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分子材料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字】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进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O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子材料在众多领域中被广泛的应用。高分子材料主要是通过对商品的制造来凸显其价值所在。就目前而言,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要想充分的利用高分子材料,就要对其成型加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2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状况
近些年来,就高分子材料而言,其合成工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突破。其中取得进步最大的就是造粒用挤出机,通过对其结构的改进,使得其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造粒主要采用的是单螺杆的结构挤出机,这样产量就相对较少;到了70年代到80年代的时候,有了一定的改善,主要采用的是连续混炼机和单螺杆挤出机相结合来进行造粒,这时的产量就有了一定的提高;在80年代中期之后,进行造粒主要采用的就是双螺杆挤出机和齿轮泵相结合的模式,这是的产量已经提升很大的一个高度;到了2010年的时候产量已经提升了3亿吨的产量。除此之外,通过对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树脂的分子结构进行简单明了的控制,因此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运作,并且还可以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就目前而言,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主要追求的就是提高生产率、提高使用性能以及降低生产升本。而在制作的方面所追求的就是尺寸变小、质量变轻。在加工成型方面,主要追求的就是研发的周期逐渐变短,而且要注重环保。
3对于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研究探析
3.1对聚合物的动态反应加工技术的探析
聚合物的反应加工技术是通过对双螺杆挤出机的发展基础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研发出一种能够进行连续反应和混炼相结合的螺杆挤出机,这种螺杆挤出机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摆脱了传统挤出机运行是所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聚合物反应成型加工技术也有了更大的需求。对于进行聚合物反应成型加工技术的主要反应挤出的主要设备,即PC连续化生产以及尼龙生产。近些年来,大多数国内外的企业所使用的反应加工设备都是较为传统的混合混炼相结合的设备来进行产品的改造。这样传统的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在传热或者传质的过程当中,对于混炼和化学反应都很难进行控制,而且反应的产物分子数量和分布情况都具有不可控制性。除此之外,这种模式的设备话费量较大,耗能又较高,噪音比较大,这样也使得在进行加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问题。而聚合物动态反应加工过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反应加工技术,无论在结构设计上还是在反应原理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和创新,这种技术主要是在聚合物反应基础的过程中引入电磁场并且引发机械振动场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对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对反应所生成的物质的状态结构进行有效的控制。
聚合物的动态反应加工技术最重要的优点就是对聚合物的化学性能和预聚物混合混炼过程或者对停滞时间的分布进行可有效的控制,并且对聚合物在进行反应加工的过程中由于振动力场的作用其质量和能量的传递以及平衡问题进行了有效的保持和解决,与此同时,还在技术上有效的对设备的结构集成化进行了合理的解决。除此之外,这种新技术设备不但体积重量相对较小,耗能量还较小,噪音又小,而且其可靠性又高。正是由于这些优势,使得这种技术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3.2对基于动态反应加工技术的新材料制作技术研究
这种技术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技术方式,其具有步骤简单、周期较短、耗能较低而且在储运过程中不易受到污染等优点,这种技术主要是将光盘级的PC树脂生产、中间的储运以及光盘盘基成型这三个步骤集合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动态连续反应的成型技术。而这种新型的技术主要是进行对酯交换连续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并且对光盘注射成型的装备进行研发,从而能够有效的对生产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并且能够达到节能低耗的作用。聚合物的这种新技术主要实在强大振动的剪切力场的作用之下,对高分子颗粒的表面特性以及功能结构进行具体的设计,并且在设计好的加工环境之下,可以选择不嫁或者少加化学改性剂的前提之下,充分的利用聚合物的性质,对高分子颗粒进行原位表面的改性、原位包覆以及强制的分散等环节。
4对于高分子材料成型方法的具体分析
4.1对于挤出成型的分析
这种方法主要是将塑化成型的高分子材料通过采用螺杆旋转加压的方式,通过挤出机进行连读的挤出成型。高分子熔融物就会通过挤出机的机口成型,并且通过相应的牵引装置将成型的产品从机口连续的引出,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对其进行冷确定型,从而制作出所需要的产品。挤出成型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加料、塑化、成型以及冷却定型步骤来实现产品的制作。
4.2对于注塑成型技术的分析
4.2.1对于注塑成型技术的概括
这种技术主要用来生产结构复杂的塑料制品。因为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泛,成型的周期又相对较短,再加上产品生产的效率较高,对于尺寸较为精密,因此这种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也是目前进行塑料加工使用最多的技术。就目前而言,绝大部分的塑料之所都可以使用注塑成型技术。如果想要使得制作出来的产品外观和内在的质量都达到标准,那么就要对原料的配方、挤出机的运行水准、对挤出机的设计和进行加工的精密程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进行成型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过程的步骤和细节,而且还要注意成型的温度、挤出机工作的速度等等因素。
4.2.2对于注塑成型技术的技术组合分析
可以通过对不同材料进行不同的组合为特点的注塑成型技术;可以通过对惰性气体进行组合的注塑成型技术;可以通过对化学反应的整个过程为特点的注塑成型技术;可以通过压缩或者压制过程进行组合为特点的注塑成型技术;可以通过混合婚配进行组合为特点的注塑成型技术;可以通过对取向或者延伸的过程进行组合为特点的注塑成型技术;可以通过对模具移动或者加热进行组合为特点的注塑成型技术等等。
4.3对于吹塑成型技术的分析
这种技术主要通过气压的压力作用使得闭合在模具中的具有热熔性的分子材料进行吹塑,因此可以形成中空的制品。这种方法指目前发展最快的一种成型的方法。这种技术不仅设备的花费较低,适应性较强,而且可以制作较为复杂的制品。因此,这种方法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5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生产领域也随之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然而对于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也有了进一步的突破,越来越多的领域也都随之投入到了对高分子材料研究的行列中。因此,对于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研究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不断的对高分子材料成型的加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才能够有效的控制高分子材料成型的过程,因而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对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勇,黄锐.炭黑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03(3).
