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学的历史演变

管理学的历史演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的历史演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学的历史演变

管理学的历史演变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协同;企业变革;协同论

组织变革是组织为了适应组织内部或者外部组织。文化学派的创始人沙因就组织变革的模式提出了“解冻-重构-封冻”模型,也就是说组织的变革是组织内各个子系统重新构建的过程。协同学原理的运用对于研究组织变革极具指导作用。

一、协同学思想内涵

协同学是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哈肯创立的,他于1971年提出协同的概念,1976年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协同学是研究协同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它用子系统或大量粒子间的协调同步作用,阐明开放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结构的原因和条件,揭示了协同与有序的因果关系。哈肯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许多子系统的联合作用,以产生宏观尺度上的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它又是由许多不同的学科进行合作,来发现自组织系统的一般原理。协同论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结构耗散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背景,采用统计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了各种系统和现象中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其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协同效应。开放系统的子系统通常以很有规律的方式且有目的地进行合作,自然界系统和社会系统概不例外,这就是协同作用。在协同作用下,系统会从无序走向有序,此乃协同效应。由于系统的目标(有序结构的点)要从无序状态结构中的某一点移动到有序状态结构中某一位置,因此,协同作用会不断地重复进行,系统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

2.支配原理(伺服原理)。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若干子系统,如何找到系统演变过程中的主导参数(即序参量)是研究协同作用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通常情形下,序参量支配快变量(起辅助用的参数),系统的动力学和突现结构通常由少数几个集体变量即序参量决定,而系统其他变量的行为则由这些序参量支配或规定。正如协同学的创始人哈肯所说,序参量以“雪崩”之势席卷整个系统,掌握全局,主宰系统演化的整个过程。

3.自组织原理。自组织是相对于他组织而言的。他组织是指组织指令和组织能力来自系统外部,而自组织是指“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在没有外部力量强行驱使的情况下,系统内部各成员协调动作,导致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上的联合行动,出现有序的活的结构。”自组织成员通过“自己管理自己”的方式达到组织的和谐与有序。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自组织的序参数

人性的自主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的自组织性。虽然变化需要常常来自外部力量,变化的动机和变化过程必定来自自身内部,企业的演化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关于自组织系统的演变,哈肯(2000)的协同论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任何一个含有大量子系统的复杂系统,在与外界环境有物质、能量交换的开放条件下,通过各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就能够自动地在宏观上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的有序结构,出现新的稳定状态。而自组织结构的涌现,是以序参量的出现为标志的。企业文化有着序参量的诸多特征,首先,从变量特征看,企业文化是系统的整体变量;其次,从产生过程看,“可以把文化归结为全面而系统的、通过各种学习过程得以世代相传的人类活动,帮助创立最适合特定环境的生活方式”(卡特赖特,2003),它产生于企业经营实践中,产生于员工彼此之间以及与管理者之间的互动;第三,从产生作用看,文化就是思想培育。“企业文化是围绕一套复杂的信念和理念建立起来的,这些信念和理念构成了企业员工的心智模式,决定了员工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巴雷特,2005)。“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故事和独特的说话方式。同等重要的是,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去理解和听。这些说、听和理解的方式不仅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也构成了一个公司独特的组织、管理和处理市场关系的方法”(迈克马斯特,1996)。如此这般,不难推断,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整体行为的一个序参量。

三、变革中要做到变革前后企业文化的协同

1.变革前进行协调。变革前,企业要做好心理准备,适时地进行协调工作。企业高层领导可以利用会议、交谈、内部报刊杂志、网站以及电视等媒介及时向本企业的各级员工传达变革方案和战略意图,争取企业内部对于变革的一致认可和支持,以消除员工的敌对和抵触心理。企业高级管理层应当适时制定出变革战略及相关制度,借以缓解和消除原有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以及员工个人和小团体为维护其既得利益而阻碍变革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协同应该是“承认在多种文化组成的组织中各个民族的差异,不忽视和缩小文化上的差异,而把这些差异看成是构思和组成一个组织的有利因素”。作为管理层,要承认和允许多元文化的存在,在企业进行内部协调时,切忌单纯的对企业员工进行“洗脑”,同时还要做到兼收并蓄,取长补短。

