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路规划标准

道路规划标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路规划标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道路规划标准

道路规划标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道路规划;快速发展;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的现状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的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举世成就,同时也面临的问题也许多大。如果不能够迅速的解决这个问题,,势必会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城市建设依附与道路的规划。城市的广场,社区街道,旅游景观等等的建设都应列入到城市道路规划的行列中。而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中,道路规划通常表现的很随意。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因素:首先,只顾眼前,没有长远的发展的眼光布局城市的定位;其次,城市道路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应突出地表现出来,一旦城市的整体道路规划确定下来,不能因为人为的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个体的经验者,他们更愿意在利益的驱使下,为寻求更多的财力,将土地出让。

现今道路规划过程中领导们总是以自己的意志进行判断好坏是非,使得道路规划的约束力不强,降低了人们对道路规划的信任和关注。首先,在城市的道路规划中,完全忽视了那些有深厚文化的底蕴的文物古迹,名胜风景,文化遗产已经遭到严重的损坏;其次,在城市的道路规划中,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另一方面却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强烈的冲击。最后,在城市的道路规划中,完全是追求速度忽视质量。有些城市完全是为了早日完成任务,早出功绩,仅仅是追求城市的道路建设速度,完全忽视质量的问题,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损失。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的城市道路的交通量在不断的增加,在道路上堵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解决许多机动车的要求,一般规划都是旧街道巷子加宽,增加机动车道。但是增加机动车的道路,占地面积越来越多,使得土地资源越来越少。

其次在道路的交叉口设计缺乏合理性。大的交叉口是整个城市主要交通汇合、转换、通过的地点,在交叉口范围内,车速运行速度慢,通行的能力小,事故的高发地。在交叉口的设计中,交通设施不够完善,主干道数不足,通行的能力与路段成反比,在交叉口排水的设施不畅,在下雨阴天雨水堆积;

城市道路功能跟公路相比具有多样性,组织很复杂,建筑密集,无论在地上还是地下布线很多,建设的周期短。由于城市道路是政府的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按照要求的工期完成,不得不降低标准。许多主干道路由于基础建设的不够牢靠,没有采用科学的原理建设,在投入使用的不久,就出现路面断裂,下沉等一些现象,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质量。在道路规划建设中,城镇化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初步统计将有2亿人口进入城市. 在当今城镇化高速发展和机动车迅猛发展的今天,之前的道路规划大幅度的压缩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的占地面积,许多主干道路,相隔700~800m,甚至是1 000m都没有一个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致使行人们随意的穿梭在大街上,轮闯红灯的现象导致了交通事故发生率逐年增高。

2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措施

在交叉口增强交通的信号,避免行人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相互的干扰对交通信号产生影响。道路上的排水设施要经常的检查和维护,不能使雨天的积水对道路的交通有一定的影响。今年北京暴雨对我们了很大的警示。道路中路面设计要根据科学依据,减少政府的影响违背科学的原理,要做好根基工作避免刚投入使用的路面就沉降,路面断开。

在城市道路规划过程中,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规划城市的建设需要采用先进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

需要依据本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所起的作用和所处地位,做好定位,制定有效的城市发展目标。

城市道路规划要坚持维护权威性和严肃性,反对搞政绩而朝令夕改,减少建设工作的失误。

遵循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辩证主义考虑问题,从基础着手,根据形势进行研究,这对于城市的建设规划很重要。不断的结合本身的问题,完善城市道路的规划体系,因地制宜,编造出更详细更专业的道路规划设计。加强对于城市道路规划的宣传力度,要人人参与,发动广大群众,多多为城市的道路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

城市的道路规划发展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各级城市市政建设部门需要将规划实施的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国土资源局做好土地的审批和使用,市政建设部门严格监督正在进行的规划工程要经常进行监督检查,若发现有些违法的行为,要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纠正或处理。只有相应的制度才能维护监督的权益,使得管理规划工程更顺利的进行下去。

道路的规划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提升城市道路规划的管理水平,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客观趋势。城市道路规划管理的工作需要进一步落到实处, 提高城市道路规划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准,是保障规划道路切实发挥作用的关键一步。而规划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准的高低, 具体的操作水平直接关系到道路规划管理的效果,关系到能否正确的实施。在道路的规划过程中要严格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要树立一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重视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着重保护生态的平衡,也要将道路的规划建设有一个科学论证,理性分析,合理定位,要不断的加强规划实施监督,提高道路规划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从而有利的提高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旭.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实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 版社,2010,5.

