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乡一体化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规划,内涵,外延,途径,弊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把握发展的规律,完善和补充规划系统的体系,抓住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将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到城乡均衡、缩小城乡差距、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规划体系既要宏观掌控,又要微观布局;既要专业细致,又要综合全面。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扩展,城市功能向农村及周边地区辐射,利用科技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切实提高农民生活的质量,同时也要保障农民向城市的迁移,适应城市节奏,两者相互依托。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要双向考虑,既考虑到城市规划如何延伸至农村,也要考虑到农村如何跟进和融入城市的步伐,城乡一体化是互利共赢、共谋发展、携手共进的一个过程。
一、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两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的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
二、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的总结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也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作以明确性的展开研究。
既然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那么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便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及时的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三、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首先,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在界定规划对象时,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它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要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
其次,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
再次,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便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的初步探讨
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
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综上所述,做好城乡一体化的统筹指导工作,方能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应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运用战略的眼光,和具有前瞻性的操作,围绕城乡经济的发展,进行综合的规划。对城乡结合部这一较为模糊的地带给以辅规划,科学安排和测量城乡结合部的诸多具体问题。对各级城镇而言,应协调发展这一范围内的资源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基础设施,立足长远组织部署整体的规划。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加以分析,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形成规划上的总体一致。实现产业统一规划与布局、资源统一利用、生态环境统一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对构建城乡统筹的新城乡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规划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planning to do some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mainly includ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lann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planning subject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advice.
Key word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今天的中国,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与此同时,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竞争加剧,社会分化加速,社会危机易发,人口、资源、环境、贫富差距、效率公平、民主多元等自然和社会矛盾亦日渐凸现。这其中,城乡二元对立的矛盾日益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问题,也是诸多社会矛盾的根源所在,突出表现在城乡经济发展不合理、城乡基础设施不平衡、城乡社会保障不均、城乡建设无序、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机构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并日益成为制约城乡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互动,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1]。
1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本原则
1.1科学规划原则
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为了实现城市和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地域职能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性部署。把握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本质首先需要对其科学性加以认识,城乡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等诸多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典型特点,此外,城乡一体化规划也是建立在对城乡发展演变深度分析基础上,对城乡未来发展的一种科学预测与引导。因此,科学规划的原则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当地经济和社会现状,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统一步骤,逐步推进。
1.2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对于提高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科学性、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深刻影响着城乡未来的发展走向。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可持续发展注重长远与未来,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一种发展模式。就城乡一体化规划而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要立足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充分考虑各类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再生能力,注重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秉承集约式的空间增长理念,适度控制城镇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寻求一种具有其自身发展特色的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2]。
1.3以人为本原则
坚持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以人为本原则,就是要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需求当作发展的根本动力,尊重民意,群策群力,时时处处着意于营造和谐适宜的人居环境,优化区域、城镇空间形态,以健全的生活服务设施配置、积极主动的各方参与,来满足广大群众多样性与多元化的生产生活需求。城乡一体化规划,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编制、实施、评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以社会民意为基础,以科学方法为指导,在体现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履行各级政府社会服务、统筹城乡建设的政府职能。
