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籍测量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181-1
0引言
地籍测量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地籍测量已经从保护土地持有者利益转向地区土地规划和城市建筑建设。地籍测量的主要方式是地籍调查,用现代化测绘技术和方法帮助完成地籍测量工作,地籍测量数据信息同样是我国土地资源规划的重要依据。地籍测量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绘图、制表技术,因为地籍测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保证完全正确,为了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便于其他工作人员查看使用,所以要将地籍数据信息支撑图表。地籍测量不仅是城市化建设的基础,同样是建筑建设工程的基础环节,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不断提高地籍测量的技术和方法。
1地籍测量的定义和作用
1.1地籍测量的定义
地籍测量指的是对区域内土地的地籍、土地所属权、地籍控制及地籍测量进行调查。对土地所属权的调查有可以进一步分化为土地权和土地所有权。其他地籍指的由国家对土地进行监督管理,对土地持有和土地周围环境、附属及土地资源使用现状进行基本统计。地籍测量主要以数据形式表现,但是地籍测量工作人员为了得到更多的地籍数据信息,同时可以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图表绘制,必须以土地归属为重心,对土地周边进行观测、测量、研究,最终得到有效的数据进行图表绘制,将最终的数据信息整理归档。
1.2地籍测量的重要作用
地籍测量工作人员得到其他地籍数据或者将自己持有的地籍数据信息制作成工作表,这些数据将成为国家进行土地管理的重要资料,在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具有法律效应,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地籍数据不被泄露,造成土地资源的流失和浪费。有了地籍数据,工作人员可以对现有的地籍资料进行整理,划分等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国家的土地税收,但是却可以及时了解土地的使用情况、土地潜能,帮助国家有效进行土地资源管理。此外,地籍测量数据可以让工作人员深入到某一地区进行地籍测量,丰富国家地籍数据资源,对加快城市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和土地开发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地籍测量方法研究
2.1控制测量法
通常情况下,地籍测量工作中的地籍控制测量主要根据不同地区对测量精度要求不同而进行的。在地籍测量控制中,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测量要求和原则,科学选取测量地点,同时进行室外观察。控制测量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求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地质勘测,由此可以提高地籍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2.2界址点坐标法
界址点坐标法主要是在理勘测过程中,在中国界址点与被测地点之间,加设控制网,对其加密一级和二级导线,然后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实现地籍测量。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精确性,同时工作效率非常高。
2.3碎部测量法
碎部测量法也就是极坐标法。碎部测量法主要环节是:在监测点A地加设测量使用的仪器,在监测点A与下一个监测点B之间进行定线连线,后面的监测点以此类推,最终完成地籍测量的所有工作。
3地籍测量技术与方法的管理
3.1做好准备工作
在进行地籍测量工作室,第一步就是要对测量地点进行深入调查,这是后续工作的基础,也是关键。工作人员要掌握好测量地点的土地使用现状、土地形式,并将调查数据回城地籍图,同时对土地的税收、使用统计分析和土地规划利用全部反映在制作的表表上。此外,准备数据调查还要满足当地群众对地籍资料的需求。基本调查工作完成之后就需要准备下一步测量使用的测量设备,建设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转,保证测量环节工作的顺利实施。
3.2提高地籍测量技术
动态技术指的是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地籍测量,在GPS快速发展的阶段,更应该在地籍测量中分运用GPS技术手段。GPS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国性和统一性,全国各个地区的地理工作都可以看到GPS数据信息,可以在任何地区建立秃顶的准基站,然后将基站接收到的观测数据再通过卫星无线设备进行定位,所以GPS被广泛应用在地籍测量中。但是目前卫星定位仅仅可以接受地区环境和气候变化,但是自然环境变化多端,在接收信息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误差。所以,在计算测量数据时应该考虑到信息的误差,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度。
3.3培养地籍测绘人才
人才是提高地籍测绘水平的关键。如今我国地籍测绘工作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人才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从事地籍测绘的人数和专业技能始终成反比,导致地籍测绘工作中漏洞百出,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对地籍测绘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同时组织定期考核,考核不通过者继续培训。地籍测量单位除了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还要增加实践,只有理论结合实践,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全面发展,才能减少测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4结束语
地籍测绘是推动城市化发展,提高建筑水平的重要依据,地籍测量是建筑建设的基础环节,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目前我国地籍测量仍然没能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地籍测量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罗崇连.地籍测量绘图与建库一体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19).
