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通气基本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临床资料
2008年5月~2011年8月行气管插管术124例,男93例,女31例,年龄17岁~85岁。其中全麻术后复苏患者78例,置管时间2~4 h,危重急救患者46例,置管时间2~5d,经气管插管及药物治疗,痊愈106例,好转16例,死亡2例。
2 护理
2.1 主要呼吸参数的调节①潮气量(VT):通常设置6~10ml/Kg,成人及胸外手术后可设置较大潮气量10~15ml/Kg;②每分钟通气量(VE):VE=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其设定一般成人为90~100ml/Kg。儿童为100~120 ml/Kg,婴儿为120~150 ml/Kg。③呼吸频率(RR):通常设定12~0次/min,成人可稍慢,儿童则可快些;④吸/呼比率:I:E=1:1~4。阻塞性通气障碍:1:2~3(阻塞性肺气肿)。限制性通气障碍:1:1~1.5(肋骨骨折)。正常人和心功能不全者:1:1.5~2;⑤气道峰压值(PAP):决定于肺顺应性.气道通畅度及潮气量多少三因素,一般成人维持在1.47~1.96Kpa(15~20cmH2O),小儿维持在1.18~1.47kPa(12~15cmH2O);⑥吸入氧分数(FiO2):麻醉手术中:0.8~1.0。长期机械通气:0.4~0.6 。⑦ 湿化:温度28~32℃,高热患者适当降低,相对湿度>70%。
2.2监测要点①气道峰压值(PAP)的监测:PAP的增高因素:肺顺应性下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肺受压(血气胸);管道斜面贴壁.退出或滑向一侧支气管;气管插管或呼吸机管道堵塞.扭曲等所至气管插管移位;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支气管痉挛.哮喘;肺不张或肺实变。PAP下降的因素:呼吸机管道与患者气管插管有漏气或脱落或气管导管气囊漏气;呼吸机管道漏气。②呼吸音:听诊双肺呼吸音可判断有无气管移位.气胸.肺不张.肺炎等。③神志:烦躁不安.伴紫绀.鼻翼扇动多为体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所致。④胸廓及腹部呼吸动度:是肺扩张程度.肺通气量的重要标志。⑤血气分析:每30min~1h 1次,为呼吸机的调试提供依据。⑥呼吸机与患者是否同步:不同步的原因有:通气不当;分泌物潴留;急性肺部.胸腔病理改变;胃潴留.尿潴留;气管插管移位.疼痛;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未能改善。处理:a.与患者做好解释,争取最大程度的合作;b.排除以上因素,在不停机的情况下使用吗啡.地西泮.芬太尼等镇静剂;c.适当加温湿化.雾化,注意监测温度高低,保持湿化器内蒸馏水量。d.呼吸机管道连接贮水杯内蒸馏水应及时排出,防止较多蒸馏水直接进入气道.
3 气管插管的护理与相关注意事项
①选择刺激性小,大小合适的导管,妥善固定,防止插管滑出或扭曲。②妥善固定气管插管,一般需要用胶布和寸带双重固定。寸带固定气管不宜过紧,以防使管腔变形,特别是软、细导管往往容易扭曲或打折。牙垫应固定好,防止患者初醒状态或发生抽搐时咬闭插管。③定时测量门牙或鼻尖距气管的距离,并做好记录。随时听诊双肺呼吸音,如一侧呼吸音消失,可能是气管插入一侧支气管内。如气管内发生异常声响,呼吸机不合拍,患者躁动且紫绀,特别是患者烦躁或更换时,有可能是气管插管脱出,立即听诊双肺呼吸音,呼吸音消失,立即拔出气管插管,重新进行插管。④保持气管插管通畅,及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吸痰前、后听双肺音,以保持吸痰效果。目前提倡四步吸痰法,即第一步,吸痰前给患者呼吸100%的氧气3~4min;第二步,用外径小于气管插管内径1/2的吸痰管在相对无菌条件下吸痰,10~15s/次,吸引负压不超过6.65KPa;第三步,气管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3~5ml(注意注入时固定针头),稀释分泌物,过度膨肺,刺激患者咳嗽;第四步,再次吸痰,重复2~5次,至吸出痰液呈白色泡沫状,肺内呼吸音清晰。吸痰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有无缺氧表现。如有心率加快或突然减慢,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严重发绀,应立即停止吸痰。