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法律思维与生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的四年里,学习了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国家的主要法律法规,理解和把握法律规则背后的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法学专业,并能运用法学理论,方法和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但是书本的学习较有限,于是参加了很多社会实践和社团的工作,从事了大到组织策划晚会、小到文秘接电话的工作,积累了很多了从失败到成功的经验。我认为实际操作能力和组织合作能力的学习更重要。对自己总体评价是为人热情乐观,真诚,工作踏实、易上手,遇到困难能迎难而上,不轻易放弃。
从大学一直下来,我感觉我学到了很多,特别是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工作经验,虽然以前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从中我的到的是很多做事的原则和处事的经验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做事也变得成熟稳重了。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做事认真负责,有团队合作精神,还有较好的交际能力。
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也许我的知识有限法学专业,也许我还太年轻,缺乏实践经验,也许在某些方面我无法像其他人一样工作自如,但年轻意味着热情与活力,我有生理缺陷(从初中起我的听力就逐渐减弱,但并不妨碍我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反而更能让我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而不易受到外界干扰,保持自己的想法)并不代表我不行!我自信能凭自己的能力和学习在毕业以后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实现人生价值与追求的目标。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深层面来讲,道德与法治知识源自于生活,同样也为现实生活提供服务,其中道德是对人们行为进行约束的精神力量,而法律则是对人们行为进行规范的准则,而两者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特性,进而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例相联系,有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打破学生潜意识中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疏远感,使其能够以生活视角审视这一知识点,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应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与生活资源,对教材中深藏的生活元素进行深度挖掘,从而找到教材与生活的契合点。
比如,在讲解“平等、尊重与宽容”相关内容时,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学习兴趣,教师便可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表演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矛盾、摩擦表现出来,进而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去解决表演内容中的问题,以兴趣点的激发去导入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讲解,并共同探讨平等和谐班级文化的构建。
二、结合社会热?c新闻,强化知识与生活的贴合度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意识形态的建立更多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生活同样也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当中,为了促进学生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的养成,结合生活实际则显得尤为必要,并且可适度引入社会的热点新闻,以此去强化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和实效性。通过对热点新闻的深入解析,学生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会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一定程度上也使其意识到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内在联系。
比如,在讲解“承担责任”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为学生举出最为直观的参考实例,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任何人都应为自身行为负责”的这一法治常识,以真实发生的热点新闻去促进学生构建责任意识,能够用法律知识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
三、布置生活化作业,巩固道德与法治知识
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则像是枯燥知识点的堆积,毫无生气可言。因此,生活化思维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渗透之外,还应在学生的课后生活中有所体现,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事例当中,去解决生活中碰到的一系列现象,因此布置生活化作业显得尤为必要[2]。同时,课后作业作为巩固所学知识的有力手段,也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讲解“爱在家人间”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布置帮父母做家务、看望祖父祖母等生活化的课外作业,通过学生与家人的相处,在爱意氛围中感受家人的珍贵。这种极具生活化的作业布置让学生感受不到负担,并且能够从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与满足,有助于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四、紧密联系生活,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目标
除了布置课外作业,生活化的课外活动也极为必要,作为初中教师,应当对生活资源进行积极的开发与利用,做好课外延伸工作去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目标,响应新课改号召。而在课外活动的开展中,为有效发挥生活资源的功能价值,则可组织学生去进行课外的科技活动或调研活动,进而确保课外教学的生活化,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拓展其知识面。
1法律的生态化基本范畴
本体论范畴是对法的存在及其本质认识和概括,反映法是什么,不是什么,何以是此而非彼,法内部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法的存在形式,法的调整机制,法的基本功能。[2]13为了解决经济法的生态化的本体论问题,首先要解决经济法学界和环境法学界争论已久的法律生态化的本体论问题。本文所要解决的是法律生态化是什么以及法律生态化内在特征的问题。
1.1法律生态化概念之考辨关于法律的生态化,法学界至今亦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或解释。但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
