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殊教育心理学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族
心理学类专业包括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专业。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是现代教育科学家族中的重要成员,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心理需求,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这两朵在时代的召唤下孕育而生的“姐妹花”,成为了教育科学家族里的“新宠”。虽然它们是“一奶同胞”,但还是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有着各自的专业特色。
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者的基础学科相差不多,理论基础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心理学专业比较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和掌握。以及一些基本实验和心理测验等基本能力的培养。它主要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心理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心理学则包罗万象,囊括心理科学的应用方面,包括心理咨询、工业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方向。也就是说,它侧重于基本知识和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比较关注科研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它主要培养的是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因为都是一个家族的成员,而且是一对“孪生姐妹”,为此它们在许多方面自然大同小异。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要学习相应的基础理论学科,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等。投奔它们的同学都必须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等。
此外,投奔心理学专业的同学还要学习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以及基本实验技能等辅助学科,以适应将来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相对于心理学,投奔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同学还要学习社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
伴随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它们又共同催生了教育科学上的两个新秀――特殊教育专业、运动心理学专业。
特殊教育专业作为后起之秀,有着很强的生命力,特别是汶川大地震中在对受伤儿童进行的心理干预和治疗的工作中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特殊教育专业的同学主要学习心理和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实际教学工作并能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它主要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运动心理学也是一门很有意思的专业,它是传统心理学科的一个分支,但又具有鲜明的体育特色。众所周知,国际重大赛事的比赛比的不仅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实战经验,更大程度上是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较量。很多技术水平很高的运动员往往因为心理素质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原有水平的发挥而与冠军失之交臂。运动心理学专业的办学目标正是要培养系统掌握心理学和体育运动基本理论,具备比较扎实的应用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有熟练的应用运动心理学专门技能,能在体育、教育、文化、卫生等机构和部门从事教学、咨询和技术开发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希望
心理学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学科。心理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心理学人才的需求量自然也不断增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各个角落如车站、酒店、宾馆等,甚至人们使用的每一件东西,都在寻求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和管理,这些都需要心理学家的介入和参与。
心理学是一门朝阳学科,它虽然比较抽象,但应用性很强,可以同很多的专业、行业相结合,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渠道相当广阔。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既可以选择到高校心理学系和教育系担任老师、辅导员,或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也可以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市场调研等工作。另外还可以到医院和诊所工作,同时也可以考公务员或到中小学从事心理教学工作。
心理学知识日益渗透到各行各业,如公司企业、教育系统、服务行业、医疗机构。现在很多大公司、学校、机构,都需要心理学人才。我国心理学专业的发展起点低,在理论、技术、方法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上,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优秀的心理专业人员比较匮乏,每百万人口中心理学家尚不足两人;而在美国,每1500人中就有一名心理学家。当前,中国的心理学界经历着变革,西方的心理学思想和东方的哲学思想在近些年发生着碰撞,给中国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这将为优秀的心理学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心理学专业前景大好,作为她的“孪生妹妹”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也不逊色。据权威专家分析,今后对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人才,尤其是偏向于理工科专业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需求量会大幅度增加。而就目前全国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情况看,由于每年的毕业生少,如全国能够培养工业应用心理学本科学生的大学仅浙江大学一所,剔除升入硕士阶段学习的毕业生外,该校每年毕业本科生仅10余人,因此就业前景良好。
毕业生在择业时,不少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往往认为自己的就业面比较窄。实际上,他们的就业领域很广,就业领域主要有:进入大中专院校、社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到企业、医院、司法部门从事商业心理、市场预测、心理治疗、犯罪心理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进入各级企事业单位从事人事选拔、培训、考核和激励体系设计等工作;进入高校领域进行应用心理方面的研究;也可以入伍进部队,近些年来,基层连队、武警部队从地方大学招收具有心理学背景的大学生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军人心理辅导工作等,这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新途径。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进部队从事战士心理辅导或做思想政治工作,比较容易出成绩,而且待遇也较高。另外,还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创建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培训机构、社会调查专门机构等等。
天地
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在本科层次的院校均有开设,但这两朵姐妹花生长的疆土主要在师范院校和一些实力强的综合院校。
