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科学与技术培训

电子科学与技术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科学与技术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科学与技术培训

电子科学与技术培训范文第1篇

为此,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奔驰班“为契机,先后与企业共建了“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技术培训中心”“北京现代班”“KUKA机器人技术培训中心”“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FACT中心”等,在探索建设深度实训基地方面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把握基地建设中的生命线

实践表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必须有灵魂、主线,实训室不能像一盘散沙,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实用的育人机制,把分散的实训室有机串联起来,从而发挥实训基地的最大效力。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创建的校企共管型培训中心,不仅可以接受企业捐赠的大量无偿设备和有限使用设备,还建立了校企共管的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双方协商培训中心的设备管理方法和使用制度,最终达到合作发展的共赢局面。

以专业为主线的建设脉络。像汽车这种工科实训基地,应以行业产业链为依据,理顺建设脉络,优化配置、统筹策划、合理整合校内外实训资源,根据教师、场地、任务的不同,将实训基地配置划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实验、实习、实践和顶岗等教学任务,构建涵盖专业技能点、体现专业特点的实训体系。

校企双元的实训基地建设实体。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能将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有机结合,使受训者学得好、学得会,学得有用;校企共管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能加强校企信息的互通,融合双方专长,达到合作发展的共赢局面;校企共享实训资源,能巩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创造双方长久、全面发展的可能。

软、硬件协调发展的实训基地建设内涵。实训基地建设从内容上分为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料两部分,软件资料分为教学文档和管理制度。以实训基地为平台,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训基地为依托,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以实训基地为纽带,组建校企双师型教学团队;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开发学习领域课程;以实训基地为实体,强化高技能人才素质培养;以实训基地为氛围,熏陶塑造职业人;完善实训基地规章制度、配套建设管理制度。

产、学、研并进的实训基地建设成效 以实训基地为研发平台,以项目组为单位组织科研活动,实行项目负责制和绩效管理,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以实训基地为场地,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道路,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以实训基地为孵化器,加强与企业的横向科研合作,专项用于扶持科技成果转化有市场前景的技术研究;以实训基地为窗口,扩大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转让和社会培训等服务功能;以实训基地为旗帜,辐射带动其他院校师资水平、实训基地规划和专业建设。

赋予“工学结合”新内涵

校企共享的实训基地资源,不仅满足学生的日常教学之外,还被用于企业员工技术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基本实现了学习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职业资格、生产实际、行业标准“四统一”。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训基地的平台上,实施“1-4-1”工学结合的教学结构,1――在第1学期完成入学教育、汽车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4――在第2-5学期分别完成冲压、焊装、喷漆、装配等专业学习领域,穿插职业资格取证;1――在第6学期完成就业教育和顶岗实习,到企业顶岗实习教学环节,学院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到汽车制造生产岗位直接参加生产活动,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熟悉企业文化。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管理规则和实习考评标准。

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实训中心为场地,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设置了11个专业学习领域,这些学习领域的部分内容将分别融入到卡车模型、轿车模型、气动机械手的三个项目中。三个项目间设有能力梯度和能力侧重点,卡车模型是基础层面的;轿车模型涉及材料、热处理、冲压、焊接、装配、电控等方面的能力,学习成果――电动汽车是学生在多个实训室实际操作设备工作积累的结晶,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亲自经历了汽车制造的流程,体验到职业工作氛围,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有连续性的积累,在做中学,在学中成长、收获;气动机械手在机加工生产出零件的基础上,增长控制方面的能力,增强故障排除的能力。

建立和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每个实训室都制定了安全守则,配套实训基地的实训室设备,开发校本讲义、实训指导教材、安全守则,整理企业培训资料,明确责任人、责任教研室,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与安全守则,配备特殊场地应急救治设备。

科研、社会服务齐头并进。在实训基地,以学院老师为项目负责人的校企双师结构的科研小组,负责了以“汽车生产线自动控制课程教材的开发”为代表的教材类课题6个;以“工业机器人焊接技术”解决实际企业技术问题的校企横向课题5个;以“装焊机器人技术改造”为代表的课题21个。深入的科研课题,搭建了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培养了双师型的教师,为教学内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强了社会服务的功能。