(1)立法理念说。该学说认为法律生态化作为一种立法的理念、精神或指导思想,即强调应在各部门法中确立尊重生态自然的立法精神或指导思想。在我国最早引入法律生态化观点的是北京大学的著名环境法学家金瑞林教授。他指出:“‘法律生态化’的观点在国家立法中受到重视并向其他部门法渗透。在民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部门法中也制定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的法律规范。”[3]随后,我国著名环境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马骤聪教授亦指出:“在前苏联时期,苏联的生态法学家就提出了‘法律生态化’的概念和主张,即认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不仅需要制定专门的自然保护法律法规,而且还需要一切其他有关法律也从各自的角度对生态保护作出相应规定,使生态学原理和生态保护要求渗透到各有关法律中,用整个法律来保护自然环境。”[4]我国环境法学家、武汉大学的王树义教授亦撰文指出:“所谓立法的生态化,即是指各种不同的法律部门在立法的过程中,均应考虑国家在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生态要求,都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对生态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目前,国外许多国家在国家立法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各法律部门立法的生态化,以俄罗斯联邦为例,俄在其《所有权法》、《联邦投资活动法》、《外国投资法》、《消费者权利保护法》、《私有化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中都有关于生态要求方面的规定。另外,在俄罗斯联邦的行政立法、民事立法、刑事立法和其他立法中也有关于调整生态社会关系方面的法律规定。俄罗斯联邦上述这些法律部门立法的逐步生态化,有力地推动了俄罗斯联邦生态立法的发展,促进了俄罗斯联邦生态法律体系的形成。”[5]最近,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著名环境法学家蔡守秋教授则进一步对法律生态化提出独到的见解,认为其是“对传统法律目的、法律价值、法律调整方法、法律关系、法律主体、法律客体、法律原则和法律责任的绿化或生态化。它以环境正义、环境公平、环境民主、环境效益、环境安全和生态秩序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以明确主体人和客体自然之间的法定关系、赋予人和非人物种的特定法律地位为特色途径”[6]。
(2)趋势说。该观点以中国环境法学会副会长陈泉生教授为代表。此学说认为:与其说法律生态化只是一种立法的理念、精神或指导思想似不够完整,不如说法律生态化是一种法律发展的趋势似更为全面。其既将法律生态化作为一种立法精神或指导思想予以囊括,又指出了这一立法精神或指导思想确立后必将推动法律朝着生态化方向不断推移的发展趋势,从而较为全面地概括了法律生态化的内容和较为科学地体现了法律生态化的特征。法律的生态化趋势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将法律生态化的理念注入立法体系之中,从多维视角探究生态与法律的关系,对传统的以当代人为本位的法律思想、法律观念、法律价值取向、法律重心、法律救济、立法倾向等进行深刻的反思,以崭新的符合环境时代要求的法律思想———生态主义(即强调人类与生态共同利益为中心的思想)、法律观念———生态本位(即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法律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人与自然、法律重心———保障环境权、法律救济———利益衡量、立法倾向———预防优先等予以取代,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环境时代要求的法律制度。[7]
本文认为,法律生态化是一种范式。法律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时期的产物,其顺应21世纪生态文明社会变革发展而产生的。随着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世界经济形态由资源经济和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转变;社会发展道路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世界各国的法律已呈现出一种趋同的倾向,即各国的立法均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应对生态危机的挑战和顺应环境时代的要求,从而使法律朝着生态化的方向不断地推进。不论“理念说”还是“趋势说”,法律生态化的实质还是以可持续发展为逻辑起点,以生态主义为法哲学主张,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最终目的,全面构建法律的理念和体系,使法律适应生态文明发展需要。因此笔者认为法律生态化与其说是一种立法精神、立法理念,或者说是一种趋势,还不如说是一种范式。范式概念是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最早提出的。库恩认为科学界是由一个流行的范式所控制的,那个范式代表科学发展观,它指导和决定问题、数据和理论的选择———直到另一个范式将其取代。依据库恩的范式理论,著名法理学专家张文显在其《法哲学范畴研究》一书中把范式定义为:“范式是包括规律、理论、标准、方法等在内的一整套信念,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世界观,它决定某一时期的科学家观察世界、研究世界的方式。”具体而言,范式的要义大概包括:1)范式是一种全新的理解系统,即有关对象的本体论、本质与规律的解释系统、“理论预设”、“合理性或可解释性的标准”;2)范式是一种全新的理论框架,即构成该学科群体的研究基础、概念系统、基石范畴和核心理论(理论硬核);3)范式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背景,即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学术活动的大平台、论坛,“高层理论背景”;4)范式是一种方法论和一套新颖的基本方法;5)范式表征一种学术传统和学术品格标志着一门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或“成熟标志”。[2]370-371法律生态化作为一种动态的法律变革,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法学方法论、各部门法进行全新的理解、构建和升华,成为法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和视角。因此,法律生态化是一种范式。
1.2法律生态化的特征作为一种范式的法律生态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和反映,具有与传统法律所不同的特征。
(1)生态性。作为一种范式的法律生态化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的生态性特征。要求在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内发展经济,以便把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活动全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的基本原则规范人类的一切活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见,法律的生态化改变了传统法律的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经济发展模式、法律价值取向等。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传统法学理论予以超越,对法学理论进行创新,提出崭新的符合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法律思想、法律观念、法律价值取向、法律体系等。
(2)代际性。法律生态化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关注的是人类社会永久发展,认为自然资源是全人类的“共享资源”,是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的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显著的代际性特征。其要求人类把有限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使用,摒弃杀鸡取卵的攫取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子孙后代造福。在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梳理当今生态文明时代的法律时,不仅考虑代内公平还要考虑代际公平。
