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核算的相关性

会计核算的相关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核算的相关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核算的相关性

会计核算的相关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会计模式 管理会计职能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183-01

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今天,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会计模式被计算机逐步取代,医院会计工作将走向何处,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坐等会计工作的空间日益缩小;还是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转变和延伸会计工作的职能,进一步发挥会计对医院经济活动调节、指导、约束、促进的能动作用,答案很明确,那就是向管理型会计转化。

一、当前医院会计工作的现状

管理会计始于上世纪20年代,80年代引入我国应用于企业单位。而管理会计在医院的应用却刚刚起步,目前管理会计已为一些医院的会计人员所接受,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也正为会计工作所应用。但是,仍有部分医院依然停留在简单、传统的核算型会计模式上,这些医院对管理会计缺乏必要的认识,观念陈旧,领导重视不够;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甚至有的是“半路出家”,部分财会人员一身多职,疲于应付,工作停留在账表处理等日常业务上,工作得过且过,按部就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加之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缺位,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难以推行。手段仍比较落后,基本不参与医院经营管理,致使财务人员很难发挥领导的参谋助手作用,导致医院经营管理水平低下。为适应新的形势,医院必须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这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学习先进经营管理理念,促进知识更新,引进科学管理经验、方法,发挥管理会计在医院经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二、医院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必要性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医药体制改革的推进,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医疗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都对医院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经营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情况下,医院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变化,加强医院经营管理,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办院宗旨,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现代医院面临的首要问题。医院面临的新形势需要医院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及方法,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有效地加强医院的经营管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而管理会计在医院的运营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核、评价以及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病人费用负担、提高医院经济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医院会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与研究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强化医院内部经营管理,为医院管理服务。可见。医院管理会计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提供医院管理信息,为医院管理服务;二是参与医院决策,强化医院管理;三是实施绩效评价,促进医院发展。

三、管理会计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职能

管理会计完全冲破了传统会计条条框框的束缚,是在广泛吸收现代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现代数学和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是通过预测、决策、计划等环节提供有关未来信息的会计。传统的医院财务核算会计时期,会计人员只能忙于应付核算,而无暇从事管理,再加上由于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理论上的误导,人们也不去研讨有关会计的管理职能。而现在人们获取会计信息逐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传统医院会计理论和方法对会计信息处理和利用的制约、指导作用有所淡化,这就使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利用成为可能。管理会计就是一种实施管理职能的会计,决策和控制是核心,是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在内的全过程的管理,其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职能。

1.预测职能。医院应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预测作用,按照医院的运营目标及方针,依据过去和现在的信息及医疗市场的发展变化,运用一定的预测技术,对医院未来的发展趋势、医院市场竞争变化、医院技术发展、医疗成本、投资及资金需求等做出科学的预计和推测,为医院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料。

2.决策职能。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决策占有核心地位,决策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成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医院财务人员应根据医疗市场的发展变化,运用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对医院运营战略、方针、目标措施等做出合理的评价,选择最优的实施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事前、事中控制,以促进医院的持续发展。如对利用融资租赁方式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可行性进行分析,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等。

3.规划职能。医院在决策的基础上,应对未来医疗服务活动进行安排和策划,将事先确定的医院未来的发展目标进行分解、量化,并编制医院的全面预算,力争使医院的人、财、物等资源在时间上、空间上得到合理有效地配置及使用,合理组织医院的医疗活动,并为控制和评价提供依据。

4.控制职能。控制是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控制的标准概言之是合法、合规、有效,从而确保目标的实现。医院要根据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对医院可能发生和实际已经发生的各种有关的财务及其他信息进行收集、对比、分析,以保证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能按既定的目标进行。而且要对医院整个经济活动实施全过程控制,事前应确定可行的标准,并根据执行过程中的实际与计划发生的偏差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发现可能发生的差异及原因,以确保医院医疗服务活动的正常运行。

5,评价职能。管理会计的评价作用是保证医疗活动得以有效进行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和控制决策、计划、执行及实现医院运营目标的可靠保证。医院应定期对各部门、责任中心实际完成的业绩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逐级考核各责任单位有关指标的执行情况,评价员工的业绩,从而为医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供必要的依据。并根据其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找出成绩与不足,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以便改进。

