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公路建设的建议

对公路建设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公路建设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公路建设的建议

对公路建设的建议范文第1篇

1.公路建设管理程序导致的工程设计方案变更

公路工程设计方案就像一件雕塑品,需要不断进行细化才能最终确定。从对预工可阶段对项目建设的经济可行性和必要性的论证,到对工程可行性阶段对路线的研究,再到路线方案的初步设计,最后到施工设计图纸的完成,中间进行多次审查和修订,而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进行工程变更。因为在审查的过程中,需要听取规划、林业、环保、水利等部门、利益单位和地方政府的意见,加上项目法人、设计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内审等对设计的不断“修正”,所以公路工程设计方案为了达到进一步的优化,一直处于调整过程中。

2.环境影响评价导致的工程变更

之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基本是在初步设计阶段才逐步开展。2004年开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前到了工程可行性论证阶段,甚至预工可阶段,无法提供精确和细致的环境影响评价。而且,目前,提供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阶段的相关工程图件比例尺一般较小,容易对敏感点遗漏,加上工可阶段和初级设计阶段等各个阶段,对文件设计的平面比例不太一致,造成声环境敏感点的相对距离并不是完全一致。工可阶段,一般不会设定取、弃土场,也不会对提出相应的绿化和防护设计,以及估算投资。而在局部设计和施工阶段,取、弃土场的位置一般还会发生改变,造成取、弃土场的绿化和防护恢复工作不能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规定具体执行。另外,前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会导致工程是设计的变更,所以,环境影响评价要根据相应的工程化设计不断调整环境评价内容。

二、公路工程设计阶段环境管理的对策及其建议

1.减少工程设计的变更次数

减少变更的主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针对工程设计的实际进度及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随时做好更新。相当一部分公路工程在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的时候,实际的工程已经进展到了对设计进行审查的阶段,也就是说,公路工程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大部分。如果这时候在对设计进行变更,就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有可能耽误整体的进度。所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应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针对工程设计的实际进行及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和更新,这样后期的变更就会比较少。更具工程设计的进度,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不断更新,使环境影响评价不仅可以对工程是设计进行有效的指导,而且让工程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能体现醋环保。但是,环境影响评价要注意尽量对重要的环境敏感目标尽量减少变更,对于穿越城市规划区、自然保护区等比较重要、特殊的区域,在一定要准备比选方案,并进行同等深度的评价,防止后期出现不必要的变更。二是加大工程设计在某方面内容上的设计深度。由于编制设计与编制工可的单位有时会不一致,所以造成后期设计与前期选线阶段的环保理念衔接不紧密。工程是设计中要求的需要加强设计内容与深度的与环境工程密切相关的工程方面往往与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的要求严重不一致,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进行协调和沟通,使经费得到相应的保证,也可以使某些工程设计的在工可阶段完成,如对环境敏感目标路段方案的设计进一步加强涉及,并选取多个方案进行必选和论证。三是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要明确规定工程无法确定因素。对工程设计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要求和具体原则是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比较侧重的内容,这样在进行实际的工程设计时就能够较好地满足环保的要求,对设计进行合理的优化,使工程变更加有利于环保,或者向更加有利于环保的方面逐步改变。因此,对于工程还无法确定因素,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要明确提出原则性要求,使工程设计按照原则性要求进行设计,这样也可以减少后期的变更。

2.对工程方案变化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日常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后,还应出台控制引起环境影响的工程变更的措施或相应政策。在施工开始前,应加强对环境监理计划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同时严格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可以从多个阶段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行政许可手续。如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模式一般就有一次审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科学性,现在可以改成一次审批加上一次审查。一次审批主要是体现在工可阶段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文件审批,一次审查,主要指在工可阶段对路线方案进行严格和重点审查,对项目设计提出具体的环保管理要求和目标,对该阶段工程项目的不确定因素或内容进行弱化审查,而对环保管理要求和禁设区则要重点提出,对重要敏感区,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保护区等要进行详细的评价和分析,使其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另外,在项目开工前,要积极审查《项目环境监理实施方案》,将来对项目环保进行验收时,可以将此作为重要的依据。在审查完环境影响评价后,工程将要开开始之前,交通行业主管部分还要审查施工图设计、初步设计和招投标文件,在审查的过程中,地方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要尽量参与其中,监督和督促建设单位在各阶段的设计文件中加入具体的环保要求,这样,即使设计阶段工程方案发生了变更或变化,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或破坏也会得打有效的减缓。在设计阶段,如果必须作出变更,相关人员也要将这些变更分为轻微变更、一般变更、较大变更和重大变更等不同级别,同时还应将这些变更分为不同的内容,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责任制,并将其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即使敏感目标有变动,在验收的时候也可以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果发现是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由于工作失误造成对敏感点的漏失,就可以追究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责任。

