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学的发展阶段

管理学的发展阶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的发展阶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学的发展阶段

管理学的发展阶段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东方管理学 学术定位 发展出路

自1994年胡祖光教《管理金论——东方管理学》第一次亮出东方管理学的旗帜以来,已经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建立起了自己的东方管理学体系,比如水教授的《东方管理学》、颜世富博士的《东方管理学》、曾仕强博士的《中国式管理》、席酉民教授等的《和谐管理理论》以及黄如金博士的《和合管理》等,这些研究为中国管理学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应该说内容相当丰富,成果也十分丰硕。可是近20年过去了,虽然不乏实务界的响应,但看似花团锦簇的东方管理学研究到如今也未能取得一个公认的学术地位,在许多关键问题上依然颇有争议,在学术发展上陷入了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1]。笔者对此现象做了深入的思考后,认为这种尴尬是固然是有管理学内在中“实践相关性”和“学术合法性”的天然矛盾的原因,也是因为部分学者对东方管理学处于何种发展阶段的定位不清晰造成的。东方管理学要想真正取得发展,就必须先解决定位问题和发展出路问题。只有把这两个问题真正搞清楚了,东方管理学才可以进一步向前发展,获得其应有的地位。

一、东方管理学学术困境的原因

现代管理学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从 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以来,诞生已经超过百年。在现代管理学在诞生之初,管理学的先驱巨擘,比如管理科学学派创始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巴纳德等,本身就是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那个时代的管理学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是一体的,管理学的价值取向也比较单纯,就是有效的指导管理实践。但随着管理学的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需要依靠其他传统学科,比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等的支撑,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合法性遭到了极大的质疑。同时,管理学研究者的也开始日渐分化,管理学研究者和管理的实践者开始出现了明显分野。主体的分化导致了关注点的分化,原本应该“经世致用”的管理学研究者们,从其他相关学科借鉴了大量的概念、框架和方法后,却开始埋头于完美的科学体系的构建,反而对实践中管理者关注的现实问题漠不关心了。管理学研究到底应该更多的指导管理实践,还是应该去争取其“学科合法性”使之真正的发展成一门“科学”,成为了难以调和的内在价值矛盾。如今,随着中国学术体制越来越向美国靠拢,中国管理学“学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基本都是以实证主义为主导的话语模式的,其研究成果实际上更多地反映了知识生产者的偏好,是学科争取合法性的见证和结果,而不是体现了管理实践发展的结果[2]146。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东方管理学在学术界不受重视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东方管理学如果仅仅是因为管理学价值取向问题而不受学术界重视,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在美国被实务界奉为圭臬的经验主义学派也不被主流学术界重视。可是,东方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自身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明显制约了东方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定位不清,对东方管理学处于什么发展阶段认识不明。

二、东方管理学的定位

关于东方管理学的定位问题,本文作者之一的胡祖光教授早在1995《东方管理学及其在管理理论连续谱中的地位》一文就做了讨论,胡教授从学科思想发展史的历时性角度,提出了以物为中心、以组织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三个周期循环的连续谱。认为,东方管理学应该处于连续谱的最右端,即东方管理学主要是以管理中的“人”为研究对象的管理理论(包括一部分的组织管理理论)。进一步,从管理者必须抓好的事物出发,将东方管理学纳入了一个有意义的分类结构中,并命名为“管理要务学派”[3]。胡祖光教授的东方管理学实际上是为了弥补了西方管理学的不足,提出的一种更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学“学派”,并没有革新西方管理学“范式”的想法。应该说,这个定位是相当清晰的。不过,在东方管理学的发展中,许多学者的步子迈的太大,认为东方管理学是一种可以更新西方管理学的“新范式”,试图一举替代西方管理学的统治地位[4],这种对东方管理学的过度夸大,导致了管理学者尤其是青年管理学者对东方管理学莫衷一是,反而对东方管理学的建设不利。