四、医院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医院管理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单位,也可以是一个单位内部的任何一个责任部门,期间可以灵活多变,计量不必那么精确,依据法律不需那么严格,所提供信息用于医院内部管理,着重依据现在、面向未来。而医院财务会计主体必须是一个单位,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严格划分会计期间,计算必须精确,要严格按照《会计法》、《医院会计制度》及其他法规办理事务,所提供信息除供内部使用外主要用于对外公布,着重对已经过去的业务作全面的反映。

会计核算的相关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盈余管理;房地产;会计核算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尽管国家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特别是在2010年,出台了“史上最严厉房产调控政策”,但房价一直在上涨。房地产公司在获得巨额的利润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威胁了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

1 房地产行业盈余管理研究的意义

房地产行业由于其会计核算特点而存在显著的盈余管理空间。房地产行业的盈余管理不仅误导投资者决策,也影响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决策。过度的盈余管理造成房地产行业欣欣向荣的假象,且有利于房地产商抬高价格。而过高的房价不利于社会稳定。根据国外经典的研究成果,房地产泡沫一旦发生破灭,可能要持续三到五年的时间。

历次会计准则的出台都被认为是救火式出台,证券市场出了问题,会计准则就出来救火。1研究盈余管理,做好事前防范显得格外必要。

因此,研究并规范房地产行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是理论界、事务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要课题。

2 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特点及其对应的盈余管理手段

2.1 无法统一界定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收入的关键是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制度》,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四个条件为,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收入确认以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为标准。

房地产开发商品通常是采用预售方式和分期付款方式进行销售。采用预售形式时,大致需要经过以下环节:签订预售合同及收取部分预售房款、签订正式销售合同、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买方验收、收取剩余房款、办理产权过户等。由于对销售收入的确认——风险和报酬的转移——存在不同的理解,所以会计人员可根据公司需要自行选择环节作为收入确认的时间,由此进行盈余管理。

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采用预收款的方式收取售房款。相关准则规定,当房屋竣工验收并与房屋购买者办妥了相关的手续后,就应该将预收款项确认为销售收入。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通常会采取措施来拖延“预收账款”转为销售收入的时间,比如拖延所开发的房屋的竣工时间,或者拖延办理相关的手续,从而减少当期的销售收入,减少当期税款的缴纳。

2.2 销售收入的计量模式存在可选择性

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坚持历史成本基础的前提下,引入了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和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准则明确规定以成本模式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基准模式,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当存在两种可供选择的计量模式时,公司会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有研究表明经营业绩不理想的上市公司,通过变更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调节业绩、提高净利润,在扭亏、免于退市、摘牌时,公允价值是个救市良方。2

2.3 成本和收入难以配比

配比原则是指以实现的收入与所发生的费用的直接联系为基础,将所有与收入产生有关的成本在同一会计期间转为费用。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产周期较长,开发项目从获得土地并开发完成到确认收入需要数年时间,必然使得企业投入产出比例呈阶段性不合理。在项目建设期内大量投入资金,并发生大量费用计入当期;由于项目尚未完工,即使开发产品已预售完毕,其预售款项也无法确认为收入,其结果是为配比原则的应用造成了困难。3

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都会同时开发多个楼盘,每个楼盘的开工时间不同,并且时间较长,这样就会有多期楼盘存在于一个会计期间情况的出现。当期完工结转的楼盘的成本,应该按照配比原则记入账面。但是房地产企业通常会根据自身的需要任意的分配当期完工楼盘应当承当的成本,以此来调节当期的利润。

3 如何规范房地产行业盈余管理

3.1 明确收入确认的环节

收入确认环节的不确定性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带来了空间。各公司采取不同的收入确认标准不利于行业内各公司之间的对比。因此,《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在建立了收入确认一般标准的基础上,还应当建立并推广针对特殊业务的会计准则指引,让所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有统一标准的确认方法,从而使企业财务报告所提供的收入信息能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

会计核算的相关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可靠性; 相关性; 分别核算; 分别披露; 分层监管