道路规划标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发展;道路规划;设计方案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问题在于居住区的道路规划问题。在居住区道路规划工作中,行人通行道与车辆通行道路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和重要,是一个同等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工作中如何协调和全面处理两者之间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同时其对于城市现代化建设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1.道路规划与设计概述

就目前社会发展而言,我国现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对于道路规划设计制度的引用较为模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缺陷。尤其是在车辆的设计、车速的控制和线路的规划等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这就给城市交通道路规划与设计工作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往往都是由于对于道路上车辆类型、车速控制以及道路结构设计上都是以设计人员相关经验来模糊的进行指定,而对于工作标准和规范制度上面还存在着极多的问题。随着近年来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大型、多功能居住小区不断的涌现来出来,这就给小区的道路的规划与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造成了道路日后维护的困难,甚至是出现了各种利益影响。

在目前的小区建设工作中,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种综合性和多功能小区建设不断提高,其使用功能、技术性、艺术性和价值观念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和多个因素,切这诸多因素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工作模式。因此在小区的规划和设计中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进行那个分析和完善,合理的总结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和工作流程,从而发挥出应有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模式。在小区道路设计中,由于其是一个跨越了多种学科的复杂性工作理念,因此,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就必然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深入总结和全面分析,并对于道路规划和设计章容易引起质量问题的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优化。

2.小区道路设计思路

2.1定位思考

在目前的小区道路规划和设计工作中,定位思考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环节,其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从方案的各个角度去全面思考和总结,针对不同的地段、不同的消费群体和不同的生态环境要求进行系统、全面的管理与完善,并合理的制定出道路的规划要求和设计主题。

2.2具体设计方法

一般来说,在目前的道路设计中,项目的定位是作为关键的环节,其在工作中是以做出设计内容和设计标准和最基础的工作模式,同时对于道路规划还需要我们根据居民出行要求为基础来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与优化,从而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益。

3.小区道路设计要点

在目前的小区道路设计工作中,通常都是从车辆、道路分类、工作技术以及设计指标等多个环节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模式,其在规划和设计工作中,也通常是从以下方面控制的。

3.1设计车辆

根据当前我国实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管理内容,在进行道路规划设计的时候应该要首先考虑小区居住居民的通行问题,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道路的设计是否能够允许消防车,救护车,商店的货物运输车辆以及垃圾车的正常通过。具体的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小汽车的道路行驶标准进行规划,并利用中型灾祸汽车的相关指标进行检验。

3.2道路分类以及相关的技术设计标准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城市居住区可以根据用户的数量多少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分别是居住区,小区以及组团三种形式。不同的级别道路拥有不同的道路衔接方式,另外红线规划的宽度也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的。

在实际的设计和规划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根据上表所划分的级别以及要求等等,确定特定的衔接方式和红线规划的宽度,并严格遵循城市主干道的设计车速,综合考虑以上多个方面的指标以后进行设计,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过往经验的0,5倍来处理车速,而转弯速度后直线速度可以相应的增大比例,最多不能超过20%,最终将设计得到的结果进行放大后进行比对分析。至于红线宽度的规划情况以及路面的基本宽度设计,我们可以看根据每车道的实际宽度,并参考城市等级以及居住区道路的级别来进行机动车道的设计。

3.3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指标

在进行道路的横断面设计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设计因素,比如说交通,环境,公共设施以及排水情况等等,并满足了经济合理的要求的基础之上,选定罪科学的道路路面宽度以及与各个设施之间的位置高差等等。

道路的横断面在设计的时候,无论是布置形式还是各个组成部分都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筛选,具体的要综合考虑道路的级别,类型以及通过车辆的速度,甚至是道路允许使用的最大年限等等指标都是不可忽视的,另外非机动车道的交通量,人流量以及交通设施,绿化和地形等情况也对居住区道路情况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城市居住区的横断面在设计的时候具体的应该考虑一下几个方面的指标。