[2]万平.重庆市城镇地籍测量技术特点及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31).
[3]邹岩.地籍测量的技术与方法[J].中国房地产业.2011(02).
[4]周寿才.浅谈地籍测量的内容及作用[J].技术与市场.2011(08).
[5]王元龙.浅谈地籍测量[J].科技与企业.2012(10).
[6]王丽伟.地籍测量的技术与管理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3(08).
[7]雷依丽,覃红菊,覃耀健.论如何提高地籍测量的质量和水平[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
[8]屠春勤.基于数字化设备的地籍测量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15).
【关键词】数字化;地籍测量;探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管理工作也被提上日程,地籍测量工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别是地方城镇化建设,发展速度飞快,对地籍测量图的需求非常大,因此做好数字化的地籍测量的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数字化的地籍测量可以对城镇的使用面积、位置、用途及经济价值等作出全面的反映,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全国土地信息管理系统。
一、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基本原理
(一)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内容
数字化地籍测量是以建立地籍管理系统、建立各城镇的数据库,最终实现自动化的地籍管理的目标。数字化的地籍测量的主要内容有:地籍图根控制测量、地籍调查表恶输入输出、土地申请书的生成输出、图幅结合表、以及控制点网图的生成与输出等内容。
(二)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基本原理
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基本工作方法:将全站仪与计算机相连接,直接收集、记录数据,在连接计算机或者全站仪时,使用专业的数据连接线,利用windows超级终端实现数据的传输。在数据的处理上,使用C语言编制的数据转换程序处理。在图形的编辑利用上,可以利用RDMS等软件进行绘图,再选择适合的图片编辑软件对图片进行编辑处理[1]。最后再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数字化地籍测量图或者绘图仪绘图出图。
二、数字化地籍测量方法
(一)二级导线的控制测量方法
二级导线在选点时,要沿着道路的高等级点进行布设,注意导线相邻边长的距离,选在土质坚实的地方,方便观测;在埋石编号时,选用铜质的标志,在道路边或者公共设施边选点,在普通点位埋入永久性的标石,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做好点之记,然后对其进行观测。观测时要求:(1)水平角和距离的观测,需要使用检定期在2秒级的全站仪,使用前根据国家相关的要求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再投入使用(如图);(2)观测尽量选在白天进行。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一旦方向总数超过3个时就应当对其归零[2]。用单程两测回测法对斜距进行划定。在观测时,不要让仪器接受日光的直射,气泡中心位置不要偏离超过一格的距离,不然则需重置仪器。之后需要进行平差的计算。平差计算需要观测手薄、边长改化资料的检查以后才能进行计算。具体要求包括方向观测值和归化后的边长值、单位权中误差等[3]。
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等级 测角中的误差(mm)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mm)
二级 ≤±8.0 1 ≤±16
(二)图根控制的测量方法
在一、二级导线网的基础上可以按一个或者几个相邻分布的方式,布设一级的图根导线网,对少量的二级图根导线进行加密。城郊结合部通常都是观测条件较好的位置,可以直接用GPS技术进行图根点坐标的测定[4]。一级图根导线下的河流与巷道都要被贯穿,将自然街坊地块较好的围合起来。图根网线的布设要根据已知的分布点及网的图形强度进行布设,在的薄弱位置进行控制,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最弱导线的精度。
在外业观测上,图根导线网的水平角观测,要使用经检校的全站仪观测一次,再单程测距测一次,四次读数,将外业记录手薄记录装订成册,外业观测手薄经检验以后才可以输入电脑,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图根导线要使用专业的平差软件进行计算,满足相应的各项指标;在图根高程测量方面,可以使用图根光点测距或者图根水准测量进行测量,图根水准测量可沿着结点网或者支线等进行布设,但应注意高级点间附合路线长度、结点间路线长度、支线长度都要符合相关的要求。
(三)地籍要素的测量方法
数字化的地籍测量方法要在控制测量的基础上,利用全站仪等仪器设备,进行信息数据的采集,如界址点、界址线的采集,对地类界、地貌等信息数据的收集,专业人士通过将全站仪的收集的数据发送到电脑上,再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对图形进行编辑,绘制出地籍测量图的模型,再利用现有的图形及全要素地形图,经过专业的图形编制、绘制等完成最终的图形绘制。
