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范文第1篇

为了解和掌握我县农村饮用水卫生情况,根据全国爱卫办关于开展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的精神,我县按照《海南省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方案》,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陵水县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实施方案》于2006年10月对我县6个乡镇10个行政村开展调查工作。现将调查工作总结如下:

1 基本情况

全县人口数337220人,其中农村人口数272918人;全县农村总户数76422户;全县总镇(乡)数11个;总行政村数114个;总自然村数604个;全县外来流动人口数4243人;外出流动人口数11084人。农民年人均收入2291元;全县CDP171513万元;财政总收入4721万元。全县“十五”期间新建水厂12座,全部国债投资建设。全县集中式供水厂13个,覆盖村45个,饮用水人口61030人,分散式供水覆盖村92个,饮用人口241529人。

2 环境卫生现状情况

(1)改厕、粪便处理。全县卫生厕所38100户,其中三格化式池厕所226002户,调查100户居户有厕户25户;无厕户75户。

(2)垃圾处理情况。调查10个行政村100户居户,80户的农户垃圾随意丢弃,没有进行填埋楚烧,仅20户直接利用作为农家肥。垃圾来源主要为生活垃圾和养殖专业垃圾。

(3)污水排放情况。污水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养殖业污水,80%的农户污水随意排放,以排入坑塘为主。

3 饮用水水质情况

(1)全县设10个监测点,采水样30份,其中深井水6份;浅井水24份,全县监测点人口数28765人。

(4)水质合格情况。调查30份样品水,按照将最劣项目的级别确定为水样的水质级别的原则。在调查的22621人中,饮一级水的0人,饮二级水的3867人,占调查总人数17.1%;饮用三级水人数4647人,占调查总人口20.5%;饮不合格水人数14107人,占调查总人口62.4%。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调查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3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86-02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住条件明显改善,但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却不被重视。为了解高碑店市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水平,客观评价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制定农村环境卫生规划提供依据,现将我市调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按上一年人均纯收入分层,随机抽取我市5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4个村,每个村抽取5户,共100户农村居民,开展环境卫生学调查。

12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户一般情况、家庭饮用水、家庭厕所粪便处理、家庭垃圾污水处理、庭院室内卫生、厨房卫生等。

13调查方法对调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规范本次调查方法和标准。

1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以P

2结果

21调查户一般情况

211调查户基本情况本次调查户分布在20个村,20个村总户数5739户,调查100户,占总户数的174%;农村居民调查户人数在2-11人之间,户主年龄在28-76岁之间,全部为男户主。20个村总人口34413人,其调查户家庭人口451人,占总人口131%;常住人口数422人,外出务工人数29人,外出务工占调查人口的643%。所有调查户99户为汉族,1户少数民族。户主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6700%;小学和高中以上的分别占18%和13%。

212家庭年纯收入及来源100户农村居民中,家庭年纯收入在05-80万元之间,家庭收入05-09万元的有25家,家庭纯收入以10-20万元之间的户为主,占4600%。其中有4户家庭收入在50-80万元之间。家庭收入来源有6种情况,以农业收入为主,占56%;农业和外出务混合收入的户占25%。调查户上一年不同经济来源收入统计,收入在10万-30万元以上的,各收入来源之间没有差异的分别为x2=191,P>005;x2=268,P>005,见表1。

213调查户不同家庭人口上一年医药费支出情况调查,每户2-3口人,支出医药费02万元以上的占4595%;4-6口人的占5882%;7口人以上的占6000%,见表2。

22调查户饮用水调查户饮用水源均为井水,分为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方式2种。集中式供水38户,占调查的3800%;分散式供水62户,占调查的6200%。集中式供水户用水量在3-10t之间,分散式供水因未安装水表,其用水量在3t左右。

从饮水习惯看87%的家庭均喝开水,仅有600%的家庭喝生水,另有700%家庭饮用桶装水。

23个人卫生习惯及家庭卫生状况经调查有9300%的家庭能做到饭前洗手,至于便后洗手限于农村条件很难做到,尤其是下地干活很难实现饭后洗手。家庭庭院及室内卫生干净的分别占3800%和4300%;家庭卫生状况一般的在半数以上,差的占极少数,见表3。