(1)居住区的规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居民的总数。

(2)居住区内拥有小汽车的数量。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对拥有小汽车的数量进行一个预估,在此基础上做一个合理的分析。

(3)居住区的建筑高度。居住区的建筑高度对于道路的设计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应该根据路幅的宽度以及建筑物高度的比例来进行科学的设计。

(4)居住区的道路面具率。根据居住区的等级情况,确定道路用地所占据的比例,比如说居住区级应该控制在有效合理的范围内,通常情况下8%~15%是比较合适的比例。

(5)居住区的通风以及日照情况。居住区的道路应该要保持在一个良好的通风和日照的情况之下,尤其是对于那些主要道路的设计更应该要考虑。

(6)由于居住区的道路通常都用于居民的生活型道路,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受到路幅大小的具体限制,如果碰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有效区分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想方设法确保人车能够分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行人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状态下出行,具体在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时候,我们应该预留出适当的人行道宽度以及给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散步环境,同时停车位的占地面积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

道路规划标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管理问题;策略

1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城市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1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生态文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未来取向与整体观念是其最高行动法则;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的发展、节约自然资源是其基本战略;政府主导、科技导向、公众参与是其基本操作模式。在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战略里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持续性、持续发展及持续利用这三个方面。

1.2 城市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个城市的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其发展过程中时刻对居民的出行需求、道路设施的供应、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质量以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这几者之间的平衡进行良好的协调,并且还要注意以下几点内涵。

(1)注重后代的延续,不能将发展资源和道路资源耗尽,务必给下代留有生存空间。注重地方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的保护,保留地方特色,以求达到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协调。

(2)注重城市道路交通和城市环境以及城市土地的使用情况相协调,使其相互连接,合理性发展。

(3)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规划高标准化,管理过程严格化”的方针,要注意有序性发展。

(4)在土地混合利用的问题上,坚持平衡性原则,努力实现居住就业一体化的平衡。

2 城市道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1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2.1.1 规划与布局

由于历史的原因,本市形成的城市建设布局是解放碑为中心的单中心,这使得客流的出行表现了较大的随意性。除上班出行外,在商业布局上表现为集而不中、分而不散的状态。在投资上,在市中心区投资力度较大,对客流的吸引力更强。实际上,中心商务区(CBD)所能提供的交通空间是有限的,无节制地增加CBD的交通引力就交通的缓解而言是雪上加霜。这体现在规划上,就是在建筑物的改造或新建时没有进行相应的交通分析,至少没有仔细考虑新增交通对整个路网的交通影响。

由于在产业规划时对交通空间的考虑不足,交通的选择余地本已较小;而目前在城市建设上,由于各区的自增大,要进行宏观控制更加困难。事实上,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中,交通规划应处于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按照规划路网所能提供的交通容量来控制建筑物的规模。据此观点,国外许多大城市匀规划为多中心的布局,以便于客流管理和交通组织:即在各中心之间,可用地下或地面轨道交通进行大运量的、较长距离的客运输送;在各中心区内,再用公共汽车等交通方式进行近距离的客流疏散,这样便形成一种有序的交通状态。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入境的以及市内的交通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不同交通方式之间衔接的好坏,直接影响乘客换乘的方便与否。便利的乘换系统是形成快速交通系统所必需的。本市在规划及建设过程中,对换乘的考虑不足,这对进一步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不便的换乘系统使公共交通的引力大为降低。

交通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交通环境的考虑。大规模的交通设施建设会带来一系列的交通环境问题,如交通噪声和废气排放。在本市,各中心之间的连接主干道的修建使沿线居民饱受环境之苦,噪声所引起的烦噪不安、情绪激动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2.1.2 道路结构设施与材料

用于道路结构设计的技术规范的基本设计思想形成于70年代,这对当时交通流量情况下的道路结构设计是合适的。但今天看来,观点已不能适应当前需要,过于重视一次性投资,忽视了长期使用,城市交通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用性能,造成道路结构的三快一慢(设计得快,施工得快,损坏得快,跑得慢)的现象,浪费严重。

道路结构的早期损坏现象严重,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养护和维修。尽管如此,道路性能仍只能维持在低水平上。大量养护维修资金的投入,必然影响到新设施的建设,不仅影响了交通,也影响了发展。

