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范畴能力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范式是托马斯·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来的一个术语,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赋予这个概念以关键性的作用,他提出科学认识不是简单而纯粹的知识积累;对科学理论进行构思、表述和组织的那种方式受到一些前提或预设的指挥和控制。他要探测一种隐蔽在预设或前提之下的、绝对而自明的集体资源。他把这些自明性称作范式。范式的这一定义同时是语义的、逻辑的和观念——逻辑的。就语义而言,范式决定着可理解性,给事物以意义;就逻辑而言,范式决定着最主要的逻辑操作;就观念——逻辑而言,范式是联合、淘汰、选择的第一原则,决定着观念的组织条件。根据这三个生成的和组织的含义,范式指导、统治、控制着个人推理的组织和那些遵循范式的观念系统的组织。
范式的含义既强烈又模糊,强烈是因为范式具有一种彻底的意义,它是方法论的指导、思维的基本图式、预设或起关键作用的信仰,因此它本身带有一种理论统治权。模糊是因为范式摇摆于多种含义之间,最终以含混的方式涵盖了科学家们对一种世界观的集体赞同。范式概念的不充分和不精确不仅揭示了库恩思想的缺陷,也揭示了思考范式概念的困难。一种范式,对于在这种范式控制下进行的所有话语而言,包含着可理解性的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同时也包含这些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吸引/排斥的逻辑关系的类型。一种范式的性质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界定,第一是对主要的可理解性的范畴的推广或选择;第二是对主要的逻辑操作的规定。
管理学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是管理学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它主要从科学哲学角度探讨与管理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管理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在既定的范式中,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务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沿着既定的路径。按照管理学家的解释,知识的发展一般是遵循一定的路径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范式。在管理实践中,一般现存企业是在已有管理知识范式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寻求管理变革或改进管理的。而新企业和新技术往往会带来知识跳跃式发展的新范式。如果一种新技术的背后有全新的知识范式作为支撑,那么将对已有的管理理论、技术和能力构成威胁。
按照库恩的标准,管理学范式是划分管理科学共同体的标准,不同的范式决定管理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而某个特定研究方向或领域内所特有的共同世界观、共识及基本观点则形成管理学家群体。管理学范式就是管理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知识假设。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不同,所以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管理学范式理论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本体论视角,二是认识论视角,三是方法论视角。所以管理学的范式理论是以管理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与管理学之间呈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管理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
西方的管理思想和学说从产生的时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泊的组织理论等;第二类是行为管理理论,发端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而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第三类是当代的各种管理理论,产生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至今。这三类理论只是产生的时期有先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它们相互影响,继承演变,形成各种流派。根据不同的逻辑起点,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有两个范式,一个是以组织的效率为起点,另一个是以人的需要为起点。前者被称为科学主义范式,后者被称为人本主义范式。科学主义范式是以组织的存在为根本,把人纳入组织,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组织效率;人本主义范式把人的存在和需要作为根本,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以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罗为代表,通常把科学主义范式称为泰罗范式。该范式的核心是如何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科学管理”注重的是如何改进职工的工作表现,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辩识性和可重复性,泰罗坚信通过确定出工人完成某项作业的最佳时间,管理者就可能判断工人是否干得出色。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带来了组织效率的提高。随着管理学的发展,在泰罗范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在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其方法论范式深受自然科学方法论范式的强烈影响。这种范式认为,组织及其管理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管理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从观察经验事实出发,研究和发展组织及其管理领域内的一般性普遍规律。
科学主义范式体现在具有理性约束的个体追求服从技术规律和组织纪律带来的高效率。从人的行为特征来看,“经济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因此,假定每个行为主体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管理原理、原则和制度必须以管理主体的个人行为为基础并且可以从社会历史背景中抽象出来。单个行为主体都服从于技术规律,通过时间动作的分析,实现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工作条件的标准化和工作时间的标准化。适应这样的行为主体的组织是一个高度结构化、形式化、不受个人支配的集权组织。
