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学发展趋势

管理学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学发展趋势

管理学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战略,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学

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国外战略管理学科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从20世纪 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也已有近20年的历史。可是,当前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于战略、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学科仍然缺乏全面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把握国外战略管理学科的研究框架及其发展趋势是有意义的。

一、战略与战略管理

“战略”一词的希腊语是strategos,意思是“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原是一个军事术语。20世纪 60年代,战略思想开始运用于商业领域,并与达尔文“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思想共同成为战略管理学科的两大思想源流。

什么是企业战略?有关说法纷繁芜杂,形成了所谓的理论“丛林”。如果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而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模式 (Pattern)。如果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Position),而从企业层次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观念(Perspective)。此外,战略也表现为企业在竞争中采用的一种计谋(Ploy)。这是关于企业战略比较全面的看法,即著名的5P模型(Mintzberg,et 1998)。需要说明的是,教科书通常倾向于把战略定义为一种计划或者谋划。

什么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管理,包括战略制定/形成(Strategy Formulation/formation)与战略实施(Strategy Implementation)两个部分。按照Ansoff的说法,它是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

二、战略管理学科

(一)战略管理学科的内涵

美国战略管理协会(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SMS)于1994年召开会议,研讨战略管理的发展前景。受到斯密和科斯的启发,与会学者提出了战略管理学科面临的四个基本问题(Rumelt, et 1994):第一,企业如何行为?第二,企业为什么会不相同?第三,公司总部的作用是什么?第四,什么决定了企业跨国竞争的成败?

如果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根据美国管理科学院工商政策与战略分部(Business Policy and Strategy Division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的说法,战略管理学科主要关心的是总经理的角色及其遇到的管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战略制定与实施;战略汁划与决策过程;战略控制与激励;资源分配;多角化与业务组合战略;竞争战略;总经理的遴选及其行为;高级管理层的组成过程及状况。

(二)战略管理学科的边界

战略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它研究企业成功 (或失败)的原因和过程。与其它工商管理学科不同,战略管理着重从总经理的角度,把企业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而其他工商管理学科仅就企业管理的某一职能管理方面进行研究,它们是战略 (Strategy)与策略(Tactic)的关系。战略是长远的、全局的,而策略是短期的、局部的。战略与策略相比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先有战略后有策略,策略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战略。战略管理学科与基础学科、其他工商管理学科、咨询机构和企业的关系,可以描述为图1。

如果把战略管理领域的知识创造与开发的过程看作一个学科研究的链条,那么基础学科大致相当于基础研究,战略管理相当于应用研究,战略咨询相当于开发研究,最终是要满足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需求。

三、国外战略管理学科的研究现状

战略管理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提出了一个战略管理学科的研究框架:业绩—内容—过程模型(Performance-Content-Process Model,简称 P-C-P模型),如图2所示。

在P-C-P模型中,业绩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按照战略管理研究的不同着眼点,企业战略可以分为公司战略(Corporate Strategy)和业务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两个层次(Porter,1987)、,前者旨在获取并保持公司优势 (Corporate Advantage),后者旨在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也就是狭义上的竞争战略。

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分为两个领域:战略内容 (Strategy Content)和战略过程(Strategy Process)。前者旨在揭示什么因素构成或支撑了企业的战略优势,有结构学派和资源学派之分;后者旨在描述企业战略如何形成、如何实施的过程,形成了十大学派。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良好的战略管理过程也会形成一定的战略优势。

(一)战略层次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战略通常分为两个层次:公司战略和业务战略。公司战略的概念首先由安索夫提出,它主要关注两个问题:第一,公司经营什么业务;第二,公司总部(Headquarter-HQ)应如何管理多个业务单位(SBU)来创造企业价值 (Porter,1987)。业务战略(Business Strategy),起源于Andrews的论述,主要关注企业经营的各个业务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教科书中通常把企业战略分为三个层次: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 (Functional Strategy)。职能战略是公司战略与竞争战略在企业各职能领域的体现,是连接战略与企业职能活动的桥梁。由于职能战略通常是短期的、局部的,因而称为策略更加准确。职能策略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策略、财务管理策略、人力资源策略、企业文化策略、生产制造策略等。因此,职能策略是企业战略不可分割的一个层次,但不应该属于战略管理学科的范畴。在学术界,职能策略的内容通常由工商管理的职能学科研究;在企业界,职能策略通常由企业的职能部门参与制定并负责实施。这其实也反映了战略管理综合集成的学科特点。