三、数字化地籍测量的优点
数字化地籍测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第一,数字化地籍测量突破了传统的内外业界限,从开始的控制一直到最终的绘制成图都是一体化的作业,降低了室外工作的压力与强度,使成图时间变得更短了;第二,数字化的地籍测量不在受分级布网控制,打破了逐级控制的工作方式,并且将控制点的范围也大大缩短,同时还可以实现加密的图根控制与碎部测量同时进行;第三,增加了测量碎布点坐标的方法,不再仅仅依靠极地坐标法这种单一的方法,而是增加了更为灵活,使用更方便的平行线法、直角偏线、方向线支距法等方法;第四,数字化地籍的测量好处还体现在,碎部测量时无需在受制于图幅边界的限制,外业时可以做到不分幅作业,而内业成图时,则可以自动进行分幅的接边处理,非常方便[5]。
四、精度的评定
地籍测量的精度评定主要有碎部测量精度评定和控制测量精度评定两种(如图1)。本文
(一)对测量精度进行控制
对各等级精度进行控制以及测量,表1为评定指标。
表1 对各等级导线精度首级控制评定指标图
(二)对地籍碎部测量精度评定进行分析
1、评价指标
表2为地籍碎部测量精度评价指标,点位的评定标准为,点位正确:绝对误差不大于表2的限差要求;点位错误:绝对误差与表2相比较大;合格:点位正确率不小于表2限值;不合格:点位正确率与表2相比较低。
表2 地籍碎部测量精度评价指标图
2、对界址点精度评定指标进行分析
将国家地籍测量规范作为依据,总结出界址点精度评定指标,见表3。
表3 界址点精度评定指标图
总结:
综上所述,数字化的地籍测量方法是时展的趋势,它不仅需要的投资小,而且可以在不具备全站仪采集设备的情况下,使用经纬仪和测距仪进行测量作业,电脑计算、电脑成图,不仅十分便利,而且也大大提高了测绘的精准度和劳动效率。与传统的手动地籍测量方法相比,数字化的地籍测量不论在哪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汤廖文. 数字化测绘技术及其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6:19-20.
关键词:地籍测量;数据检验;质量检验;碎部测量
一概述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 以测量技术为手段, 从控制到碎部, 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地籍测量是利用测量仪器,通过几何计算来获取地面物体的平面位置,通过坐标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仪器、外部环境和工艺流程都可能产生误差或错误,如何使这些因素的影响降到最小,同时避免错误,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关键。目前各地的地籍测量都要建立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数据是管理系统的“血液”,系统源数据质量的优劣,决定了系统实际应用价值的大小。系统源数据主要是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无论图形数据还是属性数据,都要从外业直接或间接采集才能得到。本文从外业采集手段和流程分阶段进行检查来确保数据源的质量。
二已有成果的检验分析
对已有成果的检验主要是对已有成果的精度进行评定,看其精度能否满足本次测量工作需要。通常可以利用自由网平差的办法来对已知点的坐标点精度情况进行评定,同时加入高精度全站仪提供的尺度精度来检验已知点的稳定性或精度,在点数较少时可采用以下的简单的方法来检验。
在平面网的控制点中,一般来说,当测区平面控制点大于2 个时,可用其中部分点为基准点,利用平差后的结果检查另一部分点,依据规范要求的限差来比较点的精度。当测区仅有两个点时,要通过以下方法来检查。
(1)在通视条件下,用全站仪测量两点的平距和高差,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与已知点的坐标反算值进行比较。其精度应满足要施测级别的上一级别最低的精度要求。例如,根据已知点要施测四等网,那么起算点的精度应满足三等网中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的要求1/80000的倍。
(2) 不通视时,可用GPS 来进行,利用它自身的尺度因子来进行检核;当自查无误后,才可进入下一步控制测量。必要时要进行相关改正来提高精度,防止对控制网产生扭曲。在高程资料分析中,当大于一个高程基准点时应进行高程联测,看其闭合差是否满足规范限差要求。
三控制测量中的数据质量检验方法
3.1 地籍测量概述
地籍测量和一般测量工作的施测一样,也必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首先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对地籍测量来说,通常只对测区建立平面控制,仅在山区和丘陵地区才实施高程控制测量。地籍平面控制在精度上要满足测定宗地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在密度上要满足权属界址等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应尽量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条件不具备的地方也可采用地方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首级控制网可以三角网、边角网、导线网的形式布设,也可采用人造卫星定位技术(GPS)测定控制点的坐标。在基本控制网的基础上,再布设地籍图根控制网,以加密控制满足测量界址点的需要。地籍细部测量在地籍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测定每宗地的权属界址点位置、形状、面积等基本情况。