2城乡一体化规划主体框架的构建
2.1城镇与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方面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另一方面,前者又是后者重要的实施途径。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首要就是考虑如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都是通过特定措施,调整城乡两大区域的资源配置,通过市场机制,使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最终目标与过程是一致的。因此,加强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创新农村管理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组织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意义重大。
2.2 区域产业发展升级
区域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依托,可以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强大经济支撑。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的发展(区别于增长)的主体动因是新兴产业的不断出现,夕阳产业的及时淘汰。换言之,产业结构的调整于优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现代区域发展的过程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于升级的动态变化过程。区域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区域发展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促进城市化模式以及区域形态的有序演进,反过来,产业结构的发展升级也离不开区域空间扩展、城乡职能体系调整等城市化过程中诸多方面的支撑与拉动。总之,区域产业发展升级与城乡一体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内在关联。
2.3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是支撑和保障社会经济活动运行的基础性结构要素,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供电等生产性设施,还包括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金融保险等社会公用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作为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城乡建设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支撑,更是城乡各种网络要素进行流通的依托和保障。因此,要重点做好城乡交通、供水、供热、供电及垃圾处理厂、商贸市场、休闲广场、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使之成为城乡一体化空间良性运作的有力支撑,并对空间优化起到促进与引导作用。
3结论
总之,城乡分割的二元机构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并日益成为制约城乡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互动,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关键词:趋势,城乡一体化,困难,对策,深思
一、对城乡一体化的正确理解
到底什么是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并不是把农村城市化,让农村完全按照城市的规划和结构去建设,也不是抑制城市、发展农村,使他们发展水平变得一样,关键在于协调城乡关系,相互促进。我们应该正视城乡差距,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不是彻底消灭城乡差别,而是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所面临的现实环境
长期以来,我国的各项有关城乡发展的政策都明显的偏向城市而忽视农村,本来城市就比农村发达,这样的政策,比如重视工业,而轻农业,市民的各种社会保障也都比农民好等,只能更加拉大城乡之间的差距。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规划需要土地,而我国是农村包围城市,且土地归国有,政府控制着土地,为了城市的发展与经济繁荣,必然会征收农民的土地。一方面农民难以得到土地带来的增值服务,另一方面征地补偿金一般都不够用,不能满足农民各项生活成本。所以往往造成征地等有关城市规划的政策很难在农村贯彻下去。这就也导致了城市和农村规划建设之间的矛盾。
三、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1)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产业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长期以来,政府偏重于城市的产业调整、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视了农村在这些方面的同步推进,导致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诸多方面不均衡。
(2) 有些城市的总体经济实力不强,而农村相对经济水平低下,农村分布的范围也广,中心城市不具备扶持周边农村发展的能力,所以仅仅靠城市帮扶农村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达到城乡一体化,具体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3) 城乡一体化建设牵涉的范围很广,需要各个方面相互协作,有机协调发展。然而各行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发展速度也都各不相同,达不到整体协调。
(4)各个发展区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原本我国的产业布局就比较分散,城区之间,村与村之间,都在自己所在的封闭空间内发展,并力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而很少与其他区域的相关企业交流。这种情况不利于同行业间优势互补并相互竞争,不利于产业的发展与扩大经营,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
(5)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非农化。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大量劳动力流入城市,但是城镇企业还不具备吸纳这么庞大的劳动力的能力,因此出现岗位少,不足以满足众多劳动力的工作需求的现象,失地失业的问题成为很多农村劳动力的困扰。
(6)城市和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很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在第二三产业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城市拥有资源要素的种类多,相比农村,发展速度快,取得效益好。而农村的乡镇企业相对规模较小,分布分散,发展速度不快。另外,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如交通设施,水利水电设施等,城乡差距很大。
四、通过提出各种有效的途径解决这些问题
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遏制城乡发展的失衡现象,解决二元结构的突出矛盾是我们重点要关注并且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政府制定并实施各项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可靠的保障;另一方面工农、城乡之间的直接互动也很重要。只有两方面协作,才能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1)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进城营造良好的环境,尽最大限度放宽城镇居民进城落户条件,实行按公民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对于长期在城镇生活居住,有合法固定的住所,有稳定的工作和可观收入的农民,可以准许其户口迁入城镇,逐步实现城乡户籍的一体化管理,使进城农民工能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解除农民在就业、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等和不合理规定。
(2)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城市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城市应该建立完善合理的开发制度,适度征用和开发土地,并且要给予失地农民合理的赔偿,并且通过各种补偿措施,安置好失地农民的生活,使农民无后顾之忧。
