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培训

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培训

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培训范文第1篇

年调入市统计局,同志年参加工作。年月任法制科科长至今。同志不管在哪个统计岗位,都能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统计,特别是法制科工作期间,更是认真钻研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广泛开展统计法律知识宣传,统计执法上秉公执法,规范执法,敢于同统计违法行为作斗争,较好地履行了法制工作职责。连年被评为局先进工作者,并荣获全省统计系统“四五”普法先进个人和全省统计执法先进个人。

一、坚持学法

使同志深刻地认识到认真学习贯彻统计法律法规,多年的统计工作实践。努力做好各项统计法制工作,坚持依法统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国家的客观要求。从事统计工作近三十年来,历来没有停止过对统计法律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担任法制科长以来,坚持把学习、宣传和贯彻统计法律法规当作规范统计工作、推动统计工作的重要手段,带头学习统计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先后通学了统计法》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奖励规定》统计法实施细则》河南省统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并利用全省行政执法人员换证培训考试的机会,积极参与培训班,对统计专业法律法规和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共用法律法规进行了系统的学习,顺利取得了河南省行政执法监督证》和《统计执法检查证》积极参与全省组织的法制骨干培训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增长和积累了丰富的法律知识,为做好统计法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普法

还把宣传贯彻统计法律法规当作重要职责,同志在认真学法的同时。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统计法律知识。负责起草制定了市统计“五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法制宣传工作要点等法制学习、宣传文件和制度。积极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日各项活动,通过制作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展板和横幅,印制统计“五五”普法资料,召开法制座谈会,开展法律咨询等形式,大力宣传统计法,掀起普法活动的。主动配合统计从业资格培训工作,一年一度的全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统计法基础知识》必考课目之一,市每年组织的统计从业资格培训班上,同志都要亲自备课授课,为学员讲授统计法基础知识,受到大家好评。目前,市已累计有1644名统计人员参与了统计从业资格培训,并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获得了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培训范文第2篇

(防灾科技学院,河北 三河 065201)

【摘 要】本文在分析《测绘法规与管理》课程特点及其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按照注册测绘师考试的要求,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模式的若干改革建议,以期能培养学生的测绘综合素养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测绘法规与管理;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重点项目(JY2014A03);防灾科技学院第6批重点建设课程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李峰(1979—),男,山东泰安人,工学博士,讲师、工程师,主要从事测量与遥感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2007年3月1日,原国家测绘局和人事部开始建立注册测绘师制度。2011年4月开始举行了全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考试设置了《测绘综合能力》、《测绘案例分析》和《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3科考试科目[1]。其中,《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的设置目的是考查测绘工程技术人员综合运用测绘法律法规和管理知识解决测绘实际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考试课程的设置为测绘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注册测绘师考试制度,各高校开始陆续开设与《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相关的选修课程。但是,该课程开设时间短、综合性较强、教材不统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探讨《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1 测绘法规与管理课程的教学特点

1.1 交叉性和综合性较强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课程属于测绘工程专业的专业限选课,除涉及测绘法律法规、测绘标准规范、测绘管理和测绘监理内容外,先修课程有《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GIS原理及其应用》、《gps原理及其应用》、《遥感原理与应用》和《摄影测量学》、《数据库原理》,先修课程为该课程的学习做前期准备。这就决定了该课程学科交叉性明显,综合性很强,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测绘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较高的人文素养[2]。

1.2 知识更新快

当前我国正在步入依法治国的新阶段,测绘法律和法规等法律制度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注册测绘师制度的推行必将推动测绘生产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测绘发展的今天,测绘仪器设备在不断地推陈出新,生产技术方法也在逐步发生变革,这也就要求该门课程要紧随时代的发展要求,融入最新的测绘技术和理念来更新教学内容。

1.3 理论性强

课程涉及到的测绘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重要性规范文件多达24部,法律规范和制度较为完善,是测绘人员从事测绘活动和进行测绘管理的基本依据和准则。法律法规相关的概念和条文的概括性高,记忆性内容多,需要仔细咀嚼消化才能透彻理解。

2 测绘法规与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2.1 内容繁多,讲课乏味

课程包括了测绘法律法规、测绘项目与生产管理和测绘工程监理3部分,包括了15章内容, 内容基本涵盖了大部分的测绘法律法规内容。该课程又属于跨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学科渗透性强。在讲授测绘法律法规时,很多条文需要硬性记忆,理解记忆的内容少。该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在理解相关课程的基础上,掌握本课程大量的知识点,课程文字叙述内容多,很难直观、全面地表现出来。如果课上一味教条式地读念课本内容,就会导致课堂教学乏味无趣,学生也会产生厌烦、厌学的不良情绪,从而产生不良的教学后果。