地籍细部测量工作的内容是:
(1)土地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测定;
(2)绘制基本地籍图;
(3)面积量算。
地籍细部测量在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方面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解析法:测区的全部界址点位置是根据实测数据按公式解析计算出其坐标;
(2)部分解析法:采用解析法测量街坊界址点和街坊内部明显界址点坐标,其余界址点位置依靠勘丈值来确定;
(3)图解法:不测定界址点坐标,界址点位置全部靠界址点勘丈数据来确定。
3.2 常规控制测量的数据质量检验
在控制测量中,常规测量是指使用全站仪测量边、角进行边角网的布设,常规的导线网平差,目前内业平差已经实现了电算化,极大的提高了内业的效率。检验一般检查导线闭合差、最弱点点位中误差,最弱边边相对中误差等,检验方法比较成熟。
导线闭合差反映的是导线基本的精度指标,它分为坐标闭合差和角度闭合差,其精度和它自身精度及起闭的基准点精度有关。规范对此按照级别有明确的规定,在实际作业中以规范的限差为要求执行。最弱点点位中误差是点的精度要求,它与导线闭合差没有严格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必须在满足上述条件时才考虑它的精度,它的精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它对下级导线的适用性。最弱边边相对中误差是一个相对误差概念,整体上反映了网的精度,也与基准点有关。它们三者有不可替代性,在检验时要同时考虑,互相检验。
3.3 GPS 控制测量的数据质量检验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国防部研制的分布在地球轨道上多个GPS 卫星确定地面点位置的一种新型定位系统。与常规方法相比,GPS定位技术建立控制网的特点是:自动化程度高、全天候、高精度、定位速度快、布点灵活和操作方便等。GPS 定位技术在控制测量中的质量检验,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来进行阐述。
(1) 三维无约束平差中的质量检验。三维无约束平差的主要目的是考察GPS 基线向量网本身的内符合精度以及考察基线向量之间有无明显的系统误差和粗差,其平差应在不引入外部基准,或者虽引入外部基准但并不会由其误差使控制网产生变形和改正。
(2)二维无约束平差中的质量检验。
(3)利用GPS的尺度因子进行比较法来检验。由于GPS 基线向量本身提供了尺度基准和定向基准,故GPS 网平差时只引入一个位置基准,在商业软件中都会自动引入;
(4)同步环、异步环的检验。可以参考不同等级的要求来进行各种限差的比较,在GPS 的规范中各项有明确的要求。
四碎部测量中的数据检验方法
4.1 支导线及测算路径的检核
在比较复杂的地区进行解析法地籍测量,布设支导线十分重要,其比例有时可达1/3(占图根点)。而支导线的可靠性不高,大量的支导线如何检核成为一项重要的技术问题。作为测算起算用的一类点采用勘丈边长与反算边长比较进行检核(一般应小于±5cm),确认正确后方可使用,如n4n5、m4m5 边等。新测算出的二类点应及时勘丈与其它相邻已知点间的距离,与反算边长比较检核其正确性,如n6n3、m6m3边,见图1。
图1 支导线检核示意图
通过勘丈由两条支导线端点分别测算出的相邻但不相连的点n7、m7 的边长与其坐标反算值相比(一类地区不大于±10cm内,二类地区不大于±15cm 内),便可对两条相对独立的支导线的正确性进行互相检核。因n7m7 大致与N3N3平行,称为纵向检核边,在条件许可的情况,还应在与N3M3大致垂直的方向(横向)进行类似的互相检核。如果,n7 与m7 无法直接丈量,可选一重合点P,由两个线路分别测算出其坐标,通过点P的两组坐标比较,同样可对两个支导线进行检核。实际作业时,通常从两条支导线的端点开始对向测算,使支导线的正确性尽早得到检核,减少因错误带来的工作损失。
4.2 地物点及界址点的质量检核
碎部测量就是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同时还要测量界址点的平面位置。碎部测量工作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测定碎部点(含界址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二是利用地图等面在图上绘制各种地物、地貌和地籍要素。
界址点是界址线的拐点,它的精度直接影响了宗地的位置、面积等属性信息。界址点的正确性检核常采用直接与间接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堪量界址边与反算边相比较;二是界址边无法直接勘丈时,通过勘丈界址点至邻近地物点的相关距离与其反算边相比较。因此,使界址点得到100%的检核。
碎部测图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数字测图法,其方法由于周期短、精度高、转换精度损失低,可以很好满足地籍测图的要求。地面数字测图是指利用全站仪、GPS接收机等仪器采集的数据及其编码,通过计算机图形处理而自动绘制地图的方法,外业采集坐标,内业使用制图软件制图。
关键词:地基处理;换填;碎石垫层;CFG桩 ;强夯;施工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原地面处理
路堤填筑前,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原地面坡度陡于1:5时,自上而下挖台阶,台阶宽度、高度满足设计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辅以人工进行施工。原地面处理后符合下列要求:原地面基底密实、平整;松软表土及腐植土清除干净,翻挖回填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换填