⑤注意气管插管有无堵塞。堵塞常见于粘稠的分泌物或痰痂的阻塞或导管尖端顶在气管壁上,也有气囊脱垂引起堵塞管口的,应立即放气。如有痰痂阻塞应更换气管插管,严防异物坠入。掌握合适的吸痰时机及时充分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对患者吸痰时常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因而在吸痰时力求慎重,从而使一些痰液滞留在插管内。为此,应密切注意监测指标变化,适时掌握吸痰时机,充分吸痰。另外,在严密心电监护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定期翻身、适度拍背,从而有利于痰液引流,可防止气管插管痰痂堵塞。
⑥气道插管管理:一旦出现完全性阻塞,在吸引不能解除时,必须果断拔除气管导管,并以面罩人工呼吸,病情改善后再决定是否需要再次行气管内插管。另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尽量选择内径稍大一些的插管。并尽量缩短气管插管时间,经口腔气管插管48~72h后可改用经鼻气管插管,后者可保留2~4w,但每周需更换1次鼻腔导管。⑦气道湿化:充分湿化,保持呼吸道湿润。a.蒸气加湿:呼吸机上湿化器,定时加人蒸馏水;b.雾化加湿:呼吸机雾化器中加入生理盐水20ml、庆大霉素80000U与糜蛋白酶4000U的混合液,利用射流原理形成2~10μm直径的雾滴,随呼吸进人小气道,稀化痰液,待溶解或软化痰痂后给以吸除;c.气管内直接滴注:每天配制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16万U与糜蛋白酶4000U混合液,痰液黏稠时每30~60min间断注入1~2ml,不超过250ml/d。d.保持病室温湿度:室温20~22℃,湿度60%。⑧气管插管拔出前,准备好吸氧面罩或导管,充分吸净气管及口腔内分泌物,解除固定物,置吸痰管达气管插管最深度,与气管插管一起边吸边退出。拔管后立即给氧气吸入。⑨气管插管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心率加快、鼻翼扇动、呼吸急促、费力、三凹征,口唇、指甲紫绀等缺氧及呼吸困难的表现。⑩气管插管拔管后观察患者有无声音嘶哑、喉头水肿的情况,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或雾化吸入液内加入地塞米松。
参考文献:
[1]朱贵卿,等.呼吸内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2]蔡柏蔷,等.呼气末正压通气在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呼吸分册1987;3:133.
[3]李素萍,王静.经鼻气管插管痰痂阻管原因分析及旋转冲洗吸痰法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56-157.
[4]张会芝,王攀峰,肖顺贞.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适时吸痰的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16-17.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困难;CPAP;简易鼻塞式;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33-02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因多种因素影响易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严重者可造成新生儿死亡。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经常使用普通的抢救设施对新生儿呼吸困难进行抢救,但其抢救效率往往不高[1]。简易鼻塞式CPAP,即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简易设备,经鼻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新生儿呼吸困难治疗效率。本研究对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NICU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困难患儿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新生儿日龄为1h-14d,平均日龄(4.6±3.9d)体重1560-2210g,平均体重(1980g±320g)。