2.2 以理论为主,实践教学缺乏

课程属于专业限选课且理论知识丰富,不像其他测绘课程一样可以直接操作测绘仪器,更多内容需要学生自己揣摩理解,很少有条件带着学生深入测绘现场长期进行锻炼。如果没有实践内容的加入,一般的学生很难做到真正的理解掌握[3]。

2.3 教材缺少,教学困难

当前的教材主要有西南交大出版社出版的《测绘法律法规与测绘管理监理》、《测绘法规与管理》两本教材,教材内容主要参照注册测绘师制定用书《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主要以文字叙述为主,对有测绘实践经验的测绘人员来讲,还能结合测绘工程实际来理解,而对学生来说却缺少测绘实践经验,理解难度很大。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听不懂,消化不了的尴尬局面。

2.4 教学方法陈旧,学习兴趣低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讲。如果该课程直接以灌输为主,即使采用多媒体加板书的教学模式,大部分学生仍然难以消化课堂内容,这样会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不断下降,学习动力会持续减弱。

3 测绘法规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建议

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需要结合测绘项目实践和教学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上尝试改革,以期改变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3.1 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

《测绘法规与管理》课程是随着注册测绘师制度的推行而产生的,因此课程的内容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掌握这些测绘法律法规和管理的基础知识有利于推动注册测绘师制度的良性运转,同时也是注册测绘师考试的必备条件。课程的内容应该顺应注册测绘师制度,贴近测绘工程实践活动,主要以测绘法律法规和测绘项目生产管理为主,兼顾测绘监理的内容,力求突出重点难点。

3.2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原有多媒体加板书教学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法、师生换位教学法、课堂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如案例教学法可用2006-2011年的测绘十大违法案例来讲解测绘法律法规部分,并兼以课堂分组讨论的方法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对测绘生产项目管理部分可以让学生试讲,教师点评的方式来完成,一方面试讲的学生会在课下认真准备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可以锻炼他们的口才,让他们体验教师讲课的过程。针对每堂课的内容加入适当的练习题,练习题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通过提问的形式加深同学们的课堂知识点印象。

3.3 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引进具有测绘实践经验的教师,采取导师制,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逐步形成具有丰富执业实践经验的师资结构。同时,需要创造条件帮助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和参加专业培训,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测绘项目的工程实践工作,通过亲身体验测绘项目的过程来不断增长自身的测绘仪器操作技能和项目组织规划管理能力。鼓励教师参加注册测绘师考试,通过复习增长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并将注册测绘师的有关经验贯彻到教学活动中。

3.4 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

虽然《测绘法规与管理》课程的理论性强,但仍然有部分内容可用作实践教学。其中可以作为实践教学的环节有:以我校购买测量设备的招投标为例,要求学生尝试编写一份投标书;结合暑假校园测图实习编写一份校园地形测图的测绘合同、测绘技术设计书、测绘技术总结和测绘工程经费预算和测绘成果检查验收方案。

3.5 课程资源平台的建设

《测绘法规与管理》课程的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信息量丰富,单靠课堂教学难以完全表达出该课程的全部信息,这就需要借助网络资源平台建立课程网站,及时上传一些与(下转第155页)(上接第79页)课程内容相关的经典案例视频和文档、最新的测绘技术和设备的视频和测绘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学生在课余时间查看这些上传资料可以增长才干、拓展知识面并开发思维。课程资源平台还应注重题库建设,参考注册测绘师考试的内容,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辅以适量的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题库的试题作为练习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上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他们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4 结束语

《测绘法规与管理》课程是伴随注册测绘师制度的建立而出现的,其课程特点决定了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需要重新考虑其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运用实践教学方法等综合手段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改变讲课乏味无趣、学生消极被动的现状,使得测绘工程专业学生能够熟悉测绘基本法律法规,依法从事测绘管理和测绘工程生产管理和测绘工程监理等各项测绘活动,为将来成为懂专业、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海平,陈兰兰,郭钟群,等.面向测绘新体制的“测绘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测绘通报,2013(6):104-107.

[2]余旭,王国辉,张兴福.测绘工程专业“测绘管理”课程教学探讨[J].测绘科学,2011,36(4):263-264.

