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农业立体养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1.1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数量分析
2007—2010年江苏、山东、广东和浙江4省无公害农产品数量和面积[1]对比图。从图1(a)可知,近4年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数量呈急剧上升趋势,通过与山东、广东和浙江省的对比发现,江苏省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总数均高于对比省份,表明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起点高,发展态势良好。从图1(b)可知,2007—2009年,江苏省每年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均远高于对比省份。但2010年低于山东省,原因可能是部分无公害农产品转化成绿色食品。表明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够稳定,有下降趋势。所以江苏省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增加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确保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数量的稳定并保持增加趋势。
1.1.2绿色农产品数量、企业数量分析
2005—2008年江苏、山东、广东、浙江4省绿色食品产品数量和企业数对比情况[2]见图2。2005—2007年,江苏省每年通过认证的绿色食品产品数和企业数均高于对比省份,表明江苏省绿色食品发展起点较高。2008年江苏省绿色农产品企业数比山东省少20个,绿色食品产品数量基本持平,可能是部分绿色食品企业转化成更高级别的有机食品企业。表明江苏省绿色食品发展也不够稳定,为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江苏省应采取措施,鼓励规模农业企业按绿色食品生产标准进行生产并申报认证。
1.1.3有机食品发展现状分析
有机食品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品质极好的、最高层次的安全健康食品。据预测[3-4],2015年全球有机食品销售额将增加到1000亿美元。仅在21世纪初,有机食品的销售量就占全球食品销售总量的10%。目前,欧美国家每年进出口有机食品的总额约为全球总有机食品的80%。江苏省有机农业呈蓬勃发展态势。2010年底,全省共有223家生产企业、669个产品,基地面积达2.267万hm2(经农业部中绿华夏认证),且形成了有机农业开发的多种模式。发展速度和总量规模已位于国内有机认证行业之首。
1.2人口与粮食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人口、粮食与耕地面积变化关系[5]见表1,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耕地面积总体上仍保持平衡;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2400.65万t上升到2010年的3235.1万t;常住人口数从1978年5834.33万增长到2010年7724.5万;1978年人均占有耕地799.07m2,2010年为606.97m2,只有1978年的76%;人均占有粮食从1990年的482.37kg下降到2010年的418.16kg,但仍高于亚洲人均粮食330kg[6]。以上数据表明,江苏省农田面积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粮食产量比较稳定。虽然江苏省常住人口总数在增长,但粮食总产量也在增长,而且近10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均保持400kg以上的水平,高于国际现行人均粮食占有量标准370kg[7]的水平,表明江苏省农业能够满足本省粮食需求。因此,从人口与粮食的关系方面看,江苏省完全有条件发展生态农业。
2江苏省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
2.1以沼气技术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
此模式主要以农业废弃物(特别是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为导向,通过大型沼气专业化生产,围绕“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延伸出来的产业生态链体系。沼气可以用以发电,或通过燃烧取暖供热;沼渣可加工成各种专用有机肥,还可以开发成植物生长的营养基质;沼液可用来生产各种专用液态有机药肥以供种植业利用,或制成液态饲料供养殖业利用。此模式是一种既低碳又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案例:江苏省吴江市东之田木农业生态园拥有生产基地8hm2,采用果园休眠期间作蔬菜,蔬菜下脚料喂养猪禽,畜禽粪便发酵产沼气,沼渣再返田作有机肥。2007年生态园生产柑桔和鲜梨200万kg,蔬菜10万kg,草鸡20万羽,鸡蛋5万kg。平均每公顷效益达10.5万元,比传统的经营方式效益提高4~5倍,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000元。2004—2010年,生态园相继有9个农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2010年总产值达932万元。
2.2以腐生食物链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
此类模式的基本结构是“养殖业粪便+蚯蚓(蝇蛆)养殖+种植业”。将畜禽养殖业废弃物(辅以一定的作物秸秆)作为基质养殖蚯蚓,或直接用动物粪便养殖蝇蛆。蚯蚓和蝇蛆均为高蛋白饲料,可以用于养殖和养鱼的营养饵料。同时,养殖蚯蚓和蝇蛆后的剩余残渣是优良的有机肥,可用于大田农作物生产。案例:江苏扬州华兴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于一体的私营企业。公司与扬州大学环境研究所合作,利用牛粪养殖蚯蚓,年消解牛粪1800t,生产蚯蚓25t,有机无机复合肥1000t,同时获利25万元。同时,牛粪及时送往蚯蚓养殖场,用蚯蚓覆盖畜粪,无异味,无蝇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蚓粪制成的有机无机复合肥可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保肥和平衡供应营养能力,提高农产品品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养殖场的粪污处理问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保护了生态环境。
