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地面积测量规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地亩图,地形图,淹没线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DeMu terrain map; Demonstrates the DeMu terrain of homework basis and figure basic requirements; Discusses the technical route of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give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ecific steps; Finall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DeMu terrain map the defect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and gives the solutions, we want to engage in relevant industry of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rsonnel to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DeMu figure, topographic map and flooded line
中图分类号:Q1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期,国务院了新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新《条例》强化了对移民安置规划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对指导征地补偿,移民搬迁安置和促进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是水利枢纽和水电站工程勘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参与论证工程建设规模,进行移民安置,专业项目复建,编制水库淹没处理补偿工程投资(估算)的重要依据。淹没实物指标调查的精度,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规模及决策、建设方案是否可行。而水库淹没区内土地面积(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即地形地亩图测量项目的实施计算过程变得极其重要[1-2]。
1 作业依据与基本要求
1.1 作业依据
(1)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 197-97。
(2)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L 290-2009)。
(3)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实物调查规范》(SL 442-2009)。
(4) 《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93)
(5)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9年2月的《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7年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的《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5年4月的《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1-2005)。
(10)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
1.2 基本要求
(1)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正形投影,按1.5度分带,采用当地中央子午线度,Y坐标加500km。
(2) 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基准。
(3) 项目采用的测绘方法:采用解析法数字化成图(全野外数据采集)。
(4) 成图比例尺:1∶1000。
(5) 基本等高距:1.0米。
2 技术路线
地形地亩图测量项目技术路线如下:
图1 地形地亩图测量项目技术路线图
3 项目实施步骤
3.1 控制测量
基本测量
根据现场踏勘,测区沿线如果有已布设的D级GPS控制网成果,并且分布均匀,点位保存完好,满足GPS RTK测图的要求,可作为本项目的首级控制,不用再另外做控制测量。如果测区没有满足GPS RTK测图要求的,则项目按测量规范要求布测等级控制。
图根测量
(1) 图根埋石点在郊区外一般埋设预制好的标石,在铺装路面和稳固的岩石上埋石则采用现场切割的方法,埋石要求稳固、方正、表面要光滑,规格为:铺装路面20cm长×20cm宽×2cm深。埋石点至少与另一个埋石点通视。
(2) 图根控制点一般在水泥路面(或沥青)打入一螺钉,涂上红油漆,并写上点号,以便长期保存。在较大面积的耕地等无法打螺钉的地方则使用木桩点作为标志。控制点密度在平坦开阔地区每平方公里不少于50个点,地形复杂、隐蔽及城市建筑区,视测图需要适当加密,最终以满足测图需要为原则。普通图根点(非埋石图根点)从1开始按流水号1、2、3……进行编号,编号前面统一冠以大写英文字母N或其他大写字母。
(3) 图根控制点视具体情况采用全站仪或GPSRTK在等级控制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05m;在平坦开阔的地区一般采用GPSRTK测量方法测量图根点。
(4) 采用GPSRTK作业时,基准站一般架设在等级控制点上,在启动好基准站后,应利用周边至少1个已知点进行检核,在检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后续观测。为保证精度,GPS RTK测量半径应控制在3km范围内。
