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二数学的难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高一学生数学成绩落后的原因,及应对办法
【原因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难度提高。因此会有少部分新高一生一时无法适应。表现在上课都听懂,作业不会做;或即使做出来,老师批改后才知道有多处错误,这种现象被戏称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因此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在初中数学考试都接近满分,怎么到了高中会考试不及格?!
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初中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高一年级的学生一开始的思维梯度太大,以至集合、映射、函数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由于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确定了常见的思维套路。因此,形成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是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也使很多学习被动的、依赖心理重的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
应对方法:要透彻理解书本上和课堂上老师补充的内容,有时要反复思考、再三研究,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并在勤学的基础上好问。
【原因二】初、高中不同学习阶段对数学的不同要求所致。高中考试平均分一般要求在70分左右。如果一个班有50名学生,通常会有10个以下不及格,90分以上人数较少。有些同学和家长不了解这些情况,对初三时的成绩接近满分到高一开始时的不及格这个落差感到不可思议,重点中学的学生及其家长会特别有压力。
应对方法:看学生的成绩不能仅看分数值,关键要看在班级或年级的相对位置,同时还要看学生所在学校在全市所处的位置,综合考虑就会心理平衡,不必要的负担也就随之而去。
【原因三】学习方法的不适应。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内容多、进度快、题目难,课堂听懂作业却常常磕磕绊绊,由于各科信息量都较大,如果不能有效地复习,前学后忘的现象比较严重。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体会 “死记硬背”与“活学活用”的区别。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不能抓重点难点,不能体会思想方法,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应对方法:课堂上不仅要听懂,还要把老师补充的内容适当地记下来,课后最好把所学的内容消化后再做作业,不要一边做题一边看笔记或看公式。课后尽可能再选择一些相关问题来练习,以便做到触类旁通。
【原因四】思想上有所放松。由于初三学习比较辛苦,到高一部分同学会有松口气的想法,因为离高考毕竟还有三年时间,尤其是初三靠拼命补课突击上来的部分同学,还指望“重温旧梦”,这是很危险的想法。如果高一基础太差,指望高三突击,实践表明多数同学会落空。部分智力较好的男生“恃才傲物”,解题只追求答案的正确性,书写不规范,考试时丢分严重。
经过升中考后,高一年级的学生有的思想开始松懈,尤其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同学,甚至错误的认为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而高中数学的难度远非初中数学能比,需要三年的艰苦努力,加上高考的内容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具有很强的选拨性,想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其缺漏的很多知识是非常难完成的。
应对方法:高一的课程内容不得懈怠,函数知识贯穿于高中数学的始终,函数思想更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利器,学好函数对整个高中数学都很重要,放松不得。在高一开始时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非常重要。高中数学有十几章内容,高一数学主要是函数,有些同学函数学得不怎么好,但高二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却能学得不错,因此,一定要用变化的观点对待学生。鼓励和自信是永不失效的教育法宝。
二、学好数学,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中学生不仅要想学,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2、课前预习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上课更能专心听重点难点,把老师补充的内容记录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是提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关键词】高三;数学;困境;学习策略
引言
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对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数学的重要性并没有因素质教育的实施而有所减少,数学作为高中阶段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学好数学在高三的学习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同时更是我们学生取得良好的高考成绩的重要保障.很多高中生都抱怨说学习数学难,学好数学更难.究其根源,主要是学生在高一、高二时没有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再加上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更没有刻苦钻研的毅力,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着高三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高三学生应该正确对待数学这门学科,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总结学习经验,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高三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境
(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三学生由于处于高考前夕的关键时期,面对紧张的高考压力以及高难度、内容复杂的数学课程,很容易产生数学焦虑等症状,甚至在学习数学或参加数学考试时产生的不安、畏惧等焦虑状态,给高三学生在高考数学中正常发挥带来了难度.究其原因,很多高三学生之所以出现数学焦虑的症状,主要是在高一、高二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乏自信,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善于思考,对待困难的问题不能踏踏实实的刻苦钻研,争取突破自己,而是轻易放弃;这样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很难使得学生的数学成绩得以提高.