2.3立体复合种养生态农业模式
立体复合种养是在人工或半人工条件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进行生产种植,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组成各种生物间共生互利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并采用物质和能量多层次转化手段,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生产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案例:苏州市玉屏山生态园租赁233.33hm2山头,其中林禽立体种养循环农业基地40hm2,年养殖规模为山羊1200头、草鸡3万羽,林地种植茶叶和果树,林下放养草鸡、山羊,粪便作为有机肥。公司产品东渚“玉屏山”牌白茶和碧螺春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草鸡、草鸡蛋已经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2009年公司销售收入达1520万元,带动农户数90多户,农民从企业获得的收入100多万元。
2.4林禽渔复合生态农业模式
此模式的基本结构是“林果业+畜牧业+渔业”。通常是丘陵山区,在山坡地发展林果业或林草业,在林地或果园里建立畜禽养殖场,在山塘中发展水产养殖业,进而形成了“林、果、草生产单元-畜禽养殖单元-水产养殖单元”相互联系的立体生态农业体系。案例:江苏省江都市渌洋湖农林综合开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是一个以林地、土地、鱼池入股形式的林、禽、渔结合的合作社。合作社主要经营模式有:(1)林间套种牧草养鹅;(2)鱼鸭混养;(3)禽粪肥水肥田减少饲料化肥用量。合作社200hm2鱼池每年减少饲料用量近千吨,166.67hm2稻田减少化肥投入50多万元,同时提高了稻、麦品质。合作社已有3种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9年度出栏家禽48万羽,蛋品加工销售1500t,综合产值突破1亿元,利润1200多万元。
2.5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
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契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发挥江苏省沿太湖地区的资源优势,把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林果业生产基地、养殖基地、树木花卉基地的建设和观光、采摘、休闲、疗养、垂钓等休闲娱乐融为一体,以生态观光旅游业加速发展该区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使生态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建立旅游业与生态农业开发相结合的模式。案例:苏州市旺山生态农庄位于苏州古城区西南8km处的旺山村,占地6.1km2,东、西、北三面靠七子山脉,处于天然山林环抱之中,空气清新、树木葱郁,村庄环境优美祥和。农庄设3个主题区:(1)钱家坞“农家乐”主题区,主要经营农家特色的餐饮和农家住宿服务;(2)“耕岛”主题区,以农事参与体验为主题。内有鱼趣参与区(捞鱼、摸虾、抓泥鳅等)、拓展训练场、乡村烧烤等活动内容;(3)茶园及登高揽胜主题区。农庄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200多万元。
2.6农牧循环生态农业模式
此模式的基本结构是“畜禽养殖业+种植业”。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和种植业产生的农业秸秆混合发酵,发酵残渣作为蘑菇培养基,菇渣作为有机肥,种植蔬菜和果树。该循环模式的建成既解决了养殖场固体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二次污染,又解决了农村因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其他安全隐患问题。案例:无锡市天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占地13.33hm2,是一家开展生态养殖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奶牛养殖场。公司首创的“粪草配方”种植双孢菇,以传统奶牛养殖业为依托,利用集中隧道式发酵技术,每年资源化利用8000t牛粪及周边25000t秸秆。公司还建设粪、草蘑菇菇渣有机肥蔬菜、果树的示范生产基地,建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公司的发展直接带动1000余户农民共同致富,年增加农民收入3000余万元,年增加就业2万余人,同时建设和发展了240hm2循环农业种植基地。
3江苏省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探讨
3.1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农业功能区划
江苏省总体上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农业区划功能尚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农用地的功能区划实际没有实施[9-10]。因此,在制定农业功能区划时,首先要强调粮食安全优先,确保全省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优先确定一批粮食生产重点县、重点基地。尤其要强调土地的统筹配置,优先确定农业用地,城市和二、三产业建设尽量不占用优质良田,充分利用好荒地、滩涂、丘陵地、岗坡地等资源。其次要适度集中发展,打破原有行政区域界限,统筹考虑区域地形地貌、经济发展、市场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实行适度集中、连片发展、集中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水平较高的优势产区或产业带,进而在全省加快形成各县特色鲜明、分工合理、体系完备的大区域发展格局。
3.2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扶持
