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普法教育培训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2011年启动“六五”普法工作以来,我市民族宗教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普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市民族宗教“六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深化依法治理,取得了一定成绩。根据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全市“六五”普法依法治理中期检查督导工作的通知》(荆法治办 〔2013〕5号)精神,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普法依法治理实现“四个落实”
(一)普法机构落实。我局高度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立了由局长李军任组长,副局长熊信艳、纪检组长笪邦祥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苏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督办检查。“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局党组每年都要召开2-3次党组会议,专题研究民族宗教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普法规划落实。制定了《荆门市民族宗教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和各个年度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将民族宗教“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单位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内容,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督办、同考核,切实做到了年初有工作计划,年终有工作总结,从而使民族宗教“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序开展并落到实处。
(三)保障措施落实。我局建立和完善了民族宗教“六五”普法依法治理组织领导机制、目标责任机制、评估考核机制、奖惩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局机关每年安排1万元经费用于法制宣传教育,确保了民族宗教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信息报送和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工作中,我们及时向相关部门报送民族宗教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信息,积极在新闻媒体上宣传报道工作中的工作动态和先进典型。如:《荆门市积极创新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形式》在2012年分别被中国普法网、中国民主与法制网、湖北法治网等媒体网站采用。安排专人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单位普法依法治理档案齐全、管理规范、工作轨迹清晰。
二、突出工作重点,普法依法治理坚持“四个面向”
(一)坚持面向党政领导干部开展普法教育。近年来,我市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党校、进机关实现了常态化,有力扩大了民族宗教工作影响。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民族工作法律法规知识问答》纳入了我市“六五”普法学习资料。市民宗局编印发放《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读本》1000本。2012、2013连续两年,市民宗局局长李军走进课堂和会堂,为市委党校“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培训班学员、市县两级人大政协领导干部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讲授了我国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及基本知识。
(二)坚持面向机关干部开展普法教育。局机关建立有学习制度,征订了“六五”普法教材,坚持每月15日集中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班子成员每年集体学法都在2次以上,机关干部认真撰写学法心得体会并开展交流活动。近两年,我局先后3批16人次参加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法制办组织的各类法制教育培训活动,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了民族宗教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树立了民族宗教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 普法培训 师资 针对性
随着依法治国和依法治企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十”报告中,将“依法治国”的方略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各行各业都从法制化管理企业的高度,认识到普法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法律风险防范的主要工作从“事后灭火”到“事前预防”的转变,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其中普法培训工作是防范法律风险、实现企业合规合法经营的“重头戏”,是提高企业各类从业人员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推进依法以规治企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一、强化员工普法培训对企业的重要性
1、实现企业持续长久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法制体系的健全,一个企业要持续、健康的发展,合规合法经营是其生存的重要前提,员工是企业的血液,加强员工的普法培训有利于把企业建设成为一线员工守法敬业,决策规划合规合法,才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实现企业职工稳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住房、医疗、养老和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加强员工的普法培训工作,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解决后顾之忧,从而确保员工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更好地发挥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传统普法培训工作存在的不足与弊端
1、在普法培训对象上,针对性不强
在多数企业,在组织培训时,经常出现不同学历背景,不同法律基础的人,在同一水平线上,接收同样内容的法律知识,这样就容易造成部分人不能掌握培训的全部内容,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要重复学习培训知识,没有能做到因材施教,造成普法培训效率低下。
2、企业普法培训师资力量薄弱
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企业的基层单位,其工作重点在于企业的经营和创效,企业的力量集中于经营一线,法律力量薄弱甚至是缺失,在组织普法培训时,绝大多数都是采取外聘讲师来企业开展普法培训工作,这就造成外聘讲师一方面不了解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授课的内容多流于形式,泛泛而谈,难以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开展普法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外聘讲师的授课费用较高,从企业降本增效的角度来考虑,如实现全员参加法律培训,对于员工人数较多的企业来说,就需组织多场次的培训,对全员开展轮训工作,其费用较高,对中小企业和企业基层单位来说,是一项不菲成本支出,很难得到企业管理者的支持。