2.重视变革中的沟通。文化协同最根本还是“人”的协同,因此一定要加强交流,清楚地掌握变革的目的、流程等,在相互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情况下,协商制定各种方案。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制定对中下层管理者和员工文化培训方案,互派培训人员组织培训。与此同时,在企业内部要建立起方便员工进行文化交流和信息沟通的媒介,从而使员工能逐步了解企业文化上的差异,尽快实现相互谅解和尊重。高级管理层应想方设法促进企业各级员工之间进行定期面对面交流,使员工在确保各自核心能力不受侵害的前提下,分享资源、信息,形成不同文化团队间的协作和融合。变革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员工进行相互交流和吸收对方资源和专业技能的氛围,使变革更加融洽、和谐,以实现变革战略目标和预期收益。同时要相互支持,相互退让和信赖,达成共识,可使变革更加顺利。制定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以保证沟通的正常、有效地进行。制度和激励机制是变革的“减压器”,可使协同及控制工作事半功倍,从而降低企业变革中的文化协同成本。同时,还可以通过激励和约束对员工进行文化的传播和控制。

3.选择合适的文化协同模式。文化协同是企业变革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因此管理者往往为了尽早达到变革目的而希望尽快完成文化协同工作,这就需要一种合适的协同模式与之相匹配,因此这种协同模式也必然是一种快速、简单、灵活的模式。

四、变革管理中要做到文化和战略、人力资源相协同

企业要进行根本性战略变革,除了在正规组织要素进行变革外,还应该加强对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等软性要素方面相应的改变,这就是企业战略变革要素的整体性。只有刚性要素和软性要素的结合才构成企业整体,保证成功完成企业变革。变革应该是从企业全局的角度来分析,也就是必须要涉及到企业的三个基本问题:公司战略、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

1.企业文化和战略的协同。一方面,战略变革要依托于文化进行,把变革的方法扎根于企业文化之中。企业战略反映企业的宗旨和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是战略变革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企业战略的驱动力与重要支柱,又为战略变革提供哲学辨证和内在动力。它是调动企业全体员工实施战略的保证,是“软”管理的核心。文化不仅是一种社会粘合剂,还是一种控制机制。企业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等作用,可以激发员工的热情,统一企业成员的意志及欲望。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必须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导航和支撑,以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战略以实际反馈来影响企业文化。战略变革要求企业要创建有利于企业战略实现的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者应将企业文化提高到战略文化的高度,使企业具有文化竞争力,这也是战略竞争力提出的新要求。战略文化是企业基于对企业文化价值的认同,在企业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注意根据战略变革的具体实施,对企业文化进行整体、理性的反思和批判、建设和改良,以求文化对战略和实际形势的适应性。实现企业文化战略,使全体员工的观念和方式调整到强烈支持公司所进行的战略变革上。

2.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的协同。文化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服务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大计。企业具有先进理念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具备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有密不可分的特性,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上认识到文化对于人力资源的牵引作用,必须更为务实地通过人力资源流程贯彻企业精神文化;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反作用于企业文化,如服务维度与圆形图关系。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和支撑,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执行的可靠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随着企业改革加强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需要,必须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保持企业在市场中的不败地位。

五、结语

企业集团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联合组织,资金、技术和人才纽带将各个层次有效地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系统。企业文化是企业集团经济绩效的终极驱动力,是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做好变革中的文化协同及文化与战略、人力资源的协同,发挥协同机制的作用是企业成功变革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哈肯.协同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4)

[2]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吴大进.协同学原理与运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4]蒋俊东.协同学对现代管理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4

[5]盛小桦.协同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决策.2006

[6]宝雄武.企业文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9)

[7]王立志,韩福荣.变革管理的平衡及其动力机制分析[J].科研管理.2003(3)

管理学的历史演变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专业实验室;新编制体系;运行模式;统一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009-02

专业实验室是高等院校实践性教学和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学校新编制体系调整要求,各专业系整合所属教研室子实验室,成立新的系级专业实验室。新成立实验室在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的同时,其职能发挥、管理运行上也面临着新的问题。正确认识实验室在院校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研究新编制体系下实验室特点及管理运行模式,对发挥好实验室的教学、科研职能具有重要作用。

