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治理一体化

城乡治理一体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乡治理一体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乡治理一体化

城乡治理一体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乡村治理;善治理念;美丽乡村;城乡统筹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75-02

一、善治是乡村治理的基本趋势

治理(Governance)主要用于与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进行了全面的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1]。我国学者则从不同角度分析治理和乡村治理的内涵,徐勇认为“乡村治理是通过公共权力配置与运作,对村域社会进行组织、管理和调控,从而达到一定目的的政治活动”[2];党国英认为“乡村治理是指以乡村政府为基础的国家机构和乡村其他权威机构给乡村社会提供公共品的活动”[3]。可见,对社会的公共治理目标是能够使公众尽可能广泛地参与发展决策,保障公众政治自由和参与决策权利的政治意愿,“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4]。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善治”(Good Governance)成为实现治理目标的重要范畴。“善治”就是良好的社会治理,它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国家与公民社会良好合作的一种新颖关系,善治“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和二者关系的最佳状态”[5]。

乡村善治就是通过治理农村社区以实现农村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动态管理过程。善治理论提示我们乡村治理的根本改善有赖于形成乡镇政权和公民社会合作共治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多中心治理体系,善治理念是改善乡村治理的必然选择[6]。首先,善治理念所提倡的多中心理念,为我国乡村治理中各种组织性因素提供了完善其组织和人事的基本准则。其次,善治理论有助于实现我国乡村治理改革模式由国家权力本位型向公民权利本位型的转化。再次,善治理念所提倡的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治理理念,有利于“信任”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和合作型治理精神和文化的培养。善治的网络治理理念有助于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尤其是政府之外的主体在改善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二、乡村善治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乡统筹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城乡统筹是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平等、和谐、协调发展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7]。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序转变。因此,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统筹发展的过程与手段,而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协调的现代社会结构的实现状态,是统筹发展的价值目标。

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城乡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与城乡居民生活均等化。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等战略举措正是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具体目标实现而展开的,这与乡村善治的推进也是密不可分的。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城乡统筹的基本要求

城乡经济一体化可以构建更大的区域统一体和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城乡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有效的乡村治理解决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农村土地有效利用的根本性问题。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协调城乡资源配置关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8]。乡村善治的基本目标是充分发挥乡村自治的基本功能,完善农民集体组织的运行和决策机制,实现土地要素功能的一体化、土地要素地位的均等化与土地要素流动的自由化。

(二)社会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延伸

实现城市与农村的融合和平等化,通过实行城乡空间结构优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等措施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和城乡共同繁荣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城乡统筹是对区域经济系统中城市与乡村两个共生单元的综合考虑、相互兼顾,以保持二者协调、持续发展”[9]。因此,未来的乡村治理应当围绕农村社区形态的转变,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社会化职能,为农村居民融入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综合平台。

(三)城乡居民生活均等化是城乡统筹的最终目标

城乡居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统筹城乡发展正是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民社会保障、增加农民权益等手段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一方面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实现农民的市民化,通过农村人口的城镇化以及农村人口待遇的普遍提高向市民转变。未来的乡村治理应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以保护农民权利特别是土地权利为核心,使农民能够以土地的权益来分享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成果,并建立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生存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善治的内在品质

乡村治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涉及国家的权力建构,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乡村善治作为一种目标追求实施起来,在现实中仍存在着种种问题或困境。如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对当前的农村治理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美丽乡村建设应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线,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着力构建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永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形式、农村建设管理模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核心内容,美丽中国战略是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提出的,“体现了中国现阶段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转变,是中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手段”[10]。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需要积极贯彻“善治”的乡村治理理念,以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和谐,而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密切联系的。

1.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统筹性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应将新农村建设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格局中来谋划部署、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具体实施途径,“美丽中国”是一个集合和动态的概念,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中国实践,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和保障[11]。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乡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生态富民与绿色乡村的基本目标。

2.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主体性参与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它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合理利益与个性发展[12]。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需要培养村民的主体性意识,鼓励和保障农民直接参与乡村公共事务,这种参与应该是有序化的制度性参与。村民的主体性参与也符合直接性参与民主政治的治理理念,强调公民对公共行政和政治生活的直接参与,有利于激活公民精神和培养现代公民,是政治和行政民主最充分的体现。因此,村民的主动性和直接下的政治参与是乡村治理的重点,包括制度化参与和而非制度化参与都有利于提高村民自治的程度。

