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规划

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规划

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视觉传达;思维惯性;视觉过程

0引言

过程,是一件艺术品。视觉传达其实是艺术范畴中一枚微不足道的点,艺术就如火山口喷涌而出的岩浆。当我开始接触、学习、探究岩浆溅起、冷却的那一点火山灰时,实际上是在寻找它静谧之前的躁动和热量,那种能量是存在于结果之前的,是拥有强烈的“表演欲”的。或许将某种能量拟人化的修辞显得过分突兀,但是,它确实存在于结果之前,并且拥有难以形容的魅力。能够让人类的目光聚焦,亦能使人类进行反思,甚至能够引导人类的行为趋向,这就是“过程”。我们的生活存在各种表现形式的艺术,也就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视觉设计,所以关于视觉传达的创造过程无处不在就更是无可厚非了。可惜的是人们往往在看到美之前,就已经被私欲所蒙蔽,于是注重结果的审美意识形态往往比注重过程的更深入人心。然而,无论如何,依照辩证的科学观念来审视我们的生活就不难发现,其实结果也是过程,过程也是结果。那么,我或许会考虑对“过程”需要公平一些,我希望对过程的美认识多一些,对结果的反思多一些。它没有具体的静态图像,它是动态的、变化的美,亦是对视觉传达的诠释,是行为的、刻意的、随性的、矛盾的再创造。它,就是“过程”。

1视觉传达创造过程探究之背景

1.1视觉传达的定义

“以某种目的为先导的,通过可视的艺术形式传达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被传达对象,并且对被传达对象产生影响的过程。”也就是说,视觉传达本身就是以“过程”作为“主语”而定性的,所以从我们接触视觉传达,学习并且理解、运用它的时候,在这个过程里,分支出了诸多形态的过程。在此,我们可以首先做出一个大胆的假设,“‘过程’中诱发的诸多分支,完成了‘过程的多样性’形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视觉传达视为一种可复制、可拓展、可变化、符合市场需求的过程性产物,它势必会以它的“过程特征”去影响、改变世界信息传播载体的趋势。

1.2视觉传达的涵盖范围

视觉传达的涵盖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它包括外建筑、工业的产品外观设计,企业机构形象的宣传推广,以及商业广告,以及许多非物质形态(如实验艺术、行为艺术、历史文化、纯粹事件发生)的记录、再创造等等。我在此专门提到了人和物。人,就是设计者;物,就是视觉传达本身。其实为过程,但是,它的服务对象(应用范畴)是实体,而设计者则是“动作的执行者”。为什么要提出“人”和“物”两个概念呢?因为在视传的定义中我们提到过程在历史中的变化,而设计者是存在于历史中的,历史在变,设计者的思维导向也在变化,当然,视觉传达也在变化,或许以后不叫“视觉传达”了,它以其他形式去定性。

1.3视觉传达的产生与发展

“视觉传达”这一术语早1960年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就流行了,当时出现、应用在了报刊环境视觉设计杂志、招贴海报及其他印刷宣传物的设计,以及电视、电影、电子广告牌等传媒,产生初期是希望将命题内容传达到观众眼中从而对造型进行各种表现性设计,那个时候统称“视觉传达设计电影海报”。日本(中译版)的《ザィン辞典》中提到视觉传达,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我认为,在当时就具备了相当高的“物”的前瞻性。

2“过程”是一种美

视觉传达的创造过程是设计者的高级精神生产,是一种审美创造(甚至是再创造的)活动。“过程”不能单纯的去刻板划分形式,其包含丰富的心理活动、情感活动。而去体验过程美是就设计者来说,对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是自然而然、了然于心的积淀。对过程美的体验通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它是视传创作的基础,亦是艺术创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1视觉传达的创造过程与它类艺术创造过程的共性