要想对东方管理学进行更清晰的定位,我们还是必须回到“管理学是什么”这个元问题上。对于这个问题,学者们一般有四种观点:1、管理学是对常识的精炼;2、管理是一种职业,管理学是一种职业教育学科;3、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性和学术性学科;4、管理学是科学。实际上,这四种观点恰好是管理学学科的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从经验常识的精炼发展为一门职业教育和研究性学科,最后转变为科学 [2]149。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认为东方管理学目前应该处于经验常识的精炼到职业教育的阶段上,还没有完全的进入研究性和学术性学科的阶段。

应该说,东方管理学作为经验常识的精炼,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一个合理的分类学结构,比如, 《东方管理学13篇》就是通过梳理东方管理思想中的格言警句和管理案例,对中国管理的经验常识做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弥补了管理过程学派忽视管理者自身修养、教化责任的缺陷,以管理者所必须从事的事务为划分标准,建立了东方管理要务学派。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符合中国管理管理实践,更加有效的指导中国的管理实践[5]。

管理学作为职业教育学科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大多数学习者能够很快的学会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然而,经理人是很难记住和使用他们所难以理解的管理学原理的。而用名言警句表达的东方管理学原理精炼优美,而且符合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经历,在内容相似的情况下,中国管理学习者对东方管理学原理和中国管理案例的理解领悟水平都会高于西方的同类管理理论和案例。按照信息经济学的“信息接受成本”概念,我们认为,东方管理学作为管理学职业教育来说,比其同类型的西方管理理论具有信息接受成本更低的优势,更容易的被中国管理者所学习和掌握。这是目前东方管理学管理要务学派的最大贡献之一,也是《东方管理学13篇》在实务界引起的反响更大[6]的原因。

但是,东方管理学起步较晚,许多概念,原理并没有完全厘清,而且缺乏与之配套的研究方法体系,还没有真正进入研究性和学术性学科的阶段,只是在一些具体管理问题上,按照东方传统管理价值观做了一些尝试。比如,胡祖光教授遵循“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在定量考核目标领域中发展出了联合确定基数法,对西方的委托理论做了改进 [7],应用于实践中,效果非常显著[8]。但总体而言,东方管理学还远远没有发展成研究性和学术性的学科,更加不可能去革新西方管理学的“范式”,只能作为一种管理学派,对西方管理学的不足做出有益的补充和改进。

三、东方管理学的发展出路

如上所述,东方管理学目前还处于经验常识的精炼和职业教育的管理学发展阶段上,东方管理学就不仅仅是“东方管理思想学”,就是要真正以解决中国管理实践问题作为出发点,而不是仅仅为了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试图全面革新西方管理理论。东方管理学的研究者们当下的任务,不是急于追求东方管理学在主流管理学圈子中的学术合法性,也不是仅仅陶醉于博大精深的东方管理思想,而是要直面中国的管理实践,揭示出中国管理模式的文化特殊性。首先,研究者们应该通过扎实的素材收集,认真的理论梳理,分清楚传统管理所依据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经验的区别,将历史经验与现实经验在产生条件、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紧密对照,认真判断当今时代变化和管理学思想的发展趋势,挖掘和弘扬东方管理思想中的精华,去粗取精,发展出适合真正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东方管理学;其次,研究者们应该按照科学的体系整理出东方管理学研究框架,继续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东方管理学,开发出与之配套的东方管理学研究方法,而不是试图马上将东方管理学发展成学术性研究学科;再次,东方管理学应该先具备所说的“文化自觉”[9],即真正对中国管理的背景文化有“自知之明”,对这种背景文化的发展的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并以此为基,了解西方文化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只有认清自己的文化、并且包容的理解所能够接触到的其他文化,东方管理研究才能真正超越“客位研究取向” 西方管理理论,勾勒出中国管理理论建构的新思路。

注释:

①针对管理背景文化的差异,完全以西方为中心的研究取向被称为为“强加式客位”研究;将文化差异化约为几个简单的文化维度的研究取向被称为“衍生式客位研究”;而立足本土,扎根现实的本土研究被称为 “主位研究”取向。

参考文献:

[1]苏勇,于保平.东方管理研究:理论回顾与发展方向[J].管理学报,2009,6(12):1578-1587.

