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印刷技术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不断完善的产品线
以爱色丽颜色控制产品为基础,泛彩不断拓展印刷色彩相关领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率先在国内推广EFI+EPSON数字打样系统、国际印刷适性仪的顶尖品牌荷兰IGT、高端显示器软打样系统、专色油墨配色系统等系列印刷色彩相关解决方案,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泛彩也成为印刷颜色控制和色彩管理解决方案的首选供应商。
技术领先
和材料销售不同,色彩相关解决方案对技术和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从一开始,泛彩就树立了“技术为先”的思想,不断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也不计较成本为技术人员提供各种专业培训。泛彩先后多次选派优秀技术人员远赴荷兰、比利时、德国(FOGRA)、新加坡等地接受世界先进印刷技术的培训,以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保持技术领先。现在,泛彩拥有FOGRA认证的PSO专家、G7认证专家、IGT认证技术工程师、EPSON认证工程师等一流的技术和专家团队,并于2012年成立EPSON认证维修站。
以先进技术为依托,泛彩大力推广色彩管理技术培训,参与研发的《色彩管理技术》职业技能培训模块,通过了国家部级鉴定。
近年来,泛彩应邀参与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如《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六部分:柔性版印刷》国家标准、《数字印刷纸张印刷适性和检验方法》国家标准、《纸和纸板印刷适性测试方法》系列行业标准等。
标准化:集色彩管理应用之大成
经过多年的应用和发展,色彩管理技术已经包括了印前、印刷的整个过程。但是,由于不少印刷企业基础管理薄弱,在很多中小企业,色彩管理技术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就使印刷标准化提上了大家的议事日程。泛彩非常清楚这个现实,并于2011年远赴德国FOGRA,学习并考取了国内首家FOGRA认证的“标准胶印生产流程”(PSO)合作伙伴。 2012年,又派专业技术人员去香港,考取了G7认证专家资格。如此,泛彩创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色彩管理和印刷标准化专家团队。到目前为止,泛彩的专业团队先后服务了包括上海当纳利(G7认证)在内的众多知名印刷和包装企业的标准化项目,这些实践又极大地丰富了专家团队的知识和经验。
印刷技能竞赛:为行业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有技能竞赛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技能竞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和参与。中国作为世界印刷大国,也将于今年派出选手参加7月份在德国莱比锡举行的第42届世界技能竞赛印刷项目的决赛。
作为世界竞赛必须的一项重要内容,使用印刷模拟系统进行故障排除占据了不小的分量。泛彩作为国家印刷技能竞赛辅导专家组成员,义务承担了这个部分的学员辅导工作。泛彩正在努力,为中国的选手争取在世界技能竞赛的舞台上取得好的成绩而贡献一份力量。
真正全面的解决方案
印刷是一个既综合又分散的行业,同样是在印刷行业,一家胶印厂的厂长,很可能对于另一家柔印厂的产品或者技术一无所知,更不用说还有凹印、凸印、网印。如果是从产品上来看,你肯定不能要求印刷书刊的技术人员去解决标签印刷的问题,也不用说其他诸如IC卡印刷、薄膜印刷、线路板印刷等等。
泛彩是从胶印开始的,对胶印了解和研究得比较多,这方面的经验也比较丰富。但事实上,除了胶印,泛彩早在5年之前,就已经开始涉足柔印、凹印、凸印等众多的印刷领域,服务过的客户群体也多种多样,几乎涵盖各种产品、在各种材料上的印刷。这为泛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来解决不同产品、不同印刷方式所面临的颜色和色彩管理问题。
1、邮局汇款:重庆市渝北区龙华大道1889号A座1601室《创业》编辑部收,邮编:401147
2、农行汇款:622848 04701 4045 3114 户名:熊开斌。 邮局汇款请写清地址并留下联系电话或汇款后来电查询。农行汇款后,请及时来电说明。
桂林木桶鸡:好吃好赚钱 优惠价2000元教调味全套技术,免费赠送烤鸭、凉菜等品种
桂林木桶鸡是《创业》老读者廖相晖用多家卤菜技术改进、整合,创新出的一个熟食新品种。经过不断改进和三年多时间的经营,桂林木桶鸡已飘香桂林。目前已将技术向全国转让,帮助许多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免费传授特色卤菜,广东盐锔、北京脆皮烤鸭、凉拌菜技术。跟店学习、实习,长期指导。免费技术升级。本项目接受《创业》全程监管。学费2000元,学习地点:广西桂林。参加借店创业费用:3800元
谢氏黄金饼\现磨港式豆浆系列技术培训
谢氏黄金饼为本刊读者谢国鹏继承、改造、创新传统烤饼,精心研制所成。小小香饼不仅让他自己走上了创业成功之路,也让许多创业者走上创业致富道路,成为小本创业者喜爱的项目。谢氏黄金饼与现磨港式豆浆学习费用2800元,现磨港式豆浆技术可函授,费用800元。地点:湖北黄石。
砂锅土豆粉:秘制汤料,味道鲜美,3880元加盟开店!1980元学习土豆粉制作技术。
学习地点:河南周口市。学习10-15天,跟店实习15-30天,食宿自理。
适合小本创业的郑氏小吃四项技术
1、郑氏秘制火锅绝技: “郑氏秘制火锅绝技”经几代人精心调制,更显麻辣鲜香。2、正宗重庆 酸辣粉:"酸辣粉"是重庆城乡间广为流传的传统小吃,价廉物美,深受人们的喜爱。3、祖传三代郑氏川味卤菜:郑氏卤菜的第三代传人郑祥牧,将30多年经营卤菜的技术全部倾囊相授,已让上百学员开店成功4、正宗重庆小面及红烧牛肉面等系列培训:小投资,无风险,大回报,每天都有稳定收入的好项目。
以上技术面授函授学费统一300元。函授不会者可免费面授。附有较详细的资料光盘。 面授地点:重庆。
"随手香"特色卤菜,月赚万元很轻松
精心研制的特色香料使"随手香"在众多卤菜中具有超级竞争力,学员开店成功率高达90%。跟店学习。学习费用:3800元 。地点:重庆。
李飞特色烧烤引领美食新时尚
投资小、见效快,有无基础都能学会。李飞郑重承诺:特色烧烤技术系自己独创,满意后再学习。学期3-10天,食宿免费。不函授。面授3800元(光盘和样品料),并赠送近年来本人收集的30多种烧烤配方。