一、实验室在院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实验室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地。实验是教学的继续和延伸,也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开展实验,强化日常教学中习得的理论知识,主动探究未知,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和再认识的过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地。开好经典实验,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深入结合,深刻掌握基本原理、定理或定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有利于启迪学生在将来认识自然中发现客观规律。开好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实验室是助力各类人才成长的重要平台。实验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性工作,是学生理解理论知识,锻炼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形式。对科研人员,实验研究在对理论研究验证与深化的同时,能够促进新现象、新问题的发现;对于研究生,可以深化研究领域,为毕业课题提供实验环境;对本科生而言,实验教学有利于深化理论知识,扩充知识面,增强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增强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维修能力。

3.实验室为科研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不能设想他是靠读书、靠知识积累就能做到的,必须要进行深入实践。通过实践探索,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并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实验室正是承担实践工作与实验的重要平台。从全国“985”、“211”高校整体建设情况看,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经费转化为实验室建设经费。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培育科技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摇篮和基本条件,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良好的硬件条件对于科研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良好的实验环境是实现科研创新的有力保障。

二、系实验室在新编制运行下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组成复杂,管理人员不足。新编制体系调整下,系级专业实验室由原若干个子实验室组成,按功能可区分为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科研实验室、教学科研实验室等几大不同类别,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分类上,都比较复杂。另外,在人员组成上,新成立实验室的教师来源广泛,且数量不多,相对于数量、功能众多的实验室来说,管理力量明显不足。

2.使用人员繁杂,使用时间不确定。实验室使用人员复杂,既包括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学生,也包括学校从事科研工作的老师,同时对其他兄弟院校开放。在使用过程中,承担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任务时间相对固定,但周期较长;其他人员使用时间相对较短,但时间分散,且不确定,并对实验设备使用前准备要求较高,增加了实验室管理运行的工作量。

3.管理人员对实验室了解不够,缺乏管理经验。实验室管理人员,大多来自以前各子实验室所属单位,但只了解部分子实验室的管理及仪器使用,对其他子实验室具体承担的任务、使用对象并不了解,且对部分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不清楚,不能满足所有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同时,管理人员对实验室管理知识缺乏系统学习,对管理制度缺乏了解和研究,管理经验相对缺乏,在实验室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新编制下实验室管理运行模式几点探索

1.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为了促进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安全运行,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验室承担的主要任务和使用特点,有区别地制定各类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职责:

(1)教学型实验室管理。教学型实验室管理,需要突出实验老师职责和实验学生职责,分别配套制定《实验室老师职责》和《实验室学生职责》,以明确实验过程中的人员职责。在承担任务上,要以实验教学任务为牵引,根据实验课程的特点,在服从学计划的前提下,在学期初,由各实验老师根据期班教学进度计划,自主安排实验教学时间,统一配置实验资源。

(2)科研型实验室管理。科研型实验室管理,需要重点关注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室使用人员技能素质。实验室管理人员,要能够准确掌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参数,为实验者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准确的参考数据。本校实验室使用人员,作为前期实验室建设的主要负责人或参与者,对实验室功用、实验设备与仪器性能、参数较为了解,在使用管理上主要是进一步规范使用程序,明确使用责任;对需要长期使用的,可以明确要求做好实验室的维护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

(3)实验室日常管理。实验室日常管理包括实验室使用、维护和经费管理。在使用维护上,应该为各子实验室、实验仪器配备《实验室使用登记本》、《实验室设备(仪器)使用、维修登记本》,以确保实验仪器的正常使用和充分了解实验设备的保养维修情况。在经费管理上,应该在确保实验室正常维持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室承担的具体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按实际需求给予充分的经费支持,以确保实验室的持续发展和满足改(扩)建调研需求。

2.依据使用人员特点,探索开放式管理。作为高等院校,专业实验室的使用,最基本的首先是满足实验教学任务需要。其次,是保证本校科研工作需要。在满足前两者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验室建设的已有条件、其他人员的工作需要,适度进行开放,以使实验室效用得到最大化发挥。同时,还根据院校特点,部分老师、研究生由于工作需要,对某一实验室持续使用时间较长,在不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统一管理模式下的实验室委托管理形式,既增加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益,也大大减轻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3.发挥校园网普及优势,探索预约机制。校园网的普及,使同一院校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因此积极开展网上宣传,探索网上预约、电话预约机制,充分利用实验室的闲散时间,既可以发挥实验室使用效益,也可以促进对实验工作感兴趣的老师、学生对实验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使实验室的功用得到宣传,更好地满足实验室在院校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和实现科研创新的助推作用。