一、引言

由于会计原则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多重性、会计计量属性的多样性和会计方法及会计实务的复杂性,使得会计信息质量的客观真实性和相关性难以根本统一,有时甚至存在严重矛盾与冲突,成为长期制约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之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的“会计信息质量之谜”,也使得会计监管及其效率受到禁锢,财务舞弊、会计信息失真事件屡禁不止,成为资本市场秩序和社会和谐发展之顽疾。既然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在理论与实务上都不能实现统一,从可预见的未来看,实现相应理论与实务突破也不存在任何的可能性,好像走入了“死胡同”,表明“此路不通”。既然“此路不通”,说明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科学性存在一定的瑕疵,需要会计理论和实务界解放思想,重新确定努力的方向、目标及路径,进行必要的换位思考和研究视角的更新。因此,本文尝试提出将会计可靠性和相关性分离实施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二、理论考察与分析

斯科特(William R.Scott,2003)①认为理想环境下的财务报表同时具有完全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这里所说的理想状态是指经济以完美和完全的市场机制为特征,也就是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或其他影响市场公平、有效运作的障碍。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最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资产、负债的计价是建立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基础上,套利行为保证了现行价值和市场价值是相等的。然而,众所周知,完美或完全的市场机制的“最优状态”是现实不存在的,即使在可预见的未来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相关性与可靠性“捆绑式”思想框架下,试图通过各种“折中”方式以使会计相关性与可靠性实现统一或辩证统一的种种想法,在理论上都是不现实的“美好愿景”,只能是“次优的”“蹩脚的”无奈选择。这种“次优”理论与实务选择如果不对会计信息质量以及资本市场秩序产生难以接受的经济或政治后果,抑或通过强化相应会计监管能够达到社会可以接受的状态的话,这种“次优”选择本无可厚非,然而现实却无情地告诉人们“我们有些力不从心”,“次优”方案确实已经近乎不能为社会甚或会计人也不能容忍与接受了。这种不可接受状态从根本上看,当然不是会计人“无能”所致,实则是“不完美和不完全市场机制”状态导致“可靠性和相关性之间存在固有的矛盾”所致。诚然,会计人是否有责任?细细反思,会计人太过于追求“完美的理想的会计”,太过于想为社会承担更多的决策有用性责任了,追求现实不能允许、不能达到的“完美理想”只能是“天真”的空想,各种不切实际的未来价值数学模型也只能“画饼充饥”。这正是“似乎会计人员正通过承担更多的责任,通过把公允价值纳入账册的方式提高决策有用性。”“人们通常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的滥用直接导致了1929年的股灾,因此也加强了历史成本会计的地位。有趣的是,公允价值会计重新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意味着资产负债表仍是主要的财务报表。这是否意味着会计人员已经忘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训,还是因为用于估计公允价值的计量工具的改进,例如大型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和各种数学模型的使用,有助于避免早期公允价值被滥用的史实仍然还很难说。”“只有时间会告诉我们”。(William R.Scott,2003)

针对上述“折中”的“次优”选择方案,会计理论与实务界一直在相关性与可靠性“捆绑式”思想框架下努力寻求完美的方法。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对“或有事项”划分区间的做法,即以会计信息相关性程度的大小作为标准;又如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资产负债表日再以未来可收回金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再如应收款项初始入账以历史成本计量,后续计提坏账准备则以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法计提,资产负债表日的应收款项以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量,由于应收款项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基于对未来的估计计量的,其“如实反映”的基础基本上丧失;等等。这种将历史成本计量与未来价值计量混合使用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是由于前后各期所采用的计量属性不一致,事实上已经导致会计信息的“一致性”质量标准下降,进而从会计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联系起来观察并不是一种理想的会计选择,甚至最终会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产生不利影响。以固定资产为例,在初始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后的下一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要考虑上期已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数额,这就限制甚至否定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作用,实质是初始确认与计量采用历史成本原则,而后续计量采用了未来价值计量原则,从而在加强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可靠性可能有所削弱,甚至最终使可靠性丧失殆尽,为滥用会计信息相关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条件,难以避免因过度追求相关性而造成企业人为操纵会计数据的严重后果。显然,这种混合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折中”办法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病。至于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其后果会更严重一些,如事实上已经产生的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就是很好的一例。近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已经说明其难以估量的危害性。所以,现行做法“弊大于利”,也使会计监管风险加大,成本提高。可见,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需要另辟蹊径。

