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设计学专业主要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背景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发展到今天,本科、高职、高专、电大等院校中都没置有该专业,20多年的时间里,学生人数激增。然而,这种过快的增长趋势背后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教育体制改革跟不上人才培养目标,导致大批学生设计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大不如前。在扩招的大背景下,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应在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课程设置上突显自己的特色,并就自身具备的条件和能力制定出适合培养学生向地域性和区域性发展和服务的专业培养计划。根据教育部(2003)8号文件规定,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我院也正是按照文件中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要求,突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特色,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采用了3+1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教学环节,使我院的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自身特色并具有较强的地方和区域就业实力。WWw.133229.COM
二、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建构
对于国内大部分院校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而言,一年级的专业基础课是为了设计入门做引导;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是把学生带进专业设计领域;三年级的专业主干课则是加强和拓展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四年级的课程主要训练综合设计、表达和应用能力,为职业设计师奠定扎实的基础。
通过二年级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够初步进入专业学习领域,但是他们对于各门课程的知识掌握相对零散,不能够有机地将各门课程进行联系和交融。我们通过三年级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使学生尽快了解到各课程之间的联系,并能够运用各门课程的知识形成自身的理论和应用体系。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效地并在轻松的学习状态中融会贯通各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让学生懂得怎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于实际工作。
1.课程体系的建构
针对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要求,以及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我院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三年级课程进行了体系的建构,见表1。这个体系把三年级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等有机联系在一起,并将各门课程进行有序的交叉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年级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主要以景观设计ⅱ、景观设计ⅲ以及园林设计、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为重点教学内容,同时把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建筑装饰构造、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工程概预算及施工管理等课程融入到专业主干课程里面去,加强学生在专业主干设计课程中的的工程技术分析和应用能力。此外,还将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制图基础课程中的auto cad、3d max、photoshop和设计基础课程中的构成设计、表现技法、模型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继续作为三年级专业主干课程的支撑,使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加强专业知识的掌握,并逐步了解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实践与应用
以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三年级上学期的课程来说明体系建构的过程和内容。三年级上学期的专业主干课核心课程是景观设计ⅱ,以这门课程为重点教学内容,贯穿整个学期。景观设计ⅱ的主要设计内容是针对我院的一块空地做规划和景观设计,学习成果以图纸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建构的体系中专业主干课程的设计内容和以往该课程设计内容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第一,以往的设计课程总是模拟课题,教师给出原图纸,学生按照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而课程体系中经过几番教学改革,我们选用的是真实场地进行景观设计,并且场地基地图需要学生运用低年级学过的建筑测量学来进行场地测量,然后绘制出场地基地图,再在图纸上进行设计。第二,在景观设计ⅱ进行课程教学的同时,我们设置了建筑装饰构造和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两门课程进行交叉教学。对于学生在景观设计ⅱ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地面铺装材料和构造,景观设施和小品材料和构造等实际问题时,都要求他们运用建筑装饰构造和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两门课程中所学内容,对上述问题进行市场调查和实地实例分析,最后形成的调查报告内容将成为解决景观设计中涉及到的材料和构造等方面的问题的支撑材料,并促使学生正确认识材料和构造,确定设计图纸中各种景观要素的材料和构造的选择。
此外,在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市场考察和实地实例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后,把对材料和构造的认识应用到景观设计ⅱ的模型设计和制作中去,并在模型设计与制作时,对学生再次强调各类材料的特性、各种胶结材料的选择、细部连接构造、模型制作工艺等,让他们在做模型时体验材料和工艺的知识应用过程。学生从市场考察、材料采购到按照景观设计ⅱ成果图纸进行模型设计与制作的整个过程中,能够较整体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围绕专业定位设置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定位包括的内容较多,但是如果从“专业———课程”一体化项目建设的角度看,笔者认为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二是专业服务面向的定位。从专业培养目标看,很多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明显偏高,缺乏针对性。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大多数高校专业培养目标一般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备工商企业管理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工商企业管理实际能力和专门技能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这一定位显然与现实有较大程度的背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多地面向企业生产一线,无论从生源素质,还是从用人单位需求,以及现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来看,“高级工商管理专门人才”的定位明显偏高。在“专业———课程”一体化项目建设中,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合理定位。
