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愁教案

乡愁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愁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愁教案

乡愁教案范文第1篇

一、城乡统筹问题的提出

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是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际上早就提供了成 功的范例,它反映了工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1]在社会保障制度上,为了化解城 乡矛盾, 发达国家历时一个多世纪,逐步建立与完善了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1834年,英国当时 的城市化水平约40%左右,政府为了协调城乡关系而颁布了《济贫法》;1947年又制定了《 国民保险法》、《国民工业伤害法》、《国民救济法》等许多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 ,初步建立起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德国于1927年开始,逐步建立居民的失业保险制度 ;1957年,还设立单独的农场主养老保险制度。法国通过“农业社会互助金”的形式, 实 现了全国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险。 在财政投入制度上,发达国家普遍实施了向农业、农村倾 斜的政策。从1973年开始,挪威政府实施向农业部门倾斜的投资政策。1977―1985年,每年 向农业投资维持在79―93亿克朗,而向其他产业的总投资仅20―40亿克朗。韩国 是后发展国家实施工业化成功的典范,在经济发展中也曾出现了工农、城乡发展严重失调问题。为 解决这一问题,韩国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开发费用的投资。为了稳定和提 高农民收入,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价格支持制度和收入支付制度等。美国1933年的《农业调整 法》提出了支持价格政策,重点是调控农产品价格,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发达国家对农民 收入支持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对农民进行各种形式的直接经济补贴。 2000年,美国政 府支付给农民的直接脱钩收入补贴超过了100亿美元。从1998年起,韩国主要通过环境农业 直接支付、退休农民直接支付、稻田直接支付等三种形式对农民直接补贴。

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制度安排上偏向工业、城市,农 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制度安 排上则偏向农业、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 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可见,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发达国家一个成功的经验就是 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农民在经济发展上得到支持,在交换中受到 保护,在再分配中受到保障。由于这些制度安排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的目标相一 致,这一系列制度安排和其他的相关政策措施,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发挥了显著作用。面对加 速进行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我们也有一系列与城乡发展相关的制度安排,但相对于愈演愈烈 的城乡差距,以缩小城乡差距为目标的城乡统筹发展制度安排的效果则不够明显。有关的制 度安排与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存在着相当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一些制度和政策实际是一种 阻碍城乡统筹发展的逆向安排。

二、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制度逆向安排

诺思与托马斯提出,“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就在于发展一种有效率的组织。有效率的组 织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 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2]有效的制度安排会促进经济发展,无效的制度安 排则会抑 制甚至阻碍经济发展。[3]我国与城乡发展相 关的制度安排大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为了 缩小城乡差距,对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制度安排做出了一定的调整,而这种制度安排的整体 框架并没有从根本上被打破。通常,我们把这种与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可 称为逆向制度安排。

(一)户籍制度的逆向安排

户籍制度的逆向安排表现在人为地把居民划分为“农业户 口”和“非农业户口”,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 记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旨在限制农村人口迁往城镇的人口隔离制度的开始。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户籍制度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已做出了许多重要调整,但由于这些改革并没有从 根本上触及“二元化”户籍制度,使限制农民进城的制度樊篱仍在发挥作用,严重阻碍了城 乡统筹发展的进程。[4]现行户籍制度仍将公民划分为“农业”和“非农业”户口 ,并且人 口必须跟着户口走,居民在户口居住地可享受相对低廉的社会服务和一些特殊待遇,在非户 口居住地则无权享受这些待遇。如上学和就业,就要受到严格的户籍限制。当前的户籍制度 还承载了太多的附加功能,如就业中对拥有本地户口居民的保护,中小学招生优先面向本地 生源等等,犹如城镇居民之间筑起的一道“屏障”,对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有很大的限制作用 。就目前来讲,即使在形式上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民 工,在实质上也完全不能够享受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待遇。