(3)充分利用劳动力,平等对待劳动力,完善劳动力市场体制。使城乡居民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坚决并彻底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不合理限制及规定和乱收费行为,使农村先进生产力也能服务于城镇的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服务体系,为其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险体系。
(4)建立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使其逐步与城市基础设施接轨。①老话说,要致富先修路,所以首先应该加大城乡公路建设,修建四通八达的道路,完善交通设施,实现村村都修路,都能通车,构建城乡交通一体化。②在水利方面,深化改革水利体制,建立城乡水资源管理体系一体化;抓好水利设施建设,修建节水灌溉设施,健全供水体系。③能源方面,抓好水电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沼气等,切实根据农民实际生活,以及农村的实际环境,开发适合各个地方的新能源,新科技,使新能源进入农村,方便农民生活。
(5)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制一体化。长期以来城市居民都享受着优于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可以进一步减小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差距,通过改善农村就医难的环境,建立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体系,逐步改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农民生活更有保障。
(6)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解决好农民问题。农村的主体农民和土地,而要解决农民问题,消除城乡差距,归根结底也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现如今农民从土地得来的收入已远远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所以我们所提出的对策都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一方面改革农业政策,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提高农民农业上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或者通过知识培训下乡,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
(7)构建城乡公共服务事业一体化体制。诸如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交通、医疗等方面都属于公共服务事业的范畴。它关系到公众整体利益,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又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连。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就要加大对农村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事业的投入,逐步健全事业、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体制,改变农村各种设施不健全,跟不上的现状。
结语:城乡一体化需要城乡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发展。我们必须承认,我国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的存在,而且这些差距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除的。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从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不断实践,不断改进,共同努力求发展。相信经过我们不断的奋斗,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城乡一体化将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邹兵.渐进式改革与中国的城市化[J].城市规划,2001(6)
[2]高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 构建和谐社会[J].与现实,2006.(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演进;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4;F291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演进
梳理过去60年城乡关系的演变,对于我们客观认识当前城乡关系以及下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有重要借鉴意义。客观地说,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是针对当时国内外环境采取的应对措施的一种反映。
(一)城乡融通阶段(1949-1957)
伴随“一五”计划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城镇化水平从10.64%提高到15.39%。当时执行的“重点建设,稳步前进”的城市发展方针总体上是成功的。这一时期,城镇化呈现出“城乡通开,流而不滞”的良性循环体制,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大”农村促“小”城市阶段(1958-1978)
这个阶段,以发展重工业为主,以农产品剪刀差为工业积累资金,同时压低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建设资金投入为工业发展解决资金。城市发展出现反复,三年“”期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严重失控,城镇化水平从15.39%猛增到19.75%,这不是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承受的。“”以后进入困难时期和调整阶段,2600万城镇人口被动员回乡,城镇化水平从19.75%下降到17.98%。在调整中逐渐形成起来的户口管制、限制人口流动、取消城市规划等政策措施影响深远。城镇化水平多年徘徊在17%上下。
(三)农村与城市顺次改革,同步发展阶段(1978-1991)
这个时期,基本上是通过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释放了束缚多年的城乡生产力,城乡都获得了大幅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城乡之间人口流动开始启动,人员、资源交流逐步扩大,大量城市和建制镇开始涌现。1985-1990年,城市和小城镇分别以每年29个和589个的速度增加。大大提高了我国城镇化水平,也扩大了城市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能力,这个时期的城镇化水平以每年0.7个的速度发展。
(四)城镇化速度加快,城乡差别逐渐加剧(1992-2009)
1992年以后,农村确认为国家根本大法稳固了农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又大大增强了城市发展的动力。1990年至2008年,城镇化水平从26.41%上升到45.68%,年均增长1.07个百分点,尤其是2001-2005年期间,年均提高近1.4个百分点。随后几年,多种原因使得城镇化增速下降,但是依然保持在1个百分点上下波动。但是,这个时期,资本、技术和人员更快地向城市集中,城市发展迅速,客观上也造成农业生产效率增长缓慢,农村开始被边缘化,城乡发展逐渐失衡,这主要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快速拉大,并在2009年达到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值,即3.33:1。
(五)城乡一体化进入新时期(2010- )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迫切。“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二、我国城乡一体化现状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一)城镇化取得显著成绩
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9.68%,城镇人口达6.6亿,为美国人口总数的两倍,比欧盟多出1/4,城镇化规模居全球首位。目前中国已步入城镇化中期水平,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随着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民生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大量增加,消费市场更趋繁荣。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2万元人民币,全国私人民用轿车2606万辆,年增长33.8%。同时,全国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建设发展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保障的加快,住房质量和居住环境明显提高和改善,城镇住宅成套率超过80%。