3.公平法治理念下的和谐性构建

公平和法治是善治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障,乡村法治和公平是解决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的重要保证。善治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基于民主和法律的治理,亦即民主治理和依法治理,将管理社会事务和保护公民自由等都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公平法治的治理理念是为了构建真正的乡村和谐,包括村民之间、村民与集体之间,以及村集体与乡镇之间协调合作的社会关系。乡村善治的实现要求在乡村治理主体上、乡村权力流向上和空间上的多中心,要求变单一的自上而下权力流向为上下左右互动的多元权力流向。通过对乡村和谐社会构建,能够促进乡村治理主体间对公共权威的高度认同和相互合作,增进公平与效率,因此完善我国乡村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乡村治理机制创新是乡村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学者们一直所讨论的话题。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完善多元、自治、有效的乡村治理机制。传统的乡村治理是由政府主导下的治理模式,即所谓的“乡政村治”,但这种制度设计和实践中带有浓郁计划经济色彩的治理方式,正被市场经济催生出的多元治理模式所打破。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利益需求的多样化,嵌入市场因素的乡村治理模式成为乡村治理的趋势和必然。我国乡村治理应当适应多元化中心的趋势,充分发挥不同治理主体的功能,政府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转变职能,通过制度性安排来构建平等自主、具有活力的多元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2]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党国英.我国乡村治理改革回顾与展望[J].社会科学战线,2008,(12).

[4][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统治[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2.

[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6]刘峰.走向乡村善治:改善我国乡村治理之多维理论考察[J].湖北社会科学,2006,(9).

[7]周琳琅.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8]付光辉,刘友兆.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城乡统一土地市场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2008,(2).

[9]刘荣增.城乡统筹理论的演进与展望[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10]张伟.美丽中国战略的内涵、缘起及实施路径探讨[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城乡治理一体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目成本 控制能力 企业利益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房地产项目的实施,运作直至成功交竣、销售,是一个完善的体系,是一个房地产团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体现,是集体合力的结果。它涉及诸多环节和关键时间节点,如果不能恰当处理,或对时间概念掌握不当,将会对项目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专业化尤为重要,它将带动项目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以下观点和做法是本人的个人观点,妥否望同行批评指正。

项目策划阶是段影响工程造价主要因素,项目工程造价的高低主要取决与项目的建设标准,而建设标准的确定来源于项目的市场定位。

项目的市场定位

不同的商业地段适合不同的建筑类别,而住宅、商业及商业综合体的工程成本肯定因商业、住宅品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故而地段因素决定建筑类别,决定建设标准,也决定着最终的销售价格。

建设标准

建设标准有如下几个方面:(1)建设规模、(2)建设等级、(3)建设标准、(4)建设设备、(5)建设用地、(6)建设工期等。

项目前期投资估算及概念分析报告

以项目方案为基准进行测算。

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含:项目操作可行性,财务数据分析,融资前财务分析,管理的各项费用分析,项目利润回报及项目风险识别分析。

项目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主要因素

按住建部的规定,民用建筑工程分为: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三部分。

方案设计阶段:

设计说明书(各专业设计说明)、总平面图以及建筑设计图纸、设计委托或合同中规定的透视图、鸟瞰图、模型。

初步设计阶段:

各专业设计文件、专业设计图纸,含主要设备及材料表(但对简单民用工程而言,可省略)

施工图设计阶段:

应形成所有的专业设计图纸。含图纸说明,图纸目录,主要设备和主要材料表。

建筑设计对工程造价影响主要因素

拟建建筑物平面形状

一般来讲,平面形状越简单,如长方形、正方形其工程造价越低,通常我们所说“火柴盒”建筑就属于这一种,适用于居民住宅或居民改造项目,而平面形状越复杂,如曲线、折线、圆弧等越多的建筑其造价就越高,这类建筑大部分为商业公建或办公楼、酒店、宾馆等公共设施。

对民用住宅而言,掌握好长、宽此问题即可解决,一般住宅单元以3-4个为组合,房屋长度控制在60-80米较为经济,适当加大住宅宽度有利于降低造价。

拟建建筑物的层高

在建筑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建筑层高的增加会引起工程造价增加。

各种墙体、粉刷、装饰费用增加;