(二)劳动就业制度的逆向安排

劳动就业制度的逆向安排表现在国家为城市居民就业 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但对农民就业却设置了种种限制,妨碍了农村人口流动。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择业有了较为宽松的环境,但农民在城市就业仍然受到制度安排的种种限制。就业制 度城乡分割明显,一是就业政策上,较长一段时间,国家只负责城市居民的就业安排(包括 下岗再就业安置)和就业登记,而农村居民基本上处于自发就业状态。与城镇职工享受系统 的职业培训相比,农村劳动力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享受不到国家扶持的职业技能培训,即使最 近国家出台了农民工培训规划,但是无论是从资金数量还是从培训规模上比,与城镇职工还 是有很大差距。二是就业准入上,与城镇职工自由流动就业相比,国家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设 置了许多限制和规定,有些限制是不合理的,有些规定甚至是歧视性的,造成了农村劳动力 与城镇劳动力在就业准入上的极不平等。[5]三是劳动保障上,进城民工一般不纳 入城市劳 动就业管理体系,不能享受与城市职工相同的劳动保障等待遇,“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普遍 存在。四是服务管理上,与城镇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享受到的政府服务较 少,国家没有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统一的管理和服务中,农村劳动转移就业难度增加 。显然,这种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如果这一逆向制度安 排不加以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农村土地制度的逆向安排

农村土地制度的逆向安排表现在现有的农地制度极不 完善,造成农民对于土地的依附,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市民的转变。从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联 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进行了创新,把农村土地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做适当的分离 ,这种分离在早期确实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却不能有效地保护农民 自身的利益,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所有者权利主体模糊, 土地产权不明晰。按照《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法律规定的集体所有 者既可是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也可是村民小组或自然村, 这就使得所有权主体不明确; 再加上多元化主体之间具有层级结构, 也就为土地保护和利用的责权利不对等、行政干预土 地流转留下了空间。土地产权的不明晰, 使得集体产权制度丧失了最起码的土地保护功能,

由县、市、镇地方政府主导的“圈地运动”也才得以大行其道。在地方政府主导的农村土地 征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损害农民权益的行为:征地补偿费标准过低,低价强占农民承包 地,截留、扣缴农民的补偿安置费用等等。二是土地产权流动性差。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 产要素,虽然其本身不能在地区间流动,但其使用权的可流动性对依附于土地之上的生产要 素的流动却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在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下,农民很难转让自己所拥有的土 地使用权,一旦离开土地就失去了生活来源和保障。而在城市打工又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 所以进城打工农民不愿放弃土地,准备随时重操旧业。这些事实上已经非农化的农 民,不能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口,必然导致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受阻。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逆向安排

社会保障制度的逆向安排表现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 障制度向城市居民倾斜,而不是向最需要得到救济和保障的农村居民倾斜。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建立,但社会保障制度的受益面却主要是城镇人口,而 广大农村人口享受社会保障的范围却很小。城市职工大多拥有失业、医疗、养老和住房等社 会保障,而在全国近9亿农村人口中,仍有7亿多农村人口几乎未能享有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就 连多次强调的“两个确保”(最低工资保障、最低生活费保障)也把农民工排除在外。国家 的社会保障支出,也主要针对城市居民。2007年数据显示,从全国社保费用支出方面分析, 农民占总人数80%却只享受到社保支出10%左右,而城市居民占总人口仅为20%,却享受到社 保费用的90%。从人均社会保障来看, 城市居民是农民的20倍以上。[6]近几年,农 村地区开 始实行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改革试点,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才刚刚起步, 但是统筹层次低,覆盖面小,共济性差,管理水平低,可持续性较弱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 就养老保险来看,2007年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5307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加养 老保险的人数为20136万人,占参保总人数的79%;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171万人,仅 占参保总人数的21%。①偏向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使得无论在保障项目、保障内 容和保障水平上,农民所享受到的保障都无法与城镇居民所享受的保障相提并论。

(五)财税制度的逆向安排

财税制度的逆向安排,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城乡居 民在承担税赋上的逆向安排,即收入较低的农民长期承担了收入较高的城市居民的税赋;另 一方面,本应由国家财政供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过多地向城市投入,而不是向农村投入 。 税收具有明显的收入分配功能,合理的税收制度应该体现出对公平的追求。我国的税收 制度并未完全体现这一目标,存在着低收入的农民纳税超过市民的现状。尽管取消了农业税 ,但农民的税费负担并不轻。如果把农民以各种形式缴纳的“费”看作是个人所得税,那么 在全部个人所得税中,农民占了绝大部分,大约有60%,而农民的全部纯收入只占城乡居民 收入的33%。