3、培训手段、内容等过于单一
目前普法培训都是采取课堂式灌输为主,其方法都是按条法施教,针对一部法律法规,从总则开始逐条讲解直到附则,劈头盖脑地灌输。这种培训方式注重传授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条理性,“满汉全席”式的培训较为空洞乏味,缺乏趣味性和新颖性,难以调动员工学法的积极性,容易出现台上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台下学生却“昏昏欲睡”的现象,同时因对企业的熟悉程度不高,未能结合企业的实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相关的法律风险提示,这与法律规范日益细化、精准化的趋势不符,造成普法培训的效用不高。
4、一线员工参与度有待提升
企业在普法培训工作中,多数培训对象都是企业管理层、部门负责人等为主的各级管理人员,重点提高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的法律意识,确保企业决策和日常管理的合规合法,但是这样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多数企业管理者认为,一线员工只需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进行操作即可,特别是对服务型企业的管理者,没有意识企业的大多数纠纷都是和消费者的服务纠纷,一线员工直接面对的是消费者,忽视对一线员工的普法培训教育工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埋下隐患。
5、容易忽视员工主动学法需求
在企业组织的普法培训教育工作中,绝大多数都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结合企业近期经营管理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的普法培训工作,却没有站在“人是处在社会中的人”的这一现实角度,员工面临的不仅仅是在工作中的法律问题,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的所遇到的法律问题,而企业的管理者关注的仅仅是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忽视了企业员工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淡化员工主动学法的需求。
三、企业普法培训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新民镇司法所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平安新民”为主题,大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引导外来人口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紧密结合实际,明确重点,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我们充分利用每年3月份的综治宣传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3.15”维权日、“6.26”禁毒日集中开展流动人口法制宣传。针对流动人口范围大,结构复杂,接受能力千差万别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如采用广播、传单、图片、专栏、宣传橱窗、宣传标语等方法,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流动人口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权意识,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以外来人口流入地、经营地、施工地和居住地为重点,在镇辖区内开展强化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全面加强对流动人口法律常识的普及和用工法律法规的培训,对外来流动人口集中工业区进行系统法制教育。不断提高流动人口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权意识,营造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较大贡献。
然而,流动人口法制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死角。这几年来,各级主管部门虽然在流动人口法制教育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但就教育的深度和效果上来看,确实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目前,流动人口法制教育存在着难点:流动人口比较分散,居住地不固定,流动性极大,在抓教育时很难把握得住;流动人口大多文化素质偏低,只顾赚钱,学法的积极性不高。
如何加大对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把此项工作真正贯彻落实,抓出成效,新民镇司法所通过实践,有几点体会:
一、对外口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流动人口主要分三层:一层是常住型,指的是长年使用的外来工,这类人员住所相对固定,作息时间较规范,人员比较集中,管理也相对有序,用工单位普遍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教育抓得比较紧,学习的效果也较明显。二层是半固定型,这类人员基本上是散居在居民、村民家中的流动人员,也就是暂住户和半家户。半固定型又分两种,一种是周边地区的失地农民和部分下岗职工的40-50人员,分散在个体经营户中,有的属于季节工,管理起来难度不是很大。另一种是临时性打工,流落在外,做一天换一个地方,没有固定职业的临时工,这种人员管理起来难度较大。第三层是外来无业流窜人员,这部分人数量虽然少,但属于犯事的边沿人员,甚至是有前科的流窜犯罪分子,乃至“逃犯”,以打着“务工”、“做生意”等幌子,干着违法犯罪的勾当,这类人员是社会治安的高危动乱人群,是政法机关重点整治的对象。综上分析,难就在于他们住所分散不固定,流动性极大,而且大部人员成份复杂,文化素质普遍低劣,法律意识非常淡薄。
二、领导重视,摆上日程,确保流动人口的普法教育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从宏观的、组织的、经济的多个角度,将流动人口的教育、引导、管理列为政府工程,摆上议事日程,纳入全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实现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局面。其次,各部门和单位在制定普法宣传规划时,要始终把流动人员作为普法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之一,要把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和管理列为目标管理项目,纳入年度工作的考核之中,做到有规划、有部署、有检查。同时保证人力、物力、财力到位,使流动人口普法教育工作能够正常有效地运作。第三,要建立健全流动人员各种学法管理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例如,用工单位对外来务工人员必须先经过法律法规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学法合格证后,方能上岗;对未参加普法学习的个体经营户,行政执法部门要暂缓办理登记发证等。对没有开展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的部门和单位,或达不到考核标准的,不得授予其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有关的荣誉称号。