导致热源、节能及各种管道费用增加;

楼梯间及电梯设备增加;

施工垂直运输费用增加;

劳动力工时相应延长;

民用住宅层高一般不超过2.8米,如设计中采用2.9米、3.0米,居住房间得到满足舒适性,应适当提高销售价格,以平衡工程成本;

如由于层高增加导致建筑物总体高度超标,后果是改变建筑结构形式,导致大幅度工程成本增加;

拟建建筑物层数

建筑物层数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建筑类型、结构形式而不同,须区别对待。

如增加一个楼层,而不影响建筑物结构形式,单位面积造价会降低,但由于建筑层数的增加导致建筑结构形式发生改变,单位面积造价肯定会增加,如:框架结构改变为剪力墙结构或砖混结构改为框架结构。

总之建筑物越高,楼梯、节能及电梯、供水设施、消防费用均会增加,同事增加建筑物维修费用。

单位面积钢筋、砼的含量指标

由于钢筋、砼的价格指数、权重比例在建筑工程成本中较高,所以钢筋、砼平米含量越高,其项目工程成本肯定增加。

单体设计中应合理控制钢筋、砼含量以降低成本,实际中采取类比法,以相似建筑结构形式,相似建筑物体型为看考对象进行类比。

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形式

通常建筑物建筑形式有:砖混结构、砖木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及简体结构、钢结构等,合理确定拟建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对工程造价控制很有成效。

建筑材料、设备的合理选择

应本着“合理、经济、实用”的原则,对建筑材料及设备进行选择,可通过对源头生产厂家进行招投标选择,将对工程造价控制起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工程造价控制是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选择恰当、合理的设计标准是尤为重要的。

项目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施工方案的合理确定

施工场地的狭小、岩土报告的各异以及相邻建筑物等诸多因素,均影响方案的选择,尤其是深基础施工方案必须报市深基委专业评审后方可施工。

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是一举双赢的措施,既可提高施工效率,又可降低工程造价。尤其是高层建筑基础部分的施工方案,应由专业施工公司会同发包方协商解决,同时应在项目标段发标时,明确此方案费用是否含在项目投标价格之中。

工程各类表变更对造价影响

一般工程建设周期较长,涉及经济、法律、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较多,建设的环境也都不一样,应客观、实际、依法规或惯例来合理确定设计变更和其他类型工程变更。

合理的工程设计变更

合同双方应依据施工图不完善之处,会同设计人一并协商,由设计人出具施工变更图纸,会同双方应依据变更图内容以及原合同对变更之规定,按程序、原则确定相应价款,以免“秋后算账”。

避免施工图中主材及设备的更换

一般来讲,施工图中主材和主要设备对造价额组成影响较大,没有特别的使用功能,禁止改变主要材料的品种、名称、规格、等级,对设备亦是如此,否则建安成本肯定增加。(这里的更换是指更高的主材、设备)

现场工程师的口头指令

由于各种情况在施工现场的发生,导致合同双方未履行相关手续,以工程师口头指令为准,导致后期合同双方结算无法进行,这种行为应是明令禁止的,要事先统筹按程序办理。

谨慎对待工程变更单内容

现场变更单鉴定均以书面文字形式出现,由于中国语言汉字的表达丰富,涉及其内容的规范、各种数字尺寸,以及计算可否相等,均应考虑到双方结算时是否可行,应认真对待。签单人一定现场核实,再与变更单内容核对是否一致为妥。

防止结算时后补工程变更单

对满足结算条件的标段,合同双方应明确在递交结算资料的时限,一般以文字表述。

如在承包方已上交竣工资料,无质量问题、无农民工拖欠工资等问题,且拿到竣工备案报告,发包方应明确告知对方竣工资料上报时限,如2日或7日内,关键问题是上报后不允许再增补,增补内容一律视为无效单(应以文字形式表述),否则后续增补工程变更单的情况一定会出现,最终将影响工程造价。

严格按图纸施工

现场应严格执行施工和验收规范,认真按图施工,不允许出现减厚、材料代替现象发生,否则应拒验,直至整改合格。施工中防止走验收规范边缘的做法。

合理控制项目工期,确保业主顺利入住。

做好部位验收,是单体工程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如:基础部位、主体部位、节能、消防等等),否则导致总体验收延迟,使销售对业主承诺不到位,导致业主索赔事件发生,影响项目的后续销售,使项目成本增加。