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培训范文第3篇

1学法、懂法、执法是村防疫员必备的政治素质

动物防检疫工作是有法可依的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不能够熟练、准确地掌握运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就不能正确解决和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思想工作就说不到点子上,说出的话就没有份量,工作就开展不好。学好,用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规章制度,深刻领会其内涵,熟悉、掌握与其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的文件精神,同时,还要及时学习和掌握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等修订条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甘肃省动物防疫条例》、《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

2掌握畜牧兽医学相关的专业知识,是村防疫员必备的业务技术素质

动物疫苗是一种特殊的专控生物制品,其生产、经营、保管、使用都是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生物制品是用于动物某种疫病的提前预防接种,涉及到的相关专业知识,如兽医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兽医临床诊断等基础知识,村防疫员必须掌握,这是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条件。动物防疫是一个不断认识疫病、抗击疫病的过程,要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练,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适应动物防疫新形势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进入市场,对村防疫员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因病设防,定期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尤其是畜牧兽医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各乡镇防疫每季度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能系统、全面的学习动物疫病防治知识和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熟悉本行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防疫行为,及时更新新疫病、新疫情、防疫新理念和新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技术培训,提高其分析、判断形势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只有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增长识,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3坚持原则、真实、公正是村防疫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村防疫员同时又是实施动物产地检疫的协检员。实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是法律、规章要求的,具有强制性,同时又有严格的畜禽产地检疫规范标准。所以村协检员在实施动物产地检疫的过程中,要求坚持原则,要求真实公正。工作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是村防疫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否则,就会严重影响村协检员的执法威信和形象。

4强化服务意识、工作上进是村防疫员必备的思想素质

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字] 建筑施工 安全 培训理论与操作实务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人的素质决定安全生产的水平。因此200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阐明了通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从业人员应达到的以下要求:

一、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首先是必须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知识。法律法规中有很多关于安全生产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建筑施工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工作指南和行为规范,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

其次是必须掌握有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建筑施工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安全生产过程的危险源也非常多,对任何一个危险源未进行识别和评价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从业人员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活动的具体操作者,必须掌握与生产有关的安全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本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三是必须掌握有关的事故应急救援和逃生知识。在可能导致从业人员生命危险的紧急情况下,从业人员应当了解掌握有关事故应急救援和逃生知识。

二、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主要是以部门令的形式和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制定了一些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包括地方性法规和政府部门规章等。对这些规章制度,从业人员应当了解和掌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了许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这些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具体化,是从业人员工作的准则、行动的指南,从业人员应当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以便熟悉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是整个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只有切实抓好每个工作岗位的安全,才能确保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岗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操作技能,降低每个岗位的事故发生率。

要达到以上要求,就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的教育与培训,这也是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从目前建筑业的人员素质来看,在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80%以上来自农村,其素质和自我防护意识较差,因此,如何抓好全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使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以进一步提高行业职工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业务素质,就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开展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管理的角度,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多个领域和部门,从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本身的角度,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是贯穿了计划、实施、评估(检查)、改进等几个子过程的PDCA循环系统。该系统的流程图如下:

下面就以上流程图,对安全教育和培训涉及的几个子过程进行阐述。

一、必须确定与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一致的安全培训指导思想

建筑施工企业在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时必须确定安全培训的指导思想,这是企业开展安全培训的总的指导理念,也是主动与否开展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的关键,只有确定了具体的指导思想才能有规划的开展安全教育的各项工作 ,这也是实现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基础工作之一。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估、改进等诸多环节,只有确定了与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相一致的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指导思想才能实现企业安全教育系统的PDCA循环,才能确保安全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有效运行,在保证企业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的有效性的前提下,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才能得以顺利的实现。

二、企业必须制定符合安全培训指导思想的培训计划

确定了与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一致的安全培训指导思想后,企业必须依据年度承接任务的情况编制企业的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主要的内容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通用安全知识培训

1、法律法规的培训,企业在对使用的法律法规适用条款作出评价后,应开展法律法规的专门培训;

2、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3、建筑施工主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训、同行业或本企业历史事故的培训;

第二部分:专项安全知识培训

4、岗位安全培训;

5、分阶段的危险源专项培训;

内容确定后,应确定培训的对象和时间,一般来说,培训对象方面主要分为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般性操作工人;培训的时间可分为定期(如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的年度培训)和不定期培训(如一般性操作工人的安全基础知识培训、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训、分阶段的危险源专项培训等)。

培训的内容、对象和时间确定后,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还应对培训的经费作出概算,这也是确保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实施的物质保障。