四、结束语

通过对实验室在院校发展中重要作用的分析,指出实验室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各类人才成长和科学研究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本校编制体制调整,针对大学专业实验室在新编制体系下的不足,积极探索在新编制体系下,基于统一管理条件下的大学专业实验室管理运行模式研究,提出通过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依据使用人员特点,探索开放式管理;发挥校园网普及优势,探索预约机制三方面对实验室进行统一管理可更好地发挥出大学专业实验室的教学科研职能。

参考文献:

[1]金伟,李阳,等.实验室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A].第九次军队院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227-228.

[2]张义.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渝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8(3):105-106.

[3]赵跃民.实验室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2):1-4.

[4]左铁镛.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的作用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1-4.

[5]王红梅.关于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5):99-100.

管理学的历史演变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最常见,且最严重的眼疾。其以损害视网膜微血管为特征,是眼科四大致盲眼病之一。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动态观察视网膜循环,早期发现新生微血管瘤血管性渗漏,无灌注区和黄斑水肿等,成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重要检查手段。由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心、脑、肾病变等全身疾病,故给造影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做好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对确保患者安全及造影的顺利进行十分重要。现将我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12月~2009年11月我科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384例,其中男215例,女169例,年龄37~82岁。均眼底血管造影顺利,无意外发生。

2 护理体会

2.1 造影前护理

2.1.1 掌握病情 造影前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详细询问血糖、血压控制情况;有否心脑肾病变,对60岁以上伴有全身疾病并对2种以上药物过敏者最好不做或慎行检查[1]。近期做过其他项目造影检查者最好间隔2周以上,以免造影剂之间相互干扰以及对肾脏功能造成损伤或加重肾脏负担。必要时测血糖、血压等。血糖维持于6.8~11.2mmol/L,血压在150/100mmHg以下为宜。

2.1.2 心理疏导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损害患者的视功能,加之病程较长,给患者生活及社会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故患者思想负担较重;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悲观、烦躁等负面不良心理比一般患者更明显。因此,耐心细致的做好安慰解释工作,使患者了解造影的目的、方法、配合要求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置。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积极配合检查。并实行告之义务,使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造影可能发生的风险等,经签字同意后方可准备检查。

2.1.3 眼部散瞳 造影时需充分扩瞳,对40岁以上者滴扩瞳剂前需测眼压,以排除高眼防止诱发青光眼的发生。因糖尿病患者对扩瞳剂敏感性较低,故扩瞳时间较长,应做好解释工作。并提前1h滴扩瞳剂,并嘱其闭眼,安排于暗室休息,以促进药效,充分扩瞳。

2.2 造影中护理

2.2.1 造影环境 营造舒适的造影环境。冷暖夏冷,空气流通,对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心情放松,精力集中的配合造影十分重要。造影室应安装空调,温度20~22℃,相对湿度50~60%为宜。

2.2.2 摆放 引导患者进入造影室,协助摆好。身体坐端正,高度舒适,身心放松。头部下颏放于下颏托上,前额紧贴支架,保持无缝隙。

2.2.3 眼睛固视 眼底血管造影时对眼底连续多像限、多角度拍片。因此,患者的眼球能随指令转动、固视对拍片质量及眼底病变的诊断、治疗尤为重要。故注射造影剂前耐心指导患者,训练眼球随指令转动如向上、下、左、右等方向转动,并保持固视2~3s。造影时护士加强巡视指导,协助固定头部及眼睑,并适时给予提示指导。

2.2.4 静脉注药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是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在眼内血循环时所发出的荧光利用特殊的滤光片,记录眼底不同时间部位的动态变化。故对静脉通道的建立及药物推注的时间均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为确保造影质量及造影的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的痛苦及不必要的紧张恐惧,需仔细选择静脉血管,通常选肘正中,头臂或贵要静脉,做到“一针见血”,先注入造影剂稀释液,观察3min若患者无明显不适,确定无药液渗漏后,更换成造影剂,于3~5s内推完。局部按压至少5min,以防其出血或药液外渗。一旦药液不慎渗漏24h内局部冷敷,24h后改为热敷。若局部红肿明显伴疼痛可行理疗,以促进药物吸收,防止静脉炎或皮下组织坏死。