2.1施工方法。采用挖掘机或推土机挖除换填深度内的软弱土层,预留30~50cm的土层进行人工清理。挖除需换填的土层,将底部整平;如果底部起伏较大,设置台阶或缓坡,按照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开挖宽度不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半填半挖地段或路堑地段挖除换填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换填底部纵、横向的排水坡度,防止局部积水、淤水。换填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输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推土机摊铺,平地机平整,压路机碾压。分层填筑碾压达到相应的压实标准。
2.2质量检测。1)施工前对换填的范围和深度进行核实。2)换填所用的填料符合设计要求。3)换填深度范围内的土层挖除干净,坑底按设计要求整平。4)分层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换填施工的各项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测方法如下表:
3、 碎石垫层
3.1施工方法。碎石垫层采用级配良好且未风化的砾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含泥量不大于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碎石分层填筑压实。分层厚度、压实遍数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后倾法卸料,推土机摊铺,平地机平整,压路机碾压。
3.2质量检测。碎石垫层施工的各项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如下表规定:
4、 水泥搅拌桩
4.1本标段部分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方法,桩位布置、桩径、桩长和间距按设计施工,水泥搅拌桩顶设置碎石垫层,其间铺设土工格栅。采用水泥搅拌桩机进行施工。施工前,首先做好场地防排水工作,使用推土机配合挖掘机将施工地段内原表层土清除,挖除地表植物根系,回填至原地面,并形成路拱,中心高0.2m,两侧与地面相平,并碾压密实。施工时,按照预先放好的成孔路线,逐孔钻进、搅拌成桩。为保证成桩质量,正式施工前,先进行成桩试验,以掌握该场地的成桩工艺和各种技术参数。保证施工时达到最佳成桩效果及质量。
4.2保持桩机与灰浆搅拌操作人员的密切联系,保证喷浆时连续供浆。因故暂停立即通知桩机操作者,防止断桩。配备专人详细记录搅拌桩机下沉或提升时间、供浆与停浆时间、钻进深度等。水泥搅拌桩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后,上面铺设碎石垫层,地基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5、 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
测量放样,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按设计要求检验预制桩的质量。
5.1采用三点支撑履带自行式柴油打桩机打入法或静压法施工,吊车喂桩。根据施工数量可安排多台打桩机从中间向两端同时施工。
5.2预制管桩施工前于基底范围内铺设0.5m厚填料工作层。按照现行《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的有关规定进行试桩,以确定机械组合及各项工艺参数,检验桩的承载力。
5.3打桩开始时采用较低落距,并在两个方向观察其垂直度,当入土达到一定深度确认方向无误后,按工艺性试验确定的落距锤击,桩与锤间铺设弹性衬垫,锤击采用重锤低击。
5.4预制桩采用法兰盘连接或钢垫板焊接,采用焊接连接时在桩接头自然冷却后方可进行施打。
5.5当落锤高度达到最大值,每击贯入度小于或等于2mm时停止锤击,如深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采用换锤或辅以射水等措施下沉至设计深度。
6、CFG桩
6.1施工准备。根据设计资料进行场地平整,测量放样。对施工选用的水泥、粉煤灰、碎石及外加剂进行试验,选定施工配合比。
根据设计资料及选用设备,进行成桩工艺试验,试桩数量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少于2根,确定施工工艺参数。
6.2 CFG桩施工。CFG桩施采用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施工工艺。施工前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定各项施工工艺参数。钻机就位后校正好钻杆的位置和垂直度,垂直度的容许偏差不大于1%。
按试验配比配制混合料,计量准确,坍落度、拌和时间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且不少于1min;搅拌的混合料保证能顺利通过刚性管、高强柔性管、弯管和变径管而达到钻杆芯管内。
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马达钻进,先慢后快。在钻孔过程中,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要放慢进尺,避免导致桩孔偏斜、位移,甚至使钻杆、钻具损坏。当钻头到达设计桩长预定标高时,关闭电机。