加大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保护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虽然江苏生态农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11],发展生态农业,从政策层面来看,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因此,江苏省可以建立适合农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和护理保险、养老保险和事故保险等。实行农民退休养老金制度,逐步统一城乡社保制度,使农民生活有了可靠的保障,农民能安心地参与生态农业的建设。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很小,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相对有限。江苏省经济发达,有实力推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不断提升补贴比例,努力拓展补贴品种种类,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场主体自筹资金为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以及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导、商业性农业保险为补充的农业保险体系。同时,尽快制订相关法规,以法律条文形式明确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方式及承担的权责,强化政府对于农业保险的主导作用。
3.3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对低下的劳动力素质,是制约江苏省乃至全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长期性因素。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农业,农户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较全面的农业新技术。然而,那些接受新事物快,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壮劳力大部分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样的劳动力素质状况,势必成为制约中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采用多种形式,借助各种渠道对农户进行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引导农业人才到农村中去就业,提高农业人才的社会保障标准。
资源考察和环境分析是生态农业系统优化设计的基础工作,系统辨识不仅包括对系统内自然生态、社会经济资源和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而且还包括对系统外的环境进行分析,这是因为我们所设计的系
统是更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它的运行直接受系统外因素或其他子系统的影响和制约。
1.1松桃县生态农业发展资源概况本区域地处武陵山坳陷褶皱束中,梵净山东麓,向东缓慢过渡到湘西丘陵斜坡地带;全境平均海拔650m,地势整体东西部高、南北略低,中部呈现低山丘陵河谷盆地,国
土面积3400km2,其中耕地面积5.06万hm2,天然草场9.87万hm2,森林面积19.73hm2,退耕还林还草1.33万hm2;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县年平均气温12~16.8℃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1220.2h,历
年平均降水量1378mm;县境属长江流域的沅江水系和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松江、河界银河、甘龙河等,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够均衡,田高水低,开发利用困难;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2.63kWh,地下水可
开采量1.18亿m3,储量丰富;土壤分布区域特征差异显著,垂直带谱明显,依次有黄棕壤、黄壤、黄红壤、冲积潮土和水稻土;本县属亚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带,由于地形起伏,气候分异,生物环境
复杂,所以生物种类繁多。已经形成传统东部低山丘陵粮、经济林、茶、桑、牛、羊、鱼区,北部低山沟谷用材林、经济林、粮、牛、羊区,中部丘陵河谷粮、油、果、蔬、茶、桑、猪、禽、鱼区,南
部低山沟谷经济林、粮、油、牛、羊区,西部中山、中低山峡谷用材林、粮、油、烟、药、牛羊区的农业综合规划格局。
1.2松桃县生态农业社会经济条件地处黔、湘、渝三省交界,素有“黔东北门户”和“一脚踏三省”的美誉。它是武陵山文化沉降区至今保持苗族传统文化突出而显著的一个自治县。总人口69万,农业人
口占总人口比重达93.7%,全县围绕一带两线”调整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以下核心示范带:以蓼皋镇为中心,沿“松桃一大兴”“松桃—迓驾”、“松桃—孟溪”三条公路为轴心展开,总面积0.4万
hm2,核心示范带内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提高到75%以上。“大兴—正大—盘信”要围绕现代观光农业园区依托茶叶加工企业、油茶加工企业、百合加工企业重点以茶叶、油茶、蔬菜、百合等经济作物为主
;辐射示范线:以县际公路为重点,沿“干串一寨英”、“孟溪一乌罗”、“长兴—木树”“蓼皋—世昌—黄莲—长坪—盘信”“黄莲—巴茅”四条主轴公路展开,总面积0.33万hm2,辐射示范线内经济
作物种植比重提高到65%以上。重点以蔬菜、茶叶、油茶、百合、中药材、经果林、楠竹等经济作物为主;拓展示范线:以通乡公路为重点,沿“瓦溪—永安—石梁”、“田坝—大路”、“和平洞—天心
坡”、“普觉—沙坝”“世昌—花溪”“新民—石梁”“大坪—平头”展开,总面积0.33万hm2。拓展示范线内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提高到60%以上,重点以蔬菜、茶叶、油茶、楠竹、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为
主。区域构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茶叶产业体系科技示范县”、“全国茶叶科技示范基地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100个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