收入较低的农民,虽然承担了超过较高收入的城市居民的税费,但却无法像城市居民那 样充分享受本应由国家财政供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我国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财 政供给机制是完全不一样的。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由国家或各级政府供给,如教 育、道路、环境、卫生等等,城市居民自然地享受了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产品和服务。然而 在农村,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划分不尽合理。除大型水利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等外, 国家把地方建设的任务也交给县乡政府,不再通过拨款加以支持。此外,中央政府把有些事 权下放得过低,又没有给予足够的转移支付,如基础教育、乡村道路建设等项目本应是国家 的事,应由国家财政来承担其发展的资金需要,但由于城乡分割的体制,最终是由农民负担 。这种财税制度的逆向安排,使农民承担了过多的负担和责任,扩大了城乡差距,不利于城 乡统筹的发展。

三、城乡统筹发展制度的新选择

要破除城乡统筹发展的逆向制度安排,就必须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进 行进乡一体化的制度再选择。

(一)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统筹城乡居民迁徙权

这是建立相互开放的城乡发展机制、 避免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必要措施,是实现城乡人口和劳动力合理流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 前提条件。进行户籍制度创新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淡化城市偏向,使户籍 与其所享受的福利待遇逐步分离,削弱其吸引力;二是加大力度放宽农村户口迁向城镇的限 制,先从小城镇再到中小城市、最后到大城市,逐步推广以公民住房生活基础为落户标准的 户籍迁移办法。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

就业制度创新的目标是建立城乡统一、公平、有 序的劳动力市场,彻底消除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各种制度障碍。首先要规范 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制度,取消对农民就业的歧视性政策,依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对拖欠民工工资的单位,要依法进行查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创造良 好的制度环境。其次,加大对农民培训和教育的力度,大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远程教育水平,以此推动和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 技能。最后,以优惠政策吸引乡镇企业到城镇工业园区集中,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迁移成本和 商品交易成本,促使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整体素质逐渐提高,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 展,吸引更多的人口向城镇集聚和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改革农村的土地制度,统筹城乡土地管理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落实农 村土地管理制度,必须深化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一是从《宪法》、《民法通则》、 《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上明确村民小组是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及其科学界定权能边 界, 严格按照界定的责权利办事。二是完善农村的土地财产权利制度,要稳定农民的土地使 用权和经营权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三是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设立 土地流转专项基金,鼓励农民走向规模化经营,在政策上对他们进行倾斜,在资金链上加大 扶持力度。如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服务中心等,通过管理规范合同,妥善解决土地流转 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建立农村土地交易市场,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形式,允许农 村集体土地的建设用地进入市场进行出售、转让、赠予、交换、作价入股等,以促使农村劳 动力向城镇转移。要注重加强土地流转的农民利益长效保持机制的建立,有效地解决土地流 转后农民的就业、收益和生活保障。当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按依法、自愿、有偿的 原则进行。这样,离开土地的农民才能放心转出土地,才能有助于实现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 经营。最后,土地流转和置换过程中,要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去 配置土地资源,对各类经营用地,以招标、拍卖等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实行有偿用地, 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和优势。

(四)拓宽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由于目前城乡经济社会条件相 差甚远,农民的社会保障基本处于无助的自然状态,试图让城乡两种不同水平的社会保障制 度马上并轨,一下子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较为妥善的改革 路径是城乡宜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城乡分头推进,创造统一的条件和基础。借鉴城市经验, 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国家财政应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着 手建立不同形式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拓宽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缩小城乡保障方面的差别 。第二步是逐步实行城乡并轨。条件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可先行先试,逐步推进统一的社 会保障制度。先选择部分地区进行试点,作为过渡环节,为统一并轨创造经验。目前应积极 将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范围。