基础部位验收;

主体部位验收;

外墙保温、节能监测验收;

外窗淋雨监测验收;

空气(室内)监测验收;

避雷监测验收;

消防监测验收;

配套设施验收(煤、水、电、气等专业类);

竣工验收;

确保业主入住时间与专业局准入证时间的对接;

做好现场各类问题的准确、有效文件如下:

对承包方工程减项的文件;

对承包方未完成工程内容(甩项)的文件;

对承包方延误工期的文件;

对承包方在投标文件中明确承担的相关费用,但实际中未发生的文件;

合理利用双方合同条款中,对方应尽的义务;

上述文件在双方结算时一并考虑。

做好项目验收前的最有效一个环节

项目交竣对合同双方意义重大。对发包方而言,实现对业主的承诺。对承包方而言工程款支付来解决发包方及材料商的款项,以减轻资金方面的压力。但如果发生发包方处理不好这一重要环节,也会导致项目成本增加或品质下降。

有如下几个方面:

层面防水功能完好;

外檐的整洁度良好;

楼内公共空间的整洁度完好;

业主单元内(含门窗)整洁度良好;

业主单元内各项使用功能良好;

业主单元内无墙石起砂、无异味、无漏雨痕迹、无露钢筋等质量缺陷;

各专业委局专项验收完成,拿到合格报告;

上述问题如有存在,应限期进行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竣工验收。

城乡治理一体化范文第3篇

论上分析政策、要素、产业化等因素对城乡一体化的推动作用,并阐述了城市主导型、乡镇主导型以及城乡融合型等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动力机制 实现模式

1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也是政府部门的政策侧重点。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政策(制度)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体现的国家和政府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适应,是社会领域的一次变革。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式,在思想观念上是一次有益而大胆的更新,同时也是政策上的一次巨大的变化。城乡一体化解决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思路问题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也是对二元经济结构的一次有益调整,对城乡产业布局和城市与农村利益关系的再调整发挥重要的作用。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

2 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2.1 城镇化政策导向

中国的城镇化,经历了控制城镇化、推动城镇化、引导城镇化和鼓励城镇化几个阶段。2010年和2012年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中都强调,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同时也要求未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产业布局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积极引导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引擎作用得到了高度的认同。

城镇化的政策导向,加速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也加速了城市与城镇之间的经济、文化等的交流与沟通,在政策上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

2.2 农村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备和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农业产品也可以实现产业化,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为城乡一体化奠定经济基础。农村的城市化过程本质上是农村的传统村落向现代社区演变的过程,使留在乡村的居民逐渐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农村生产效率的提高所带来的城市化,促使农村在就业结构、生活方式、居住条件、价值体系、社会保障等都发生较大的改变。

2.3 城乡要素流动的需要

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涵盖了贸易、城乡协作,资本投资等领域。城乡贸易以经济分工为基础,实现要素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城乡协作与贸易有一定的区别,贸易仅仅是一种市场化的平等的主体之间的利益交换,而城乡协作是一种经济利益的联合,通过不同组织形态,提高城乡之间的商品、劳务、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的组织化和集约性程度。资本向农村转移的主要成因是由于成本的逐利性决定的。农村在劳动成本、资源禀赋、物流成本等方面表现出优势的时候,原有的集中于城市的资本就会转向农村。当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贸易、写作、投资与被投资逐渐增多的时候,城乡一体化进程就被加速了。

3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模式

3.1 政策导向型发展模式

政策导向型发展模式以政府政策导向为主,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的公共政策干预,利用政府规划与调整,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该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城镇化的发展,能够注重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准确处理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关系。

3.2 市场导向型发展模式

以市场为主体,靠市场的自发行为来推动城镇化,政府很少介入到具体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采取自由放任的宏观政策。市场导向型发展模式虽然能够高效配置资源,但政府调控手段比较弱,容易出现重复建设、产业同质化、城市无序发展等问题。

3.3 都市圈发展模式

都市圈是具有单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以及与中心城市具有密切经济社会联系的、一体化的次中心、城镇和农村所构成的圈层式地域,是中心城市聚散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范围(张建华,洪银兴,2007)。都市圈一方面是经济圈,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圈。都市圈在形成的过程中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次中心城市以及周边地区,带来各种生产要素的聚合,形成不同空间下的职能分工与协作。都市圈模式,能够推进城乡的协同发展,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提高土地在使用过程中的粗放经营问题,实现集约化使用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洪银兴. 都市圈内的城乡一体化[J].经济学家,2007.