(二)学习方法不科学
导致数学学困生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现在,还有很多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仍然对任课教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能及时预习、不制定学习计划、老师不布置学习任务就不知道做什么,这都是学习缺乏主动性的表现.还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学生由于课前没有预习,又对老师课堂上讲的新内容不了解,于是出于为方便课后复习考虑,上课一心忙于记笔记,甚至记下老师说的每句话,讲的每道例题,这一现象看似积极有效,但是学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忽略了老师在讲解时所体现出来的思维过程,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导致这些学生只学会了数学知识而没有掌握方法.
二、高三学生学好数学的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
要想学好高三数学,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科学的学习观念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保证.高效的学习过程强调的不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做了多少题目,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而是学会了更多的解题方法,优化了自身的知识结构.高三数学复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结构优化和再造的过程.因此,学好高三数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更新学习观念,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掌握系统的数学学习方法,创新数学思维,从而优化自己的知识网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能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解题当中去.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三数学的重要保障.首先,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这主要源于平时的锻炼.尤其是对于三角函数、集合问题、排列组合等对细节要求较高的数学难题,更需要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才不会因为疏忽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使解题思路走向错误的方向.其次,学生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要勤于思考,在日常学习中培养自身的主动性,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从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探求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对于已经掌握的题目可以试着去探索其他的解题方法,进而培养思维的主动性、灵活性和独立性.
(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三学生学好数学,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关键.首先,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充足的预习工作有助于学生在课前对于上一节课堂内容充分的消化吸收,并且了解新的课程学习要点和难点,使自身的新旧知识之间能够很好的衔接,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还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其次,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应该注重听,在听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在课下多做练习,总结经验,重点掌握解题方法,进而活化思维方式.而笔记只要提纲挈领地记下必要的步骤和补充的结论和例题等,课下再进行完善.另外,学好高三数学还要抓住“变”与“不变”的学习规律,这是因为高三数学综合性很高,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应用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高三数学时必须熟练掌握必要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套路,面对灵活多变的题目背景、设问方式等,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不变”的知识探求多种解题思路,从而形成一套独立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对于不等式的证明问题,要学会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灵活运用比较法、综合法、换元法、反证法、放缩法、构造法等证明方法,学会随机应变.
【关键词】 数学 快乐
数学是枯燥无味的,数学是冷冰冰不受欢迎的,这是大多数学生对高中数学的感受。究其根源,这些消极的数学感受源自于消极的数学学习体验。学生没有成功的数学体验,感受不到数学带来的乐趣,逐步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进一步带来的恶性循环,最终造成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低下。面对这种现状,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感到快乐?
一、教学资源要有趣味化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新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景。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那么如何更好的创设问题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通过巧妙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教学高二数学必修三中的第三章《算法案例》一课时,我采用了学生现在最感兴趣的电脑用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先都来谈谈电脑的好处,再对自己对电脑的掌握程度来进行比赛,看谁能够将电脑的应用更多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应用到数学计算中来.通过更巧妙新颖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活动。
2、改变例题和练习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已经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课本的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在高二数学必修三中教学《概率与统计》一课时,我把平时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如“同时投掷3枚均匀的硬币,恰有一枚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我发给每一个学生一人3枚硬币,让他们自己亲自投掷,然后让他们自己计下结果,当时学生觉得非常的高兴,都很认真的完成试验。学生的热情异常高涨。
二、应用注意规律
在心理学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的,在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由于高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约为三十分钟,所以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实行“满堂灌”一直都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反过来,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因此 ,要合理进行两种注意规律的转换。比如讲解“数列”时,可以先给学生讲“国际象棋”、“高斯求和”等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对课堂内容有意注意。然后很自然的引入新课,进行详细地讲解,这时学生运用无意注意来听课即可。对于“数列的定义”、“数列的通项”等重、难点知识可以利用课堂提问,学生讨论,举出实例等方式让学生以有意注意来学习,以便克服困难,掌握重、难点。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的有兴趣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有效地学习,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应用情感教育原则在数学教学中
⒈激发性原则的应用
利用创设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作用于学生心境来唤起学生的内部需要,产生相应情感。