在一批本科院校中,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的基础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浙江大学的应用心理学,它们的实力都是有目共睹,在全国名列前茅。
南开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属于南开大学的一个新兴专业,其社会心理学实验室为全国第一家,拥有独立的教学实验室设备,主要以社会心理学和健康保持心理学为特色,学生实践机会丰富。
中山大学在杨中芳教授的带领下,社会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发展迅速。
当然,中科院心理所是不可遗漏的,他们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走在全国理论前沿。
陕西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学系是教育部在西北地区成立最早且唯一一所培养心理学专门人才的教育科研基地,在空间认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研究风格。
武汉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从竞技运动心理和大众锻炼健康心理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将心理学的原理和竞技体育、大众健身锻炼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应用心理学的特色。
另外还有一些省属重点院校,他们的师资力量、科研设备和科研水平都很不错,像湖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等。
二批本科院校中开设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也有很多。山东农业大学、河南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都很有特色,都下设了应用心理学研究所与认知和发展心理研究所。
河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此都设有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点。
四川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均有基础心理学和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硕士点,以及基础心理学博士点,并拥有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此外,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江西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漳州师范学院、江苏盐城师范学院的心理学都很有发展潜力。
关键词: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工作者;师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178-02
自1990年前后,我国融合了全球师资培训潮流,把教师专业化培训定位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从此便开始了接连不断的相关行动并采取了相应措施。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模式以及课堂设置,以达到充分了解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目的。
一、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分析
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是:第一,差异性。其具体定位取决于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所以其培养标准也不尽相同。其中最大的差异一般出现在本科教育水平和大专教育水平之间。比如在重点本科院校中,很多大学的主要目标是进行具有创新能力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这与其院校的类型息息相关。与之相比大专级别的院校所进行的一般是实用性较强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仅要拥有特殊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可以担任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任务。第二,统一性。具体目标视各高校实际情况而定,不过素质目标以及职业目标基本相同。各个高校培养的素质目标一般是:了解特殊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巧,拥有进行特殊教育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科研、管理的基本技能。各个高校培养的职业目标一般是:在各个形式特殊教育的机构可以顺利地进行实际工作[1]。第三,特殊性与师范性并存。
二、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本科培养模式
如今国内的特殊教育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式有四年一贯制以及2+2两种。四年一贯制,指的是特殊教育专业的四年本科教育。眼下,大多数高校使用的教学模式依旧是四年一贯制,就是在学生入学之前就已经进行了专业的划分,而后进行为期四年的特殊专业人才培养。在前一般的时间重点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后一半时间则着重于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实践应用进行有机结合。
2+2培养方式,是指将学习时间平均分开。先以教育学的名义进行统一的招生,不划分专业,前两年进行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属于基础教育的阶段;后两年根据学生意愿以及排名等因素进行专业划分,进行相关专业的课程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大专培养模式
我国目前的大专级别院校分为高等专科院校以及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两大类,两者各有所长,从本质上讲几近相同。目前大专级别的特殊教育专业拥有两种学习模式,一是连续进行五年的大专学习,主要招收初中文化的毕业生;另一种是进行三年的大专学习,招生对象是高中文化的毕业生。
连续进行五年的大专学习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的模式,目的是为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师资培训。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会有侧重点。可是伴随着特殊教育的逐步发展,这种培养方式的弊端也逐步显露,由于生源的平均质量不过硬,导致培养出来的教师水平较低,从而导致学生被用人单位拒收,其就业难度相当大。所以现在很多大学的五年制大专的招生人数正在逐年缩减。
进行三年的大专学习招生对象是高中文化毕业生的模式,通常依据特殊教育对象的不尽相同来进行培养方向的划分,着重培养有针对性的师资力量。这种模式解决了五年制大专所产生的生源质量不足问题,所培养出来的师资水平相对较高,而且由于进行的是针对性的学习,所以在就业的时候拥有很强的竞争力[2]。可是因为这种模式的培养时间比较短,学生在三年的时间里不仅仅要进行基本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特殊教育基础技巧,还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从而积累就业所必备的经验,所以在培养的过程中,不论是对高校还是学生,都有着不轻的压力,能否进行大面积推广还有待考察。此外,有研究表明现如今的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于受聘者的最低要求是本科学历,所以专科毕业生又有了新的就业压力。
三、高等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分析
(一)通识课程