5.

[2]张果,任平,周介铭,何景熙.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12.

[3]胡金林.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09.12.

[4]杨玲.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与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5(09).

基金项目:

辽宁社会科学院院内基金项目“建立健全辽宁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问题研究”。

城乡治理一体化范文第4篇

职业能力 影视动画专业 课程体系 高职

目前,随着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需要一大批精通影视动画制作流程和胜任岗位要求的从业人员,要求动画人才不但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应具备岗位职业能力。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是影视动画产业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基于动漫行业的调研,从动画岗位能力要求出发,对动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和重构。

一、动画企业岗位职业能力调查及分析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的学生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因此,我们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需具备剧本创意及动画表现能力,精通影视中后期的制作软件,熟悉影视制作流程;方法能力即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优秀的创新能力,精通创意方法和信息处理;社会能力即良好的客户心理把握能力和业务谈判能力,有高度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所以,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培养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为目标,只有明确专业职业岗位群及其岗位能力要素的具体内容,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要求的人才。

二、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影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动漫公司、游戏公司、数字多媒体公司、广告制作公司、电视台动画部、出版社、网页制作公司等培养实用型的动画生产制作的高级人才。

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是以实际生产过程和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积极与企业合作,通过对影视动画专业岗位群的调研、讨论、分析得到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成行动领域(由岗位工作任务向行动领域转换),再将行动领域对应到学生核心学习领域的课程门类(由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继而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与实施(由学习领域向学习情境转换)。

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完全打破了学科界限,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体现了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并将行业标准和行业认证引入课程,使课程更符合职业工作实际。

三、以典型工作任务过程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二维、三维方向的全部课程都是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根据具体化的工作过程,分解成若干的工作项目或任务,然后,再把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的学习项目,分析每个学习项目的具体学习内容。表1给出了二维方向工作任务表体系表。

构建合理的技能证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安排了Corel认证产品专家(Corel Painter)、Adobe认证产品专家(Photoshop)、动画师、插画师、三DS Max动画工程师(一级)、三维动画工程师、Maya动画工程师(一级)等资格证书考试,并把这些考试中规定的全部内容在教学计划中予以体现。

四、完善制度保障和教学评价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立不仅要有学校的教授专家,还要有具备一定理论素养和丰富影视动画制作经验的经理、技术人员、专家、学者参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课程设置的优化,指导专业改造与调整,参与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实训教学等。,表2为基于过程化的学生评价体系。

根据工作过程为导向、专业岗位群的需要划分教学模块,以专业技能等级证为考核标准,以学生自身因素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岗位,实行分流培养,实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实践为载体,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

结语

总之,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地实现高职生就业需求和技能培养的需求,同时也注重教学任务实施的可行性和操作性。高职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学校和教师不断学习国家关于高职教育的政策,不断认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断更新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逐步提高高职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

(注:本文系重庆市教委2009教改研究项目“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影视动画专业‘双基’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卢利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的理论浅析[J].论坛,2007(3):100-101.

[3]胡蓉珍,谢日星.职业教育关于制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计划的思考[J].职业时空,2008(6):140.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

城乡治理一体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职业教育 内涵 理论预设 路径

[作者简介]谭璐(1973- ),女,广东台山人,广西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柳州 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JZD004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012-03

一、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解读

从词源上来看,“一体化”的概念主要出自拉丁语的“integration”,其本意为“革新”,翻译成汉语后其含义则是“将各个部分组合为一个新的整体”①。早在19世纪末期,英国著名城市学家哈沃德・艾本泽(Ebenezer Howard)在其《明天是最好的变革路线》一书中就提出“城乡一体化”的概念,书中倡导“要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结构来取代城乡对立的二元分割的旧社会形态”②。在此基础上,很多学者也对城乡一体化展开了相关研究,并针对城乡一体化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如张涛等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在城乡统一发展的规划基准下,实现城乡之间各个要素的自由流动、互通互融、相互协作,最终实现城乡社会之间协调发展的和谐形态③;黄爽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从各自的优势出发,谋划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和富裕的方略,最终实现城乡融合。④

