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站设计;网站开发实训;实训课程;课程改革

一、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解析

对于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有这样的表述:“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将“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并倡导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不仅是一种理性思维使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对接与呼应。能力本位体现在目标追求上,它强调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质却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

二、实训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定位与作用

实训课程作为实践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教育来说自然非常重要。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的人才。而实训课程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实训课作为实践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对高职教育来说自然非常重要。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的人才。而实训课程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中,坚持“以专业课为主体,以技能培养、实训操作为重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达到岗位合格的目标,贴近工作实际,强化能力培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三、《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训》课程在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构建

1.岗位需求分析

通过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专业招聘网站对北京、上海、哈尔滨、南京、天津、武汉、广州、深圳、沈阳、杭州、西安等大中型城市的人才招聘信息进行分析统计,确定了与高职网站设计与开发相关的职业岗位。

在这些岗位需求中,选取了800个岗位进行分析,将技能要求相似的岗位进行合并,主要岗位有:网页设计与制作、网页美工、网站开发设计、网页编辑、网站运营、网站管理、网站维护等。基于上述的岗位,对于《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训》这门课程来说,主要岗位指向是:网页设计与制作、网页编辑、网站开发设计、网站管理。

2.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训》课程建设在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专业建设方面: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结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针对性不够强,缺乏整体性。

(2)教学内容方面:教学内容针对知识点进行设立和讲解;教学案例主要是针对知识点的案例;教学内容缺乏对岗位技能知识的整体糅合。

(3)教学方法方面: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基于知识点的案例教学法。

(4)考核方式方面:采用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或加入少量的上机考核。

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造成了不利于学生和就业岗位的对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等一系列的教学后果。

3.课程改革设计方案

网站设计与开发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培养目标,因此开设《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训》综合实训课程是必需的。同时该课程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为专业核心课程。

(1)课程改革设计理念

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按照“职业岗位岗位需求能力确立教学项目”的项目导向式的运行机制来组织教学。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边用边学,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学生是学习主体,鼓励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意识培养的理念。在设计中,既要考虑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关注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遵循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式教学为主要手段,进行岗位职业分析与课程内容的选取,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相结合,合理地设计实训教学环节。

具体的实训任务为:密云旅游网站设计、北京政法学院系级网站、学院教研室网站设计等。每个实训任务又分为十个具体实训项目:项目一、网站规划;项目二、网站首页制作;项目三、网站首页美化;项目四、网站二级页面制作;项目五、网站页面特效实现;项目六、注册登录表单功能的实现;项目七、数据库的选择和连接;项目八、对数据库数据的修改操作;项目九、网站测试与;项目十、网站整体的管理和维护。

4.教学模式的设计

本课程教学模式采用了任务驱动、情境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小组教学的教学手段。课程整体设计分为了四个阶段,具体每个阶段的设计和实施如下:

第1阶段:案例引入,提出问题。通过案例演示,提出问题,讲解案例应用背景,使学生建立感性认识,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第2阶段:分析案例,解决问题。具体实施的过程是将案例分解为若干个可行的任务,然后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下,逐步完成案例的制作。

第3阶段:归纳总结,引申提高。在每次课结束前,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对本次课的意义、重点、难点、易出错处等及时进行总结。

第4阶段: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每次教学结束时,及时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复习巩固,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触类旁通。

5.考核方式设计

对《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训》课程实行课程项目的考核方式势在必行,即对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或技术点采用教师给出项目要求或参考项目需求的方式,让学生分组选择项目或者自己调研确定项目,小组合作进行项目规划和页面设计。

本课程项目注重学生工作过程的考评,项目分为几个任务,每个任务完成后,需要提交相关的技术文档资料和成果,各个小组分别进行考评,采用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组员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生总成绩为各个任务完成的百分比之和,总体分配如下:

总成绩=调查与规划5%+构建新系统逻辑模型15%+系统的设计10%+系统实施55%+系统运行和维护15%

四、教学建议

采用项目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大致为1:5,建议64学时。在组织形式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组织教学,每个小组5~6人,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以分工合作方式,以规范的企业工作流程遍历项目调研、分析、设计、实施、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理论知识的讲解要伴随任务的实施,课堂活动应体现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思路,教学活动参照企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大体按照:“1.获取信息、明确任务。2.制定计划、安排进度。3.选择方案、做出决策。4.任务实施、完成工作。5.对照要求、检查控制。6.总结评估、提出改进。”6个教学步骤来设计,使学生了解工作过程的规律,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工作方法。

针对每一个任务,学生认真阅读任务书,对任务的内容、解决方法、学习重点、考核标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根据任务书的具体要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参考文献

[1]李倡平.高职实训基地功能定位与建设原则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24.