24调查户垃圾及污水垃圾来源有生活、养殖、餐厨等;家庭产生垃圾量5公斤/日及以上的占4600%;处理方式有随意丢弃占2700%;定点收集占7300%。家庭污水来源有生活、养殖2种情况;排放方式有8000%随意排放,排入坑塘的占4000%,而排入管道的仅有800%。

25调查户厕所及粪便处理情况调查户厕所有5700%是卫生厕所(包括水冲式、双瓮漏斗式、粪尿分集式、双坑交替式等),有3100%为非卫生厕所。有关厕所位置、厕内清洁程度、是否有臭味和苍蝇及有无粪便暴露等情况,见表4。

3讨论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重要内容[1]。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住条件明显改善,但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却不被重视[2]。

本次我市农村居民100户环境卫生现状调查表明,农村居民户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家庭纯收入来源以农业为主占5600%,但外出务工也是家庭经济收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饮用水源均为井水。自家浅井水供水不排除农村居民饮用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饮用水安全尚得不到保障。

农村居民厕所有5700%是卫生厕所(包括水冲式、双瓮漏斗式、粪尿分集式、双坑交替式等);非卫生厕所31户,占调查的3100%;无害化厕所粪便处理方式11户,占1100%,低于全国31%的普及率。垃圾来源中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中随意丢弃27户,占2700%。家庭污水来源中生活污水排放方式中,随意排放80户,占8000%。庭院室内厨房卫生状况中庭院、室内、厨房卫生一般情况占绝大多数。由此可见,农村居民家庭厕所超过七成以上设置在户外,厕所造价相当低廉,部分厕所已使用了几代人,厕所环境卫生差,调查时发现粪暴露,苍蝇飞窜。随意丢弃垃圾和随意排放污水现象普遍[4];庭院室内厨房卫生状况一般情况占相当高的比例,农村居民不良生活方式尚需得到改善[5]。

经调查可以看出高碑店市农村居民环境卫生一般,环境卫生质量不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高碑店市地处平原,人口54万人,201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较低。二是高碑店市在“十一五”期间由国家资金投入用于无害化厕所改建总资金投入的不足,根本无法保障农村居民厕所改建所需的经费。三是乡村经济落后及资金匮乏严重制约农村居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四是调查的农村居民中,大部分家庭收入仅靠农业、外出务工来维持生计,调查发现25户家庭全年经济收入不足万元,而有5300%的家庭全年支出医药费在2000元以上,因病致贫的现象依然存在。8500%的户主仅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环境卫生意识淡漠或环境卫生知识缺乏,长期养成使用不卫生厕所和乱倒垃圾、污水,导致居住环境脏、乱、差。

农村居民环境卫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也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条件[6]。解决农村集中供水、污水排放是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当务之急。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村居民充分意识到环境卫生是决定生活质量妤坏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田晓亮,潘彦利关于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调查与思考环卫科技网,2011-09

[2]陈国良淮河流域部分地区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调查《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3]胡运清,彭柳明,滕波,等溧阳市部分农村居民居住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卫生学杂志,2012年02期

[4]李馥程,孙继东,赵艳华,等2011年北京市怀柔区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2年19期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范文第3篇

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指导思想:以建设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为重点,督促各镇抓好农村环卫人员配置、保洁制度落实、基础设施购置等工作,加快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步伐,为我县争创省级文明城、园林城创造有利条件。

工作原则: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全面、客观、准确的反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绩。

考核验收的范围、内容及评分标准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考核验收的范围为我县辖区内16个镇所有的村,以及公路两侧、沟渠、集贸市场等。考核验收实施百分制综合考评,其中平时考核占20分,集中考核占80分。

㈠平时考核(20分)

1、落实组织机构建设情况(5分)。镇级设有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领导机构,有办公地点,有人员配备;村级有环卫站,各项制度健全。每缺少一项扣1分。

2、落实统计报表及信息反馈情况(5分)。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各项报表按时、保质地填写报送,每迟报一次扣0.5分,漏报一次扣1分,弄虚作假的发现一次扣2分;及时反馈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信息,县级每采纳一期加1分,市级采纳或给予肯定的加3分。