(五)建立城乡统筹的财税体制,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 中,我国农民、农村和农业为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长期 没有享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果。因此,必须按照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将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纳入各级财政负担的范围,改革财税制度。一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初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二是要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减少交叉和中间 环节,提高农业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三是各级政府应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 加大配置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财政资源,增加农村教育、文化、 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四是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现代税制的要求,取消专门对农 民设置的税制体系,使农民作为纳税人取得与其他社会成员平等的纳税地位,逐步统一城乡 税制;同时要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权,包括地方税种的调整权和开征权,力求每级政府都 有自己的主体税种,以提高农村基层财政自给率。

注 释:

① 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主要参考文献:

[1]尹成杰.新阶段“三农”工作理论和政策创新[J]. 中国农村经济,2005(4).

[2]道格拉斯•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

[3]North.D,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Winter, 1991.

[4]蔡 .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J].中国社会科学,200 4(5).

[5]周天勇.制度逆向安排:劳力剩余、失业严重和分配不公的深层症结[J].经 济研究参考,2006(44).

[6]覃双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政府责任问题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9 (9).

The Reverse Arrangement and Remedy of System of HarmoniousDevelopment in Urba n and Rural Areas

Zhang Qiu Abstract: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 l derives

from the innovation and arrangements of

relevant systems, such as the administ ration system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the system of labor and employment, the

乡愁教案范文第2篇

一、预习课文,发现问题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预习课文,切忌一开始上课教师就滔滔不绝地讲新课,讲得全而细,生怕掉了任何一个小小的知识点。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我们一直在批判它,这种教学方法违背了教学规律,也不符合人类在知识认知方面的客观特性。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每上一节新课,开始一定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本课的主题是什么?围绕该主题本课强调了哪几个主要问题?有哪些问题弄不懂或一知半解?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要有一个大致的印象。这样做,学生不仅能听懂教师的讲课,而且能够带着问题听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教师一走进课堂就讲课,学生对该课的内容没有思想准备,很难听懂,往往不知所云,印象也不深,理解也很肤浅。笔者坚决反对不给学生预习时间,就讲解新课,这种教学方法,话说得重点,就是把学生当学习的奴隶,而不是学习的主人。当然在学生预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放手不管,理应进行点拨和指导,备课时也应精心设计预习题目。

二、潜心设问,精讲课文

通过预习课文,学生能够掌握的基础知识,教师就没有必要去讲,检查一下预习效果就可以了。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精力和功夫就应该放在精讲课文上。怎样做到精讲?这就要以深入钻研课文,潜心设计问题为前提,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到精讲课文,功夫要下在课前,没有课前的深入钻研课文,潜心设计问题,要在课堂上做到精讲是句空话。例如,笔者在讲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三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这一目时,这对本课内容进行了反复的研读和琢磨,而且对笔者于该课的多年教案进行了回顾,通过对比和反思,结合历届学生的实际,最终决定不照本宣科地讲解该课文,做到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抛开教参,设计一个系统简明的表格。该表格围绕本课的三个主要问题:爱国统一战线、“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台湾回归祖国;填写五个方面的内容:含义或组成、原因或依据、目的、现实意义或前景、政治基础。本表格一目了然地引导学生从上述五个方面,来深入系统的分析本课的三个主要问题。学生预习课文后,教师就布置学生填写表格,对填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进行精心细致的讲解;对于个别问题,简要地进行个别指导。设计什么问题,以怎样的形式设计问题,既要针对重难点,又要结合学情,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要做到精讲课文,笔者颇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同感。

乡愁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有效 优化 重视

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课堂没有生气,学生就没有灵气;学生没有活动,就不会形成学习。所以, 课堂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就必须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关注教学效益与教学质量,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统一起来。下面,就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策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重视教学预设

进行有效课堂教学预设,有效地处理教材,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的标准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语文教材有充分的理解,懂得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根据教材的重点来处理。譬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作品揭示的主题,可采取以下的解决办法:人物性格的分析,要求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从文中找描写人物肖像、神态、语言等的语句体会。文章的主题,及主人公的理解,通过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加以适当的点拨来解决。