自从两百年前通识教育的概念被发现之后,其发展历程已经两个世纪了。通识教育的诞生给学生们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使其成为一个良好公民以及全面发展的高端人才。国内很多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都开设了通识教育这类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来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国内高校特殊教育开展的通识教育特点一般是:第一,相似性。因为我国教育部门对于高校的课程安排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拥有通识类科目至少两门,而在一部分高校之中,这些课程的重要程度等同于必修课的重要程度。而且各个高校对这些科目的学分定位基本相同。第二,通识课不“通识”。各个高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都提到了要进行全面人才的培养,可是在通识类课程的设定中,有的课程所占的比重非常之少[3]。第三,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严重失衡。各个本科院校中通识类课程的学分比重一般在三成左右,可是其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分值差距很大,这就意味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就业选择的成功率很小。
(二)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存在的意义是给学生们教授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基本规律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是学生们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课的奠基石。这在大多数的高等教育院校中包含相关学科基础课程、教育基础课程和师资教育课程。不仅如此,很多高等教育机构还把实践作为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笔者将其归入师资教育类课程之内。
各个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进行基础课程开设的主要依据如下:一是差异性。虽然专业基础课基本以心理学、教育学类别的课程为主导,可是在各个高校的学时、学分及占总学分的比例却是大相径庭。本科级别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的数量、学分比例远远高于专科级别院校,甚至很多本科院校专业基础课所占学分达到了培养计划总学分的五成[4]。本科级别院校有着足够充裕的教育资源来进行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开设,给学生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不仅仅可以胜任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任务,还可以轻松承担普通学校的教学任务。而专科院校毕业生所具备的只是面对特殊教育的能力,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紧紧固定在一线特殊教育学校上。二是存在分歧。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划定界限上。比如有的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把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与心理测量划分为基础课程;可是这些课程在其他院校却是以专业课的身份存在。由此可见一定要有一套进行学科划分的标准。
(三)专业课程
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是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主要目的,其对本专业的实质和水准有着直接的影响。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特殊教育的基础技能、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以及世界上该领域的发展情况,为学生在该领域的更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国各个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一般具备以下特点:第一,广泛的差异性。各个高校在特殊教育专业课的所占学分、修习学时等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各个本科级别院校、各个专科级别院校之间都有着明显差异。除此之外,哪怕是同一所高校在不尽相同专业上面对于课程的划分也不尽相同。因为不尽相同学校或是同一学校不尽相同专业其学习侧重点都不尽相同,同时各个高校也都有着适合自己学校特征的专业课程。第二,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传统的培养方法要求学生要有基本过硬的基础知识,侧重点在于学生的理论素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侧重的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了解以及掌握。绝大多数的专业必修课程都专门设有实践的环节,一般包括课堂练习以及实验操作,还有的包括去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实习等[5]。可是和专科级别的学校比起来,所进行的实践仍旧远远不足。第三,不完整性。表现为:一是一部分的专科级别院校并不能够完整地开设所有的专业必修课程,这使得学生们很难真正达到培养计划的要求;二是学科类课程的开设远远不足;三是以特殊教育方向的课程为主导;四是开设了很明显的职业认同教育类课程。
四、总结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类专业能力过硬教师的培养对于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能否为特殊人群更好地服务有着深远的影响,决定着是否可以促进特殊教育工作者培养专业的进步,是否可以解决由于社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相关人才短缺问题。需求更多的坚守岗位、与世界相结合的研究者,来解决目前特殊教育工作者短缺的问题,从而培养出可以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过硬的特殊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赵斌,王琳琳.论特殊教育从人文关怀到行动支持走向[J].中国特殊教育,2013(1):7-10.
[2]王雁,王志强,朱楠,等.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队伍结构及需求情况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12(11):3-8.
[3]邱淞,潘黎,侯剑华,等.国际特殊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演进――基于SSCI中最有影响力的十种特殊教育期刊文献的计量和可视化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3(7):8-16.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育改革
观念决定着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师观念深深地根 植于教学文化之中,有怎样的教学文化,就会产生怎样的教学观念。教学文化是教育观念产 生的土壤,为了更好的使课程改革得到实施,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建构新型 的课堂教学文化。新型教学文化的构建要依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的规律来进行,教 师要转变自己教学中的诸多理念,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教学文化重建的前提。生本理念的确立 是教学文化重建的核心,确立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是教师也是 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 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