比如,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育目标定位是:培养企业基层管理者。很明显,这种定位比起笼统的培养“高级工商管理专门人才”的定位要具体、清晰得多。专业定位的第二个内容是专业服务面向定位。专业服务面向实际上是指专业服务区域,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是地方高校,属于区域性高校,高校建设必须服务、服从于区域经济发展,其专业建设必须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与产业类型相适应。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在进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前,有必要区分两个概念: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很多高校将两者等同看待(从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可以看出),笔者过去也常常不作区分。其实,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的核心,是一个专业与其他专业、特别是相近专业区别的根本标志,只有少数几门课程能列为核心课程(大多数专业的核心课程可能只有一两门)。而专业主干课程是指专业的主要课程,是从核心课程延伸出来的,服务、服从于核心课程的专业课程,可以有多门课程(一般为6-12门)。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培养目标密切相关。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专业培养目标如果定位为培养企业基层管理者的话,那么专业核心课程就可以确定为企业班组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如果为:培养中小企业基层管理者,那么,可以考虑将企业班组管理和中小企业管理两门课程确定为核心课程),其专业主干课程就必须要从企业班组管理延伸出来,具体可以设有:企业生产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等课程为专业主干课程。
围绕专业岗位技能需求设置专业课程群
专业课程群由专业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岗位技术或技能课程组成。在完成了专业定位,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后,接着要进行专业技能课程设计。专业课程群中的岗位技术或技能课程,要依据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和专业服务面向进行设计。在企业中,基层管理者所需要的岗位能力与高、中层管理者明显不同。企业基层管理者所要求的岗位能力主要是技术和技能。因此,岗位技术和技能类课程的设计必须要满足学生获取岗位技术与技能的需要,为此就要结合专业服务面向定位进行设计。广西高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服务面向是广西区域经济,广西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中以制糖、水泥、机械和金属铝加工为支柱,那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群中就应该设有:制糖技术与工艺、水泥技术与工艺、机械制图和加工、铝加工技术与工艺这几门课程(或将其融合为一到两门课程)。在进行专业课程群开发与设计时,会出现一些多学科相互渗透或交叉的新课程,这些课程一般没有现存的教材可供使用,解决办法是:高校选择区域内支柱行业中较大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施校企合编教材,并且由企业技术骨干利用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的时机,在企业为学生讲授。校企深度合作能为高校提供固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场所,高校亦可利用其技术、师资优势对企业员工进行在岗培训,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或技术骨干也可为高校学生授课,进而形成校中有企、企中有校,真正实现校企融合。
一、现行机械类专业课程结构分析
(一)培养目标分析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金属材料、机械加工、制造工艺等专业知识,掌握机床操作、产品工艺编制、设计制图、产品质量检验、设备检修维护以及产品销售等能力,能够在机械设备操作工、机械工艺员和制图技术员等岗位从事操作、工艺编制、设计、检验、检修维护和销售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具体要求有掌握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公差配合、形位公差以及公差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金属切削原理,熟悉金属切削机床;掌握机械制造工艺规程有关知识,熟悉典型零件工艺编制;掌握數控机床的指令系统,熟悉典型车、铣削件的程序编制;掌握CAD/CAM软件的基本原理和构成,熟悉三维造型;掌握平面机构的运动和受力分析,以及轴的设计计算。从专业上看,本培养目标包括数控、模具、机械三个方面;从学生专业能力看,包括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
(二)课程结构分析
从课程结构上来看,围绕专业主干课程,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在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本专业的主要就业需求岗位及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系统分析胜任主要就业岗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接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了“三平台+四模块”的课程体系,即公共课程平台、专业大类课程平台、专业主干课程平台为支撑平台,以选修模块、专业方向模块、课外学分模块为补充和提高。总学分不低于166学分,专业选修(拓展)学分不少于4学分,公共选修课学分不低于12学分,课外学分不低于8学分。公共课程总学分33,专业大类课程总学分42,专业主干课程总学分22,专业方向课程总学分12,专业拓展总学分4,公共选修总学分12,总学时3084,实践总学时数占专业总学时数的百分比为51.88%。
我国机械类专业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国外机械类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优化,已基本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机械类课程结构。其专业主干课程有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电气控制与PLC、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产品质量控制、CAD/CAM软件应用、数控机床加工编程与操作、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共10门课程。
现行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构建与实施包括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四层的“四阶递进式”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做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融通:通过数控仿真教学模拟企业操作环境;通过金工实训、数控加工实训、CAD/CAM实训等综合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做到系统训练本专业岗位通用技能和专门技能。顶岗实习由专任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结合的教学过程,实现课堂学习与实训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教学,实现学院倡导的“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教学理念。