(5) 使用GPS RTK施测图根控制点时,为避免对中杆晃动引起的对中误差,应采用脚架和基座进行对中、整平,观测次数不少于两次[3]。
3.2 地形测量
(1) 土地分类应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规定执行。
(2) 耕地面积大于66.7m2(0.1亩)的地块,应逐块施测上图,形状应与实地一致;对面积小于66.7m2(0.1亩)的地块,应就近合并上图并注明合并前的地块数量。
关键词:房产测量;地下室空间;跨栋分摊
中图分类号: O4-34文献标识码:A
引言:住宅地下空间的用途很多,可以作为人防工程、停车场、储藏室、便民超市、设备用房等等,不同的用途决定了其不同的性质,还有许多由多栋住宅共用的地下室空间,复杂的情况导致地下室在进行共有面积分摊时往往产生较多的问题,纠纷较多。现在几乎所有商品房都配有较大的地下室空间,基本上全是相互连通,在计算共有分摊面积时,难以按单栋楼层来进行分摊,不同的分摊方法引起的差异也很明显。
1建筑面积分摊的意义
房屋共有建筑面积系指各房屋所有者共同占用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分为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和不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分摊面积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的简称。分摊面积与房屋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共同组成一套房屋的建筑面积。如果分摊面积太大的话,势必使房屋的性价比降低,损害买房人的利益;但如果太小,则将会影响居民使用的舒适度,房地产商也将难以接受。出于各种原因国家现行的《房产测量规范》对于共有面积的分摊仅仅列出了部分处理原则与分摊方法的原则性意见,对于各种特殊的情况还没有进行具体的规定,各省市各自的分摊细则也不尽相同,这就为面积分摊的纠纷的出现留下了隐患。不同的分摊方法将影响房屋的建筑面积,直接牵动着成千上万百姓的神经。
2 地下室空间跨栋分摊的现状
我国国家规范规定商品房共有分摊面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楼梯间、电梯井、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和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其他功能上为整栋楼层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积;二是套共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其中不应分摊的共用建筑面积包括:仓库、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车道、供暖锅炉房、作为人防工程使用的地下室、被用来独立使用的地下室空间;为多栋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和售房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共有建筑面积中除去不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外,其他的均为应参与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规范中对于为多栋房屋服务的地下设备用房等面积的分摊规定是不参与分摊,自然是出于计算的简单性与通用性的考虑,但明显是有局限性的,也不太科学。操作中常常出现多次参与分摊的情况;或由于参与分摊的房屋类型与作用不同而引起分摊不公。新世纪之初,北京海淀区某公寓83位住户就曾经集体就房屋分摊不均与建筑面积缩水问题房屋开发商,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的反响。
3地下室跨栋分摊的三种方法
3.1按比例进行分摊
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将地下空间与地上建筑物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处理。分摊时,按照地下空间与地上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重进行分摊。如,两栋住宅楼的建筑面积分别为8000平方米与6000平方米,两栋楼共用的地下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6000平方米。进行地下空间分摊时,首先除去作为独立使用、出租销售的面积与不参与分摊的人防设施等,剩下的面积与两栋房子的面积之和重新构成新的总建筑面积,然后按每栋楼占面积的比重分配。如果除去后剩下的地下空间面积为500平方米,8000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比重为16/29,则应该分摊到的建筑面积为275.5平方米,6000平方米的房屋应该分到的建筑面积为224.5平方米,然后将分摊到的建筑面积并入每栋楼的建筑面积进行分配。这种按比例分摊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可操作性强,容易被公众说理解接受。容易实现套内面积相同住户得到相同的分摊面积的要求,表面上实现了公平、公正。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两幢房子因各种原因导致房价不同或者房屋用途不同的时候,方法并不是太适合。并且并未考虑不同楼层住户对地下空间使用的程度不同的影响。
3.2地下空间从属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地下空间将不再参与土地面积分摊,单纯以地上建筑物分摊地表面积。在确定地下面积所属权时,不再仅仅以房屋地上建筑面积为依据,地下空间分摊比例=楼面价格*相应的建筑面积/建筑总价值,建筑总价值=所有楼栋的建筑面积*楼面价格。如上例,如果8000平方米的楼层的楼面价格为5000元每平方,6000平方米的楼层的楼面价格为4000每平方米,需分摊地下空间面积依然为500平方米。则8000平方米房屋所分摊的地下面积为8000*5000/(6000*4000+8000*5000)*500=312.5平方米,6000所对应的为187.5平方米。之后进行再分配。这种方法的有点考虑楼面价格对地下空间使用权带来的影响,反映出地上建筑物为地下空间所带来的增值,适合于被用来作为商业使用的地下面积的评估。但是作为单纯的停车场使用或地下广场等收益性较差的案例的评估,同时由于楼面价格却乏统一标准,操作不恰当话容易引起部分住户的不理解,也加重了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负担,操作性较差。