以企业岗位培训为重点,为北京奔驰公司班组长培训定制了汽车基础、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等11门课程;为奔驰公司定制了装配钳工中级工技能鉴定培训内容,进行了该公司装配技师取证培训和考试;为华泰汽车集团培训在职职工;为ABB机器人公司培训用户;为SMC公司员工培训数控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培训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采用“发现式”互动教学方法,引进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重视实践环节,以网络技术构建网络课程教与学的互动平台,理论与工程应用并重。 

一、教学目标定位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的核心专业技术基础课之一,也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智能科学等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或任选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懂得网络的总体框架结构,能建立网络的概念,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基本原理和核心协议,并熟悉最常用的网络服务和网络工具,了解网络技术的新发展。 

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是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前提和保障,即明确教学是为培养什么类型人才而服务。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目标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1]网络基本应用、网络管理员或网络工程师、网络相关科学研究。其中,网络基本应用目标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可熟练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如浏览新闻、收发电子邮件和查找资料等,适合于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智能科学等非计算机专业;网络管理员或网络工程师目标要求掌握网络集成、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编程等知识和技能,并对其中一项或若干项有所专长,可以胜任如网络规划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架设各种服务器和网络软硬件产品的开发等工作,适合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网络相关科学研究要求具备深厚的网络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今后主要从事科研和深层次开发工作,适合网络相关的研究生。本文主要研究第二层次的改革与实践。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主要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2] 

1.教材知识结构理论性偏强,教学内容偏离实际应用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计算机网络教材都是以osi/rm为索引,分层次展开,全方位介绍各个网络层次的工作原理、相关协议、运行机制等,知识点较多且内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难以提高学习兴趣。osi体系结构是一个较为全面的网络层次结构,但是在实际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实际中的网络案例又不完全符合osi体系结构,这往往会使学生对网络结构感到困惑。 

2.教学模式落后 

最初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黑板板书和语言描述向学生传授网络知识。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组织和监控整个教学过程,便于系统地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网络协议这类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单纯的板书和描述难以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3.实践环节薄弱 

一方面,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相对薄弱,实验设备落后,与实际应用的网络设备具有较大差距,且数量不足,无法保证每名学生具有较好的实验环境。另一方面,实验课程的内容过于流程化和简单化,没有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忽视工程应用 

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缺乏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内容,与之相适应的软件建设滞后,难以将工程应用融入到课堂。 

三、“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针对以上不足,我们主要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1.教材选用与内容优化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必须选择相对应的教材。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而言,“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专业技术基础课之一,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基本网络理论和核心协议,还要求掌握更高一等的技术和技能。经过课题组成员比较,选择谢希仁教授主编的《计算机网络》;在外文教材和双语授课时选择andrew s.t.的《computer network》英文教材。 

对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智能科学等专业而言,“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专业限选课或任选课之一,侧重于网络基本理论与应用。经过课题组成员比较,拟选择乔正洪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针对教材内容太多、偏重于介绍理论、欠缺实践环节、与工程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在讲授的时候略去了部分内容,比如安全方面的内容(另外一门课讲授),增加了一些实践相关的内容,如winsock编程、路由器基本操作等。在教学内容上力求推陈出新,引进和精选当代网络技术新发展及新应用作为网络基础的指向,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优化课程体系,将基础知识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意愿。 

2.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1)贯彻基础课的教学必须和科学技术同步发展的教学观念,[3]建立终身教育的观念。科学发展与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相结合,以学科建设推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又支撑新型专业建设与学科的发展,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优化课程体系,将基础知识与现代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将专业基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实施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改进课堂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教师努力研究课程的基本知识点以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好信号、数据、信息之间的关系和传输特点;研究重点理论和实践知识点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师采用“发现式”互动教学方法,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提出问题+要求解决方法”、“引导思考+适当提示”、“找出学生思路正确部分引申”、“扩充认识解决问题的条件”等方式,把握课程的进度,活跃课堂气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从应用的角度思考网络通信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 