(二)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极大改变了农村面貌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自2006年以来,国家累计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央投资590亿元,解决全国2.15亿农村居民及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十一五”前四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56万公里,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和通畅程度大幅提高。大电网对农村人口的覆盖率超过了95%,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国家大力扶持农村发展清洁能源,2010年,全国户用沼气达到400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已经启动,截至2009年底,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任务开工率91.1%、竣工率64.9%。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费教育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面覆盖,参合人数达8.33亿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成功推进。
三、我国城乡一体化推进中的问题
(一)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之势
数据显示,2009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城乡收入比为3.33: 1,较2007年的3.32: 1和2008年的3.31: 1扩大。这一差距达到1978年以来的最大水平。收入差距扩大背后是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过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城乡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扩大的结果,有学者用“二元对比系数”即农业和非农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较来考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发现,2000年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在增强,城乡之间出现新的不平衡。
(二)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近年来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在建立,但由于农村卫生投资比重不高,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卫生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方面,国家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2009年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总数达3114亿元,其中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拨款为990亿元,占31.79%,这一比例与占全国 69.91%的农村人口相比,相差甚远。2008年末,占全国69.91%的农村人口仅享有20%的医疗资源;全国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城镇是5.41人,而农村仅2.21人。
(三)支持“三农”的金融体系需要加强
支持“三农”的金融体系相对薄弱,而且,农村银行对农村资金的“抽水机”的状态还没改变。全国2009年6月末还有2945个乡镇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其中70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服务。目前,“三农”贷款门槛过高,农民贷款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2009年全国银行业机构贷款余额39.9万亿元,其中涉农贷款9.14万亿元,占比仅22.9%;涉农贷款中,农户贷款为2.2万亿元,仅占 24.1%。获得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农户不到1/3。2007年,农村金融系统的存款与贷款差额为6万多亿元,这些大规模的资金流出,与1.6万亿元的支农资金注入相比,天壤之别。
(四)城乡社保体系有待衔接
当前城乡在社会保障方面均有各自的制度体系,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待衔接,统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目前,中国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心仍在城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与农村相比,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各项基本社会保障起步早于农村,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体制和制度。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完全定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保障水平有限,处于不稳定状态。2007年,中国政府决定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重点保障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等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虽然农村低保人数增加比较快,但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比,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滞后,保障范围、保障程度也远远落后。另外,2亿多农民工进城就业在户籍、低保、住房等公共福利方面的体制仍然存在。
(五)外出务工人员与家庭空间上分离、城镇生产的集中性与农村潜在消费市场的分散性的分离
抽样数据显示,举家外迁的农民工只有不到10%,即2000万人左右。大量农民只身外出长期务工,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现象,并由此诱发出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而且,大量农村人口分散在路途遥远且规模过小的集聚点上,使得商品运输和集散成本过高,抑制了国内消费增长。每年春节过亿的探亲人员流动,不仅给有限的交通运输造成压力,而且也挤占了旅游以及其他消费的资源。事实上,这种模式也使得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占有了农村和城镇两份土地资源,即农村宅基地和城镇建设用地。
(六)城镇化的统计口径与公共服务覆盖之间的缺口
截至2009年9月末,我国有1.52亿外出务工农民,还有0.9亿户籍所在地乡镇务工农民,计2.42亿农民工。这些人由于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而被统计为城镇人口。事实上,这些人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城镇的医疗、教育等户籍所附带的福利,需要建立更为现代化的公共服务体制,在财政能力可以实现的前提下,尽快覆盖更多的人口。
(七)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工业化快于城镇化速度
由于担心外来民工转化为本地居民带来巨额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一般会对外来民工转市民持很强的排斥态度。而且,由于土地财政的体制性动因,地方政府有通过扩大城镇建成区面积来获取土地出让金、提高其财政能力的冲动。根据数据分析,2000年到2007年,我国城镇建成区平均每年扩大1861平方公里,以7.7%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这使得本已紧张的耕地更加快速地被城镇吞噬。与48%的工业比重相比,中国城镇化的水平依然过低。未来,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就业弹性高的服务业,将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未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建议
(一)总体思路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经济社会工程,必须循序渐进、分类实施。其重点在于尽快实现规划建设、要素市场、产业发展、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管理等几个方面的一体化,难点在于如何尽快实现城乡要素即资金、技术、人才等全面、自由和双向的流动。在保障耕地红线和农民合理合法利益红线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体系,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管理制度则是更为突出的命题。
(二)关于城乡一体化的主要任务的几项建议