3、落实死角死面治理情况(5分)。村内外街道两侧、沟渠等死角死面卫生治理情况,每发现一处扣0.5分。

4、落实清运车及拉臂箱情况(5分)。镇级垃圾清运车有效运转,拉臂箱安置到位并在数量上能够满足实际需要,记5分。不达标的酌情扣分。

㈡集中考核(80分)

1、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情况(5分)。通过广播、发放宣传册、张贴标语、悬挂条幅等形式,有效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宣传教育活动,记5分。不达标的酌情扣分。

2、保洁员队伍建设情况(20分)。每100户配备一名保洁员并签订用工合同记10分,缺一名保洁员扣5分,缺一份合同扣2分,扣完为止;为保洁员配置“五个一”(即一辆封闭式保洁车、一把扫帚、一把铁锹、一件马甲、一个红袖标)记10分,每缺少一项扣2分。

3、环卫基础设施配置情况(10分)。村内有规范的垃圾处理点,记5分;村内街道按规定每20户配置一个垃圾池,记5分。不达标的酌情扣分。

4、村内外环境卫生治理情况(30分)。达到“三净”(即街道净、镇村周围净、村民院落净)标准的记15分,每一项不达标扣5分;达到“五无”(即无柴草乱垛、无牲畜散养或乱拴、无建筑侵街占道、无粪土乱堆、无污水乱泼)标准的记15分,每一项不达标扣3分。

5、村庄绿化美化情况(15分)。村内街道两侧墙壁刷白,记5分;村外有环村林的记5分;村内沿街栽植绿化苗木的记5分。不达标的酌情扣分。

考核验收的方法和程序

㈠平时考核实行动态考核的办法,每个月一次,县清运办采取巡查、抽查以及督导等方式,依据所掌握的情况综合进行评价。

㈡集中考核由滦南县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领导小组负责,每个季度一次。各镇主管副职、环卫办主任和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等共同组成验收组,对各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抽查,抽查的村数比例为其行政村总数的15%—25%。主要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1、听取汇报。内容包括本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情况、主要成效、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下步工作安排情况。汇报内容要系统、详实,不得弄虚作假和夸大成绩。

2、查看资料。包括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组织机构、各项制度以及档案管理情况等。

3、实地查看。详细查看各镇的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基础设施配置、绿化美化现场等。

4、现场打分。验收组成员现场根据所抽查村的验收结果,综合对该镇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评价,认真填写《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情况集中考核评价票》。

㈢每个季度内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两项分值相加的结果作为季度排名的依据,四个季度的平均分值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考核验收的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考核验收工作。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重大举措,县委、县政府已把该项工作纳入统筹城乡发展年终考核范畴,并将对先进单位予以表彰;保洁员的奖补资金发放也将以检查验收结果为依据,对检查验收不达标的村视情况扣减奖补资金。各镇及有关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做好迎查准备。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范文第4篇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深入贯彻落实“两加快一维护”战略。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作的意见》豫政〔〕43号)和我区有关会议精神,结合全区农村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作,加强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建立“组清扫保洁、村收集、镇(办)转运、区处理”收集处置体系,切实提高农村环境卫生质量,增强村民环保意识,从源头上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控制和资源化利用,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总体思路

深入宣传动员,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开展“清洁家园”活动、维护国家利益卫生运动等载体和手段。培养村民良好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通过设置合理方便的垃圾站点、组建专业清扫清运队伍,引导规范村民的垃圾投放行为;通过分类投放、分别收集,实现宏观意义上的垃圾类别源头分离,降低处置本钱;通过区、镇(办)村、组四级管理,达到多层参与、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管理效果;要通过体制的顺畅、机制的健全、目标的明确、制度的完善,实现运作市场化、队伍专业化、管理长效化、效果乡村化,达到全区农村垃圾管理全覆盖、无盲区,体现垃圾管理这一公益事业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运行模式

全区农村建立“组专人清扫保洁、村定时分类收集、镇(办)集中分类转运、区统一定点处置”运行模式,以镇(办)为单位。基本实现全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置、建筑垃圾无害化填埋的目标,打造农村环境新面貌。