(3)协调性。法律生态化作为一种范式,体现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上应是协调发展的关系,具有协调性。传统法律因建立在“非持续发展模式”基础上,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从而忽视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造成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而这些生态问题又反过来遏制经济的发展。因此生态文明下的生态化法律则要在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经济安全之间寻找平衡点,强调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法律制度配给上充分体现其协调发展的特征。
2经济法生态化的范畴界定
2.1经济法生态化的基石范畴:可持续发展理论范畴及其体系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理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指示器,也是各门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我国的法学在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对话、合作上之所以存在一定的障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提炼和传播法学范畴不对。从范畴的层次来看,在法学范畴体系内部,由于各个范畴反映法律现象的深度、广度以及科学抽象化程度的差别,亦即由于范畴所包含的知识量和机构量的差别,可以划分为普通范畴、基本范畴、中心范畴和基石范畴等不同层次。基石范畴是中心范畴中的主导范畴,它构成整个法学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基石,并进而构成了整个法学理论体系的基石。[2]14-15因此,如果说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经济法的基石范畴,那么贯穿法律生态化核心主线———可持续发展理念应是包括经济法在内所有法律生态化的基石范畴。
作为经济法生态化基石范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作为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伟大研究成果之一,是在对传统的工业文明和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首先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按照该报告的解释:“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首先特别强调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平衡人类发展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利益关系;其次强调资源环境与人类发展的持续性、内在性、互动性和共存性,注重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子孙后代根本利益的保护。因此,“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不超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需求构成危害。它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8]尽管概念是抽象的,然而不可否认《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勾勒是清晰的。结合这一重要文件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通过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的精神,国际社会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简要归纳为三个方面:(1)人类有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权利。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给全体人民以机会去追求较好的生活。社会从两方面满足人民需要:一是提高生产潜力,一是确保每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但这些权利必须通过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争取。(2)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自己的发展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和后代人的机会平等。(3)为了今世和后代的利益,环境必须成为发展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持续的发展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环境与发展同等重要。[9]
中国国务院于1994年3月25日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立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它从中国的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一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发展科学技术,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二是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发展教育,改善卫生和健康状况,改善社会福利制度,消除贫困等,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三是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经济法生态化的概念及意义
范畴(category)与概念(concept)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结晶,作为人类思维的形式,它们之间没有实质区别。[2]2我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对两个概念做出了清晰解释:“范畴是内容更为抽象、概括性也更大的概念”。[10]因此,学界经常对范畴与概念不加区分的使用。然而,范畴及其体系作为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理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指示器,对促进法学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所谓的经济法的生态化,是指以生态主义为法哲学主张,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及其体系。英国学者马斯特曼指出,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关于范式20多种[11],可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种基本含义: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这些信念和思辨成果不从属于某个个体,而是共同接受世界观、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观等;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基本成就,其主要内容是科学共同体共同接受的学科基础性原理,该学科的其他理论进步通常建立在这些原理之上;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已经成功确立地位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像和范例。他更多地体现了范式在共同体中的应用和工具层面。范式需要一种承载它的主体,即一种科学共同体。库恩在《必要的张力》一书的前言中指出:“范式与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就如同一个硬币的两个面。科学共同体接受某一范式后,便在范式指导下展开科学研究活动。范式是科学共同体形成了研究的聚焦,是科学研究成为有目的的活动,大大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在范式遭遇反常时,共同体可通过改进范式,将反常的东西化解为范式能预期的内容。”[12]