现在的高职院校,在一年级普遍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等数学等的基础课程,给学生两年后开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总体上看,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和普通高等院校机械专业雷同,我认为这样是不合适的。因为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研究型的,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尤为重要,所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有本质的区别,课程体系结构应重新构建。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措施
(一)重新优化课程体系,实现机械类课程间的有机融合
课程融合不是不同科目内容的混合并列,而是相关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必须根据机械类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分析胜任主要就业岗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接职业资格标准,设置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二)重构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
学院组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各专业聘请1~2名行业、企业专家参加了研讨。与学院、系领导和行业企业专家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出发,坚持以发展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标,对各专业对应的职业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宏观上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在微观上按照工作过程对各专业工作岗位工作性质、任务、责任以及任职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条件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讨分析,确定了各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了各专业的学习领域,使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
以上是机械类专业有关课程结构问题的初探,改革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从而构建高效的课程结构体系。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课程的有机融合,使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程标准;职业能力标准;人才培养层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204-02
一、我国高职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意义
当前,作为高职教学主战场的日常教学质量始终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究其原因在于,职业教育体系的缺失导致日常教学和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始终难以进行深度融合,双方缺乏科学、合理的对接口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课程标准形同虚设。
我国的课程标准与国外的职业能力标准较为相似,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挥棒功能,但从效果上看,我国的课程标准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其制定多数是因上级文件要求而制定,且多由高职院校独立完成,无法体现行业企业的专业优势;课程内容的划分模式不够科学,课程考核标准缺失,难以真正做到培养模式的突破。老师不确定该教什么,学生不确定考什么,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脱轨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
二、国外职业能力标准的构建模式分析
国外发达国家在经历几十年的探索之后,都形成了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这其中起着支柱性作用、也最为重要的因素是由行业主导的统一职业能力标准体系。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澳大利亚TAFE体系中的培训包,美国主评价体系和辅评价体系、英国BTEC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和德国和欧盟评价标准体系等。虽然具体形式各不相同,但其构建模式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职业能力标准评价体系的层次、主体和责任归属清晰,分别由政府、行业和高职院校三大主体各司其责、分工明确。
(一)政府教育部门负责制定人才培养层次(学历/证书等级)划分及判定的指导性标准
对于不同人才培养层次,其职业能力的广度和深度要求是不一样的,这涉及到学历、学位、证书和学生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的对接。这个层面需要政府基于整个系统进行学历划分和对接设计。
以澳大利亚为例,由国家培训局制定的国家资格框架(Austral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简称AQF)里面详细规定学历教育的十级证书及相对应的知识、技能、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及学习时间,作为培训包开发及职业院校开设和组织教学的依据。
在国家层次,美国政府在1994年颁布了《国家技能标准法案》(National Skill Standard Act)来规范专业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同时成立了国家技能标准推进委员(简称NSSB)推进法案实施。
(二)由行业主导并制定专业和课程职业能力标准
在具体的专业和课程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层面,发达国家均采取了由行业主导的构建模式,从而能够保证课程标准与行业最新动态保持密切互动,又能发挥行业无可替代的专业优势。如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规定,由行业及协会根据AQF框架负责制定行业和课程的具体职业能力标准,集成为培训包(training package)。培训包主要包括认证部分和非认证部分。认证部分包括:本行业应具有的职业能力标准、根据不同课程组合成的资格证书类别和针对受训者和评估考核人的资格要求。非认证部分主要包括学习方法指导、评估材料和发展材料三方面组成,非认识部分供高职院校在评价时参考和选择。
美国国家技能标准推进委员会成立了五个机构直接负责国家技能标准的组织与实施工作,该委员会在全国又设立了5个称为“自主联合体(Voluntary Partnership)”的产业联合组织,这5个自主联合体除了负责开发各自的技能标准外,还负有协调各有关方面在其职业领域中达成对标准的认同和理解,制定技能认证方案、实施技能认证等职责。从整体上看,美国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主体较为分散,把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进行分开评定考核,虽属于不同机构,但形式上却更加灵活,亦都涵盖了职业能力评价的各个方面。