设重点县”等。全县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和睦,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1.3松桃县生态农业体系态势产业体系处于铜仁地区整体发展“两圈两带”大格局的核心区域,毗邻“成渝经济圈”,在“黔中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内,地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腹地,其经济圈
对本县农业发展或形成“虹吸效应”,将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技术、资金、人才、资源吸纳形成锅底,或融入其间纵横摆阖,博弈取胜,获得支撑与平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2系统诊断
在系统诊断阶段,必须对系统的增值潜力和限制因子做出正确的估价,并考虑环境允许度的变化范围以及系统的承受力,为下一步系统设计和提出开发方案打下基础。
2.1松桃县发展生态农业的限制因子
2.1.1自然环境限制因子。本县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立体农业发展条件好,人、地关系矛盾不凸显,相对土地资源丰富,但耕地分散,且地块小,坡度大,岩溶地区基石,土层厚薄不均,沙页岩地区
土壤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山地森林破坏严重,耕地日趋恶化,土地荒芜,土质衰退,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农作物和禽产品品种退化,野生生物大都濒于灭绝,气温稳定性差,年际变化大,春
播常受“倒春寒”影响,秋季抽穗扬花受“秋风”影响,整体传统农业受自然水旱灾害影响较大。
2.1.2社会经济条件不利因素。劳动力利用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教育推广滞后,农业技术装备不到位,工业化、城镇化基础薄弱,地方财政农业投资较少,农业信息化水平低,农业文化意识落后,农耕
传统文化封闭性与市场经济开放性矛盾、保守性与农业经济开拓创新的矛盾、自私狭隘性与社会经济兼容性和市场双赢的矛盾、闲散性和激烈市场竞争的矛盾、小农经济与大市场观矛盾。
2.2农业优势和潜力
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光、热、水可利用潜力较大,农业科技兴农前景广阔,无论是农作物生产潜力,畜牧业发展潜力,生物资源开发潜力,还是发展生态农业长期远景市场潜力,生态农业规模化、产业
化和区域化发展态势潜力,均具有时空重组配置、产业系统整合、农产品品牌锻造等优势发展潜质。
3系统设计
其一,目标分析与确定。在系统诊断阶段已提出初始目标,经进一步分析、预测及总体设计的协调,应再次明确系统的发展目标,这里还要对外部环境或母系统作进一步分析,明确其要求和具体的约束
条件。其二,生态经济农业分区。生态经济农业系统内在的地域分异规律,决定了在同一区域内不同的地区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发展方向的差异。
3.1松桃县生态农业目标体系确立
3.1.1生态有机优质茶叶产业基地。依托梵净山麓优越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茶园,松桃有机茶“翠芽”、“春毫”,以“色绿、香高、味醇、形美、天然无污染”的独特品质,闻名全国。十二五规划将从
现在0.66万hm2基础上,加快提速发展到2万hm2,把松桃打造成“中国绿茶出口基地”。
3.1.2特色养殖产业体系。进行农业产业体系整合,实现“规模增效”,十二五规划时期,全县兴建“大鲵”(俗称娃娃鱼)养殖场20个,养殖量10万尾以上,兴建野猪养殖场20个,养殖量10万头,兴建
养殖英国贵妃鸡、美国七彩山鸡、珍珠鸡、德国绿头野鸭养殖场,养殖量100万头,兴建良种猪场20个,年提供良种猪仔50万头,兴建种羊场20个,年提供良种羊100万只。
3.1.3特色农业生态园区体系。十二五期间,围绕“一区三园”和20个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在正大乡建农业经济园,在大坪场镇建经济园,在黄板乡建农业观光园,在盘石镇建农业生态园,在普觉、
寨英、大兴等20多个乡镇建20个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区,把生态农业精品工程与现代农业技术和富农工程紧密结合,整体提高松桃县现代农业科学发展水平。
3.1.4生态果园产业基地。松桃经果林栽培面积已达1.4万hm2,十二五期间,实行“政府推,公司引,部门带,农户种”措施,加快提速发展以脐橙、金秋梨、巨峰葡萄、冬桃、空心李、核桃等为主体的
经济果林3.33万hm2,同时实现农业产业链的深加工延伸,把松桃打造成贵州省重要经果林生产基地。
3.1.5县域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的整合、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期间,全面实现“生态茶叶品牌化,特色农业园区化,马铃薯种植规范化,水稻、玉米、油菜种植杂交化、经果林种植产业化、特种养殖生
态化、种草养殖标准化、整体农业产业体系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使松桃县域农业产业经济体系全面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3.2生态体系的分区
“一个中心,三条主线,全面推进”和“东茶、西药、南果、北烟”。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区域,围绕东、西、北三条公路主干线,布局生态茶产业带、生态油茶产业带、生态中药材产业带、
生态经果林产业带、优质粮油产业带、立体观光农业园、乡村旅游经济带。以各乡镇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为结点,衔接产业带,覆盖全县各个点,形成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网络体系,构筑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
4配套技术设计及发展方略
一方面是控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结构、功能和效益的优化过程,同时也是整个系统优化设计的技术可行性论证过程;最后对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及实现系统设计的风险
