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们为了‘大家’,舍了‘小家’,由于工作需要较长时间不能与家人团聚,是一种值得称颂德模范事迹。而在美国人看来,这是不人道的,或怀疑这个家庭是否出现了危机。美国的个人主义倡导的是个人至上。”(第六章 跨文化交流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近代,西方思想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尤其是在最近的十几年间,网络推进了全球化的进程,西方的西方的思想文化也给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带来了一些影响,但是目前在中国,注重群体利益仍是中国价值观的主流。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中的人性是一种内向的伦理文化,而西方文化中的人性则是一种外向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 岳麓书社,1985.

[3]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人三策[M].长沙:岳麓书社,1997.

[4] 黄晖.论衡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 康熙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1958.

[6] 四书五经[M].长沙:岳麓书社,1991.

[7] 俞吾金.关于人性问题的新探索——儒家人性理论与基督教人性理论的比较研究[J].复旦学报(哲社版),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