三、管理学研究的人本主义范式
管理学范式的第一次变革是由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完成的,人本主义者指责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不道德的,是将工作“非人性化”,并把极具人性色彩的管理变成了简单的效率衡量。他们对科学主义范式提出批评,认为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管理问题,人是每一个组织中的核心,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应当重视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从人本主义范式的理论主张可以发现,行为管理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对人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使得管理活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更加符合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古典管理学的原罪促成了人本主义范式的兴起。人本主义范式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诠释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强调管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认为组织及其关系现象的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外化或客体化,是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严格来说,行为科学学派来自于社会学,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在任何社会组织中群体总是由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
人本主义范式强调应把人放在管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不是原材料、资本、机器、土地或能源,而是人。这里所说的“人”,是被看成“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他们是不断地被密如蛛网的人际关系网所包围,而他们自身也是这个关系网的一部分。在人本主义范式中,整个人类的本性是由积极的与消极的、崇高的与卑劣的品质构成,他们反对科学主义范式把人看成仅仅是一味索取的自利主义的“经济人”,强调利他主义与给予的品质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同时该范式强调人的潜质的生长与发展,而且这种潜质的生长始终处于动态过程中,是不断成长和进化的,是随着时间和社会文化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的。
早在西方科学发展的初期,培根(F.Bacon)就觉察到了对一切认识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束缚,并同时觉察到了摆脱这些束缚的必要性。他在对认识的社会——文化规定性进行诊断时指出,认识的使命在于把认识从社会——文化规定性中解放出来,使认识成为科学。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已经获得的合理性会随着促使它形成的那个过程的延续而削弱,合理性的操作特征会被不合理的社会力量所截取和利用。组织理论学家布赖尔和摩根在《社会学范式与组织分析》一书中隐含地指出,社会科学理论主要有两条轴线,一条代表科学本质属性的连续体,另一条代表社会(组织)本质属性的连续体。科学的本质属性强调稳定性、可证实性和规定性,而社会的本质属性体现为永恒的变革。
四、结论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分别是管理理论中注重技术与注重人的两个主要方面,这两种范式的发展构成了早期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前者注重的技术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的,随着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科学主义范式不断变革,所以科学主义范式恰好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社会性。而人本主义范式注重人的需要,认为人是组织的核心,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而且是人,这样的观点恰恰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科学性。人是管理学研究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样的研究方法正是辨证的和科学的。组织及其管理的效率不仅是科学主义范式理性创新所产生的效率,也包括人本主义范式对工作认同的诠释所产生的效率。
从本质上分析,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在于西方大范式。这个大范式是由笛卡尔提出并随着17世纪以来欧洲历史的发展而确立了下来。笛卡尔的范式把主体和客体分离开来,使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领域,一边是科学和客观性研究,一边是哲学和反思性研究。这个范式决定着一种二元世界观,也是同一个世界的二元化:一方面是必须接受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客体的世界,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提出存在、沟通、意识、命运等问题的主体的世界,客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而主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人本主义范式。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豪斯曼编,丁建峰译.经济学的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法]挨德加.莫兰著,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罗珉.管理学: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李郸.管理学的历史演进:研究范式的角度.财经科学,2005,(5).
[5]罗珉.论管理学范式革命.当代经济管理,2005,(5).
[6]魏文斌.西方管理学范式的三种维度.国外社会科学,2007,(1).
[7]罗珉.论管理学复杂范式.管理科学,2006,(1).
[8]肖海林.企业管理:主题演进与范式流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1).
[9]罗珉.管理学范式理论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6).
【关键词】情感激励理论;学生德育;情感共鸣