三、抓住重点,落实责任,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宣传教育的活力。从流动人口的特点来分析,普法教育的深入确有一定的难度,单靠普法主管机关一家开展工作难度大,应取得其他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责任到人,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和服务网络,形成管理与教育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相结合的新运行机制,同时,多种形式和全方位地开展对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一是要依托村(社区),利用多种形式对流动人口进行经常化的法制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要抓住重点,区别不同的对象,着重加强对三个重点对象,即私房出租户、个体经营户和无固定居住地的流动人员的法制教育。方法可采取集中学习、自学、法制环境烘托等。在教育的形式上,可采取向流动人口散发法制教育手册和宣传材料,组织普法小分队以喜闻乐见的说案故事会形式,进行案例剖析,并充分利用村、社区居委会的宣传栏,板报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普法主管机关应加强对流动人口法制教育的检查,及时地为村、社区流动人口提供法制宣传教育素材,派出人员进行普法教育辅导并总结典型经验加以推广。二是发挥用工单位外用工比较集中的优势,本着“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宣传教育。用工单位应把外来务工人员的普法教育列入本单位普法教育规划,列入年度精神文明考核目标,充分利用本单位的资源开展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普法教育,并建立考核制度。上岗之前进行培训,穿插地讲授法律知识,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以确保普法的质量。同时用工单位也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教育,例如:利用宣传橱窗、广播、宣传标语、横幅等多种宣传形式,聘请政法系统的干警集中讲案说法,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参观法制宣传教育展览等。三是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覆盖作用,报纸、电子阅览室辟出版面制作节目,针对流动人口的特点,宣传法律法规、党的政策、典型案例以及流动人口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以营造一种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如禾山社区,将每月18日定为法制教育日,有效地提高了企业职工的法治意识,同时全面提高了职工的综合意识。
一、指导思想
2020年全县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坚持以党的精神为指导,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为内容,以日常统计工作为载体,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大力开展制度化、经常化、立体化、重点化、多样化的统计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推进依法统计和依法治统工作。
二、工作步骤和安排
(一)切实抓好重点对象的统计法治宣传教育(1—7月份)
根据《关于印发<县统计局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统计〔2017〕65号)的要求,主动作为,抓住重点,全力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统计普法宣传教育。
1、加大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普法力度。(1—5月份)
继续抓好把《统计法》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内容的落实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对分管统计工作的领导开展统计知识及统计法规培训,并将统计法律法规列入党校的培训形成制度化,确保常态化,力争上档次,上水平。
2、抓好对统计系统工作人员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6—7月份)
将《统计法》纳入各级统计机构年度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提高统计系统干部的法律意识,营造学法、知法、守法、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择机邀请国家、省局政策法规专家讲授相关法律知识和剖析统计违法案例,组织发放相关统计法律学习资料,组织开展统计普法考试等活动。
3、抓好统计调查对象的普法工作。(常规工作)
把对统计调查对象开展统计法宣传教育列为重要议事议程,突出抓好“四上”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单位负责人、统计人员的普法教育,使统计调查对象充分认识到依法统计的重要性,违法统计的危害性,以及统计违法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二)进一步加大统计法治宣传力度(常规工作)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短讯等各类宣传媒体开展载体多样、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统计制度方法、生产流程的理解和支持。要结合全国经济普查、联网直报等时机,不断创新统计法治宣传手段、方法,加大对典型统计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和统计失信企业的信息公示,做到曝光一起,教育一片,切实维护统计法律法规的尊严。准确把握统计法治宣传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积极推动普法工作创新,为建设现代统计体系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三)精心组织重要时点系列纪念宣传活动(8—12月份)
充分利用9月20日中国统计开放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和12月8日《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重要时点,本着“讲求实效、隆重俭朴,结合实际、重点突出,立足系统、面向社会”的原则,精心组织开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为核心、以《统计法》为主要内容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以传播宪法、统计法律知识和宣传统计中心工作为主要内容的统计法治普法活动,引导社会公众充分了解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切实提高全民宪法意识和统计法治意识。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高度重视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将统计法治宣传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统计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机制,做到“四结合”,即:与“依法治统年”活动相结合,与统计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与工作督导和执法检查相结合,与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和继续教育相结合;确保统计普法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注重实效,认真筹划。根据全县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统计法治宣传教育计划及方案,建立健全统计法治宣传工作情况台账,注重统计法治宣传工作原始材料的收集和保存,促进宣传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一学年来,我校认真贯彻省教育厅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计划”的指导精神,严格执行《福建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从学校自身实际出发,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学科带头人培养为重点,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能够胜任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
一、基本情况
