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学课程反思

管理学课程反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课程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学课程反思

管理学课程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情反思  教法反思  情感教育  教学手段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需要建造各种各样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首先要满足安全上的需要。因此,在对建筑物进行结构设计或施工时,必须把力学的分析与计算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学好建筑力学可为将来的岗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但学生总感觉学习起来枯燥无味,难度大,甚至有些学生放弃了学习这门课程,而教师总感觉教学效果不明显。仔细想一想,这可能与班级的学风有关,也可能与这门课本身的内容有关。反思10多年的力学教学体验,得出以下几点体会,是为求教。

        一、反思目前的建筑力学教学状况

        (一)学情反思。近几年普高热方兴未衰,普高大规模的扩招,致使职业学校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不得不降低招生要求,这样就加剧了生源素质的下降,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对所学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足够的兴趣,对于基本的像“正弦”、“矢量”、“位移”等数学、物理概念都一知半解。特别是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对本课程有畏难情绪,学起来吃力,甚至学生还没有开始学就打退堂鼓,加之本课程对数学、物理等学科要求较高,教学更是举步维艰。

        (二)教法反思。教师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不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反思精神,认为老师只需要完成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这些教学环节就行。许多教师未能真正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授课方式仍采用传统模式,不去摸索一套适应当前学生个性化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只是被动传授应付,这势必造成课堂上教师缺乏必要的激情,课堂气氛呆板无趣、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教与学严重脱节。

        二、反思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一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一般认为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差,但对专业技能应该倍感兴趣,其实不然,我认为职中学生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习自信心,只有通过专业知识介绍,分析就业形式,典型事例引导,优秀毕业生回访作报告等方式让学生找回自信,让学生真正感到“我能学”、“我想学”,有了学习的动力,才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专业知识的教授有两个途径,其一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其二是专业技能的训练。有的同学认为理论知识枯燥乏味,无兴趣,不如实践训练,我们不妨适当增加实践课,既提高学生兴趣又增强学生记忆,多让学生见习已建或在建建筑物,以实践课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这样相辅相承,相得益彰。

        三是适当进行心理辅导。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常抓不懈,这就需要我们包括专业知识的指导、心理心智的培养,让学生一步步的成长,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二)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理念,适应职教形势发展。

        一是将情感教育寓于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必须具备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中职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渴望老师尊重他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不伤学生的自尊心,满怀真诚与爱心,与学生坦诚相见,耐心细致地激励学生,给学生恰当的期待;循循善诱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平衡心态,增强自制,有效地消除失落、厌学等心理。

 &n

bsp;      二是由浅入深,分层推进。建筑力学学习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时要理解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方法,多做基础练习切忌死记硬背。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具体施教过程中应注意:低起点、高要求、打好基础、先慢后快;教学有步骤;练习有目标;考核训练有层次。

        三是要加强实践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兴趣。将力学知识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尽量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在介绍材料的合理利用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时,用厚纸板让学生亲自体验改变形状可以提高纸板的承载能力,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创造的快乐,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讲解梁的内力图时,如果不懂梁的内力分布,就会错误的配筋,就会引起楼梯的折断等等。

        四是突出工程应用,加强与工作岗位的联系。建筑力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直杆轴向拉伸和压缩、直梁弯曲、受压构件的稳定性,教学过程中应以构件分析为主线,通过工程实例分析,突出工程应用,培养学生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的岗位工作能力。

        五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对方法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体验,图文并茂,使学生“能学”。例如:在约束的简化、常见梁的力学计算简图的建立过程中,结合桥梁等工程实例进行具体分析,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在直梁弯曲课题中,通过对特定梁的内力图的讨论,分析梁的内力图的规律,总结应用该规律简捷绘制一般梁的内力图的方法,促进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的养成。

        教无定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建立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创造的灵感、创新的能力,成为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真正体现出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以创新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路。

参考文献:

[1] 范继昭 《建筑力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管理学课程反思范文第2篇

谨防课堂单向注入式改换成多向放任式

新型的地理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它还涉及诸如单向型互动、多向型互动、成员型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是多种互动过程的有机统一,同时也是一种复合型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教学可把许多原由教师完成的工作转向由学生小组合作和师生合作来完成,在这种合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但在实际合作教学中,由于对合作教学的曲解,在具体操作中,教学方式出现了一个极端即由传统的单向注入式变为课堂放任式,教师应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协助者”、“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地理课堂应该成为对话的场所、交流的场所、辩论的场所,以至新型探究的场所。主体权是学生的,指导权是教师的。但要谨防“有形式而无实质、有探讨而无内涵、有思考而无引导、有讨论而无总结、有交流而无反馈”的讲形式、走过场现象。开放不等于放任,辩论不等于反驳。如归类出“比例尺和海拔高度的大小、时间和区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有关比例尺、坡度、气温和温差、风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以及锋面移动速度和时间的计算”等。教师要加以点评和矫正,寻找正确方法与途径作出准确的判断与总结,强化训练与正误反馈,最终归类、整合学生探究后的实际问题和有效措施。在此,严防单项注入式改换成多项放任式。

谨防教师灌输式转换为学生提问式

管理学课程反思范文第3篇

为有利于高中地理课堂中学生行为的观察和比较,高一地理备课组进行了必修3“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同课异构,两节课描述如下。

二、课堂中学生行为的观察分析

教学效果的好坏,诚然与教师的“教”有着重要关系,但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能否发挥学习的内在主动性并通过相关的自主行为形成良好的课程氛围,是影响地理课堂实效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为此,制定针对学生行为的观察表格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1.定量观察

从课堂教学行为时间上看,两个课例课堂上教师展示、讲解时间分别占60%、13%,课堂上学生小组活动的时间分别占总教学时间的22.2%、54.4%。可见,课例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小组活动,而且在小组活动前创设了较开放的情境(如果你是衢州的政府官员或当地农民,该如何发展衢江流域的农业?请说出理由),给学生留出比较充分的时间去探索和发现,学生可以自主支配时间,在合作交流中解决课堂的重难点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符合新课程要求,属于“学生自主取向”的课堂。而课例一教师一个人围绕课本唱“独角戏”,虽然有小组活动,呈现的问题也具有一定探究性,但是问题开放性较差,给小组活动的时间较少,学生完全没有自主取向,也没有实验、合作交流与自己解决问题的时间与机会。这样的课堂教学,属于“教师主导取向”的课堂。

从表4中可以看出课例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的人数少,且不主动回答问题。对于课堂重难点知识,仍靠教师讲解,并不能自主生成,属于被动式学习。课例二中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回答问题人数多,且回答有创意,如政府方面可以像田纳西河流域一样充分利用衢江的水资源,建设一些水利工程,从而发展渔业、养殖业等农业;农民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流域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如茶园、橘园、水稻种植、渔业等,追求经济效益;不管是政府还是农民,在发展农业时都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有学生主动提问:随着气候变暖,衢江流域是否可以种植些热带水果,从而增加农业的经济效益?衢江流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矛盾吗?其中,学生的第二个问题本来是教师想追问的,可是没想到学生自主提问。教师便抓住学生提问展开讨论,从而解决了衢江流域的农业发展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才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问题。经过思考、探究、讨论等过程,学生则可以自主总结分析出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可见,课例二中学生参与课堂的广度与深度都远远好于课例一。

2.定性观察

在表3、表4基础上,两个课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学习效果都有很大差异。课例一的教师一个人围绕课本唱“独角戏”, 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少,学生处于被动灌输状态,其主体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被动接受。

课例二的教师能有效地利用乡土地理,创设具有一定梯度的小组活动,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习得知识,在此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其课堂时效性高。

三、改善学生地理课堂有效学习行为的建议

转变观念,服务学生。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行为。课例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讲解时间占60%,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基本是被动听,即使有小组活动,留给学生活动时间也有限。这样,会导致学生参与度低。课例二采取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时间只占13%,而学生活动时间占54.4%,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促进和交流学习,当然,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效果好。