1.2 方法
依据患儿的情况,应用bubble无创辅助通气法。取合适的鼻罩或鼻塞。双鼻塞吸氧管的氧气端连接氧气,将双鼻塞插入患儿的鼻孔,双鼻塞吸氧管与水封平相连接,管口插入水面下以提供稳定、持续的气道正压。患儿呼气时会产生持续的气泡,即形成气泡式CPAP。初设参数:流量6-8L/min,吸入氧浓度(FiO2)30%-40%,呼气末正压(PEEP)5-7cmH2O,加温湿化吸入气体37°C。每4h换一次鼻塞,避免出现鼻中隔缺损,严密监测患儿血样饱和度的变化,监测间隔为2小时并进行血气分析,根据监测结果适当调整压力、氧流量,直至患儿血气、Sa02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在患儿情况稳定后,撤机,撤去与水封瓶连接的出气端,只使用经加温湿化的入气端,连普通鼻导管氧疗,配合对症药物积极治疗,维持新生儿营养及热量,预防感染,防止酸中毒,加强保暖,祛除病因。
2 结果
收治的52例患儿中,45例患儿出院,3例换儿中途放弃治疗,4例转院治疗。患儿使用简易鼻塞式CPAP的平均治疗时间为(55.2±13.8)h。所有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副作用。
3 护理体会
新生儿呼吸困难常发生于过期产儿、过低体重儿、早产儿等,如未能及时有效予以干预治疗,会出现发绀、、呼吸窘迫综合症甚至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及质量。CPAP是在患儿可以自主呼吸的情况下,气道内保持正压,增加跨肺压力/功能残气量,压低膈肌。CPAP法可加温湿化,对参数进行精准控制,创伤小,甚至可达到相对无创,可有效改善呼吸循环。
3.1 患儿
在简易鼻塞式CPAP的应用过程中,应尽量是患儿的颈部轻度仰伸,使气道处于良好的开放状态。经常张口啼哭,情绪烦躁的新生儿,必要时使用镇静剂,以保持设定的压力[2]。在常规滞留胃排气管时,应选用合适口径的的胃管,可有效避免鼻塞与胃管一起压迫粘膜。
3.2 保持气道通畅
保持气道通畅在氧疗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使用简易鼻塞式CPAP进行氧疗时,应首先清理患儿鼻腔内的分泌物,轻拍患儿背部后进行吸痰。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鼻腔分泌物及痰液的及时清理,动作轻快,每次时间越短越好。在为患儿吸痰时,应提前给予2-3min纯氧,以降低在吸痰时因氧气供应不足而造成的损害。
3.3 随时检查装置
CPAP氧疗的关键在于维持起到正压[3],而正压是否维持与患儿是否张口和导管末端开口大小,以及装置是否松动均有密切相关,因此应随时检查导管末端开口以及装置是否松动。
3.4 护理人员严格岗前培训
CPAP呼吸机需要安装管道及设定参数,因此操作的相关护理人员必须熟悉CPAP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护理人员必须正确的安装呼吸机的管道等。护理人员还需掌握CPAP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从而掌握护理重点。使用 CPAP 禁忌证[4]:严重肺气肿、气漏(气胸、皮下气肿、纵隔积气等)、呼吸表浅且无有效自主呼吸者及PaCO2>60mmHg、严重腹胀、先天性膈疝、颅内高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鼻腔炎症、鼻腔出血等情况。
综上所述,简易鼻塞式CPAP作为一种辅助通气装置,易安装且相对损伤较小,相对操作也较为简单,可广泛的应用于新生儿呼吸困难的危重疾病,能搞显著的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临床死亡率,在此基础上,对患儿实施精心护理,能够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大大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冰.应用简易鼻塞式CPAP 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54例[J].中国保健营养,2012,13(6):1237
[2]刘经飘.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5):158-159.