3.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1)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使理论和协议架构分析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同时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课堂画图既费时效率又低的问题。再辅以现场概要线图等,让学生在学习具体知识时心中有网络体系大框架,便于知识定位。 

(2)建立网络教学环境。目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已有四个相关网上资源供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使师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网络辅助教学平台(blackboard):向学生提供资源下载口、作业提交口、讨论区等;思科网络技术培训网站(http://cisco.netacad.net)作为思科网络技术培训基地之一,目前为部分优秀学生开放思科培训网站,让学生参与全球交流,直接接触最新网络技术;教师ftp:作为系统冗余,从教师ftp中学生也可以下载课件等。

4.加大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网络是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目前国内外计算机网络相关教材一般都偏重于理论的讲授,而忽视了动手实践方面的引导,为此应实验单独设课,独立考试。实验课学时占总学时的25%,并要求课外1∶1配套。实验内容根据学生的层次、学生的兴趣分为基础层、提高层、综合应用层三个层次。同时,补充了教材上没有的相关内容,如利用套接字进行网络通信编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而且把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实验教学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开放性实验,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增加大量的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为学生近一步提高动手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在课程教学的各环节中大力开发和应用网络技术,以网络技术构建网络课程教与学的互动平台,理论与工程应用并重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和实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贯彻教学理念,引用网络发展历史背景故事和实际应用具体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专业素养。教学采用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验课程开设、实际网络系统参观和课程设计三个渠道将相关网络技术的应用充分融合到课程教学之中,使同学们接触到真实的网络世界,提高实践运用能力,理论与工程应用并重。 

实验课程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是使学生获得对网络的工作原理与操作方法的感性认识,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最佳途径。 

实际网络系统参观是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安排并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网、学院局域网和企业的网络系统,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感性认识。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设计一个网络应用系统或者分析企业已有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为企业设计满足实际需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结束语 

本课程已建立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和工程应用交叉融合的教学结构,各教学环节相辅相成、互相交融,实现“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促进创新”的目标,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这样的互动平台,使教与学进入互动沟通的最佳状态。不仅使教师实现了教懂、教准、教活,学生达到了乐学、善学、活学,而且增强了学生日常使用网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绍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8):16-18. 

电子科学与技术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020-02

教育部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制定的专业规范中明确指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培养掌握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但是,从目前我国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来看,大多本科生的理论基础良好,但动手实践能力不强,缺乏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因此,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结构和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是新形势下高等工程本科院校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明确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掌握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应用技术,掌握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通过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设计、开发、集成和应用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了解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的政策和法规、理论前沿、发展趋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二、教学内容改革

1 理论教学内容

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宽口径招生,强化公共基础,培养综合素质,拓展专业方向,按社会所需,动态调整学生专业走向,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可以将课程设置成基础、核心、提高三个模块。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系统的操作使用与维护维修技能,重点开设的课程有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等;核心课程主要用于培养学生对电子系统电路原理图的识读与分析技能以及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能力,重点开设的课程有电工基础课程、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等;提高课程主要用于培养学生应用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进行电子系统的应用开发设计能力,重点开设的课程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模拟、数字集成电路系统应用设计课程等。为突出课程教学中的实用性与综合性,应加大跨学科课程、也就是所谓的通识课程的比例,以适应专业宽口径的要求。如开放“电路综合设计应用”课程等。

2 实验教学内容

(1)开放性实验

教师应积极改进原有的实验教学模式,采取开放性方法,包括时间、内容、元器件等诸多方面的开放。一是给学生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并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实验时间。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公布开放时问,学生可以通过上网预约实验,灵活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二是学生除了完成教师规定的实践任务以外,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进一步扩展实践内容,由任课教师提供相关实验课题或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课题,学生自行独立设计方案和实验完成时间表。三是元器件的开放是指要把与实验相关的所有元器件发给学生,学生有统一的元器件库,在杜绝浪费的情况下,提交领物单,经培训老师签字确认后可以免费领取元器件。