进行评价和审查,从而选择适当的可能实现的方案,确定发展方略政策措施保障。
4.1配套技术设计
以草地生态畜牧业为例,采用五种模式。“草+果+畜配套模式”,形成草、果、畜配套立体发展;“常规畜禽+特种畜禽配套模式”,促进草地生态畜牧业良性健康立体发展;“集中连片开垦+分散
连线发展模式”,形成畜禽配套、整体发展;“围栏放牧+林下放养+舍饲圈养模式”,根据草食动物不同生活、生理特性实行科学养殖发展;“养殖+旅游+餐饮+休闲配套模式”,利用松桃高山峡
谷坡典型喀斯特岩溶绿毯和生态绿色农场,打造养殖休闲混融发展模式。设计生态配套技术模式必须遵循生物与环境适应性原理、结构稳定性和功能协调性原理、生物互利共生及相互制约原理、能量分
级利用和物质再生原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性原理。
4.2发展方略和政策保障措施
县域生态农业产业系统,是一个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价值流动具有自然和社会经济双重属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不连续、离散的耗散结构系统,是一个双向调控净生产力高的智能系统,是一个体现生
态规律与经济、社会要素发展相协调、相统一的复合系统,是一项涉及到多种因素、多重过程、错综复杂关系,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工程体系,所以不能“以农论农”。
4.2.1首先必须树立大农业观,以创新理念、开拓精神,构建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建成生态农业高值转化的产业体系。形成生态系统持续良性循环、景观优美、功能多样、城乡一体的新型农业
。发展先进育种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产量和抗逆性,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减少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提高松桃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实现农产品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
,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
4.2.2以生态畜牧业,农田经果林生态工程,生态家园、生态观光农业工程,生态能源为建设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形成物质、能量闭合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大循环”生产体系。
4.2.3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必须从政府组织保障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投入保障体系中获得支撑。农、林、水、环保、计划、科技、财政等相关部门在政府协调下,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共同完善县域生态
农业产业工作体系。制定实施详细工作规则,设立目标管理工作体制,建立高效的管理系统。在实践中,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乡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产业集聚化、农产品品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生态农业建设从1983年起步,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但成绩只代表过去,该县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式与新要求,充分解放思想,按照十七大精神,围绕财政增收、农民增收的目标,不断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思路。
该县强调综合发展和全面建设,改变以往“养猪―沼气―种果”比较单一的生态链,因地制宜,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以调整养殖结构、种植结构为突破口,综合开发农、林、牧、渔、工、贸,带动山、林、水、渠、路以及小城镇的全面发展。采取配套措施,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达到更为理想的良性循环。畜牧业改变了单一的生猪养殖结构,大力种草改草,发展牛、兔、鹅等草食动物,并向立体养殖发展。能源建设突破沼气能源的束缚,充分利用太阳能、小水电等能源,实现多能互补。种植业从平地向坡地发展,结合退耕还林工作,抓好毛竹、速生丰产林等经济林种的种植。同时,充分利用沼气池处理污水的功能,在小城镇大力推广运用沼气净化池来处理生活污水,保护环境,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其次,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该县大力改变目前农业生产农户分散的现状,使农业生产的布局合理化,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实施以特色水果基地、品种改良示范点为“据点”,加强辐射,采取连片综合开发利用或是集团联营方式,在稳定农村土地延包政策不变的前提下,由单位或经济能人进行大规模经营,走集约化之路,实现农业产业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的现代化、劳动的技能化、产品的市场化,凭借强大的实力抵御市场风险,规划和发展农业。不断丰富和完善生态农业循环链条,推进“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向“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现代化生态农业方式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重点是抓好“两个结合”:发展生态农业与发展加工业结合,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重点抓好水果深加工,以汇源、汇坤等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恭城为契机,抓好水果品质的提高,增强水果的市场竞争力;发展生态农业与发展旅游业结合,积极开发集休闲度假、领略民族风情、体验劳动情趣为一体的农业旅游观光项目,拓展生态农业发展空间。