CFG桩成孔到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开始泵送混合料,当钻杆芯管充满混合料后开始拔管,严禁先拔管后泵料。提拔管速率按试桩确定参数进行控制,提拔速度均匀,拔管至桩顶,桩顶标高高出设计标高50cm。灌注成桩后,桩顶采用湿黏土封顶。
6.3质量检测。CFG桩施工的各项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如下表:
7、 冲击碾压
7.1施工方法。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及沉降量控制值进行现场试验,确定采用机械的规格及性能,冲击压实的遍数、冲击能等参数,确定质量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
冲击压实采用拖式冲击压路机,由地基处理范围两侧开始向中心碾压,直至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
冲击压实次数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和沉降量控制值或现场施工时以冲击轮轮迹高差小于15mm来控制冲击压实次数。
冲击碾压的加固范围要超出路基两侧坡脚外宽度为处理深度的1/2~2/3,并不小于3m。冲击压实时均匀碾压。相邻两段冲击压实搭接长度不小于15m。冲击压实前,及时对地基适量洒水,使水份充分渗透,然后冲击碾压。冲击压实10遍左右后,用平地机大致整平,继续冲击压实。
冲击碾压完成后,表层的松土重新刮平,并用振动压路机压实。
7.2质量检测。冲击压实施工的质量检测及处理效果的评价标准符合现场试验确定的结果并满足设计要求。
8 、强夯
8.1施工准备。依据设计高程及强夯后可能产生的地面平均变形量,确定夯前地面高程。夯锤重量根据设计土层加固深度、土的性质、夯锤落距及试夯参数确定。施工前,按设计确定的强夯参数,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试夯,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强夯参数。在设计强夯区域内测设强夯夯点,测量场地高程。
8.2强夯施工。强夯施工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设备,夯锤底面采用圆形。强夯设备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按试夯确定的夯击次数和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后,平整夯坑,并测量场地高程。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逐次完成全部夯击点要求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表层松土夯实或碾压达到设计要求。
强夯施工中,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每击的夯击能量、夯击间隔时间及施工步骤符合设计要求。每遍夯击前,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击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偏夯及时纠正,满夯时搭接面积不小于四分之一。
8.3质量检测。强夯施工的各项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如下表:
这种方法是将重锤以一定的落距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使地基出现强大的应力波,引起土体内密度、应力、孔隙水压力等的变化,从而到达加固地基的目的。强夯法由其具有加固效果显著,施工设备简单,施工迅速和工程造价低廉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应用。
9、结语
关键词:数字化地形测量作业组织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那么测绘应属地理信息产业,今后应围绕加快数字化测绘体系向信息化测绘体系迅速过渡,着力推进“数字中国”、“数字区域”、“数字城市”的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框架建设,高度重视“数字中国”、“数字省份”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本着“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基础先行、注重应用、统一标准、共建共享”的实施原则,推进“数字中国”、
“数字地球”的建设研究,加速基础测绘与监督管理,实行开放型测绘、积极参与全球测圈,全面提高测绘为国家经济建设保障服务能力与水平等有关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战略研究。
一、数字化地形测量作业方法
目前在我国,获得数字地图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地面数字测图。但不管哪种方法,其主要作业过程均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
1、原图数字化
当一个城市(地区)需要用到数字地形图而一时因经费困难、或受到时间等原因的限制时,该方法是再适宜不过的了。它能够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地形图,仅需配备计算机、数字化仪、绘图仪再配以一种数字化软件就可以开展工作,并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数字的成果。如一时连购买设备的经费也难以落实,也可让具备有图纸数字化能力的测绘单位代而为之。它的工作方法有两种:手扶跟踪数字化及扫描矢量化后数字化,其中后一种要比前一种的精度高、效率高。