2、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来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抓过渡段;抓中心句;抓首尾呼应的句子等来突显文章的结构特点。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中间的过渡段入手,先阅读百草园部分,再阅读三味书屋部分,让两者对比着阅读,这样更能突显文章的主旨,学生更易理解,感悟。

3、根据教材的构思来处理。例如,余光中的《乡愁》中出现了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4、根据教学的目标来处理。我们在古诗文的教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不太理解诗意,因而在教学设计时更要把“朗读”作为首要的目标,完全可以围绕着“朗读”这个目标来处理教材,从朗读中把握字音,读准节奏,读懂意思,读出趣味。

二、优化教学过程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主体,在备课中考虑问题的生成,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预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然后精心设计教案, 生动地、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突破学习的疑难之处,。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每一位学生。真心做到了“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在学习《鸟的天堂》围绕“为什么人们把这称作鸟的天堂”这一研究。老师请同学们读书,你对课文的那一部分最感兴趣,这一部分就是你研究的重点。读的时候,用笔画出关键的词句,边读边想,为什么说这就是鸟的天堂?这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学习空间。学生围绕主题确定了自己研究的内容,自由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课文中摄取相关的语言信息。接着老师又让学生把个人的学习所得和大家一起交流,围绕主题在小组里相互补充。小组里学生进行分工合作,老师也参与其中,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学生们畅所欲言,课堂生动而热烈。老师最后总结科研成果,引发了进一步的研究。

三、激发学习兴趣

乡愁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开放阅读教学多媒体素材

开放性阅读教学要求营造开放性的氛围,顾及学生阅读态度上的主动性,倡导质疑,感悟学习,探索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给学生开放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我们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质疑的空间后,还需要尝试激发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意境的兴趣,进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适时适度使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质的兴奋,调动各种智力因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它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1.借助音频素材营造氛围

电教媒体融形、声、光、色于一体,学生可以一边听课文,一边看根据课文内容配置的图画或视频。这些多媒体能清晰地把动态的画面展示于学生眼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加深情感体验,为深入理解文本作铺垫。曾听过一堂这样的课,高中语文选修读本《听听那冷雨》的赏析课,上课之前布置充分预习的作业,将作者余光中的相关资料收集起来,发给学生充分阅读讨论。那是一个飘着小雨的仲秋,天气有点凉,教室里,学生热烈地讨论着,余光中其人其诗其文无不透着那浓浓的乡愁。在同学们深深地被诗人浓浓的乡愁感染时,教师打开多媒体,播放了一段配乐的原文朗诵,同学们的感悟更深了。彼时的课堂外雨声滴答,听着婉转的音乐,听着动情的朗诵,听着一滴滴雨敲打秋叶的滴答声,很多学生眼眶湿润了。高一学生大多初次过上寄宿的生活,想家时会哭会烦,此时他们感悟到的是那种失去之后的珍惜,故乡是母亲,母亲是故乡,那一刻,无需太多的语言,也不用去理论论证三维目标的整合,一切尽在不言中。

2.借助视频素材丰富文字内容,拓展想象空间。

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表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启迪,使其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

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鉴赏能力,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思想。我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做了这样的设计,上课之前,教师安排学生广泛收集材料,上课伊始我剪辑两段视频分别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08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两段视频放映完毕学生仔细阅读原文之后展开讨论。在场的学生纷纷对演员的服装、样貌、背景布置、家具的陈设、乃至演员的动作表情台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全体同学分组进行创作,写出创作设想,单独安排一节课相互评价讨论。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必说几句话,可是作品的内容、语言、思想内容等早已深深印入学生脑海。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突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研讨、主动创新中获得了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既满足了兴趣、情感等的需求,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不过不滥,回避多媒体使用误区。

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逐步普及,许多教师上课尽量运用多媒体课件,各学校管理人员,各级教育行政机构都也大力提倡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以说现在形成了一种“言课必言多媒体课件”的现象。