[2]刁瑜.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29.

[3]黄荣春.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

胡晓风,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讲师。

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范文第2篇

【关键词】E-learning企业培训课程教学设计

1.前言

在终身学习这个大的背景下,对企业员工进行各种能力与素质的培训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但是,现阶段国内企业的培训课程存在着较严重的缺少合适的需求分析技术、课程目标模糊、课程内容可移植性差、知识结构凌乱、课程本体的开发过于简化等问题,最终将造成培训费用的浪费和培训课程的积压。E-learning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无疑为企业培训的顺利进行带了较大利益,笔者基于E-learning企业培训课程的教学设计具备了恰当的需求分析技术、明确的课程目标、合理的知识结构、灵活的课程内容、完善的课程本体以及丰富的学习资源,开发出一套满足企业员工需要并能为企业带来收益的高质量课程。

2.基于E-learning企业培训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2.1开放性原则

基于E-learning的企业培训要为学习者创造自主的、个性化的开放学习环境。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共享理念的逐渐普及,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开放的学习环境不仅仅指的是学习空间的开放,还包括学习内容的开放。学习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全球范围内的共享资源,在拓宽学习者视野的同时,还减轻了学习者认知的压力。

2.2服务性原则

企业培训课程本着服务的原则,使员工获得知识与技能,为企业提高绩效。企业培训既是一种教育活动,也是一种生产行为。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学设计者应该考虑员工的基本情况、知识水平及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情况,满足学习者个人的发展需求。

2.3针对性原则

企业培训的课程内容应该与学校教育中的课程区别开来,企业中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活动的设计都更应该具有针对性。终身学习时代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特点更为突出,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企业培训也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培训模式,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设计出与实际需求更贴切的课程内容。这种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使培训对象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实现学以致用。学习者的原有经验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份教学资源,针对培训对象的基本情况合理利用这些原有经验,能够提高培训的效率。

2.4最优化原则

使培训课程最优化是企业在培训过程中减少资金投入、节省培训时间、获得最大收益的最佳途径。实现企业培训教学最优化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设计一门好的培训课程,而这门优秀课程的设计需要以系统思想为指导、正确的分析培训对象、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媒体、整合有价值的学习内容。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和内容修订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过程,运用系统化的思想分析课程设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是保证课程设计最优化的有效方法。

2.基于E-learning企业培训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笔者综合研究各种企业培训课程相关模型,设计出一种基于E-learning企业培训课程设计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基于E-learning企业培训课程设计流程图2.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相关培训机构对培训对象进行的比较有针对性的需求调研。只有对培训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查研究才能确定培训对象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它是确定课程目标、组织课程内容的基本依据。

2.1.1培训对象的自然情况和学习特点

企业员工现有的知识、技能、学习态度等因素对课程的设计有着一定的影响。培训者对培训对象在工作中的表现、认知特征、计算机操作水平、E-learning的态度、学习经验等自然情况和学习的特点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只有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才能使开发出来的培训课程满足培训对象的需求。培训之前的需求分析过程不仅能够使调研人员了解这些基本需求,还能够增进培训者与培训对象的感情,有利于培训的顺利进行。

2.1.2企业情况

需求调查人员不仅要调查企业员工的基本情况及培训需求,同时还要了解企业本身对于此次培训所抱有的期望。需求调查人员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软硬件条件配置、组织结构及企业文化的调研不仅能及时的了解企业的需求,还将有助于课程设计者设计出体现企业的特色的培训课程,保证企业E-learning培训的顺利进行。

2.1.3可利用资源情况

培训时间、地点、设备、限制条件等因素的安排都影响着培训的效果。培训者通过各种调查方式事先了解可利用资源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培训课程,保证培训课程的质量。

2.1.4培训项目

一般情况下大型的企业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培训项目,这些培训项目根据明确的目标对企业内部的特定人员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训练。需求分析人员通过对培训项目所处的背景、教学计划等内容的了解,明确培训的具体需求,确定培训课程在此培训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保证培训课程的有效性。