2.2.5 病情监测 注射造影剂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一过性恶心,甚至呕吐。此时嘱患者做深呼吸或放慢呼吸节奏,指压内关,合谷穴以缓解症状。造影室备有氧气,急救药物器材等,以防意外发生。造影时因是连续拍片,除要求患者眼球固视外,还须保持被动,持续时间约20min左右,故对糖尿病患者的体力消耗较大,为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嘱其进食后再行检查,切勿空腹行其检查。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血糖情况。因其应激反应可导致血糖升高或低血糖症状如体力不支,心慌、头晕、出冷汗等,两者均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应引起重视。故造影时除备有急救药外还需备有葡萄糖注射液,以备急用。

2.3 造影后护理

2.3.1 交待事项 造影检查完毕后,扶患者到休息室休息至少20min,继续监测生命体征无异常后方可离开。告之因造影剂的作用视物可呈红绿色,皮肤粘膜发黄无需紧张。因局部滴扩瞳药后,瞳孔扩大可出现畏光视物不清,故避免强光照射,回去时可戴太阳镜以减少日光的刺激。加之视物不清嘱其注意行走安全。并嘱24h内多饮白开水,以加速造影剂从尿液的排出。部分患者在造影结束后可能出现全身瘙痒、荨麻疹等情况,可酌情给予口服抗过敏药物。

2.3.2 眼压观察 扩瞳剂为复方托呲咔胺滴眼液,通常6~8h瞳孔方可恢复正常。偶见扩瞳后诱发急性青光眼的发生。因此,在此期间指导患者注意观察有否出现头痛、眼球持续胀痛,甚至恶心呕吐等,出现高眼压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行紧急降压处理。

2.3.3 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糖尿病诊治的进步和患者寿命的延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和致盲率日趋增多。因此,眼科护士有义务根据造影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等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防治知识。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食含粗纤维、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及低脂食物。禁烟酒,因吸烟可导致体内一氧化碳增加,造成体内相对缺氧及血小板凝聚,加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而酒精可加重眼部损害[2]。加强体育锻炼。为预防和延缓病变的发生,使患者了解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需终生治疗,严格控制血糖,不得自行停药,以免加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同时保持与内分泌科医生的联系,指导用药,定期监测血糖。并做好心理干预,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紧张、焦虑不良心理反应,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悦,积极乐观的配合治疗。加强随访,定期复查视力,眼底检查等,以保持视功能延缓其病情的发展。

参考文献

管理学的历史演变范文第4篇

自从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家的管理思想就在历史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其理论体系和内容框架,在汉代已经以经学的方式定型。后代的发展演变,主要以解经方式展开。到了唐代,人们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在现实中推进儒学在国家与社会上的运用。而魏晋以来的清谈玄学和外来佛教的广泛流传,对儒学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儒学除了继续解经外,还需要对其核心理念进行重新诠释,并赋予其更为细密的学理说明以及更为可行的实践方法。韩愈提出的道统说和李翱提出的复性说,实际上就是要再塑儒学的价值理念,把“内圣外王”的儒学思想从实践操作的角度理论化。道统为外王设计出新的治理结构,复性为内圣提供了新的修炼路径。《大学》和《中庸》在儒学中的核心地位,由此开始奠定。这对儒学管理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仅是儒学的哲学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儒学的实践化。所以,尽管道统不是为管理而提出,却成为管理原理中的原理。正如近代西方韦伯的理论本来不属于管理学,但后来的管理学却离不了韦伯思想那样,道统说为士大夫在政治体系中进行了定位,复性说为养成士大夫人格提出了学术化路径。韩愈与李翱并不属意于管理,却影响了儒家管理思想的发展方向。

韩柳倡导古文运动,强调“文以载道”,所以,他们的文学实际上是应用文学,从此,纯文学在中国失去了意义。而纪实、议论、小品、杂说,都成了指点社会、参悟人生的工具。古代的管理思想,也随之而弥漫在各种文体之中。苏轼对韩愈的评价是:“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潮州韩文公庙碑》)韩愈思想对儒家管理思想而言,是从汉代经学到宋学的转折点。