一、重视课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政治学科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容易给学生造成距离实际生活较远的错觉,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做好新课导入工作。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准备好教案,并根据所授内容查阅资料,准备一些有吸引力的材料。同时,教师要根据教学重点与难点进行新课的教学,也可以选取课程中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作为切入点进行新课导入。但要谨记,注意每节课的导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用故事、提问、播放视频等形式。这样,在课堂开始阶段就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真正对政治学科感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与法律相关的课程时,初中生对于法律的了解较少,同时由于法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因而很难引起初中生的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没有法律的社会是什么样的,人们能否在没有法律的社会下和谐生活。这样,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也体会到各项法律法规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学生在接受与法律相关的知识时便能够水到渠成,使学生对法律知识感兴趣,进而不断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二、巧妙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政治学科往往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造成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容易走神,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所讲内容,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利用问题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可将政治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处理中去,引导学生学会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不断创新解决方法。例如,在进行有关“责任”的教学时,教师可提问学生:在你眼中,什么是责任?作为学生,你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扮演着哪些角色,这些角色带给你一些什么样的责任?你应该如何承担这些责任?请根据日常生活举例说明。通过设计这样的四个问题,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将整堂课贯穿起来,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何为责任,以及应当怎样承担责任。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几个问题中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对责任的认识,并正视自己所需要承担的责任。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相对开放,学生可以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并从中得出自己满意的答案。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教会了学生应当如何承担责任。
三、引导学生质疑,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离不开提升学生的质疑精神,学生在不断的合理质疑过程中才能够发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角度与不同方法,从而学会创造性地思考。鉴于此,教师可以找出教材中可能会引起学生误解或者在表述上存在漏洞的地方,在上课时故意突出,使学生注意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并完善教材。当然,教师还可以在上课时故意讲错一些内容,让学生发现,从而让学生能够认真听讲,并积极发表个人见解。由于初中生在思维方式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由他们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并做出纠正,可以加深其对这些内容的印象,并且提升其自信心,使其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与生命和成长相关的内容时,由于这部分内容与初中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较为密切,因而教师就可以在讲解完基础知识之后,给学生举一些新闻中出现的有关成长烦恼的例子,进而引导学生对例子中的人物解决成长烦恼的方法进行探讨,并得出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法。当然,教师还可以故意说错一些话,让学生来“找茬”,使学生感受到政治课堂的乐趣。此外,教师还可以教会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学会更好地与父母、朋友相处。这样,学生就在不断的质疑过程中获得了成长,也学会了利用发散思维来思考问题。
四、丰富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现代教学过程中许多高科技也得到了运用,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科学技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上课时间,保证课堂内容的充实,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特别是当教师与学生在一些观点上出现分歧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上直接查阅资料,这样就能够更为迅速地解决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更为密切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利用电脑等进行情景剧、小动画等的制作,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学习中。特别是如今初中生对电脑的操作都比较娴熟,鼓励他们利用计算机进行小动画、情景剧等趣味作业的完成,可以增强其动手能力。初中生在进行情景剧等内容的编排时,就是对课本知识的一个回顾与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五、结语
关键词:生活化 思想品德 教学内容 有效性
生活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脱离了学生生活的教学势必会将思想品德教育架空,使学生遥不可及。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学生的主体性备受关注,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亦是如此,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起来的前提便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生活的温度,享受生活的乐趣,如一味地遵照教材内容来教学,会使学生逐渐降低学习热情,长此以往,课堂教学就会与生活实际脱节,何谈课堂的有效性?面对这样的现实困境,教师要着力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让思想品德教学贴近生活,让思想品德教育更有成效。
一、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可见,生活含有教育意义。