为此理论界提出不少思路与方法,“最狠的一招”是有人干脆提出重新定义会计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指出必须对相关性所涉及的程度和范围进行重新界定,即在合理的范围和区间内,提供可供相关信息使用者赖以进行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构造现代的“相关性”概念,即以会计信息相关性程度的大小作为标准,将现代“相关性”划分为极度相关、高度相关、基本相关及基本不相关四个量化区间。同时,认为建立区间范围的约束条件就是会计信息现代“可靠性”,即在选择相关的会计信息时,首先应该符合事物发展的固有规律,如实地反映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试问这“未来趋势”如何能够“如实地反映”?如果“未来趋势”能够如实反映出来,那理想的会计不就早已实现了?显然这是枉然。当然,笔者注意到国际上近一时期关于会计基本概念框架的讨论中也涉及“可靠性”问题,提出以“如实反映”取代“可靠性”,因为可靠性通常包括可核性、中立性和真实反映等基本特征。显然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者试图放弃“可核性”和“中立性”两个基本特征,认为会计的中立性需要会计的独立性作保证。但实际做起来需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在现有制度安排框架下有困难。笔者认为改变甚至取消会计的“中立性”要求的改革,实际意义并不大甚至可能会使会计核算工作陷入更加困难与尴尬的境地,因为大量会计政策选择等职业判断,离开“中立性”要做到公允性甚至真实性抑或“如实反映”恐怕也是一种空乏而缺少坚实基础的奢望。当然对于将“真实反映”改为“如实反映”降低了对“真实性”的要求程度,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会计是利害关系各方合作博弈均衡的一种利益契约,是连接利益各方的中介项,企业会计以货币计量为主要计量尺度进行“观念总结”,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离开公允中立的“绝对的真实”甚或“如实反映”,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如果因为会计可靠性出现问题而作出必要的改进以回应社会的批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各种改革的经济后果,以及这些改革政策的可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不能为改革而改革。如果问题不是“中立性”本身的问题而是相应实现的路径与配套政策及其贯彻落实的问题,显然试图改革“中立性”甚至取消之,可能都不是“帕累托最优”的选择。因此,笔者对会计中立性的改革甚至取消持观望态度,主张应坚持“先立后破”,即在没有创造并建立起更好的理论与政策的情况下,不能也不应该马上改革可靠性要求,正确的选择是完善可靠性要求的实现路径与政策措施。

探讨会计可靠性实现路径与措施在我国理论界还有一种观点,其基本思路是将会计资料与会计信息区分开来,会计信息可以按照不同使用者的不同要求进行不同程度和内容的充分披露即形成不同的披露组合,但作为信息形成原始依据的会计资料却应当保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形象地讲,就是如果将会计信息看作一个生产过程的产物,会计核算资料就可看作是待组装材料或零部件,而会计信息就是根据不同客户的个性化要求而组装好的一组产品,再由注册会计师在这里充当产品质量检验员的角色。为此设想将会计核算和会计披露在理论上适当地分开,分别建立以可靠性为核心特征的会计核算制度、以相关性为核心特征的会计披露制度和以保证可靠性与相关性有效实现并恰当联接为目的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从而形成既相对独立又互为约束的制度体系来保证对外提供的所有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充分披露。笔者曾于2004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一章第一条“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相关规定,提出将“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分开研究的看法②。这样划分的好处之一是可以便于区分会计信息的“私人产品”和“公共物品”属性,即会计资料是指没有向市场及社会公开披露前的会计核算资料,具有“私人产品”性质;会计资料经审计后一经对外披露形成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就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好处之二是从会计监管的角度来看,可以便于区分相应的法律责任,即会计核算资料作为“私人产品”的法律责任人是进行会计核算的企事业单位;而作为“公共物品”性质的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人就不仅仅是进行会计核算的企事业单位,还应包括履行审计以及负有直接监管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有关监管机构,或者主要是后者。依照这样的思路分析,不难得出会计信息资料作为核算主体的内部行为不一定特别强调会计核算的相关性,主要强调其可靠性,抑或只要满足可靠性要求就可以了,相应地日常会计核算应主要按照历史成本核算;而作为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主要强调其相关性,即在可靠性基础上还应满足相关性要求,可以主要按照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核算。因此,这也就可以比较顺利地解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冲突,实现二者的分离。葛家澍教授在论述公允价值会计问题时也提出将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披露分别对待的看法,2010年更进一步提出财务会计“双重计量”观点,即对于大多数的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仍然需要按历史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产生相应的历史的即实际的信息,而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也可能包括某些有活跃市场的非金融资产)则需要按公允价值计量,从而产生相应的按当前脱手价格反映的预期信息。在财务报告中同时存在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两类信息。不难看出,这一理论思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分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这可能也仅解决了与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相关的会计核算问题,并没有全面解决会计后续核算中所有应计项目的会计政策选择等职业判断可能产生会计资料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总结分析上述各种理论观点不难看出各有短长,为进一步深入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基础和思路。本文认为按照历史成本和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分类核算并分类提供相应会计信息能够较好地综合上述各种观点有价值的思想,即凡是能够按照历史成本核算的会计资料采用历史成本核算并披露相应会计信息,凡是需要采用公允价值、现值等脱手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属性的会计资料均采用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核算并披露相应会计信息。当然这会增加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工作量,即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金额栏需要分别列示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金额和以非历史成本为基础的金额两栏金额。其中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相应资料与信息应满足可靠性质量要求,而以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相应资料与信息应满足相关性质量要求,同时提供两类质量标准的会计信息,从而达到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实施分类分层会计监管也就方便多了。仍以固定资产核算为例,历史成本栏坚持按照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进行初始和后续确认计量并报告披露相应历史成本的会计信息;非历史成本栏则按照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进行初始和后续确认计量并报告披露相应非历史成本的会计信息。