管理学课程反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行政管理学;教学模式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现代高等学校一般具备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以及提供社会服务三种功能,培养人才则是其中最基本的职能。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们通过互联网能够获取大量的信息和学习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将网络技术运用到高校人才培养中,从而创新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是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探索的。行政管理专业原为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的行政学专业,后由于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调整,教育部将该专业归入至新设置的管理学门类,成为公共管理的一级学科,并将原来的行政学更名为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调整则意味着该专业的培养模式从传统的理论型转向应用型,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进行创新,同时也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翻转课堂正在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对课堂教学进行的创新。翻转课堂这一概念源于2011年SalmanKhan的演讲报告,加拿大《环球邮报》将其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因其内容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等问题常常困扰着教师。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翻转课堂引入到该课程的教学中,从而改变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及特点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指将课堂内外的学习任务进行调整,即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用录屏软件等工具进行视频录制,在课前发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课堂时间则供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查漏补缺,同时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翻转课堂改变了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上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学习的过程则相对被动。学生在翻转课堂下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调整学习的内容,并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以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对自己学习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因此,教师则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学生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当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则会提供必要的支持。第二,翻转课堂对课堂时间进行重新分配,增加了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既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教学内容,同时又需要留有足够的时间来与学生交流互动。翻转课堂将知识讲授的过程放在课下,有学生自主完成进行,课堂则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过程,从而增加了学生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第三,翻转课堂转变了传统教学的学习结构。学生学习由“知识传递”与“吸收内化”两个阶段组成,两个阶段中知识的“吸收内化”是学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时间主要是进行“知识传递”,而“吸收内化”阶段则在课后由学生单独完成,这常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翻转课堂则将“知识传递”阶段放在课前进行,由学生自主完成,“吸收内化”则在课堂上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互动来完成。教师能够事先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使教师的指导就更加具备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

二、翻转课堂在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之一,该课程主要是培植学生行政管理方面的理论功底,使学生具备一定专业意识,同时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有关行政管理领域问题的能力。在传统模式下,教师教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角色设置,使原本以理论为主且课程内容相对枯燥的行政管理学更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将课本内容转化为课件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则被动的接受,学习效果不甚理想。而该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那么则可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先自行学习理论知识,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调动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体现在其能否运用相应的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行政管理学是专业基础课,学生对理论知识处在需要理解和掌握的阶段,并不能有效的独立分析案例。那么在翻转课堂下,教师和学生就具备充分的时间对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则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因此,对于该课程,可以利用翻转课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有效的吸收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将从课前教学资源的准备、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后教学效果检验三个方面,探析翻转课堂在行政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教学资源准备。翻转课堂使得原本的教学顺序颠倒,课堂内容置于课前,由学生自主完成,那么教师则应提供课前的教学资源。首先,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内容多、知识点多。虽然国内关于该课程的教科书种类繁多,但基本上都将行政管理学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行政原理、行政过程以及法制行政。教师应根据这些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授课学生的基础、状态来决定哪些知识点适合利用翻转课堂来进行教学。其次,教师需设定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最后,教师根据设定好的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视频,并通过教学资源平台将其提供给学生。教师还可利用网络丰富的教育资源,如慕课等,根据课程的需要将相关的资源整合到教学资源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行政管理专业的学术视野。

(二)课堂教学活动。翻转课堂下课堂教学活动其实可以理解为问题解决环节,教师收集学生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学生间也可以相互讨论。在此阶段,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引入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这一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吸收,因为在学生自主学习阶段获得的知识属于“前概念”,其中会有些理解不到位或错误的地方,经过课堂上的讨论后获得知识属于“正概念”,也就是对“前概念”进行了纠正,“前概念”经与他人讨论交流后形成,记忆会比较深刻,故而进一步内化了知识。教师与学生间充分的讨论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有关行政管理领域问题的能力。

(三)课后反思。教学反思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反思主体不仅仅是教师,学生也要进行反思。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提高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通过反思可以帮助其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资源平台上发表自己的学习反思,以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同时,教师通过学生反思的内容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需重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翻转课堂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且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层次不齐,为了能够使翻转课堂有效地实施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避免出现学生在课前不学习而教师也不知晓的情况,教师应该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从而对学生学习起到监督和激励的作用。这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了解,也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二)教师需注重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上课主要利用板书,或者将教学内容以课件形式展示出来,翻转课堂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录制教学视频。教学视频的制作则考验了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教学视频的制作与简单的教师讲课时的视频录制不同,教学视频的制作需要运用多种技术和软件,同时也需具备掌握录制视频的技巧。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三)学校需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教学平台。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持是翻转课堂能够实现的基础,最主要的则是需搭建一个网络教学平台,教师教学资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交流以及课后反思等都需要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教学平台的建设不仅为行政管理学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也是为其他学科开展翻转课堂提供便利,并且还为多学科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

作者:张璞玉 单位:上海杉达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陈振明.行政管理专业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01(10)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管理学课程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英语专业 形成性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29-01