柳宗元与韩愈不一样,他没有承担起儒家管理思想的转折定位重任,却发挥出以文论政的智慧光芒。他的各种议论,偏激而又深刻,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不是专门论证管理而又处处谈论管理。除了前面提到的篇目,柳宗元的各种论、议、辩、状、说、传、对、答、箴、戒,乃至墓志碑铭、来往书启,总会时不时地迸出一段振聋发聩的社会感悟,说上几句发人深省的管理格言。笔者在翻阅《柳河东集》的过程中,看到柳宗元的种种议论,不由会联想到当代的种种管理学说。尤其是他的纪实和寓言,似乎总能提出某些超越时空的卓越识见。柳宗元的灵光乍现,往往与现代管理的某种理论相吻合。限于篇幅,本文所提到的仅仅是柳宗元思想火花的吉光片羽,如果深入发掘,仅仅柳宗元的管理智慧一个主题,也足可以写出长篇大论。不过。柳宗元的管理思想,悟性极高却不成体系,需要进行梳理归类。他的管理思想,是古代文学与管理交织的成就典范。

管理学的历史演变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管理学研究》 基本问题 教学策略

一、引言

人类的管理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管理思想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我们都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固然需要丰富的资源与先进的技术,但更重要的还是组织经济活动的能力,即管理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作为“第三生产力”在社会中发挥作用。

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引言中,“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开宗明义地指出,这篇论文的宗旨之一是“论证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并进一步表明,科学管理的根本原理适用于人的行为——从人们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我们大公司的业务运行”。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为社会科学的一个专业领域。

二、《管理学原理》的基本问题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和定型都有三个关键性标志:明确的研究对象、独特的致思路径和完整的概念系统。弄清这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无论是对一门学科的理解和把握,还是对于该学科教学策略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学原理》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揭示管理的客观规律性,即如何按照客观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力,不断完善生产关系,适时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管理学原理是从管理中总结、归纳、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科学原理,它着重研究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具有共性的基本理论,具体研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合理组织生产力。这是由管理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是由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与社会化大生产决定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管理,需要研究如何配置组织中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信息等各种资源,“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以实现组织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相互统一。因此,怎样计划安排、合理组织及协调、控制这些资源的使用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管理学原理研究的主要问题。

2.完善生产关系。这是由管理的社会属性决定的。一方面,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文化,会使管理呈现一定的差别,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管理应着重研究如何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设立、人员安排以及各种管理体制问题;研究如何激发组织内部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另一方面,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不同的社会制度使得管理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意志和利益,这一“印记”决定了管理学原理应该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秩序和规章制度,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管理学原理》的致思路径

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性,解决与管理活动有关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的问题,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构造形如金字塔,其顶端是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体系,底部是关于管理过程、管理对象以及相应职能的科学系统,中间则对应着管理层级和管理领域。

那么,管理学原理在研究正式组织实现组织目标这一过程中又是怎样致思的呢?管理学原理首先从管理理论入手。通过分析,研究人类过去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管理思想、理论和制度与方法的演变发展规律,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成就,古为今用。因此,绝大多数的学者在编撰《管理学原理》教材时,都考虑将“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放在著作的第一章或第二章;因为,大家的思考逻辑基本一致: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一个历史的发展和演化的过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管理科学从实践到理论的发展过程,研究其产生和发展是为了继往开来,继承发展和建设现代的管理理论。通过对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研究和介绍,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

其次,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基本的原理,管理科学也不例外。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管理规律,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及其基本运动规律的表述,也是研究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环节、管理工作的程序等问题的解决之道。诸如:决策的制订、计划的编制、组织的设计、过程的控制等,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基本的原理和原则,是人们进行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在管理过程及相应的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这是管理学原理体系的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它,做到活学活用。

再者,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活动与组织成员的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一方面,管理者的素质高低、领导方式、领导行为、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对管理活动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研究“领导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高效率完成组织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即研究“激励员工的主动性”。

(三)《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

概念是理论致思凝结而成的逻辑环扣,也是把握研究对象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概念之间的关系则构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与上述致思路径相应,管理学原理有以下一些主要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