“激励”的含义是指人在外部条件刺激下出现的心理紧张状态;管理学范畴中的“激励”的含义特指为管理者运用外部激励手段,引起被管理者的某种需要从而激发其动机,促使其产生组织所需要的行为的一个过程;学生德育引入管理学范畴中的情感激励理论建立在教育者对情感激励理论的借鉴与运用,能够更富有效果地感染学生、打动学生、鼓励学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学修德育需要运用情感激励理论,情感激励理论是学校德育教育者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德育工具。
一、德育教育需要情感沟通,情感激励理论是畅通情感沟通渠道的剂
需要指个体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内在要素或在外在条件得不到满足时的生理失衡或心理紧张状态。心理学认为动机和行为都是以需要为轴心的,学校德育同样需要引发学生的动机和行为上的“我需要”,通过这样的情感状态来认可和内化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方面对自己的教育和引导。情感激励理论启示学校德育教育者要用心发现并正确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让其情绪处于兴奋的积极状态,已达成与其的教育效果。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情感激励,当认真分析和研究学生个体需要、各类群体需要的多样性、差异性、层次性,具体分析了解某个群体或个体多样性需求中的优势需求,即在所有的需要中最为强烈、效价最高的某种需要。教师应正确处理合理正当需要与不合理不正当需要的关系;正确处理需要与自身努力、贡献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需要与集体、社会的关系。并通过赞美和表扬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让对方情绪处于一种积极状态,然后委婉指出其不足和问题,这样既让学生认识错误,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教育理论或言论与学生的自我认可中形成情感相通,达成心灵共鸣。
在这里我们提倡情感激励的方法。情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客观情况是否符合主观要求进行评判之后产生的态度。情感激励指的是采取某种方式,影响到个体的内心情感,并激发其内在的精神和力量。与物质激励相比,情感激励的作用持续得更为长久。在教育者和学生的沟通中,情感上的沟通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教育者正确的情感激励将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感染和巨大的激励,“亲其师,信其道”的激励效果才会出现。
二、德育教育需要目标导引,情感激励是目标奋斗过程中的驱动力
弗鲁姆1964年提出,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或激励力取决于其对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和预期达成该结果可能性的估计。即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该项活动所产生结果的吸引大小与获得预期结果的可能性大小这两项因素。弗鲁姆提出了一个公式:“激励力=效价×期望率”,分析这种等式关系可见德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激励力,激励力量越强大,预期教育效果才会越好。
学校的德育一定有其德育目标,或为近期目标,或为远期目标,目标的实现是体现在被德育教育的学生的品行方面的,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认可德育目标,产生和强大向着德育目标积极进取的内驱力。具体来说,目标激励就是要针对各个学生的自我条件和需求,再结合学校的培养目的,为各个学生设置具体的、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激励目标,尽量使各个学生在为目标实现而奋斗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信心,强化其主体意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目标激励的方法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三方面:(1)设置目标时,必须要结合各个学生的自身条件和需求,特别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其需求肯定也不尽相同,并让学生自己参与到目标设置的过程中去,从而避免设置的目标最后都弄得整齐划一,没有针对性。(2)设置的目标要非常具体和明确,要具有可实现性。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循序渐进地设置目标,引导其学会如何设置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从而分阶段、一步步地来完成,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激励。(3)设置的目标要有一定的难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以及具有相当潜力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勇敢挑战自己,设置较高较难的目标,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三、学生德育需要巩固效果,情感激励是强化德育效果的定型模具
美国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强化理论。斯金纳认为人是否做出某种行为,只取决于行为的后果。如果行为是好的结果,这就能对动机起正强化作用,即能使人的行为得到加强和重复;如果行为的结果使动机得到削弱,这就对动机起负强化作用,会使人的行为削弱或消失。
在学生德育方面情感激励需要贯穿于德育的全过程,以全过程的投入和使用来强化学生愿意这样去做,努力这样去做、始终一贯地这样去做的情感,达到塑型与学生品行的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及时激励的有效度为80%,滞后激励的有效度仅为20%,这充分说明了抓住时机及时激励的重要性。何为及时激励,也即在德育过程中总能抓住契机使用情感激励,使得情感激励不是建立在想要使用就使用,不想使用就搁置的情形下,造成激励时机任意,使得激励效果不足或大打折扣。把握好激励的时机如要力求在平凡中捕捉闪光点,在学生有进步时积极鼓励,努力找出学生可赏识、可激励之处,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和进步,及时地给予赏识。也包括学生在处于问题萌芽或问题状况中时,能及时发现问题,善于给予情感式德育,是学生认同教育的内容,乐于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海峰,张莹主编.管理学―原理与实务[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沈燕.用情感架起沟通的桥梁――浅谈小学德育过程中的情感作用[J].启迪与智慧,2013(10).
[3]曲丽华,刘京才.让德育闪烁情感魅力――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3(05).
[4]苗建军.感化的魅力――浅谈情感交流在德育中的作用[J].世界家苑,2001(04).