综合我国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定义,我们将城乡一体化概括为:当一国生产力与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或阶段时,社会的结构化转型迫切要求打破城乡二元制的社会经济结构,缩小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这时就需要通过政治、经济、管理等体制的改革,以实现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等领域的“共存、共荣、共促、共发”,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等方面的一体化。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概念衍生

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了阐述。部分学者从“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现”这一研究视角出发,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就是城乡一体化在教育层面的目标实现。还有部分学者从城乡教育公平与均衡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本质上就是为城市和农村的受教育者提供平等、均衡的受教育产品和环境。

综合各个学者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论述,笔者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就是为了满足城乡居民对物质和文化的共同需求,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把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谋划,通过教育体制改革,以打破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在教育资源配置、规划发展、政策保障、体制机制、内涵建设等层面达到一体化,最终实现城乡教育共同现代化的过程。

(三)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内涵的界定

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作为城乡一体化的三级衍生概念,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我们认为,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是指打破城乡职业教育的二元结构,将城乡职业教育纳入一个共同的职业教育系统环,在职业教育系统环中通过整合城乡职教资源,实现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共融、联动”,最终呈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职业教育局面,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的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城乡教育一体的发展过程与目标。

二、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理论预设

(一)共同体论

共同体理论作为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方式的理论化表现,是指人类基于一定的生活需要或生活目的,组成的一个具有稳定性和共通性的交往或生活圈,同时也是人的组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将处于两个端口的城市职教与农村职教进行完美衔接,组成一个职教共同体。在城乡职业教育的共同圈中,城乡职业教育有一个共同的公益性目标,即为了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共同提升,满足城乡对职业教育的共同需求,在城乡职业教育之间所开展的相互维系和帮扶。城乡职业教育作为职教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兼顾城市职教与农村职教双方的共同利益,使两者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发挥超个体功能,实现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提升。从根本上说,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将城乡职教作为一个共同体进行调配,也从政治体制层面打破了二元格局的枷锁,对实现城乡职教的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育公平论

教育公平论不仅要在理念层面体现教育起点、过程以及结果的公平与正义,更要在实践中进行落实。教育公平与教育均等不同,教育均等论强调的是教育的均等化与平均化。⑤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不能直接断定两者无法相容。在一些特定的情景中,教育公平是一种无视个体差异的人人平等,而且把量的均等化作为实现公平的重要手段。但在另外的情形下,教育公平和教育均等作为一对矛盾体共同存在,两者的指向也存在差别,过于追求量的均等化会对教育公平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个体间的差异进行量的区别划分可能会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城乡职业教育公平的衡量标准与教育公平的衡量标准具有共性,可以用职业教育的起点公平、职业教育的过程公平以及职业教育的结果公平这三个标准来衡量。职教的起点公平是实现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因此,必须打破二元化的职业教育城乡招生体制,才能使农村职教生不输在起跑线上。根据教育的公平论,在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教育起点的公平,然后再实现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三)社会和谐论

和谐社会论作为教育发展的理论支撑之一,在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的经济和综合素质的不平衡。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只有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存技能水平,才能间接地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化解城乡发展的二元矛盾,这也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与规律。贯彻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必须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妥善解决城乡职教间的利益差别和冲突,这也要求在教育发展和改革中,既要尊重城乡职教的差别,也要利用教育行政手段促进二者的利益融合,以合二为一的模式统筹规划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路径。

(四)城市发展论

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和思路符合我国城乡发展的路线,也是城市发展论的要求。城乡差别是马克思早年提出的三大差别之一,也是首先要解决的差别。具体而言,要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城乡依存、城乡分离和对立、城乡融合。对此,很多学者也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进行了设想,如周家来提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要经过“乡育城市―城乡对立―城乡相融―城乡一体”这四个阶段。从这方面看,我国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由城乡对立到城乡均衡、再由城乡均衡到城乡统筹,最后达到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这个过程也符合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规律。

三、实施城乡职教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一)积极推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一体化

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在于通过城乡统筹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师资、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⑥

1.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或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实现城乡职业教育间的资源共享,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一般来说,教育资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软”性教育资源,包括智慧型的师资力量、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等;另一部分是“硬”性的物质型资源,包括校园校舍、图书、教学设备设施、教学场地等。推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一体化,需要软硬兼施。