[2]黄汉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装备及技术的进展、趋势与对策(上)[J].橡塑技术与装备,2006(5).
[论文关键词]高分子材料 专业英语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中专业词汇较多、专业知识较强、中西文化差异大。本文在分析了科技英语特点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从扩大学生词汇量、分析句式结构、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以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来提高学生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水平,使高分子材料专业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需求。
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是一门以英语为工具的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知识为主,以学术英语为辅,目的在于帮助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使用英语,直接学习和接触国外相关专业信息。这不仅要求顺利阅读、听懂英语,同时还要求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信息。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简述了科技英语的特点,以求在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准确理解原文,能够用目的语忠实而通顺地再现原文内容。
一、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特点
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的文体与修辞手段与文艺小说、新闻报道等迥然不同,具有以下特点:严谨周密,概念准确,逻辑性强,行文简练,重点突出,句式严整,少有变化。在阅读或翻译时要注意其行文特点和写作规律,以便更好理解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文章。其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泛使用被动语态
专业英语文章侧重叙事推理,强调客观准确。第一、二人称使用过多,会造成主观噫断的印象。因此尽量使用第三人称叙述,采用被动语态,例如:When a low-molar-mass by-product is formed, the adjective ‘condensative’ is recommended to give the term condensative chain polymerization[1]。(建议推荐,缩合连锁聚合)
(二)重要信息前置
专业英语表达方式往往和中文句式颠倒,常用前置性陈述,即在句中将主要信息尽量前置,通过主语传递主要信息。例如“……are charged into a 500 ml reaction kettle equipped with a mechanical stirrer and a reflux condenser”(向带有机械搅拌器和回流冷凝器的500 ml 反应釜内加入……)。
(三)动词的名词化
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Nominalization)是专业英语的特点之一。因为专业英语文体要求行文简洁、表达客观、内容确切、信息量大、强调存在的事实,而非某一行为。专业英语中名词化句子可作主语、宾语、介词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定语、同位语和状语等,换言之,除了不能担任谓语外,可以用作句子其它一切成分。例如:Such solutions can often be concentrated by freeze drying. This is done by bringing the surface of the solution in close contact with a cold condenser and applying high vacuum to the entire apparatus so that…… (冷冻干燥)[2]。
二、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教学实践
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课程为大学第三或第四学年课程,学生已经学习了大学英语课程和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材料工程等专业基础课程,笔者重点关注了以下几方面教学实践活动:
(一)扩大词汇量
英语单词的数量虽然庞大,但构成单词的元素———词根、前缀、后缀的数量却是有限的[3]。这就要求在英语单词的学习中,通过掌握词根、前缀与后缀来学习新的词汇。在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中,常见的词根主要包括各种元素等,如hydro (氢), chlor (氯),amino (氨基),carbo (碳),oxy(氧),fibro (纤维),kineto (运动)。常见的前缀主要包括各种基团、基团的数目、地位等的表示,如poly-(聚,多),deca-(十或癸),non (a)-(九或壬),mono-(单、一),macro-(大的、宏观),micro- (微的,小的),per-(高,过,全),ethyl-(乙基),phenyl-(苯基),benzyl-(苄基),aryl-(芳基),alkyl-(烷基),metyoxy-(甲氧基),iso-(异,等,同),ert-(叔),ortho-(邻,正,原),ultra-(超、极端),super-(过度、过多),co-(共同),ant (i)-(反,抗)。常见的后缀主要包括各类聚合物的表示等,如-ene(烯烃的后缀),-ylene(亚基),-ide(化合物的后缀),-ate(盐或酯基的后缀),-ester(酯),-ether(醚),-form(仿),-glycol(二醇),-one(酮),-nitrile(腈),-sulfone(砜),-wise(方式)。
polytetrafluorethylene(聚四氟乙烯)可以拆分成poly(聚) 、tetra(四)、fluor(o)(氟)、ethyl(乙基)和ene(烯)几部分,分开理解则容易记忆。hydrogen peroxide(过氧化氢)中hydrogen表示“氢”元素,per表示“过、高”,oxide表示“氧化物”。
(二)分析句式结构
对于课文,应突出重点,讲究长句的翻译技巧[4]。系统地阐述和分析翻译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巧,使学生中掌握翻译的技巧,有利于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当学生碰到具体的问题时,就能够从语法现象、专业内容、修辞等方面灵活处理。如看到一个长句,先不要急于逐字逐句去看这个句子,先找出这个句子的主干,即主语、谓语(或系动词)、宾语(或表语),然后再看其余的修饰成分(也许是几个修饰词,也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分析它们与中心词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中文表达习惯在主干中加入这些修饰成分。这样的翻译技巧和步骤适合任何的长句翻译。
(三)补充学习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教材的课文专业词汇量大,复杂句子多,如果死记硬背,学生会感到吃力也会没有兴趣继续学习。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补充学习专业英语的方法。对于高分子材料词汇规律性而言,如词头poly-是多和聚的意思;词尾-ane 是指烷烃,-ene一般是指烯烃,-one 酮等;一些基团如methyl(甲基),ethyl(乙基),propyl(丙基)都是以-yl 结尾。那么在遇到生词polypropylene(聚丙烯)时,学生就可通过掌握的规律轻松记住单词,做到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组织课堂讨论,注重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教师要善于“让位”,把讲台让给学生。例如,在学期的开始就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以每个小组为单位,提前布置课堂总体学习内容,让大家课下做一定准备,上课时临时抽查小组中的成员走上讲台给其他学生讲解指定段落,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也是听众;讲解完毕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和其他小组的学生均可补充;教师做总结,对遗漏、错误的地方进行补充。一个学期结束,尽量使每位学生都至少有一次上台讲的机会。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更重要的一个方面,给学生一个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锻炼机会。采取这样的方式后,学生普遍反应良好,特别是对于不敢在公众场合说话的同学,认为经过这样的参与,自己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也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为以后的应聘求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总之,在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尽可能地多引导学生做规律性的总结,熟悉句法技巧,并在考核方式上有所侧重,这样才有可能使专业英语的教学更加有吸引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揣成智.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英语[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18.