(2)分层次实验

一是基础操作环节。该环节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技能基础层实验为主,以电工基本技能、模拟电路实验、基本电子器件的应用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学生自行安装并测试电路,以此增强学生应用电子器件的能力,同时书写规范的实验报告。在该环节中,要强化基础实验课所必须掌握的各项训练内容,让学生们用实验验证相应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掌握常用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二是设计实验环节。该环节的教学内容主要以综合设计性实验为主,教师只需要给出实验的要求,学生就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进行方案的制订,通过应用大中规模的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系统仿真及虚拟实验、单片机应用实验、DSP技术完成应用电路系统的设计。综合设计性实验强调各专业实验之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强调多门课程与实际生活结合,强调关键知识点在不同实验中的灵活应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突破进取,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三是研究性实验环节。该环节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电子信息学科的科研课题或者学生自主研究的课题等,要求学生跟踪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既可巩固理论知识基础,又可以获得更多教材以外的学习内容,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三、实践教学改革

1 电子工艺实训

所谓电子工艺实训,主要指在学生完成了基本的模拟电子课程和数字电子课程之后开展的实践活动。在过去的电子工艺实训教学中,由教师统一发放电路图、印制电路板或元器件等,学生只要将各个元器件连接起来既可,操作过程非常简单,没有挑战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或提高实践能力。因此,加强对电子工艺实训课程的改革,将基本的电子电路原理图交给学生,提出明确的标准、要求等,由学生自主选题,在充分了解原理图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经过教师认可之后即可进入制作印刷电路板、焊接电子元件和调试电路的环节。若完成了既定的电路设计基本功能实训任务,则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制作说明书。通过这一训练过程,增强了学生对电路设计的模拟实践水平,将所学的数字电路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并可自主动手进行电路操作,增强了实践技能。

2 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

应按照工业园区实习公司的要求,修改部分教学大纲,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施能力。校内的实习可以和利用各类实验室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既节约成本,又可保障学生安全,利于管理;积极建立“产、学、研”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可以直接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岗位,使学生得到真实的工程训练。

3 课外教学活动

可以依据科研项目的性质和需要,鼓励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他们提供实验室,配置仪器设备,推荐指导教师,以竞赛激励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提高其竞争、合作意识;引导高年级优秀学生进入专业实验室,以开放实验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形式,鼓励学生适当参与科研活动,达到扩展学生专业知识面、提升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养成团队合作意识的目标。可聘请著名专家、教授对学生举行学术讲座,活跃学术氛围;还可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如网页制做、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电子科技活动。

四、教学手段改革

1 制作高质量的CAI课件

应当在课堂中努力营造一种教与学的和谐教学环境,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凭借CAI课件的生动、形象、大容量等优势,以动画演示的方式将课本中的内容呈现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充分利用专业的仿真软件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来完成电路设计,这样可以大大减轻方案验证阶段的工作量,各种实验参考数据也能实时进行保存。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采用Multisim电路仿真平台。还可以在EWB技术基础上,运用专业化的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工作模拟,它的功能非常强大,既提供了电路的多种仿真分析技术,如交流频率特性、参数扫描分析、直流扫描分析、傅里叶分析、瞬态分析等,又提供了虚拟仪表和仪器,如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数字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功率表、示波器、扫频仪、数字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和逻辑转换仪等。还可以由学生自主设计各种仿真电路,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注重课程网站的开发与应用,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以此习题、补充相关资料等,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利用网络下载课件。也可以通过网络作为交流的园地,实现在线答疑、教学互动,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介绍电子工程网站、著名电子技术网站等,通过这些网络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促进与专业电子工程师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使学生拓宽视野,随时了解电子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由各企业协办的新技术培训。教师分期分批到电子行业类公司挂职锻炼(半年以上),可以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指导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积累指导及工程实践经验。同时,要引进兼职教师,在电子行业类企业的专家和工程师中招聘兼职教师,充实到教学团队中,参与校内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实际教学等活动。