2.2课程规划

课程规划一般情况下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资源的设计等环节。

2.2.1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者对培训课程进行有效的设计与开发的基本依据,是学习者学习之后在知识、技能与情感方面所要达到的效果。在设置课程的目标时,要顾虑企业和员工发展的需求、人力、物力、技术支撑、学习环境、课程的类型及员工的能力和学习经验等情况。一般情况下,课程目标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不要过高或过低,要遵循紧贴培训目的。课程目标的设置不要过多,应该用专业、准确、定量的语言精确表达出来,方便培训对象的理解,同时为培训效果的评价做好铺垫。

2.2.2组织课程内容

对课程内容的设计就是根据培训要求、客户需求、形式需求及资源情况,将有关的知识内容按照一定逻辑关系进行科学的组织和整理的过程。基于E-learning的企业培训课程不仅要将传统的知识内容传授给企业员工,同时还要以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呈现出来。在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时要遵循系统性、逻辑性、理论性、真对性、实战性、灵活性等原则,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便于员工的理解和掌握。

2.2.3设计学习资源

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好的企业培训课程必须依赖学习资源的有效支持。这些资源不仅仅是课程开发者设计出来的,同时也可以是企业日积月累下来的经验财富,它不仅仅是文本知识,还可以是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政资源等。这些资源的设计不仅制约着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选择,同时还影响着培训过程的顺利实施。在课程规划过程中,要依据学习环境、E-learning学习平台的基本功能、教学内容以及培训对象的水平等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和开发。

2.2.4选择教学方法

在做课程设计时,教学方法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培训不应该以单纯的讲授方式来完成,应该注意灵活引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例如管理类的培训较常用到讲授式、案例式、角色扮演式、体验式、沙盘模拟式、辩论式、研讨式等类型。培训者不仅要依据内容的多少和限定时间来选择恰当的方法,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变换教学方法。在培训之初,通常采用游戏、测试的方式帮助培训对象发现自身观念和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调动学习者学习的兴趣,然后提供相关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并加以实践,最后通过交流、讨论等形式使培训对象意识到自身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努力学习。

2.3学习活动设计

基于E-learning的企业培训与传统的培训方式有所不同,它更能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因此培训过程不仅仅是教师的讲授过程,还包括企业员工以自我为导向的自主学习过程。课程设计者应该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现有的资源及环境等因素设计学习任务,为企业员工提供学习路径及学习方法。在学习活动设计时,要注意活动内容和活动流程两部分的设计。

2.4学习平台与环境设计

在线学习平台的支撑是高效的实施企业培训的一个重要因素。设计出一个高质量的在线学习平台是企业培训课程成功开发的重要保障。页面布局、导航设置、内容呈现的设计都将影响着知识的获取和效率的改善。

2.4.1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主要是指页面布局、导航设置、颜色风格、等方面的设计。在进行页面设计时,要做到页面布局合理,导航清晰明了、颜色搭配符合视觉体验等要求,否则将会出现认知负荷紊乱等情况的发生。有些企业培训的学习平台在设计时往往忽略了这些基本要求,使学习者在复杂的导航设计中耗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色彩风格过于杂乱等现象也使学习者不能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内容上,增加了学习的负担,使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渐渐消退。因此,构建平台时要关注导航、页面布局、色彩搭配、媒体呈现等内容的设置。

2.4.2内容呈现

课程内容是企业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平台设计时要注意这些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组织方式及内容选取这三个方面。如果平台中呈现的信息量过大,学习者不能准确的找到重难点,也会在海量的学习内容中迷航,造成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因此选取的学习内容一定要精练。在内容呈现方式上有些设计者过于追求多样化,将学习内容以视频、动画、图片等形式呈现出来,但是如果呈现方式不恰当,很可能为学习者学习知识和技能造成干扰,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学习平台中的学习内容组织一定要符合一定的逻辑结构,这样才有利于学习者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接受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

2.4.3学习环境设计

基于E-learning的企业培训离不开好的学习环境,所以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关注学习环境的营造。认知工具、学习指南、学习行为监控、协作交流空间的提供都将有利于企业员工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课程设计人员要为学习者提供的使用说明,引导学习者对个人计划的制定和学习路径的选择。协作交流空间的设计将有利于学习者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路,方便学习者进行讨论和反思,也便于教师为学习者答疑解惑。