三、结语

对公路建设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字:农村公路 建设提高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农村自然条件差,农民经济总量少,人均收入低。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是加快城市化进程,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是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便捷高质量的农村公路。

农业生产资料的运输,农业机械的行驶,农业技术的传播,销售网络的建立,销售效率的提高,都需要有公路交通作为基础。农村公路网络化建设既促进了农业信息的交流,又加速农副产品的流通,使农民改变了一家一户、以粮为主的单一模式,使种植业、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还可以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增加农牧民收入水平。可以说,没有发达的农村公路网络,农村产业化发展将十分困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和沟通,促进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植业和产品结构,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可以引导农村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小城镇功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也可以改善各种生产要素流动条件,促进农民思想的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无论是从生产、销售还是消费来说,都需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一、农村公路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通过发展农村公路建设,缩短了城镇与乡村之间的距离,从而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城市和乡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两个组成部分,他们之间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农村公路是其中关键的也是目前薄弱的环节。发展农村公路,实现农村与城市的“无缝连接”,可促使城市中的一些要素顺利向农村扩散,一方面缓减了城市的发展压力,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周边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二、农村公路建设是完善城乡公路网络的需要

发展农村公路一方面,可以提高公路网通达面和覆盖率;另一方面,可以强化主干线公路的重要作用。如果说国道、省道是动脉血管部分,那么农村公路就是整个公路网的毛细血管部分。因此,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路网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协调,提高了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覆盖区域,充分发挥干线公路网络的辐射作用,使路网的整体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使得公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更具有机动、灵活、及时、通达的特点,从而达到适应性强、服务面广、实现门对门服务的目的。

三、农村公路的建设改善了投资环境

地方经济要想实现快速发展,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招商引资,企业或者工厂在地方的建设与发展,不仅能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每年上缴巨额的税收,还能够吸纳地方的人员,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就业工作机会,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公路建设使得地方的交通更为发达,而企业和工厂在选址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就是交通状况。

四、农村公路建设有利用改善农村环境

农村公路的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非常重要。只有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才能打破农村自然封闭的状态,才能使农村丰富的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才能使农村蕴藏的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如此,还可以畅通与拓宽农村信息和商品流通渠道,使农副产品更好的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提高生活水平。

农村公路的建设,无疑可以改善农村环境,有助于实线“引进外资”的发展战略;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善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活费方式;可以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公路的建设是推动农村加速发展、脱贫的必要因素之一,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商业活动、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提高生活质量、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便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五、农村公路有利于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城镇化进程面临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逐渐增加。另一方面是农业生产,农村生活质量的逐步城市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打破城市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线农村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措施。农村公路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条件,有利于加强农村与城镇的连接,促进城乡一体化。随着农村公路的发展,农村客货运输能够迅速发展起来,方便人流、物流在农村与城镇之间的移动,一方面有利用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有利于城市和城镇相关产业向农村转移,从而推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农村环境的政治工作,塑造乡风文明建设良好的形象,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对公路建设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路建设 促进 地方经济 意义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41-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是经济的发展为公路建设注入了资金;二是公路建设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地方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公路的建设,只有交通便利,才能够将地方经济的特色输送到更广阔的市场,招商引资的首要条件就是拥有便利的交通,所以地方经济要想发展,就必须完善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地方公路的建设。公路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直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一个是间接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1 公路建设对地方经济的直接带动作用

1.1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公路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建设公路所需要的原材料、机械等都需要由地方相关产业进行提供,比如在水泥混凝土公路的建设中,所需要的水泥主要有地方的水泥制造厂供给,而且建设公路所需用的水泥用量也是非常大的,这直接为当地的水泥制造厂增加了经济效益;再比如公路建设材料的运输,对当地的运输业也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增加了运输业的经济效益;公路建设还会涉及到地方砂石材料的使用、机械工具的应用、还为地方解决了人员就业难的问题,这些都会受到公路建设的带动而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总而言之,公路建设本身就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运输业、制造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充当排头兵的作用。

1.2 增加就业机会

公路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随着公路技术等级的不断提高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要求,由国家不断投资、不断建设的,公路的建设它需要很多人的参与,并且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够建设完成,所以,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招投标,选择的施工单位,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很多时候需要从当地招募专业工作人员,这就使得一些没有职业的相关人员得到了工作的机会。此外,公路建成之后还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由此也产生出了许多工作岗位,比如突击性的抢险工作以及雨雪天气给公路造成的灾难抢险等个工作,这些都需要聘用当地的闲置人员去完成,大大增加了地方的就业的机会,为当地政府缓解了部分闲置人员安置难的问题。