2009-2010学年,我校需参加继续教育的在岗教师73人。其中专任专任教师65人,到09年底取得本科学历23人,大专学历40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的88.17%;有20人正在参加学历提高学习。全校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均达到示范校要求72学时;其中一、二类学时达48学时以上的有50人;2009年,学校教师参加全员培训73人,专项培训中:教育技术培训58人,班主任培训3人,师德教育培训73人;暑期参加教师职务培训66人;普法教育培训70人。学校内的校本培训落脚点在师德教育、新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上,做到有定时、定人,保证质量。教师一人一档,资料齐全。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下列工作:
二、思想重视,组织与管理落实。
学校提出“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努力把学校办成“管理规范、设施先进,质量一流”的省示范小学的奋斗目标。学校工作就是在这一总体要求下运转的,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流的教师,要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的教师就必须狠抓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为此,我校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成立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使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得以贯彻、落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主要培训工作由办公室组织进行,负责具体制定方案、组织实施和建档工作。二是学年初,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文件,统一思想认识。严格执行《梅列区中小学教师继续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中级职称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不少于72学时,初级职称每学年不少于42学时。学校根据上级要求再结合我校实际制定较为详实的继续教育计划、校本培训计划。学校把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列入学校规划之中,在时间、人员、经费上给予必要的保障。制定了《新华路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新华路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勤制度》,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学校还把它与教师评优、评先,职务晋升挂起勾起来。形成宏观管理和有效的微观运行机制。保证了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培训内容
1.认真参加市、区两级培训及校长提高班培训。
学校领导小组做到精心组织,严格管理,保证参加市、区培训及校长提高班培训的必修课按时完成,成绩达到规定要求。
2.扎实开展好校本培训。
学校成立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利用每周一下午例会时间组织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学校做到认真研究,精心计划,确定符合本校实际需要的培训内容,以有利于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有利于深化素质教育的改革为宗旨,扎实开展好培训活动。主要内容有: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普法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理论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加强教师基本功培训。
四、主要措施
1.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领导、管理、监督、评价职能
2.保证培训时间、场地、经费等到位。
3.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杜绝旷课、迟到、早退等违规现象。
4.加强培训笔记、作业管理,严肃考试纪律,保证培训质量。
5.做好培训资料管理,及时进行总结。
6.严格考核:根据教育局的工作布署,严格进行继续教育成绩的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到对教师的工作考核之中,与评职、评先、聘任相挂钩。
五、继续教育开展成效。
1.根据继续教育的要求和本校实际,通过培训,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有较大提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使教师的专业结构能够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到2010年6月,大专学历教师达到54.8%,本科学历达到31.5%。加强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落实骨干教师发展规划,培养出省、市、区各级骨干教师34人,学科带头人4人;提高新任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使他们尽早达到岗位要求,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2.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教材培训,公开课教学观摩等活动。一年来组织28位教师参加小学初级教师岗位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市、区教师进修学校(院)主办的新课程培训,派出近23人次到南京、福州、泉州等地学习,请进3位专家作教育教学的讲座。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培训。加强了与区属各校的联系,主动争取进修学校的支持,教师们的业务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3.对培训者要加大学习、培训、考核评估力度,扩大兼职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一支能适应教师继续教育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学校要求每位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都要在教研组活动时进行汇报,开展以指导教学为主的示范课、研究课、讲座等活动。使所有教师都能分享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校要求区级骨干教师汇报课,区级学科带头人示范课,青年骨干教师上研讨课,以此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开展以沟通信息互相激励为主的教师间的互相听课,同年段教师开展“一主题,二课时,三研讨”的教学观摩研讨等活动。学校上半年组织中级教师教学比武课,要求教师互听课每学年不少于35节。
六、存在的问题 。
1 .继续教育工作是提高教师素质有效途径,每学年学校都制定出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和方案,并且严格按计划实施。今后,加强继续教育工作,尤其是校本培训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及时根据教师的需要调整活动安排,真正解决教师们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2 .继续加大继续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及时更新及维修教学设备,给更多的教师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
3 .继续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师的管理和培训,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实验教师带动其他教师,共同转变观念。
总之,我校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以继续教育为突破口,把我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推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