[2]曹同玉,冯连芳.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英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203.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材料;高分子;制备
中图分类号:TB3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从概念上来看,计算机高分子复合材料则是属于将高聚物以及相应增强材料或者是填充材料有机组成的多相复合体,这种材料的基体是有机聚合物,在此基础上连续纤维是增强材料组成。高分子复合材料之所以可以属于理想载体,这主要是其所拥有的高模量特性与高强度纤维。拥有特别好粘结性能的基体材料可以牢固粘合纤维,还可以让纤维对剪切载荷与压缩承受。具备特别优良的复合在基体与纤维两者从而能够将这两者的优点充分显示,还让结构设计可以做到最佳状态实现。针对这样的情况,高分子复合材料是属于一类最广泛应用与最迅速发展的复合材料。
一、计算机高分子复合材料特性与结构
(一)特性。一是用于良好的耐疲劳性能。相对来说计算机高分子复合材料包含着基体与纤维界面可以对扩散裂纹进行有效的阻止,相当一部分金属材料疲劳强度极限是这种金属材料拉伸极限的三成至五成,那么聚酯复合材料或者是碳纤维相对来说则是这种材料拉伸极限的七成至八成范围之内;二是比模量与比强度都大。在计算机高分子复合材料当中,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中往往不管是比模量还是比强度都会比较高,比强度聚合物材料当中的增强有机纤维、硼纤维、碳纤维是三倍至五倍的钛合金强度,而在进行比模量则是四倍以上的金属所具备的模量,那么所具备的性能在某一特定范围内在不同纤维排列进行变动;三是良好减震性。不仅计算机结构形状影响受力结构自震频率,自震频率和结构材料比模量平方根呈现正比例关系,这也就是指复合材料具备比较高的比模量,那么相应也会存在着比较高的自震频率。而且在这一过程当中,复合材料存在吸振能力在界面上,这样就可以对阻尼振动在所使用材料。从相关试验结果显示,停止振动轻合金梁必须九秒,同样大小的振动停止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梁仅仅是2.5秒;四是可设计性的各向异性与性能。各向异性这是高分子复合材料的一个突出特点,那么性能可设计性预期存在相关性。按照不同工程结构使用条件与载荷分布,那么在对铺层设计与相应材料选取以便来对既定要求满足;五是统一性的结构和材料。在对高分子复合材料进行制造的过程当中,还应该做到对相应制件获取,也就是所谓的一次成型,一次成型同样可以使用在复杂形状结构的大型制件当中,往往从一般的工程塑料实现却比较困难;六是过载时拥有良好的安全性。往往存在着足够的增强纤维在符合材料当中,如果过载材料摈弃少量的纤维断裂的时候,那么则会将相应的载荷在尚未破坏的纤维当中实施迅速的重新分配,那么可以在短时间内整个构建并不会对相应承载能力失去。
(二)结构。往往聚合物这是计算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基体,那么精彩使用的则有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各种热塑性聚合物、环氧树脂。往往基体从一边意义上比较是属于单一性质的聚合物,那么其中聚合物是其中的主要成分,还应该将其他的辅助材料包含其中。在这些基体材料当中,相应的其他组成成分还有稀释剂、固化剂、催化剂、增韧剂等,这些辅助材料同样是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基体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正是在高分子复合材料当中加入这些辅助材料,这样就可以将形式多样的使用性能提供给复合材料,将成本有效降低,将应用范围扩大,将工艺性进行改进。
对聚合物性质与结构的关系进行了解则是对聚合物结构实施研究的根本目的,这样就可以对聚合物材料能够正确的使用与选择,从而可以对聚合物极其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工艺条件更好掌握。将其性能进行有效改变,达到具备指定性能的聚合物合成与设计的目的。
那么在高分子复合材料当中,相应的结构性能主要包含着:将外界环境状态进行隔绝以便做到对内部物体实施相应的保护;对装置各个仪器、配件等这些附件的空间进行提供;结构当中可能承受的各种载荷,以便做到对使用寿命内的安全做到确保。
二、计算机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
从本质上来看,制备计算机高分子复合材料其主要就是设计配方。配方的设计绝对不属于经验性与简单组合各种原料,这是属于充分研究计算机高分子材料性能和结构关系背景下实施综合所获得的结果。如果相应的制品具备良好的效果,并不应该将其停留在设计配方的层面,还包含着成型设备选型与设计成型加工工艺,设计模具、设计制品外观、设计结构等。有鉴于此,那么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规定,这也就是指设计制品。相应的部分就是设计配方,要想获得比较好的制品,除开相应的配方设计比较好,还应该依赖于其他要素对其进行配合。