2 公路建设对地方经济的间接拉动作用

2.1 加快地方产业布局调整

由于公路建设等级的提高,改变了地方原有的交通条件,地方的相关产业的布局也不得不作出调整,逐渐依附于公路而进行布局,在国家主干线公路建设的带动下,比如在农村进行的公路建设,改变了农村封闭的现状,加强了农村与外界的沟通,许多农产品都经由公路运出去,增加了农产品的销路,而有些农产品加工业直接建在公路附近,方便农产品的运输和加工,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经济的发展渐渐依托于公路,产业布局也围绕着公路进行,加快了对原有的产业布局的调整,在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积极地作用。

2.2 公路的辐射改善了投资环境

地方经济要想实现快速发展,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招商引资,企业或工厂在地方的建立与发展,不仅能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每年上缴巨额的税收,还能够吸纳地方的人员,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就业工作的机会,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公路建设使得地方的交通更为发达,而企业或工厂在选址时考虑最多的就是交通的便捷情况,因此,公路建设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当地进行投资合作。总体而言,公路建设改善了地方的投资的环境,使得招商引资变得更容易一些。

2.3 拉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在公路建设成之后,往往会出现沿线经济发展迅速的现象,尤其是公路两边商业楼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公路建设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公路沿线的一些饭店、餐馆的开张,商店、市场的建立,路边洗车、修车业的兴盛,甚至沿线两侧形成一定规模的夜市等,无一不是受到公路建设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如今这种沿线的经济发展模式被广泛应用,说明公路建设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强的拉动作用。

2.4 推动物流业的兴起

物流业近几年才开始在我国发展和兴盛,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公路的建设,便利的交通是物流业发展所必备的条件之一,运输成本是物流业成本的主体,所以大力缩减运输成本就能够有效提高物流业的经济效益,公路建设使物流的中转站减少,极大地节约了成本,同时运输时间大为减少,运输效率大为提升,因此,公路建设在推动物流发展上有着十分巨大的积极作用。物流业的兴盛对于地方经济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推动地方经济中的商业贸易的发展,加强地方与外界的交流和联系,提升地方的知名度,甚至可以将地方变成贸易中心等等。所以说,公路建设在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5 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旅游渐渐成为一种时尚,而公路建设为旅游业更加提供了便利,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比如,由于公路的建设,农村的道路不再是以前的那种泥泞不堪的颠簸小路,而是宽阔的水泥道路或者是沥青公路,使得人们驾车去往农村旅游成为现实,所以说,公路建设促进了自驾游、农家乐等旅游的发展。此外,公路建设也为远程旅游提供了可能,只要有公路的地方就会有旅游业的兴起。总之,地方经济可以依靠自身的有力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在公路建设的帮助下,大力发展旅游业,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地方经济的效益。

2.6 促进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实现的一种形式,如何推动农村向城市转变,加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公路建设为加强城乡联系提供了便利,由于公路的建设,许多农村也通了公交车,使得人们出行十分便利,城乡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公路建设实现了城乡物质的交换,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并将先进的思想带回农村,促进了农村思想的解放,加速了城乡的融合与发展。

2.7 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往的那种自产自销的经济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了,必须加强地方经济与外界的联系,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发展。公路建设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它依靠自身运输速度快、受天气影响比较小、可以快速抵达范围比较广的优势,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之间的物资交换,优化了资源配置,尽最大努力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企业增大了利润空间。此外,区域之间联系的加强,有利于发展较快的区域带动发展较慢的区域,协调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这对于地方经济的总体发展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

3 总结

总而言之,公路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上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不管是直接带动经济发展,还是间接拉动经济发展,公路建设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要致富,先修路”,此言不假,地方经济的发展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公路建设事业,从而不断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雪咏.加快公路建设 服务地方经济[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8(1).

[2] 廖小云.河源市公路建设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5).

[3] 刘畅,王侃.试析西部地区公路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作用[J].实事求是,2011(6).