[2]高良谋,高静美.管理学的价值性困境:回顾、争鸣与评论[J]管理世界,2011(1):145-167

[3]胡祖光. 东方管理学及其在管理理论连续谱中的地位[J].浙江社会科学,1995(5):15-21

[4]吕力.中国管理学发展中的范式问题[J].管理学报,2009(8):1008-1012

[5]胡祖光,朱明伟.东方管理学13篇[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

[6]吕福新.东方管理学的建树、创新和发展—对东方管理学研究的追溯、综述和管见[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2.33-36

[7]胡祖光. 联合确定基数合约:对魏茨曼模型的一个改进.[J]经济研究,2007(3):81-91

[8]江苏平. 引入“联合确定基数法”,利润增加三千万——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试验.[J].s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4.13-14

管理学的发展阶段范文第2篇

一、创立会计管理学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会计随人类从事生产活动产生以来,已有数千年的。从“结绳记事”到“司会”使用简单的收支帐簿,从单式记帐到复式记帐,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从手工操作到运用微机,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漫长的发展过程。发展到今天,会计已形成了包括核算、监督、预测、决策、控制、考核和科研、制订法规制度、宣传等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行业的会计部门已成为管理经济的关键部门,广大财会人员已成为管理经济的骨干队伍。无数的经验教训表明,会计工作、会计队伍管理得如何,对整个经济管理产生致关重要的。因此,社会各界对会计部门、会计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十分关注,并给予很大期望。从社会来讲,从国家来讲,怎样管好会计,怎样有效地发挥会计管理的作用,就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解放以来,我国在会计立法、会计制度的制定和改革、会计核算、监督、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教育、会计职称、会计队伍建设和会计科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会计产生、发展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致今尚未创立科学而完整的会计管理学科。几十年来,我们虽然在会计管理方面做了大量艰苦卓越的工作,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并针对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了不少、法规和制度,解决了不少现实。但这些往往是被动和零散的,对会计管理工作的认识还处于“经验型”的感性认识阶段,对几十年会计管理工作的实践,尚未进行科学、系统地归纳,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完整的体系。在攀登知识高峰中,尚未实现飞跃。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现实的会计管理工作实践也急待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才可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发展,理论也在发展。人们争先恐后攀登理论高峰,去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正在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如果我们不抓住机遇,认真解决会计管理学科的创立,会计管理就因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而滞后于实践,就会停留于“必然王国”,落后于的步伐。因此,创立会计管理学是会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人应该有志气,去探索会计界尚未解决的这个课题,为会计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二、研究的目标和遵循的原则

会计管理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他必然要根据会计管理工作的特征确定特定的研究目标。笔者初浅的认为,会计管理学研究的目标应是:在认真总结我国会计管理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原理和我国的国情,从我国市场经济客观现实出发,寻求如何搞好会计的管理,研究会计管理的地位、作用、性质、特征、原则、对象、和,形成较完整的科学的会计管理理论体系,用以指导会计管理工作,促进会计事业取得更大发展。

创立会计管理学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为确保目标的实现,我们在研究工作中应认真掌握好以下原则:

1、既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又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重在研究未来的发展;

2、既要借鉴于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论,又要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管理理论,重在研究我们自己的特色和路子;

3、既要注意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又要重视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重在从国家调控与市场经济机制相结合这个基本点上研究解决问题;

4、既要注重研究的理论水准,又要重视理论的科学性、适用性,重在以指导、服务于实践为宗旨;

5、既要考虑专业特点,又要注意与相关法规、相关业务相协调,重在适用的广度上下功夫;

6、既要突出研究的重点,又要重视整体结构,重在创建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些目标和原则,是我们研究会计管理学的着眼点和要遵循的基本点。我们只有确定了正确的目标,坚持了正确的原则,才能正确把握研究的方向,沿着正确的思路,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三、的对象和基本

管是以会计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会计管理活动的,阐明会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用以指导会计管理实践的一门。会计管理学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因此,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应是:

1、研究分析会计管理的产生、及沿革;

2、会计管理的性质、地位、作用、特征、原则、职能、管理体制和;

3、会计管理的决策、规划和调控;

4、会计法规、制度管理;