【关键词】固井工具 自动试压系统 研制
1 固井工具自动试压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1.1 系统构成
固井工具自动试压系统是研制的为固井工具的试压胡的系统。此系统的额定试压能力为40~60MPa,可以对不同压力等级以及不同尺寸的固井工具在进入施工操作前的试压调节。该试压系统主要由试压泵和气控泄压装置、试压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电动控制系统、微机控制及数据管理系统、试压过程监控系统以及安全防护墙等几部分构成。此系统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泛、系统可靠性能高和美观实用等特点。
1.2 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2.1执行装置
试压执行装置包括高压试压泵和泄压阀。试压泵选用60MPa试压泵,泄压阀选用与试压泵配套的气动泄压阀。试压能力加强,完全保证工程施工中要求的40MPa的试压能力要求范围。
1.2.2泄压系统
由于固井工具试压是在高压作业下操作完成的,从安全第一的角度来看,对系统的泄压采取了气控高压泄压阀来进行远距离的安全泄压,这样就避免了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手动泄压的操作的安全隐患。其上安装的可调节彩色摄像机组也为操作提供了清晰地图像。该系统的基本原理为:由三位五通气阀,用0.7~1.0MPa的压缩空气控制高压泄压阀的动作气缸的开关。其中,高压泄压阀在气缸进气(三位五通气阀开启)的状态下为关闭状态,而在气缸放气(三位五通气阀关闭)的状态下为泄压状态。这样,在电源系统非正常条件下,保证了系统能正常进行泄压处理,以确保了试压过程的安全性。另外,采用了5mm的泄压阀通径,泄压阀的泄压速度非常慢,也提高了试压的安全性。这样,在试压的全过程中保证了试压的安全性。
1.2.3控制子系统
固井工具自动试压系统的控制子系统由电动控制和微机控制两大部分组成。电动控制由控制开关,中间继电器及交流接触器等主要元件构成。
微机控制系统主要由中心控制机,I/0卡、中间继电器以及相关的控制软件组成。电动控制和微机控制两个子系统完全可以独立工作。采用微机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控制试压泵的操作,可自动记录、采集和处理试压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显示出压力数据和曲线图,表现形式有数字和曲线两种。并可保存将数据保留以供以后测试使用。系统控制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可靠性提高。
(1)数据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子系统
数据信号的采集子系统主要由压力传感器,A/D转换和数据采集卡以及数据处理软件组成。采集子系统可以自动采集试压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数据及图像,并且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形式显示试压数据。可以自动保存以及回放试压过程的压力数据。
(2)监视子系统
监视子系统主要由摄像机、视频信号转换器、显示器、视频信号采集卡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所构成。其摄像机是采用进口新型彩色工业摄像机,此款摄像机感光灵敏度极高。即使在很暗的光线下也可以显现出很清晰的图像。有四个摄像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测试工具,试压过程的视频信号通过转换器和分屏器处理后由两台显示器分别进行显示。可以清楚接收到操作过程的图像。
监视子系统不仅可以实时监视工具试压的现场情况,还可以通过视频采集卡及微机应用软件等工具,使其存储图像资料。以供以后工作的参考。
2 试压系统的在施工中的应用
我国的固井工具自动试压系统于2003年12月顺利完成,2004年3月正式投入施工使用,共在166口井上使用,效果不错,基本能够满足固井工具试压的现实需要,易于操作、安全性高。试压数据及曲线基本保证了随时记录、回放和打印,在现场施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主要经济效益分析
固井工具自动试压系统的主要经济效益主要有以下四点:
(1)使用专用的试压泵,代替了水泥车在工程中的试压作业,在很大程度上杜绝安全隐患,消除了试压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实现了固井工具试压系统的科学化、规范化,安全化。
(2)在施工中不在需要水泥车,使水泥车给固井施工作业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间接地等于增加了一台固井水泥车,减少相应的设备购置费用。
(3)降低了水泥车的使用费用。以T815水泥车施工费用计算:28元/t・hX29 tX1 h=812元:试压一口井的固井工具需要1.5h,一年按190口井计算,可节约使用费用23万元。