设计者应当特别强调主动性的创造过程审美体验,道家师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运用与此恰到好处。视觉传达的创造过程就好比音乐会的“余音绕梁”,与戏曲中的“四击头”旋律的作用也有异曲同工。因为它类艺术的延续性在历史上是行为复制,而视觉传达是可识别的符号复制。其实,而今的视传创造的结果仍以图像符号为主,但是过程不一样,我们可以借鉴它类艺术,如曲子的创造可能是冥想,戏曲的创造可能是语言,演说的创造可能是销售,等等。过程可以抛开单纯的视觉概念,而向听觉、嗅觉、触觉、感知“进军”。

2.2视觉传达的创造过程的本体特征

有的视传作品完成于刹那之间,可以视为即兴之作;有的视传构思则经过了漫长的时间。虽说视传作品产出没有歌德的《浮士德》耗时长达60年之久,但不乏几个月之久,或是以复制形态的行为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如Gilbert & George的“活体雕塑”以及这一事件的记录材料。不管所用的时间长短,设计者们都在寻找完美的形式,赋予视觉传达一种新的形式结构。由此可见,视传的创造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且不应受时间、空间的束缚。

2.3过程的美学价值

设计者的童年生活往往构成视传作品产出的灵感的源泉。许多设计人并不是为了成为艺术家才去体验过程美的,而是因为“过程”这个概念太丰富、太深刻了,以至于使之不得不用以表达自己的内心萌动。过程的表现方法其实也包含简化、夸张、变形、综合等,但其美学价值取决于艰苦的推敲过程。有的一挥而就,有的却要长期琢磨,琢磨什么?自然是如何将过程的美保留下来,而视觉传达本身亦是一个痛苦的推敲过程。所以,视传是商业的亦是美的,其创造过程亦是美的,我们能够保留视传本体,为何不去尝试保留其过程呢?过程美,只是本体形态的不同罢了。

3结语

本论的主架构想是思考“如何将视觉传达的创造过程视为一件艺术品看待”,通过对视觉传达的本体分析。综上所述,视觉传达的创造过程是作为设计者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并且是精神追求的一部分,我相信在未来的视觉传达发展中,重视过程性、精神性的诉求会逐渐高于现阶段的情况,那么,我们在当今为平衡“过程”与“结果”的比重,自然是需要削弱“结果”的,但未来亦有可能是削弱“过程”的。就如质变后更深层次的量变一般。

过程可以是偶然存在并被可以记录的,亦可以是可以去塑造的。当我们设计人有这样的一种意识形态广泛根植于大脑中之后,势必会有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的奔涌入视传创造的长河。展望未来,有可能“创造的过程”会真正成为设计的一股洪流,或许未来的某一天,“过程”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这是作为设计人的美好夙愿。

参考文献:

[1] 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3] 刘新慧.批判性思维[F].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2010,28(3).

[4] 论语[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视觉传达 传达技术 课程建设

视觉传达专业作为现代高校设计教育的一个重要专业方向,在当代的设计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北京申奥到奥运开幕,从上海世博会到各种类型的展会,这一个个无比耀眼的字眼都离不开视觉传达设计的烘托。在当今这个商业社会、读图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作用日趋明显。

视觉传达设计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突出专业特色、提高应用能力,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视觉艺术感受力及表现能力。也要强调设计文化的重要性,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最新设计动态,把握视觉传达设计未来的趋势;树立为市场服务、为商业服务的意识;明确培养方向,制定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加强实践,不断提高。欧美等发达国家艺术设计教育,在很多方面对于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及教育体制与国际化进一步接轨,都具有很好的参照和借鉴作用。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懂理论能实践的同仁来说体会更深。高等院校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必须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敏锐的视觉感受和开拓市场的能力,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不能按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仅仅依靠教科书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作业练习。中国高等学校的设计教育是随着市场经济建设发展起来的,高校设计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急需的设计人才的重任。而高校对于设计人才的培养,由以前单一的精英教育为主转向以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多层次培养方式,接受过设计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在社会的不同岗位发挥着各自的专业职能。因此,在设计教育中对具体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就变得十分重要。很多学生毕业后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实际操作,又或者不了解实际的技术导致设计时的迷茫,这不但影响了自身的竞争力,也解决不了社会需求的迫切性。因此,我认为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中加入实际的技术性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在高校从事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如果不将设计与制作的过程关联起来,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只会片面去追求毫无意义的形式感,或者说急不可耐的去追求不着边际的效果。这些对于真正的教学与教育目的有很大的偏差。在艺术设计的教学中,设计与制作或实施是紧密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要求的人才是全方位的,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广泛的社会知识,对于很多的边缘学科也要有所涉猎。这也给我们现在的教育机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怎样引导学生把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是未来教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现代的设计教育和商业艺术设计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它们不是相对立的关系。