1.制定城镇化顶层政策设计,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总体上形成三种典型城镇化模式,即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以及就地城镇化模式。城市群实现了大城市“高”就业机会和中小城市“低”生活成本优势互补,下一步需尽快构建城市群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协调和公共服务衔接等体系,促进城市群内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成为“折返式”城镇化的主要载体,相当数量农民工采取“折返式”进城的路子,他们在大城市积累一定资金和技术后,会选择进入门槛更低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就业和创业,并逐步实现定居,这一趋势将因东部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省份转移而得到强化;就地就近城镇化是新时期推进城镇化的积极补充形式,一旦城市技术、资金等向农村延伸的体制障碍破除,城乡的资源自由、双向流动真正实现,就可以实现另一种新兴的城镇化模式。
2.化解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避免形成阻碍城镇化的新门槛
尽快建立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双轨制”,完善市场和政府提供住房的政策和体制机制。一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处于城镇化加速期,住房需求具有刚性。在现有财政体制和政绩评价体系下,地方政府具有推动地价和增高房价的动力。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实体经济获利预期低,大量投机性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助推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房价陡升,在户籍制度性门槛之外,又形成财产性门槛。这一门槛不破除,中国未来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及城镇化稳定快速增长目标将受到影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和凸显住房的保障功能是不适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特征的,需要在二者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寻求公平和效率的平衡。二是实现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结合。针对当前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保障性住房建设应作为引导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在人口规模大、流动性强的大城市提供更多的廉租房,满足实际需要,同时避免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其次,在鼓励发展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加大廉价房的建设,并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上尽快予以完善,将更多人口吸引并稳定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最后,尽快加大就地就近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针对已具备城镇标准的农村地区的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同时采取资金补贴等方式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避免农民频繁翻建住房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同时,引导更多的农民向更符合城镇发展需要的方向建房。
3.稳妥有序推进城乡社保一体化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现卫生、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资源在城乡的均衡分布,是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关键。需尽快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统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等城乡社保体系的兼容性,实现无缝连接。推动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在户籍、低保、住房等公共福利方面的制度性安排,打破城乡社会保障二元结构。在推动社保一体化的过程中,要有序进行,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社保水准,并实现全覆盖。
4.构建城乡一体土地管理制度
土地是农村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必须是流动的。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建立平等要素交换关系,要坚持“进”与“退”相统筹原则,在耕地、建设用地、社保、子女教育等方面,尽快建立城乡统筹机制,在逐步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镇廉租房和城镇社保的同时,要制定政策鼓励其退出农村宅基地和耕地,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农民工在城无房可住,在农村却出现大量空宅、空心村问题,化解我国耕地经营碎片化,难以实现规模化和品牌化的局面。大力推动农村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挂钩流转试点,实现“同地同权同价”,通过实行宅基地用益物权货币化和抵押贷款试点,实现新生代农民进城财富积累。
5.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更快融入城市
在人口增速放缓以及土地红线等硬约束下,城镇化的主体将逐步转向流动农民工。“民工荒”的频繁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即总体上进入了劳动力由过剩转向短缺的时期。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提高,直接导致了城镇化成本快速提高,农业人口进入城镇定居并生活的经济门槛将更高。但是“民工荒”的出现,又显示出中国进入一个在提高工资和全球产业链条低端徘徊的困境,另一方面,我国在总体上将很快进入老龄化社会,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将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急需稳定的外来人口充实。如不尽快将这些折返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稳定在城镇,人口红利一旦消失,大量的农业人口将更难城镇化,届时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6.实现城乡资源全面、自由、双向流动
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全面、自由和双向流动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目前,由于城乡分割的土地管理制度、住房制度以及户籍制度,使得农村的劳动力无法顺利进城,而城市的优质的资金、技术、管理等资源无法进入农村。成都目前推行的城里人可以进入农村承包土地,可以利用农村的宅基地进行农家乐经营等,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不实现城乡劳动力、土地和住房等资源的双向流动,就难以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也难以更快推动农民工进入城镇。
7.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农民工进城的关键还是要解决就业问题。没有就业,农民工进入城镇就会成为游民和贫民,也就没有健康的城镇化。目前,可以大量吸纳农民工的一方面是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10个百分点,则可以扩大就业2500万,另一方面是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如果在这两个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极大解决农民工进城以后的就业问题。沿海发达地区的就业形势好,靠的是群众性创业的氛围和制度的完善。在中西部地区,束缚创业的政策、法规比较多,地方政府的思想还不够解放。要敢于解放思想,提出群众性创业“非禁即入”,让群众有业可创,并大力发展草根金融,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8.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
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为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下一步应积极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政府补贴、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引导和鼓励保险机构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探索农村集体土地用益物权抵押贷款等。