关键词:中职卫校;青年教师;教学艺术;技巧
近年来,中职卫生学校生源稳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教师队伍也逐渐庞大,中青年教师成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其中大多数专任青年教师是来自医学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到学校,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培训,教学能力比较低,教学实践经验比较薄弱,因此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成为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的主要内容。教学艺术是每个教师必备的素质,只有努力学习和掌握教学艺术技巧,才能提高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探析教学艺术的科学含义,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组织管理三方面探索青年教师应用教学艺术的技巧。
一、教学艺术的科学含义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同一般文化艺术相比,教学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教学目标的从属性;教学艺术表现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活动带有特定的艺术性。笔者认为教学艺术是一种从属于教育目标和教育规律的艺术,亦即教学的技能、技巧及艺术感受。教学艺术的含义有狭窄的不同,平时我们说的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主要指教学的艺术感受,是狭义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在广义上说,包括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形成的技能技巧。笔者认为取其中义为好,以区别于一般的教育学理论,突出技能、技巧的艺术感受的特征,即从技能、技巧、艺术感受角度形成教学艺术概念。对理解教学艺术的深刻含义很重要,概括地说教学艺术从属于教育目标和教育规律,又有自己的艺术特性。教育既然作为一门艺术,就应该有它自己的系统。由于教学艺术包含广博的内容,可以对它进行多角度的分门别类;又因为教学艺术从属于教学目标的需要,这就提示我们,应该从与教育活动、教育学相关的艺术角度探讨教学艺术的系统。教学艺术包含一般的艺术,如语言表达艺术、书写艺术等,具有综合艺术特点,然而这些艺术又融汇于教育学、心理学与组织管理学艺术技巧中。所以,青年教师仅有专业知识还不行,还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教学艺术,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教育学技巧的应用
教育学技巧就是“怎么教”的教学艺术问题。教学活动受教育规律的指导,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方法可以套用,因此,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做知识的搬运工、教科书的传声筒。每上一堂课,就是一次创造性劳动,一次艺术的加工。青年教师必须熟练教学理论,系统了解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结合专业的特点,熟悉教材,进行最佳教学方案设计与研究,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育规律和教育学技巧的灵活运用就是最基本的教学艺术成分,掌握教育理论是形成和发挥教学艺术的前提条件。当前教育学理论发生了深刻变革,产生新的教学论与教学法,如“角色扮演法”,“微观互动教学法”,“PBL教学法”,等等,探讨如何把教学从传授知识为主转移到重在开发学生的智能为主,或者说既传授知识,又发展学生智力,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与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的作用贵在一个“导”字,正是有了教师的讲授和指导,才使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得以比较顺利地进行。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如果只是让他们自己阅读教材,则多数人难于理解和接受知识,必须提纲挈领地讲授教材,并注意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介绍学习方法,突出重要概念,重要的代谢过程,加深理解,学会归纳,全面理解,重点记忆,并通过复习题启发学习,巩固所学内容,对“差生”加强辅导,这样不仅能提高讲课效率,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即“授渔”,而且学生的反映也会比较良好。教学艺术就是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是教育内容的艺术升华。
三、心理学技巧的应用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教学过程有丰富的心理活动内容,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心理接触和作用。教师必须掌握心理学技巧,有效影响、组织管理学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教师通过心理技巧的应用能处理好师生间的相互作用,使自己的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感人,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样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心理艺术的内容很丰富,如教师如何吸引和感染学生,如何进行师生间心理交流和对话,如何在教学第一次活动中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何建立教师的教学威信,等等。学生的心理受年龄、时代、民族和社会的影响,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有广博的知识面。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态,有针对性地应用心理学技巧,才能获得预期效果。智力性的心理因素和非智力性的心理因素相互联系,同属于教育主体———学生的基本心理范畴。以往教学着重于思维、记忆等智力性心理因素的培养,对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心理因素重视不够,如对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他们的智力、知识水平都比较低,若由此推论他们学习一定很困难,难得成才,这样估计就是忽略对他们学习心态、学习努力程度作用的考虑。中职学生虽然智力基础相对差,但学习成才、为社会服务的愿望强烈;同时由于基础较差,学习感到困难,往往有些自卑感。因此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及时鼓励,使他们形成自信、自尊的心理,消除自卑感,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勇敢追赶现代科学知识的潮流,努力学习,以勤补拙,促进智力因素的转化和发展。学生的进步也体现了教学心理艺术的奥妙,应用心理学技巧往往事半功倍。
四、教学组织管理技巧的应用
教师讲授及指导学生学习是教学管理的过程。教学组织管理是教育、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相互渗透,要上好一堂课并非易事,教师要有驾驭、调节课堂学习气氛的本领,把握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并根据学生的表情反馈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环节,掌握教学的主动权。这种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的技巧也是一种艺术。对学生的教学管理、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现代管理知识的应用。现代管理科学知识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和渗透,这类知识对教师上好课大有裨益。发扬教学民主,是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应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开班干会了解学生的意见,尤其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多做工作,多了解,多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促进他们进步。学生对教学反映的意见,能够启发教师思考和发现,集中大家的智慧改进教学,也就是提高了教学艺术。教育学技巧、心理学技巧、教学组织管理技巧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是相互交叉、互相渗透的。如以提问这种教学的手段为例,其目的有的是造成悬念,激发兴趣,有的是启发思考,加深理解,有的是出于维护教学秩序的需要。“留心处处皆学问”,三尺讲台是教学的艺术舞台,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传授的信息量大增,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资料可以省去一些教师的讲授,但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知识与信息,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指导,课堂讲授仍然是最重要的基本功。要上好一堂课,青年教师应修好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理论,这些知识是形成教学技巧即教学艺术的基础,但学习这些知识并非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或一次学习就能学好的,教学艺术的提高有赖于教学实践的锻炼。