其实,技术与艺术结合的话题早在19世纪后期的工艺美术运动就有所提及,只不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德国的包豪斯时期,技术与艺术结合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包豪斯当时提出了双轨制的教学方式:每一门课程都由一位“造型教师”(形式导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和一位“技术教师”(工作室导师)共同教授,使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形式导师”负责教授形式内容、绘画、色彩与创造思维的内容;“技术教师”负责教授学生技术、手工艺和材料学的内容。在欧洲设计艺术院校的教学中,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课程的设置上,以及通过学分制实现的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或者说设计的创新能力上。其中,工作室教学占有重要位置。工作室根据材料、工艺及设备的特点进行统一规划,工作室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学生技术方面的教学(如材料、设备使用等问题),或者说解决学生的设计表现和如何表现问题,而不是设计的创意问题。工作室都是统一管理,专门技术人员负责,不隶属于某系或某专业,除了有的学校需要交纳部分材料费用外,免费面向所有相关专业学生开放。当然在现代,从社会需求到国情的综合考量,我们在进行视觉传达专业课程设置时,并不能直接照搬国外的模式,这也是不符合现实需求的。

我们现在应该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开设与实际技术有关的专业课程,这个课程是与其他专业课程相配合的,也是与本专业所需的实践项目紧密相关的。作为视觉传达专业对于现代传达技术的学习就变得尤为重要,它的目的在于解决从纸上的设计走向具体的制作实施的方法。在我们进行技术教学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技术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范围内解决有些学生所存在的基础不够好、不愿动手等问题。通过认真研究如何贯彻多方面素质教育,使学生想动手、愿意学、学有所得。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面使求新求趣的教学设计能够得到体现。

设计是针对不断的社会需求而展开的教育,它为社会输出大量的实用设计人才,但在教育与具体设计的结合中,存在于两者之间的众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怎样从社会和教育立场出发,积极努力去改善现有的矛盾,解决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生不适应社会就业环境的问题,是所有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和深思的问题。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工艺美术教育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设计教育应随着市场的变化进行改革。而现存的实际情况是,一些纯艺术院校由于市场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原本设立的一些专业学科并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艺术学院所开设的课程,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的调整和增加,三大构成、材料应用、现代设计技法基础,再加上一些实用课程的配合,便完成了初步的课程设置转变。这种转变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起到过渡作用,是可行的,但从设计教育长远的发展来看,必须建立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而建立这种体系便需要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但其中必须包含有与具体技术及实践相关的课程。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内开设现代传达技术这门课程是必要的,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从师资、硬件设备以及课程内容等方面综合考量、建设。希望有更多的同仁能够对此问题有所思考,使我们的设计教育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视觉传达的历史与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4.

[2]成都20世纪中国艺术史文集编委会.艺术的历史与问题.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312-318.

[3]门小勇.平面设计史.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84.

