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技术基础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但职工中专的教学对教师却是一种挑战。首先,学员们年龄的差距非常大,在笔者执教的班中,最小的学生只有18岁,而最大的学生有40岁;其次,学员们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最高有本科毕业但不是学通信的,也有具有初中毕业证但实际文化水平很低。有过教学经验的人都知道,年龄与文化水平的差异,对学员的理解能力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笔者所带的电子技术基础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电子技术是研究电子器件、电子电路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电子器件是指第一代的电子管以及第二代的晶体管,需要重点学习的是晶体管。而所谓的电子电路是指电子器件与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变压器、开关等元件适当地连接起来所组成的电路。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由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部分组成。模拟电路有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负反馈、低频功率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和直流稳压电源等内容,数字电路有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等内容。通过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学员应当掌握电子技术各种基本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以及性能特点,熟悉电子技术工艺技能和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够读识常见的电子线路图,测试常用的电路功能,并具有排除故障的能力。
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其本身内容比较庞杂,技术术语较多,基本概念和电路的种类较多,同时课程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前面几章,使得学员感觉有入门难的错觉。即使在全日制学校中,学生全力以赴地学习,电子技术基础也是一门学习起来较困难的课程。而在我校的职工中专中,电子技术基础是宽带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学员的必修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如何能够让学员愿意学,并且学得会,成为这几年笔者执教电子技术基础的主要任务。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改革。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学习先要学习电子器件,现在的电子器件包括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其中的重点内容是晶体二极管和晶体三极管。这些电子器件与之前学员学过的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变压器、开关等电子元件不同,具有非线性,也就是说,它们的特性不能用公式来描述,因而难以使用公式进行计算。而学员们从前面所学的电子元件开始,习惯了用公式来进行计算。实际上,晶体二极管和晶体三极管的特性,我们都是用曲线的形式来描述的。其中,晶体二极管用伏安特性曲线描述,而晶体三极管更是要用输入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来共同描述。学员们都是第一次接触电子器件,同时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总是觉得难以理解。
针对学员们工作中主要是电子电路的应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强调电子电路的实用性,即尽量减少电子器件内部的机理分析,避免繁杂的数学推导和理论分析,适当降低理论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如半导体的特性具有掺杂性、热敏性和光敏性,教学时则不去深究半导体内部的结构,只是强调半导体中的两种载流子分别是空穴和自由电子,当空穴数目较多就形成P型半导体,自由电子数目较多就是N型半导体,让学员有个结论性的概念,以便后面晶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学习。
在“半导体二极管的导电性能”学习时,本人用逆止水阀门来做比喻:当有正向水流阀门就被冲开,阀门中有水流过;当有反向水流阀门反被压紧,阀门中无水流过。并不深究二极管PN结加正向电压时削弱了PN结内电场,使得多数载流子能顺利通过PN结形成正向电流,而二极管PN结加反向电压时加强了PN结内电场,多数载流子难以通过PN结。
在“半导体三极管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学习时,由于电子器件的特性是具有分散性,元件的实际参数值与标称值有一定偏差,实际参数值受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偏离设计值,特别强调要注重物理概念,采用工程的观点,要忽略一些次要因素来进行估算。因此,根据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分别画出相应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图,再据此进行直流参数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和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以及交流参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另外,万用表是学员工作和生活中常常需要使用的仪表,但很多学员对万用表的了解不够深入,使用不够规范,因此本人将万用表的内部结构和使用方法作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部分内容。
髙等职业教育是髙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科型)是有区别的,它的培养目标是按照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实际技术和专门技能要求,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目前学历定位大部分为专科层次。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岗位”和“应用”这两个关键词,这是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与普通高等教育质的区别。
应用电子技术,顾名思义,就是电子技术的应用技术。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理论;掌握电路分析和设计技能;熟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检测使用;熟悉电子技术在自动控制和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能在企业从事应用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维护、管理和服务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内涵和外延
