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范文第1篇

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是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学院等科研院校为技术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企业,专业从事各类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温室工程设计施工、园艺景观设计施工、科技栽培展示设计施工、工厂化高效栽培施工,拥有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专业园艺技术服务团队。

公司业务涵盖现代设施农业工程以及蔬菜、果树、花卉、苗木等园林园艺专业领域,同时涉及养殖、畜牧、农产品物流等领域,整合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专业的园艺景观设计、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等,为农业科技园区及相关的涉农企业提供项目策划、规划设计、技术咨询、工程施工、种植技术服务、农产品物流、种子种苗、农业资材销售、农业培训等全方位服务。

公司拥有一个近200 人的紧密合作的专家顾问团队和一支近300 人的实战经验丰富的员工队伍,并与荷兰、挪威、加拿大、以色列、西班牙等国际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技企业开展了深入的技术合作。目前,公司承担的农业园区规划项目、温室工程项目、景观设计项目和技术服务项目已经遍布北京、天津、山西、山东、内蒙、江苏、河南、广东等二十几个省市。如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北京昌平草莓博览园、天津天房团泊现代农业示范园、山西皇城相府农业园、山西蒲县现代农业示范园、陕西西安裕兴现代农业观光园、山东惠民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内蒙古鄂尔多斯绿梦苑、北京农学院基地异型温室、中国环境科学院试验温室等项目案例都得到了当地政府、企业和社会广泛好评。最近举办的北京首届农业嘉年华,北京富通园艺有限公司参与了项目的规划设计并承担了最大的创意农业蔬菜森林馆,馆内设计新颖,创意独特:拇指西瓜、番茄藤上爬、番薯空中长、黄姜堆成山……奇妙的蔬果之旅得到了市民的大力称赞。

公司在北京通州拥有规划面积10000 亩(667 m2)的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已完成一期建设1000 亩(667 m2),集中进行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展示、高效设施农业示范、现代园艺技术的集成和人才储备。北京中农富通园艺公司秉承“聚世界一流农业人才、建国际优秀推广平台”的战略理念,不断加强国际的技术合作,开拓温室技术创新,引领中国园艺技术推广,立志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都市农业园区 景观生态学 景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TB4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远远超出了城市土地的负荷,从而导致了日前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日益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日益扩延的都市范围使得农业土地的范围越来越小,都市边缘肥沃的土地日益蔓延为都市的蔓延范围,此种现状严重的破坏了如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论指导,导致了今时今日环境污染破坏严重、耕地日益减少、全民身体素质下降等社会问题。在此种社会背景下,对自然的依赖性最大的农业,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也由第一产业的发展方式朝着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式慢慢转变。

都市农业园区是都市农业的重要载体形式,同时也是现代农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对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从景观规划设计的视角出发,结合景观生态学、景观安全格局、景观美学及园林景观相关原理对都市农业园区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使都市型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更加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都市农业园区的概念及内涵

具有地域性特征的都市农业园区,是都市农业的重要载体形式,是指在城市内或者都市圈范围内,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等一定手段,在遵循可持续发展及资源调控利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通过详细的规划来聚集农业的生产方式、发展方式,对农业的各种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使之能够成为功能布局优化、结构层次合理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的系统。

都市型农业园区的主要特征是依托于都市又服务于城市。都市型农业园区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成为现代都市农业日益发展成熟的重要的载体形式,在此种载体中发展都市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可遏制了现代都市的无限制的扩张,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休闲娱乐、农业科研教育场所,同时也保证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变。

2.西安都市圈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和建设主要以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为主要依托而发展的。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规模化、标准化型:特点为种植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集中展示出了农业化的发展水平。2)高科技现代农业展示型:普遍采用智能温室、无土栽培、组培育苗的现代化设施和手段。3)农业生产与休闲相结合型:特点为园区农业生产主体突出,观光休闲设施配套齐全,游客可参与土地租赁,果树和动物认养等农事活动。4)民俗文化、农家乐型:其以村镇为单位,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购。

3.都市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依据

3.1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

1.景观在生态学中的含义

对于都市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指导方法论的研究,首先应将景观在生态学中的含义进行清晰的阐释和梳理。根据笔者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和梳理,认为景观在生态学中的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⑴景观是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组成,具有异质性。⑵景观是具有明显形态特征和功能联系的地理实体,其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关性和地域性;⑶景观既是生物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的生存环境。⑷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具有尺度性;⑸景观具有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表现为综合性。[胡先祥.景观规划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8(27)]