那么,相应增加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工作量是否可以接受?本文认为在现代会计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实现上述分离从技术上讲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三、初步结论

第一,我们只能在经济不完美和不完全的市场机制环境下,研究探讨会计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质量要求及其实现机制与方法路径,试图在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捆绑式”思想框架内研究并实现可靠性与相关性统一的“老路子”,是非常困难也是效率不高的,甚至是徒劳而无法真正行得通的一种选择。第二,试图重新解释并定义会计可靠性作为一种理论探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会计后续核算过程中“如实反映”是难以做到的,因此,重新解释并定义会计可靠性的办法不可取。第三,舍弃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捆绑式”思路后的选择只能是让二者“分离”。如何实现“分离”人们可以说已经进行了近十年的探索与研究,本文认为从会计计量属性角度思考分析问题也许能够找到另一种“次优”方案与办法,即实施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与以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核算的分离,前者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质量要求,后者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质量要求。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统一,其统一性需要通过改进财务会计报表来实现,即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既提供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信息,又提供以非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信息,进而实现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统一,这样既可以实现受托责任会计目标需要,又能够满足决策有用性会计目标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 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J].会计研究,2010(2):7-12.

[2] 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J].会计研究, 2006(9).

[3] 陈瑜.美国救市法案后20天回顾――国际各方针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最新动态[J].会计研究,2008(11).

[4] 葛家澍.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7(11):3-8.

[5] 刘雅萍.面对金融危机探讨公允价值[J].会计之友,2009(14).

[6] 徐虹,林钟高.金融危机中的公允价值计量探讨[J].财会通讯,2009(2).

会计核算的相关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税务会计;会计原则;比较;思考

不论在税收学中、还是在(财务)会计学中,有关原则问题,都是其学科理论的核心内容,因为它是构建最优税收制度、最优(财务)会计制度的法则或标准。换言之,如果没有“原则”,也就没有灵魂;而介于税收学与(财务)会计学之间的、或者说两者交叉的边缘学科――税务会计,其“原则”应该是税收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的“结合”。

一、税务会计的原则

不论在税收学中、还是在财务会计学中,有关原则问题,都是其学科理论的核心内容,因为它是构建最优税收制度、最优财务会计制度的法则或标准。

¬(一)历史成本原则

按历史成本计价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既有利于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存量计量, 也有利于对收入、费用、利润的流量计量, 因此, 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

(二)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基础,广泛用于财务报告的目的。当它被用于税务会计时,与财务会计上的权责发生制存在一些区别:其一,必须考虑支付能力原则,使得纳税人在最有能力支付时支付税款;其二,确定性的需要,使得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实现具有确定性。

(三)相关性原则

税务会计原则中的相关性原则与财务会计的相关性原则不同, 税务会计的相关性体现在所得税负债的计算, 是指纳税人当期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其取得的收入相关。

