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起源

传统文化的起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的起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的起源

传统文化的起源范文第1篇

“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文化”

自己的文化身份往往是经由外人的“点醒”得以观照和审视的,对此尹琪深有感触。大学学财务管理的他,没想到有一天竟然会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的事业搭上关系。

2002年到2007年,尹琪受当时任职的公司委派,跟进国际青年旅舍在中国的一些项目,除了基本的财务工作,他平常和许多老外打交道闲聊的基本都是有关文化的事情。“在2002年之前,我其实并不太会特别关注身边的文化,反倒是做了6年的青旅项目,接触的老外越多,才对自己的文化关注和了解得越深,才会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文化。”在和老外无数次交流和沟通中,他常常会碰到这类问题:你们中国有什么?这个手工艺是怎么做出来的?……被问得多了,尹琪也开始“较真”钻研起来。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他时不时会接触到各地的手工艺品和各种年画,看到喜欢的他就会收藏,并和朋友分享其中的故事。后来,他索性辞职,在南锣鼓巷开了家售卖中国特色文创产品和民间手工艺品的店,店里各种年画,“汉声”的书籍以及文创、环保产品,一度颇受欢迎。“我父母是山东人,小时候回家乡的时候,过年家里人也会买一些年画贴在门上,很有过年的气氛。其实山东有很多不错的手工艺,比如年画、布老虎、风筝、鲁锦、柳编、蓝印花布等。像潍坊就有各种手工艺,这些手工艺只服务于当地的百姓,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手工艺者也只是埋头做东西,并不太会去考虑文化资料的整理、保存和传承等这些问题。”混乱无序的现状令尹琪若有所思,他隐约觉得要做一些事情,但还不太清楚该从何下手。

在开店的日子里,尹琪店里的顾客大约有60%是老外,剩下40%的中国人里,大多也是从国外回来的中国人或在外企工作的人。尹琪认为正是有了文化的对比和交流,才会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对传统文化的美也更敏感,“我发现和老外打交道没有太大的隔阂,反而是和国内的人打交道比较累。‘汉声’的那些书老外其实也看不懂,但他们愿意掏钱买。我和他们随便聊聊传统的手工艺,他们就很感兴趣,觉得有意思。”2010年,尹琪觉得自己手头积攒的年画作品已经足够办一次小型画展了,便和台湾的文创品牌The One“中国好礼”商店合作,在北京什刹海烟袋斜街的The One展览厅做了“大美民间——中国年画特展”,主题是各地的门神年画,虽然并不是什么大展,却收到不少积极的反馈。尹琪一下心里就有底了,开始形成一套有规律的工作方法:平日到民间做田野调查走访手工艺人,挖掘收集藏品,整理相关资料,从中提取精品展览出售,并考虑后续产品的开发和转化。“做展览非常重要,观众有平台或渠道接触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品,才有机会认识和了解它们的美。我相信美的东西是能感染人的。”

“大美民间”和“画里禅香”

在中国民间艺术类别中,历史悠久者莫过于年画,数千年来一直持续向前发展。时至今日,仍继承古代优良传统,且不断推陈出新。这也是尹琪做“大美民间”系列项目时的考虑,既在全国各地具有普遍性,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民间手工艺人制作年画时往往经过画稿、构线、木刻、制版、印刷、人工彩绘、装裱等几道工序,然而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绘画语言、雕版工艺,其民俗民风的表现形式又不太相同。像山东高密的年画风格最突出的是扑灰年画,扑灰年画的工艺手段用民间画师的话总结即是“大涮狂涂,描子勾拉”、“细心粉脸,眉眼巧画”、“待要好看,咸菜磕花”,整体的豪放之气就产生一种大写意效果。而河北武强的年画构图丰满,线刻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如《六子争头图》《神虎》等都是武强年画中的佳品。

继2010年的年画门神展之后,尹琪于2011年启动了钟馗年画集锦小展,2013年又启动了关公展。在共同的主题下强调不同的特色和个性,充分体现在尹琪的“大美民间”的系列子项目门神、钟馗和关公展览当中。“做展览首先是定主题,然后查资料,看自己现有的藏品,再考虑要如何表现。比如做门神展览,我会特别强调门神的责任;而做钟馗展览我则着重考虑如何表现钟馗‘出名在丑,丑中带着威,威中带着善’的特征;又比如做关公展览,大家都知道关公义字当头,在民间人气很高,就要从神态动作中有所体现。即便是同一个人物,不同的动作放在一起比对,感觉就完全不一样。”尹琪在选择藏画时对主题、纸张、手艺都有严格的考究和筛选,有些画纸的制作工艺甚至是濒临失传的。他曾经通过查找资料,修复图案,找工艺师重新刻板,复制出失传已久的北京钟馗年画。

