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化学反应

大学化学反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化学反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化学反应

大学化学反应范文第1篇

1.1采样时间与地点

2012年3月—2013年2月连续1a监测青岛市大气中的VOCs,采样地点位于崂山区金家岭。该点临近崂山区主干道,周围主要是高、中层建筑,属于商业和居民混合区,东北侧距离约800m有山体环绕,西侧约150m是1个小型加油站。

1.2监测仪器

利用在线气相色谱仪观测大气中VOCs,仪器为法国CHROMATE-SUD公司提供的AirmoVOC分析系统,包括A11000型AirmoVOCC2-C6和A21022型AirmoVOCC6-C122台分析仪,由2组采样系统和2组分离色谱柱系统组成。其中C2-C6分析仪用于监测含碳个数在2~6之间的低沸点组分;C6-C12分析仪用于监测含碳个数在6~12之间的高沸点组分。检测器均采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能确保分析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仪器校准采取内部校准与外部校准相结合的原则,内部校准物质为正丁烷(体积分数60×10-9)、正己烷(体积分数20.5×10-9)、苯(体积分数32.5×10-9),系统每天自动启动1次内部校准程序。外部校准采用56种VOCs的标准气体,每种物质的体积分数在110×10-9~120×10-9之间,至少每月校准1次。

2结果与讨论

2.1VOCs浓度水平及组成

对青岛市大气中50种VOCs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其中包括烷烃29种、烯烃7种、芳香烃14种。观测期间,该市大气总VOCs体积分数(小时值)变化范围为0.5×10-9~230.4×10-9,全年均值为9.2×10-9,其中烷烃所占比例最高,为66.7%,芳香烃和烯烃所占比例为21.0%和12.3%。表1为青岛市VOCs部分优势物种的体积分数与国内外城市的比较结果。由表1可见,青岛市大气中的VOCs浓度较其他城市低,其中丙烷、正丁烷、异丁烷、异戊烷、丙烯、甲苯等组分的浓度均低于其他城市,而苯的浓度高于北京、中国香港、里尔。顺-2-丁烯、反-2-丁烯和异戊二烯的浓度水平与其他城市相当,乙苯的浓度水平与北京、达拉斯近似。

2.2VOCs不同组分的变化特征

2.2.1季节变化特征

图1为不同季节VOCs各组分比较。由图1可见,总VOCs浓度夏、秋季高于春、冬季,与天津市规律相似[1],与宁波市[4]相反。各月VOCs浓度水平相差较大,9月最高,4、5月最低。夏、秋季植物生长茂盛,释放出大量萜烯类化合物,是大气中VOCs的重要天然源。人为源方面,夏、秋季气温高,低沸点的VOCs挥发加剧,增加了来自加油站、汽车油箱直接挥发的有机物[14]。此外,夏、秋季正值青岛旅游高峰,《2012年青岛市统计公报》表明,当年共接待游客5717.5万人次,若按45座的旅游巴士计算,则至少有127万辆机动车出入该市,尾气排放大幅升高,户外烧烤兴起也有较大贡献。烷烃在各季节占总VOCs的比例均为最高,其次为芳香烃和烯烃,3者比例范围分别为56.8%~71.2%、16.4%~31.9%和10.1%~15.0%。烷烃和烯烃在夏、秋季的浓度明显高于春、冬季,可能与夏、秋季溶剂挥发加剧、机动车尾气排放增多、植被释放增多等因素有关;芳香烃秋、冬季浓度较春、夏季高,可能受工业源、机动车源的综合影响。

2.2.2日变化特征

图2(a)(b)(c)(d)为夏季与冬季不同VOCs组分的日变化趋势。由图2可见,烷烃、烯烃在夏季与冬季的日变化均呈现“两峰一谷”特征,与交通早、晚高峰对应。早晨7:00前后出现峰值,之后随着大气边界层抬升和太阳辐射加强,污染物被稀释且部分经光化学反应被转化,浓度迅速降低,至14:00前后降到最低值,傍晚随着大气边界层降低和交通晚高峰到来,浓度又迅速升高并在18:00前后达到峰值。与北京市的研究结论[3,14]类似,烷烃、烯烃的日变化规律与交通早、晚高峰有明显对应关系,主要与机动车尾气排放增加有关。芳香烃的日变化规律与烷烃、烯烃不同,夏季日变化趋势较平缓,且白天高夜间低,可能受化工企业排放和溶剂挥发等影响;冬季日变化在上午和夜间有较明显的峰值,除人为源排放外,气象条件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夜间大气边界层降低,污染物聚集,易形成浓度峰值。