优化水果种植业结构。该县以提高水果品质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水果品种调整步伐,大力引进名优特新水果品种,提高水果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生态能源优势,建立一批无公害水果科技示范园,引导和鼓励水果生产向绿色水果、有机水果方向发展,拓宽发展空间。加强水果管护,抓好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实行标准化栽培。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和标准体系,提高水果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该县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对25°以上的陡坡地段及江河源头等生态地位重要地区全部还林还草。对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方,在保证整体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适当发展用材林、薪炭林和柑橙、桃、柚等经济林,大力发展生态林与经济林兼用树种,争取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1低碳和生态农业的概念
低碳农业是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改善全球气候条件而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农业,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新特征,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等多功能的新型农业。是一种比广义的生态农业更广泛的概念,不仅要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农业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还要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
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结合、发展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使农业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协调,形成生态与经济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笔者认为,根据目前全球的能源、气候、生态状况,把这两个概念可以合起来,即为低碳和生态农业。低碳和生态农业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低四性”。
低耗:农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少使用消耗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尽量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再生能源。
低排:农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少排放二氧化碳、污水和其他有害物质,尽量采用循环利用、综合利用、生物技术等手段实现减排和零排放。低污:农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少产生污染物,把实际产生的污染物通过生物技术、循环利用等手段变污为宝。多样性和综合性。依据生物多样性法则,以及农业在自然和社会两大生态系统中的特殊功能,结合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品的多样性,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持续性和统一性。依据保障供给、调节气候、涵养生态的要求,农业产业要从盲目地追求数量和掠夺性生产,转到追求质量和数量的统一以及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来;从注重单一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转到十分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上来。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强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维护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相互平衡。2发展低碳和生态农业遵循的原则
2.1减量化原则发展低碳和生态农业实施“六节约”:节能、节肥、节水、节药、节地、节种。
2.2生物多样性原则尊重大自然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尊重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实现农、林、牧、副、渔的综合发展,达到生态平衡和需求平衡。
2.3种养结合原则合理的种养结合是动物和植物生物链有机结合、农业生态实现平衡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农业生态化和低碳化自我调节的自然机制。因此,要走立体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子。
2.4综合利用原则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废弃物、排泄物,极大多数是生物质、有机质,而这些生物质、有机质恰恰是另一种生物体的营养物。因此,综合处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废弃物、排泄物,是低碳、生态的必然选择。
2.5效益统筹原则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是每个产品生产追求的目标,必须统筹兼顾;当三者存在矛盾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生态效益或社会效益,再考虑经济效益。
2.6因地制宜原则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各不相同,动植物的就地适应性也不一样,低碳和生态农业应尊重宜种宜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3建设低碳和生态农业的几个重要环节