除了“大美民间”系列展览,尹琪近年在持续运作的另一个项目是“画里禅香”,主要专注于宗教文化和手工技艺,目前德格印经院版画展是其重点的子项目。尹琪和德格印经院版画的结缘,源于2007年他在拉萨的一家国际青旅做培训时,看到墙上挂了幅画,觉得特别好看,就留了心。“一般人看完就算了,我还会穷根究底,知道这幅画是四川德格印经院的版画作品,就托了朋友的关系给我从德格印经院请了几幅画收藏。”后来还是觉得不过瘾,2011年尹琪只好亲自跑到德格印经院去一睹其制作工艺为快。“记得从成都到德格要坐3天的汽车,中途的雀儿山海拔有5千多米,到了那里还有点高原反应。当时我在德格那里待了两三天,看他们手工做纸、印经文和版画的过程,做了仔细的记录、拍照和摄像。由于气候关系,他们每年印经时间只有半年,从藏历3月15日至9月20日,人们可到印经院朝拜书版,称为‘巴尔恰东’。” 始建于1729年德格印经院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之称, 院藏书版以兼容并蓄、版本良好、印刷考究闻名于世,而其造纸工艺基本沿用汉族古老的手工造纸技术。除了佛教经典书文,德格的佛像版画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从制板、刻板、制纸、印刷皆为手工,工艺之精湛,保存之完好令人瞠目。而毕生奉献于制作版画的僧人对佛教文化传递的执着,更是令人动容。2013年底到2014年初,尹琪策划的“画里禅香”四川德格印经院版画展在北京德泮素质教育未来馆开幕,展出了18 世纪初勉唐派唐卡大师竹巴普布的作品,除了《大白伞盖佛母》《萨迦派空行母像》《狮面佛母》《寿神三尊》《莲花生八法像》《历代萨迦鄂派大师》等生动佛教故事版画外,还包括难得一见的《佛陀十二宏化图》全套版画。

以点带面,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事

传统文化的起源范文第2篇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即使中国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仍然不能磨灭,从各个方面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着影响。本文主要以供电企业为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传统文化对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官本位”的意识阻碍了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以皇帝为顶端的高度集权的专制制度和等级森严的官僚制度。在这个宝塔形的体制结构中,上尊下卑,界限分明,不容僭越。官为百业之首,唯有走上仕途,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也只有做了官,才能获得特权和利益。中国自明清以来对官吏实行的是低俸禄政策,但是这并不阻碍底层莘莘学子通过科举考试挤入统治集团。因为官员的俸禄虽低,但是整个社会上是以官职大小衡量人的价值、成就、地位的。时至今日,“官本位”意识仍然影响着一些人的思想和行为。

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中央在淡化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但是国有企业中的分配机制仍然在按照行政级别制订,如某级别可以享受多少工资待遇、多大住房(包括地段)、可以购买多少企业股票,这种分配政策的制订无需接受任何质疑和监督,于是基层企业规模再大,其领导的级别不如上级机关衙门里的一个小官,巨大的社会分配不公由此而产生,于是乎“官”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仍然是社会的特权阶级,导致大家对“官”仍趋之若骛。

近几年来,大学扩招,各种门类大学生出现了,大学生也不再是国家干部了,但是国有供电企业领导经过改革之后的自由裁量权却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企业还是象一个官僚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弹性尽可能加大,在不唯文凭、不唯学历、只唯能力的外衣下,不对能力制订客观的评价指标,权力指挥一切,国有企业中的成“官”的正常通道没有了,于是寻租现象就出现了,其结果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但不能优化、发展,简直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2、传统儒家文化对我国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消极影响

儒家管人思想,具有鲜明的矛盾性和两重性。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而且在有些情况下,精华与糟粕又相互结合,良莠混杂,瑕瑜互见。具体表现如下:

(1)重德治而轻法制的偏向

儒家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他们都更注重个人修养,强调道德教化。虽然也有虽有“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艺,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一类主张规章制度的话,但相对于其长篇的“德”的强调来说,太过于苍白。