1.引言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具有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动机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持续性能力较低等特性,这些原因直接影响了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效;另外,绝大多数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师照办母体院校的授课及考核模式,以终结性评估为主,未能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性因材施教,“教、学”双方的不匹配,形成了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成效不理想的办学现状。本文旨在以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英语专业为例说明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估的评价方式的紧迫性及必要性。

2.形成性评估的特征

形成性评估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旨在对学生学习进展进行监控与评价,并充分利用评价结果调整教学,从而满足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估是监控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在于评价复杂、隐型的学习结果和学习技能,更完整、直接的提供全面分析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动手等能力的方式,并作为帮助被评估者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重视学习过程、反馈学习结果、鼓励其充分利用真实场景学习的一种强化手段。

形成性评估具有持续性、互动性和反思性三个重要特征,他们从不同的维度影响着评估活动的有效实施。

2.1持续性。

形成性评估的持续性要求评估者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外语系学习规律,针对不同时期的学习重点及学习要求确定阶段性目标。结合语言学习的要求及专业培养的时间跨度,形成性评估的实施过程需短则一学期,长则1.2年甚至延续到毕业,这就要求评估实施者及参与者持之以恒,否则很难持续进行,取得预期的成效。

2.2互动性。

形成性评估的实施过程是反映师生互动的过程,Cowie和Bell将形成性评估定义为师生之间双向的增强学习以及学习行为的认可和回应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关注点不仅在于课堂内,更不仅在于最后的考核分数,而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参与力度,通过师生的共同交流、互动,帮助学生加强学习主动性,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反思性。

Crooks.T.强调形成性评估是一个旨在促进学生学有所成的自我反思的过程。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运用形成性评估,就在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总结、反思,根据反思的情况进行调整、改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控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没有反思,就很难实现教学相长,没有反思,形成性评估更无从说起。

3.形成性评估在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

3.1以创建“学生学习档案《自主学习成才志》”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目标。

根据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任务要求,设计完成学生档案《自主学习成才志》,并根据任务内容及完成时间将成才志设计为自主学习篇、养成教育篇、拓展课程篇,自主学习篇明确了学生在大学阶段的英语考证计划、读书计划、自我提升计划、就业及考研指导计划等内容及实施时间,并附有阶段性任务内容及完成,养成教育篇明确了学生在校期间能力、素质要求及完成内容,拓展课程篇明确了行业证书的考取任务及实施过程,学习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学习计划、记录学习过程、反思学习成效,从而指导、督促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有效完成自我管理,以确保以成才志为载体的阶段性学习任务的持续性实施。

3.2 以搭建“形成性评估教学改革体系”的形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并致力于将口语能力打造为我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鉴于此,英语专业一改过去“以教师为主导讲知识”的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主导练能力”的方式,一改过去以“终结性评估”为主的考试方式为以形成性评估为主的阶段性考核练习为主的考试方式,在教学过程及考试过程中强调知识积累及能力培养的“形成性”,从而实现教师适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效,不断反思、调整教学方法,确保评估过程的互动性及反思性。

3.3 以构建“临时课堂、虚拟课堂”的方式强调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凸显学生个性发展。

为凸显学生的个性发展,以高水平竞赛队、“六个一工程学习小组”、读书会、英语角、接待外宾志愿者服务等形式搭建临时课堂,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参与内容,并由学生自行组织学习形式及学习内容,临时课堂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另外,积极运用计算机、MOOC等工具及资源搭建虚拟课堂。

3.4 以组建“一对一督促小组”的方式保障学生阶段性学习过程的有效落实。

制定了《英语专业教师“一对一”督导制度》,并组建了一只由系主任带队、任课教师、行政人员、辅导员共同参与的“一对一”督促小组。

4.形成性评估在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成效

形成性评估在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用的2年里,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学生成效进步明显。不仅有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及考试模式改革中,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高水平竞赛队、读书会、英语角、接待外宾自愿者服务活动中,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极大增强;另外,在实施改革的2012级及2013级中,2013级学生的CET-4一次性过级率较上年级有所提高,2012级学生同比职业资格证书取得率较上年级有所提高。形成性评估在辅助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成效。

5.结束语

英语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估方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也只有继续“师生共参与”、践行以形成性评估为主导思想的改革道路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管理,才能最终实现“学生提高学习成效、专业提升办学质量”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