不过,即便是用传统的设施修建理论所修建的道路设施,也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这是由道路设施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许多部门不重视道路设计和修建质量的原因。这样做效果不好,设施和投资未能起到应起的作用,浪费严重。传统上,修建方案的选择只考虑一次投资,如果我们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时,就会使问题更加明显了,视野更加开阔,注重发展的平稳性和持久性。

根据道路设施性能特点,本文将设施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为三个等级,即弱持续性、中持续性和强持续性。设施的修建,应按照中持续性或强持续性原则进行。其定义如下:

弱持续原则:设施标准低,损坏迅速或负面作用太大,影响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一种初期的生产模式。强持续原则:设施标准高,负面作用小;负面作用及其所造成的影响远小于发展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从而可用发展的效益去治理或补偿发展的危害),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持作用,是一种理想的生产模式。

2.1.3 道路管理

城市交通管理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交通管理,一是道路管理。现代化的交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反过来也要人们的行为有所节制,遵守交通法则。目前客观上本市的交通方式复杂,各种交通方式并存。另一方面,出行者的交通行为不规范,没有“节制行为、保持畅通”的意识,造成交通秩序的混乱。在交通管理上,对车辆行为的管理较为严格,而对行人大多听之任之。这样,交通秩序乱、道路通行能力低是必然的。

交通管理上另一个较严重的问题是缺少现代化手段,管理者不能及时了解相关道路上的交通量变化状况,所做出的交通决策有一定的盲目性,无法作出有目的的疏导。

从交通管理指导思想上说,交通管理尚处于原始阶段,交通管理者是把出行者当作被动的对象对待的,而不是把他们当着交通管理的参与者来对待,哪里堵塞疏导哪里,而不是防患于未然。这说明我们的交通管理缺少现代的手段,也缺少现代的思想。

在道路管理方面,对正常的维护工作未予充分重视,缺少预防性养护的意识。殊不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缺少科学的手段和大量可靠的数据积累,无法使有限的的养护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不能使设施保持最佳完好状态。 道路管理工作对已有设施性能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本市的市区地面车辆平均行驶速度良好的规划和管理可使设施的可持续性发生变化。

2.2 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

目前多种交通方式并存,各种交通方式均有对道路设施的要求。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的需求将是无止境的。虽说目前交通设施总体上是不足的,但不对交通需求加以适当的限制,则交通问题是永远无法解决的。

另一个可能造成大量交通问题的潜在交通需求是私人小汽车问题。汽车工业已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得以确认,若不发展私人小汽车,则汽车工业的支柱地位难以形成的。汽车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钢铁、石油、化工等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奠定基础。从纯交通的角度而言,极不主张发展任何方式的私人交通包括私人小汽车交通。但对于国家和个人而言,发展和拥有私人小汽车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一旦时机成熟,小汽车即会大量、迅速地进入家庭。就全国范围而言,应鼓励小汽车的发展,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镇。在本市,仅就其购买力而言,能够买得起私人汽车的家庭已为数不少,如无明确的政策,本市的汽车保有量将成倍地增加。

3 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随着车辆家庭化的进一步普及,这对城市道路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就要求了城市规划建设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还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我国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1 积极借鉴国内外各方面的城市道路规划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发展之路

城市道路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它需要考虑诸如交通供需、地方财力和土地等各种问题,是一个很考验地方政府的科学决策的工作。为了避免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不合理的问题,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就必须要有明确的发展策略,只有这样城市交通才能走上良好有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合理的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发展策略必须考虑到国家的政策、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的因素,并适当的参考国外的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多方面的经验而确定的。

3.2 改变以往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观念

我国传统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观念是:只是通过增加城市道路建设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这种观念必须要得到很好的改变,因为城市对于道路建设的增加的容量是有限的,而交通需求则会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大。所以只有对城市道路网的总规模和总容量有一个很好的分析,通过对现有道路交通的合理分配来缓解道路交通矛盾。比如城市中心区因其道路交通网容量有限而交通需求很大,就需要通过对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系统管理的进一步强化来满通需求;城市新开发区则有足够的空间来建设道路来满通需求。只有这样合理的安排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才能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3.3 增大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投入,统一规范道路功能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将增加对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投入,大力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网的密度,特别是支路和次干路的路网密度。在建设过程中要统一对快速路、主干路、支路等道路规范标准的理解,确保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相适应。