表现在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常以非理性的伦理道德观念为原动力。它过分重视德行管理,忽视企业规章制度的作用。结果导致企业员工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司空见惯。规章制度停留在嘴上、纸上,而不能见之于行动。这种“德治”虽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和谐,但企业毕竟不是一个家庭。作为社会的经济组织,需要一种客观公正的标准对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

(2)重均同而轻个性的偏向

中国儒家思想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但与西方管人思想相比,恰恰又缺乏对个体地位的认同。它虽然处处讲人,但真正重视的是人所属的团体。在“均同”思想影响下,总体是神圣的,至高无尚的,个体则是卑微的,微不足道的。这种总体对个体的排斥,构成了中国儒家管人思想的本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具体表现在:

首先,在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我们更偏重于那些重总体,轻个体的学说。但是如果把这种群体观念发展到极端,无疑会对个体产生排斥作用。这种排斥的后果,无疑要扼杀个体的活力,使个体的任何行为都要从群体的规范,群体的心理,群体的习惯中去考虑,不敢越雷池半步。如果谁要标新立异,搞些创新,就可能遭到群体的孤立和攻击,从而导致个体对群体的畏惧和依赖心理。这种依赖心理严重地阻碍了人的创新精神的发扬。谚语“枪打出头鸟”,就是这种思想最精确的诠释。

第二,没有完善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具体表现就是讲攀比,不讲竞争;讲均同,不讲贡献;讲公平,不讲效率等等。长期以来这种“求和去异”的儒家管理思想,造成了人们根深蒂固的依附性和均同性思想,顽固地保护着人们的心理长城。

第三,以往在企业职工个性上,共同性胜于特殊性,群体性高于个性。使职工个性长期处于抑制和闭锁状态,个人需要绝对服从集体的利益,排斥任何做法的“个人主义”。其结果,使一些企业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3)重传统而轻变革的偏向

千百年来,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管理一直占主导地位。一面是家长专制式的管理关系和纲常礼教,另一面则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守旧思想。尽管中国历史上,不乏一些反传统倡革新的思想家和勇士,他们的管理思想也产生过广泛影响,但最终多被儒家管理思想吞没。其根本原因是:

首先,当维新者在管理意识上起来反传统时,却又常无意识地停留在传统之内,传统意识潜移默化地决定着他们的思考方向和界限。

其次,历史上多次革新实践,革新者承担的风险远远大于继承传统者。商鞅、王安石、谭嗣同等许多著名改革家的结局告诉人们,宁求稳健而不务革新,可能是较明智的选择。

这种因循守旧,知足长乐,处事退缩,不思进取的倾向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当代供电企业的管理思想和行为,同样也影响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更愿意采用已有的方法和制度,而不愿意思考、创新。这是我国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国有企业的业绩与企业领导升贬并无直接关系,企业倒掉,领导易地继续做官现象比比皆是。因此企业领导更多的是对上负责,于是因人设岗在国有企业中是屡见不鲜的。这样的结果是,企业岗位设置不合理,很多在岗的员工本身就不具备上岗条件,考核也就无从谈起。在这种形势下,任何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都无法在这类企业中执行,换句话说,谁也没有能力根据这种实际情况制订如此复杂、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替代,企业领导的协调水平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人治”也就习惯成自然了。“人治”得越久,领导的自由裁量权也就越大,领导的重要性也就越大,制度也就没有执行的必要了,因此制订制度的唯一目的就是应付检查。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措施

1、儒家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的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正源源不断的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也会越来越频繁和深入。如何将儒家文化更好的融入到西方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去,以更好的适应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促进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更好的发展是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专家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传统儒家思想中,有很多用人的思想和理念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谋而合。因此,新兴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向传统文化学习,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儒家文化在根本上说只是一种处世哲学,更多着眼于宏观的环境,如国家;对于企业这种微观组织的细节化的管理论述甚少。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借鉴儒家文化时不能从中得到具体的帮助,可以引用的只是一部分原则和处理事情的态度等,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和科学分析。所以,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要不断吸收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精华,在传统儒家文化的指导下,树立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强调对个人的尊重,重视运用待遇和发展机会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并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来淘汰不合格的员工。

2、具体措施

(1)改革薪酬体系

①取消一切所谓某某级领导干部享受某某待遇的特权,把包括住房在内的全部福利和包括公务用车、通信费、招待费等职务消费全部纳入薪酬体系,使企业内部整个薪酬体系透明化。

②尽可能实现同工同酬,原有体制内职工的收入可以以股份分红形式进行调节。

(2)公开招聘流程

按照企业的需要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公布岗位说明和岗位要求,招聘过程公开化,做到以岗选人,为合理的设置绩效考核标准奠定基础。