2.5课程修订与评估

为了检验课程设计设计的质量及合理程度,确保课程的可操作性,可以先让专家、同事及个别学员提出建议,并根据提出的这些意见调整教学设计方案,达到培训效果最优化。在企业培训领域,评价课程质量的重要依据看培训课程有没有满足企业和培训对象的需求;对培训对象的知识获得、技能提高及业绩改善进行评价。对培训课程的评估实际上就是检验培训结果与课程目标是否达成一致。市场上较为常用的是“柯氏模型”,这个模型通过对培训对象的反应、学习结果、培训前后的工作表现及公司业绩变化来评估培训课程的质量。

4.小结

企业培训课程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其质量却每况愈下。虽然现在有很多企业都在应用在线学习平台,但是培训课程的设计却与平台脱离开。笔者通过总结归纳基于E-learning的企业培训课程设计的科学原则、方法和步骤,以期对课程设计者能有所帮助,提高课程的质量,保证培训的效果。为了更好地保证E-learning应用于企业培训领域,笔者将会对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和开发,希望能设计出更符合企业培训的平台。同时,还需要对课程内容及课程活动有更深入、更科学的设计与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克抗.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2(2):8-12.

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培训;课程开发;校企融合

作者简介:李兴国(1980-),男,广东高腰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讲师;赵明霞(1979-),女,河北秦皇岛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讲师。(河北 保定 07105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37-02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重要属性,是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校内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校企文化深层次融合与渗透的主要载体。借鉴企业职业培训先进理念,探索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融合发展机制,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能力培养满足企业工作岗位需求,促进校企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计算机绘图”实训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基于职业培训课程开发理论,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与方式,对“计算机绘图”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切实规范实训教学与管理工作,提高实训教学效率和质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高职教育与职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一、职业培训课程开发理论基础

1.职业培训课程的特点

课程目标对社会市场需求的直接性;课程设计中的技能训练有一定比例界定;理论知识服从技能要求,具有不系统性;注重经济性与时效性;岗位工作要求对课程内容设计影响较大。

2.职业培训课程与学科性课程的区别

(1)课程目标不同。学科性课程目标拟培养理论性、研究开发性较强的人才,建立起就业者的理论体系,提升其发展能力,因此,学科课程的目标大多是综合性、比较宏观的。而培训课程开展的宗旨更为具体,其目标范围比较直观,或就业,或岗位需求。培训课程在课程设计上强调对学员操作能力提升的训练。

(2)课程内容、编排形式不同。学科课程的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体,多按学科自身的体系和顺序来编排,课程重点也是根据学科体系的重点来确定,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培训课程的内容是以技能训练目标为主体,它的安排多以技能结构的逻辑为序,课程重点是根据具体的培训目标来确定的,体现了一个完整的技能系统。

(3)课程实行模式不同。学科性课程一般是以讲为主、以课本为主、以实验练习为主进行安排。培训课程以练为主、以现场实训为主、以操作训练为主进行安排,培训课程的开发和运行比学科课程更为复杂,成本更高。

(4)课程评价方式不同。学科性课程重在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在知识点的安排上利于学科发展和考核,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把握。职业性的培训课程重在技能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技能点的安排上利于技能发展和职业技能鉴定,利于学员对技能的学习和把握。

3.职业培训课程开发的特征

(1)以能力教学为核心。职业培训的最大特点是突出能力训练,知识、理论是能力训练的基础和补充。课程开发必须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确保各项能力目标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

(2)以操作目标体系为框架。能力教学必须通过训练过程,必须符合职业资格标准以及市场和企业需求。要按照这些特点和要求,强化操作,淡化概念和推理,体现终身职业培训的思想。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都要体现以操作为主的原则。

(3)以满足共性与个性同步发展为主体。课程设置能否与培训目标、层次相适应,符合能力(技能)发展规律,为受训者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关键是在满足共性需要的同时必须重视个性化的课程开发,培训尤其如此。

4.职业培训课程开发的原则

(1)一致性和系统性原则。开发培训课程,其课程目标应在符合企业培训课程体系总目标的前提下,与该培训目标一致,必须全面体现培训项目对培训课程的实际需要,把应当具备的课程门类或科目全部开发出来,并保证其要素的完备性。