而针对制品所做的设计则是立足于科学判断与预测制品的使用性能、结构、形状等因素,从而对计算机高分子材料实施正确选用与充分把握。在设计制品的过程当中所把握的原则为经济、高效、实用,按照这样的思路,这也就是指计算机制品生产效率要高、实用性要强、成本要低、成型加工工艺要好,以便做到对人们需求的满足。而且在这一过程当中,还应该对能够进行选择的计算机高分子化合物多样性的品种、计算机制品应用领域特殊性等这些因素进行考虑。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当前往往具备两种设备配方的方法:一是多因素的变量配方设计方法,从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来看,往往是只能一个因素影响材料制品性能的佩服。通常具体来看主要有斐波那契搜集法、平分法、逐步提高法、抛物线法、黄金分割法、分批实验法等;另外一个则是指多因素变量配方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则是指制品的性能受到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因素影响的佩服。具体来看,主要有回归分析法、正交设计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计算机高分子复合材料拥有各种各样的制备方法,如果选取的材料不同,那么相应的加工方法也并不相同,甚至在同一种材料当中也可以具备好几种方法,这样就必须按照实际情况来实施相应的选择与斟酌,在对生产成本降低的过程中,还应该做到对优质产品获得,这样就能够得到最佳的性价比。可是在研究过程还看到虽然高分子复合材料拥有比较好性能,更广应用范围,可是依然存在着部分缺点,这就应该在今后对其实施进一步改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侃社,王琪.导热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02(02).
金工随想
本学期第十周和第十二周是我们学院金工实习的时间。与枯燥无味的理论课相比较金工实习是与实际生产紧密相连的充满挑战性的课程。穿上军服,走下工厂,听见机器轰鸣,嗅着浓重的机油味,感觉脚下地面微微颤动,触着泛着铁锈的金属,感觉就象经历一场由头到脚的洗礼,书生气也越销越远。
金工第一天是车工。充满好奇的我们触摸着那泛者金属光泽的沉重的车床,想到坚硬的金属都在它面前曲腰,心里满是崇敬的感觉。可是一无所知的我们即使面对这台用途多样的机器却无从入手。直到经过指导老师一一介绍,我们才渐渐清楚一台车床的组成和各个部分所分担的作用:支承主轴用的主轴箱、通过搭配不同齿轮数的齿轮以获得不同进给量的挂轮箱、夹持车刀的刀架、改变主轴转速的变速箱。可是这只是基础,要车一件最简单的工件还要由对刀开始。对刀是使刀尖与车床主轴中心线等高。这一开始我就遇到了困难,因为我所用的车床的垫片很少,而且都很薄,别人用了三片垫片就能调好,我却把所有垫片用上了都还不够高,花了不少时间去找垫片。起步就比别人慢了许多,真让人有点气馁啊。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挺了挺腰,重振了一下士气。接着就是粗磨,当中有因为车刀没夹稳而车坏了的情况,也有因计算错误多车了的失误。半天下来,仿佛所有可能存在的失误都发生在了我身上,可是就在不端的犯错误中得到了教训,从而也使自己比别人更加了解错误的来源和解决方法。虽然我比别人多走了一些弯路,可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最后是精车,令人吃惊的是这可称庞大的机器车出来的工件居然可以精确到0.01毫米,以符合不同的工业要求。这也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然后是铣床。接触过了车床,对它的兄弟铣床我们很容易就上手了。原来每台机器基本都包含横向和纵向工作台,主轴等。耐心的师傅教我们如何换铣刀,如何通过在工件表面贴一片纸来对刀,如何通过轻敲来准确控制升降台。这些可都是宝贵的经验,是在我们的金工实习课本上所不能学习到的。工人师傅通过长年累月的实际操作,为我们总结了宝贵的经验。这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一个好的师傅带出的徒弟会更加出色。因为他比别人节省了总结经验的时间,从而站在了较高的起点。这就不难明白师徒之情为何如此的深,因为从来没有人会如此毫无保留地把毕生所学传给另一个人如师傅。可敬的工人师傅,工具粗糙了他们的双手,他们的双手却精细了工件。
接下来三天都是跟电脑打交道,现代科技越来越深入工业了。数控车床,数控铣床都是通过MASTERCAN,POWERMIL等软件的G功能定位、确定加工轨迹,M功能控制主轴转停,S功能选择转速,T功能对刀具进行选择。通过编程,再输入机器,模拟加工就能精确地车铣出各种形状(当然在一定范围内)的工件。回想前两天眯着眼睛测量,颤着双手一次又一次地精车,就不禁让人感谢现代科技给加工工业带来的高效率。
放完一个五一长假,在次回到了我们逐渐熟悉的工厂。
电火花加工又称放电加工,它的原理是基于工具和工件之间脉冲性火花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来腐除多余的金属,以达到对工件的尺寸就、形状及表面质量预定的加工要求。我们从最开始的磨电极做起。在虎钳上通过锯、锉将一块铁条加工打磨成我们所需要的形状的电极就花了我们半天的时间。微弓着腰右手持锯刀,左手用手指定位,向前时用力并向下压,轻提回拉,让我们出现了自己是一名工人的错觉。接着的启动电源——校正工具——安装工件——调整工作液面——选择电规准——加工对我们来说是小菜一碟了,可见前面一个多礼拜的学习没有白费,说着一股名叫骄傲的暖流流遍全身。