(4)提高了固井工具试压结果的精确度,特别是在长封固段、高压力的井施工作业中,更加体现了自动试压系统的作用。有力地保证了固井施工工作安全有效地进行。按每年至少减少1口井的事故计算,可节约维修井的费用40余万元。
4 结论
主要对非常规井深结构钻探开发制定的全通径系列尾管配套技术方案,此方案满足了特殊井深结构开发的要求,有效地解决了制约其井深结构钻探开发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对特殊井深结构的尾管,固井存在的工艺难题,制定的配套特型尾管固井施工工艺流程先进合理,施工当中操作步骤明确清晰,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要求。
研究开发的系列特型尾管固井工具及配套技术,经过施工现场的实际应用,取得了成功,达到了特殊井深结构勘探开发的目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此项技术的研究开发成功,为特殊井深结构勘探的开发奠定了坚实有力的技术基础,具有广阔的推广使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力.郑万江.张嵇南.王金山.张继锋套管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会议论文]-2006
[2] 王东.塔深固井非常规套管下入技术.石油钻采工艺2005,27(6)
[3] 杨伟.陈天磊.冯立红.王海煤层气储运技术浅谈.中国科技信息2008(15)
关键词:林业;苗木种植;死亡;原因;对策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绿化工作成为了十分重要的内容,目前对绿化工程提出了“一次成园”、“短期成景”的要求,需要在绿化过程中使用大量的苗木。此外,目前在绿化过程中,要求建设和绿化同步进行,也就是同完工、同时投入使用等,因此一般是在5~9月份进行移植,而此时植物的成活率并不高,会影响苗木的生长状态,影响苗木的成活率,进而影响城市绿化的进程,因此就需要分析这些苗木死亡的原因,找到正确的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将栽植和养护结合起来,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为建设更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作出贡献。
1苗木种植成活的基本原理
苗木种植成活的基本原理就是保持苗木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之间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平衡。苗木在原来的生长地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耗处于平衡状态,但是在移植过程中,根部会受到一定的损伤,对原来的水分和营养的供给平衡产生影响,影响植株的存活率。
2影响苗木种植死亡的主要因素
2.1土壤因素
2.1.1土壤酸碱度。土壤的酸碱度对苗木的成活率影响较大。一般来说,中性土壤环境的养分更容易被吸收,也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如果土壤的酸碱性遭到破坏,会对植物的根系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扰乱根系的正常生长活动。
2.1.2土壤结构。苗木种植中需要精心选择土壤的结构,土壤的结构较为疏松,通气性就比较好,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也会比较大,保肥、保水的能力也会较差,土壤中储备的养分也比较少,主要适合肉质根系植物,在一些潮湿或者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而当土壤的结构比较紧实,土质比较粘重时,保水能力就较强,但缺点是通气性较差,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当水量比较集中时,水分难以下渗形成积水,影响根系的正常呼吸,进而影响一些对通气性要求较高的苗木生长。
因此,需要根据植物的特性来选择土壤,选择土壤结构适宜,通气性、水分保持性都比较优良的土壤,将砂土土壤和粘土土壤混合起来进行使用,结合2种土壤的优势,提升苗木的成活率。
2.2栽植条件
2.2.1选择合适的苗木。在城市绿化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温度等来选择合适的苗木,考虑不同苗木的生长习惯,实现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同时,提升苗木种植的成活率。
2.2.2移植时间。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之间气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不同苗木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考虑苗木的生长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选择较好的移植时间。一般来说,植物在夏季生命活动最为活跃,而冬季生命活动相对较微弱或者是进入休眠的状态,因此就最好在冬天进行移植,该阶段的移植最安全,也能够保证植物的成活率。