2.2.3周末效应

由于不同时期交通活动、工业生产存在差异,大气污染物在工作日(周一—周五)和非工作日(周六—周日)通常表现出不同污染特征。选取2012年8月—9月间的6个星期对VOCs各组分、氮氧化物进行周末效应分析,见图3。可以看出,总VOCs在工作日的平均浓度高于非工作日17.2%,其中烷烃、烯烃、芳香烃在工作日的平均浓度分别高于非工作日11.9%、30.7%、17.4%,各组分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周末效应,可能与工作日机动车源、工业源等活动增加有关。氮氧化物在工作日的平均浓度较非工作日高60.0%,表现出显著的周末效应,由于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进一步证实了机动车源对工作日的重要贡献。

2.3VOCs物种间的相关性及来源分析

将大气寿命近似的VOCs物种作相关性分析,由于相同的物理混合、光化学去除过程会引起相同的浓度变化,则两者在大气中的浓度比值等于其在排放源中的比例,由此可以大致判断其主要来源[8]。表2为青岛市VOCs优势物种相关性分析。由表2可知,反-2-丁烯与顺-2-丁烯的相关性较高,且比值为1.23,与北京隧道实验的结果[15]接近,可推断这2种烯烃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苯、甲苯、乙苯相关系数在0.6~0.9之间,说明其排放源类似。甲苯/苯的比值(T/B值)可用来评价机动车尾气对苯系物的贡献,一般认为T/B值接近2.0表示机动车尾气贡献显著[3],T/B值偏离2.0越远说明受机动车影响越小,而受溶剂挥发、工业源等影响越大。研究表明中国香港机动车贡献显著(T/B值为2.27)[16],而珠三角工业区则主要受工业源影响(T/B值为4.8)[17]。青岛市T/B值为0.56,远小于2.0,说明溶剂挥发、工业源影响较大。烷烃物种与苯系物的相关性较低、污染来源不同,一般认为烷烃来自机动车排放、汽油挥发或燃料泄漏等过程。表2中丙烷和正丁烷、异丁烷的相关系数均在0.60以上,且与乙烯(燃烧过程产物)、异戊烷(汽油主要组分)相关性较低,由于丙烷是液化石油气(LPG)主要成分[15],可判定这3个物种主要来自以LPG为燃料的车辆排放。

2.4化学反应活性

臭氧为二次污染物,是复杂光化学反应的产物,并且受气象因素的影响。通常用OH自由基消耗速率(LOH)估算初始过氧自由基(RO2)的生成速率,该反应是臭氧形成过程的决定步骤[18],因此可通过LOH值大致比较不同组分对臭氧生成的贡献。研究得出,夏、冬季青岛市VOCs组分中烯烃浓度虽然只占10.1%~15.0%,但其臭氧生成贡献最高,占总VOCs的68.1%~77.7%;烷烃虽占VOCs总浓度的大部分比例,但由于其化学反应活性较低,夏季的臭氧生成贡献为15.1%,冬季仅为11.6%;芳香烃对臭氧生成贡献在夏季为7.2%,冬季增加至20.3%。青岛市大气VOCs组分中烯烃的臭氧生成贡献远高于烷烃和芳香烃,这与广州地区的研究结果相似[6],而上海和深圳地区则主要以芳香烃最高[5,8]。分析夏、冬季臭氧生成贡献较高的VOCs物种可得,夏季前5位贡献较高的物种(按照LOH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反-2-丁烯(0.50s-1)、顺-2-丁烯(0.44s-1)、1,3-丁二烯(0.38s-1)、异戊二烯(0.38s-1)、异丁烯(0.30s-1),均为烯烃化合物,且LOH值均在0.30s-1以上;冬季前5位贡献较高的物种依次为1,3-丁二烯(0.52s-1)、异戊二烯(0.41s-1)、顺-2-丁烯(0.23s-1)、乙烯(0.15s-1)、乙苯(0.15s-1),除1,3-丁二烯、异戊二烯的LOH值超出0.30s-1外,其余物种LOH值均较低。

3结论

大学化学反应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文化因素

一、引言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不断增多,社会对各类翻译人才的需求大增,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随之凸显出来。各种门类涉外企业公司都要求大学毕业生能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用英语翻译各类资料。然而中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之现状,确有急需提高之处。许多高校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基本围绕四六级英语水平测试里的五道翻译题展开,即只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句子结构,常用的词及短语。这种以四六级考试为指向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主要内容就表现为针对精读文章的重要词句进行英译汉和汉译英的练习。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所谓的“翻译”并不能引导学生获得翻译能力。相反,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到乏味,无法获得英语原文带来的文化美感。原传道先生对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培养目标曾做出定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传译信息的能力,包括分析传译具体的语言内容和非语言内容,获得语言表达运用的能力”(2004)。这种传译能力的获得往往要求我们在外语教学中,“根据语言的本质特征和外语教学的特点,遵循五个原则:交际原则,文化原则,系统原则,认知原则,情感原则。”(陈淑萍,2004)