四、工作流程

(一)生活垃圾收集处置流程

(二)建筑垃圾收集处置流程

五、时间布置

农村垃圾收集处置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制定方案阶段(8-9月)各镇(办)召开农村垃圾收集处置动员大会。摸清底数,制定方案,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

(二)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阶段(9-10月)此阶段。

(三)集中整治阶段(11月)主要任务是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四)全面实施阶段(12月)通过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和卫生保洁制度。明显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六、职责划分

区爱卫办、乡村管理执法局负责建成区内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规划管理、组织协调、监督考核和工作指导;区爱卫办、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负责建成区外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规划管理、组织协调、监督考核和工作指导。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明确村庄卫生保洁规范,各镇(办)根据本辖区农村的定位与现状。完善卫生保洁责任制和检查监督机制,并对农村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工作质量进行监督、评议。

教育村民对垃圾进行适当分类投放;每个村、组应按比例配备专业的清扫保洁队伍,各村、组要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处置的意义。做到日清扫、日运输,并清运到指定的垃圾收集池(房)负责村道、沟渠及其它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和环境卫生日常管理;要制定村规民约,落实垃圾分类制度,定点倾倒,定期清圈除粪,喷药灭蝇,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七、工作要求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范文第5篇

2015年10月人民日报公布“十三五”规划的十个任务目标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首度写入五年规划.在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也获得高度重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生态文明建设同样位于突出的战略位置.准确认识新疆农村环境问题的表现特征,对新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实地调研、文献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归纳,认为新疆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特征是生态人居状态需要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生态文化发展滞后.在分析了新疆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新疆;农村环境;表现特征;生态文明;对策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完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长远目标而采取的一切积极和优良的行为与成果的综合,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先进性表现.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所以,应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显著的战略位置[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2−4]:中国要强、要美、要富,农业必须要强、要美、要富.所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新疆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区域,农村人口占全新疆总人口的比例比较大.农村基础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农村原有环境问题较为严重.近些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建设使城市中工业污染也开始向农村延伸,形成新的环境问题.降低农业生产产量、加重自然灾害,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5],抑制了生态文明的建设脚步.所以农村环境问题已是我们关注的重要对象[6,7].

1新疆农村环境问题主要特征

农村环境指的是以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综合的、以农村居民为核心的乡村区域.农村环境问题指的是农民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伴生的破坏、污染农村环境的现象.经过实地调研、文献阅读、相关数据分析,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来看,新疆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3大特征.

1.1生态人居状态需要进一步改善生态人居包含许多指标,这里仅对饮用水安全问题展开讨论.居民饮用水安全包括水质达标、水量有保障、备有安全管理条件、有能力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等.居民饮用水安全是影响农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8,9].(1)部分饮用水水质安全未达标相关数据表明,新疆还有部分农村人口生活饮用水质达不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008年至2012年新疆乡村饮用水安全达标人数以快于新疆农村人口增长的速率在增加.饮用水安全达标人数所占比例持续增大,成绩显著.但还有163.8万人在使用水质安全未达标的水.(2)已达标用水水质存在安全隐患由于监测条件限制,部分区域农村饮用水难以实施常规监测,水质保证率低;洪水季节时地表水源地水质波动较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没有进行有效治理,随意排放,可能会造成饮用水源地的污染.

1.2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新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三废”处理处置不当造成的农村土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1.2.1乡镇企业“三废”对土地资源的污染逐渐严重(1)污(废)水污染土地新疆地域辽阔,乡镇工矿企业较为分散,企业规模小,有些地处偏僻区域的企业,难以监管,存在污染物随意排放现象.污(废)水直接排入农业渠及河道,致使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等受到污染.(2)固体废物占地面积大,浪费土地资源统计数据[10]表明,2013年新疆固体废物贮存量为0.4亿吨,倾倒丢弃量为26.5万吨,量最多的是尾矿,前者占全区工业企业贮存量的59.0%,后者占全区工业企业的78.2%.这些废物的归宿还是农村.固体废物堆放占用土地面积较大,可能污染土壤,对土地资源带来重大的生态风险.(3)畜禽养殖固体废物污染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农牧村分布有大量的畜禽养殖场.如若养殖场畜禽粪便未经卫生处理直接排放,环境风险较大[11].2008年至2014年新疆牲畜存栏数增加到了4763.46万(见图1),粪便量增幅同样巨大,处理不好,将导致水、大气、土壤等环境问题.