(四)收付实现制原则

该原则突出地反映了税务会计的重要原则―现金流动原则(具体化为公平负税与支付能力原则),该原则较准确地反映了税法的“有支付能力”观念。

(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该原则是指某一会计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一致时,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二、财务会计原则及与税务会计原则的比较

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 正确处理财务会计原则与税务会计原则的差异, 应该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财务会计原则

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包括原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原则的可比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将原《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会计基础。

(二)财务会计原则与税务会计原则的比较

鉴于在税务会计中历史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的重要性本文也将作为财务会计原则与税务会计原则进行比较。

1. 历史成本原则的比较

可以说,在财务会计原则中,税法对历史成本原则是较为肯定的,甚至当会计准则在某些情况下放弃历史成本原则时,税法仍然采取坚决恪守这一原则, 强调企业资产背离历史成本时, “必须以有关资产隐含的增值或损失按税法规定的适当方式反映和确认为前提。”会计准则则不然,当历史成本的相关性很差时,必须代之以公允价值,否则报表使用者就有可能被误导。

2. 权责发生制原则的比较

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税法却是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结合或称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按照权责发生制, 企业必须以经济业务中权利、义务的发生为前提进行会计处理, 这与税法确定纳税义务的精神是一致的,。

3. 相关性原则的比较

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恰当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具备相关性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的决策,证实或修正某些预测,从而具有反馈价值;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预测和决策,从而具有预测价值。会计核算中的相关性原则就是以决策有用观为目标,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4. 配比原则的比较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配比原则,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5.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比较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财务会计的一项重要原则, 其内容是企业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进行会计核算, 而不是仅仅根据其法律形式。一项交易或事项的实质与其法律形式或外在形式有时是不一致的。

三、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如何协调的思考

1. 会计准则应积极主动地与税法协调的方面

第一,尽量缩小会计方法的选择范围,规范会计收益与税收收益差异的调整方法,简化税款的计算。第二,消除有可能形成期末资产价值的支出因会计准则与税法确认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复杂差异。第三,对于众多非公有制小型企业,可以严格按税法的规定选择会计方法。

2. 税法应积极主动与会计准则协调的方面

首先,税收法规应当借鉴会计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完善和充实反避税立法的原则与内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对于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很有益处。税收监管的重点就是鉴别交易的经济合理性,即以独立交易的正常交易价格确定纳税基数。

3. 加快构建税务会计体系,鼓励企业进行税务筹划

在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存在越来越大的差异下,协调二者的差异是企业和税法立法者应该进行的工作。运用法律许可范围内的措施和方法使税负达到最小应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即通常所说的合理避税行为[12]。通过税收筹划,企业不仅可以降低税负,而且可以制定出有利于企业竞争的定价策略、地区市场策略、投资筹资策略。

四、结 论

综上所述,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存在诸多差异, 同时税法的目标与会计目标不同,因而两者的原则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在不违反两者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如何使两者的差异保持一个“合理的度”,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两类”原则的差异呈增大之势,如何协调“两类”原则的差异,如何构筑“两类”原则的和谐关系,从而降低企业的制度转换成本、税收成本和纳税风险等 ,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雷建.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比较及应用[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226

会计核算的相关性范文第5篇

一、会计核算上贷款五级分类与"一逾两呆"式分类并存的现状

1.贷款的划分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要求对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的贷款单独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对贷款分应计贷款与非应计贷款予以列示。非应计贷款指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贷款,应计贷款指非应计贷款以外的贷款。对贷款的这一划分,实际已对商业银行的损益核算产生了影响。

2.贷款利息的核算

贷款利息的逾期天数是作为贷款分类列示的标准之一,这即说明贷款利息的确认与核算同样是按时间来确认和核算的。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发放的贷款应按期计提利息并确认收入。但若贷款到期(含展期)90天尚未收回的,便应停止计息,纳入表外核算。已计提的应收利息,贷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在应收利息逾期90天后仍未收到的,冲减原已计入损益的利息收入,并转作表外核算。

3.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

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两种。这两种准备都是根据对可能产生的贷款的预计,由金融企业按贷款的风险程度与可能性合理确定。专项贷款则是针对风险贷款提取的,在会计制度别提出要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结果及时、足额计提。特种准备是对特定国家发放贷款所提取的损失准备。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二、贷款五级分类与"一逾两呆"式分类在会计核算中并存的影响