(2)技能性和操作性原则。培训课程必须体现以职业技能为主,突出技能操作的特点,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科目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技能训练需要。要在计划好的时间内达到培训的能力目标要求,必须科学安排课程的实操训练或动手能力训练。将每一个训练科目细化后分解到培训课程体系中。

(3)针对性和灵活性原则。课程开发要在内容上切合企业实际需要,不仅要开发具有共性特点的通用性课程,更要开发符合某一特点岗位工作需要的、个性化突出的课程内容,从而真正起到通过课程学习解决岗位工作实际问题的作用。在专业知识、技能操作、结构比重组合上,要从实际出发,突出客观实际需要。没有个性化就没有灵活性。灵活性重在与时俱进,动态的开发和实施。

二、“计算机绘图”课程介绍

“计算机绘图”是面向动力类专业和电力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技能,学习AutoCAD软件的使用,能够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以及各类专业图样,为后续岗位技能操作奠定基础。

三、“计算机绘图”课程开发指导思想

1.实训环境现场化

实训基地与生产现场具有相同的设备(或领先于现场)、相同的环境、相同的工作条件;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仿真系统,进行仿真教学,以保证教学与生产在目标、内容、过程、效果等方面的一致性。

2.实训内容项目化

将企业岗位标准、技能要求、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及时融入实训教学中,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以典型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工作工程来序化知识,将工作任务和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以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开展教学,教学资源丰富。

3.实训过程规程化

实训操作步骤完全依据现场生产规程来进行。将实训教学程序贯穿一定的标准、要求和规定。

4.实训结果成果化

实训的最终结果以成果的方式呈现,如一个产品、软件、设计、技术报告及实训过程资料。

5.实训目标能力化

以企业岗位(群)对职业素质、工作能力、操作技能的要求为导向,不仅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而且重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即核心能力的培养,强调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工作计划能力、工作协调能力、汇报沟通能力的培养。

6.实训管理6S化

实训基地实施了6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原则。6S的本质是一种执行力的企业文化,强调纪律性的文化,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

四、“计算机绘图”课程实施方案

1.实训环境现场化

本课程在CAD实训室进行,实训室配备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备、样板专区,学生专用计算机(学生人手一机)、教师专用计算机,所有计算机组成局域网,均安装有网络课堂软件、AutoCAD2008软件。

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实训场地的建设与管理、课程讲授与指导工作,充分发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优势。

2.实训内容项目化,见表1。

表1 实训项目

项目 任务内容 学时 进度 积分

项目一

绘制平面图形 任务1 绘图界面与基本操作 24 1~4 30

任务2 图层设置与捕捉工具

任务3 基本绘图命令

任务5 尺寸标注

项目二

绘制视图 任务1 绘制三视图 6 5 10

任务2 绘制剖视图

项目三

绘制轴测图 任务1 绘制轴测图 6 6 10

任务2 轴测图标注

项目四

绘制零件图 任务1 绘制零件视图 12 7~8 25

任务2 标注零件尺寸

任务3 填写零件技术要求

任务4 绘制图框与标题栏

项目五

绘制装配图 任务1 拼画装配图 6 9 15

任务2 装配图尺寸标注与填写技术要求

任务3 编写零件序号

任务4 绘制明细栏

项目六

绘制专业图样 任务1 绘制专业图样 4 10 10

合计 58 10 100

3.实训过程规程化

(1)原则:优化教学流程,规范过程管理,加强过程引导,注重过程考核。

(2)教学环节设计: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实例精讲;学生练习操作(建立学习小组,互助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巡视辅导;学生交流演示(引入激励机制);教师总结点评;项目任务提交。

(3)规范配套教学资料:制订课程标准;制订授课计划;设计教案;开发自编教材;开发试题库;建立网络课程学习网站;制订CAD实训室6S管理考核办法;制订实训过程考核方案,加强过程引导,过程考核采取项目积分制,每个实训项目根据学时、重要性都设有相应积分,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根据其完成质量获得一定积分(见表2),制订课程考核方案(见表3)。