2.2.3养护措施。苗木在进行挖掘、起重、运输以及重新种植的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养护管理,这样就能尽量避免对苗木的伤害,也能促进苗木更好地成长。
2.2.4根系因素。在大规模移植苗木时,有的植物根系已经达到了最大幅度,当主干根基离开土壤以后就很容易死亡。一般来说,苗木吸收营养的根系位于树冠投影附近,但是在许多苗木移植过程中,只保留了苗木的主根,减少了吸收根,因此在种植以后就很容易造成树木水分失衡,导致脱水。而苗木移植以后进入生长期,吸收根的恢复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而新根和枝叶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而随着苗木年龄的增大,其细胞分裂的能力降低,影响苗木的成活。
3引起苗木种植死亡的主要原因
3.1反季节移植
苗木不适合在反季节即5~9月进行移植,这个阶段进行植物移植如果没有较好的保护措施,就容易造成植物大量死亡。通过调查显示,在反季节种植过程中,容易成活的品种主要有法国梧桐、龙槐以及龙柏等,其成活率会达到80%~90%,而樱桃、碧桃等成活率在60%~80%,刺槐、河南桧以及白腊等,其成活率在60%以下。目前园林的绿化建设任务往往比较繁重,因此施工单位也不能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苗木种植,因此就会考虑天气的因素随意进行移植,而且由于工期的问题,苗木起苗以后几天都不能种植在土壤中,这就会对苗木的成活率造成影响。
3.2苗木的根系过大
一些大苗苗木移植时,其根系的生长已经处于离心状态或者是已经达到了最大的生长幅度,而骨干根系许多已经死亡,而在苗木的移植过程中,必然需要切断一些外延的根系,将根量保持在其原来的10%~20%,而这就会大量切断吸收根,影响苗木后期的成活率。
3.3移植技术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在绿化过程中,许多苗木移植人员并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因此对移植苗木的生长习性不了解,在移植过程中没有对苗木进行恰当的处理,比如没有修剪树冠和根系,也没有对劈裂的根系进行修剪处理,在移植以后就会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起苗时,需要进行实际的勘测,尽量避免伤害苗木;在运输过程中要对苗木的根系进行保护处理,对根部进行喷水,而树叶和树干需要喷洒一些抑制植物蒸腾的药剂,保证苗木的健康成长,这些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而目前苗木移植人员的素质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3.4后期苗木养护不当
苗木移植以后,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但目前许多施工单位忽略了苗木移植以后的管理,没有及时灌溉、支撑以及养护,造成许多苗木在移植初期出现假死的现象,在一些大风大雨的天气中就会出现大量的苗木死亡。在苗木起挖、运输的过程中,根系会受到较为严重的损伤,如果枝叶的蒸腾作用和水分灌溉之间不能平衡的话,那么就会对苗木的生长状态造成影响。
4提升苗木移植成活率的措施
4.1选择合适的苗木类型
4.1.1选择适宜的苗木种类。在苗木移植过程中,要学会识地识树,即要了解苗木的习性和栽种条件,然后根据具体环境的不同来进行选择。在苗木移植以前,需要调查目标树种,分析这些苗木能够适应新的地点的生长环境,主要是从气候、土壤条件、物种竞争等方面来进行考虑,比如在一般的养护条件下,苗木是否能够实现顺利生长;苗木的年生长量如何,树高、胸径等各种指标的变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何;生命周期是否正常。了解苗木的这些性能以后,然后进行具体的种植。
4.1.2根据苗木的适应环境能力来选择种类。在苗木移植过程中,除了考虑环境以外,还需要了解不同树种的不同要求,然后筛选苗木,比如干旱地区就需要选择抗旱的植物,湿润地区就需要选择耐湿的植物,还需要调查每种植物的耐干旱或者湿度的程度,将一些适应范围比较宽的植物放在生长环境相对较弱的地区,而将一些适应范围窄的植物放在一些相对环境较好的地区。
4.1.3选择健壮、美观的苗木。在苗木的移植过程中,需要尽量选择生长旺盛的青壮苗木,因为过老或过幼的苗木在移植之后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来缓苗,成活率相对较低,因此就需要选择一些健康、圆润、美观的植物,这样在移植以后就可以缩短造景的时间,短时间内就能够呈现出较好的观景效果。
4.2选择适宜的移植技术
4.2.1选择适宜的移植时间。苗木在移植以后要保证成活的基本条件是保证地上部分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与地下水分、营养物质之间保持平衡,为了实现这种平衡效果,就需要选择合适的移植季节。在一些气候干燥的地区,最好是春季对苗木进行移植,因为此时树液开始流动,枝芽还没有生长出来,因此苗木的蒸腾作用十分有限,土壤中的水分也比较充足,因此新移植的植物比较容易成活。而当气候逐渐干燥或者出现刮风时,新栽的苗木也已经成活,也具有了抗旱、抗风的能力,因此在接下来也可以进行正常的生长。