1、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近年来,我国教育心理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展开了一系 列既有中国特色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基础研究主要涉及构建中国教育心理学体系、智 力与非智力因素及其对学习的影响、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与健全的培育、创造力及其培养、 素质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学与教的理论等研究领域。应用研究主要涉及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 和培养、提高学与教效率、教与学的策略、学科教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心理问题、学校心 理健康教育等研究领域。此外,还在美育心理、汉语认知、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等领域进行了 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丰富和完善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拓展了研究领域,而且直接 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日益丰富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诞生于西方的学科,其研究结论基本上受到西方文化价值观影响。 我国教育心理学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早期多是做一些验证性研究,带有明显重复、印证西方 研究的烙印。通过近20 年的努力,我国教育心理学逐渐显现出中国的研究特色,引起了国内 外学界的关注。如美育心理研究、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探讨、中国儿童青年心理发展特点和规 律的研究、中国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研究、中国独有的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的研究、汉语学习 认知的研究、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尤其教与学策略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全心理素质培 养的研究、学科教学心理学研究、教师心理研究等,紧密结合中国化和中国教育教学实际,有 理论有实践更有独特的建树和创新,初步体现出了中国特色。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1、学生个性发展与教育环境的关系
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源于知识和规范的学习,而且受到复杂 多变环境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环境限于学校范围的物理环境,我国教育心理学已将教 育环境扩展到影响教育活动的一切条件上,既包括课堂教学环境、学校物质环境、校园文化 环境、教育生态环境等,也涉及如何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改革考试选拔制度,给学校、教 师和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教育心 理学在教育环境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地被运用到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为良好课堂环境的创设 、班风的建立、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教育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全面 地、真实地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灵,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学生个性 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
2、学生智力能力发展与知识学习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如何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将知识有 效地传授给学生是教育者共同关心的课题。教育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体(学生) 如何获得(学习 ) 知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非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才是 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近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 性知识,而且发现三类知识之间是可以不断转化的。陈述性知识中的事实性知识可经过不断 的变式练习,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而在应用程序性知识对内调控和对外办事的过程中,又形成 了策略性知识。这表明,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之间是有机联系的,这就为解决知识与智能之间 的转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我国教育心理学者主张把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结合起来,已取得 的一些研究成果,为智育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
3、学生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的研究
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认知,还包括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反应了个体从生物人转化 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适应是其核心内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是不可分割的。规 范学习是指个体把社会规范所确定的外在于自己的行为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行为需要的过程, 即规范的内化。关于规范学习的研究,冯忠良认为,规范学习涉及思想的、道德的、法律的、 态度的等多方面的内容;张大均认为,规范学习既包含认知性内容的学习,又包含情感性内容 学习与行为性内容学习。规范的学习和接受过程包括依从、认同和信奉三个连续的阶段,而 且每个阶段的学习都有其相应的条件;学生的品德、态度、观念等社会性发展均体现在认知- 情感- 行为等规范接受的过程中。上述理论观点对素质教育中学生社会性发展,尤其是社会 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4、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
长期以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主题,然而对教学有效性的系统研 究和探讨却是近年的事。教育心理学认为,有效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课程在多大程度上对 学生有意义。为此,教师必须有条理有组织地呈现材料,把新信息与学生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态,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等。教育 心理学者构建出了针对不同内容的有效教学模式,如指导教学、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发展 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有效教学方式,如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等。研究还表 明,教学的有效性涉及到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如教学内容本身的有效性、教学调控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选择的有效性、教学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教学交往的有效性等。教学有效性的研 究成果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各科教学实践中,为提
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有用的理论和方法。
5、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性发展的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将从“数量扩张”向“质量优化”转变。教师 不仅应该看作是一种职业,更应该成为一种专业。培养专家型教师和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 改革的核心和方向。教师专业化发展目的和核心是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20 世纪80 年代以 来,教师心理在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受到重视,如刘兆吉等人研究了教师威信及其形成问题 ;张大均等人研究了教师心理素质,尤其是师范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及其教育问题;申继亮 等人研究了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职业承诺、知识结构和教学反思等。这些研究为教师专业 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教育心理学研究为我国教学改革奠定了心理科学基础