3.3分层设权法
这种方法下将土地空间的使用分成多层,界定地上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标准是宗地图所在的使用面积,每幢楼的地下空间面积通过通过水平投影坐标、竖向高程和水平投影最大面确定。这样的话,可以地下空间立体化的表现出来,使地下空间分摊立体化。在进行房产测量时,利用分层设权的方法基本上可以解决大多数的地下面积分摊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地下空间还是地上空间在进行土地使用权评估时都因该保持相协调。将地下室多栋楼所共有的地下室部分按不同用途分开根据相应的情况赋予不同的权重,按权重进行分摊。这种方法缺点是计算较为复杂,工作量大,且没有统一标准作为参考。
在进行房产测量时,应当合理应用这三种方法,根据评估房价、地下空间用途及业主类型选择适合的方法。但因为到目前为止,国家并没有全面推行使用这三种方法,因此缺乏足够的实践支持,理论依据也不足,房产测量中缺乏相关的法律或法规作为依据,说服力不强。鉴于房产测量的敏感性,房产测量过程应该更加具有科学性与规范性,上述对于地下空间跨栋分摊方法的探讨,能加深对于《房屋测量规范》的认识,切实维护房地产商与消费者两方的经济利益。
4结语
《房屋测量规范中》处于通用性与概括性的考虑,其提供的分摊面积的计算方法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其可操作性不强,随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日渐成熟,计算方法的改革也必然被提上日程。尤其是在计算地下设备用房等综合物业时,单纯的遵循国标的方法将难以确保公平与公正。众所周知,商品房的销售以建筑面积来进行计价,房产测量的精确性将直接关系到房屋所有人的最大利益。所以,尽早制定一套统一、合理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方法是相当重要的,他既有利于保护买房着的切身利益,也能使房地产销售市场规范化,促进国家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永江. 房产测量规范与房地产测绘技术 [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以及GB/T17986.2-2000
关键词: CORS系统 优势与不足 城市测量中的应用 建立CORS的意义
随着国家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及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数字城市和数字地球的工程化和现实化,需要采集多种实时地理空间数据。因此中国发展CORS系统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越来越突出。目前,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信息化的需要,大批城市、省区和行业正在筹划建立类似的连续运行网络系统,一个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系统的建设正在到来。
一、 CORS 系统原理和作业流程
CORS系统是卫星定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等高新科技多方位、深度结晶的产物。 CORS系统由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传输系统、定位导航数据播发系统、用户应用系统五个部分组成,各基准站与监控分析中心间通过数据传输系统连接成一体,形成专用网络。
单基站CORS,就是只有一个连续运行参考站。类似于一加一或一加N的RTK,只不过基准站由一个连续运行的基准站代替。它将尖端科技领域的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了全新、透明、可视、实时的测量服务。基准站上有一个控制软件实时监控卫星的状态、存储和发送相关数据,同时有一个服务器提供网络差分服务和用户管理。
基准站连续不间断地观测GPS的卫星信号获取该地区和该时间段的“局域精密星历”及其他改正参数,按照用户要求把静态数据打包存储并把基准站的卫星信息送往服务器上Eagle软件的指定位置。移动站用户接收定位卫星传来的信号,并解算出地理位置坐标。移动站用户的数据通讯模块通过局域网从服务器的指定位置获取基准站提供的差分信息后输入用户单元GPS进行差分解算。移动站用户在野外完成静态测量后,可以从基准站软件下载同步时间的静态数据进行基线联合解算。
二、CORS 系统的技术优势
CORS它的出现将使一个地区的所有测绘工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束了以前GPS作业单打独斗的局面,与传统RTK测量作业方式相比,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为城市测绘工作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基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不同作业、不同部门之间坐标系统的差异问题。
2、 GPS的有效服务范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3、 采用连续基站,用户随时可以观测,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4、 拥有完善的数据监控系统,由于消除或削弱了各种系统误差的影响,还可获得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定位结果。
5、 用户不需架设参考站,真正实现单机作业,减少了费用。
6、 使用固定可靠的数据链通讯方式,减少了噪声干扰。
7、 提供远程INTERNET服务,实现了数据的共享。