[4]海天.中国工艺美术简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规划范文第3篇

一、什么是导向设计

导向系统设计不是简单的符号设计,是设计师通过构思,把信息标识体现在文字、符号、数字等等载体上。优秀的导向设计,会给这个空间甚至城市增添光彩。在公共空间中,导向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信息设计。

导向设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导向设计就是能够传达信息概念的视觉符号都称之为导向设计。那么具体的表现形式也不仅限于文字和图形,能表达或者代表信息语言的比如建筑物、雕塑、城市的装置艺术等等都可以规划在导向设计的范畴当中。狭义的导向设计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是从视觉传达角度来划分的,主要是用哪种图形最能够准确、快速的表达信息含义。为正确的信息指明方向、区域的图形符号;第二是从空间环境角度入手,图形符号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在环境当中,这里就要考虑到造型、大小、位置、材质、甚至经济成本上。所以导向设计是在公共空间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这两个领域中开展的。

二、导向设计与图形符号的关系

1、导向设计的功能

人口增长,城市快速发展,公共交通也越来越复杂,高楼大厦等等这些环境每天都在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就目前的城市发展速度来看,必须合理规范导向系统设计,这对我们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是很有必要的。

导向设计不仅可以规范交通秩序和环境,还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帮助。为人们指明想要到达的具体方位,可以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节省时间。

2、图形符号在导向设计中的功能

图形符号有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之分,具象图形符号是对大自然或者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模仿性表达。具象图形设计主要取材于生活和大自然中的人物、动物、植物、静物、风景等,其图形特征鲜明、生动,因贴近生活而感染力强。抽象图形是以抽象性的造型元素本身来传递信息,从形式上就能够体现形式美感。

具象图形符号和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对应的,也就是说具象图形是模拟指代形象的。通过简单的图像再现信息的内容,从而达到导向的效果。从外观就能够被人们所理解要表达的信息语言,易识别性、简单、直观是它最显著的优点。

抽象图形符号是在具象图形符号无法准确传达信息时的补充,从外观来看,抽象图形符号就是一种象征性的图形,仿佛和要传达的信息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一般抽象图形符号以几何形的形式出现,更容易在导向设计中形成统一的标识。

三、案例分析

以瑞典宜家家居为例,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家居用品的种类很多,如何把品种繁多、档次不一的产品有序而不遗漏的卖出去,如何让消费者在这么大型的卖场中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导向设计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宜家家居在中国的卖场有很多,在导向设计中采用大型的图形符号来引导消费者。这种指示性很明确的箭头符号,可以让消费者快速的明确方向和区域,不会因为导向的不明确而多走冤枉路。

比如下图中的宜家家居导向设计中,不管是在颜色、材质、图形符号、字体大小等方面都做到了统一的表现形式。图形符号也是采用了大面积的位置作为引导方向的指示作用,在颜色上和宜家的企业颜色保持一致,卖场外部和卖场内部颜色上是一致的。如果导向设计的图形设计的过小就很容易让人辨识不清楚,这种大型的图形符号,在室内空间中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是能够看清楚的。这就是为什么在宜家家居中不容易迷路的原因,导向设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结语

在未来导向设计中图形符号发展趋势主要可体现在图形符号的多维化和人工智能方面。导向设计最主要的目的是指引人们的行进方向和线路,目前大多数导向设计都单纯以箭头来体现这层含义,而事实上人们行动方向感、时间感都可以通过视觉图形表现出来。通过在二维上的“动态”形式给人以方向的暗示。早在20世纪初,未来主义就将“时间”和“速度”概念引入到艺术创作中。未来导向设计可以借鉴未来主义的做法,用图像化语言来表达空间与时间延续的过程,从而体现导向中的方向、流动过程等抽象概念。

导向设计的发展趋势还表现在,随着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普遍化,导向设计已不再仅限于纸张和印刷这种平面传达形式,而与广告、影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密切配合,拓宽其展示途径才是未来的趋势所在。

【参考文献】

[1]尹定邦.图形与意义.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2003

[2]章莉莉.导向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3]王峰.环境视觉与导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版式;视觉流程