一方面,在职业教育的“软”性资源共享方面,要建立城乡职业院校的教师交流或流动制,在城乡区域化之间实行教师的流动化教育教学。实施职业教育教师在城乡之间的岗位流动制,不仅能够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也能加快职业教育教师的成长;在职教信息技术资源的城乡共享层面,构建一套城乡职业院校信息交流服务平台,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可重复性、可复制性、再增值性等特点,研发出一个城乡职校的招生、技能培养、就业的信息服务网络,实现城乡职业教育在学生培养全过程的信息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在城乡职教的“硬”性资源共享方面,由于城市职业教育的办学物质条件远远高于农村,可以开展城市职业院校扶持农村职业院校的帮扶办学活动,共享教学设施、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在帮助农村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实现城市职校硬件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要加快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结构性优化和调整,不断加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落后地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只有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配套设施,才能吸引更多的职业教育人才。政府可以将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实施优惠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农村职教的投入,打造一个全域型的城乡职教一体化建设试点区。加快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还要注重城乡之间的平衡,在城乡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方面不仅要锦上添花,还应雪中送炭。与此同时,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不是城乡职业教育的同质化、对等化,而是在强调城乡职业院校特色与个性基础上的共同发展,即要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文化背景和学生的差异,配置不同的职业教育资源。

(二)不断加快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城乡一体化

1.建立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城乡管理制度。推进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建设,先从管理制度入手,建立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管理制度。⑦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仍以县为核心,由于范围过小,无法实现更高层次的统筹,与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目标存在很大的差距。众所周知,县级政府财政与资源的制约性很大,管理权限和管理能力也比较有限,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过程中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城乡差距过大的现实无法得到真正的缓解,在教育方面更是如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从政府管理体制中找到突破口,提升统筹主体的管理级别,拓宽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统筹区域和范围,如可以将对教育的城乡统筹主体上升为市级管理的范畴,在市域范围内由市政府对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处理职业教育投入、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管理等重大问题,这样可以大大增强与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内涵的契合度,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别。

2.建立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城乡投入制度。教育投入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发展,城乡职业教育之间的发展差距很大一部分归因于我国存在已久的、不合理的城市偏向的教育投入制度。⑧在职业教育资源的占有量层面,要落实“财政中立”与“重点补偿”的政策。第一,要建立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制。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职业教育的弱势局面,就必须提高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拨款额度,统一城乡之间的教育经费标准。此外,还要加大对农村贫困职教生的财政投入,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第二,构建各层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基金的责任分摊制度。为了保持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性,需要拓宽教育经费的来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通过建立“以中央政府为主体、地方政府为辅”的教育财政分担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力度,由县级政府按一定标准进行扶持。第三,完善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证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化和透明化。此外,还要健全职业院校的财务公开与投入绩效考核制度,保证教育经费使用效用最大化。

3.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城乡办学制度。加快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办学体制的建立,打破城乡二元办学体制的束缚,推进城乡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协作,积极探索城市职业教育帮扶农村职教发展的模式与机制。第一,加快办学体制创新,探索多元化的职教办学体制以拓展优质职教资源⑨。城乡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就是在整合现有职教资源、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用的前提下,拓展职教办学的增量资源,从明确政府责任的基础上,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如社会团体、行业、企业以及个人参与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的办学资源。第二,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在城乡职业院校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其办学管理的自,同时还要根据职校的类型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探索职业院校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公私合作等方式,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职教办学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

4.建立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城乡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从根本上说是教育质量的差距。要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建立职业教育一体化的质量保障制度尤为重要。具体来说,质量保障制度由质量评价标准、检测流程、问责与改进体系等构成。第一,从上到下依次建立国家、省、市、县域的各层级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标准,在制定该标准时应兼顾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宽泛性以及差异性。第二,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的质量检测与评价标准,对教育质量标准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监测与评估,以保证质量标准能够顺利落实。第三,根据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结果,及时向被测评的区域和院校反馈信息,对管理或教育质量未达标的区域或学校提出改进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