2.景观生态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1)斑块(Patch) 是景观中的点状因素。在一个较大的景观系统中可将那些点状的景观要素归类于“斑块”。在都市农业园区中的整个景观规划范围中的绿地广场、建筑群体以及园区边界地带的公共空间都可作为斑块来看待。

2)廊道(Corridor)是景观中的线形因素,其最显著的作用便是可以作为生态系统中的转输载体,可以起到一定的生态作用。廊道在景观中可分为以下三类:河道水系或蓝色网络状廊道;森林、林荫道或绿色带状廊道;街道(硬质道路)或者灰色线状廊道。它们可分别简称为蓝道、绿道和灰道。

3)基质(Matrix)景观中的面状因素。它是作为景观区域镶嵌在生态系统背景或按照农业园区功能及生活所形成的不同类型的历史风貌特色景观、标志性景观区,亦是构成农业园区景观特征中最广泛又敏感的部分。

4)边界(Boundary) 属于农业园区景观生态体系各要素构成相邻系统的交界面和接触界定的区域。在农业园区中的建成区部分,在不同功能分区为依托的园区内的人工生态系统是属于内部生境,城乡自然生态系统的乡村城郊则属于外部生境,城乡结合部带则就属于边界区域。它深刻地影响着环境生境的可持续的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持。

5)异质性(Heterogeneity)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是景观区别于其他生命层次的最显著的特征。景观异质性包括了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

6)尺度(Scale)指研究对象时间和空间的细化水平,任何景观现象和生态过程均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特征。

3.2景观美学

景观美是在特定的有限整体生态环境里,按照客观的美的规律和人对白然足够明勿的审美观念创造出来的艺术性鲜明、突出、生动的形象,有力地揭示了人对白然既征服又保持和谐一致的本质。景观美学是应用美学理论研究景观艺术的美学特征和规律的学科。美是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抽象和概括,它是通过人类的感官对外界环境的感受而产生的愉悦。观光农业园内一切景观形式都应体现出农业的本质,反映出对农业景观美的认识、抽象和提炼。

3.3园林景观理论

园林景观理论认为景观由景观元素构成,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等。在园林景观理论中农业观光的主要对象是农业景观。农业景观的自然和人文观赏因素很早就被人们所发现和运用,从中外园林景观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上,我们能看到很多农业的影子。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上找到农业观光的原始形态。《周礼》上有:“园圃树之果瓜,时敛而收之。”;《说文》上有:“园,树果;圃,树菜也。”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古典园林产生之初―周朝的苑、囿开始,园林中就栽有大量的桃、梅、瓜等农作物。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其实也是把自然元素和人文元素通过造景规划实现的过程。借助于园林景观理论,规划建设者可以从地域特征出发,通过对植物、土地、水、场地、建筑等造景元素的规划设计,创造视觉优美、生态良好、空间舒适的观光游憩场所。综上所述,园林景观理论和都市农业园区的建设密切相关。

4.结束语

都市农业园区作为都市农业的重要载体形式,也是都市农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因此研究都市农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首先应从研究其相关的景观规划设计原理为主要研究理论基础,对于以上研究理论的梳理和分析有利于指导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同时也对都市农业园区的生态规划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先祥.景观规划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8(27)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衡水;高职院校;现代农业;实践;研究

1衡水市现代农业建设的现状及调查

立体全方位调研了衡水市及各区县现代农业建设的现状,包括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现代农业建设的现状。调研内容主要包括:

1.1衡水地区目前建设特色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

早在2017年,衡水市人民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衡政发[2017]8号)。文件提到,现代农业园区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抓手。通过抓规划,引领科学发展;抓科技,强化科技支撑;抓品牌,提高竞争能力;抓融合,助推转型升级;抓主体,增强辐射带动5个主要措施建设衡水特色现代农业园区。

1.2衡水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已取得的成果

衡水市饶阳县紧紧围绕“率先在全省建成现代农业强县”的目标,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将发展智慧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抓手,集中力量探索推进,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精准化、智能化程度,加快了全县农业转型升级步伐。衡水市枣强县将土地流转工作作为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出台鼓励政策、加强学习培训等措施,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扎实开展,唐林农业科技园区被评定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武强县立足县情实际,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坚持将土地流转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龙头企业主导、高新技术支撑、高效农业带动、合作组织连接、致富能手引领型等形式,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促进了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现代化转变。