1.过多过滥使用,阻碍交流互动。

教育专家指出,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与交流的过程。那么教师就应该把握好与学生的交往和互动,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有的教师一味地依赖多媒体,在讲台上忙着摆弄多媒体课件,既不深入讲解,又没重难点的板书,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幕。这是由过去教师讲的传统的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有些本末倒置了。

2.一味拿来,不加选择,不辨瑕瑜。

很多教师热衷于从网络上下载多媒体课件,照搬照抄,不注重自己修正和个性化,其结果无疑是“缘木求鱼”,无益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更不能充实学生的学识。用现成的多媒体课件来上课无法完全跟着自己的思路和风格走,再加上教学对象的不同,自己的思想、表现方式和技巧运用更难融于课堂教学中,搞不好会手忙脚乱,弄巧成拙,教学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3.哗众取宠抑或粗糙简陋以致南辕北辙。

乡愁教案范文第5篇

我们发现,目前我国乡村职校师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很难适应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乡村职业学校的师生比明显低于其他各层次、各类型教育,主要原因是师资来源不足。目前,我国针对乡村学校师资的高等师范教育几乎为零,大多归属到其他类型或层次的师范教育,这使得乡村职校教师缺乏有针对性的培养渠道。此外,许多乡村职业学校在引进师资时,经常会受到编制等条件的限制,现行人事政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人才向学校流动,同时也不许教师进入企业兼职。

师资来源不足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岗教师工作动力不足这一现象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工资待遇方面,普高、职高教师收入差距失衡,乡村职校教师待遇水平普遍偏低;二是社会美誉度不佳,乡村职业学校一般都是差生聚集地,导致社会对职校教师也低看一眼,从而对部分职校教师心理造成冲击;三是官本位的学校管理,职业学校早已习惯于政府的全面干预、大包大揽,缺乏为广大教师、家长、学生服务的激情与动力,学校内部的行政管理常常凌驾于教育教学之上,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乡村职业学校对人才缺少吸引力的现象已旷日持久,职校教师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老龄化和专业能力差等问题。职校教师无论是数量补充还是素质提升,途径都不通畅,与普通中学相比,乡村职校教师的年人均培训次数远远落在后面;即便有了培训机会,许多培训也是重形式、轻实效,没能使教师在培训中得到有效提高。

加大培养培训力度,改变乡村职校师资队伍现状,首先要了解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乡村职业教育真正需要的。我们认为,这样的教师必须是“浓乡型”,需要具备六种素质。

一是扎根乡村的角色意识。指得是对自身承担的乡村职校教师这一角色的地位、行为规范及角色扮演的认识、理解与体验,包括乡村意识、乡村情怀和乡村责任。只有具有这些品质的师范生,才能热爱并投身到乡村职业教育,这也是成长为一名卓越乡村职校教师的动力之源。

二是领悟乡村的思辨能力。指得是在乡村文化历史及社会发展背景下对知识的反思能力,包括理解与掌握能力、批判式思维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等。思辨能力无疑是新时期教师的必备素质,乡村教师的思辨能力要突出乡村性,要有将知识置于乡村情境中进行理解、辨析、批判和掌握的能力。

三是适合乡村的教育手段。要掌握与乡村职业学校教学环境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辅助手段和工具,包括三字一画、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网络教学技术。职校教师在这方面的特质主要体现在如何适应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职教和体现乡村职教特色。

四是感知乡村的表达方式。要能将乡村文化融入到教师的日常书面语言表达中,并善于让他人感知、理解和掌握,表达形式包括板书、教案、教学日记、学生评语等。感知乡村的表达能力,既包括教师一般的表达能力,又有特殊能力要求,要能体现乡村特色文化与风格,比如在校本教材、本地特色课程开发等方面,需要教师感知当地文化特色,并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五是融通乡村的交流风格。包括教师在与乡里人沟通中表现出与乡村风土人情融合的思想观念、审美理想和精神气质等。一般来说,作为乡村教师,交流要具有乡里风格、乡俗风格和乡愁风格,不仅要具备一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熟练地掌握乡村口头语言表达的特殊习惯和风格范式,这样才能与具有浓厚乡村性的学生及家长进行良好沟通。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民居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标准生活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学语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