但是CORS系统的主要不足在以下方面:一是应用服务范围有限,高投入,低回报,未充分发挥其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及国民基础建设中的作用。二是资源共享严重不足。各部门建立的CORS系统由于在建构及方案设施方面的不同而带来的数据共享问题日益突出。
四、CORS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
CORS能够全年、全天连续不断的运行,全面取代常规大地测量控制网。用户只需一台GPS接收机即可进行毫米级的实时快速定位,全天候支持各种类型的GNSS测量、定位和放样作业。因其高效益、高精度、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特点,在城市勘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 控制测量
常规控制测量如三角测量、导线测量,要求点间通视,费工费时,而且精度不均匀,外业中不知道测量成果的精度。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无需点间通视,能够高精度的进行各种控制测量,但是需要时间进行数据处理,不能实时定位并知道定位精度,内业处理后发现精度不合要求必须返工测量。而用网络RTK技术进行控制测量既能实时知道定位结果,以能实时知道定位精度。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应用网络RTK技术进行实时定位可以达到厘米级的精度,因此除了高精度的控制测量仍采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之外,网络RTK技术即可用于地形测图中的控制测量和地籍测量中的控制测量。
2、 建设用地勘测定界
建设用地中的土地勘测定界是实地确定土地使用界线范围,测定界桩位置,测量使用界线范围内各类土地面积并计算用地面积等测绘技术工作,它为各级政府的国土资源部门审批土地和地籍管理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利用网络RTK技术进行勘测定界放样,能避免解析法和关系距离法放样等放样方法的复杂性,简化了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建立CORS的必要性和意义
建立CORS的必要性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CORS的建立可以大大提高测绘精度、速度与效率, 降低测绘劳动强度和成本, 省去测量标志保护与修复的费用, 节省各项测绘工程实施过程中约30% 的控制测量费用。由于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对GPS-C、D、E级控制点破坏较大,一般在5-8年需重新布设,至于在路面的图根控制更不用说,一二年就基本没有了,各测绘单位不是花大量的人力重新布设,就是仍以支站方式,这不但保证不了精度,还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随着CORS基站的建设和连续运行,就形成了一个以永久基站为控制点的网络。所以,可以利用已建成的CORS系统对外开发使用,收取一定的费用,收费标准可以根据各地的投入和实际情况制定,当然这一点上更多的是社会效益。
(2) CORS的建立,可以对工程建设进行实时、有效、长期的变形监测, 对灾害进行快速预报。CORS项目完成将为城市诸多领域如气象、车船导航定位、物体跟综、公安消防、测绘、GIS 应用等提供精度达厘米级的动态实时GPS 定位服务, 将极大地加快该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建设。
(3) CORS将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由此建立起城市空间基础设施的三维、动态、地心坐标参考框架, 从而从实时的空间位置信息面上实现城市真正的数字化。CORS建成能使更多的部门和更多的人使用GPS 高精度服务,它必将在城市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带给城市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它将为城市进一步提供良好的建设和投资环境。
参考文献:
[1]《城市测量规范》
【关键词】工程规划;指标核算;工程测量;方法
工程规划指标核算具备一定社会意义,因此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用于规范工程规划指标核算,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即是《房产测量规范》,然而即便有此规范为指导,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测量结果。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令开放商与住房消费者均满意的工程规划指标核算方法,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1 工程规划进行指标核算的意义
工程规划指标核算是采集和表述工程及工程用地相关信息,利用测绘仪器、测绘方法及手段来测定工程、土地等基本状况的工作。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上:
首先,工程规划指标核算是保证工程和工程用地相关信息客观准确的制约机制和手段,也是工程权属、工程管理中一项基础性、前期性的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信息指标。它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准确性,对稳定建筑市场秩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工程规划指标核算是处理相关产权问题,如登记、转移、处理纠纷等的依据。通过指标核算,我们能够得到一个形象、准确的图示信息,可以将产权属界定要素清晰地表现出来,从而提供关乎产权的任何信息。
再次,指标核算结果具有法律效应,能够为产权人提供法律方面的保护。工程规划指标核算结果是由房产管理相关部门发证确认的,其效力受法律保障,在处理产权纠纷时,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购房者的利益。从另一方面讲,该法律效力同时能够为处理违章建筑、违章占地等问题提供最有效的凭据。