发展低碳和生态农业是余杭区环境立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余杭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余杭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建设低碳和生态农业的任务艰巨,为此,要围绕国家级生态区建设,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污染控制与治理并举、产业发展提升与环境保护结合,努力建设低碳和生态农业,促进生态环境、百姓民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笔者认为,余杭区发展低碳和生态农业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3.1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
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显示,余杭区由于化肥施用形成的总磷和总氮的排放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必须采取措施遏制农业生产中化肥的施用量,改进施用方法。2007年余杭区开始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对大田耕地土壤地力状况进行了测定并分等定级,根据各地区的土壤地力条件定单式研制配方肥,提高了施肥的针对性,有效地减少施肥强度,控制化肥污染源排放。下一步,要综合评估近三年测土配方施肥的成效,研究改良方法,研制新型配方肥,加大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全区测土配方施肥的综合效益。
3.2积极推广清洁生态养殖
一是推广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养殖模式,新建标准化生态畜牧小区、生态场及畜禽功能区;二是推进黑鱼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开展杂交鳢苗种繁育技术攻关及本地化生产,推广甲鱼、黑鱼等水产品清洁生态养殖模式,严格控制临平地区温室甲鱼养殖规模,结合城市化发展,逐步压缩现有温室甲鱼的养殖规模。继续加大外荡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促进渔业资源修复和水环境改良;三是全面落实畜禽禁养长效管理机制,巩固禁养成果。调整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范围,适当扩大禁养范围。
3.3开展养殖业废弃物综合治理和利用
通过项目建设,积极推广循环利用型、立体开发型等种养结合模式,大力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重点对生猪规模场进行污染治理。继续推进沼渣沼液肥水灌溉项目,引进推广畜禽粪便生产微生物有机肥工艺,促进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到2012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3.4开展种植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一是加大秸秆还田力度,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如秸秆氨化后喂畜、秸秆生产复合板材、秸秆粉碎加工再利用、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再利用等。到2012年,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二是积极开展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逐步形成经营单位折价回收、镇乡街道或片区集中存放运输、部门监督协调的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机制。#p#分页标题#e#
3.5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和合理用药技术
开展植保统防统治服务,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适时适期用药,减少农药施用量。继续大力实施“肥药双控”工程,依靠科技,优化肥料配比和农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控制肥料农药施用强度。
3.6适度稳定水稻种植面积
权威研究表明,水稻田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水源涵蓄保持、固氮能力、土壤有机质保存、人工湿地作用、净化污染物等。因此,应高度重视水稻和水稻田在粮食安全和环境友好中的重要作用,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努力保持“喜看稻菽千重浪”优美的田园风光,使水稻田不仅提供粮食,还使其在环保和生态方面为人类造福。
3.7加快农业“三品”认证
努力提高“三品”农产品比重,到2012年全区建设提升无公害基地120个,新增无公害基地75个、绿色农产品基地6个、有机农产品基地13个,累计新增农业“三品”种植基地面积10.5万亩,全区通过认证面积达到39.6万亩,且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60%以上。
关键词:生态农业;气象服务;湖北鄂州
近年来,鄂州遵循“彰显特色、绿色有机、生态高效”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粮食、油料、水产、畜禽、林果等支柱产业。重点建设“一区三线四园”,着力推进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控制面源污染,净化农村环境。鄂州农业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为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职能和作用,选择了43家生态农业示范区基地、企业、种养殖大户、合作社进行了调查,实地了解鄂州生态农业产的发展现状,分析生产单位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提出了鄂州市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思路和对策。
1鄂州生态农业对气象服务需求