(二)战略内容

战略内容研究的是企业的战略选择及其业绩之间的关系,是解释性的。战略内容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产业组织经济学(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conomics,简称IO经济学)。

在竞争战略方面,1980年前后,波特把IO经济学结构学派的结构一行为一绩效模型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Model,简称SCP模型)引入战略管理,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产业的经济特征决定了SBU的业绩。具体来讲,SBU所在的产业及其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决定了它的竞争优势,进而决定了它的业绩。遵循S-C-P模型,波特提出了产业分析的竞争力量模型 (Competitive Forces Model):供应商、竞争者、购买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般竞争战略(Generic Strategies),即成本领先战略、别具一格战略和集中战略(Porter,1980)。

在公司战略方面,对于公司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业务,波特提出了三条测试的标准,即吸引力测试 (Attractiveness Test)、进入成本测试(Cost-of-en try test)、相得益彰测试(Better-off Test)。对于如何管理公司的多个业务,波特也提出了四个重要方面,即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重组 (Restructuring)、转移技能(Transferring Skills)、活动分享(Sharing Activities)(Porter,1987)。

受到波特成功的启发,芝加哥学派的IO经济学家们也很快在战略管理领域找到用武之地,并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影响巨大的资源学派 (Resource-Based View,简称RBV)。

1984年,Wernerfelf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基于资源的企业观”一文,这是资源学派的奠基之作。但是直到1990年,Hamel和Prahalad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RBV才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资源学派的核心论点是:企业以及企业的战略优势都建立在、而且应该建立在它所拥有的一系列特殊资源以及资源的使用方式之上。

转贴于

从竞争战略的角度来看,只有那些战略资源才能产生竞争优势。战略资源需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价值性:战略资源必须指向业务的关键成功要素(Key Success Factors-KSF),保证为最终顾客创造价值,并且这种价值还要耐久;

优越性:战略资源必须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强;

独特性:战略资源必须是独特的,难以转移,难以复制;

占有性:战略资源必须为企业占有,保证企业能获得相应的租金。

从公司战略的角度来看,RBV认为企业选择经营什么业务应该建立在企业战略资源的基础之上。科林斯和蒙哥马利指出了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经常犯的两种错误:第一,高估了企业战略资源的转移能力;第二,高估了企业一般资源对于创造竞争优势的能力(Collis,Montgomery,1998)。

(三)战略过程

战略内容试图揭示造成公司和SBU业绩差异的原因,关注“是什么(What)”的问题。战略过程则关注“怎么做(How)”的问题。战略过程研究的是战略如何形成并得以实施的问题,是描述性的。明兹博格把战略过程研究的有关研究归纳整理为十大学派。

设计学派(the Design Sch001)认为战略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化过程。设计学派把战略管理分为战略制定和实施两大部分。战略制定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比较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的过程中,按照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原则进行组合而形成的,也就是著名的SWOT方法。

计划学派(the Planning School)继承了设计学派SWOT的思想,但认为设计学派的分析方法过于主观,因而引入厂以决策科学为代表的理性的数量分析方法,强调战略是一个正式的计划过程。

定位学派(the Positioning School)的代表人物是波特,认为战略制定就是一个企业在产业中进行定位分析的过程,即首先选择产业,然后在产业中谋求有利的竞争地位。后来,定位学派的思想有两个重要发展。其一,夏皮洛等人认为SBU在产业中的地位难以持久,因而定位很难实现,战略实际上是一场不断定位、不断争夺的游戏。其二,波特在 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拓展了定位的概念,认为定位不仅要考虑产业的经济特征,还要考虑环境的文化、制度、外协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企业家学派(the Entrepreneurial School)发现许多企业没有系统的书面战略,而是靠企业家的个人素质来预见企业未来的发展,并通过他的价值观、权力和意志来约束企业的发展。因而,战略是一个企业家对企业未来图景的洞察过程。

认知学派(the Cognitive School)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出发,认为战略制定不仅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而且也包括一定的非理性思维,并且后者常常更为重要。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精神活动过程。

学习学派(the Learning School)认为环境是复杂并不可预测的,通过学习,尤其是组织学习 (Organizational Learning),企业才能应对不确定性。高层管理者的职责不是制定战略,而是管理组织学习的过程。因而,战略是一个学习及自然形成的过程。

权力学派(the Power School)认为企业内外存在着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利益团体,他们会用各自的权力对企业战略施加影响。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权力谈判及平衡的过程。

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认为企业文化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对于战略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基于企业成员共同的信念和理解的社会交往过程。