化学加工是在另外隔开的小房子里进行的。走进去,两排桌子上全摆着一个个箱子,另外一张桌子上用一个个饭盒盛放着各种颜色的有机染料。多简陋的一个加工工厂啊,每一个来到的人都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可就是这样一个“素面朝天”的地方可以加工出让人惊叹的工艺品。可以说就是化学加工将工业与平面艺术结合了起来!通过几十分钟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加工的步骤:首先在一片铝片边上剪出一天向上敲的小钩用于阳极氧化时悬挂;接着我们用NaOH脱脂两分钟;用冷水清洗后再用HNO3清洗;用冷水清洗后将其挂于通电的H4SO3溶液内进行阳极氧化,在表面形成一层绝缘、耐腐蚀、硬度高的氧化膜;等待40分钟后将铝片夹起用冷水漂洗;接着将起浸没在自己喜爱的颜色的有机染料里,染到适当的深度;冷水清洗;用吹风吹干后放入融蜡里,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取出,将自己选好图画描在上面,再用竹签调走描出的轨迹里的蜡,用扫子扫干净;再在NaOH溶液里浸泡20分钟;取出,洗净,用吹风吹走上面的蜡。一件工艺品就初见雏形了,还要经过打磨才能算是成品。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温度、电压、电流都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少了任何一步或不符任何一个条件就有可能出现花纹,粉末,染色不均等情况。所以必须一丝不苟地操作。到最后拿起灌注着自己精神和心思的作品时的那种感觉不言而喻。这让我联想到父母倾注自己血汗和希望的子女时所有的神态。
锻压冲压除去了机器辅助说白了就是抡铁锤了。这完全是力气活,没有POWER就没有加工可言,从古代就有打铁铺了,可见它由来已久。见过其他组干活时都是男生在抡锤女生在旁边看。可是没有亲身体验过就不能真正地体会到当中的。所以我决定不当袖手旁观的小女生。拿起重重的铁锤,感受每一下锤下的震动,听见乒乒乓乓的打铁声,感觉着电炉里涌出的热浪,心里也是炽热的,因为想到打铁工人们顶着夏日的高温还在这样的电炉旁不停地干着重体力活,得到的却是低微的报酬。工人是应该得到关注和帮助的群体。
铸造是至今我觉得最耗体力的活了。在一间铁皮房里面堆放着灰黑色的型砂,两边是一个个工具箱。听师傅讲,这一堆砂在这里的时间比他的年纪还大,就是这堆砂养育了华工一代又一代的人,望着这堆不平凡的型砂,顿时百感交集。工具箱除了放工具外,还是工作时的小板凳。这许许多多的工具每一件都有其实在用处。
是啊,工具之于工人无异于笔墨于文人。
困难再一次光顾了我。位子一下子坐满了,只有我一个人在上一个台阶的地方干活,不但旁边对面都没有同学可以借鉴,而且型砂堆在在对面,每次都要把型砂从那边铲到这边才行,本来力气就不大,再加上这等体力活,不一会就面红耳赤,气喘吁吁了。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奢望别人的帮忙,最终可以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当时我的脑海里就浮现着这句话。所以我默默地干着。后来师傅很善意地指导我,心里实在是感激,否则很可能我不能及时完成了(我用的模筐要比别人的大一号)。铸造模具的要求很高,而且工具的用法挺巧的,只有熟悉了工具的用法,了解它们各自的“习性”,它们才能为你所用。不奇怪父亲为什么对家里一箱箱的工具如此地依恋。
专业:材料学院高分子系
组号:G2
工号:025
两周的金工实习我感触颇多,有艰辛,也有喜悦,有烦躁,也有舒畅。我可以把它称为第二个军训,因为它和军训一样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的身心。在感情上,它使我对工人这个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接触各种工种的环境和操作过程使我深深体会到了工人工作的特殊和艰苦,对工人师傅的敬佩和爱戴之情油然而生,我现在对穿着灰色工服的工人师傅感到特别的亲切;在动手能力上,我也体会到了每个工种所包含的技术是多么的复杂,看到工人师傅高超娴熟的技术,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在他们手中诞生,我才体会到了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体会到了其实工人师傅也是伟大的艺术家。
劳动的初体验
我们组的第一个工种是焊接,我对此印象非常深刻,以前都是在电视上或者在汽车维修店里看过焊接,而当自己戴上手套和脚套,拿着面罩时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一手拿着焊条,一手拿着面罩,把焊条放在铁板上进行引弧,刚开始的接触的电击声把我吓了一跳,透过面罩看外面是一片漆黑,加上那种电击声和焊条的剧烈抖动都令我非常的不习惯,第一次焊得实在很糟糕,焊缝凹凸不平,粗细不一,还弯弯曲曲,我第一次感到焊接并不简单,经过多次的摸索,我慢慢积累了经验,比如焊条的速度,轴向给进和角度都有讲究,我也慢慢适应了这种感觉,随着技术的掌握和焊条愈渐整齐和好看,心里的愉油然而生,我想这就是实践的意义所在――辛苦和快乐并存。
下午的气焊更有挑战性,不断暴烈的焊条和喷着火的焊炬增加了工作的危险度,而且焊接的技术比电焊更加复杂,焊条在铁片上都是结成小块而不连接,我试了几下都没有成功,也可能是心理作用没有完全放开,但做作业是我竟然意外的成功了,无论走焊速度还是焊炬的角度都非常到位,果然,焊缝非常漂亮,我这才发现焊接是如此的神奇,操作的精准度对成果的好坏是多么的重要!