2衡水高职院校为地方现代农业建设服务的必要性分析

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大学以一身而兼备职业学校、文化中心和研究机构这3重身份”,他把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这3项职能确定为大学的主要职能,而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1种类型也不例外。高等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肩负着培养服务地方现代农业人才的使命,必须突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以服务“三农”为特色,以改革创新为保证,以“育人兴农、科技强农、服务惠农”为抓手,充分发挥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职能。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衡水市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开设有园林技术、畜牧兽医等涉农专业,在促进衡水地区“科教兴农”方面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3衡水高职院校为地方现代农业建设服务的对策研究

3.1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素质为抓手,加快地方现代农业服务步伐

2017年,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成功申报了河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名师工作室(园林专业)项目,该项目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中高职教师素质协同提升。名师工作室集教育、教科研、培训于一体,充分发挥其专业上应有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提升了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培养了1批致力于职业教育和教科研工作、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高水平的创新团队。通过该项目每次80学时的集中研修培训,显著提升了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由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李少博老师创办的博瑞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先后参与了徐家南田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与施工、南王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与施工等项目,积极为衡水市现代农业发展做贡献。

3.2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地方现代农业发展

以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园林技术为例,为了更好地对接地方现代农业发展,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与武邑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对接,联合成功申报了园林技术专业“3+2”中高职学生衔接培养模式。同样得益于河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名师工作室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中职、高职、园林企业一线专家共同商讨,历时将近半年的充分讨论,调整了园林技术“3+2”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衡水地区三农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后盾。

3.3多途径多渠道开展各类培训,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发挥智力优势,结合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生物工程系一直做好面向三农的培训服务。2018年,李晓老师、马敬民老师先后4次为景县农牧局新兴职业农民培班学员,系统讲述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检测技术、小麦高产新技术等。仅2018年,教师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00余人次。(2)通过承接社会培训,投身社会扶贫事业,使更多的事业人员接受职业培训。如2018年,陈志军、陈惠哲2位老师多次为深县就业服务局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进行授课,讲授内容主要为现代农业中的养殖、种植经验,获益人次达到300人。(3)以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服务社会。2018年,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2016级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深入校企合作单位河北康宏牧业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实训,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又为衡水地区涉农企业提供了专业和技术服务支持。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范文第4篇

景观生态园林也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 营造生态园林景观,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工建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参与性和亲密性,使自然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环境的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

一、景观生态园的概念

生态园是以生态学的原理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的四美生态园林工程。

二、景观生态园的内涵

1.生态园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

2.生态园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

3.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三、生态园的分类

从自然资源角度化分,可分为以下几类:

1.自然保护区生态园(区)类2.森林生态公园(区)类3.地质生态公园(区)类4.农业生态园(区)类5.城市生态保育(区)类。

从产业经济与技术角度化分,可分为:

1.观光农业生态园2.都市科技型生态园3.休闲度假型生态园

四、景观生态园的规划设计原则和总体思路

1.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设计

生态园的规划应充分考虑原有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电、食宿及娱乐场和度假村的进一步建设等。另外,生态园的规划必须结合生态园所处地区的文化与人文景观,开发出具有当地农业和文化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旅游精品,服务社会。

2.培植精品,营造主题形象

生态园规划应以生态农业模式作为园区农业生产的整体布局方式,培植具有生命力的生态旅游型观光农业精品。另外,要发挥生态园已有的生产优势,采用有机农业栽培和种植模式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体现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前景,形成产品特色,营造“绿色、安全、生态”的主题形象。

3.效益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园的规划设计以生态学理论作指导思想,采用生态学原理、环境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管理机制,使整个园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经过科学规划的生态园主要是以生态农业的设计实现其生态效益;以现代有机农业栽培模式与高科技生产技术的应用实现生态园的经济效益;以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实现它的社会效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

五、生态园整体规划方案

1.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

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

A、生态农业示范区

生态示范区是生态园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态园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生态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B、观光旅游区域

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内建设花艺馆、野火乐园、绿色餐厅、绿色礼品店、农家乐活动园、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生态公园、天然鸟林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