电子科学与技术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研究生;专业学位;创新能力;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13-02

自教育部于2009年下发教发[2009]6号文件,公布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政策以来,经过国家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近5年的探索,其已有了重大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出现,目的在于促进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缓解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规格与社会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相符的问题[1],使人才培养与国家建设和社会需求同步接轨,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高校要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保证培养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社会需求接轨。

本文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针对当前国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具备的优劣势,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实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专业学位是面向特定社会职业的人才需求,为培养社会高端专业人才而设立的学位类型,具有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特定的职业指向性和教育实践依赖性等特征。[2]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更注重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旨在培养创新性人才,以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对应用性创新人才的需求。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制订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学习方式及年限、课程设置及结构等都给出了相应的指导性建议。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各高校对于工程硕士的培养时间分为2年、2.5年和3年不等,学生在研究生一年级进行课程学习,在研究生二年级(或二年级第一学期)进入实验室,完成导师的科研项目,之后为毕业设计和准备就业的环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目前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5年,课程学习不超过1.5年,采用课程学习(住校全脱产)+实践教学+学位论文的“三段式”培养方式,运用“双导师制”,其中学校导师为第一导师。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开办近5年时间,相应的培养方案和方式尚未成熟,仍处于探索改革阶段,许多高校由于缺乏有效的理论及经验指导,还存在较多问题。

1.师资队伍问题

在现有的教师职称职级评定标准下,学校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术科研过程中,较少关注相应行业的前沿发展形势和动态。经过多年的学术科研和教学工作之后,教师在专业学位相应领域的实践经验慢慢减少,最终导致学校的部分导师往往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其职业背景却不是十分丰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指导无法与社会接轨。[3]另外,绝大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同时也是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管理团队共用,在精力分配、教学模式区分等多方面也会产生矛盾。

2.课程设置问题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重点体现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以我校为例,学校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时间最多不超过1.5年,总学分40个。

表1中的学位课部分,即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及大部分专业课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课程相同,限选课与任选课的选择范围一致,并没有明显的区分。毕业设计实践和学位论文的指导大部分由导师负责,对于同时担任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而言,在毕设方面的要求基本一致。总体看来,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一年级课程结构与学术型硕士课程结构差别不大,而在实践课程教学方面,大部分实践课程没有具体的实现措施和评价机制,现有的实践课程普遍流于形式,课程教学缺乏应用性,随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未能有效结合。

3.社会实践问题

实践教学方面,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相结合的方式,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少于1年)。实践教学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主,通过半年以上的实践锻炼,可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使其了解企业文化和技术开发,更适应企业的要求,在未来更易于就业。但在我校的现实情况中,学生的实践教学多被在校参加导师所承担的国家工程应用科研任务或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等研究工作所代替。

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专业学位硕士在二年级可以去企业进行实践,但我校学生外出实习需征求导师同意,原则上在完成导师科研任务的基础上才可考虑外出企业实习,因此很多学生被迫留在学校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去企业实习的数量较少。在未能去企业实习的情况下,学生无法接触到当前主流前沿技术和相应的管理方式,不能接触到公司的企业文化,与现实社会的需求脱节。

4.评价激励政策问题

在奖助金方面,我校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奖助金评定覆盖面低于学术型研究生,在奖学金等的评定上与学术型研究生使用相同的政策,即以考查学生的学术科研水平为主,对于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

在竞赛参与方面,科技竞赛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但各层面对于研究生的竞赛重视程度远不如本科生。相较研究生,国家针对本科生的电子类竞赛更为丰富,如与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相对应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举办多年,各方面都更为成熟,我校师生的参与度高,学校和学院都有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度广。目前,虽然针对研究生的各类企业竞赛纷繁复杂、层出不穷,但国家层面的竞赛较少,学校的评价政策上并不规范,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导致学生在选择竞赛时没有针对性,积极性下降,也导致教师对竞赛的重视程度降低。