经验总结:电焊的的速度要尽量放慢,引弧的速度要快。气焊时焊炬要放得的斜一点,焊条离铁片要有一定的距离,铁片刚红时就移动焊炬,焊条跟着焊炬的内焰移动。
艰苦的钳工
我想钳工应该是大家印象特别深刻的工种之一了。在大量的锯削和锉削中还要保持精准度,这是一个需要大量体力和脑力的过程,我充分体会到了工人师傅的辛苦!我真的不知道那一天是如何‘熬’过来的!不下一千次的锉和锯,还要不停的校准,这么大的劳动的成果就是一个小小的螺丝。刚开始还觉得比较新鲜,锯完一段铁条后就开始进行锉削操作,手臂渐渐的酸麻,中间那段过程是最难熬的已经筋疲力尽又不见有什么成果,竟然产生了一种绝望感,但当螺丝渐渐成型后,我竟然不感觉到累了,我想既然已经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为什么不把它搞得好一点呢?可谓风雨后见彩虹,最后阶段螺丝的成型非常快!让我感到一种无比的成就感,这就是劳动的乐趣。
经验总结:螺丝的前期画线非常重要,画线的精确会使后面的工作简单和顺利。尽量用锉代替锯,这可以使平面显得光滑
神奇的数控
数控铣床的操作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需要在它的一个控制面板上输入一系列的代码和数字,这就需要我们事前的编程,上午老师带我们熟悉了控制面板,那时我们还觉得很好玩,通过按钮来控制机器的运动,多么的方便和简单啊,起码比钳工好多了,而且比玩起电脑来得简单啊,当然整个上午是在一片轻松的环境中度过的。下午的编程证明我们的想法完全错误了!下午一来老师就给我们讲了关于编程的方法,一大窜的代码和数字搞的我头昏脑涨,还要不断的画图,计算和查表,我们还要讨论程序的可行性和刀具的切换,讨论了起码有一个小时后,我们组的程序还没写出来,我们只好依葫芦画瓢,按老师写的抄下来再改,经过半个小时的艰苦,竟然写了有两页纸,中间还夹着一大堆的语法和衔接错误,我这才觉得上午的工序和现在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终于我们可以上机进行调试了输入程序了,进行模拟操作后,有发现了很多问题,我们的程序编的过于繁琐,还有语法错误……..
折腾了一个下午,终于编好了一个简单的程序,看着机器听话的在我们自己的程序上顺畅的运行,人手的操作得到解放,我感到了机器实现数字化给现代工业带来的巨大好处,金工实习又给我们一次大开眼界的机会。
经验总结:熟悉控制面板里面程序的修改和插入操作很重要,虽然说很简单,但我一开始不懂,搞得程序不知怎么修改。还有编程时要考虑到削刀的走向,不能让刀具走太长的距离。
‘
泥巴’的功用:谁也想不到铸造就是用泥土来砌‘泥巴’,专业点说应该是砂型铸造,就是用型砂装进模具使之成型,接着这块砂模就可以当作模具的模板。先是看师傅操作,原先他前面只有一堆土和一些不太起眼的小工具,接着他开始用模具和小工具进行操作,我的眼睛还没转过来,他就已经完成了一个很好看的用土铸成的模具,想到一堆砂土能铸成如此坚硬的东西,我又体会到了金工的神奇之处。接着是我们的实际操作,前面的步骤很简单也很成功,当要把一块木块从土样里时,我用力过大,土样的几个边角崩塌了,我觉得应该是小事,接着开始修复,但这土实在太软了!砌好了又掉,且砌的坑坑洼洼,甚是难看!就是这么一小块就用了我吃奶的劲,你不能用力,土会掉,眼前的小工具全变成了碍手的扎草,怎么师傅运用得这么自如?我只好‘尊卑’的请出师傅来指导了,只见他拿起秋叶,熟练的粘起小片土在边角上砌了两下就完全搞定了,原来应该先粘起土在工具上,然后迅速的砌在边角上,不用怕掉,我想着拿起秋叶做了起来,真的见效了,这真的是师傅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啊,劳动的伟大在于它伟大的创造,一个人可以在长期的劳动中创造出神奇的别人不可以模仿的属于自己的东西!