C、科普教育功能区

旅游科普规划时应遵循知识性原则、科技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例如可以通过在生态园中设立农业科普馆和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等科普教育中心,向游人介绍农业历史、农业发展现状,普及农业知识和加强环保教育。还可在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设立现代农业科技研究中心,采用生物工程方法培植各种农作物,形成特色农业。这样生态园一方面可以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科普教育提供基地,为大中院校和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提供场所,同时也为各种展览和大型农业技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农技培训提供场所。

2.生态园中其他规划

A、园路规划

依照园林规划的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布局既不会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会影响园内景区风景的和谐和美观。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

B、给水排灌工程规划

生态园以生产有机农产品为主,园内农业生产需要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同时考虑到环保及游人、园工的饮用需水,所以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规划中主要利用地势起伏的自然坡度和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体;一切人工给水排水系统,均以埋设暗管为宜,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农产品加工厂和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排入园内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环境。

C、园区绿化设计

生态园内的绿化规划,均以不影响园内生态农业运作和园内区域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全园景观布局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全园内建筑周围平地及山坡(农业种植区域除外)绿化均采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要干道和生态公园等辅场所(餐厅、科普馆等等)周围绿化则采用观花、观叶树为主,全园内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70%~80%,落叶树占20%~30%,保证园内四季常青。

3.生态园的建筑设计

生态园建筑是生态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根据生态园的环境、定位、投资等因素量身设计。好的生态园建筑创意也能吸引游客。生态园的建筑,应以绿色、生态、环保为主,要突出生态的主题。同时,作为供游人休闲、度假、体验的场所,还要注意建筑物与环境与游客之间的融洽关系。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范文第5篇

1.1提供了生态保障

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首要任务就是要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确保水土资源的可持续维护。茶叶坳和枧田两条小流域,积极采取植树种草、封育管护、完善坡面水系等综合措施,建立了综合、系统、高效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当地农业发展,特别是龙回至浮下万亩甜柚生态示范基地和清溪现代农业示范园提供了生态保障。

1.2夯实了发展基础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备条件。茶叶坳和枧田小流域通过修建梯田、修筑塘坝、建池蓄水、筑沟排水、修路架电,有效地改善了流域内的生产条件,为产业基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3培育了产业基地

产业是现代农业的支撑。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引导并扶持有能力的企业和大户采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开发治理,大力发展名优经济果木林,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基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撑。茶叶坳小流域引进大户20多户建立了甜柚基地407hm2;枧田小流域引进企业3户、大户17户,建立了油茶、脐橙、苗木基地。

1.4催生了机制创新

现代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了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当地政府在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过程中,加强组织协调,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为“引子”,创新投资机制,拓宽投资渠道。一方面整合相关项目资金用于产业基地建设,如茶叶坳小流域,南康市政府就整合了财政、开发办、果业、林业、水利、农机、交通、科技等部门的项目资金7000多万元用于龙回至浮下万亩甜柚生态示范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引导扶持企业、大户等投向治理开发,如江西绿宏生态有限公司在枧田小流域投资近千万元,建立了千亩苗木基地。于是,一个政府引导、部门联动、主体开发、社会各界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应运而生了。投资机制的创新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5造就了新型农民

发展现代农业,农民是主体,但这个农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具备了较高素质和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引进企业和大户发展产业,实行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经营,培养造就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引领着现代农业向前发展。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应在更高层次上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有力支撑,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水土保持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更高层次上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2.1坚持科学规划,维护规划权威

凡事预则立。科学合理的小流域规划,是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和前提。综合治理要在更高层次上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就必须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按照“一条小流域就是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原则,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地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统一性。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当地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现状出发,紧扣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遵循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路线进行科学规划。要主动吸纳相关部门参与统一规划,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和针对性。要努力维护小流域规划的权威,切实防止随意改变规划设计或者不按规划设计实施开发的现象发生,坚决杜绝开发业主圈地不开发和重建轻管行为。

2.2提高科技含量,提升治理水平

现代农业是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的社会化农业。综合治理要在更高层次上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就必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科技含量。要坚持科技创新,紧紧围绕各地优势特色产业,加强与相关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做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着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要加大业主和基地一线人员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努力提高产业基地或园区的经营管理水平,真正实现治理开发一片成功见效一片。

2.3创新治理模式,增强治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