电子技术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从半导体材料、元器件制造、电子线路理论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光电子技术,到基于电子技术基础上的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都属于“电子技术”的范畴,这在我国公布的学科分类表中可见端倪,见图1。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以电子技术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按一线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当然不能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以学科类别设置专业和培养计划。髙职应用电子专业,重在实际应用能力,首先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线路、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电子线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包括应用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的EDA技术),在此基础上,该专业再适当向上拓展一点,包括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自动控制领域和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初步知识。三级学科(部分)电子电路无线电技术微波技术微电子学电子元件与器件技术有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自动化仪器仪表与装置自动化技术应用机器人控制图1电子类学科分类简图从学科分类表中可以看到,“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是一级学科,其中三者各为二级学科,说明三者有割不断的联系,笔者认为,其中的“电子”是后两者的基础,或者说是手段、工具。从学科的内涵来看电子技术”的最基本内容是电子线路,包括电路的理论、分析设计方法,笔者在这里称为“电路级”学科。而通信技术(包括信号处理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是电子技术在具体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这两个学科重点不是研究具体的电子线路,而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特定的算法,这种学科,是电子技术的在特定领域的进一步延伸,笔者在这里称为“算法级”学科。至于算法的具体实现,最终当然要用电子线路“电路级”或者计算机程序实现。
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目标定位
首先,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由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按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设置专业培养人才,这种人才是面向生产、制造、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的技术应用性人才,需要较强的现场实践能力,其功能居于工程型(决策设计开发)和技能型(技术操作工人)之间的“中介”性人才。鉴于这类人才工作的“一线”、“现场”和“应用”性特征,高职高专应用电子专业培养的不是“算法级”人才,而是具有电子技术应用能力的“电路级”人才。
其次,高职应用电子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与地方的行业需求相适应。髙职高专教育主要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就拿苏州市来说,近年来,随着外资和内资电子信息类企业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苏州市的支柱产业。苏州生产的电脑主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外围产品,手机、交换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信息产品,占世界总产量的很大份额。大量电子企业的生产运营,除了需要大量的具有中等文化基础并经短期培训的生产线操作工以外,还需要一大批掌握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一线技术人员,如生产线工艺员、质量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售前售后技术服务员乃至车间主管助理、设计部门设计助理等。这些规格的人才,由高职院校来培养最为适宜。上面提到的这些电子信息产品本身的研发,需要用到通信、信号处理和自动控制领域的髙深的专门理论知识,主要是针对具体应用问题的具体算法模型,理论性强,数学推导多,比较抽象,在此称为“算法级”的知识。算法级知识最终要通过电路来制成产品,研究电路本身的知识在此称为“电路级”知识。“算法级”人才由本科以上层次来培养,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需求量较大的“电路级”人才。
四、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最终要通过课程体系来落实,髙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的重应用、重技能的特征必然要反映在课程体系上,课程是专业的进一步细化。课程的内容与组织结构在某种意义上代表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结构。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我们将课程分为几大模块:公共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选修课模块。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模块中,又可以分割出技能课模块(包括综合实训、考工培训等实践性环节)。每个模块的具体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课程,在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独立生存、终身学习、自我发展、创新超越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专业基础课主要是“电路级”课程,主要是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髙频电路等课程。它们是应用电子专业的重要基础,就像造高楼大厦必须要用髙标号水泥和钢筋打基础一样。它们不仅是本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为以后学习电子技术在其他相邻学科中的应用课程(专业课)打基础,而且本身也是提髙学生的职业技术素质的技术课,能满足学生胜任工作岗位和就业、创业的需要,所以这几门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也可以看作髙职的专业课。
专业课模块是为学生今后具体从事应用电子技术某个行业领域而设置的更深一层次的课程。专业课中,其中有一部分是“算法级”课程,这类课程主要介绍特定领域(如通信、自动控制)内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方法、数学模型,即给出解决问题的算法,至于算法具体如何实现,是设计电路硬件实现,还是计算机软件实现,还是两者综合实现,一般教科书中不会详细介绍,这给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创新留出了很大的空间,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属于“算法级”的课程有: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现代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
选修课是让学生自主选课,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专业知识面,同时也开设企业管理类课程,了解企业的运作,为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衔接作准备。
髙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特色是它的实践性,它有独特的实践教学体系,舍此就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用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础教学实验和单项技能训练,一般是配套课程理论教学的验证性实验;第二层面是专业实验教学和专业能力训练,一般指课程设计、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如线路板CAD、电路仿真技术等;第三层面为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训练等,主要包括综合实验、综合训练(如中、髙级电子工考工培训)、课题项目、技术服务、毕业设计(实践)等。
五、能力培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以岗位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无论是“电路级”还是“算法级”课程,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一样要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电路级课程实际化