1.2.2农业生产活动对耕地质量的威胁加剧新疆是使用农用地膜大省之一,由于多种因素,全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不到10%,土壤耕作层地膜残留量逐年增大,如在棉花主要产区,土壤耕作层地膜残留量可达到16.88kg/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至5倍[12].近年来,新疆农药使用量呈现增长趋势(见图2),2013年达到了2.13万吨.化肥、农药对新疆耕地的影响必须要得到重视.

1.2.3生活垃圾占用、污染土地资源部分农村没有垃圾收运和处置系统,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堆放,占用大量土地.按农村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约为0.86kg[13],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4]中乡村人口相关数据估算出新疆农村垃圾产生量(图3),2010年到2013年新疆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呈现直线增长趋势,2014年农村人口数量减少而垃圾生产量下降.但是2014年垃圾平均每天产生量是1.066万吨,从数量来看还是挺多的.

1.3生态文化发展滞后环境意识薄弱与生态文化发展滞后,致使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程度低.1.3.1环境卫生状况堪忧农村生活垃圾没有经过卫生处理,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牲畜粪便随处可见,旱厕卫生问题严重;环境卫生设施不健全、秸秆处置、禽畜粪便利用等缺乏,使农村环境卫生恶化.在我们调研的某市某村农民的厕所都是旱厕,在春夏秋季散发臭气,粪池满时就运到村子周围的荒地或洪水沟里倒掉.

1.3.2农村大气环境污染加剧废弃物处理不当是造成多种健康危害和疾病的根源[15].部分农村生活垃圾燃烧、生产废弃物处理不当[13]、养殖场气体污染、露天烤串、预热馕坑、冬季煤炭燃烧取暖等是大气环境恶化的原因.

2新疆农村环境问题原因分析

2.1农村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系统有待完善,部分相关规定在自治区层面的实施细则有待落实.与农村环境相关的各部门(农、畜牧、环保)之间的协调工作存在问题,推脱责任,环境管理、监测、监督方面存在漏洞[13].

2.2农村环境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条件缺乏农村居民缺乏有效的反映通道,是现在农村环境的不利现状[16,1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二五”规划[18]中指出,截止2010年底新疆建立了乡镇环境保护工作站323个,占乡镇的40%.

2.3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较慢、农民环境意识薄弱新疆农村环境监测体系不健全,环保人员、执法人员难以直接深入到乡间地头,环境监管困难.调查发现在某市某村每两个街头放一个大型的垃圾桶,收取一定的处理费,但是垃圾桶作用不大.新疆以农业为主,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由于农民对生态文化的认识不够,大多数农民在自己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环境污染损害以后,不知道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更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19].

3新疆农村环境问题解决对策

3.1改善农村生态人居状态针对农村生态人居现状,积极完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改善生态人居状态.规范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排查饮用水源安全隐患问题;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实施细则,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处置工作,提升村民法律意识、环境意识.

3.2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完善乡镇环境保护工作站制度,积极推进乡镇环境管理组织建设,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落实乡镇企业“三废”处理、处置要求,细化畜禽养殖及其粪便管理办法,规范农用地膜回收与利用工作,积极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农药使用.

3.3多种形式推动农村生态文化发展,积极提升农民环境意识县级政府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等宣传阵地,多方位宣传生态文化理念.充分发挥村委会作用,定期开展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利用广播、墙报、宣传栏、横幅、标语等方式普及生态环境知识.村民小组进家入户宣传生态文明建设进展.鼓励村民义务开展保护生态环境活动等等.利用传统节假日(古尔邦节、肉孜节等)、传统聚会(巴扎、麦西来普等),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植入村民生产生活中.中小学校安排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题教育,开设环境类课程,通过“小手带大手”活动,提升家长(农民)的环境意识.

4结论

1.新疆农村环境问题的表现特征为:生态人居状态整体需要改善,部分村镇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生态文化发展滞后;

2.新疆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新疆农村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农村环境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条件缺乏,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较慢、农民环境意识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