另:李飞经典粉鸡技术函授580元,面授880元,含光盘。函授不会可免费面授。可上门全程指导。
钟飞翔食用菌 技术培训
特别提醒:钟飞翔新型食用菌技术将从2012年5月1日起执行调整后的新价格: A班:收费2000元(高墙法、平面法、桥墩法任一种)以及生产种制作。B班:收费2000元,菌砖法及生产种制作(稻草和麦草模式任选一种)。C班:收费3800元,高级全能班。主要学习:稻草、麦草菌砖法,棉子壳、玉米芯生料栽培,机械化生产,夏天菌砖应用,母种原种、生产种等升级技术。
学习地点:广东廉江。来前请提前电话联系。技术在两年内发现有假不能成功的,十倍赔偿学费,接受《创业》监督。
老祖宗石磨坊:石磨原生态豆浆、豆花、豆腐及各种早餐、美味小吃技术项目介绍:早餐人人必吃,天天必吃,市场潜力巨大。且目前品牌早餐几乎为零,若能趁机经营“天然绿色早餐,营养美味早餐”,兼营原生态石磨豆浆豆花及各种早点美食,必可所向无敌!创业成功!加盟方式:上门考察时准备几天时间,免费学习技术在先(在我司直营店实习),感觉适合自己做则直接购机投产,免收加盟费、保证金、押金、管理费等一切不合理的费用。项目详情:省略
洗洁精:学习洗洁精技术(散装、瓶装),洗手液、洁厕灵三项技术,面授2000元,函授1500元。单学洗洁精,面授1500元,函授1200元。新产品餐具浸泡粉(浸泡液)技术,面授2800元,函授2500元。面授提供食宿。 地点:河北大城。特别说明:餐具浸泡粉、去渍粉、浸泡液三项技术,经过不断升级改进,技术配方已达到最好!从5月10日起学习费用调整为单项面授2800元,函授2500元。三项面授4800元,函授4500元。
蓝托安牌擦鞋纸700元小本创业
此产品方便快捷,价格实惠,上市五年多来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还没有同类产品可与该产品相媲美。许多小本创业的读者依靠擦鞋纸学习到了销售知识,锻炼了创业能力,积累了创业的第一桶金。700元就可以购货一箱(1000包)试销,零售价每包2-3元。
“企业家,需要的是规范、严谨、一丝不苟、脚踏实地。”
祁和亮的人生,就是这样一条商业与艺术交织,双向流淌的河流。
他的“太阳”
1995年,太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阳机械)的前身上海新闵太阳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从日本留学归国的祁和亮作为主创者之一,担任董事总经理。
“实际上,那并不是我喜欢的工作。”遥想当年,祁和亮这样说。彼时的他,对于机械制造行业并没有太多感觉。
无论如何,太阳机械改变了祁和亮的人生。1987年,青年祁和亮东渡扶桑,怀抱的是文化艺术梦。在日本,他一边研习艺术,一边做着室内设计工作,闲暇时间,流连游走于当地美术馆、建筑馆,这才是祁和亮喜欢的生活。往事蝴蝶般扑面而来,祁和亮至今津津乐道的是,他在周末去博物馆为艺术大师们雕刻印章,收获了不少赞誉和认可。
年轻时候的祁和亮,先后在上海工艺品展销公司、中国旅游纪念品总公司工作,他玩摄影、搞书画创作,甚至当过戏曲拍摄的制片主任。
你能想象把这样一位文艺青年与机械制造的企业主联系在一起吗?祁和亮在印刷圈的一位老朋友回忆起他们的相识相交,对某一个场景印象深刻,“太阳机械初创期间,十分艰苦,祁和亮自己干销售,他开着一辆灰扑扑的卡车,把设备零件运送到我的工厂”。
那个背着画夹,消失在日本空旷街头的祁和亮;那个开着卡车,奔走在销售一线的祁和亮……一帧一帧画面,在时光的影像长廊里,交错、重叠。
“当然,最初我在太阳机械也找到了另外的满足感。”祁和亮说。这家公司成立之时,适逢国内税票市场迫切需要解决增值税连续发票的印制问题。日本太阳机械株式会社正是全球顶尖的票证印刷设备制造企业,祁和亮创建合资公司,把日本太阳机械的先进技术引入国内。“我们的技术引进,推动了国内增值税发票的印制,为中国的税务改革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祁和亮的语气难掩自豪,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所获得的尊重和肯定是难以言喻的。
在近20年的时间里,伴随着太阳机械在票据印刷、标签印刷等多个领域取得的成功,祁和亮在印刷圈也声名鹊起。
回首往事,祁和亮必不会有遗憾和后悔,他能给当初的自己一个完美的交待。企业家祁和亮,为那个孤勇的决定,谱写了一份令人赞叹的答卷。
“这么多年来,太阳机械在我心中就是一件艺术品,我在这其中挖掘出另外的乐趣。商业就是艺术,它们之间没有截然的界线。”祁和亮说。当艺术家的态度和思维融入企业经营管理,更多的正能量迸发出来。祁和亮和他的员工,像对待珍贵艺术品般,神圣地对待太阳机械的每一个产品零件,虔诚地打磨每一道工艺细节。正是这样一丝不苟的艺术与工业精神,把太阳机械带到今天的位置。
盘点过去,让祁和亮欣慰和骄傲的事情很多。那些应该被记住和提及的,不是为了炫耀成绩,而是为了更清晰地照亮未来。
技术立身,祁和亮将此视为太阳机械发展的生命线。从推销日本太阳机械的原装设备,到自己制造一些配件,再到能够完成更多的装配工作,最后到整机生产,这是公司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轨迹。祁和亮不会忘记,1996年,太阳机械孕育出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半零件靠国内生产、一半零件靠日本进口的第一台商业票据轮转印刷机。18年后,2013年,太阳机械几经积淀,重磅推出全新的柔版印刷机。“这是完全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研发出来的设备,没有一个零件来自日本。”祁和亮如此说道。这么多年来,太阳机械从依附日本技术,到自己主导研发,产品线也不断调整、壮大,实现了质的蜕变。
“日本太阳机械只是我们的一个投资方、股东,我们中国人在运用自己的力量,创造、生产可以打破神话的机器设备。”祁和亮强调。
“咱们国家搞卫星发射,那么多年轻的研究专家在担当大任,”祁和亮说,“这是发展的趋势,太阳机械也一样,重视年轻人的培养。在公司研发、设计重要机型的,都是三十出头的年轻人。”
技术领先是太阳机械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祁和亮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和精准研判,也让太阳机械始终踩准发展节奏,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十几年前,票据印刷是太阳机械公司安身立命的根本。然而早在2002年,祁和亮在当时还不错的大环境中便预测这个细分市场将很快饱和。那一年,太阳机械推出了TLC系列不干胶标签轮转印刷机,并很快在新的细分领域又一次占领制高点。