表2 “计算机绘图”实训项目考核方案

考核等级 考核说明 积分

优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熟练准确完成所有项目任务 91~100

良 能够基本独立完成所有项目任务 81~90

可 能够在指导教师或同学帮助下完成大部分项目任务 60~80

差 抄袭或拷贝其他同学项目任务 0

表3 “计算机绘图”课程考核方案

考核单元 比重 考核内容与形式

综合能力测试 60% 从试题库抽取试卷,最后一次课限时(2学时)课堂完成

项目积分 20% 考查掌握熟练程度、课堂完成,详见项目考核方案

6S 20% 考查学习态度、素养、考勤等,详见6S管理考核办法

课程总评=综合能力测试成绩×60%+项目积分成绩×20%+6S考核成绩×20%

4.实训结果成果化

教研室统一规范任务单格式,任务图样精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难度梯度合理,结合项目学时分配确定任务量。学生实训过程和结果一律以任务单形式提交项目,根据任务完成数量和质量作为项目考核成绩依据。选拔优秀学生作品作为样板进行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创造性。

5.实训目标能力化

在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搭建平台营造气氛,提供学生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表达能力,通过多媒体技术请作图优秀的学生把成功成熟的绘图经验、技能技巧分享给其他同学,传递正能量,带动全体学生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的大胆尝试并帮助其实现。

6.实训管理6S化

“1S”整理:要与不要留弃果断;“2S”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3S”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4S”清洁:洁净环境,贯彻到底;“5S”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6S”安全:确保安全,以人为本。

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技能培训;课程需求;用电检查;需求分析

企业进行培训课程开发的目标不是单纯完成学习或培训,而是要提高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真正转变工作行为,从而提高企业绩效。基于行为转变的培训课程,以结果(行为转变)为导向来进行课程开发,学习转化率高,培训的正迁移大大增加。需求分析是基于行为转变的培训课程开发的首要环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通过准确合理的需求分析,才能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以达到培训的最佳效果。课程需求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课程质量。[1]

为此,本文以用电检查专业为例对培训课程需求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根据岗位胜任能力以及工作任务为导向去提炼并升华流程步骤和方法工具。

一、培训课程需求分析步骤

课程需求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后边课程开发,收集需求信息,重点分析对企业绩效影响,目标学员情况等,选准课题,为进行组织经验的提炼定好方向,做好准备。收集好需求信息,就是按照绩效影响、任务名称、学员定位、任务描述等内容进行收集。课程需求首先要从企业绩效为出发点,结合岗位要求和个性要求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定位,决定课程开发的目的、范围、学习对象和内容等,如图1。

课程需求分析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收集信息

始终要考虑:涉及的工作是什么?如何完成工作?如何掌握工作所需技能?如何改进工作?如何提高工作积极性等问题。收集信息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收集渠道多;信息数量多;靠近信息源。

2.分析信息、数据和资料

将收集到的资料与期望进行分析,根据资料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由于收集到的资料信息量大,关联复杂,因此,在分析需求信息时应该把握事物的本质,从知识能力、态度、或组织、职务等多角度分析收集的信息。

3.找出原因,得出结果

得到资料分析的结果后,还要进一步确定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次数,培训学时等,在最终确定培训需求时与培训对象沟通,以达到纠偏的目的。

二、需求分析方法和工具

确定了需求分析的步骤后,就可以按照步骤进行分析。在此之前要选择合适的需求分析方法,见表1。

在进行需求分析过程中,会用到许多需求分析的工具,常用工具表格如表2:

以下介绍了填写需求信息表格的模板,见表3。绩效影响即培训目的,内容填写格式为通过培训,提高相关绩效指标,降低相关绩效指标,相关绩效指标可参考广东电网公司本部各部门岗位指标库;任务名称栏填写课程名称;学员定位即培训对象,内容填写格式为班组以及学习计划,如用电检查员岗前班;任务描述栏简述课程内容。通过绩效影响、任务名称、学员定位、任务描述等内容的收集就为案例的选择和组织经验的提炼提供了目标,做好了准备。

三、培训课程需求分析实例

下面以营销技能序列用电检查专业的培训需求分析进行说明。

1.收集数据

本次信息收集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一对一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问卷调查结构化地呈现前期的研究结果,便于系统地从岗位职责到培训内容进行梳理。

在访谈前,被访谈人员熟悉访谈目的、调研问卷以及岗位职责分解表。在访谈时,被访谈人员填写调研问卷。在访谈中,访谈内容包括:

(1)请被访人员对照自身岗位能力要求确认岗位职责分解表,看分解表中的细分工作任务及培训内容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另外,了解被访人员日常具体负责的事务是否全部都包含在岗位职责分解表中,如果没有包括完全则进行相应补充。