通过对21家主要从事种植业、15家主要从事水产业和6家主要从事畜牧业的单位开展调查,分析鄂州生态农业对气象服务需求。1.1调查对象普遍对灾害性天气预报的需求高灾害性天气无论是对大田种植还是生态设施农业都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对设施农业,灾害性天气不仅会对农作物或牲畜造成危害,而且会破坏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增大经济损失[1],梁子湖区一大棚种植大户反映2011年8月1日晚梁子湖区涂镇遭遇雷电大风及冰雹袭击,农业设施受到毁灭性的破坏。一些水产养殖户反映突发的强降水会带来鱼塘漫灌、堤垮鱼逃。调查对象普遍认为灾害性天气来势猛、突发性强、防御难度大,都希望灾害性天气预报要更加准确,如大棚种植户希望大风最好提前3h报出,便于提早采取防范措施。1.2调查对象对中长期天气预报的期望比较高90%以上的调查对象在灌溉前要收看天气预报,93%的种植户根据天气预报有没有大风或者下雨决定是否喷洒农药或施用肥料。75.8%调查对象甚至希望得到较长时期的天气趋势预报,以便确定种植面积和养殖规模。87.2%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天气预报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1.3调查对象要求进一步畅通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虽然气象部门开展“直通式服务”,开通了基地、企业、种养殖大户经营管理者的手机气象短信业务,但是大多数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通过电视,他们要求能及时收到气象短信。
2生态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对策
2.1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与评价依托省级业务,针对本地生态农业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与评价。围绕鄂州水网发达的丘陵地形特点做好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精细化评价,参与和指导鄂州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根据气象条件划分适宜、不适宜种养区,使鄂州生态农业规划更趋合理性。2.2建立农业气象指标体系研究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与气象要素的关联[3],建立包含作物生长发育气象条件指标、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作物生长关键期定性预测指标、作物产量定性预测指标、诱发特色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指标体系,明确各种指标的适用条件和时空范围[2]。2.3建立和健全生态农业基地气象观测网在现有的区域自动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特点,调整和充实农业气象观测站点布局,增加观测作物和观测项目,逐步建立分层次、分区域的农业气象观测网,不断满足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针对生态农业种植基地需要,建设土壤墒情、水肥监测、病虫害发生状况等观测站。针对水产养殖基地,建设立体水温、溶氧量、浊度、电导率等观测站。针对设施农业,建设小气候、生长状况、土壤状况、光合测定等观测站点[1]。2.4建立生态农业气象预报系统,提供多元化、精细化服务制定针对不同服务类型、不同对象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周年方案,建立不同服务产品的制作流程,建立水产、畜禽养殖专业气象预报系统;建立设施棚室内气象要素分时段预报系统;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通过不同预报系统的建设,形成具有地方性、针对性、集成化的生态农业预报服务平台。2.5建设生态农业气象信息传播网络完善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网、为农气象信息专用网站。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介以及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传播手段,让服务产品在最短时间内送达用户,实现气象服务向生态农业生产单位全覆盖。建立和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定期对服务对象进行调查,及时了解种养殖生产状况、灾害损失情况、气象信息服务质量、服务效果以及新的服务需求等[2]。2.6建立与相关部门关系紧密的协作机制建立与相关部门的联合会商机制。在重大生产环节、特殊气候条件突发气象灾害期间、重大病虫疫情时期,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商。建立与相关部门的联合研究机制,根据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联合研究,为鄂州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有关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课题研究,巩固和发展生态农业专家联盟,不断解决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中的新问题[3-4]。2.7积极参与培育多元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培育各类经营组织,在气象服务过程充分发挥其“二传手”的作用,不断拓宽服务渠道。积极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开展良种种苗繁育、统防统治等农业生产业过程中使用好气象服务信息。
3参考文献
[1]娄伟平,诸晓明,周锁铨,等.绍兴市农业生态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2):182-186.
[2]王春乙,张雪芬,孙忠富,等.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农业气象研究[J].气象学报,2007,65(5):815-824.
[3]张秀荷,杨茂林.气象保障服务与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6):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