其中,文化是翻译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也可能是最难的问题之一。文化和语言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为文化常常为一语言群体所特有,在另一语言群体中常常是空缺或差异。这造成了翻译的困难。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因此翻译是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翻译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要以文化主线来引导翻译教学的全过程,而不是以翻译技巧或语言的层面为主线。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引导学生逐步发现本国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之间的异同,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1、价值观差异

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是集体合作精神。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起源于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比如英语中父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共同使用一个称谓cousin,而汉语中同样的亲族关系可表现为“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堂哥、堂弟、堂姐、堂妹”。

2、宗教差异

不同同样会产生文化上的差异。 中国人信仰儒教,承认天和天命,但这种天和天命只是一种抽象的力量,没有主宰的神。它可以是老天爷,也可以是观音菩萨。 基督教则不同,它只承认一个上帝,认为上帝是世间万事万物,同时也是人类的创造者和主宰。 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以人必须绝对地服从上帝。这种的差别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反映得淋漓尽致。汉语中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天命不可违”, “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语言表达。英语则对应的有 Heaven is above all.(上帝高于一切),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 天 助), 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同时,这种上的差异也带来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基督教文化为背景的英语民族侧重逻辑分析思维,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侧重整体与重形象思维。在英语句子中,其中一个现象就是连接词的使用非常丰富。比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英文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其中 “If”从句的使用让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表明了西方人擅长的逻辑思维。

3、习俗差异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存在各个方面的差异,传统节日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天气和季节在农业里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最初为农业丰收庆祝而创立的那些传统节日都和季节有关。像“春节” 与一些农业活动,如种植、收获,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清明”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西方国家,宗教是文化和社会的中心。因此,节日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说圣诞节,复活节。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西方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 “贪财”的嫌疑。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另外,英汉词汇中有关颜色、动植物、吉庆语与忌讳语方面也有诸多文化差异,能够凸显出形象色彩的不同。比如结婚时,中国的红色代表喜庆,而西方喜用白色表示圣洁。再看“pine”( 松)与“crane)(鹤),在汉语里比喻“长寿”。“松”又可喻“坚忍不拔”的精神,它们在英文中却没有文化意义。忌讳语方面,中国忌讳数字“4”,因为谐音“死”,所以医院住院部里常常没有四楼。而西方社会习俗中,数字“13”是需要回避的。这来源于“最后的晚餐”中第13个人“犹大”的背叛。

三、文化关联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建议

1、培养文化对比意识。翻译理论家谭载喜曾说:“对于译者来说,没有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谭载喜,1999)。由此可见,翻译过程一定会受到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制约。所以大学翻译教学要强调对学生的文化导入,注重学生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文化背景知识的获取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注意研究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表达上的反映,熟悉英语形成和变化所依赖的地理环境,了解中西方在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2、拓展背景阅读。大学英语教材在设计上往往偏重于英语读写能力的培养,忽略文化背景知识的深入介绍。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学生普遍缺乏跨文化知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小而窄,尤其不太重视课外英语材料的阅读,只注重课内内容以及强化听说能力,造成词汇量难有质的突破。由于知识面狭窄,学生普遍缺少文化修养,而翻译的难点正在于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多数学生只能翻译词句,却难以正确翻译出英语原文中大量涉及到英语文化、历史、宗教等背景知识的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扩大自己的目的语语言文化知识,有意识地接触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和报章杂志,多看英美国家原版电影,拓展学生的背景文化知识。

3、重视母语文化

教师在引导学生熟悉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母语文化的重要性。“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信息的转换与编码时,译者只有具备了双语言能力和双文化能力才有可能翻译出高质量的作品。任何外语文化的学习,都不能不以自身的母语文化为基础,脱离了母语文化的外语学习,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戴淑云,2010)。在英语交际时,往往存在英美文化中心论,欧洲白人文化中心论及主流文化中心论的误区。重视母语文化,提高学生的中文水平,避免文字句式的欧化倾向,有助于中西文化间的平等互动。

结论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大势所趋。当今的语言研究已经从单纯的对文字的研究深入到对文化的研究。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该顺应形式体现这种变化,帮助学生意识到语言翻译是文化活动,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交流,对不同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地域文化和时代背景。

参考文献:

[1]原传道.大学英语翻译之我见[J] 教育与职业2004(20)

[2]陈淑萍.翻译教学的原则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J],河南社会科学. 2004(5)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大学化学反应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写作,文化差异,干扰,文化教育

 

一、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问题

现代语言学研究表明,口语超前于书面语,收受(receptive)能力超前于表达(productive)能力。写作既属于书面语又属于表达能力,是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中最难把握的一种技能。除了写作本身的难度,制约学生写好作文的因素单从本质上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语言知识层面上的问题,如拼写、用词、语法错误等;二是文化错误。有这样一种误解,认为学习外语,只要掌握其发音、语法及词汇,就能用外语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了。其实,上述要素只不过是语言学习的一部分,文化因素则是外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是因为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并影响着语言。

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所犯的文化错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本国文化的干扰

每种语言都是一种特定文化形态的负载体。人在学习母语时,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是同时习得的。学生往往容易把本国的民族文化内容套用到外语学习中,由于两种民族文化有诸多差异因素,因而套用的结果,往往造成文化错误,影响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

例如,tiger in the way,这个短语语法无误,但是有文化错误。中国的英语老师一看便明白,学生要表达的是“拦路虎”的意思,可外籍老师看到这样的表达方式会很迷惑。在汉语里“虎”用来指兽中之王,喻指难以对付的事或情况,而在英语中却用“lion in the way”。又如,汉语中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产生,而在英语中用“like mushroom”表达此意,这是由于英语不出产竹笋,bamboo是外来词;所以,I answered the teacher’s question with bamboo growing in my heart(胸有成竹),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又如,dog是个简单的词,如果说一个人是“lucky dog”(幸运儿),中国学生会纳闷,而如果形容帝国主义是“losing dog”,外国人会奇怪,残暴的敌人为何像一只找不到家的小狗呢?这是狗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2.语法

不同的民族文化既创造了不同的词汇意义,也形成了不同的语法体系。英汉民族思维上的不同造成了在同义表达上采取不同句法形式的现象。总的说,英语重形合、静态、物称、被动、复合;汉语则重意合、动态、人称、主动、简单。这些差异既存在于句子层面中,也出现在语篇的思路和结构上。(1)在表达“有人对我说……”这个概念时,按照英语“重物称”和“重被动”句式的特点,,应该译为“I was told that …”,实际上不少学生却译成“Somebody told methat…”,实际是受了汉语“重人称”和“重主动”这一句式特点的影响,因为在中国人眼里,施事者比受事者重要。(2)汉语中重要内容往往放在句首,而英语中重要信息通常置于句尾,如“Herecomes the bus.”(车来了),“There goes the bell.”(铃响了)。

英语中用许多不同的形态变化、时态变化来表示复杂的关系,此外还有各类连接词语和从句,因而句子结构错综复杂。科技论文。科技论文。汉语无形态变化,只有靠单纯的语序和虚词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动作的先后顺序与语序对称,这样便构成了一种线性横向排列式的结构。许多学生不能摆脱这种干扰,常常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组织句子,因而在写作中常出现这样的错误句子:My choice to be a doctor has three reasons. He writes very wellcompositions. There are many people come from Europe.

3.语篇差异

英文文章段落的发展往往是先陈述段落中心思想,然后分点说明;或按细节的重要性来展开段落,即较次要的细节放在前面,重要的细节放在结尾处;或按时空顺序来展开,或者按一般——具体、具体——一般的顺序来进行。其特点可归纳为三个步骤:

(1)Brief introduction;

(2)Body:topic sentence — reasonsor explanation;

(3)Conclusion.

而汉语以呈螺旋形式、间接的、推进发展的形式展开论述。其特征可用画龙点睛来概括,即把大量的笔墨用在铺垫、陈述上,最后才摆出观点。这种螺旋型的段落发展结构常常使外国人大惑不解,于是产生条理欠妥、逻辑混乱的印象。

4.语用方面的错误

由于受语言文化影响,中国学生在英语情景写作中常犯语用错误。科技论文。

(1)A: LiMing, you are wearing a nice skirt.

B:It is very common and cheap. (Thank you.)

(2)A:Have you been to the Summer Palace, haven’t you?

B: Yes, I haven’t. (No, I haven’t.)