对公路建设的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路施工;环保;草皮移植工艺

1 施工概述

公路工程的施工属于我国国道改建扩建的重要部分,但是,现今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人们对公路施工有了更高的环保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的相关人员制定了“不对高原的生态平衡产生不良影响,不污染当地水源,不影响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不破坏野生景观的整体美观性”的建设目标,并使用了“低路堤、缓边坡、中央分隔带宽”的施工方式,这样能够使植草绿化的面积大大增加,但也增加了绿化工作的难度。

2 当地自然状况

施工地区为高寒湿润气候,施工环境很恶劣,全年无夏,气候寒冷潮湿。在对当地自然状况进行勘察后,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寒冷气候、长年积雪以及经常性的大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程施工,而这也是人工种植草皮应克服的主要困难。

3 应用领域

人工种植草皮技术大多应用于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带。草皮一般应为根系较为发达、切块成型简单、在草地中生长良好的多年生草皮。而路基边坡地区应为厚度较大的细颗粒土质,这样才能够保证草皮的茁壮生长。

4 施工流程

(1)在开展草皮挖掘工作前,必须确定好草皮的种类,了解其生长习性。一般要使用人工与机械结合的方式进行开挖工作。但在使用机械进行开挖时,一定要避免机械在草皮上的碾压。(2)取土场大都位于公路的两边,其表面是腐殖质土壤,有茂密的原生植被。为最大化的利用其表面的原生植被,应在取土前将表层植被剥离,尽量的增大草皮的体积,这样能避免根系遭受过多的切割,并且有利于根系的向下延伸。在工作过程中必须确保取得的草皮厚度始终超出根系在地下的埋深,这样能够保证根系的完整性。(3)取好草皮后,若施工条件好不完备,则应将其先放置于路基两侧的空地。这一段时间内,草皮已经离开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极易枯萎,所以,必须认真进行养护工作。要想提高所移植草皮的成活率,尽可能的降低投入,就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先将草皮剥去,并第一时间堆置在一起,避免根系在空气中太长时间。堆置时间的缩短能够有效的降低养护费用,进而能够降低工作成本,所以,必须尽可能早的开展移植工作,通常应在取土前彻底完成。如:前面取土场草皮移植首先剥取第一区草皮,然后取土填筑路基,待第一区土料剩余三分之一时,进行剥取第二区的草皮,同时路基边坡覆盖第一区剥取的草皮。(4)要想提高草皮的成活率,还应在覆盖结束后使用黑色网覆盖并洒水养护,要安装一些必要的防护设施,防止人畜践踏草皮。(5)在草皮堆置期间,应该用腐殖土来填充其空隙,并使用黑色网布来遮盖。因为这种网布有着使用寿命长、抗酸碱、柔韧性强等显著优点,所以在洒水养护过程中应用广泛。(6)草皮取走之后,必须将其下方的有机土彻底清理并合理存放,在边坡及分割到回植草皮是能够再次利用。因为青藏高原常年冻土区的土壤以草毡土、寒钙土为主体,土层薄,现有草皮下的有机土对移植草皮的再生能力十分重要,有些工程可能需要跨年度进行施工,这时,为了保证提高成活率,降低成本,就要尽可能的避免草皮移植的跨年度施工。根据国道214线共茶段的施工特征,我们通常会将草皮覆盖在路基边坡的位置,这样便能够有效弥补技术及成本方面的不足。(7)在通常情况下,进行工程主体的施工时应使用边填边覆的方式,避免堆置期过长而使草皮死亡。在这一工程的施工中,要根据施工的进度来规划草皮的移植工作,在草皮回填前应先彻底清理路基边坡,并保证挖水沟的平整性,然后铺上20~30cm厚的有机土,并经常性的洒水养护,这样能有效提高草皮的成活率。(8)进行草皮的回铺工作时,一般要使用水沟或者原地面移植过来的草皮,并且要保证其顶面的平顺性。若草皮的厚度不相同,则应使用有机土来找平。回铺之前,必须先开展地基的夯实工作,并保证铺面的平整性和基底的密实性。一般会使用断面来制作木架便能够挂通线,这样能提高工作效率。在回铺时应本着由上到下的原则。首先。将沟底的草皮回铺到位,两侧的草皮按顺序均匀、紧密回铺,边铺边用钉耙将草皮固定。草皮块与块之间的缝隙用细土填塞,起到根部保湿的作用。(9)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的天然降水都是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降水时间与降水量有时是无法满足草地生长的需求。这便需要工作人员结合实际环境状况以及草地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来开展施肥及洒水养护工作,保持土壤的湿润性,为植物生长提供充分的营养和水分。各时段的撒水量应适当,一般情况下,阳光明媚的天气要洒水2~3次,有时可能还需开展降尘工作。

5 回铺工作的关键点

(1)移植草皮时一定要在其底部铺上腐殖土,其厚度不得小于0.2m,这样才能满足草皮正常生长的需求。(2)回铺时其大面必须是平整的,有时可能还需设置保护层,但腐殖土厚度一定要符合要求。(3)使用腐殖土将草皮面边缝回填密实,这样能增强其保水性。(4)使用断面回铺、人工夯填的工作方式,这样能提高草皮的成活率。(5)要为草皮的生长发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规定某时段内不得在上面放牧、活动。