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如讲《等比数列求和》时,给学生讲故事:印度国王要重赏发明64格国际象棋的大臣西萨。西萨说,我什么都不要,只要麦子,第一格只要一粒,以后每格都是前一格的2倍,这64格都摆完就行了。国王说,你的要求太低了。同学们,你们说,这要求低不低?同学们议论纷纷,大多数认为太低了。这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1+2+22+23+…+263=18446744078709551615粒≈5270亿吨,相当于全世界200年内生产的全部小麦总产量。同学们听后都很惊讶。老师告诉学生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等比数列数求和》。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2)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把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大量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个性和特长,陶冶品质和情操。
⒉鼓励性原则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偶然产生的暂时性积极情感予肯定和鼓励,使它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积极情感,进而对知识始终产生强烈的欲望和追求。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成功情境,让学生成功地学习,成功地对各种疑难的解决,从而使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获得满足,并体验到认识活动的快乐情境,使即时兴趣向稳定兴趣转化。教师肯定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功感的获得非常重要,学生若能经常受到这种成功的激励,就会使他们深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对数学更感兴趣,在数学课堂中感到快乐。
“快乐教学”是当代教育界正在深入探讨的课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快乐教学”必将代替传统的那种枯燥、单板的教学模式,苦学乐学会学,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体现到快乐.这是时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 肖川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岳麓出版社
2、 陈旭远 《推进新课程》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 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高中数学;入门学习;方法
高一是掌握好高中数学入门学习的关键时期,不少同学认为高中数学跟初中数学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主要还是数字之间的计算,殊不知高中数学包涵了函数、几何、概率、逻辑等,内容丰富、理论增强、难度加大,以前的学习方法往往不能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而高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又直接影响着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学习。所以,这就要求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同学们掌握好高中数学入门学习的方法,那么有哪些入门学习方法呢?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初探。
要更好的掌握好高中数学入门学习的方法,首先应该清楚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差别:一是高中数学语言抽象,初中数学通俗形象。如:高中数学中的映射、立体几何等概念难以理解;二是高中数学思维理性,初中数学机械定势。如:高中数学函数、概率的未知性要求极高的理性思维;三是高中数学内容增多,初中数学内容单一。这些都是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差别,只有充分认识和接受这种差别后,同学们才能更好地掌握高中数学的入门学习方法。
一、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很多同学认为经过初升高的努力后,需要享受一段时间的休整,待到高二、高三开始学习也不迟,却不知高中数学的知识学习主要安排在前两年,第三年主要是复习阶段。且高中数学中最难、最重要的内容都安排在高一,如果高一没学好数学,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都很难学好,因此同学应该在已开始就做好学好高中数学的心理准备,当然在学习初期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如:理性思维模式难以转变,抽象想象能力难以形成、学习内容繁多难以承受等。同学们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战胜种种困难,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逐一解决存在问题,把各种问题扼杀在摇篮,防止问题日积月累,只有拥有强大的心理准备,才能更好地抓好入学阶段的学习。同时,面对新环境,同学们还应该做好适应新老师、新教学模式的心理准备,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特点,并结合自身实际,改变自身学习态度和方式,努力适应教师的教学模式,从心理上和行动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前提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础,它不仅能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而且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新课程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课前预习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要注重质量,力争把教学内容弄懂,把握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勾画出自身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带着疑惑去听课,在听课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重点把握,有效的解决疑惑,从而提高了听课效果。因此,课前预习越充分,听课效果就越好,听课效果越好,就能更好地预习下节内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课堂认真听课
听课是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理解知识的重要环节,是训练技能、开拓思维的关键阶段,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45分钟,不仅能更好的完成各项习题练习,也能节省再次学习的时间,减低精力的消耗。所以要求同学们,要认真听课、专心听课,一是要理清老师上课的思路,结合课前预习的情况,找准知识疑点和难点,重点听取预习中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认真听老师是如何讲解知识、如何解决疑难问题,重点思考老师的思维模式,解题的方式方法等,逐步形成自身的思维方式,养成理性思维习惯;二是要认真听取同学发言,同学的交流更能引起自身的共鸣,从同学的发言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并学习借鉴同学的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等,加上老师的点拨,能更好的开阔自身思路,激发思考。
四、课后及时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是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阶段,通过复习学习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对基本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复习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法,关上书、笔记本等回忆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及方法等,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出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当然课后复习也包括通过习题练习来巩固知识,通过练习习题,有利于检查自身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是否完全掌握知识点,如果掌握不准,在练习习题的过程中会逐一体现出来,因此,要在准确把握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当然,在练习习题过程中,同学们要一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审题、解题、演算、验算的习惯,不要一开始就盲目乱闯,这对以后高中数学的学习有极大的影响,审题要做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切忌题意不清,仓促上阵;解题要做到思路清晰,方法便捷,胸有成竹;演算要做到仔细认真,切忌粗心大意;验算要做到把握细节,耐心细致。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备考;方法研究
一、从复习题型出发
(一)从复习要点出发,设计简单题型
考试是大众化的考核,所以在进行考题出题时不会出现过多太偏太难的题型,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在数学考题中,不论任何题型,基础分占据题型总分60%以上,学生掌握了基础的题型,在考试过程中不马虎,数学100分以上是可以达到的.所以,不论教师、学生都应该注意基础题型和知识点的掌握.比如说函数值域求法的掌握,这在以后三角函数、周期函数和初等函数学习中都是最基本的知识掌握点.