在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髙频电路、电力电子技术等电路级课程中,本科教材主要讲授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数学分析推导比较多,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高职教育,在讲清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分析的基本思路和结论的前提下,数学的定量推导计算过程可以适当删减。同时为使学生更快了解实际、缩短教学内容和现实的差距,在讲授一种电路时,要补充介绍这种电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的具体应用,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算法级课程电路化
在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很多专业课都是算法级课程。如在电子通信专业方向,典型的算法级课程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在本科教学中,《通信原理》是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通信信号的拾取、变换、处理、传输等方面的理论,理论性强,数学分析推导多。《数字信号处理》主要讲授数字信号和离散数字系统的关系,分析的是抽象的系统,大量使用数学推导,得到的结果也比较抽象。这两门课如果用本科的讲授法,高职学生会觉得非常抽象,由于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以至于根本学不下去,也不知道具体有什么用。所以,髙职教学中,算法级课程的教学要“电路化”,即在讲授解决某个问题的算法时,算法要讲得简单一点,同时要介绍这个算法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的具体应用,特别是具体电路的实现。
关键词:
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14301
1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对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和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培养模式是各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重要课题。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不相适应,出现了课程设置比重不符合学科要求的状况;二是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鉴定相互矛盾,出现了授课内容与技能鉴定内容不符的问题,导致企业不认可。因此,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必须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明确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要求,以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技术性人才。
2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2.1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能熟练掌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采用CBE模式和DACUM方法,制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能力指标体系、知识结构,确定出人才培养规格。
2.2改革课程设置模式
树立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课程目标由“知识客体”转向“学生主体”;教育导向由“教育专家导向”转向“企业专家导向”;教育模式由传统的“教程”向“学程”转化。
2.3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着重构建以创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内容改革注重综合化、实用化、精简化。调整专业课程的结构,拓宽专业知识领域,突出主干课程的建设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2.4基于职业证书培训改革课程体系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职业证书培训的要求,按照职业技术课、职业基础课重构课程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适合专业要求的实训中心和职业培训中心。
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教学改革的措施
3.1加强实践教学
在课程体系当中,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学时,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积极采用“问题探究法”、“任务驱动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变过去的被动学习为现在的主动学习。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工程训练,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加强岗位操作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融产品设计、工艺实施、检测、维修等为一体,强化工程实践能力。比如通过电工电子基本训练和玩具机器人工程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促进学生所学知识向应用能力的高效转化。
3.2构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实习、实训基地是本专业教学的必备条件,也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基础保障。一方面,在校内应建立电子技术实验室、高频实验室、EDA实验室、电子产品开发设计研究所、电子培训基地等设备先进的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同时,还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比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岗前实习培训及青年教师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教学场所。
3.3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应打造一支适合专业教学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从而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施教学改革提供人力保障。比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让年青教师走出去,到生产实践的第一线去提高实践能力,同时聘请实践能力强的技师加入到专业教学。
3.4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师听课、评课、研讨,对学生的反应快速响应,及时通报给各任课教师落实整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分并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等的主要依据之一。实践证明,这种教学质量的监控能够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较好地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3.5加强实践教学教材的建设
特色教材建设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院校的教学不同于一般二本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现有专业实验室软硬件条件和环境,可组织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特色的实训或实验教材。
3.6改革专业毕业设计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社会对应用电子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为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需要打破传统的毕业设计时间安排和内容安排。比如毕业设计的选题安排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让学生选择课题和指导老师,确定研究方向。通过选题,有利于学生对自己专业的理解,并通过全程任务驱动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夏颖.关于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陕西教育,2009,(12).