2013年,整个票据印刷行业被网络发票、电子发票搅得人心惶惶,祁和亮的心态却依然从容淡定。“不管票据印刷走不走下坡路,我们早已找到新的支撑点。”即使竞争对手正在被迫退出票据印刷这个领域,太阳机械每年还在持续获得稳定的订单。“票据印刷业务的下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未来也不排除缓慢上升的可能。”祁和亮摆出这样的观点。虽然税票印刷业务确实在萎缩,但电子商务的发展,让快递运单业务迅速膨胀起来。“即使是税票,我也认为未来不可能完全被电子发票取代,它的量会减少,但完全实现无纸化也是不现实的。”祁和亮说。
对于标签印刷的发展,祁和亮更是信心十足,“这是一个永远都不会消失的行业”。他同时也提到标签印刷市场正在发生的新变化。商业客户对标签提出了包括营销在内的更多的功能要求,印刷企业必须动脑筋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附加价值和服务,而供应商的责任是跟随市场变化,为印刷企业客户提供最坚实的技术支持。
2012年,太阳机械与柯达公司、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组建三方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发基于高速喷墨技术的组合印刷系统应用及市场推广营销模式。三方利用各自优势,以技术合作实现数字印刷与传统标签印刷技术的结合,为标签印刷行业提供集传统印刷设备、数字喷墨系统和新型材料于一体的,与工艺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相结合的新型标签印刷整体解决方案。“联合实验室各方面进展顺利,我们会在合适的时间点相关成果。”祁和亮表示。对于新技术的探索,太阳机械始终力争走在最前沿。
“多年以来,我们坚持将后三年的事情,提到现在、当下来做,走在时间和市场变化的前面。”祁和亮如此诠释太阳机械的发展理念。继票据印刷、标签印刷之后,太阳机械再次启动新的市场战略布局——柔版印刷。祁和亮甚至将2014年定义为“柔版年”。
“好几年前,我就强调要重视、推广柔版印刷,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培育,但柔版印刷的发展还是要慢于我原本的预期。现在,我觉得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到了。”祁和亮说。
2013年,太阳机械新一代柔版印刷机甫一推出,就在业内引起不小的反响。祁和亮非常有信心,在2014年让公司的柔版印刷机代替一部分进口的高档柔版印刷机。“我们的设备品质,获得了国际专家的认可,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骄傲,是整个太阳机械团队的骄傲。”祁和亮说。柔版印刷代表的是绿色、环保的先进趋势,但在现实发展中也需要克服不少阻力。祁和亮希望,政府能够加强相关引导,加大对发展柔版印刷的扶持力度。
他的“随轩”
场景切换。
这里是上海市虹古路659号,随轩艺术中心。
祁和亮靠坐在沙发上,悠悠地点燃一根香烟,那一小片朦胧的烟雾里,他静静地环顾四周。这里,像极了电影里民国时期的某个片段。老式的德国造立式座钟“当”、“当”响起,这是任何现代钟表都模仿转动不出的岁月的声音。古旧的留声唱片机,仿佛下一秒就能倾泻出靡靡的乐声,那是专属于老上海的味道。羊皮立灯泛出柔柔的暖光,照在既拙朴又摩登的红木沙发上,诗意氤氲。
这样一间办公室里,眼前的祁和亮,与几十年前那位沉浸在艺术世界中的祁和亮瞬间对接。
祁和亮创建随轩艺术中心已经两年多,这是目前国内顶级的私人陶瓷会所。在这里,你会猛然发觉,企业家祁和亮从未远离那个艺术梦想。商海搏击二十载,他的另一重收获是为青年时的艺术梦建造了一个安放地。“我从二十来岁开始沉迷于收藏,过去,那些藏品在仓库蒙尘,现在,我终于可以和有缘人一起来观摩、分享他们”。祁和亮说。
“纵横捭阖,意动随轩。用艺术走进心灵,让艺术照耀财富。”随轩将架起一座沟通艺术家和收藏家的桥梁。
随轩,以文化艺术顾问团队为力量,以艺术论坛、品艺沙龙为载体,与国内外艺术团体、艺术爱好者广泛展开交流。
随轩,以1000多平方米展厅、2000余米长展线为平台,以流派文献展示或个人主题展示为形式,销售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学院派陶艺教授、签约艺术家、老艺人的精美陶瓷艺术作品及礼品。
随轩,以既定的艺术格调和艺术理想为旨趣,以青少年及收藏爱好者为对象,邀请专家开展艺术鉴赏讲座和收藏鉴别知识培训。
祁和亮将随轩艺术中心的功能定义为以上的“交流”、“展示”、“培训”。他在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在帮助更多的志同道合者实现共同的艺术梦。人生的际遇真是奇妙,如果最初祁和亮没有进入他并不怎么喜欢的商业世界,他的艺术梦想也许不会如此刻般丰盈。
祁和亮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在印刷行业,他与合作伙伴联合发起了摄影大赛、标签作品大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了随轩艺术中心,这里更是成为艺术界、印刷界新老朋友时常聚会的场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祁和亮已经连续两次策划、组织上海市少年儿童陶瓷艺术展。“这是公益活动,我们教小朋友们绘制、创作陶瓷,让他们了解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培养少年儿童对陶瓷艺术的热爱,弘扬陶瓷文化的发展。”祁和亮说,他甚至为此正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投建一个专门的陶瓷窑房。
不管是企业家祁和亮,还是艺术家祁和亮,总在不断制造惊喜。他就是一本充满深度和厚重感的大书,总是让人解读出不同的况味。
他让很多当老板的人羡慕,一年中时常离开公司好几次,外出摄影,一走就是将近一个月,公司运转如常。
他是最舍得放权的老板,允许员工“斩而不奏”。
正是因为这样,祁和亮在掌控企业发展战略大方向的同时,还能有精力做更多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情。
他收藏了500多台相机,是一位资深的摄影发烧友。“我们玩的是胶片,拍一张片子往往要考虑好久,有时候等光就得等好几个小时。不像用数码相机,可以随意咔嚓、随意删减。拍完照片后,冲片前那种等待的心情是美妙的,有期待,也有忐忑,只有冲印完成,你才知道最终的结果是好是坏。”祁和亮说。