1.贷款五级分类管理与"一逾两呆"式会计核算

国际上,一般贷款逾期90天以上才认定为不良贷款。因此,在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也采用了90天的期限作为划分应计贷款与非应计贷款的标准。相对2002年作为划分逾期贷款时间标准的180天,实际已更体现了会计核算上的谨慎性原则。而且,以贷款本金及利息的逾期时间为准进行会计核算,比较直观简单,有便于操作的优点。但是,以时间作为贷款的划分标准,存在着对信贷资产质量认定滞后的问题。未到期的贷款不一定是正常的,企业经营状况可能在贷款期内已经发生变化,甚至丧失了还贷能力,但仍按正常贷款管理,不利于及早发现和防范信用风险,这既是对贷款进行五级分类管理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按时间划分对贷款进行会计披露的缺欠所在--没有充分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可靠性原则

2.表内数据缺乏相关性,不利于进行财务分析

对于贷款,相关的数据指标主要有贷款本金、利息收入与贷款损失准备金。但是由于在会计核算上,同时使用了两种划分标准,使贷款本金、贷款利息收入与贷款损失准备金这三个本来具有勾稽关系的数据失去了内在的相关性,这使得信息使用者难以使用报表数据进行有效的财务分析。尤其是难以从资产结构上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当前,存贷业务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贷款利息收入则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而由于贷款业务中普遍存在不良资产高比例的现状,使得根据五级分类提取的专项准备金对商业银行的损益影响较大(《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第五条:"银行可参照发下比例按季计提专项准备:关注级贷款,计提比例为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拨备前利润与拨备后利润存在着较大差异。而与此同时,会计报表的列示上,及与净利润相关的盈利资产的结构、利息收入的结构,其划分的口径与相关费用项目是不一致的,由此,就难以从资产结构上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3.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会进一步加剧商业银行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不利于加强金融监管的需要

由以上可知,贷款本金、利息收入、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核算划分标准不一致,造成了会计报表本身数据的缺陷,使会计报表披露的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即会计报表的披露不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对于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者而言,可以通过内部途径获取管理所需要的贷款五级分类的相关信息。但对外部信息需求者而言,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风险来自其主要的业务--存贷业务。对风险的分析则通过会计报表数据进行信用风险分析与资本风险分析。但是,按目前的会计报表披露的信息,外部信息需求者无法了解风险贷款(可疑类与损失类贷款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也无法从所有者权益与风险资产的比较分析中来衡量风险。同样的,银行对贷款进行五级分类管理,管理的状况,管理的效果如何,也无法从信息披露中得到了,也无从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效率。无形中,这样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反而加剧了商业银行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监管者而言,需要商业银行单独就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情况报送资料,实际增加了财务核算的成本

三、实现贷款五级分类管理与会计上贷款五级分类核算的统一

1.对贷款实现会计五级分类核算的条件已经具备

首先,在贷款的管理工作上已具备了进行贷款五级分类核算的基础

自1998年人民银行《贷款风险分类原则<试行>》以来,各商业银行在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且,经过试行到全面施行,已实现了从一逾两呆分类管理向五级分类管理的过渡。贷款五级分类的标准、判别指标在各商业银行的摸索、实践中渐渐得到了完善,银行就贷款分类的操作、认定、审核等工作程序、工作要求,以及相关部门在分类工作中的职责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从内部控制上实现了贷款五级分类会计核算的基础

其次,自从1999年4月由财政部出资100亿元人民币成立了第一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以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挂牌成立,以独立国有公司的形式,收购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996年以前形成的不良贷款,然后通过重整业务、出售债务、资产证券化、债权转股权等方式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清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大的压力,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采用五级分类的形式披露贷款信息所带来的压力

此外,进入WTO后,金融市场的开放对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信息的公开披露,又要求公开披露的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可靠性、相关性。采用贷款五级分类会计核算是势所必然的。这不仅是内部管理的需要,也是解决商业银行内外部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需要。:

2.贷款五级分类的会计核算内容

(1)按五级分类的要求对贷款进行科目设置,并在资产负债表按五级分类的形式对贷款进行列示

(2)对于利息收入,按五级分类予以确认、核算,在披露上,可将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的应收利算收入列入表内核算,对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的应收利息收入则列入表外核算的内容

(3)贷款损失准备仍按五级分类由各商业银行计提并计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