(3)疏通各岗位的上升通道

①加强技术、经营、行政管理三支队伍建设,疏通每个岗位上升的通道,改变以往提升待遇只能走行政管理一条路的现象。

②对于成熟期的企业,各岗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时,对于能力已超越岗位要求而又无岗位可上时,可以将相邻岗位加以合并,同时相应提高薪酬。

(4)强化制度管理

改革目前制度订得很严而执行很松的陋习,将各项规章制度简单化,做不到的制度不制订,凡已制订的制度必须确保执行。因此对规章制度实行持续改进,不搞大而全,在执行过程中逐步修正、完善、增加。

(5)加强内部竞争

改伯乐相马为赛马。如同美国国会选举一样,每年将一定比例的岗位(如1/4)在公司内部重新竞聘,这样每过数年公司各岗位之间就相当于轮换一次,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使整个企业在创新中前进。

另外,严格控制每个岗位竞聘者的数量,当某岗位竞聘者的人数超过设定上限时,则适当降低该岗位的待遇;当该岗位竞聘者数量不足时,则提高该岗位待遇,相当于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对各岗位的薪水进行调控。

参考文献:

1、邱雯.美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0)。

传统文化的起源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继承

一、铭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走来的印记

与古埃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希腊文化相比,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比较纯正的、生命力绵延悠久的。钱穆先生曾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绵延就像是由一个运动员坚持的长跑,从起点不断跑向终点。他还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文化可以产生出文明来,文明却不一定能产生出文化来。”【1】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精神的东西,文明是一种物质的东西。在这里,我们对文化和文明的定义没有必要深究,但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这里需要了解我们的文化形态,也就是文化精神的“成长”。

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卓尔不群,它在这漫长的接力赛中,才能濯淤泥而不染,屡挫不败。在传播中未曾中断也未曾丢失本体。是什么铸就了它如此顽强坚韧的性质,我认为这要从它的起源说起。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地理环境因素、人文因素、国家载体的实现等等,这些都可以归纳为它的内部因素。在探讨中国传统微博话的起源的外部自然因素和内部人文因素时,我们常常会涉及到“中国”这个词,我们应该知道在不同的时期“中国”一词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在先秦时期,“中国”它有地域、民族、文化的含义,与“四方”【2】是相对的。有的时候它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文化发展较快地区,用来与“四夷”【3】区别。而在汉、唐、元、清时期,“中国”的含义屡有变化,民族中国与文化中国都有延伸。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发展在王强、包晓光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4】一书中被分为四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文化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创生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代转型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制度凝定与丰富、发展和普泛化时期。无论在哪一时期都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铸就了它不屈不挠的坚硬品格。

二、深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和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凡的包容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从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它总是有这种无与伦比的会通精神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这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先生在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的著名的对话中提到的:“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上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地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5】正是因为这种包容的精神,使得中国文化有了非凡的融合力,这种融合力将亿万华夏儿女紧紧凝聚在一起,赋予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特有的亲和力。

值得我们自豪并铭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与外界文化交流接触时,既能包容借鉴,有能始终以本土自创的文化为主体。因此,在漫长岁月的磨砺下,中国传统文化仍能保持它始终一贯的体系和特点。我们以佛教为例,自古佛教就有“源于印度,成于中国一说”。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充实下,经过中国人自身的发展和塑造,可以说越来越像中国人。同样,佛教的传入也丰富了中国的音乐、雕塑、绘画等艺术,佛教中的禅学也使中国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得到了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超越了宗教,对鬼神敬而远之的基本文化传统。正是在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的渲染下,每个人才能把自己置身于现实社会中,考虑自我的生存之道。而孔子提出的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着其特定的道德规范,每个人既处于无常的关系中,又处于国家的宗法政治关系中,他们并不矛盾,每个在这个社会体系中,既履行着一定的权利,同时又承担着一定的义务。整个社会因此会显得井然有序,稳定和平。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延续力。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发展至今的文化。事实上,在漫长的发展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就如万里长江,正如张应杭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书中说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犹如万里长江,是由无数高山上的涓涓细流汇合成的一条奔腾的大河,它一直向前发展,从不中断,直到汇入大海。”【6】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它凝聚了中华各民族的智慧,形成了独特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体系,它不仅使本民族熠熠生辉,也成为世界一道靓丽而恢宏的风景线。