5、会计机构、人员及职称的管理;

6、会计信息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管理;

7、会计电算化管理;

8、会计监督、审计、监察的管理;

9、会计科研、、书刊出版发行的管理;

10、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咨询、服务组织及会计学会的管理;

11、会计公共关系及国际交往的管理。

研究、创立会计管理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只能粗略地提出一些框架式的设想,在实际研究中,可根据需要重新进行分类组合,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补充,以便形成一门比较系统、适用性强的学科。

四、会计管理学研究、创立的组织实施

管理学的发展阶段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西方管理学理论发展阶段 基本原理

论文摘要:管理思想的发展起源于西方管理学理论,要想系统了解西方管理学原理首先要了解它的理论发展历程,通过总结基本原理为日后在实际管理活动中进行借鉴与应用做准备。

英国著名的管理史家、教育家、管理学家林德尔厄威克曾说过:“学习管理学,如果不对管理学的历史以及先驱思想家的工作有所了解,就难以明白管理学的内容、范围及其发展的趋势。”

从管理学的历史发展经过来看,管理的发展都源自西方管理理论,自20世纪以来西方管理理论经历了从史前积累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发展,从近代管理理论到当代管理理论阶段的发展历程。

一、 古典管理理论:

20世纪初诞生的以泰罗、法约尔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和一般管理的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因其孕育着重大的价值而不断被后世所发现。古典管理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近现代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其独特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对当今的知识经济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泰罗的科学管理的主要包含: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就是提高生产率;为了提高生产率需要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工作方法;要采用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激励工人努力工作,实行差别计件制;工人和雇主之间双方合作;实行职能工长制;管理控制中实行例外原则等。

泰罗将其管理思想运用到实践中,解决了当时企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劳动生产率的问题,他开创了科学管理的先河,奠定了科学管理的坚实基础,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管理之父”。

法约尔也是古典管理理论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成为管理职能、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提出的五大管理职能思想,为后人认识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的一般性框架,为管理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 近代管理理论:

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管理学经历了向近代管理理论迈进的新阶段。此阶段的代表成果有巴纳德的一般组织管理原理和梅奥的早期人际关系学说。

巴纳德在管理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有:

1. 提出了组织论的管理理论,即侧重于说明管理的基础和管理的原理。

2. 提出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理论:

这是巴纳德提出的著名理论。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无意识地体系化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互为条件、相互制约,且相互促进,组织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统一体。

3. 提出了组织平衡理论:即组织的内部平衡、组织与环境的平衡和组织的动态平衡。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被当时定义为开辟了行为科学的研究道路。

三、 当代管理理论:

自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管理学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管理理论领域出现了百花争鸣,百家齐放的繁荣局面。在此阶段,管理理论被分为了以下主要理论流派:

1. 管理过程流派:即致力于研究和说明“管理人员做些什么和如何做好这些工作”,侧重说明管理工作实务的理论流派。

2. 管理科学流派:指出管理过程中采用科学方法和数量方法解决问题,测量分析和说明管理中科学、理性的成分和可数量化的侧面。信息技术的普为组织管理中介入科学方法成为了可能。

3. 组织管理流派:即通过揭示组织形成、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探讨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主要致力于组织过程的研究。巴纳德是组织管理理论的奠基人,西蒙等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组织管理的研究内容。现在,组织理论已成为管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4. 行为科学流派:是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侧重研究个体需求和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和激励、领导方式的流派。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利克特的领导方式理论等。 转贴于

二、 对个体的分析:

1. 个体需要与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理论将个体的需要按照先后次序排列成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这说明,个体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在组织中,当个体的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而高层次需要对其行为的激励更为强大、持久。但需注意的是,需要是人的主观感受与客观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受到所处环境条件的制约的,所以人的需要有其局限性。

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和维持着人的行为,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动机是引发行为的更为直接的原因和现实动力,它把行为引向能满足需要的具体对象。在企业中,员工的各种积极或消极行为都受到各种动机的支配而产生的,而运用激励手段调动员工积极性,通过外部诱因激发动机,就会直接引导员工产生积极的行为。

2. 组织中的学习:

组织层次的学习是组织作为个体组成的集团的学习,是个体学习相互作用的产物。组织中有两部分知识,一部分是个体的知识储备,即在组织成员头脑中保有的知识,包含着与组织有关的和与组织无关的各种知识。另一部分是属于组织或大家共享的,或一部分个体享有的知识,如组织的制度规章、工作流程、组织结构、组织文化、行为准则等。组织中的知识、信息是需要经常更新的。组织层次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如何促进个体学习,发掘并利用个体知识储备中有关部分为组织所用的过程。

4. 心理能量:

心理能量是促使人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主体性,并驱使采取适当行为的心理力量。组织中每一个体都存在一定的心理能量,其中有些个体表现出的就是工作热情;有些表现出的就是发挥自身的创造力。组织的整体心理能量不是所有个体心理能量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调节和作用的综合力量。就组织而言,只有个体与组织的价值观与思想形成统一一体时,才能焕发出个体在组织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所以管理者要有意识地创造充满创造力和挑战性的组织气氛,调动各方感染力,促进个体焕发其自身的能量为组织所用。

三、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是巴纳德的著名理论,它们是组织管理者要管理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两种有效工具。在管理者与员工的交往中,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运用是相互并存的。巴纳德指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是同一组织的两个侧面,它们互为条件,只有在两者统一的意义上,才能理解组织的本质。正式组织揭示了组织管理过程中科学化、理性化的部分,非正式组织揭示了组织管理过程中难以科学化、非理性化的部分。这说明光运用正式组织是不可行的,因为非正式组织能赋予组织以活力,有助于维持正式组织的凝聚力,有利于促进沟通与维护个人的完整人格,有时非正式组织起着比正式组织更为重要的作用。明确这一点,对于把握管理过程,提高管理艺术和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 组织平衡

组织平衡是组织生存发展和管理职能之间的关键,它包含组织内部平衡、组织与环境的平衡和组织动态平衡三方面:

1. 组织内部平衡:

是指组织与个体之间的平衡,即组织提供给个体的可用来满足其需求、影响其动机的诱因与个体对组织的贡献之间的平衡。

运用统一标准去衡量个体可以方便组织评价个体的贡献,但由于个体需求层次及判断根据的不同,会有碍组织实现内部平衡。所以组织在对个体进行诱因分配时要考虑好方式和方法。有时说服教育和强制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改变个体的动机,但在诱因分配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相互的作用的结果。

2. 组织与环境间的平衡:

指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中的平衡,也就是说组织并非简单被动地适应环境,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要想与环境保持平衡就要在环境中承担实施必要的职能,要确定好合理的组织目标和战略,以有效地付诸实践。

3. 组织的动态平衡:

是指组织要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组织的内外因素都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组织的动态平衡就是在打破原有平衡基础上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再建新平衡的周而复始的过程。组织的动态平衡关系到组织的生存发展。实现组织动态平衡问题就是组织处理好稳定与变革的问题,这是所有组织都要面临的。

五、 管理的观念

巴纳德指出管理作为组织的特殊器官,是一种有意识的协调,以维持集体协作延续发展的行为。

管理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组织的发展及经营战略路线的调整,随时需要有与之相应的管理体系的服务与指导。如巴纳德提出了管理的四大职能,主要包含:组织目标的设定与转化、确立和维持信息沟通系统、确保必要的活动、领导过程。而如前所述,以法约尔为代表的管理理论,以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五大职能概括管理的职能和过程,也在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管理学的发展阶段范文第4篇