1、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主体性培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我国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尊重学习主体 、压制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应试教育”倾向,开始了以充分调动和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素质教育的探索。然而这一探索在理论上源于教育心理学对主体性的研 究成果。当代教育心理学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结果主要取决于学 生的积极认知活动,教师则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有效的认知活动。即是说,学生的主 体性发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而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对自身活动调控的主动性、实践活动中 有明确目的、计划和选择的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等方面。其中创造性又是主体性的核心内容。 主体性研究的成果体现在课程教学改革中为:在教育观念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看 作有生命的主体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教育目标上确立多层次、多维度的目标体系,力求 让学生在达到最基本的统一标准的前提下自主发展;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上,建立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生活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重视学生的躬身实践和体验,使学生做 到自主、自立和自信。
2、提倡探究学习培养创造性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探究学习摆到突出位置,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探究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 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强调 “研究性学习”,以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 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 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要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意识等。也就是说创造性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而有关创造性问 题的研究一直都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领域。国内不少教育心理学者对创造性的心理结构、种 类、创造力的测量及培养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心理科学 基础。同时教育心理学关于发现学习方式的研究成果也体现在探究学习上,而探究学习作为 一种有指导的发现学习,是学生创造性培养的重要途径。
3、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充分和谐发展
教育心理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关注个体差异。我国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对个体差异展开了 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不同智力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智力 水平较高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学习领会速度快;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学习过程也不相同,如场 独立型风格的学生较适合那些不强调“社会敏感性”的教学方法,对科学、机械等强调认知 能力的专业感兴趣,而场依存者则相反;成就动机方面,研究发现有些学生希望自己独立取得 学习成绩,另一些则希望通过顺从、迎合教师的需要来取得相应的成绩。另外在性别方面,如 女生的语言能力较男生强,而空间想象和数学能力较男生差等。智力水平、能力结构、认知 风格及性别差异等逐渐形成学生的个性。教育活动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 育方式、方法。教育心理学关于个别差异的研究,其实践意义是为解决素质教育关于学生个 性充分发展问题及因材施教提供了科学基础。如在学习困难学生、智力超常及智力低常儿童 的特殊教育和干预方面,在同质分组、个别教学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法和技术方面都充分 体现了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实际价值。
4、全面发展心理研究为多元课程设置提供了心理科学依据
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教育的多元化,就是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 学习评价等方面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实质则是个性的充分和谐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 发现,个体在能力水平、个性结构和认知风格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多元 智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兴起,人们对全面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体现在课程设置上 就是“多元化”。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就摆脱了单一化的课程设置模式,建 构以“全面发展”和“多元化”为指导的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构成因素的多元性,建立起 包含知识获得、智力培养和个性和谐等多元因素的整体性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课程内 容体系的多元化,从单一的国家统一规定到设置符合实际、反应科学文化成果内容的课程,使 课程具有迁移性和张力,如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形式的多元化,逐渐减少必修课,增大选修课 、活动课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加强隐性课程的开发等;课程实施模式的多元化,根据课程的要 求和学生的实际,侧重教学的实践性与活动性,如探究学习。多元设置的课程既依据于全面发 展心理研究又通过推动教育个性化,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致力于为中国现实教育服务
1、德育心理研究为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服务德育心理研究主要是从品德形成的心理结构 、过程及其变化的规律着手,为德育提供心理学的依据。德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在品德心理 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即道德品质培养上。近20 年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 逐渐结合中国自己的国情和教育实际,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心理研究路子。如李伯黍 教授等以皮亚杰的研究路线分析了我国青少年道德判断发展及教育影响因素,发现了不少中 国儿童自己的特点;章志光教授领导的有关学生品德形成问题的课题研究,多方面分析了影响 品德的各种内部因素;曾欣然教授则主张从现实社会人的本质联系和人的实际品德行为中研 究人的品德心理。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品德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形成 了我国德育心理研究的特色,促进了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美育心理研究为学校审美教育实践服务