3.4 保护与发展并重,真正实现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一定要以人为本,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市民的出行环境,因此在规划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使得能够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要兼顾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历史文脉的保护并重,在旧城改造时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路网结构,选择部分区域为保护重点,保护城市历史文脉的整体性,进而实现城市发展于生态文明的和谐。

道路规划标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交通;道路规划;设计要点

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城市化发展进程也不断加快,在这种社会基础上,如何解决现有的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中最受人们关注和重视的话题,也是城市交通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为了保证城市交通的畅通、合理和有序发展,各地政府都投入大量的经历去进行交通管理体系和规划设计研究,并实现了管理机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利用与协调一致发展,从而为交通道路管理提示提出了一套综合、系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指导依据。

一、城市道路概述

在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了私家车辆的不断出现,也使得城市机动车辆数量不断上升,这就给原本已经拥堵不堪的城市交通道路带来了新的压力,大大的超乎了交通道路设计规划标准。另外,在中小城市的社会发展中,由于受到资金限制使得对于道路网的布置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加之受到私家车辆的提升而出现了新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出现使得道路工程变得更加拥堵,甚至是形成了出行难、交通事故多的城市发展特点。因此,在目前的城市发展中,做好城市道路设计工作十分关键和重要,这也是实现交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1、城市道路概念

所谓的城市道路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的条件和地域范围内按照一定的长度、宽度以及施工标准经过人工修筑、施工而形成的可以为行人、车辆通行提供方便的带状构筑物。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镇人口的不断密集促使了交通运输能力和作用的提升,也是的我国逐步迈入了小汽车家庭时代。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城市交通运输能力不足和交通拥堵现象的出现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更是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之一。

2、城市道路规划现状

在目前的城市道路规划工作中,其中大多数的道路规划都是以城市用地布置为主要的基础,以城市道路和交通流量的适用范围为前提来进行分。在通常情况下,在应用的过程中到道路的走向和道路的规划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模式,对于人口发展规律、城市交通流量要求以及车辆流动轨迹都提出了综合性的工作模式和概述流程,更是一种科学化、合理化的制定标准和工作模式。就目前的城市规划工作进行分析,其中我国的交通道路规划还相当于西方国家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规划水平,与这些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城市道路规划工作中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尽管如此,但是由于我国车辆较多而引起的城市发展问题较为严重,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在道路交通管理方面还存在体制上、行政上和技术上的问题。

随着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的深入开展,许多城市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而且一系列先进的交通管理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被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基本内容与方法

1、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

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是解决要不要管、什么时间管、怎么管、管什么地方等问题。通过规划,人们能预先知道管理策略实施后的效果,避免由于盲目管理而带来政策上的失衡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2、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基本内容

(1)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调查

应调查、搜集的资料包括:交通小区划分及小区经济、土地利用资料、交通网络结构及道路几何要素资料、历史道路交通量及流向资料、居民出行特征资料、机动车出行特征资料、货物出行特征资料、现有交通管理设施及效果资料等。

(2)现状分析与问题的诊断

从道路基础设施状况、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交通管理设施及现代化程度、交通秩序、交通质量及交通安全以及交通管理体制、政策、规划及宣传教育等方面对城市道路交通及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诊断。

(3)城市交通需求分析

通过交通需求模型的建立和计算(具体模型及方法将在下一节讨论),获得交通管理规划方案实施(评价)年份的各车种(客车、公交车、出租车、货车、摩托车、自行车)的OD矩阵,为后期交通规划提供规划依据和参数。

3、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操作过程

管理规划过程的核心是管理方案设计及方案评价。方案的设计是在掌握现状交通信息,分析出其存在问题,并预知未来交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方案评价过程是对未来交通运行情况的模拟过程,它是建立在掌握现状及未来交通信息基础上的。

三、交通需求模型的建立及发展预测

交通需求预测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工作的基础,要做好一个城市的交通管理规划,首先要对出行进行定量预测,并对某一交通设施或系统进行分析、论证,各个路段、路口以及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都必须满足现状、近期或远期出行的交通需求,因此只有搞好流量预测才能了解该路网能否满足该城市的出行需求,并由此加以改善。