经验总结:铸造是细活,最重要的部分是模具的制造,前面砂型的形状可以丑一点,但模具的部分一定要很漂亮和准确,这是决定整个工作成败的关键,要熟练的掌握秋叶的使用,秋叶是很有用的工具,尤其在砌边角的时候。
金工实习还有许多难忘的经历,铁盒的制造,原来生活中这么常见的东西制作过程是如此的复杂和繁琐;POWERMILL绘图软件的应用,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它可以模拟和控制模具的加工过程,非常的神奇又非常的方便,且通过它可以把我们制作的图形菜单命令转化为NC程序,就是数控铣床所能识别的程序,这就不用我们手写了!还有许许多多的有趣的经历,都深深印在我脑海里。
一点小建议:经过这么多天的亲身体验和感触,还是觉得有必要提一下我的意见,一个就是有些师傅有迟到的现象,我们有几个工种,早上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还没见师傅过来,有点打击我们的热情哦!还有就是下雨的问题,我觉得受影响最大的工种是焊工和刨工,做焊工时有大量雨水从屋顶留下,而刨工的工厂(旧科技总厂)竟被雨水浸了进来,被迫停工。除此之外我们学校的金工实习无论从设备还是工作环境都是很好的了,我非常荣幸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劳动!
两周的金工实习过得真快,结束的那一天下午是笔试,考完后继续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电火花加工,我感到有点累,但回想起10天的劳动,更多的是一种回恋感,我感受到了工人作为一个阶层的伟大,工人创造出了我们生活的物质基础,工人的工作是神圣的!
我们熟悉了控制面板,那时我们还觉得很好玩,通过按钮来控制机器的运动,多么的方便和简单啊,起码比钳工好多了,而且比玩起电脑来得简单啊,当然整个上午是在一片轻松的环境中度过的。下午的编程证明我们的想法完全错误了!下午一来老师就给我们讲了关于编程的方法,一大窜的代码和数字搞的我头昏脑涨,还要不断的画图,计算和查表,我们还要讨论程序的可行性和刀具的切换,讨论了起码有一个小时后,我们组的程序还没写出来,我们只好依葫芦画瓢,按老师写的抄下来再改,经过半个小时的艰苦,竟然写了有两页纸,中间还夹着一大堆的语法和衔接错误,我这才觉得上午的工序和现在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终于我们可以上机进行调试了输入程序了,进行模拟操作后,有发现了很多问题,我们的程序编的过于繁琐,还有语法错误……..
折腾了一个下午,终于编好了一个简单的程序,看着机器听话的在我们自己的程序上顺畅的运行,人手的操作得到解放,我感到了机器实现数字化给现代工业带来的巨大好处,金工实习又给我们一次大开眼界的机会。
经验总结:熟悉控制面板里面程序的修改和插入操作很重要,虽然说很简单,但我一开始不懂,搞得程序不知怎么修改。还有编程时要考虑到削刀的走向,不能让刀具走太长的距离。
‘泥巴’的功用
谁也想不到铸造就是用泥土来砌‘泥巴’,专业点说应该是砂型铸造,就是用型砂装进模具使之成型,接着这块砂模就可以当作模具的模板。先是看师傅操作,原先他前面只有一堆土和一些不太起眼的小工具,接着他开始用模具和小工具进行操作,我的眼睛还没转过来,他就已经完成了一个很好看的用土铸成的模具,想到一堆砂土能铸成如此坚硬的东西,我又体会到了金工的神奇之处。接着是我们的实际操作,前面的步骤很简单也很成功,当要把一块木块从土样里时,我用力过大,土样的几个边角崩塌了,我觉得应该是小事,接着开始修复,但这土实在太软了!砌好了又掉,且砌的坑坑洼洼,甚是难看!就是这么一小块就用了我吃奶的劲,你不能用力,土会掉,眼前的小工具全变成了碍手的扎草,怎么师傅运用得这么自如?我只好‘尊卑’的请出师傅来指导了,只见他拿起秋叶,熟练的粘起小片土在边角上砌了两下就完全搞定了,原来应该先粘起土在工具上,然后迅速的砌在边角上,不用怕掉,我想着拿起秋叶做了起来,真的见效了,这真的是师傅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啊,劳动的伟大在于它伟大的创造,一个人可以在长期的劳动中创造出神奇的别人不可以模仿的属于自己的东西!
经验总结:铸造是细活,最重要的部分是模具的制造,前面砂型的形状可以丑一点,但模具的部分一定要很漂亮和准确,这是决定整个工作成败的关键,要熟练的掌握秋叶的使用,秋叶是很有用的工具,尤其在砌边角的时候。
金工实习还有许多难忘的经历,铁盒的制造,原来生活中这么常见的东西制作过程是如此的复杂和繁琐;POWERMILL绘图软件的应用,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它可以模拟和控制模具的加工过程,非常的神奇又非常的方便,且通过它可以把我们制作的图形菜单命令转化为NC程序,就是数控铣床所能识别的程序,这就不用我们手写了!还有许许多多的有趣的经历,都深深印在我脑海里。
一点小建议:经过这么多天的亲身体验和感触,还是觉得有必要提一下我的意见,一个就是有些师傅有迟到的现象,我们有几个工种,早上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还没见师傅过来,有点打击我们的热情哦!还有就是下雨的问题,我觉得受影响最大的工种是焊工和刨工,做焊工时有大量雨水从屋顶留下,而刨工的工厂(旧科技总厂)竟被雨水浸了进来,被迫停工。除此之外我们学校的金工实习无论从设备还是工作环境都是很好的了,我非常荣幸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劳动!