9. 制定城镇减贫战略规划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贫困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体,扶贫的重点在农村,扶贫的方式也是针对农村贫困提出的。城市贫困产生的机制、规模和分布以及贫困所产生的社会问题都与农村贫困有显著的不同,需尽快针对城市贫困人口制定住房、失业救济、就业培训等方面的综合战略。当前,大量农民工长期居住生活在城市,其中很多贫困人口没有被统计在城镇贫困人口中,也往往容易被农村忽略;尤其是那些在城镇化推进中失去土地,也没有工作的贫困人口群体。建议尽快完善统计工作,在城乡贫困人口的标准、口径等方面尽快建立衔接机制。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统计,并制定相应的减贫战略。
10.走绿色低碳的城镇化道路
未来一段时期,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建筑、交通等绿色低碳的规划、技术以及政策引导和支持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当然,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问题,不是简单的污染问题,实质上是区域竞争力和发展能力的问题。由此,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同样不是简单碳排放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全球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途问题,在推进城市生产生活“低碳化”的进程中,必须统筹考虑发展中国家和后发展地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关键词]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管理
引言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成为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其中农村环境卫生问题首当其冲,是城乡管理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相关部门应按照各地区不同实际情况,以政府主导、以城带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为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建设,合理布局,建立完善的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体系,提高农村环卫水平,缩小其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1、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介绍
城乡环卫一体化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的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城市环境卫生与农村环境卫生并重,通过统一规划和安排,科学合理地治理农村环境,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该工作属于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对于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直接意义。具体来说,当地环境部门应将该地域范围内的乡镇全部归入当地环卫管理体系,并按照资源共享、区域统筹的要求,在环卫体系涵盖的所有地区配置专业的清扫保洁队伍和生活垃圾收运设备,建立一体化的收运系统、工作网络、处置设施以及保障机制。同时,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城乡垃圾管理法规体系、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回收,并因地制宜得选择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加大农村环境卫生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制度并维持稳定的环卫工作资金投入,尽最大努力缩小城乡环卫工作差距,建设清洁优美的新农村。
2、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分析
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村环卫的极度落后。要想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首先需要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下面对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相关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
制度的缺失是农村环卫问题的一大致命弱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生活垃圾的处理进行了规定,然而具体的下行行政规章制度却并不系统和完善,使得乡镇相关环保部门在对环境问题进行处理时难以寻找到针对具体问题的明确规定,使得许多环境问题处于模糊状态,对农村环卫水平的提高造成了一定障碍。
(2)垃圾收运、处理设备匮乏
硬件不足问题是农村环卫管理工作面临的又一难题。例如垃圾收运车和垃圾分类、处理设备的严重不足,这些基础设备的缺乏将会造成农村垃圾的随意倾倒以及垃圾的分类困难,直接导致了农村垃圾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问题的症结在于相关部门对于农村环卫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资金不足。若是直接向农民征集环卫资金,由于农民收入普遍较低,也难以顺利实施。因此,建议相关部门提高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主动为周边乡镇补充环卫基础设备。
(3)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近年来政府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在城市和农村中的宣传力度也逐步加大。然而,环卫保护宣传在农村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村民还存在“各扫门前雪”的思想。因此,乡镇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并定期组织环境保护各类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环境保护的意识。
(4)城乡垃圾管理脱节
我国环卫一体化正经历着将重点由城市转移到农村的阶段。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以往的城市垃圾管理方法难以完整的应用于农村垃圾管理,致使垃圾管理出现了城乡脱节的现象。对此,应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寻找适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方法措施,进而缩小城乡环卫管理差距。
3、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发展前景
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发展需要我们在了解当前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清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逐步解决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问题,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
由上文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和环境卫生管理的专人匹配工作是解决农村环卫问题的首要工作,各村委会应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在主要街道和居民聚集地安装垃圾桶和配备垃圾车定时收运。其次,各乡镇以及村落应建立环卫机构,开展各村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并逐级向上建立完整的考核管理和升迁机制,逐步构建统一的城乡卫生管理体系。再次,在进行新农村规划建设时,加入更大比例的环卫工作规划,为将来开展环卫工作做好铺垫。最后,建立专门的环卫资金管理小组,负责环卫资金的筹措与应用,资金筹措具体可从政府拨款、村民自筹和社会募捐三个途径进行。此外,还应加强环卫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意识水平,让农民自发的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整治。
4、总结
当前我国城乡环卫一体化面临的挑战颇多,还需要我们共同克服难关,推动一体化进程。建议相关部门对此提高重视,把环卫工作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卫现状。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卫现状。
参考文献
[1]巫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体系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3,(6):9-10.
[2]苏琴.浅议城乡环卫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3).
[3]马欣,王冬明,刘志生等.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乡环卫一体化规划研究[C].2013:375-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