但是,利用该方法所获得的数字地图其精度因受原图精度的影响,加上数字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误差,因而它的精度要比原图的精度差。而且它所反映的只是白纸成图时地表上各种地物地貌,现势性不是很好。所以它仅能作为一种应急措施而非长久之计。
为了可充分利用该法得到数字地图,可通过修测、补测等方法,实测一部分地物点的精确坐标,再用这些点的坐标代替原来的坐标,通过调整,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原有图的精度。而随着地图的不断更新,实测坐标的增加,地图的精度也就会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2、航测数字成图
当一个地区(或测区)很大时,就可以利用航空摄影机在空中摄取地面的影像,通过外业判读,在内业建立地面的模型,通过计算机用绘图软件在模型上量测,直接获得数字地形图。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数字摄影测量已在我国的某一地区取得了试验性的成功,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得到推广。它是通过在空中利用数字摄影机所获得的数字影像,内业通过专门的航测软件,在计算机上对数字影像进行像对匹配,建立地面的数字模型,再通过专用的软件来获得数字地图。可以说,这将是我们今后数字测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该方法的特点是可将大量的外业测量工作移到室内完成,它具有成图速度快、精度高而均匀、成本低,不受气候及季节的限制等优点。它特别适合干城市密集地区的大面积成图。但是该方法的初期投入较大,如果一个测区较小,它的成本就显得较高。所以现在基本上由一些较大的单位来承担。
3、地面数字测图
在没有合乎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图的地区或该地区的测绘经费比较充足,可直接采用地面数字测图的方法,该方法也称为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是我国目前各测绘单位用得最多的数字测图方法。采用该方法所得到的数字地图的特点是精度高,只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重要地物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精度控制在5cm内是可以做到的。但它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也是比较大的。在本文中主要就是谈这方面的体会。
二、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仪器设备硬件条件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仪器设备从控制测量到成果成图输出大致需要GPS接收机,全站仪、计算机、绘图仪以及与之相关的平差计算成图软件、数据传输、交换附件,通讯器材等。仪器设备配置水平较常规地形测量是一个质的飞跃。
三、数字化地形测量工作的人员素质条件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技术人员应当熟练掌握测量专业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及测绘软件的应用技术,这对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生产组织
1、生产工序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生产工序可概括为两个环节:一是控制测量与计算机辅助平差计算;二是碎部数据采集与软件编图成图。两个环节间以数据传输为纽带,即可平行施工又可顺序施工。与传统地形测量相比,压缩了大量的中间生产环节。
2、作业方案
数字化地形测量项目的作业方案根据仪器设备条件确定,仪器设备条件不同,作业方案变化各异。一般可选用静态GPS网作基本控制,导线(网)、动态GPS作加密控制,支导线(点)补充测站点,全站仪、动态GPS碎部数据采集,进而计算机软件机助成图的作业方案。
一定条件下,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测量可以一次性全面布网至测站点,并且可以直接先测图而不受”先控制、后测图“、“逐级加密”等测量原则的约束。
3、简码法数字化地形测量及其作业流程
简码法是数字化地形测量过程中,观测员给每一个碎部测点赋干一个自定义编码,并依据这种自定义编码编图成图的一种数字化地形测量方法。
简码法数字化测图作业流程为:外业数据采集(自定义编码)内业概略编图草图外业补充调绘内业详细编图外业巡回检查最终成果成图。
4、人员组织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一个作业组采用简码法时宜按一名技术员+一名测量工人编制,一个项目由多个作业组施工的宜专设一名核心技术人员负责质量检查、成果资料汇总、电脑维护等。
五、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精度讨论
1、控制点点位精度
如果控制点的平面误差以本级控制点相对于上一级控制点点位中误差小于图上0.1毫米、高程中误差小于1/10测图基本等高0距来衡量,即使是1:500地形测量,无论是GPS网还是导线网,控制点达到上述精度要求并不难。
以支导线形式布设测站点时,应当根据使用的仪器及成图精度计算确定支导线最大长度及最大连续支站数。
2、碎部点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