1 平面设计内的版式编排体现的视觉价值

艺术信息化中的关键表现形式为:对相应版式展开的有效整合和整理,从而令其更加通俗,并能满足受众的诉求和审美情趣。而版式编排想要获得人们的认可,要求运用为人们所熟知的表现形式,从而令其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更加贴近人们的需求和生活所需,发挥平面设计传达的作用。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能关注设计的韵律与顺序,留意过程的明朗,同时突出主题。缺乏了上面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艺术展现的清晰度,造成受众对作品的理解中走了弯路,最终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受。

由于人眼对事物关注时,并不能全景展现,而是只能关注到其中的一些要点,再针对某个特定事物,根据时间顺序展开关注。此即为视觉流程的特点,除了人类以外,还有很多动物眼睛也是如此。基于这原因,版面在进行分布和组合时,离不开视觉主题的支持,此外,其发展还将牵引观众视觉的注意力,并引发其对主题展开的思索,即视觉层次性。

因此,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将判断艺术主题内的关键点和不重要的部分,再依据信息元素的不同布局来合理安排视觉层次,从主要到次要因素,展开系统的了解,从而有效地引导受众对信息的理解。即,平面版式的编排不可以仅仅考虑艺术效果或表达效果,同时也应考虑接受者的感受,同时围绕着观众视觉习惯,针对相应元素展开合理编排,进而获得优良的效果。

2 视觉流程设计的作用

视觉流程的设计十分重要。若不展开视觉流程设计,无法于分量均等视觉要素内产生轻重缓急的竞争,同等文字与图形若不存在主次之分,内容则不能随之展开主次,这是不合乎人类阅读习惯的,同时也无法凸显重要信息,整个信息一盘散沙,人们不能通过阅读获得其所要表达的重点。良好的视觉流程设计,可依据内容的主次控制信息并引发受众关注先后顺序,达到引导读者视线据设计者意图步入主次分明和条理清晰的视觉信息中,进而令受众能迅速感知,更好地理解并记忆所需要传达的信息,达到视觉传递的目的。

拥有良好结构及流畅视觉流程,将引导受众视线依据设计员的设计意识,通过合理化的顺序与有效的感知,获得良好的视觉印象,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设计对视觉流程的影响是多维度的,透过设计对视觉物影响也是多层次的。不过不管是透过何类方式来安排视觉流程,最后均立足在信息传达上。

3 平面设计中版式编排在视觉流程中的发展趋势

3.1 视觉形象的影响

版式编排设计内,常见视觉要素及对视觉流程影响较大的元素即视觉形象。实际设计时,考虑到将设计内容更好的传至受众,要求设计者明白地对文字、图形与色彩展开综合性设计,从而达到传达作品视觉效果的目的。文字作为各类版式编排设计首要考虑的关键元素。同时也是视觉传达中运用最多的一类方式。这主要是由于文字的传递功能所决定的,因此,文字的通俗易懂和艺术性均属于版式编排设计的关键要素。

图形作为视觉元素内运用得较多的形式,版式编排设计时,其能直接地表现设计者所表达的艺术成果。图形元素有着别的元素无法取代的优点,这在读者甄别与分析信息时能确切地感受。此外,图形对于信息的传达的便捷性与准确性是文字无法替代的。一般情况下,读者可透过图形直接理解。因此,设计者可运用图形的直接与自发性,有效传递其设计目的。

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不同的视觉冲击与心理感受。相近颜色的色彩的搭配,能盈造和谐的感觉,而对比色彩则能产生较大的视觉处的冲击,能起到迅速吸引别人注意的效果。色彩的运用要和所要传递的主题连接起来,比如以浅色调来表达冬季的静谧,以对比的颜色来表达夏季的奔放。版式编排设计时,要求设计者尤其应关注上述三要素对整体设计产生的影响,并依据设计目标和要求,确定运用何类基调展开设计,通过文字和图形的配合,或由空间层次展开设计,从而达到文字与图形的设计更加合理,配合更为密切的目的。