环境学派(the Environmental School)认为环境对于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领导就是企业积极地理解并适应环境,结果使企业形成了某种群落。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反应过程。

整合学派(the Configuration School)认为企业战略应从两个角度来认识战略,一方面战略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相对稳定,形成某种需要从多个角度认识的架构(Configuration);另一方面战略变革穿插于一系列相对稳定的战略状态之间。因而,战略是架构也是变革。

四、国外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战略环境的发展

信息技术和日益增强的市场力量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把人类社会推向后工业社会。SMS识别了十种对于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全球竞争、技术突变、管制解除、保护降低、收购兼并、顾客期望的变化、环境保护的压力、贸易板块的形成、能力过剩以及结构变化(Prahalad,Hamel,1994)。

企业在这种战略环境中经营,其面对的复杂性与日俱增,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企业战略决策需要考虑越来越多的因素;其二,这些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快。战略管理作为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动态性、复杂性的学问变得愈加重要。

(二)研究对象的发展

首先,竞争的概念得以扩展。过去的一般认识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发生在业务层面,公司之间不直接竞争(Porter,1987)。最近,有的学者认为公司之间同样存在竞争,表现为能力之争和标准之争等 (Prahalad,Hamel,1994)。其次,信息化促使了“3C”的变化,即企业的顾客(Customer)发生了变化,竞争(Competition)成了动态竞争,变化 (Change)本身也在变化。因而,战略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研究问题,比如,网站和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管理等。再次,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巨大,并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比如超大型的跨国公司和小型跨国公司,战略管理与国际管理(International Management)的联系日益紧密。最后,企业群落正在进入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围,比如虚拟企业、企业集团、战略联盟、企业集聚等。

(三)战略内容的发展

基于资源的观点从企业内部寻找竞争优势的来源,这是战略管理领域当前最引人入胜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和研究领域,比如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s)与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y),动态竞争(Dynamic Competition),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管理(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等。

(四)战略过程的发展

首先,十大学派的融合。基于理性主义的战略过程将相对衰落,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复杂性,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相结合的战略过程将受到更多的重视。其次,新的战略过程将围绕设计、演进、变革三个主题,而战略演进与战略变革变得愈益重要(Heene,1997);再次,如果把战略过程分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两个部分,战略实施的研究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此外,战略过程与战略内容的研究相互交织,逐步深入到战略智慧、管理哲学层面。

管理学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管理科学;科学技术;创新;“以人为本”。

传统的管理学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管理所处的环境不变或变化不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实环境不仅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而且变化的趋势也会越来越难以预测。进人新时期以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信息技术及高科技的发展以及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有限干预,迫使管理学将发生新的革命。我们既然生长在一个世界飞速变化的时代,就必然要有变化中的管理。没有变化的管理就不会有生命力!

总体而言,新时期管理科学的变革将是深刻而复杂的,其发展趋势必然会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人本管理思想将日益兴盛

重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目光远大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历来都强调人的重要作用。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在不同的时代,企业家、专家、学者对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的认识是有很大差别的。在传统的管理思想中,是把人作为和土地、资本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认为它们都能创造价值。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则只是把人看作“经济人”,因此,片面强调金钱的刺激作用,强调运用严厉的控制手段来管理工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企业家、专家、学者对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把企业职工不再仅仅看成一种生产要素,不仅仅看成一种“经济人”,而是看成“社会人”和“文化人”,把他们看成企业的主体。于是就提出了“人本管理”的新思想。“人本管理”是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相对应的概念,它要求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般认为,人本管理可分为五个层次: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具体则包括这样一些主要内容:一是运用行为科学,重新塑造人际关系;二是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质量;三是改善劳动管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四是推行民主管理,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意识;五是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等。

从管理发展的轨迹看,管理明显地正在从理性的科学管理—“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人本主义”的“软”管理转变。人本管理的兴起说明了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属都是围绕人而展开的,因而在组织中如何更加尊重人、信任人、培养人、发展人、实现人与工作的完美融合,将是未来管理者更加关注的主题之一。

二、创新管理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创新这一名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是指某种新事物的引人或引人某种新思想、新方法、新装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或指创造性、新意。而在组织学中,创新就是指以新思想为指导,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创造出不同于过去的新事物、新手段,即把广义的创新概念引人管理领域,成为管理科学的一部分。