关键词:企业;高职教育;投资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到2010年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要达到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建设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目标是要发挥示范院校的示范作用,带动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是1992年深圳市委、市政府为适应深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创办的一所高职院校,2006年跻身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行列。学校自建校以来,积极与企业合作,现已与1750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企业在学校办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投资分析
由于深职院是深圳市创办的一所高职院校,另因深圳市是经济特区,所以办学经费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该校示范院校项目建设经费学校没有自筹,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企业,投入的金额分别是:4500万元、16612万元和1520万元,企业投资占7%。
在深职院建设中,企业资金都投向了与本企业相关专业的实训室建设,其中用于建设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的10个实训室,如深圳艾默生公司出资30万(出资率100%)合建PLC实训室;海德堡公司出资570万(出资率63%)海德堡印刷技术中心等;用于两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出资20万(12%)网络工程实训室和出资600万(92%)艾司科包装技术中心的实训室2个。
通过对以上12个企业投资建设的实训室的分析可知,企业的资金全投入了与本企业密切相关的实训室建设。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共享资源,充分发挥了实训室生产、实训、技术开发与服务、技能培训与鉴定等四位于一体的功能。校方在得到企业投资和共同培养人才的同时,也服务了企业,例如:为企业培训员工;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开发相关项目等,这在深职院示范院校项目建设中多家企业投资的12个实训室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在实训室建设中校方充分利用人才集中和技术集中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深职院已形成自己的科技服务模式,从而激励企业投资。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务模式的主要形式有五种:一是校企一体,学校自己创办高科技集团公司,例如该校创办了深圳市普泰科技有限公司。二是校企联姻,实现从“从邻居到亲戚的转变”,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为企业解决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三是校企融合,企业在学校建立公共技术平台,设立“客户培训中心”等。例如,深圳家具行业协会投资4800万元在该校建立了家具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相关企业在该校设立海德堡印刷技术培训中心、思科网络技术学院、苹果电脑公司培训认证中心等。四是校企互补,企业行业提供资金,学校利用自己的技术、人才优势承接横向课题,科研成果直接为行业企业服务。五是校企联盟,学校以技术和科研成果入股企业,实现科技成果产品化。
在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中,校企合作的理念深入人心,校企全方位展开合作,校方凭借技术和人才优势成功地吸引企业投资,相关研究可深入进行,以促进示范校院的改革与发展,充分发挥示范院校的典范作用。
二、措施分析
学院与企业展开了良好的合作,获得了建设经费,得到了企业的支持。从校方而言,必然存在着某些共同的激励因素促使企业投资。现就对这所高职院校激励企业投资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一)学校面向企业特色办学
学校的生命力、发展力离不开学校的特色办学。有特色才能彰显发展力,有特色才能表现与众不同的风格和魅力,有特色才能吸引企业展开合作。深职院办学定位特色鲜明,现已初步形成了“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办学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校企共建多功能型实训室
企业有资金和先进的配套设备,学校有人才和技术,通过资源整合,共建实训室,可以满足双方的需求。企业可以与学校共同进行科研项目开发,解决困扰的技术难题,提高生产率,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还可通过与校方共建实训室,开发相关教学和培训项目,对本企业员工进行继续职业教育,提高企业的核心发展力。校方可以通过企业的参与,共建实训室,解决资金和设备短缺的难题,使学生在实训室动手、动脑,使专业技能得到提高,使学生有“用武之地”。因此,校企共建多功能型实训室,融教学、培训、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实现了校企双方资源共享,满足双方需求,激励企业投资高职院校。
深职院借鉴香港理工大学的经验,于1996年创建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工业中心。各实训室仿照真实的职业环境,打破按学科组建的格局,分别按照技术模块、工艺流程、生产流程和实务流程进行建设。教学内容设计和设备配置努力做到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企业的投资进一步完善实训室,使学生使用当前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学到较前沿的技术和工艺,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
(三)学校服务企业多样化
没有教学,大学就不能成其为大学;没有科研,大学就不是高水平的大学;而没有社会服务,大学就不是现代大学。正所谓“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才是兴校之策”。高职院校要主动服务企业,以多样化服务赢得企业的由衷支持,这也是深职院和吸引企业投资的因素之一。