1、出行生成预测

居民出行产生预测的目的是建立小区居民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与小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特征等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推算规划年各交通小区的居民出行发生量、吸引量。出行产生包括出行发生与出行吸引。居民出行产生预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交叉分类法、回归分析法、生成率法、吸引率法及平均出行次数法等。居民出行分布预测是将预测的各分区出行发生量、吸引量转化为未来交通分区之间的出行交换量的过程。

2、交通分配预测

在掌握各分区出行产生、出行吸引,以及出行分布情况后,即知道了各分区之间有多少出行交换量后,就可着手进行交通分配。交通分配就是把各分区之间的空间O-D量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上。通过交通分配所获得的路段、交叉通量资料是检验道路规划网络是否合理的主要依据之一。目前,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中应用较广泛的交通分配是随机用户平衡模型。该模型建立了路段行驶时间与路段交通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考虑了通行能力的限制,通过反复迭代计算,直至达到要求的精度为止,最后分配出各路段上的交通量。

道路规划标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道路工程;设计;质量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市政道路规划设计现状

1、城市道路规划比较随意

对于城市建设而言,必须做好道路的规划。在建设过程中,道路规划位置比较重要。城市建设包括广场、街道以及旅游景点建设需要和道路建设规划相联系[1]。现阶段,在城市道路建设中,道路规划缺乏完整性,比较随意。原因主要是表现在以下两个变化:①城市在不断发展,道路规划比不上变化的速度;②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存在谋取利益的情况,为获得利益,存在出让土地的情况,以上的因素对土地规划建设产生影响。

2、道路设计没有注意以民为本

在道路规划方面,人们群众缺乏参与力度。在进行规划时,领导在判断情况时主要是根据自己的抑制,道路规划失去独立性以及公开性,不能及时反映人们的需求[2]。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时,对文物规划失去保护的意识。城市的发展具有历史积淀,在发展的过程中,会留下相应的文化遗产。在对城市道路进行规划设计时,部分文化古迹以及风景名胜遭到破坏。在规划的过程中,也会破坏到生态环境。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的面貌得到更新,但是城市生态环境却受到很大的影响[3]。此外,在进行道路规划时,主要是注重速度。部分城市为快速的完成任务,只是片面的追求速度,忽视质量,导致城市的道路建设遭受损失。

3、规划设计出现的问题

首先是在道路拓宽方面我国城市道路的红线宽度通常比较窄,主干机动车道数量比较少,通常只是几条。近几年来,我国城市道路增加交通量,堵车的问题比较严重。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很多城市没有进行规划,直接对旧巷街道进行拓宽,机动车数量增加。机动车道比较宽,占地面积比较多,土地资源比较少。在对道路交叉位置进行设计时,没有进行合理的设计。大交叉口通常是重要的交通控制点,在交叉口位置,车辆运行的速度比较慢,通行能力比较低,容易出现事故。在设计交叉口时,交通设计缺乏完善性,主干道数量比较少,通行能力比较低,交叉口排水不通畅,在雨天容易出现堆积雨水的问题。其次,城市道路功能较多,组织比较复杂,建筑较为密集,在地下以及地下,具有很多的布线,建设的时间比较短。城市道路属于政府工程,具有特殊性,在进行建设时,主要是根据工期完成,会将标准降低。很多主干道在建设时,没有根据科学原理,基础建设质量不合格,在投入使用以后,会存在路面断裂等问题,道路使用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最后,在进行道路规划设计时,没有考虑到人口密集问题。

二、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应注意事项

充分发挥出道路功能城市现代化建设在设计交通工程时,需要考虑清楚道路功能,这不单单是设计者位移需要纳入考虑范围内的事情,除了交通性,还要充分考虑道路的生活性以及游览性,且在设计时还要将设计里面牵涉到的道路功能的特色问题考虑周到,只有这样才能为其后期投入使用提供便利,也才能充分发挥出更多更加全面的作用。