最后,指标核算结果能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多领域的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工程规划指标核算按照国家标准,对住房的环境条件、权属状况等做出了全面的描述。可见,工程规划指标核算是指导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及规划建设管理等必不可少的资料之一。
2 工程规划指标核算的方法分析
工程规划指标核算的任务就是对工程本身及工程相关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测量调查和绘图工作;对工程现场人为的、天然的荷载物进行测量调查和绘图工作;对工程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及利用情况等进行测定、调查、绘图等;并以此为依据,对工程测绘结果进行成本核算。目前我国工程规划指标核算的主要方法如下:
2.1 基本方法分析
工程规划指标核算归根究底,还是属于面积测算,其基本方法很多,一般按照数据来源将其分为解析法和图解法,这里主要研究解析法。
所谓解析法,是指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如边角关系、坐标数据等,进而求得相关面积值。面积计算方法具体包括几何图形法和界址点坐标法,前者适用范围广,主要是由于大部分房屋、用地均是由几何图形工程的,后者则适用于形状复杂的面积计算。
基于其直接关乎到购房者的实际利益,中央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相关标准及规定,如《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定》等文件。
2.2 当前工程规划指标核算还存在的问题分析
(1)政府垄断机制导致工程规划指标核算缺乏市场竞争
虽然指标核算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适用于工程规划,或者说特指房地产的指标核算,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未成熟,市场尚未开放。换句话说,无论要求进行工程指标核算的是开发商还是房产购买者,所能委托的机构都是政府规定机构,这就留下了公平不再的可能,难以得到最终认可。
(2)部分指标核算人员技术水平不达标、仪器及测绘过程不合理
一方面,某些房地产测量公司下属职员中,专业的测绘人员数量较少,测量队伍往往只能由一位当地测绘部门员工带头,领导刚毕业的学生开展工作,较之完成工作,更像是在完成一项实习,这样的组合在实际工作时,往往会出现各种测绘问题,影响最终测绘质量。另一方面,各地所采用的测绘软硬件质量参差不齐,且尚未建立一套完整且科学合理的测算系统,所以各公司的结果往往并不一致,说服力不足。
(3)其他方面的问题
从其他方面看,目前工程规划指标核算可能还存在诸如市场恶性竞争、市场信息不对称、监督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发展。
2.3 工程规划指标核算实际测绘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探讨
建筑工程销售面积之所以成为了目前行业内的重点关注话题,直接原因还是由于实际交易中存在不少计量核算不规范的情况。近年来,销售面积一直困扰着开放商及住房购买者双方,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笔者重点列出了几点具体的测绘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如下:
(1)突出墙面的面积核算
在诸多高层建筑中,独立承重结构柱必不可少,对于该部分面积的处理,一般我们是将其计入该柱平面所在的套内建筑面积中,但考虑到该柱并非一户专用,因此,此方法也有所不妥。所以,我们应该依照《房产测量规范》,将其分摊至整栋房屋。
(2)伸缩缝的面积核算
对于伸缩缝,由于其相对面积并不大,单独计算通行部分并不合理,面积界定结果往往并不准确,难以有效计算,所以,笔者建议,通行伸缩缝应计算建筑面积,没有通行的部分,则由空间全楼均分。
(3)小区的有关面积核算
由于目前的住房以小区型为主,其中的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车位、间距等均直接影响这小区住户的经济效益,故对这部分的核算应该重点研究。
首先,容积率是总建筑面积与整个项目的用地面积之比,而当对应建筑物层高大于8m后,则应对该层面积加倍计算,这主要是因为容积率反应的是居民居住的舒适度。所以对其的准确计算,还是回到了对其中建筑总面积的计算,因此房屋面积测绘还是其重点。
其次,绿地率的值主要通过绿地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得出。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偷换概念,将其与绿化覆盖率划等号,这就直接对购房者的经济效益造成了影响。对此,我们应该做严格区分:绿化覆盖率的描述对象主要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的大小,且在计算绿地率时,不得计入宅旁绿地中距外墙1.5m、道路边线1m内的绿地、地下车库或者化粪池中的绿地等多种难以使住户受益的绿地。
其他需要严格注意的重点,还包括建筑密度的计算必须包括附属建筑物在内、住在车位配比需要严格按照0.8个/100m2建筑面积配备等。
3 结束语
工程规划指标核算从方法上看,属于测绘工作的一类;从工作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地籍测量和房产测量;从特点上看,即具备测绘工作的技术性,又具备一定的法律强制性;从价值上看,核算结果直接影响着开发商和住房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正因为其具备如此积极的意义,我们才应该对其工作方法做更深入的研究,力求保证核算结果准确无误。
参考文献:
[1]朱静.AutoCAD在房产测绘系统的应用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0(03).
[2]赵海云,王文彬,余莹.房产面积产权属性及其实现[J].测绘通报,2013(09).
[3]胡秀英.房产测绘市场的规范及房产测绘机构风险防范[J].山西建筑,2013(33).