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类、计算机类、通信技术等均为十分关键的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对高校培养适合的人才实践环节,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大的意义。电子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于科技当中,包含了国防生产建设,因此为课程教学在新生中的支持性作用提供帮助。我国很多高校在电子技术方面的建设,面对实践教学尚存在许多问题,只有更加关注实验、实训等,有效提升实践教学的操作方式,提供实现教学的内容,提升实际操控能力,为学生进一步了解课程,提升较高的动手能力。
2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之路
2.1实践环节教学体系改革,重新制定教学规划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可以学习到《电路及磁路》、《电路实验》等课程,将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相分离,设置电路实验课程,强化对基础实验环节在学时方面的编排,初步创建通过运用仪器及基本课程内容作为基础实验。到了第二学年上学期,可以学习《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课程,在课程中设置的实验主要为基础实验和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实验,令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意识到电子元器件、数字电子电路和模拟电子线路等,并在第二学年上学期底设置6周电工电子装配训练课程,并将EDA技术引进电子实践教学内,在训练过程里,学生可以通过对EDA软件的掌握,了解电子电路的设计、电子电路的焊接、安装与调试。通过训练,学生透过对软件的学习,了解画图、仿真以及PCB制板方面的内容,并进行使用,透过仿真结论来了解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硬件的欠缺给予补充。之后通过老师测试或通过学生选择课题,通过学生亲自设计电路,老师从旁指导的形式,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设计通过小组方式构成,让学生感受整个制图、设计、焊接、调试、安装的过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实践能力。并在与同学的合作过程里学习相互配合的能力,提升团队合作精神。透过长期的实践累积,此种实践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的电子设计制作能力。
2.2赛课综合,将比赛融入于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积极性随着学校的扩招,学生人数持续攀升,而硬件设施却没有及时跟上,实训老师与实训环境欠缺,所以,在实训过程里,许多学生会出现懒惰的心态,希望有人能够代替执行的心理,因此,为了提升实训价值,不仅要提高老师的监督力度,还要极力提升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实训,并搭配不同赛事,进行电子电路设计的制作。通过排名,与学生就业相结合,并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培训,以备参加不同的省级、国家级赛事,一旦获得较高的成绩,不仅可以荣获学校的表彰,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实践能力。
2.3透过学生社团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电子技术课程特征为主,创建大学生电子社团,收纳大一新生,运用课余时间对新进入的成员进行系统培训,先对新成员进行所学专业介绍,先学习不同电子元器件和焊接练习让新成员能够认知到电工电子,并在进行电路课学习的同时,通过老师的引导、大二学生的带领,令新成员掌握电子电路制作参加电子电路设计制作比赛初赛,让学生浅显的观摩到电工电子的基础知识以及电路焊接方式,尤其是学生完成作品后,因为只能观摩到最终结果,而无法了解到内部原理,所以在遇到问题之后,可以通过主动翻阅资料和询问老师的方式获得答案,因此在后续的课程里才会更加积极学习,从而提升对学习的兴趣。并且在为新生辅导的同时,老生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并且在活动当中提升了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及协调能力,较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品质。
2.4打造高素质实验型教师老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成为了实验教学质量的保险,改变理论老师和实验老师的限制,需要理论老师在实验室同实验老师共同进行教学、研发、指导。不仅可以提升老师的理论能力及实验素养,并且实验老师与实验技术人员透过培训,提高综合能力,拓展知识面,较大提升了业务素养,给提升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能力给予了保障。也可以说,学生培养职业能力要依赖于老师的实践能力,因此指导员素质的高低,能够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连续、设计乃至进行整个过程并展现出自身的工作人员。
3结束语
【关键词】校企联办 烙铁手培养 实训基地
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实施人才强桂战略,按照规划,在广西重点发展的汽车、电力、机械、电子信息等14个千亿元产业中,到2015年,培养和引进重点工业产业专门人才75万人,2020年达到100万人。目前电力、机电类需求的技术人才缺口17.98万人,电子技术应用与维修类人才具有较大的人才需求市场。
在职业教育领域,随着对电子技术专业化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对电子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技术应用日益受到广泛的应用。在电子制作过程中,焊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焊接的质量对电子产品质量关系很大。所以,学习电子技术,必须学好焊接。培养合格的“烙铁手”,是决定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否培养了合格的技术人才的关键。
一、学校与企业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的必要性
企业对“烙铁手”的职位描述为:
岗位职责:负责公司产品的可靠性、兼容性测试;协助rd工程师对新产品调试、进行性能试验等工作;完成相关测试文档的填写数据的记录工作;对相关部门提供测试帮助,及时提出测试结果和问题;对电源测试和烙铁焊接技术熟练掌握。
任职资格:中专以上学历;电子或计算机类专业;一年以上测试工作经验;熟悉产品结构性能;熟悉电子元器件的特性;有一定的组装维修经验;计算机操作熟练。
从企业对“烙铁手”的职位描述可知,“烙铁手”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全面,企业对“烙铁手”要求是很高的,要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开展校企联办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校与企业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是必要的。
二、学校与企业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的可行性
(一)我校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1、电子专业良好的实训实习条件