一般而言,创新管理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二是创新型管理。引人创新概念的前提和结果必然是管理创新,同时,这种管理的内容理应包括对创新的管理。一般而言,创新型管理不同于传统型管理,它是把创新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及组织内外条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它也要求整个组织及其组成人员必须是创新型的,把创新作为其各种活动的主旋律。一言以蔽之,创新既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赢得竞争胜利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可以预言,创新管理是未来组织(包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它有助于企业促进全面创新,使创新活动由单项创新转向综合创新、个人创新转向群体创新。实践证明,创新管理既有利于降低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又可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和带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创新必将是未来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公开秘密。

三、由“硬”管理向“软”管理转化将为大势所趋

管理是人的管理,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客体虽然兼有人和物,但是对物的管理取决于对人的管理,所以,管理客体主要也是人。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都很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关键作用。从近代外国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来看,都是与工业文明密切相关的。二十世纪初有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泰罗的科学管理,30年代后有基于“社会人”假设的梅奥等人的行为管理(行为科学),50年代又有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马斯洛等人的人本管理,80年代以来则又出现了现代的文化管理,强调超越自我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管理发展史表明,管理本身明显存在着由理性的科学管理即“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即“人本主义”的“软”管理的转变。可以说,“软”管理与“硬”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软”管理的发展是以“硬”管理的存在为基础,而“硬”管理又靠“软”管理来提升,需以“软”管理的指导为前提。“硬”管理主要是高扬理性、崇尚科学的西方管理思想,“软”管理中则含有“天人合一”、人际关系融洽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那么,形成在中西管理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软”管理与“硬”管理的融合,并以“软”管理为主的中国式管理,乃是当今时代向我国管理界所提出的历史性任务。

四、知识管理的地位将日益凸现

新时期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从传统的对有形资本的管理向对无形资本的管理转移。企业如何开发知识、利用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就成为企业管理所遇到的又一新课题。

对知识管理的理解是多样的。最宽泛的理解认为,知识管理就是知识时代的管理,最狭窄的理解则认为知识管理只是对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的管理。介于上述理解之间的认识又有两种:一种认为是对知识的管理,另一种认为是用知识来管理。尽管理解不同,但是对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长并需要加以管理的认识却是相同的,对知识管理日趋重要的认识也是一致的。

五、管理信息化将主导现代管理科学的变革

管理学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展示;魅力;激发;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一年级的学生初次跨入小学,他们对学校、教师充满了好奇心。兴趣是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思考问题,勇于探索的巨大内驱力。我为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导课时精心地创设生活情境,使他们置身于数学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尽快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做到事半功倍。小学数学的内容大多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一点,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体会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比如在教学“青蛙吃害虫”时,可先播放动画图片,让学生猜一猜青蛙能做什么,是谁的好朋友?接着在多媒体屏幕上让大青蛙吃56只害虫,小青蛙吃30只害虫。这个导入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做了最好的铺垫。通过生动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也感到要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处处要用到数学知识。

二、动手操作,感悟知识

数学知识比较灵活,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他们动手摆一摆、拼一拼、数一数、分一分、画一画、摸一摸,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在操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去。

比如在教学“有趣的图形”时,为了让学生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可以启发学生说说教室中哪些物体属于什么图形,让学生对要学的图形有所感知,然后让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充分认识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再进一步利用各种图形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可拼成2008年的运动员、圣诞树、小鱼、房子……这样,发展了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又如在教学“发新书”时,让学生想一想,女生29人,男生18人,一共有多少人?29+18( )人,怎样计算?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拨计数器等,自己解答,从而采用最适合的方法来计算。有的学生说:“20+10=30,9+8=17,30+17=47”;有的学生“29+10=39,39+8=47”;有的学生说:“30+18=48,48-1=47”;还有一位学生说:“用竖式来计算。”可见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了所学知识,体现了学法的多样化,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个性。

三、小组合作,获取知识

在数学课堂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同桌讨论,小组讨论,相互评价,相互启发,结成学生共同体。这样做,有利于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如在教学“购物”时,我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购物活动。组长当售货员,其他三名同学用课前准备好的人民币(课本后的彩图)购买自己想买的文具。让学生介绍一下你是怎么买的?学生分组反馈(1)生1:我买了一本2角钱的练习本;生2:我买了一把8角钱的尺子;生3:我买了一支钢笔,正好一元钱。(2)生1:我买了一个6元5角的文具盒;生2:我买了一枝5角钱的铅笔;生3:我买了一块1角钱的橡皮……这样,在教学中可以多应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人人练说的基础上,同桌互说,小组进行交流,从而提高训练效益。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管理学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中,将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区分为5A与5B两类,高职属于5B,在其89条中指出,5B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某个职业或行业及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能力与资格。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目的是为成员国提供一个研讨改革国家技术与职业教育的论坛,以迎接21世纪初期的就业及其他社会问题的挑战。大会指出,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大会在改革教学内容方面强调:加强基础文化与基础能力的教学,以增强岗位变化与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继续学习的可能性。大会工作文件中强调提高“接受再培训能力”(Retrainability)的培养。加强非技能性能力的教育(如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加强创业精神的培养。未来非工资就业将大量增加,自立就业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文化学习和外语学习。