深职院多年来始终以服务企业为己任,主动积极为企业开展多样化服务。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1.培养企业所需的优秀高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受企业(用人单位)的欢迎,无疑是对学校办学的一种肯定,也加深了企业对高职院校的信任和依赖,同时也为合作企业的投资兴学奠定了坚石。
面向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如汽车运用技术、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等社会急需的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深化以“2+1”为主、“工读交替”、“订单式”等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突出校企深度融合特色。紧密围绕塑造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基本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培养目标,形成系统的、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的毕业生为广东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
2.为企业提供应用技术的科研项目开发
充分利用人才集中和技术集中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应用技术的科研项目开发,鼓励、引导教师深入企业,在跟踪前沿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同时,不断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目前共完成科研项目30多项,有些项目还填补了国内空白,形成校企一体、校企联姻、校企融合、校企互补、校企联盟五种科技服务模式,有力地激励企业投资。
3.向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和资格认证培训
专设培训学院,负责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培训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目前已与TCL、中海油等数10家企业在员工培训、人才推荐和管理咨询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校企合作;企业将客户培训中心设在学校,如华为3com网络技术学院、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等,使学校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常年开展机电、数控模具等九大类300余个项目的职业技能和资格认证培训,提供100余个职业或工种的初、中、高及技师等级的技能鉴定和资格认证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劲松,李怡.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8).
[2]蒋小群,黎玉兰.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研究述评[J].职业教育研究,2008,(3).
[3]郭雪琳,张荣贵.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筹资渠道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6,(9).
[4]周劲松,李怡.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8).
随着21世纪的临近,人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其中既有高科技的挑战,又有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是:在教育系统中确立和传播新世纪的文化价值观念,并据此改革教育模式,在新一代人身上塑造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由此完成国民素质的改塑工程。有远见的战略家们将这种从教育入手迎接跨世纪挑战的对策形象地比喻为“教育与灾难之间的赛跑”!
中华民族能否在这场“赛跑”中跻身于世界前列?这不仅是我国教育界必须回答的课题,而且也是全民族、全社会都必须关注和参与的重大课题。当前迫切需要邀集多学科专家和多方面人士在多层面的碰撞与交流中探讨中国教育如何步入21世纪。
本文仅想从其中一个侧面,谈谈当前急剧发展的信息技术将会对21世纪文化--教育的基础产生哪些实质性的影响。
二、人类文化--教育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不仅是文化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而且引发了教育模式的两次质变:前者使书面语言加入到以往只能借助口头语言和动作语言进行的教育活动中,不仅扩展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抽象思维和自学的能力;后者使印刷体的书籍、课本成为文化的主要载体,由此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近、现代教育的普及。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高科技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奏响了跨世纪宏伟乐章的主弦律。尤其是自93年美国确立了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战略之后,“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大技术杠杆,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三、两种“命运”的反差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领域,但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又总是滞后的,这是一个令社会难以容忍的二律悖反!