(二)进行多样化题型训练,进行变式结构讲解,让学生在多变的题型中认识到问题的本质
作为老师,总会教给学生从整个问题中提炼题型本质和知识点范围,因为任何题型永远万变不离其宗,只是转换了表达方式或者问题的要求表述.这就要求在高三的数学复习过程当中,进行变式训练,让学生在多样性的问题提问中,能够开拓思维,提炼问题本质要求,降低题目难度.
(三)熟悉考试考点,针对性地进行题目训练
高中数学的知识点、重难点、试题中所占份额、基本题型,经验的教师对于这些是有着心理预估的,所以教师可以在高三复习过程中,针对考试考点,进行题型设计,从基础题到能力型应用题,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在题海战术的运用下,形成思维习惯,进行能力提升.
二、从复习进度出发
(一)对复习进度有规划
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做到全部整体的统一,不仅有利于教师间的交流,也容易对学生的实际现状进行分析,统一的进度能够在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做到扎实有效,以教材为根本打好基础为后续的复习提供保障.在第二轮的复习中重点进行题型复习,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数学阶梯能力,并在复习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的形成,对题型有一定的掌控性和理解力,从问题出发看到根本,做到审题准确,在解题思路上要明确步骤,可能性的问题考虑周全,力求最正确的解答.
(二)关注学生,课堂教学把握节奏
高三的教师总会有“复习课难上”的体会,太过细化的讲解,会有同学放弃不听,可是条条框框地分析,又有学生跟不上节奏.所以,教师应该关注班级学生整体状况,从大部分学生的听课需求进行讲解,如若不关注学生学习状况,只按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授课方向走,不仅费时,而且达不到效果,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对高三的复习没有丝毫提升.
(三)重视考试讲评课
高三复习中面临最多的就是考试,考完试之后的点评在复习中极为重要,也是被规整进教学进度的,可见讲评的重要性.教师对学生在课堂授课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日常复习中可能判断会有所偏差,但考试中的答题现象是最明显的表达,教师可以在其中看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足和误区,以及整体性地分析大部分学生的易错点和应试过程中容易漏掉的知识点.通过考试可以分析出问题,并在每一次的考评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多次考评之后,对于易错的知识点和题型,教师和学生都有大概的方向,这对于复习质量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从应试技巧出发
(一)明确自我定位,有舍有得
应试教育针对的是所有学生,最后面的大题和附加题虽占总分分值,但在设置题目时是为了拉开成绩差距,以及给数学修养极高的学生设置的.所以,为了保证得分情况,在习题练习时,大部分学生应该从基础知识出发,重视基本得分点,将中低档的题型明确定位,反复练习,尽量做到熟能生巧,一眼从题型看到问题本质,巩固基础知识,得到卷面中的送分值.然后在中低档题型有百分百保障的时候,建议再去进行偏题和难题的训练.
(二)思路清晰有序化答题,作答合理掌握得分点
拿到考题时,先不急于书写卷面,不管心理定位上是基础点还是考试重难点,都要在脑中勾画出清晰的解题思路,并在演算纸上得出结论,最后进行卷面书写,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要点明确,合理化作答,不可过省过繁,掌握得分要点,规范化书写.
结束语
数学是偏逻辑性的科目,总体的考试题型和解题思路在熟练之后也就那么几类,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题型理解能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有在应试过程中,不仅要在知识点上拿到分值,还要注意应试技巧.
【参考文献】
[1]施益军.高三数学复习的方法与策略[J].中学数学月刊,2014(0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