(一)过程导向的管理模式是现阶段民办高校的必然选择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出于理性的考虑在社会组织的不同发展阶段和时期会选择不同的管理模式,对此选择不应做价值判断。正如资本主义制度在其原始积累阶段必然会出现“羊吃人”的残酷掠夺和无产阶级的悲惨境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成长要付出的代价。过程管理的核心理念在于,好的过程决定了好的结果,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每一个节点和环节的质量决定了产品和服务的最终质量好坏。因此,要想控制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就必须控制住过程。过程管理的实质是通过对过程的控制,从而达到对人的控制。过程管理的具体方法是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和“流程化”的手段,对生产过程、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的节点和重要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全面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不论是ISO9000族标准体系还是TQM全面质量管理运动,它们共同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都来自于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戴明博士的管理哲学。尤其是浓缩了戴明管理学理念精华的14项管理原则和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企业管理实践中的著名的PDCA管理循环,因其为戴明博士总结归纳,并伴随日本企业和日本产品在战后腾飞中声誉鹊起,故也被尊称为“戴明环”。PDCA是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四个单词代表着整个管理过程的四个节点。从计划(P)到执行(D)再到检查(C)直到行动(A)整个管理过程形成了一个闭合式的完整的管理过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不断纠偏、日益完善,在螺旋式上升过程中,使得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断提升。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的民办教育从无到有,获得了高速的发展。尽管民办高校在整体办学质量、办学规模、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处在建国后最好的时期,但民办高校的整体层次主要还是集中于应用技术型这一培养层次,绝大多数高校还处在规模扩张的外延发展阶段,求生存是其首要任务。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和存在状态,决定了其管理模式必然倾向于加强对整个工作过程的“控制”,强调不折不扣的“执行力”与毫不走样的“复制力”,随时“纠偏”,以减少在企业或学校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而目标管理由于其结果导向的特征,不关注过程,给予组织成员很大的能动的空间,因而也带来过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同时由于目标管理是事后管理,而不像过程管理的“随时纠偏”,也就是考核时结果已经发生,管理的代价比较大,更适合高水平阶段的管理,而不适合处于成长阶段的民办高校,从而使得过程管理模式成了现阶段民办高校的必然选择。

(二)现阶段民办高校教职工的整体素质更适合过程管理模式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民办高校虽然已经成长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办学主体的原因,民办高校还没有取得与公办院校一样的“国民待遇”。与公办院校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不同,民办院校实施的是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基于市场规律和成本考虑,民办高校的教师大多为兼职教师或大学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学历、职称层次较低,这些老师的“临时观念”强,大都怀有“打工仔心态”,主人翁意识差,工作的责任心和自觉性不高。而“目标管理”强调的是通过“激励”来调动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变外在控制为自我控制,主动地去设定目标实现目标,这与现阶段民办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显然是不合适的。另一方面,当前民办高校大都还处在规模扩张而非“内涵建设”阶段。科研水平、科研氛围远不及公办高校,教师的课时排得很满,几乎成了“授课机器”,工作的创造性不强,基本属于重复劳动,更类似于企业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需要发挥员工能动性、创造性的空间不大,更多的反倒是要求员工按照规范化的流程不折不扣地执行和复制,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还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管理与执行的关系,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很难一致,甚至是矛盾的,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为特征的目标管理显然不适合。

(三)过程管理模式在实践中更易于操作与考核

过程管理拒绝个性,强调整齐划一、标准化、规范化,把千差万别的个别行为抽象为统一的动作,简化为规范流程。例如国内大多数民办高校教师实行统一“坐班制”,并且对于“坐班”期间的工作内容、工作状态、工作秩序都有详细严格的规定,教师上下班要“打卡”,不论教职工和学生都要执行严格的请销假制度。虽然牺牲了个性和创造性,但如此细微的标准化和量化的确更加易于操作、复制,也便于监督考核。对于正处于成长和上升阶段的民办高校来说,精细化的过程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这也是国内很多民办高校在上世纪90年代积极渴望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过程管理模式在民办高校运用中表现出的局限性

(一)过程管理的方法与高校自身的性质与特点存在冲突

尽管办学主体不同,民办高校仍然具有高校的一般特征,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是相同的。“大学应是学者自我管理、以自由为基本价值的一种组织,它的主要活动与学术有关。”高校教师是一个高知高智的知识群体,与一般的简单劳动者不同,他们大都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能力,当他们的生理、安全等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有着很高的精神层面的诉求,渴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个人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更需要在工作中被尊重和理解。同时,高校教师的工作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劳动,用简单的外在“量化”方式往往很难准确估量其价值,因此对高校教师的管理应当以“激励”取代“压制”,以“目标激励”取代“过程监督”,调动他们内在的能动性和潜能,主动地完成好工作。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因此人们总是把教学称为“艺术”而不是“技术”,所谓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能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状态,因为只有在思想没有束缚的自由交锋中,常常能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过程管理所强调的“规范”与“控制”恰恰是自由创造的“天敌”,以此来控制教学过程只能是对师生创造性的“扼杀”。