牛鹏涛 史俊莉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南阳 473009)
【摘要】沉降观测是高层建筑施工和日常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
的一项环节。本文通过对南阳某大楼建设期间的沉降观测方案的阐
述和数据成果资料处理分析。为高层建筑施工沉降监测提供了一定
的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分析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可利用土地面积的不短减少,
而我国各大城市的土地使用压力愈来愈大。与此同时,人们的建筑
设计与施工技术不团提高,为缓解城市土地使用压力,人们不断向
地上和地下寻求空间,故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而随着高
层建筑的出现,在地面荷载增大的同时,建筑物的沉降将影响到建
筑物的安全,为了保障建筑物在施工建设和使用期间的安全,建(构)
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目前,沉降观测已经
广泛的应用于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保护建筑物及各基础
设施、大型堤坝、桥梁、滑坡监测等方面。并为研究建筑物的设计
效果、施工工艺、施工管理进度等方面提供可靠的第一手数据资料。
本文以南阳市某建筑为例,结合该建筑主楼沉降观测项目,进
行了沉降观测技术方案设计,并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 项目基本情况
南阳市中心医院综合病房楼位于南阳市工农路西侧,光武路南
侧,建筑平面南北总长81.4 米,东西总宽68.2 米,钢筋混凝土框
架剪力墙结构,总高94.6m,总建筑面积约76500.7m2。该建筑所
处区域曾受白河河流冲积,粘性土砂层以上为淤积形成土和一般粘
性土。为保证该建筑在施工期间和建成运行期间的安全,须进行沉
降观测和分析。
2 监测方案及技术要求
2.1 仪器设备、操作人员要求
为保证沉降观测的高精度技术要求,并能精确地反映出该建筑
在荷载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的沉降情况,故规定测量的误差一般小于
形变量的l/10—1/20,使用的水准仪必须为DSl 或DS05 级,水准
尺也应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
训,具备测量员从业资格,并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了解一定
的误差理论只是,能够进行简单的平差计算,精确地完成观测任务,
认真的做好数据记录和处理。
2.2 基准点的布设和要求
沉降监测点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为了
保证足够数量的基准点用于其稳定性检测并能够长期保存,沉降监
测点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0 ~ 20m 或每隔2—3 根柱基为宜,均匀
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我们在距拟建病房楼西南角约40m 处埋
设4 个水准基准点J1、J2、J3、J4 ;同时在建筑四周布设18 个沉
降监测点JC01-JC18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美观以及施工时免受破坏,
沉降观测标志采用钢制隐蔽螺栓式沉降观测标志。
2.3 观测时间要求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的限制比较严格,尤其是首次观测要
严格依据观测方案进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需根据进度按规定时间
进行。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为一个观测周期,本次沉降观测按建筑
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为一观测周期,并严格按施测方案中规定
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累计观测31 次。
2.4 观测精度要求
沉降观测必须符合《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 - 2007),《工
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相关要求,采用二等水准测量要
求具体标准如下:水准路线闭合差: ,前后视距不超过50 米,前
后视距差不超过1 米,视距累计差不超过3 米。
2.5 观测原则
变形监测一般遵守“五定”原则,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
工作基点和沉降监测点的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精
度要稳定;观测人员要固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气压等要
尽量保持一致;观测路线、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原则的实施,
能够有效的减少观测误差的不确定性,使所测的结果趋于统一,保
证了观测的精度。
3. 数据处理和分析预测
将观测数据整理后可绘制各测周期(次)数据表;同时生成各
沉降监测点沉降量随观测周期(次数)的变化曲线图,如图1。
图1 各沉降点沉降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观察图1 可以看到,在第8 次及第16 次观测时,有较大部分
监测点出现了较大的沉降,产生不均匀下沉,其中第8 次观测时,
JC02 和JC05 两个监测点最大值达到了5mm,沉降比较明显,同
时其余个点中也有6 个沉降点沉降达到4mm,整体表现都较为明
显;在第16 次观测时,JC01、JC06、JC07 三个沉降点的沉降达
到了4mm,最为明显,其他观测过程中各点的沉降量都较为稳定,
并最终都趋向于0--2mm 的区间内。分析两次沉降主要是由于设备
填装原因导致荷载加大噪声的。而就每一个监测点而言,从图2 可
以看出,JC01 和JC05 较为不稳定。该大楼最大沉降量到目前为止
为22mm。就不均匀沉降而言,JC02 和JC05 最为明显。综上所述,
该大楼在施工期间平均累计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度最大
值均在工程要求范围之内,并未发生异常现象
4. 小结
沉降观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观测数据不严谨,或者不能
真实都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我们测量工作者必须在监测过
程中坚持“五定原则”,结合地质、建筑学相关知识,严格遵守各
种规范,才能准确的提供沉降观测资料。
参考文献
[1] 汪泽玉.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的应用[J] 民营科
技,2011(02):58—60
[2] 陈永奇,吴子安,吴中如. 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M] 北京:
测绘出版社,1998 :90—92
[3] 李素华,王永忠,魏鹏,靳延军,周长里. 菏泽大剧院沉
降观测及成果分析[J]. 勘察科学技术,2012(03)1ll—l14
[4] 冯超. 中宏时代广场T8 住宅楼沉降观测及分析[J]. 北京
测绘,2013(0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