时代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和生活的变化,人们为了适应时展需要,就要不断地提升自我素质。初中生的心智发展还不是很全面,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为必要。因此,思想品德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还能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部分学生的确不能正确地理解这门学科,其本质原因就是: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识记,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学生把教材内容当成了一项学习任务,而没有将其知识内化,忽视了学科的实践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生活化势必要走进思想品德教学中。
二、构建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的新理念
思想品德课程构建的基础是将学科的外延拓展至生活领域。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对生活的正确认知,在经历生活的磨砺后方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初中生而言,他们接触的社会愈加复杂,生活空间也在不断扩大,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问题,学生必须要协调好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思想品德课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增强认识,让学习内容在实际生活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多选择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主题,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教师还要给予学生自主掌控矛盾冲突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践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
三、实施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有效途径
有效的课堂生活化教学方式应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使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完美融合。用生活丰富课堂,以课堂彰显生活,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提升其生活的适应能力。
1.课堂导入生活化
第一印象是最深刻的记忆,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思想品德课程的导入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着重要作用,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思想品德学科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在教学中,教师设置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课程导入对于思想品德的学有裨益。例如,在“感受法律的尊严”一课内容教学中,教师可选取生活中的一些学生常见的、感兴趣的话题来导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白:法律是不可战胜的一种约束力量,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今天,法律的约束作用从来都未曾改变,也无特例。如以学生熟悉的明星房祖名吸毒案件作为课堂导入就比较合适,因为初中生对明星往往都盲目地崇拜,教师以此案件能让学生意识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再如,2013年奥运会冠军孙杨因无证驾驶而发生车祸,被公安机关进行了严肃处理。法不可违,但却可以防患于未然,让生活中的现象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他们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体会“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理,并明确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存在着的。因此,依据学生心理而设置灵活多变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开拓学生视野,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让他们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延伸教学内容,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内涵。例如,在“为坚强喝彩”一课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一些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场景,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获得全新的认知和深入的体会。比如,有的成绩好的学生会因偶尔的一次成绩下滑而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有的学生比较懒惰,不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经常违反纪律;有的学生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间的探讨,深入分析其本质问题,让他们体会到意志力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唯有此,学生才能从容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失意与困惑,从而走出迷茫,坚强地面对困难。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沉浸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3.教学情境生活化
情境教学法已被教师广泛采用。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因此,生活化情境创设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学习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在设置相关教学内容情境时,要以生活为基础,在情境中散播生活的因子,在无形中使生活与实践完美融合。例如,在“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一课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内容的视频来使学生感同身受,创设一种能调动学生情感的情境去丰富他们的人生,认知自己的生活。如播放身残志坚的史铁生、张海迪等人物的先进事迹,以他们的事迹唤起学生的情感;还可以利用年度“感动中国”中的人物事迹,让学生勇于面对挫折,产生一种不再畏惧的情愫,感动之余更收获一份真诚。
总之,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既是时展的需要,又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无论是在思想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教师都要从细处入手,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寻找教学的切入点,使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将自己所学得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并指导自己的生活方向和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