4.2.2选择合适的移植方法。移植苗木时,最好是选用穴植法,也就是利用人工挖掘来进行,这种移植方法的成活率较高,植物的生产速度也比较快。起挖苗木时,一般是前3天浇灌苗木,起苗时就能够保证土质的松软。起挖时,应保证土球在树木胸径的6倍以上,并且要保证土球的完整。种植穴的规则应该要根据苗木的种类和土壤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裸根栽植的苗木,种植穴的直径应该比树根大50%,其深度应该比土球直径大40~50cm,在一些土壤比较粘重的地段,应该将树穴的尺寸适当增加20%,而在土壤比较疏松的低段,树穴的尺寸应该缩小10%。
运输过程中需要固定苗木,避免损伤树皮,移栽时应根据苗木形状和景观的需求来选择好栽种的角度,填土后,还需要对苗木进行稳定处理,保障苗木的成活。
4.2.3改良移植环境。苗木在移植过程中,其生长环境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如与原来的生长环境之间的差距较大,会影响苗木的适应性,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因此在苗木移栽以后就需要调整新环境的土壤肥沃程度、酸碱性、通气性、排水情况,避免苗木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状况,比如施加有机肥改善土壤肥力,在土壤中加入一些粗砂、碎树叶等改善通气性能。
4.3注重苗木移植后的养护
4.3.1增加土壤的营养物质。苗木移植结束后,需要在树穴中施肥来增加土壤的养分,改善苗木的生长状况,并且需要结合苗木的生长情况和生物学特征来改善土壤的肥力,确定好最佳的施肥时间、施肥种类以及施肥深度等,起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4.3.2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在种植过程中可以施加一些有机肥、砂粒、以及较粗的有机物改善土壤的通气性能,提升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种植以后还需要避免对种植地段进行机械性碾压,如果移植的苗木是行道树,那么使用树篦子就非常重要,需要树篦子保持良好的渗透性。
[关键词]污染 故障诊断与排查 维护
中图分类号:TH11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144-01
一、液压传动的特点
1、液压传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因此惯性力较小,当突然过载或停车时,不会发生大的冲击;换向容易,在不改变电机旋转方向的情况下,可以较方便地实现工作机构旋转和直线往复运动的转换;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之间用油管连接,在空间布置上彼此不受严格限制;
2、能在给定范围内平稳的自动调节牵引速度,并可实现无极调速;操纵控制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容易实现过载保护;传动效率低。采用油液为工作介质,元件相对运动表面间能自行,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3、使用液压传动对维护的要求高,工作油要始终保持清洁;且在工作面存在火灾隐患;同时对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高,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液压元件维修较复杂;
二、系统污染
一个液压系统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系统元件性能的的优劣,还因系统的污染防护和处理,系统的污染直接影响液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元件的使用寿命。
液压系统污染控制主要指对油液净化,防止污染物侵入液压系统以及制造过程提高零件清洁度的一种技术。密封技术起关键性作用。液压系统污染控制及密封技术,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也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对主机设备的精度、性能、质量和水平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对液压气动产品只改进设计,提高加工精度,还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必须辅之以严格而有效的污染控制和可靠的密封才能奏效。
液压系统的污染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1、油液污染
油液污染对系统的危害主要如下:
1)元件的污染磨损
油液中各种污染物引起元件各种形式的磨损,固体颗粒进入运动副间隙中,对零件表面产生切削磨损或是疲劳磨损。高速液流中的固体颗粒对元件的表面冲击引起冲蚀磨损。油液中的水和油液氧化变质的生成物对元件产生腐蚀作用。此外,系统的油液中的空气引起气蚀,导致元件表面剥蚀和破坏。