三、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的精髓,引领时代前进的步伐

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并不仅仅只是拓宽知识面,作为中国人,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祖国一无所知,那是不可理喻的。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继承”二字谈何容易,光是一个问题就能让年轻无知的我们这一代摸不着头脑。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立国之道,但翻开历史的篇章,又有几人真正做到了这种程度?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我们都不能先将事情的结局定格,这样,我们才会有努力的资本。我们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态度上,要有一种崭新的姿态。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对它要有正确的态度。“五四”运动以来,复兴儒家文化掀起一股热潮。而近代以来,一些知识分子他们以儒家精神的继承者自命,力图恢复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为拯救中国人的精神,使中国走向自强提供良方。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新儒家”的价值取向引人注目。它不排斥“西学”,将“西学”引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中。换种说法也就是说,主张“中体西用”。对于这一理论,李泽厚先生认为,无论是表层还是深层,这种理论都有难以克服的内在理论缺陷:“在‘四期说’看来,如果传统真的死了,今日靠几位知识分子在书斋里高抬圣贤学说,恐怕是无济于事,救不活的。‘四期说’以为,正因为传统还活着,还活在尚未完全进入现代化的中国亿万百姓的心里,发掘、认识这种经千年积淀的深层文化心理,将其明确化、意识化,并提升到理论高度以重释资源,弥补缺失,也许,这才是吸取、同化上述欧风美雨进行‘转化性的创造’的基础。

注释: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3】《诗经.小雅.六月》序:“四夷交侵,中国危矣”。

【4】王强、包晓光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昆仑出版社,2004。

【5】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页。

【6】张应杭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2]王强、包晓光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昆仑出版社,2004.

[3]张应杭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传统文化的起源范文第4篇

原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多年来,我们队这方面探索甚感不足。学习传统文化,使语文教育丰富多彩,不再是干巴巴的几条筋,还能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的修养。”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拨打,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从而寻求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第一,挖掘教材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因素

在教会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儿歌、童谣,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的积累和文化底蕴。以所教教材为主,特别是古代经典作品,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作,传统文化寓于其中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就能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1.古诗文欣赏

古诗文是古代文化的沉淀,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美的文化食粮,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直接途径。古诗文欣赏,就是和古人零距离的接触,直接去感受古人的心跳。品尝古诗文带来的艺术魅力陶冶情操,产生对祖国灿烂传统文化的向往和热爱。

2.书法艺术的欣赏

书法艺术是汉字魅力的完善展现,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书法艺术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起源、流派、艺术风格,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通过临摹、赏析、欣赏书法艺术的美,提供啊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自觉地热爱书法艺术、热爱传统文化。

3.对联文化是中国的国粹,有较深厚的文化内涵。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庙宇、凉亭、祠堂、大门都有它的踪影,过年的春联、办丧事挽联、柱子上的楹联,比比皆是。而且,从古至今也因对联生出许多有趣的故事,也都是深化语文教学的生动教材。

第二,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弘扬传统文化

1.对家乡民风民俗进行探究

民风民俗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沉淀,它是一个地方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样式。湟源县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部,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蒙古、土族、满族等,它是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丝绸南路要冲。闻名于世的唐蕃古道、取道日月山而抵拉萨。它像一条金色的彩带,飘落在银装素裹的青藏高原,留下了汉藏人们世世代代友好往来的足迹和情深意长的美好传说,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可让学生采集资料、调查了解、上网搜寻、走访身边老人,然后按类整理加工,编成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体委地方文化的魅力,在收集整理中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韵美,油然而生热爱家乡之情,达到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目的。

2.湟源县旅游文化的探究

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大自然赋予地处世界屋脊的湟源县一派巍峨壮观、绚丽多姿的风光,同时有“小北京”美誉的湟源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以大黑沟、西石峡、药水峡、华石山、宗家沟等山、水、林、泉、草甸组成的自然生态、日月山古迹文化,城隍庙、扎藏寺、唐蕃古道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境内景点多达47处。就凭这些景点,足以让学生感受到家乡旅游文化的辉煌灿烂。

3.湟源文化的探究

湟源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之地。昆仑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等各种文化在这里相生相长,交汇碰撞,不同信仰、不同民族、多种文化的互动,形成了湟源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4.湟源排灯艺术的探究