二、语言习作中的文化教育

语言和文化是交织在一起的。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并不是除了听、说、读、写技巧外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巧。文化因素始终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背后,即使优秀的语言学习者的写作能力也可能因文化原因而受到限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文化内容却很难进入语言教学的课堂。

从培养写作技巧方面来讲,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要注重学生足够量的语言材料的输入。读物的内容是在接受写作者以摹仿、借鉴的范本。另外,阅读实际是在接受写作文化的熏陶,读与写的关系实际是文化的群体规范和个体习得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现在教材是为其提供范例的一个有效途径。《新英语教程》系列教材中的精读、泛读课文全都选自原文材料,题材广泛,涉及到西方社会中政治、历史、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在许多课文中,语言和文化相互融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可用来学习英语语言,又可作为介绍英美文化的素材使用。但好的教材也需要正确的途径,现在我们的外语阅读教学往往不注意将阅读与写作联系在一起,所以应克服把精力放在词汇的扩大、语法的学习上,只教句子不教篇章,只教语言形式不教文章所反映的文化。

此外,英文报刊杂志也可作为学生课外辅导阅读材料,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天地,增加语言积累,增强语感,还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许多新词,学到一些新的表达方法。英语电视电影及有声读物也可作为学生学习语言的有效工具。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应把写作教学贯穿于词汇语法阅读教学之中,循序渐进,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钱正福.试论大学英语中的文化特征【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02,(12).

【2】龚晓斌.文化差异在汉英语言中的反映【J】.江南学院学报,2000,(9).

【3】刘双.文化因素在词汇理解中的作用【J】.外语学报,1995,(4).

大学化学反应范文第4篇

1.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的性质

大气中的细颗粒子表面积大,一般为4m2/g~200m2/g,吸附或者吸着能力强,大气中的许多污染物质都可以在细粒子表面聚集,并且细粒子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比较长,为大气多相化学反应提供了活性界面。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和硝酸与海盐中氯化钠的反应是大气中硝酸钠的主要来源。在炭黑表面的反应是氮氧化物去除和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氧化氮可与炭黑表面吸附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炭黑表面吸附更快。二氧化碳首先与矿物质颗粒表面反应生成亚硝酸盐,然后继续反应生成硝酸盐和气态一氧化碳。大气中炭黑颗粒物对二氧化硫的催化作用很早就有报道,研究表明只有在水和氧气存在的条件下,二氧化硫才能在炭黑的表面有效氧化,氧化产物为硫酸氢根离子。

2.大气中细颗粒物表面多相化学的研究方法

在大气的化学环境中多相化学反应就是在液体和固体表面上气凝聚界面的传质和反应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就是计算出气体的损失量以及颗粒物表面所形成的转化产物是什么。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主要有流动管、鼓泡装置、飞行时间质谱仪等。因为细颗粒物表面的化学反应和它自身的大小等有关,所以为了在分子水平了解多相化学反应过程以及将实验室测量数据与实际大气相结合,细颗粒物表面的特征分析就显得十分关键,特别是电子探针的应用,使得对颗粒物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如今它已经成为大气环境研究中一件重要的工具。

二、大气中细颗粒物的污染

大气中细颗粒物表面的多相化学反应的研究非常重要,但是,现在对它的一些化学反应的机制还不是很了解。大气颗粒物指的是那些漂浮在大气中的极细小的颗粒物,在科学环境中,很多时候将这些极细小的颗粒物称之为气溶胶。如果按照颗粒物形成的机制来划分就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所谓的一次颗粒物指的是自然环境中本身就有或者是人为污染源放到了大气中可以造成污染的污染物,如土壤中的灰尘、燃烧稻草秆和海盐粒子等。而二次污染颗粒指的是大气中某些污染气体进入大气环境后所形成的颗粒物,如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等。人们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需要借助的东西很多,主要就是分析化学以及反应动力学等的新理论,此外,还要与实验相结合才行。由于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非常多,并且大气中细颗粒物的来源会随着地区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对大气中细颗粒物表面多相复合反应和机理的研究要与当地的大气中细颗粒物的品种相结合,如此对于研究当地大气环境才有实际意义,否则将是一种无用功。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时刻,很多地方由于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大量的开展工业,而工业的开展又需要大量的煤矿与石油等,煤炭与石油的消耗会释放出大量的粉尘颗粒物,形成雾霾。一些污染企业的增加也是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现在国内各大城市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而大气污染严重危害最大的就是细颗粒物,特别是一些煤矿业发达的城市的PM值一度爆表。在我国很多的大中型城市,几亿人口都面临着空气中隐形杀手的危害。所以要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洁净煤的技术开发力度,提高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的比例,同时要积极地发展物质能、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结语

大学化学反应范文第5篇

1、小苏打和白醋的主要化学成分分别是“碳酸氢钠”与“乙酸”,这两种化学物质遇到一起会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2、具体化学反应式如下:NaHCO3+CH3COOH=CH3COONa+H2O+CO2(气体)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