本专业现有仪器设备415台套,其中大型仪器设备38台套;拥有电工电子实训台25台,可编程实训设备15台;传感器实训设备10台;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23台;实训设备总价值465万元。拥有金工实训室、液压实训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等10个校内实训基地。学校有四个被广西教育厅认定为自治区级示范性专业,其中电子专业部就包含有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两个,占50%的比例。
2、优质的教学团队
专业部现有教师28名,本科以上学历27名,占专任教师比例为96.42%(其中研究生5名);高级职称教师10名,占专任教师比例35.71%。中级职称教师12名;高级技师7名,技师16名,高级工3名;“双师型”教师20名,占专业教师比例7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6名,聘请的专家及企业技术骨干3名。
(二)学校具有校企合作较为成熟的经验
2005年以来,学校已先后与深圳富士康集团、鸿准精密模具(深圳)有限公司、广东风华高新科技集团等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订单式”办学模式,对“订单办学”学生的教学计划、课程设计及技能培训方面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案与做法。其中,电子专业部在长期校企合作过程中有很多积累:(1)富士康鸿准模具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把“企业搬进学校”,创建了企业模拟实训室,设计开发了一系列的实训项目和实训指导书;(2)长期聘请企业资深人士到我校教学指导,从而保证了课程内容能够满足企业岗位需求。(3)长期与企业合作,积累了一定的企业运营管理经验。(4)目前有2个“订单培养”纬创冠名班;1个纬创一体化生产实训室;1个省级校外示范实训基地:“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电工电子实训基地。
综上所述,我校通过与纬创资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是可行的。
三、学校与企业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的思路
(一)、总体思路:
通过我校与纬创资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强化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的训练,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教学的整体水平。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完善我校中等职业教育校企联办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从而实现教学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二)、具体思路
1、通过与纬创资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使专业教师认识了“烙铁手”在电子行业的技术含量以及重要性;借助企业的技术优势培训教师,以及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重新设计工学一体的专业课程。
2、基于职业岗位要求和行业标准,和企业人员共同参与课程设计,按工作岗位的流程和职责,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建设模块化课程体系。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教学的水平。
四、学校与企业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的主要内容
(一)、探索实践共建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
1、完善共建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结合《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校企合作资产管理制度》、《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校企合作投资收益分配办法》等规章制度,与纬创资通华南厂区共同协商,签署《纬创资通华南厂区校企合作(烙铁手)协议书》,确保校企合作顺利进行。
2、完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
探索以学校为主导、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教师和技术人员融通、教学实训和生产过程结合、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
(二)、通过专业技能的训练,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并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1、开办“烙铁手专修班”
按照企业要求开办“烙铁手专修班”。凡是选入“烙铁手专修班”的学员必须同步修读纬创班基础课程,并且通过相关课程的考核,成绩考核及格,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
(1)企业方的职责和义务
1)提供“烙铁手专修班”学员的选拔标准,并协同校方共同进行人员选拔和组班。
2)提供“烙铁手专修班”的实训课程方案,并根据课程需要投入必要的实训设备。
3)提供授课讲师的选拔、培训及认证,提供参训教师选拔标准、课程,派资深技术人员担任授课讲师。
4)提供“烙铁手专修班”学员技能资格的认证,并为认证合格的学员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及薪资福利。
(2)学校方的的职责和义务
1)按照企业方的遴选标准,组建“烙铁手专修班”。
2)按企业要求选派合适的教师参加“烙铁手技能教学资格认证培训”,并指派授课讲师。
3)根据烙铁手培训场地及设施的要求,提供基础设施。
3、以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为基础,通过专业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4、以实训基地为平台,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参与项目建设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
五、形成“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中等校企联办实训基地”的成果:
(1)、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校企联办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2)、形成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3)、形成一套我校与纬创资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铁手培训班”实施方案;
(4)、与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烙铁手实训室”;
(5)、建立电子焊接技术特色专项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中心;
(6)、汇编《广西机电学校校与纬创资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学员培训特色教材;
(7)、《广西机电学校校与纬创资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学员培训论文集。
总而言之,电子技术应用日益受到广泛的应用,学习电子技术,必须学好焊接,培养合格的“烙铁手”,是决定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否培养了合格的技术人才的关键,因此,我校与纬创资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电烙铁手工焊接培训资料》编号SBTYZ002
2、《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