三、加强专业学位硕士创新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措施

1.课程教学中加入企业选修课程

社会企业往往能够紧跟时代潮流,尤其在技术的更新换代方面。学校的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教材及培养方案的更新速度较慢,从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角度来看,让学生在求学期间了解企业的前沿技术和社会的现实需求非常重要。因此,学校在培养环节应适当加入企业教学,强化企业教学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在课程结构上,应增加企业类选修课程,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一年级的课程中选修1至2门企业选修课,使课程教学多样化且具有前沿性。企业选修课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制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特长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这样在保证课程内容与基础教学衔接的基础上,加入企业最新技术和最新案例,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发展、学习前沿技术、紧跟时代需求。

仅仅是企业选修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与企业沟通的需求。目前,很多企业在高校广泛设立俱乐部形式的学生社团组织,但这种组织更注重开展和企业互动的学生活动,技术学习及工程实践的部分较少。所以,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以实践技术培训为主的管理部门,通过建立类似企业“技术社区”或企业俱乐部形式的学生社团,定期举办学生技术讲座或者企业技术培训等形式的交流会,让学生了解相应企业的技术和文化,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和需求自由选择。不同企业社团之间也可以进行相应的技术交流。

2.充分发挥科技竞赛在一年级教学中的作用

目前我校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一年级的培养主要以课程理论学习为主,实践培养则放在二年级进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在一年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没有加入动手实践培养的环节。本文认为,应从学生入学伊始开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在一年级的培养中充分发挥科技竞赛的作用则可以填补在培养方案上对于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足。在科技竞赛方面,一年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存在以下优势:本科毕业后选择工作还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从内在方面自我要求进步,内在动力足;相对于本科学生,硕士新生在经过本科四年的培养后具备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技术实力,具有独立实践创新的能力;研究生作为思想非常活跃的团体,创新性思维强,能够产生“好点子”;研究生一年级课余时间丰富,具备时间条件;同一导师的学生研究方向相近,志同道合,容易产生创新团队。

利用国家针对硕士研究生的电子设计竞赛,将其与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课程相结合,将竞赛结果纳入评价考核机制,具体操作建议如下:校方从学生入学开始在各院系进行竞赛宣传,将竞赛分院系赛、校赛、省赛和国家赛四个阶段。院系赛中可以通过技术社区、学生技术社团等组织相关技术讲座,如培训讲座、头脑风暴等,将院系赛中获奖作品提交至校赛,并经过相应教师(包括企业人员)指导改进后参加校赛;在校赛中获奖的学生进一步升级至省赛乃至国家赛,并在此期间聘请专业教师进行相应指导。在此过程中,针对学生与教师的成绩也根据比赛层次不同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

3.调整实践教学与科技竞赛奖励办法

为了使广大师生对科技竞赛等实践项目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应在实践教学、科技竞赛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教师方面,将对学生的竞赛指导纳入职称评定考核中,在教学、学术、科研评价体系的教学部分增加实践教学的成果,建议增加“实践教学名师”评选。学生方面,由于研究生奖助金是研究生在校期间生活费用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定的政策和倾向对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对于参加竞赛并获奖的学生来说,学校除了给予物质奖励和颁发荣誉之外,还可将科技竞赛纳入学生学年总评以及奖助金评定政策中,增加比重,确定相应的考核指标,以吸引学生在一年级课余时间广泛参与科技竞赛等实践项目,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创新能力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建立推荐至企业的优秀学生榜,将在实践项目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向优秀企业推荐实习,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在就业时给予大力推荐。

参考文献:

[1]陈十一,陈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改革[G].中国研究生教育年度报告(2010),2011:41-74

电子科学与技术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平台

高校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这是国家对高校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电子信息类学科优势突出、创新实践教育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学校定位为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此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同时走访了校友、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调查发现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渐渐不能适应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多元化要求。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思想活跃,特色明显,个性强。如何建立起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学校关注和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要实现个性化发展,首先是学生特长的发现,其此是特长的培养和发展。如果沿用以前的方法难以实现,为此我校以职业规划课程为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科技、文体等活动中,实现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主选择、自我提高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个性发展问题,实现了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突出特色、人尽其才的理念。