(三)建立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教师管理机制

1.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师资管理机制。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教师人事制度是对教师这一重要资源进行配置的相关规则。⑩从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视角加以审视,当前的教师人事制度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制度瓶颈,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城乡职业教育教师人力资源的规划上,缺乏统筹安排,导致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第二,在职业教育教师的选聘制度上,存在教师资格审查机制不健全以及教师编制缺乏弹性的问题,导致农村教师队伍封闭性老化、结构性短缺、教师“终身制”缺乏激励机制、“代课教师”待遇不公等;第三,在教师的绩效评价制度上,存在着评价标准不健全,对农村职业教育教师的绩效评价不合理、职称名额少、晋升难等问题;第四,在教师的培训制度上,存在着农村教师的培训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包括职前职后教育脱节、培训内容背离农村教师需求、培训成本的负担缺乏制度安排等问题。

在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要提升农村职教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教师管理制度,建立一个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师资管理机制,这也就需要取消城乡教师编制的层级化,实现城乡教师编制的统一化。第一,在教师编制管理方面,要取消城乡教师之间的差别,这样有利于教师的城乡流动。可以将教师管理提升到市级范围内进行统一标准化管理,进而突破县域管辖的限制,实现教师层面的一体化。第二,在教师流动的制度化建设方面,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化体系的构建,保证职业教师资源在市域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实现职业教师资源在城乡间的共享。此外,还要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以避免优秀教师的结构化和地域化流失。

2.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师资共建机制。搭建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师资共建机制,就是把城乡职业教师的招聘、培训、晋升与考核连接起来,在城乡职业院校间用一个共同的标准在市域范围内统一开展。11首先,城乡职业院校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基础上招聘教师,吸纳优秀教师充实到城乡职业院校。其次,要不断完善教师技能资格证制度,保证教师的入口质量。再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或评估,保障考核的公正性与客观性,同时还要科学地使用教师考核结果,在城乡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选拔机制。最后,加强新进教师与在岗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构建科学有效的城乡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机制,并且要不断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的投入,使农村职业院校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免费培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此同时,针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还应注意提高培训质量与实用性,构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解决城乡职业院校教师的自身需求。

3.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工资待遇机制。在构建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工资待遇机制时,要重点解决农村职业院校教师待遇较低的问题。统一城乡工资待遇,本质是完善城乡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城乡师资民主管理制度的过程。这几乎在每次教师工资改革中都有提及,但未有实质性推进。事实上,职业教育城乡管理的不民主,造成城乡职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被忽视,进而导致整体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质量下降等冲突加剧,这是导致很多教育问题的根源所在。从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农村职业院校在教师工资、住房、医疗、培训等方面,与城市职业院校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对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很多农村职业院校很难留住人才。因此,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工资待遇机制,就是使城乡教师共同享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享有共同的薪酬待遇、福利待遇以及社会保障等服务,而且还享有对艰苦条件的额外津贴与补助,切实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工资待遇制度,保障教师的权益。

4.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培训机制。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推进,亟待改革教师管理制度,从而为实践创造可能空间。而在这一系列需要变革的制度清单中,教师培训制度无疑是其中的关键项目。教师培训培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这就需要有强大的政府作为支撑。12要建立健全城乡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机制,特别是将针对农村教师的培训经费专门列入政府的年度开支预算,进而不断提高农村职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同时,还应建立城乡统筹的教师培训体系和农村教师全员免费培训的新机制,进而提高教师参与岗位培训的积极性。

要想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就必须从教育资源共享的城乡一体化、教育制度建设的城乡一体化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等几个方面入手。真正的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应建立在城乡职教平等地位的基础之上,通过职业教育城乡一体的机制体制保障,促进城乡职业院校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管理水平以及教师资源等的全面一体化,从而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共同、有序发展。

[注释]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78.

②Ebenezer Howard.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M].Routledge Chapman & Hall,2009:145.

③张涛,罗旭,彭尚平.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2(27):5.

④黄爽.成都市农村应大力发展小城镇[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27.

⑤李玲,宋乃庆,龚春燕,等.城乡教育一体化:理论、指标与测算[J].教育研究,2012(2):42.

⑥黄永秀,朱福荣,全.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2(16):72.

⑦张旺.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J].教育研究,2012(8):17.

⑧张涛,熊爱玲,彭尚平.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8):11.

⑨于月萍,徐文娜.论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度体系的构建[J].教育科学,2011(5):4.

⑩孙冬梅,胡慧妮.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价值追求[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