八十年代初,当第一批微机在发达国家学校的课堂里出现时,有人兴奋地预言:计算机将会给教育领域带来一场革命!十年过去了,这场革命在影视界、出版印刷界、国防部门、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先后出现了,但在学校中却始终没有发生!许多学校花费大量资金购买的计算机仅用来学习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和繁琐的程序语言,或是把书本上的内容搬上屏幕,把为应考而准备的各种“电子题库”劈头盖脑地压向早已厌倦的学生,结果当然不会受到师生的欢迎,尤其是从事学科教育的老师们,仍然偏爱他们用惯了的粉笔与黑板,同计算机世界几乎处于“绝缘”状态!
然而,与在教育领域受到的“冷遇”相反,计算机及其孪生兄弟游戏机一起,在儿童乃至成人的游戏王国中却大受欢迎,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轻而易举地占据了人们宝贵的闲暇时间和大量金钱!突然冒出的电子游戏产业在全球已拥有150亿美元以上的巨大消费市场,其规模比美国电影业还要庞大,其技术更新的速度更令人难以置信:信息领域最新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由美国国家宇航局投资20万美元才开发到勉强可以应用,没过多久,任天堂公司便推出了价格只有199美元的“虚拟男孩”电子游戏机!当今速度最快的英特尔处理器每秒钟执行1亿条指令,而索尼公司最新推出价格200美元的电子“游戏站”(Playstation),速度竟比前者快十倍!
看来,造成计算机在教育领域“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不在技术本身,而在技术之外。
四、成功者的启示
其实,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十年跋涉,并不都是悲剧。
80年代中期,美国苹果公司的教育家们在对教育技术的市场预测中,迫切希望研究和了解这样一个问题:当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象使用书和纸一样方便时,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于是他们选取了几个学校的班级,为参加实验的每个学生和教师都提供两台计算机,一台放在学校,一台放在家里,开始了一项被称为“明日苹果教室”(Apple Classroom of Tomorrow)的教育改革实验研究。研究持续了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许多振奋人心的成果。
该项实验研究实质上是在探索和创设一种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模式,因此首先受到学生的欢迎。在第一学年末,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态度就有了明显改善,开始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尽管对教育技术的掌握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当他们逐渐熟练地运用新技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和研究各种知识和技能时,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效率越来越高。一位四年级的老师在总结中这样写道:“学生毫不厌烦在计算机上工作,他们实际上是要求多做一些事情,在以往的教学经历中,我很少看到学生主动要求做额外的作业。”过去人们经常担心:学生整天跟计算机打交道,会因缺少和同伴的交往而变得孤独。实验得出的结论却完全相反:运用新技术的自主学习比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促使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教师们深感到,他们更多地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堂的努力使他们重新审视教育的基本准则,思考未来信息社会教师职业的一系列新特点。新技术把教师从大量重复性教育活动中解放出来,将创造力献给更具挑战性和个性化的师生交往与共同探索之中。正如一位教师所言:“新技术使我保持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热情,但我现在同以前不一样,现在我是指导学生,他们自己把握着自己的教育,创造他们自己的知识,用他们自己的创造力去研究并向他人表达信息。”
导演这场教育改革喜剧的显然不只苹果公司一家,但所有成功的演员和幸运的观众都会获得以下共识:高科技带给教育的不仅是手段与方法的变革,而是包括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因此,如果不能更新观念、改变模式,教育技术的变革不仅不会发生,而且还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
五、当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相关性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如何研究信息技术对未来教育的影响?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人们往往仅从表面上来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因而仅看到二者直接相关联的两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将引起教育技术乃至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变革;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本身会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两方面都不错,但实际上,技术在对教育发生影响的时候,往往要通过文化这个重要的中介和桥梁。因此,探讨当代信息技术已经和将会对人类的文化基础乃至生存方式带来哪些变化,再由此探讨对未来教育的影响,可能会使我们研究的视野更为开阔。毫无疑问,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成为人类文化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
教育如何迎接这场跨世纪的挑战?
六、当代信息技术在文化--教育三大基石中的裂变
在印刷时代,阅读、写作和计算被公认为文化之鼎的三足,也被视为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世界各国都把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列为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师生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而当代信息技术正是在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基础中引发了一场强大的裂变!