然后是确定培训所需的师资,最后确定培训的形式。

三、应建立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安全教育培训的方式

目前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讲,学员听",如果是对于管理人员,一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有的同志在某些问题上的见解,不一定不如某些教师,因此,应积极研究和推广交互式教学等现代培训方法。从培训手段看,目前多数还是"一张讲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培训的不太普遍。从解决行业内较大的培训需求和培训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看,采取多媒体技术开展培训,大范围开展培训势在必行。

特别是对于一般性操作工人的安全基础知识培训方面,应遵循易懂、易记、易操作、趣味性的原则,建议采用发放图文并茂的安全知识小手册,播放安全教育多媒体教程的方式增加培训效果。

一般的安全知识小手册应包含以下内容:

安全教育多媒体教程可采用计算机和投影相结合的方式在工人进场时进行;内容应以声、像、动画相结合的为主要体现模式,安全教育多媒体教程一般框架内容如下:

通过采用多媒体教育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使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寓教于乐,针对一般性操作工人的特殊情况,取得最大的培训效果。

现场的技能专项教育与培训适用于专门的工种,如井架、龙门架操作人员的培训、特殊工种人员培训等。

另外,班组班前活动作为安全教育与培训的重要补充,应予以充分重视,班组成员通过了解当日存在的危险源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并作为自己在施工时的指南,当天作业完后由班组长牵头对所属工人进行安全施工安全讲评。

四、项目危险源的识别与分阶段专项安全教育

项目危险源的识别与分阶段专项安全教育是搞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关键的一个环节。分阶段的专项培训主要按建筑工程的施工程序(作业活动)来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基础阶段、主体阶段、装饰装修阶段、退场阶段,首先在工程开工前针对作业流程和分类对整个项目涉及的危险源进行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制定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方案和一般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针对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的分布制定培训计划。项目危险源的识别与分阶段专项安全教育一般流程如下:

五、培训与考核

考核是评价培训效果的重要环节,依据考核结果,可以评定员工接受培训的认知的程度和采用的教育与培训方式的适宜程度,也是改进安全与培训效果的重要输入信息。

考核的形式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

书面形式开卷,适宜普及性培训的考核,如针对一般性操作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书面形式闭卷,适宜专业性较强的培训,如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的年度考核。计算机联考,将试卷用计算机程序编制好,并放在企业局域网上,公司管理人员或特殊工种人员可以通过在本地网或通过远程登陆的方式在计算机上答题,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公司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

计算机联考网络拓扑图如下:

现场技能考核的方式以现场操作为主,然后参照相关标准对操作的结果进行考核。

六、培训档案的管理

培训档案的管理是安全教育与培训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培训档案,在整体上对培训的人员的安全素质作必要的跟踪和综合评估,在招收员工时可以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比对的结果可以作为是否录用或发放安全上岗证的重要依据。培训档案可以使用计算机程序进行管理,并通过该程序完成以下功能:个人培训档案录入、个人培训档案查询、个人安全素质评价、企业安全教育与培训综合评价。

七、安全培训效果的评估

开展安全培训效果的评估的目的在于为改进安全教育与培训的诸多环节提供信息输入,评估的内容主要从间接培训效果、直接培训效果和现场培训效果三个方面来进行,间接培训效果主要是在培训完后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培训采取的方式、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技巧方面进行评价,直接培训效果的评价依据主要为考核结果,以参加培训的人员的考核分数来确定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效果,现场培训效果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违章情况和发生的安全事故的频数来确定。以上几项构成了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效果的综合评估数据。其一般的计算公式如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其中提到的以人为本,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是该项工作的重要核心,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素质,才能保障安全生产,做到人人重视安全、人人懂得安全,安全管理人员能抓、会管;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培训范文第5篇

一、加强高职生法制教育的意义

1、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依法治国的必要手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离不开法制教育。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众多。作为教育主体,高职院校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当注重提升学生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培养出具有权利意识、法制意识的公民,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实现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净化高校法治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高职学生各种犯罪屡屡增多,有些学生年龄低、阅历浅、价值观不完善、自我约束能力差、受到不良环境和因素的影响容易冲动或走上违反犯罪的道路。高职院校加强法制教育可以提升对学生法治精神培养,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武器正确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知法、守法、用法,减少和预防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维护校园安全乃至社会稳定。

3、提升高职生法律素养,增强社会竞争力的现实要求。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法律素质已经成为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培养懂专业、会技术的专门人才,也要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可以提升高职生法律素养,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在当代高学历、强竞争的社会为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保驾护航,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加快职业发展。