3.2 抽象元素的影响

点、线、面的元素较为抽象,不过却是版面设计的关键元素,它们之间互为补充,在版面设计中发挥不同功能。

点在视觉元素内是以极小的形式出现的。一个圆点便能于版式编排设计中产生影响。版面中运用不同种类的点将产生不同视觉效果,引发受众视觉冲突。此外,通过少数点的运用,也将有助于突出视觉中心内涵。线则有着变化万千的视觉效果,其作为主要视觉元素。线拥有各类形式,包括可见的实线和隐约的虚线,此外,粗细度和明暗度不同的线将产生不同视觉效果。版面内运用的直线将带动受众观察方向的移动。面的特征则总包含了点和线的特征。不同的排列层面及排列面的不同方向,将对人的视线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由此可见,面是版面设计中的关键环节。通常情况下,面的边缘有着不同版面扇区。而面于版式编排设计内发挥着下面的功能:版面信息能通过面的组合和整理,进而突出版面意义所在,并达到协调版面的作用等。

视觉形象与抽象元素与版面编排设计中有着不同表现,均能对读者产生相关的引导。此外,版面设计的关键点在于:能全面、准确地传达信息,让受众清楚所要传达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龚莹莹.平面版式设计技术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

视觉传达设计未来规划范文第5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现如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越来越热烈。在进行对于房屋的室内设计的时候,在考虑到实用性的基础之上,人们对于视觉效果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想法。在室内设计中进行良好的平面规划与设计,可以更好的将室内的设计感表现出来,营造预期的空间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室内设计表现手段。本文从室内设计总平面规划的运用原则等方面入手,简要论述在室内设计中平面规划的重要性以及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

室内设计 平面规划 作用 视觉效果 需求

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将图形和色彩进行排列和组合,进行主观的融合,形成具有视觉美感的画面。而室内设计是立体的,是多元的,室内设计中大多是将一些家具与摆设进行位置和装点设计。在室内设计中加入平面规划,可以让室内设计和平面规划的优势相融合,将平面规划原本运用在二维空间的元素带入室内设计中,更大程度的将室内设计的美感提升上来,创造出一个具有实用性的同时能够为人带来视觉享受的室内空间。

一 室内设计中平面规划的作用

如果在室内设计中不应用平面规划元素,那么室内设计很有可能会实用有余而美感不足,不符合当今时代人们的需求。而在室内设计中有方法、有技巧的进行平面规划,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室内空间的实用性和使用感,更可以为室内空间的美丽程度贡献出十分重大的力量。在室内设计中,平面规划的作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其一,在室内设计中进行平面规划能够提高室内空间的美感,这对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和学习之后,人们回到家中更希望能够在一个具有艺术气息和美感的环境当中进行休息,而平面规划带给室内空间的设计感和装饰感,能够将人们的这种需要很好的承担下来。

其二,平面规划可以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将室内各种家居摆设的布局设计的更加合理,更加符合人类的视觉规律,使室内整体的布局看起来更加的舒服。

其三,平面规划可以通过室内设计的许多部分传达出其本身带有的视觉语言,通过室内设计,以平面规划为室内设计所带来的独有的作用向他人传递出更多的信息,而这种信息的传达比起直白的的传达方式更加具有艺术气息和美感。

其四,平面规划可以更好的提升室内空间的整体性,使整个空间呈现出一种特定的美好氛围。

二 室内设计中平面规划的运用手段

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平面规划主要的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其一,利用平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将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直接应用到室内设计中,也就是将二维图案融合进三维设计当中,这是将平面规划运用到室内设计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也是十分有效率的一种方法。比如说现在许多的服装店都在墙上加入了衣柜等图案的平面元素,这样可以更好的凸显室内设计的主题,也使得整个屋子充盈着活灵活现的动感气息。