1、阅读方式的变革:
教育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之上。因此,在各种形式的阅读理解中获取资料和信息,这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样,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信息环境,教会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研究和把握当代信息技术带来的阅读方式变革是理解和把握信息时代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窗口。当代信息技术所导致的阅读方式变革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
自从印刷技术产生以来,人类已习惯于阅读文本和从各种图书资料中查找所需信息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文本中知识与信息只能按线性结构来排列,因此阅读与检索的速度和效率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在“知识爆炸”的严重挑战面前,人类如何超越这一界限?“电子书刊”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在电子书刊中,知识间的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可以有多种联结组合方式与检索方式,从而打破了传统文本单一的线性结构,向人们展示出全新、高效的超文本阅读与检索方式。
(2)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
传统阅读的材料是文字媒体,在电子读物中阅读的对象则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象、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这就是信息时代的“超媒体”阅读。这种近乎“全息”的跨时空阅读方式,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效率。
(3)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
计算机给阅读方式带来的最大变革是高效率检索式阅读方式的出现。我们不妨举一个实例来帮助人们理解这场变革之意义。自1985年起,我国用7年时间将中华书局校点本《二十五史》输入电脑,建立了“二十五史全文检索系统”。当你想从此部巨著中查找气象方面有关“风”的资料时,用传统阅读检索方式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可想而知的,如今运用超文本阅读和计算机自动检索的方式,只须键入“风”、“气象”等关键词,并加以必要的限制(排除与气象无关的“风”),短短6秒钟之后,电脑就会在通读二十五史全文的基础上为你筛选出10968段相关资料和14918个词目,组成一个特殊的文本供你阅读。你若还想简化,则可再次与计算机对话,直至获得满意的信息为止,而计算机绝对会保证“百问不烦”。
了解这种信息时代全新的阅读与检索方式之后,就不难想象图书馆、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模式将要发生的巨大变革了。与此同时,培养这种新的阅读能力不仅应该从小开始,而且迫切需要给成人补课乃至“扫盲”。这已成为我国跨世纪教育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使命。1995年,全世界电子百科全书的销量已经超过了用纸张印刷的百科全书的销量,这个数字向人类传达的信息不仅是多层面的,而且是令人震惊的!当然,超文本和超媒体阅读能力还是要以传统文本阅读能力为基础的,但后者对前者的超越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个体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挑战与激发。
2、写作方式的变革:
在计算机席卷办公室乃至家庭的浪潮中,记者、作家、科学家、秘书乃至领导干部都在兴奋和痛苦的矛盾心态中“换笔”。相比之下,新一代学童们对键盘和鼠标“笔”的驾驭与偏爱,则是在电子游戏机“魔力”的引诱下自然发生的。这表明了信息时代对传统写作方式挑战之强烈与急剧!当代信息技术究竟会给写作方式和写作教育带来哪些变化呢?我以为最突出的有以下四点:
(1)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
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的出现和日益完善化,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写作的效率,这不仅表现在文字录入的速度快,更重要的在于功能的扩展使电子写作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意抄写、复制、增补、删除等,这就大大节省了人类耗费在写作中极为庞大的重复性劳动,这是对人类精力乃至生命的节省!一旦扫描输入、语音输入等人机接口技术和机器翻译等技术进一步成熟之后,对全社会人力资源的节省和写作效率的提高将更是难以估量的。
(2)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
其次是写作内容与形式的变化。印刷时代的写作是以文字的写作为主,只有在科学、数学的写作中夹杂着专业符号,在艺术与科学的写作中有时配上插图。而在电子媒体的写作中,符号、图象、声音乃至三维动画的出现和使用则越来越频繁。这种“多媒体”的写作形式对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理解在现代与未来社会中将越来越重要。与此相适应,图文并茂的写作能力将要从小培养,也会更受孩子们的欢迎。多媒体“脚本”的写作与制作会越来越普及,甚至成为中小学教育中开设和考核的必修课!
(3)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
电子文本的结构变化给写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带来的变革更加剧烈。传统文章与著作的写作都有固定的线性的文本结构,而电子文本则是灵活多变的网络式超文本结构。用纸张书写和印刷的文本只能列出章节的标题,而在计算机屏幕上写作和调阅的文章则需要把每个句子和段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并使相互之间建立起多种网络化联系通道,从而以各种不同的顺序提供给读者。尤其重要的是,对每篇文章乃至章节都应选择最适当的“关键词”来概括其内容,以便给读者提供迅速简捷的检索方式,这实际上是将文章纳入信息社会中巨大的“文章数据库”。
(4)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当超文本、超媒体的电子读物和依靠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网络建立起来的环球巨型资料信息库出现之后,以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鸿沟被打破了,读者根据自身需要所调阅与组合成的许多文本结构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属于读者的“创作”成果,这种读者与资料库之间的人机对话,显然是信息社会中一种极其重要的阅读?FONT FACE="楷体_GB2312" LANG="ZH-CN">写作能力,而支撑这种能力的则是更加灵活、开放也更加复杂、高效的现代意识与现代思维!这种新思维方式又将外化成更加智能化的人机一体化的阅读?FONT FACE="楷体_GB2312" LANG="ZH-CN">写作方式,由此开拓越来越广阔的创作时空,并呼唤与此相适应的未来教育模式。
3、计算方式的变革:
(1)从数学计算走向用基二代码和二进制的数字化模拟和高速运算;
传统计算能力仅与数学和数学教育有关。当计算机的应用深入和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后,迫使人们去探究数字与数值计算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与转化,这就大大拓展了计算的概念,并使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数字化”!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基石是以“比特”(信息的最小单位)为支点的“基2代码”,因此任何领域的问题要想交给计算机来解决,必须先将其转换为能够用0和1这两个数字来表示的“计算机语言”。由此可见,计算机应用研究的实质,就是探讨如何用基2代码和二进制来表达各个领域所要解决的难题,并对该领域进行数字化模拟。
(2)文字的数字化使计算机从语言上升为文化,并使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支柱(读、写、算)融为一体;
文字的数字化可以看作计算机步入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奠基石或里程碑。此后,文字所表达和描述的世界都可以转化为二进制的计算机语言了!而计算机也开始从技术上升为文化!至此,作为人类传统文化三大支柱的读写算,在计算机语言文化中不可分割地融为一体了,这对未来社会与未来教育的挑战与促进是可想而知的!
(3)图像、声音、影视的数字化使人类进入了“虚拟现实”中的计算机仿真世界;并使数字化成为人类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重要文化方式、生存方式、教育模式!