二、当前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问题

1、高职院校普遍对法制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加强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高职院校教育实践中,法制教育往往散见于各类德育教材中,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道德与法律》。法制教育所占内容较少,往往课时也较少,任课教师着力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着眼于通过考试,没有培养应有的学习兴趣,更难以通过法律教学传授法律知识,提高学生法律素质。

2、法制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课堂教学是我国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普遍开设的法律基础课程也就成为对高职生进行法律教育的主阵地。法制教育基础课程知识点多,内容庞杂,教师多采取单一灌输的教学方式,简单地进行一系列知识罗列和堆积,学生没有深入理解,在指导自己行为上很少得以体现。典型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社会实践等因为课时限制而不能进行,淡化了法律教育的实效性。

3、法制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高职生不同于其他本科院校以学科式教学为主,注重理论的掌握,而应当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法制教育课程与普通高校法制教育课程完全统一,并没有任何区分,这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不符。[1]同时,高职院校的法律基础课程也是泛泛而谈,缺乏专业针对性,高职生难以从现有的法制教育中获取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

4、师资队伍薄弱,难保法制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法律专业教师,法律基础课程也大多由德育课程教师兼任。有些教师法律理论基础知识薄弱,甚至其本身缺乏法制观念,没有正确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这种现状既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影响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导致高职生虽接受了法制教育,却不懂法,频频犯法,更不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

三、提升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以学生为本,建立科学、实用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

1、以专业为导向,增加与专业相关法律知识内容。各个专业都有专业领域内的法律法规,如卫生法律法规,建筑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劳动法律法规等。法制教育要结合不同的专业方向,侧重于介绍专业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学生遵守职业法律规范,判断职业违法行为。如针对医学类专业的学生,在介绍基础法律常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对刑法、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针对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要多介绍一些与其专业相关的工程质量管理法律知识、建筑法律知识、经济法律知识等。同时,许多高职生就业时需要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教师在授课时应当参考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内容进行授课,促使高职生学习正确的行业活动行为规范,为保证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恪尽职守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

2、因材施教,分阶段分情况安排法制教育内容。高职生学制一般为三年,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业阶段,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融入法律教育。大一刚入校,学生活动主要在校内,应加强校纪校规、基础法律知识引导。大二时期,有部分学生已经走上社会,如兼职、社会实践等,应当加强劳动人事、人身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等引导。大三阶段,学生面临实习、就业,应当加强合同法、劳动法以及与专业相关等法律法规引导。这样不仅使学生法制教育贯穿整个大学阶段,更能使法制教育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

3、创新教学手段,注重教学形式多样化。当前非法律专业学生所接触的法律知识课程一般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此基础上要增强教学效果,需要拓宽法律知识学习和传授的途径,使学生能从课堂中真正汲取知识。[2]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法讲座、交流会、培训班、法律知识竞赛、学法演讲、辩论赛等活动来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同时注重法律实践的开展,通过法律咨询服务、法律案例分析、法规宣传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解并灵活运用法律知识。

4、加强对学生的警示教育,用现实案例唤醒高职生对基本法律常识重要性的认知。由于学生接触社会渠道较多,学生能够接触到较多的负面信息和事物,在对这些负面信息和事物认知、判断、分析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就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思想。如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小郑在网络信贷无法偿还后,不知道如何挽救,最终选择了自杀。四川师范大学在与同学发生矛盾后,未采用正当合法的方式解决问题,最后残忍地将同学杀害。因此,法制教育课堂上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更应当结合实际,与高职生学习生活相联系,使其树立法律意识,正确处理各种问题。

(二)以师资为保障,加强法制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1、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法制教育职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根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法制教育能力也是辅导员基本职业能力之一。辅导员是学生在校期间直接接触最多的老师,最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成长需求,要加强辅导员在高职院校法制教育中的作用,利用自身优势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中。及时对学生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运用案例分析、宣传警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能运用法律知识指导学生对日常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法、守法和用法。

2、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高等学校的法律教师不仅要熟悉学校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更应当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引进高层次、高水平法律专业人才,适当聘请部分长期从事司法实务或法学教育工作的兼职教师,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重的高素质法制教育师资队伍。

(三)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文化氛围

1、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为校园法制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校园内通过公告栏、宣传栏、黑板报等媒介,同时依托网络资源,在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对学院章程、教育法律法规、专业法律法规知识进行宣传。宣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实际,学生易于接受,能够有效提升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2、积极开展法制教育讲座。高职院校可以聘请当地司法机关、学院法律顾问等一线法律工作者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讲座。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学生分析各个真实的案例,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法制文化的气息,明白法制的重要性,崇尚法制威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