欧盟于1996年了一份关于教育与培训的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信息社会正在改变产业结构和工作性质,迫使人们不仅要能适应新的技术工具,还要能适应急剧变化的工作环境。社会中的种种变化带来不确定性,甚至使有些人的就业处于困境,因而,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一,要对普通文化课作重新评价。因为它是学生理解复杂社会现象的基础,它有助于增强学生掌握事物关键的能力,它也是适应经济变化和工作场所变化的重要因素。二,教育与培训所培养的工作技能与知识,要能使学生具有对社会变化的适应性,即长期就业的可能性。三,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灵活性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应考虑新的多样化的技能认可方法。

美国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NCRVE)在1995年为联邦政府提出了“关于生计的教育与培养的立法建议”,研究报告所提原则建议侧重于高中阶段教育和高中后教育,其中有关教学理念可归纳为:第一,职业性与科学性内容相结合,旨在使今日的学生获得能适应明日需要的各种理念。第二,不能仅局限于职业入门要求的具体技能,而要关注到行业的或职业的各个方面,应着眼于广义的行业或职业范围。第三,教育的目标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同时又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的基础。应排除只教某种岗位技能的课程。第四,教学计划的安排基于保证学生能向更高层次教育继续学习。

法国短期技术学院的教学大纲是由法国教育部统一制定的。大纲的要点归纳如下:首先,教学中既要重视专业基础理念的学习,又要重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接受的不是一种固定的职业训练,而是多科性,可适应技术发展及一系列职业要求。其次,专业基础理念是技术革新的源泉。与其让学生获得某些技术知识,不如培养学生从无限的知识系统中汲取和提炼所需知识的能力。再次,专业技术课程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其目的不是使学生学会某些具体的工艺知识和技能,获得解决某些问题的现成药方,而是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技术应用能力。

综合上述内容并结合德国、台湾地区等有关情况,我们看到当前国际高职教学理念有以下发展趋势:

一、教学口径在加宽,由针对岗位拓宽到职业或行业,甚至是某类职业或行业,并顾及职业生涯。

二、教学目标在提高,由单纯为了就业,走向就业升学并重和培养自我创业者。

三、教学内容不再过分集中于岗位具体技能,而是更强调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要求由满足上岗,扩展到增强岗位变化或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继续学习的可能性。

管理学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构建“和谐社区”是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及上级有关会议精神的重要任务,也是力促地方经济发展,构建“五型社区”的首要职责。按照创建“和谐社区”的要求,必须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创新实践;必须始终坚持结合社区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切实提高“和谐社区”创建水准。必须进一步坚定了“践行科学发展观、打造‘和谐社区’”的信念及“有为有位”的信心和决心。必须树立“四种意识”,构建“和谐社区”。

一是树立“争先创优”意识,构建“活力”社区。坚持将上级的要求、社区的追求、群众的需求作为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的突破口,社区领导班子必须高度统一思想,深化创建理念,立足社区实际,狠抓措施落实。主要是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制定好我们短、中、长期“和谐社区”创建目标,在规划制定、创建方案、实施措施等方面,统筹兼顾,注重实效。既考虑实现目标及创建过程的统一,又考虑有针对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特别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抓创建的新理念,树立社区与驻区单位共创共建的新举措。如,深化“社区与共建单位联抓联创制”、“楼院与居民联户共建制”、“骨干与群众联手共促制”等等。通过优化社区综合管理手段,营造“千家万户抓创建”氛围,夯实“共创共建”基础,激活“和谐社区”创建活力,彰显“和谐社区”特色。

二是树立“有为有位”意识,构建“五型”社区。坚持将“和谐社区”的创建,与当前创建“全国生态市”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创建“平安型社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创建“绿色社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创建“省级和谐社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在社区党建、社区环境、社区平安、社区民生、社区管理、社区文明等方面出新招、亮实招、促实效。特别是,要根据社区各项工作增多、外来人口比较密集,管理难度相对增加等特点,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加大“人性化管理”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