计算机文化并没有就此止步。当她征服了比文字更加复杂的声音世界和图像世界乃至将时间之矢综合进来的三维动画世界之后,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和倾倒了!而把计算机文化的这个新的里程碑转化为现代技术,并由此改变人类整个生存环境的则是近年来风靡全球的“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所创造的数字化奇迹!
“多媒体”技术的含意并不是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媒体,而是将各种不同媒体所记载和表达的信息融为一体,并自如地分解、组合,这正是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来实现的。如今,从图书馆中的巨著,到用声音、图像表达人类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图片、胶片、录音带、录像带等巨大的资料库,都可以被数字化处理后浓缩、隐身于微小的光盘之中。这些高密度的压缩数据在光、电的运载下,每时每刻都纵横驰骋于高速运行的环球“信息高速公路”网络之中,随时等待和人类的智慧实现跨时空的“联网”与“激发”,创造出无穷无尽的财富与乐趣,开创着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新天地!
“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这两个概念在大众传播媒介中“亮相”的时间还不足五年,但却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使“地球村”越变越“小”,使整个世界越来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以上我们探讨了从印刷时代转变为电子化的信息时代,作为文化之根基的阅读、写作、计算能力将面临的挑战与变革,但仅从这小小的窗口中已不难看出: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跨世纪文化--教育变革之急剧与深刻!传统教育注重文化的传承,现代与未来教育在文化传承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人的创造性,由此实现对文化的不断超越。文化的超越有量变也有质变,每当文化的根基发生实质性变化之时,文化的质变显然是不可避免的了。由此入手,才能更深刻地洞查高科技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与前景。
七、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使命与标志
在跨世纪教育改革中,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但究竟什么是教育现代化?其主要标志又有哪些?这至今仍是众说绘坛、极其模糊的概念,甚至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此,我不想多加评说,仅想提出一个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讨论。现代化显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但是,从当代世界任何一个被公认为已经基本进入了现代化阶段的行业和部门来看,虽然情况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完成了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使本部门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密集型部门或行业。我认为,这可以看作是部门或行业现代化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使命,也是步入现代化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的部门或行业是绝对不可能步入现代化的!教育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再创造的复杂系统工程,现在在任何一个国家,教育部门都已发展成最庞大的部门或行业(无论从从业人员、教育对象、经费投入还是社会影响,都超过社会中任何一个部门),因此这个最庞大部门的效益和现代化程度显然是至关重要的!但至今教育部门仍然还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大多数教师还仅靠一本书、一枝粉笔、一张嘴来工作,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每天都要从事大量极其繁重的重复性劳动,因此,我国的教育必须加速实现走向现代化的这场历史变革,使教育领域更快地完成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转变。这场历史性的变革将彻底改变千百年来以教师讲授、课堂灌输为基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并使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隐形教育”)溶为一体,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解放教师的生产力和师生的创造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教师的岗位不仅成为令人尊敬的职业,而且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有人可能会认为,发展教育技术,推动教育工艺革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我国目前许多地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还没有实现,哪有条件投资教育领域的高科技呢?其实普及与提高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提高,就不可能有高质量、高效益的教育普及。小平同志历来强调面向现代化必须参与世界舞台发展高科技的竞争,指出:“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过去也好,今天也,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纪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发展高科技我们还是要花点钱,该花的就要花。前几年,有的外国科学家问我,你们在不富裕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搞加速器?我说,我们是从长远考虑。现在看来搞对了,决心下对了,起码争取了几年时间。在高科技方面,我们要开步走,不然就赶不上,越到后来越赶不上,而且要花更多的钱,所以从现在起就要开始搞。”小平同志的话对我们认识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在教育技术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八、教育如何步入信息时代?
对教育未来的预测与展望同对教育现实的剖析,显然存在着极大的反差。而探讨由现实走向未来之路,则属于教育的战略或对策研究。中国与发达国家物质条件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传统不同,因此中国步入信息社会的道路,尤其是教育走向信息时代的道路显然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我们绝不能强调这种差异而甘居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这个教训对于20世纪的中国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而在21世纪激烈竞争的世界舞台上,落后则会被开除“球籍”!因此,我们更应研究异中之同,扬长避短,迎头赶上去!
下面,我们仅从我国教育如何迎接高科技的挑战这一侧面,作一些对策思考。
1、首先要在高科技与教育改革的结合部上,加强对世界前沿的跟踪研究
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的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配备现代化的研究设备与条件,研究人员不仅要有技术专家,而且要有心理专家、教育战略专家和各领域的学科教育专家,并形成一个开放、流动的研究群体。建议在北大、北师大等博士点比较全的综合性大学设立研究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国家实验室和博士后流动站,并向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大、中、小学教师开放。
2、尽快建立教育软件资料库
与国家实验室结合起来,组建教育软件的搜集、研究、开发、评审和管理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以改变目前我国教育软件开发与软件市场的混乱状态和低水平重复性开发造成的人力、物力资源之巨大浪费,缩小我国教育软件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3、尽快在广大教师和教育干部中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尤其要注重传播信息时代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观念
当前在全国流行的计算机培训模式不仅已经陈旧,而且不适合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需要。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从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一套既先进又切实可行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体系,并建立一种能够自我更新的竞争机制。在师范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不能先学计算机操作和程序语言,应使他们了解与掌握与本学科教育相关的工具平台和优秀教育软件,并使每个师范生都能了解和研究信息时代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使他们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促进派。
4、有计划、有选择地逐步在全国建立一批教育现代化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