湟源排灯如金璞玉,历史悠久,起源于清代中期,历经200多年沧桑岁月,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枚奇葩和各民族共同喜爱的一项民俗文化艺术,具有“青海民族民间艺术珍品”之称。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湟源成为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排灯艺术之乡”

第三,开放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

传统文化的起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孝 孝文化 特征

一、孝及其起源

(一)孝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孝经》中所阐述的孝是天经地义之事,由此可见,孝的地位至高。另外,孝也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梁漱溟、钱穆、谢幼伟等一些学者对于孝及孝文化的研究之深,并且认为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孝的文化,甚至连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认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经’”[1]。另外,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性观、社会观、发展观于一体的首要观念。孝包含了儒家伦理的亲、尊、长的基本精神,并且其内在反映出来的道德内容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发展均具有特殊意义。

(二)孝的起源

任何思想的起源一定与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连。马克思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2]”恩格斯也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3]”所以,探寻“孝”的起源,一定要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相联系,“孝”的真正起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多数学者认为,孝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氏族公社末期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时代,而其被充实或正式形成孝文化则是在夏商周奴隶制社会[4]。笔者较为认同一种说法,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是孝道形成的直接原因。因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是通过实践来实现和向前推移的。孝道,作为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的基础内容,它的形成与完善也是同人类的需要息息相关的。

二、孝文化及其特征

(一)孝文化

肖群忠先生在《孝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这样界定孝文化概念,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及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综合,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宗教、哲学的形上价值理想,它们仍然属于狭义的精神文化或道德文化范畴,但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社会性延伸则已属于文化的范畴了[5]。在这一层面上对于孝文化进行界定,可以看出孝文化的一些特征以及孝文化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演变。

(二)孝文化的特征

“家国同构”是中国特有的政治社会框架,在这一背景下,孝文化经历数千年的沉淀与演进,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传统文化。就其特征而言,主要体现为:第一,血缘性。“孝”是一种基于自然性的血缘关系的原初情感。《礼记・祭义》云:“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有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6]”这些经典中所流露出的不仅是生命的根源意识,更在辩证中展示出人类超越于动物的情感所在,这也正是“孝”观念的发生学意义所在。第二,伦理性。孝,属于家庭伦理道德中的重要内容,涉及的主要是父与子、长与幼之间的关系,后来衍生为君臣等级关系。《孝经・开宗明义》已经阐述了“忠孝合一”的观点,在伦理这一特征上,孝的延伸已经超越了家庭关系,上升到社会关系中。于是,经过时间的推移,慢慢发展出“愚孝”、“愚忠”等问题。第三:义务性[7]。作为传统孝文化的经典,《孝经》通篇所讲的都是孝的义务,从天子到诸侯遍及庶民,每一个等级中存在不同的行孝义务。甚至于最高的天子,也要履行“孝子”之义务,在孝的范围内,任何人都是义务的主体,而非接受的客体。几千年来,孝文化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不仅没有失去光彩,其积极作用反而愈加明显,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孝文化的义务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说,孝的义务性不仅在于规定了某一个家族内部的伦理道德规范,同样,这一特征逐渐成为社会个领域内的道德规定。第四,教育性。孝文化之所以能在传统文化的宝库中经久不息,并历练为经典文化,这与其教育性是分不开的。孝的教育,使孝道观念在社会范围内得到弘扬和推广,孝的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大众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上至父母双亲,下至子女孩童,孝的教育不仅起到了因教及德的作用,在这个角度上来看,孝文化也是一种在实践中发展的文化。在当代中国,重读“弟子规”、“谁是最美孝心少年”、“孝子评选”等活动的兴起,同样印证着孝文化的这一特征――教育性。

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得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同样,对于文化特征的把握亦有区别。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在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一过程中,更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特别是“孝”文化。正确理解和清楚分析孝文化的特征,对于理顺孝文化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作用。“孝”应当成为当代社会每一个人心中最普通、最受用、最具教育意义的意识。使其在规范大众思想、解决家庭矛盾,乃至处理局部社会问题中发挥起积极作用。

注释:

[1](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三联书店,1956:165.引自:肖群忠.弘扬孝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序)[M]. 转引自: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人民出版社,2012-0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58:14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人民出版社,1960:125.

[4]杨振华.“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05.

[5]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07:3.

[6][7]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人民出版社,2012-07:26,30.

参考文献:

[1]孝经[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