6 质量要求

移植后的草皮应在第二年时有90%的成活率,要将成块移植后的原生草皮经洒水养护后再回填到路基边坡位置,使其与自然的植被相结合。草皮移植技术操作简单但实用性强,并且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在很多地区都有着广泛的使用。

7 结束语

总之,草皮对于提高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所以,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我们必须科学的应用这一技术。在这一工程的施工中,使用的是原草皮,这一类型的草皮能在施工结束后迅速的恢复高原植被,能有效的提高植被的利用率和成活率,保证当地的生态平衡稳定。鉴于草皮移植的上述一系列优点,在以后的施工中必须大力推广这一技术,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对公路建设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经济法学

一、我国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存在问题

近些年,我国公路建设取得巨大发展,高速公路里程数仅次于美国,有望赶超美国。公路建设中涉及的环境保护问题随之日益凸显,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法律规制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体系日益完善,仍有不足之处。

我国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最先引入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现行《环境保护法》(1989年)第13条规定:”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2003年交通部颁布的部门规章《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系统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得到针对性规定。

部门规章仍有待完善之处。法律的规定和实践易脱节,具体实胞的权责不明确,或是交叉管辖,造成权力的滥用等。我国建立了一套较完整、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但我国的标准明显低于国际标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较落后,需要进一步制定较为先进的法律法规。‘我国制定了较详细的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立法与执法之间存在差距,有些地方权责不明确,导致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责任意识差,不严格遵守具体的规范。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执法主体规定较模糊,导致有些地方无人监管现象,有些地方被处罚多次。切实提高公路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公路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使我国公路建设、公路环境治理水平早日与发达国家看齐,显得十分重要。

二、我国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学理分析

下文首先对公路建设环境

保护进行界定,从经济法学角度,分析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特征及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原则,为完善公路建设环境保护中出现问题提供经济法学依据。

一)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界定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二)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特征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具有经济性,这是不言而喻的。公路建设项目本身涉及较大的经济利益,建设项目中的部分资金是涉及防水减排、减少污染,后期对环境的影响等。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必须依附丁二国家的政策。公路建设项目不能盲目进行,需要紧随国家的政策导向。公路建设项目需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做出适合我国的环境保护措施和评价制度,不能一味地追随发达国家的标准和评价制度。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具有政府主导性。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是国家干预、从事经济活动,参与经济关系的产物,调整的是直接国家意志或首公共、集体利益的经济关系,从而与政府的管理和参与有着密切关系。作为这种特殊意志性的客观要求及其在法律上的反应,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在强制性、授权性和法的实现方面均体现着政府主导型特征。

三)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原则公路建设环境保护需遵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公路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是指国家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采取有利保护环境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保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相协调。同时,环境法的最高宗旨和根本任务,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人体健康。只有协调好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正确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真正实现。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应遵循责权利相统一原则。责权利相统一原则,在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方面,是指各管理主体和经营主体及各个环节所承受的权力)利、利益、义务、职责和责任必须相统一,不应当有脱节、错位、不平衡、不到位等现象存在。只有这样,更好地实现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

三完善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法律问题建议

针对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出现的问题,结合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应遵循的原则等,提出完善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的建议。

一)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用法律手段保证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当前对于公路建设中破坏环境的行为,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普遍情况,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文件,但是,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许多承包人法制观念淡薄,随意破坏环境的事故时有发生,比如在施工中任意向工程沿线涡流中倾倒大方量的弃土弃渣,减小河流的过流断面,不能保证汛期防洪安全,有可能导致洪涝灾害,但事实上承包人并不会因此行为而受到法律的追究。为了杜绝此类违法行为的发,国家应该加大公路建设环保执法力度,使各项环保法律法规真正落到实处。

二)开展环境监理工作建议开展公路建设环境监理工作,通过监理手段,督促承包人做好施工环保工作。仿效工程监理的运行模式,在公路项目建设中实行环境监理制度,通过公路招投标,确定环境监理单位,签订环境监理合同,确定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通过相对独立于业主与承包人之外的第三方,即环境监理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环境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通过实施环境监理,可以大大减小公路建设项目因施工行为而对沿线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程度,实现了工程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事实证明,在公路建设中引入环境监理机制,明确业主、环境监理与承包人三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赋予环境监理相应的监理管理权,能有效抑制承包人施工中破坏环境行为的发生,保护公路建设项目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

三)搞好公路建设项目立项中的环保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我们必须加大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从宣传教育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公路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公路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使我国公路建设、公路环境治理水平早日与发达国家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