两周的金工实习过得真快,结束的那一天下午是笔试,考完后继续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电火花加工,我感到有点累,但回想起10天的劳动,更多的是一种回恋感,我感受到了工人作为一个阶层的伟大,工人创造出了我们生活的物质基础,工人的工作是神圣的!
我们熟悉了控制面板,那时我们还觉得很好玩,通过按钮来控制机器的运动,多么的方便和简单啊,起码比钳工好多了,而且比玩起电脑来得简单啊,当然整个上午是在一片轻松的环境中度过的。下午的编程证明我们的想法完全错误了!下午一来老师就给我们讲了关于编程的方法,一大窜的代码和数字搞的我头昏脑涨,还要不断的画图,计算和查表,我们还要讨论程序的可行性和刀具的切换,讨论了起码有一个小时后,我们组的程序还没写出来,我们只好依葫芦画瓢,按老师写的抄下来再改,经过半个小时的艰苦,竟然写了有两页纸,中间还夹着一大堆的语法和衔接错误,我这才觉得上午的工序和现在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终于我们可以上机进行调试了输入程序了,进行模拟操作后,有发现了很多问题,我们的程序编的过于繁琐,还有语法错误……..
折腾了一个下午,终于编好了一个简单的程序,看着机器听话的在我们自己的程序上顺畅的运行,人手的操作得到解放,我感到了机器实现数字化给现代工业带来的巨大好处,金工实习又给我们一次大开眼界的机会。
经验总结:熟悉控制面板里面程序的修改和插入操作很重要,虽然说很简单,但我一开始不懂,搞得程序不知怎么修改。还有编程时要考虑到削刀的走向,不能让刀具走太长的距离。
‘
泥巴’的功用:谁也想不到铸造就是用泥土来砌‘泥巴’,专业点说应该是砂型铸造,就是用型砂装进模具使之成型,接着这块砂模就可以当作模具的模板。先是看师傅操作,原先他前面只有一堆土和一些不太起眼的小工具,接着他开始用模具和小工具进行操作,我的眼睛还没转过来,他就已经完成了一个很好看的用土铸成的模具,想到一堆砂土能铸成如此坚硬的东西,我又体会到了金工的神奇之处。接着是我们的实际操作,前面的步骤很简单也很成功,当要把一块木块从土样里时,我用力过大,土样的几个边角崩塌了,我觉得应该是小事,接着开始修复,但这土实在太软了!砌好了又掉,且砌的坑坑洼洼,甚是难看!就是这么一小块就用了我吃奶的劲,你不能用力,土会掉,眼前的小工具全变成了碍手的扎草,怎么师傅运用得这么自如?我只好‘尊卑’的请出师傅来指导了,只见他拿起秋叶,熟练的粘起小片土在边角上砌了两下就完全搞定了,原来应该先粘起土在工具上,然后迅速的砌在边角上,不用怕掉,我想着拿起秋叶做了起来,真的见效了,这真的是师傅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啊,劳动的伟大在于它伟大的创造,一个人可以在长期的劳动中创造出神奇的别人不可以模仿的属于自己的东西!
经验总结:铸造是细活,最重要的部分是模具的制造,前面砂型的形状可以丑一点,但模具的部分一定要很漂亮和准确,这是决定整个工作成败的关键,要熟练的掌握秋叶的使用,秋叶是很有用的工具,尤其在砌边角的时候。
金工实习还有许多难忘的经历,铁盒的制造,原来生活中这么常见的东西制作过程是如此的复杂和繁琐;POWERMILL绘图软件的应用,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它可以模拟和控制模具的加工过程,非常的神奇又非常的方便,且通过它可以把我们制作的图形菜单命令转化为NC程序,就是数控铣床所能识别的程序,这就不用我们手写了!还有许许多多的有趣的经历,都深深印在我脑海里。
一点小建议:经过这么多天的亲身体验和感触,还是觉得有必要提一下我的意见,一个就是有些师傅有迟到的现象,我们有几个工种,早上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还没见师傅过来,有点打击我们的热情哦!还有就是下雨的问题,我觉得受影响最大的工种是焊工和刨工,做焊工时有大量雨水从屋顶留下,而刨工的工厂(旧科技总厂)竟被雨水浸了进来,被迫停工。除此之外我们学校的金工实习无论从设备还是工作环境都是很好的了,我非常荣幸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劳动!
两周的金工实习过得真快,结束的那一天下午是笔试,考完后继续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电火花加工,我感到有点累,但回想起10天的劳动,更多的是一种回恋感,我感受到了工人作为一个阶层的伟大,工人创造出了我们生活的物质基础,工人的工作是神圣的!
两周的金工实习我感触颇多,有艰辛,也有喜悦,有烦躁,也有舒畅。我可以把它称为第二个军训,因为它和军训一样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的身心。在感情上,它使我对工人这个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接触各种工种的环境和操作过程使我深深体会到了工人工作的特殊和艰苦,对工人师傅的敬佩和爱戴之情油然
一点小建议:经过这么多天的亲身体验和感触,还是觉得有必要提一下我的意见,一个就是有些师傅有迟到的现象,我们有几个工种,早上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还没见师傅过来,有点打击我们的热情哦!还有就是下雨的问题,我觉得受影响最大的工种是焊工和刨工,做焊工时有大量雨水从屋顶留下,而刨工的工厂(旧科技总厂)竟被雨水浸了进来,被迫停工。除此之外我们学校的金工实习无论从设备还是工作环境都是很好的了,我非常荣幸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劳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