从20世纪初开始,美育就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兹后由于历史的原因美育很长 一段时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美育地位在我 国教育中重新得到确认的同时,刘兆吉教授提出 美育心理学概念并致力于美育心理学研究,1990 年出版了《美育心理学》,标志着美育心理 学的学科体系初步确立,推动了美育心理研究的发展。全国教育规划的“七五”、“八五” 和“九五”中都有美育心理的研究课题,通过研究初步形成了美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学 校审美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3、智力与非智力及其培养研究为全面发展教育实践服务
智力培养和开发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20 世纪80年代,人们认识到单纯的智力培 养和开发会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非智力因素在个体成长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共同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非智力因素开始受到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也迅速开展。沈德立等对“非 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进行了系统研究,出版了专著《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吴福元等研 究发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要大于智力因素,而且还随入学时间推移而增强;燕 国 材等对非智力因素作了理论概括,划分了不同的理论层次。不少学者还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 培养措施,并结合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长期的实证研究。非智力因素的提出和研究在一定程 度上推动了我国以全面发展为目的素质教育实践。
4、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研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践服务。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心理素质是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因素。研究表 明,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情感困扰、社会适应等心理问题突出,学校开展心 理健康教育日显重要。张大均等从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出发,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全 面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力图通过培养健全心理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源 性因素,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和系列的实 证研究,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5、教学心理研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课堂教学始终居于学校教育中心地位,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教学心理学研究备受青睐。 因为无论是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学校教育的综合整体改革试验,还是创办特色学校、示范学校 ,重视素质教育,客观上都要求深入地进行教学心理规律的研究。该领域研究中,张大均等初 步构建了我国的教学心理学体系;冯忠良提出了“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的理论,皮连生提出 了“知识分类教学的理论,李蔚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心理规律,张大均等探讨 了课堂学科教学中渗透“策略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申继亮等研究了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培 养等。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心理学的内容;另一方面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为 有效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五、 教师要吃透课程改革的精神, 完成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克服心中的迷茫, 首 先在于作好心理调整。这就要借助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1、调整心理状态, 适应从主导变为引导。
由管理者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变新课程要求必须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自主 学习, 自主思考, 成为学习的主人, 取得个体的全面持续发展。换而言之, 也就是要求教师 由过去的课堂主导者、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广大教师在传统与发展之间面临着痛苦的心理 抉择, 调整心理状态, 成功地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型是教师成功应对课改, 也是课改成功的关 键。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传统教育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 教师在课堂上独自的讲, 学生被动的装。这种说与听的学习活动仅仅是一种口头机械的学习, 学生难于理解知识的内 涵和外延, 更难于在有限的知识积累基础上有所创新。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操作, 通过自己亲 身活动进行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正是从这个角度, 皮亚杰认为:“知识是不能教给学 生的。”新课程在教学中要求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 对 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多元化的选择,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按照各自的步调向前发展。新课 程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清醒的认识。要求教师要善于和乐于发现学生 的优点和长处, 科学地分析学生的优势和劣势, 辨证地认识学生, 让学生在表扬和鼓励中健 康发展。从新课程实施纲要中我们不难看出, 新课程改革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改变以往单一 的、不合理的评价方式。我们的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客观公正地对待他们, 相信他们, 让每一个学生都为自己而自豪, 健康自信地成长,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时代 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2、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具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是 一个特殊的职业, 我们面对的学生, 心理发展还不成熟, 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 尤 其是教师的情绪和情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环境的正确认识、态度和观点。在知识经济时代 成长的孩子, 感悟信息的能力比任何一个时代的孩子都强很多, 面对教师这一鲜活的榜样, 他们渴望能有一个公正、文明、亲善的, 对学生、对生活都充满信心和期望的楷模。
3、教师要培养饱满、乐观、稳定的情绪。