(三)由高职院校负责课程教学组织和课程考核的具体实施
在国外,高职院校承担的主要职责是:根据行业主导并制定的专业和职业能力标准(包括课程教学/考核内容、职业能力评价标准,评价方法指导),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落实教学资源,确定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校企合作方式,组织日常教学,并根据指导性评价方法具体确定考核方法。这样可既发挥行业的专业优势和指导,同时在具体教学中和考核方法上,又能够给高职院校应有的灵活度,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
三、我国高职课程标准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下面针对我国高职课程标准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国家层面人才培养层次的指导性标准缺失
当前,我国的学历体系仅区别出中职、高职和普通高等教育三个层次和类别,且对其标准的规定十分笼统,比如高职层次主要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但这个高技能人才究竟如何评判就非常的模糊,从而导致下一级别职业能力标准(由行业主导的专业和课程职业能力标准)的广度和深度界定没有了依据。
(二)行业主导专业和课程职业能力标准的研究和实践较少
从国外经验来看,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主导制定专业和课程职业能力标准,一是在教学层次参与实践教学。当前校企合作方面的实践很多,行业和企业也越来越多的愿意参与职业教育活动,但大多集中在第二个层次,而对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更加重要的第一个层次的研究和实践都较少。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政府层次的推动力度和应给予行业权责不足,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我国课程标准构建的模式还不成熟,企业即使愿意参与,也无从下手。
(三)课程标准的制定主体单一,课程标准务虚不务实
我国课程标准的常规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课程定位、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与标准、课程教学资源及使用要求、课程实施建议及其他说明。
从课程定位上看,虽然表面上看它详细说明了课程出台的背景和原因,但由于国家层面人才层次标准的缺失,使其很难对不同人才培养层次及岗位进行准确、清晰的界定和阐述,而这本应是课程定位重点说明的内容。
在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上,国内学者在课程理念上的改革多已达成共识:即要打破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设置,构建面向实践的课程内容(能力模块)。但由于制定主体单一,当前这些工作多由高职院校来进行,缺乏了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指导,就如无源之水,无法保持课程标准与社会经济的动态一致性。
在考核方式成标准上,当前各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几乎都是一笔带过,或简单述及,如: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没有就课程内容(各能力模块)进行更加详细的职业能力标准的界定。这样,老师在把握教学内容以及技能的广度和深度时仍然是无章可循,这是当前高职日常教学难以有实质性推动的主要原因。虽然有些学者提出毕业生评估或企业主导为主的人才评价体系研究,这些评估和反馈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但这些都属于事后评估,对教学过程中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力度明显不够。
四、对我国高职课程标准改革的研究、实践和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下面提出对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要着力推动课程标准体系的构建
高职课程标准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行业和高职院校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和职责,政府应明确分工并推动课程标准的构建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明确并加大行业的职责和权限。政府应明确并加大行业的职责和权限,由行业主导并与教育专家及高职院校进行协调,构建各自行业领域专业和课程标准,政府本身不应干涉或介入这些标准制定工作,因为政府没有这样的优势。
2.细化并科学构建我国的人才培养层次指导性标准。教育部门应从系统角度构建我国的人才培养层次,设计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环节的衔接方式,从而为不同层次/级别的职业能力范畴的界定提供依据。
(二)行业主导并与教育专家和高职院校协调,结合课程改革理论,深入研究我国课程标准的构建模式
借鉴国外经验,在国家人才培养层次框架下,由行业组织主导,结合教育专家和高职教育院校,构建课程各能力模块的职业能力标准。下面以《市场调查》为例说明主要过程:
1.按照课程在实践中的工作过程将《市场调查》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能力模块:“市场调查方案设计”、“问卷设计”、“市场调查执行与数据整理”和“市场调查报告写作与汇报”。
2.针对四大模块,制定从中职到高职(及高职本科和研究生)的整体职业能力标准。
3.结合国家的人才培养人才标准划分和能力模块职业能力标准,确定不同(证书/学历/人才培养层次)等级应达到的具体标准。此外,考虑到对全日制学生而言,学分制和证书制并无区别,然而对企业而言,证书制有助于用人单位识别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也使得继续教育有了和普通职业教育有了合理的对接口径,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构建,因此建议对不同级别的课程采用证书制进行评定。
4.行业应参与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行业应参与制定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以及对高职院校的评估。
计算机专业主要学什么
计算机专业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急安全等专业。其中,最核心、最基础的专业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是各院校计算机系招生的主要专业。
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所要学习的不仅是会使用,而是要学习计算机的墓木原理、基本结构、基本算法、基本设计等。具体而言,一般人所说的“会操作计算机”也就是会使用些现成的软件,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远远高于一股的使用者,他们要研究如何更好地设计、制造计算机,更好地开发计算机的新系统、新软件、新功能。
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有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等。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理类课程电器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以理学相关学科为专业基础的,因此学生需要具备数学分析的思想和方法。而计算机跟人们常见的冰箱、电视等电器一样,属于电器设备,所以还要学习电路分析等电器类基础课程。
计算机专业适合女生学吗
女生其实也是适合学计算机的,计算机是一门软件型学科,它对体力等的要求不高,现在很多职位都会用到计算机,所以计算机这个专业也挺适合女生的。计算机还要学些编程基础,编程主要是算法逻辑分析和语言规则。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有一定的逻辑能力,女孩编程都不会大差。因为很多女生的语言能力要超过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