(二)过程管理运行中的考核成本巨大

过程管理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机制。始终处于一种闭合式循环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之中。在PDCA这个闭合的循环中,C(check)检查或考核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十分重要的环节。而要想做到检查、考核环节的及时、准确、客观,就要求对于整个组织的每一名成员的每一项工作予以实时的对照检查,查找不足并及时反馈、纠偏,做不到这点,或者虽然做了但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地查找问题进行纠偏,将导致过程管理的水平大打折扣,毫无意义。但是,当一个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检查的成本是相当之高的,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财力。作为高等教育市场化产物的民办高校,基于成本考虑不可能投入足够的资源。于是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在国内的民办高校往往管理的理念是先进的,但管理的手段却常常是落后的,用“小米加步枪”的装备去打一场现代化的信息战,其结果就是先进的理念最后也仅是停留于理念层面。

三、从过程管理到目标管理是民办高校管理模式转型的必然趋势

(一)目标管理体现了现代管理学回归“人本化”的潮流趋势

纵观西方管理学思想的演变过程,从以泰罗制为代表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将企业员工看作本性自私、懒惰,一切行为源自经济诱因的“经济人”,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模式,把人置于“物”的境地和实现目的的手段,到行为科学的管理思想开始突破古典管理理念将工人视为机器的延伸而漠视其社会属性的局限,以“社会人”假设取代“经济人”假设,实现了管理学思想演化的第一次重大转向,直到“二战”后的现代管理学尝试以“系统的方法”来研究管理问题,扬弃了“社会人”假设,提出个体不仅对群体存在依附关系,更具有的独立人格和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在对于人性的认识上迈出坚实的一步,直到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承载知识的主体——人的要素取代土地、资本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人才和知识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的第一动力,“传统的那种把人当作机器、以控制和指令为主的管制型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成为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被誉为“现代管理之父”的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首创了目标管理的理论。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一书中他首次提出了“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思想。不同于过程管理通过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的方法“控制”员工的行为,将员工“绑定”在整个工作过程之中,使之成为不停运转的企业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目标管理”只注重“结果”,不关心“过程”。企业一切活动围绕着“目标”展开,“目标”好似一根红线贯穿企业行为的始终,以“目标”为出发点,最终又以“目标”为落脚点和归宿。“目标”既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指南和标准,也是最终对部门和员工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的依据。目标管理的核心理念,正如德鲁克所说,在于通过“自我控制”而不是“压力管理”的方式,从而实现真正的个人自由。目标管理理解人、尊重人、重视人。认为人在理解并认同组织目标和个人工作的意义的前提下,能够焕发出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潜能。目标管理不是采取压制、鞭策的手段而是更多使用“激励”的方法,调动员工的成就感、价值认同感等高层次需求,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适应了现代管理学回归“人本化”的潮流趋势。

(二)目标管理契合了现代大学制度中学术自由民主管理的理念

现代大学制度是关于大学的社会功能、办学目标以及内部治理结构、运行方式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其精华和命脉。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质的突破和可持续的发展,也应当将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在大学的内部管理机制上实现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目标管理正是一种倡导民主的管理制度,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员工充分了解组织目标的内容及其与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因此,能够主动地投身于目标的实现,并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在目标管理过程中,上级与下级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信任的、尊重的关系,这种管理的方式和关系非常适合于高校这样的学术团体和文化组织。

(三)目标管理顺应了未来民办高校“去企业化”的变革方向

管理学的发展阶段范文第5篇

经济学学的更广些,但这两个专业都是热门,经济越发达,这两个专业需要的就业人越多,两者分别介绍如下:

1、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其中经济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活动,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以较少耗费取得较大效益的问题。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各种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关系;

2、会计学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资金的运动。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