2)元件堵塞与卡紧故障
固体颗粒堵塞液压阀的间隙和孔口,引起阀芯阻塞和卡紧,影响工作性能,甚至导致严重的事故。
3)加速油液性能的劣化
油液中的水和空气以其热能是油液氧化的主要条件,而油液中的金属微粒对油液的氧化起重要催化作用,此外,油液中的水和悬浮气泡显著降低了运动副间油膜的强度,使性能降低。
2、污染物的种类
污染物是液压系统油液中对系统起危害作用的的物质,它在油液中以不同的形态形式存在,根据其物理形态可分成:固态污染物、液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
1)固态污染物可分成硬质污染物,有:金刚石、切削、硅沙、灰尘、磨损金属和金属氧化物;软质污染物有:添加剂、水的凝聚物、油料的分解物与聚合物和维修时带入的棉丝、纤维。
2)液态污染物通常是不符合系统要求的切槽油液、水、涂料和氯及其卤化物等,通常我们难以去掉,所以在选择液压油时要选择符合系统标准的液压油,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故障。
3)气态污染物主要是混入系统中的空气。这些颗粒旺旺特别细小,不能沉淀下来而悬浮于油液之中,最后被挤到各种阀的间隙之中,对一个可靠的液压系统来说,这些间隙的对实现有限控制、重要性和准确性是极为重要的。
3、污染物的来源:
系统油液中污染物的来源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部侵入的污染物:外部侵入污染物主要是大气中的沙砾或尘埃,通常通过油箱气孔,油缸的封轴,泵和马达等轴侵入系统的。主要是使用环境的影响。
2)内部自产的污染物:系统在运作过程当中由于元件的磨损而产生的颗粒,铸件上脱落下来的砂粒,泵、阀和接头上脱落下来的金属颗粒,管道内锈蚀剥落物以其油液氧化和分解产生的颗粒与胶状物,更为严重的是系统管道在正式投入作业之前没有经过冲洗而有的大量杂质。
三、故障诊断
液压传动系统具有广泛的工艺适应性、优良的控制性能和较低廉的成本,已在各个领域中获得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存在元件、辅件质量不稳定和使用、维护不当,且系统中各元件和工作液体都是在封闭油路内工作,不象机械设备那样直观,也不能利用各种检测仪器方便地测量各种参数,液压设备中,仅靠有限几个压力表、流量计等来指示系统某些部位的工作参数,其他参数难以测量,而且一般故障根源有许多种可能,这给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1、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基础
充分认识液压故障的特征和规律,这是诊断故障的基础。同时要求维修人员具有液压系统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分析能力,方可保证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2、在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中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区分故障。首先判明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是否正常,判断是设备机械部分或电器控制部分故障,还是液压系统本身的故障,同时查清液压系统的各种条件是否符合正常运行的要求。
(2)区域判断。根据故障现象和特征确定与该故障有关的区域,逐步缩小发生故障的范围,检测此区域内的元件情况,分析发生原因,最终找出故障的具体所在。
(3)逐步排除。掌握故障种类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故障最终的现象,逐步深入找出多种直接的或间接的可能原因,为避免盲目性,必须根据系统基本原理,综合分析、减少怀疑对象,找出故障部位。
(4)排故原则。验证可能故障原因时,一般从最可能的故障原因或最易检验的地方开始,这样可减少装拆工作量,提高诊断速度。
(5)诊断故障预防。故障诊断是建立在运行记录及某些系统参数基础之上的。建立系统运行记录,这是预防、发现和处理故障的科学依据;建立设备运行分析表,它是使用经验的高度概括总结,有助于对故障现象迅速做出判断;具备一定检测手段,可对故障做出准确的定量分析。
四、系统维护和保养
液压系统在正式投入之前都要经过冲洗,冲洗的目的就是要清除残留在系统内的污染物、金属屑、纤维化合物、铁心等,应该按下列步骤来清洗系统油路:
1、用一种易干的清洁溶剂清洗油箱,再用经过过滤的空气清除溶剂残渣。
2、清洗系统全部管路,某些情况下需要把管路和接头进行浸渍。
3、在管路中装油滤,以保护阀的供油管路和压力管路。
4、在集流器上装一块冲洗板以代替精密阀,如电液伺服阀等。伺服阀得冲洗板要使油液能从供油管路流向集流器,并直接返回油箱,这样可以让油液反复流通,以冲洗系统,让油滤滤掉固体颗粒,冲洗过程中,每隔1~2小时要检查一下油滤,以防油滤被污染物堵塞,此时旁路不要打开,若是发现油滤开始堵塞就马上换油滤。
5、检查所有管路尺寸是否合适,连接是否正确。
冲洗的周期由系统的构造和系统污染程度来决定,若过滤介质的试样没有或是很少外来污染物,则装上新的油滤,卸下冲洗板,装上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