教师心理状态对于学生心理活动, 乃至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巨大作用已经愈来愈得到社 会和家长的认可。有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个被教师和其他学生公认的差班, 前后换了几任教 师, 其中不乏大家公认优秀的、也有强悍的,却总是弄不好。有一位柔弱的女教师来到了这 个班, 进了教室, 学生们怪叫、起哄, 学校领导在外面捏了一把汗。奇怪的是几分钟以后, 老师并没有哭着跑出来, 教室里反而安静了, 传出讲课声。事后, 其他人问这位老师怎样治 这帮学生的, 这位老师笑笑回答:“我什么都没做。”后来人们在学生的日记中找到了答案: “我们笑着、闹着、吹着口哨, 准以为教师会呵斥我们, 会气得离开教室,像其他老师一样 。可是, 老师一点生气的样子都没有, 只是微笑着站在讲台上, 看着我们, 就好像我妈妈第 一天送我上学时的样子, 眼神中满含着关切和期望, 我觉得我不能再辜负老师, 我今后上课 再也不闹了。”分析其原因, 我们不难看出, 学生吵闹, 教师应该生气, 这是常理, 学生也 这样认为。但是, 这位教师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并以自己的情绪感染着学生。参考文献:
[1] 付进军.大学生就业力促进与职业发展[m].科学出版社, 20__.
[2] 张玉.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m].电子工业出版社
[3] 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 版) ,1998,(3).
[4] 张大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__,(3).
关键词:任职教育;起点;边界
军队是肩负守土之责的武装集团,在至高无上的国家安全大背景下,其特殊人才培养的教育问题,直接牵涉社会全局利益,所以更应强调这种高视点的立意,强调以人才个体的内涵发展为牵引,直面国家教育转型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和军队建设自身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着眼于教育目的与效能,致力于人才质量,使微观与宏观、个体与整体有机统一,协调发展。我们知道,军队建设目前也正在面临重要转型,立足于信息化战争这一新型战争形式的军革战略构想,对于军队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所谓军队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的根本原因和依据所在。总部关于“五支队伍”建设立体性框架的提出,充分考虑了新时期围绕军队建设总目标而展开的人才队伍建设新特点,可以看作是军队人才培养建设工作的总体纲领。国家教育转型与军队建设转型,对目前任职教育问题研究具有决定性意义,把握住“两个转型”便可正本清源、提纲挈领,直切问题的要害。反之,游离于“两个转型”之外,所得出的任何结论,都必然是空泛的玄谈或有失偏颇,不足以准确回答理论问题,也无助于正确理清改革思路,更不可能妥善解决现实矛盾。
军队卫勤管理专业人才任职教育的起点与边界,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简而言之,它是给特定专业的特殊教育类型予以本质性的界定。正如“两个转型”牵涉到教育改革方方面面的微观领域一样,这种界定同样可以体现在多个具体问题上,但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带根本意义的问题是人才价值、培养价值和专业价值问题,即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培养价值取向)、怎样培养新型人才(培养精英理念)和如何赋予人才品质(培养质量内涵)。总体上是在现代教育观念的烛照下,对教育现实问题提出一种探索性思考和意见,分述如下:
1 培养“学习型人才”是时代赋予军队卫勤管理人才任职教育的首要任务
“岗位任职培训”是一个特定的培训概念,因其本身具有“岗前”、“岗中”和“提升岗位”等不同培训类型的区分,在任职教育培训过程中的要求显然不同。通常认为,岗前培训是培训对象面对岗位的适配性教育,应以本岗位的职责规范为核心,定位其培训内容,注重职业知识与职业道德等有关职业自身应具备的素质要求;岗中培训是在培训对象已具备一定职业经验的基础上,延伸与扩展职业知识与道德素质的培训,具有“充电”性质。所以,它应以本岗位的职业基础知识与从业经验为依托,注重扩充其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提高本岗的从业质量;而“提岗”培训的重心则应在本岗位职业知识和道德素养基础上,融会理论与实践的积累,进一步提升从业水准,以便适应高一级岗位的职责需求。应特别强调的是,所有这些岗位任职培训内容,都存在着很强的实践操作性要求,不是单位时间内可以在远离本岗的工作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或有限的实验场所能够完成的,而需要更为广阔的学习实践空间。由此,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的素质问题,客观上提到了“岗位任职培训”的议事日程。
在现阶段,在探究任职教育内涵与外延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如果仍旧由于某些传统的教育理念,不在教育的核心价值上作出一些方向性的调整,就势必要犯历史性的错误。从培养“学习型人才”做起,切实在教学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逐渐调整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轨道上来,使新的教育价值理念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是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之选。作为具有一定岗位指向的任职教育更是如此。另外,我们还应从教育实践层面看到这样—个问题:任职教育本身就是教育转型的孪生兄弟,不可能脱离大的背景多谈其理论支点,只能以普遍的教育原则来指导其教学实践活动,有时甚至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但在任职教育的教学上,努力变知识传授为方法传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强调“授人以渔”,而不只是“授人以鱼”,肯定是调整改革的基本方向。回到宏观视角,我们不难理解:只有人人都成为学习型的人才,才能建立起学习型的社会;而就微观而言,一个生活在当下的现代军人,只有真正学会了自主学习,才能实现随时随地的自我知识更新,永远挺立在知识变革的潮头。伴随知识更新的步伐一同前进。这样,我们的任职教育才能经得起现实的摔打和时光的推敲。
2 提高职业兴趣是军队卫勤工作岗位人才任职培训的现实需要
教育心理学早就论证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一个被千万人认同的观点。但我们所具体讨论的军队卫勤工作岗位人才培养问题所关注的“职业兴趣”话题,却并非只是一个理论性的论题。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现实问题——个具有理论意味的现实问题,必须、也可以从理论上获得回答。首先,经验告诉我们,在现实的人才培养活动中,当任职教育的培训对象对于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毫无兴趣可言的情况下,我们所提供的教育就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传授。其次,即便是培训对象个人的心理素质上不存在上述缺陷(职业陌生,毫无兴趣),军队卫勤工作岗位客观上所处的边缘性质,也要求在人才培训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到个人的从业兴趣培养。第三,回到教育心理学,我们从“终身教育”的论点出发,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才的专业素质必然包含着人才对于专业工作所拥有的兴趣因素。
如何针对卫勤管理人才处于职业边缘交叉的特点,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强化一些岗位兴趣、职业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是当下军队卫勤管理人才培养必须着力探究的重要议题。通过具体的、丰富多彩的正课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使学员在提高任职水平的同时,充分热爱自身的岗位,热爱与这个岗位相关的各项工作,并对本岗的专业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自我痴迷、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增强其自主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是我们今后任职教育应该着力探究的方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培训对象内在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效扭转一切依赖老师、依赖课堂“给予”的思想,真正做到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自我发现和解决问题,它应该成为任职教育普遍遵循的一条特殊教育理念。