适应城市特色发展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日益加快,世界各国之间都涌现出了各种城市发展危机,大部分城市正在逐步丧失自己本身具有的特色,而走向同化的道路,这加剧了全球化文化问题的严重性。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得人们群众在精神生活上的需求逐渐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当然这里面就涉及到有关城市形象个性化的需求。所以城市设计人员在对交通工程设计时一定要建立在尊重城市发展历史、文化以及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基础上,加强城市整体形象的特色化塑造,从而将地方特色突出来,以便可以降低工程的成本。

注重城乡协调发展在我国,中小型城市城乡结合部车道多为双车道,道路条件比较复杂,车流混合,机非不分,所以导致车辆的行驶速度离散程度高。为了使快行车辆的驾驶员不必忍受在慢行车辆后面行驶,确保驾驶员安全超车,在对城乡结合部的道路设计中应尽量保证超车视距,以减少或避免超车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市政道路设计的措施

1、发现地域特征

在进行设计之前,需要做好现场研究。设计人员需要调查道路周围存在的景观,包括生态、人文以及建筑,寻找道路周边的特点。如果道路周围具有自然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道路的特点和自然的景观相结合,实现道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2、对道路横断面进行合理的设计

1、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横断面设计比较重要

进行横断面设计,主要是依据道路性质、等级等资料,组成部分宽度必须明确,做到布局合理。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注意事项如下:

对车道数进行设计。在车道较多的情况下,车辆停车、超车等问题,会影响到车道通行能力,导致交通集中,交叉口负荷比较严重,容易出现交通混乱,交通组织管理会增加难度。如果同向车道没有设置中央分隔带,由左至右,车道通行能力分别是0.9、0.8至0.9间、0.7至0.8间。从这里可以看出,依靠车道数量的增加,达到道路通行能力提升的方法不具有合理性。根据我国交通违章情况,在城市主干道中,双向机动车道的数量最好不能大于8条。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交通量增长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需要将道路网进行改善,进行平行道路的修建,对交通组织进行适度的调整,城市的布局进行改善,以此解决交通量较大的问题。

2、对人行道以及非机动车道进行设计

在未来时间内,非机动车辆出行还是主要的出行方式。在城市道路中,需要降低非机动车、行人影响到机动车辆交通的情况,非机动车的交通情况和行人的交通情况能够实现互补,在对非机动车道进行设计时,需要遵循原则是宁宽勿窄,不能将非机动车道进行盲目的压缩,在条件允许时,需要进行非机动车专用车道的修建,交通组织由局部发展到网络;在布置横断面的过程中,可以在相同的平面空间,布置非机动车道,并布置人行道。在实现进口道机动车道数量的增加时,需要拓宽交叉口,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原有断面非机动车道空间进行合理的利用,提高交通车道的质量。

3、对综合管线进行布置

在设计综合管线时,需要注意的原则是:①实行统筹规划;②进行同步建设;③局部以及整体进行协调;④技术以及经济进行结合;⑤近期以及远期进行结合;⑥临时以及永久进行结合。在布置管道时,应当先进行人行道布置,再进行车行道布置,如果管道检修次数比较多,需要在人行道进行优先布置。在设计主干道方面,可以借鉴外国的经验,于共同沟内,布置地下以及地上管线系统,对道路沿线环境起到改善的作用,管线系统管理比较方便,有助于解决反复开挖的问题。

4、公共交通设计进行完善

对公共交通进行发展,有助于对城市交通道路压力起到缓解的作用[4]。但是,如果设计不合理,公共交通会影响到机动车的交通问题。实践经验表明,在行道树外侧设计非机动车道,于公共停靠站位置,借助原来的非机动车道空间,进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设置,公共交通在通行空间以及停靠空间方面具有独立性,能够缓解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产生的干扰。

5、注意监督

城市道路设计比较重要。为保证道路规划的进展,相关部门必须落实规划监督工作,对土地审批等工作必须严格的审查,对规划中的工作进行监督,结合主管部门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对道路规划工作应当多进行监督检查,当查到违法的行为时,必须根据制度进行纠正或者是进行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分析我国市政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根据所在地市政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调查道路周边的文化以及自然景观,使得道路建设和周围的环境实现和谐,相关的部门强化监督工作,严格执行土地使用审批工作,提高市政道路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中的要点分析[J].价值工程,2014,03:112-113.

[2]杜斌.新时期我国市政道路设计初探[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