其二,在没有平面规划的指导下,许多室内设计就会出现整个空间的物品摆放的情况,整个房间的空间感就要很差,不能带给人们一个很好的视觉体验,也不符合现代人对于美的追求。平面规划在构图方面更加具有权威性,运用到室内设计之中,可以更好的对室内空间结合美感和实用性进行相应的划分,设计出一个综合分数最高的空间。

其三,现代的室内设计都离不开灯光效果的营造,无论是家居室内设计还是公共空间的室内设计,都离不开灯。在室内设计中,平面规划可以使灯光为整个空间氛围所营造的效果起到一个加深的作用,使灯光这一辅助元素可以尽可能的发挥自身的效果。

三 室内设计中平面规划的表达途径

其一,表现在对固定空间转化成可变空间的过程中。顾名思义,固定空间,指的是在室内原本就固定存在的事物,比如说墙壁、楼梯等组成的空间,这就是固定空间。固定空间在很多时候是并不容易进行设计的,为了使整个室内设计的效果达到最好,很多时候都需要在固定空间当中加入平面设计,使原本呆板的固定空间能够焕发出不一样的活力,与其他空间融为一体。比如说,如果一家小吃店店面不大,空间上给人以作为不够的感觉,就可以运用平面规划设计,将透明材质的隔断运用在空间当中,为作为进行隔断,从而获得更多的就餐位置,提高了空间使用率,也提升了整个小吃店的空间感。如果展览馆安排在一个墙壁转折较多的室内空间,就可以利用墙壁转折本身具备的特点和优势,进行艺术气息浓郁,有很强平面设计感的二维插画设计,达到与展览馆本身的艺术气质的融合,起到一个良好的室内设计效果。

其二,表现在对封闭空间的设计之中。在对封闭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封闭空间本身的特点,考虑到封闭空间本身具有的极强的私密性,所以,在进行封闭空间的设计中,要利用平面规划的元素,从图案、色彩、线条等多方面营造封闭空间的私密感。与此同时,封闭空间普遍面积较小,并且由于封闭,会给人造成不安感和紧张感,平面规划也可以从另一个视角去将这种不安感和紧张感以平面设计的当时进行削弱,让负面的视觉效果褪去,转而以私密感的视觉效果给人以安全的感觉。

其三,表现在对开敞空间的设计之中。开敞空间不同于封闭空间,没有墙壁的围合,而是敞开的、完全暴露在人视线当中的,这种空间没有封闭空间给人带来的紧张感,具有十分强烈的交流感,但是,这种交流感也就对开敞空间与其他空间的连接性和整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这种类型的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利用平面规划的元素,通过对开敞空间和整体空间的不断对比,设计出给人感觉最舒服的视觉效果,使开场空间的交流性能够最大程度的得以保留并发挥出来。

其四,表现在对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的设计之中。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在空间类别上有着十分明显区别,在对这两种类型的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使用不同的设计方法,一不同的设计理念,进行对这两种空间的平面规划。在进行对动态空间的室内设计的时候,可以利用平面规划的元素尽可能的在有限的空间内制造动感,制造出情感内容丰富,视觉效果活泼的室内环境。比如说,利用曲线给人带来的灵动的视觉效果,对室内的墙壁等部位进行装饰。在进行对静态空间的室内设计的时候,则可以利用平面规划的元素制造出安静平和的视觉效果,使整个空间的稳定性增强,给人以一种平静的心理感受。在设计静态空间的时候,可以有选择性的使用冷色调的色彩元素,进行简洁的平面设计,更好地突出静态空间的主题和环境氛围。

结语:

现如今,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对于室内空间所呈现出来的美感,所带给人本身的心理体验和享受更加的在乎。所以,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平面规划的方法,使用平面设计的元素,使整个室内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氛围更加舒适,美感更加如此,是时展的必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室内设计中进行平面规划的方式越来越多,平面设计元素也越来越纯熟的在室内设计中发挥着其本身的优势。相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平面规划可以在室内设计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共同引领整个设计行业不断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峰,环境视觉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熊建新,支林现代室内环境设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