3 与学历教育的密切联系是提高任职教育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在教育品质上没有根本的差别,但任职教育须在学历教育充分发育的条件下,才能获得必要的学科支撑,具备可靠的质量保证。这一判断起码包括了3个方面的支持点:其一,学历教育隐含着对于师资队伍的专业塑造。学历教育必然要在学科意义上,对于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予以规范和要求,使其有一个深度指向,形成良性发展的趋势。其二,学历教育将对专业知识进行体系化处理,使任职教育教学内容获得科学合理的优化,从而保证任职教育培训活动的计划性、系统性、有效性,减少盲目性。其三,学历教育培养的价值指向,恰好可以作为一种专业标尺,对任职教育培训的价值定位客观上起到参照作用,以利于准确发现问题、调整误差,给任职教育带来明确的方位感,产生积极的意义。
回顾本校几十年的办学经历,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任职教育刚刚起步,实践经验不是很丰富。内力不足的问题并非存在于任职教育,而恰恰存在于学历教育。具体到教学建设实际,学历教育几乎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补建和完善的空间。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课程教案(课件)、教材体系等要素的不够完整,教学质量督导制度和评估体系的不够完备等等,都有伸手可触的问题。诸如此类紧要的建设方案,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提出讨论、详加落实的,它应该成为研究探讨任职教育的起点。假如脱离这一“起点”多谈任职教育的原则问题,很容易不知不觉超越专业轨道,从理论到理论坠入形式主义的深渊,其结果会将我们的思维拉进无边无际、无本无末、无凭无依的茫然状态。在实践方面,离开专业学科体系与课程建设,试图解决任职教育的问题,必将使任职教育成为一个可以包装任何货物的筐子,只要培训对象愿意接受、师资也利用的顺手,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往这个“货筐”里面扔东西。不管什么样的培训活动,只要没有学历问题,都可以美其名曰“任职教育”。任职教育这只筐子将变得其大无比,“岗位需求”成为一个没有边界的概念,任何性质的教学活动都可以无所顾忌地囊括其中,如此这般,其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拼图游戏思维能力肢体运动训练方法拼图(Jigsaw Puzzle),是对一种益智类游戏的通称。游戏内容可称作拼图游戏,其道具称拼图玩具。此类游戏是指将印有局部图案的扁平零片进行拼组,把全部零片拼接起来构成一幅几何平面,平面上最终将展现出完整的图案。智障儿童可以通过拼图游戏,让他们充分锻炼手部运动的能力以及思考的能力,此项游戏的训练,会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一、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由于受某些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响,智障儿童可能在身体、心理、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
1.肢体活动不协调
智障儿童大多数因为智力上的疾病,从小被父母和家人过度保护,从而导致有些孩子穿衣服、系鞋带、上楼下楼这些简单的活动都无法独立完成。有些孩子因为从小很少进行肢体活动的训练,很难独立完成生活中的任务,信心的缺乏,可能会导致他们对简单的活动产生抗拒心理。
2.学习能力较差
智障儿童因为记忆力较差,注意力极易分散所以很难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有时一些简单的知识都必须通过老师和家长一遍遍的重复才能学会;另外,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于新学到的知识或经验没有办法做到举一反三,所以很难将其运用到社会生活中。
二、拼图游戏对于智障儿童的意义
1.生理上
在拼图游戏中,智障儿童的运动器官会得到极大地发展,其中手上动作以及手眼协调的训练会促进大脑机能的改善,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大多数智障儿童都有肢体动作不协调的问题,在拼图过程中,儿童通过不断选取拼图零件可以很好地起到促进智力发育的功能,并且动作过程的反复也会加深他们动作技能的提高。
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是记忆的一种类型。短期记忆是长期记忆的基础,必须通过不断地复述才能完成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的转化,而对于智障儿童来说,他们短期记忆的能力较为薄弱,因此导致他们记忆能力较差。在老师和家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一件事物的学习可能要经过上百甚至上万次的重复才能完成。一些孩子酷爱拼图游戏,可能会不断地将某一张拼图打乱、拼好、再打乱、再拼好,在他们不断重复这些动作的过程中,完成拼图的时间会缩短,孩子们对于整张拼图的记忆程度也会更深刻。通过拼图游戏,孩子们要经过许多次的辨认、回想、选择、判断,才能完成各零件的整合,这一过程也正训练了他们的短期记忆能力。
2.心理上
拼图过程是一个分析思考的过程,当智障儿童拿到被打乱的拼图时,他们必须通过思考和观察将一堆凌乱的、不规则的零件整合成一幅完整的图案。大多数智障儿童由于缺乏全局思考的能力,没办法把一件事完全统整,因为他们感知事物或者解决问题都是分步完成的,并且每个部分皆独立。通过拼图游戏,智障儿童会在脑海中不断勾勒出整幅图画的面貌,从而在寻找零件,拼凑零件的过程中达到训练全局意识的能力。
在拼图游戏的练习中,智障儿童通过观察各拼图块图案间的联系,找出关键的图案线索从而将一块块拼图拼成整幅图片,如找出色彩范围相似的图块、图案。在经过多次后的练习,他们可以掌握从个体到整体的学习方法,找出事物之间的关键性线索,以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效果。
三、如何通过拼图游戏的训练促进弱智儿童的心智发展
1.选择适合的拼图
在选择拼图内容上,家长和老师应针对不同孩子的心智发展阶段进行适当内容的选择。拼图图案应该是较为简单或者孩子们较为熟知的拼图,如印有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动画片中常出现的卡通人物的图案。这样,孩子们在拼图过程中极易在大脑中形成整幅图片的印象,有利于孩子们对拼图整体性的把握。
2.加大拼图难度
拼图难度可以通过拼图块数而逐渐加大。先给孩子们提供块数较少的拼图,让他们适应拼图的玩法,掌握规律。然后,再选择块数较多的拼图,这一类的拼图对于孩子们的手部运动和记忆能力就有了一定要求,通过提高块数,加大难度逐渐提高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
当孩子们对于平面上的拼图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也可以适当让他们进行立体拼图的练习。立体拼图,对他们来说又是一种新的考验,因为智障儿童对抽象概念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很难真正把握,他们往往是靠机械记忆学习的,想象力不丰富。如果把他们认识的东西换了方向、位置就很难辨认。因此,通过立体拼图,他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某一类事物,这对于他们空间感的把握以及分析事物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多多给予鼓励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结论,在生活中,人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往往受制于个体的效能判断。孩子们往往会根据自己先前的经验而选择自己有信心完成的任务,对于那些超出能力的任务他们则会选择规避。如果一些孩子认定自己无法完成加大难度的拼图任务时,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尝试拼图。在经过多次失败之后,有些孩子选择了放弃任务,家长和老师应在这时激励他们不要气馁,鼓起勇气继续尝试。
四、结语
因为智障儿童自身的特殊性,他们对于外界的学习与思考多来自于他们感兴趣的游戏。通过游戏的训练,可以使他们在认知、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的学习获得极大的提升。在拼图的过程中,孩子们要通过不断翻看拼图的图案、形象,颜色再尝试拼接各零件,他们常常会经过多次选择与比较,才能得到正确答案。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观察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肯定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希望家长及教师们能对此项游戏给予重视度,用游戏提高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游戏中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张兰香.智障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9,(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