为此学校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4学分的职业规划课程,每学期0.5学分,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牵引学生向工程应用型发展,促进学生就业。还设置了8学分的兴趣学分,由学生在课外通过参加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文体活动、职业技术培训等活动中完成,充分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设置职业规划课程引导人才培养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经多方调研和讨论,学校职业规划系列课程的安排及作用如图1所示。

大一:开设职业认识课程,通过专业介绍、专业技术前沿讲座、企业需求简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对职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将专业与职业有机联系起来。另外,学生根据自已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加入各类学生科协或社团组织,通过职业体验和兴趣培养,找到自已的兴趣和爱好所在,利于今后重点发展。总之大一主要是实现学生的自我认识。

大二:开设职业设计课程,通过竞争的方式,学生可以进入学科创新基地或学校创新基地。通过参与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获得课堂上无法获得的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职业规划课程引导,学生可以自主完成职业规划和生涯设计。

大三:学生在生涯设计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自已的职业素质,提高职业技能。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学校择优选拔学生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或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大四: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入学校大学生创业园或参与企业资助项目,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通过双向选择参加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资格认证或企业专项培训;多数学生接受系统的理论课学习和实验课训练,并通过工程实训系列课程培训,将其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通过职业规划系列课程的实施,达到学生自我认识,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

二、建立多级创新平台 营造阶梯式多元化的育人环境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科技创新氛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建立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园,为学生提供实践能力训练、创新能力发展、创业素质开发的平台和环境。实践园组成如图2所示。

大学生创新实践园包括了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二个层次三个阶梯。

纵向看:分为校内和校外二个层次。校内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等,由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共同负责管理;校外主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由校团委和桂林市高新开发区共同负责管理。

横向看:由科技交流平台和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组成。

科技交流平台主要由校团委和宣传部负责管理,通过网络、讲座、论坛等多种形式,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由院级、校级和国家级三个阶梯式的平台构成,这三个阶梯互为支撑。院级主要由各学院的大学生科技协会、各类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组成,院级的工作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这一级工作开展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开展。大学生科技协会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相互提高,对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级创新实践平台主要由教务处负责管理的11个大学生学科创新基地和由校团委负责管理的大学生创新基地组成。教务处负责管理的11个大学生学科创新基地分布到学校各学院,如机械创新基地和机器人基地设在机电工程学院,由机电工程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管理;电子设计竞赛培训基地设在信息与通信学院;智能汽车基地设在计算机与控制学院;艺术中心设在艺术与设计学院等等。每一个基地都有专门的教师负责日常管理,基地除日常的培训工作外,通常选取一到几个全国或省的竞赛为主要的目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工作。校团委负责管理的大学生创新基地是由学生采取企业化自主管理,以项目的形式面向全校公开招标项目,入选项目进入基地研发并有机会参加各类比赛和评奖。

国家级创新平台由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践计划项目和二个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项目支撑。这一平台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目的是对优秀学生的培养,使其脱颖而出,早日成才。

三、组建稳定的教师队伍提高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职业规划课程的顺利开设,学校充分挖掘现有教师资源,利用学工系统现有的辅导员队伍,组建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教师队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大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且所学专业趋向多样化,如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工学、理学等等,这就为辅导员从事职业规划课程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首先,每一个学院都有一个辅导员除日常工作外,专门负责学生的就业工作,做好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调研工作,在调研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同时也为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调研报告。其次,学校在岗位设置上,将学工系统的辅导员都设定为教师岗位,为辅导员上讲台提供制度保障。第三,将辅导员从事的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工作、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工作等纳归辅导员工作量计算范围,从根本上保证了职业规划课程的实施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

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一蹴而就,需要付出艰苦不懈的努力。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今后的路还会很长,学校将会加倍地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蒙令华.“分类培养,我们迈出的步伐最早”――专访南开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佟家栋教授[N].大前程,200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