(2)主要针对培训实施、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培训考核等方面进行现场访谈。

2.分析数据

形成了40份调研问卷,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通过现场访谈有效引导被访者针对岗位具体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便于补充结构化问卷的缺漏之处。结合问卷调查和现场一对一访谈两种方法的成果,根据调研问卷结果、岗位职责分解修订表以及访谈补充要点,形成岗位培训规范。

3.解决方案

通过收集数据和分析,得到培训课程需求信息表,见表4。

三、结语

为了适应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新发展,建设一体化培训课程体系刻不容缓。要获得好的培训效果,必须要有好的培训课程需求分析。[2,3]分析、收集培训课程需求,收集过程便于操作和实现,提高了技能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收集需求信息,重点分析对企业绩效影响、目标学员情况等,选准课题,以提升员工岗位胜任能力为根本,提炼培训课程需求,课程需求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课程质量,只有通过准确合理的需求分析,才能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以达到培训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俊娟.培训课程开发实务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范文第5篇

培训课程开发

单选题

1、(

)是职业技术课程组织的主要依据

A职业分析

B

职业需求

C

职业目标

D

职业活动顺序、职业技术课程目标

2、审定培训课程内容开发方案中的适用性是指课程对于学员的(

)。高P/145

(A)客观性与可操作性

(B)系统性与科学性

(C)主观性与原则性

(D)针对性、指向性、可接受性

3、(

)是职业技术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方法。高P/165

(A)职业分析

(B)职业需求

(C)职业目标

(D)职业能力

4、(

)是职业技术课程目标确定的主要依据。

A职业分析

B

职业需求

C

职业目标

D

职业活动顺序、职业技术课程目标

5、(

)是职业技术课程评价的主要标准。

A职业分析

B

职业需求

C

职业目标

D

职业活动顺序、职业技术课程目标

6、示范性培训课程有四个显著特点

。一是(

)为基本特征,二是培训难度较大,要求高。三是培训投入较大,四是培训见效快

A、以新技术应用

B、以规范性强为特征

C、以实践教学份量重

D、以教学使用新设备

7、课程目标提供了不习方向和学习过程各阶段要过到的标准。记信、了解、熟悉、掌握等,属于(

A、情感领域的目标

B、低级情感指标

C、认知指标

D、较高级的认知行为目标

8、课程目标提供了学习方向和学习过程各阶段要达到的标准。分析、应用、评价等,属于(

A、情感领域的目标

B、低级情感指标

C、认知指标

D、较高级的认知行为

9、课程目标提供了学习方向和学习过程各分阶段要达到的标准。价值、信念、态度等。属于(

A、情感指标

B、低级情感指标

C、认知指标

D、

高级行为指标

10、示范性培训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是(

)P153

A以企业新产品为基本牲

B以行业新产品为基本特征

C以高新技术的应用为基本特征

D以高新技术的交易为基本特征

多选题

1、把握示范性培训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应该重点解决和回答好的问题是(

)。高P/150、151

(A)谁有培训需求

(B)为什么会产生培训需求

(C)谁参与培训需求分析

(D)培训需求分析从何处着手

(E)为什么要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2、培训课程开发方案的审定原则是:(

)。

(A)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B)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C)科学性和思想性性相结合的原则

(D)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原则

(E)系统性和完整性相结合的原则

3、审定培训课程方案的步骤有(

)。高P/141、142

(A)进行需求分析

(B)成立审定小组,制定审定标准

(C)收集有关资料,对方案实施审定

(D)形成结论性意见

(E)拟写可行性报告

4、新技能具有的三个特点是(

)P153

A具有新的技术能力载体

B属于劳动密集型

C产品具有高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

D属于知识密集型

E技能的用途有所丰富

5、企业培训课程的备课工作要研究大纲、教材,依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和学员的具体情况设计和编写教学方案。备课要实现以下目标:(

)。

(A)知识性目 (B)能力性目标

(C)思想性目 (D)社会性目标  (E)行为性目标

6、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构建一门课程的形式和结构,分别是()

A、教学进度的安排

B、课程形式的确定

C、教学目标的确定

D、课程结构的确定

E、培训教材的选择

7、培训项目实施计划与课程教学大纲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A、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B、前者是后者的原始依据

C、前者是后者的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