总之,教学艺术可以被认识与学习,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作者:刘庆苗 单位: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
一、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及“新公共管理运动”
关于西方学者对公共管理的看法上的分歧暂且不谈,仅就中国学界的研究来说,我国早期历史文献中的“行政”是指管理国家政务。当20世纪80年代行政学在中国恢复时,学者们提出:行政管理是伴随着国家而出现的,有政府才有行政管理。行政是行使国家权力的管理活动,凡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便不属于行政。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把行政确定为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不仅更符合汉语中行政概念的本意,而且也符合我国宪法对行政概念的界定。长期以来,我国学界主流观点是把“公共行政(publicadministration)简称行政,是政府依法对国家事务、自身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这一含义表明:行政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其他社会组织”,“公共行政学又叫行政学、政府管理学”。(注:曾明德,罗德刚:《公共行政学》,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2)
80年代前后的西方行政改革,使得公共管理主体的“划分很难有明确的界限,因为我们对公共服务概念的理解大大地扩展了。公共服务不仅包括政府的三个分支(即立法、司法、行政)部门,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个层次,而且包括非营利部门。所以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成为所有追求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人员。”(注: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历史渊源与重要的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戈特博士访谈录”,《中国行政管理》,2000,(11):44.)人们今天所讲的公共管理,与名义上称之的“行政管理”,而实际上的“政府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有政府,而且还包括社会中那些追求为公共利益服务的非政府公共组织。政府管理与公共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模式。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管理在内的全社会开放式管理体系。政府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主角,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还需若干配角。
20世纪80年代前后,西方不少发达国家均出现了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与之相伴随的“新公共管理”,其实践背景正是各国的行政改革及其政府的再造运动。
正因为如此,台湾学者詹中原教授在他主编的书中,加进十分醒目的副标题,即《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务》。詹教授在书中写道:“了解新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学科发展的一部分。”“无论就理论及实务而言,‘公共管理’均是原本公共行政的典范内涵。”(注:詹中原:《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务》,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1.1.)作为特定历史范畴,无论是从内容还是究其实质,把“新公共管理”的研究看成是公共行政学的分支内容是可以理解的。但绝不能把“新公共管理”与我们所讨论“公共管理”混为一谈。
二、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学科
既然传统行政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政府管理为基本内容的,那末从前面的分析可知,以公共管理为基本内容的一门新学科的建立已势在必行。
正如建立企业管理(学),以此去研究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般规律一样,不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的公共组织作为管理主体,人们都可以从他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实践中,找出关于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一般性规律,这些规律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内容。诚然,它也会包括政府管理学的内容。企业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有它们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构成了作为研究所有管理活动规律的一部分,但它们也有由于各自研究领域的不同而获得的特殊规律。探求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中的一般性规律,实际上在传统的行政学中早已开始。不过人们误以为政府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是它的全部内容,而这些理论与方法基本上是以“政府为中心”所总结得到的。
作为独立的新学科,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框架是什么?它与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框架有何异同?构成它的基础概念又是什么?等等。在编写《公共管理学》教材时,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回答,否则《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会无实质性区别。
公共管理包含着两方面要素:管理性与公共性。从管理性分析,法约尔等早就指出,为实现管理中高效,需要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手段,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样,“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毫无疑问,公共管理中需要研究计划、组织、控制等问题,但人们已从大量的《管理学》著作中对此非常熟悉。从公共性分析,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主体(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他们拥有着公共权力,承担着与企业目标不同的公共责任。这些目标是有效公平地向民众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为了实现目标,公共组织需要不断制订与实施,旨在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广义)。为了保证达到这些目的,需要强化公共监督,倡导高尚的公共道德。因此,对公共管理可从两方面定义:
从区别企业管理与各种形式的私域管理出发,公共管理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是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所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追求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定义的前半部是区别企业管理,定义的后半部是区别非企业化的私域中一切形式的管理。
从公共管理所包括的基本内容出发,公共管理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是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在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同样,公共管理学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具体地讲,它要以那些拥有公共权力的公共组织,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为基本研究对象,它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与操作性很强的新学科。”所以,公共管理要研究如下基本内容:
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公共管理系统公共利益公共权力公共责任公共问题公共决策公共产品(服务)公共资源管理公共项目管理公共监督公共道德法与公共秩序战略管理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公共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三、研究公共管理的意义
在我国,从名义上称之的“行政管理”,而实际上的政府管理(包括政府对自身与社会两个方面的管理)走向公共管理,这确实是理念上的一场变革。从这个变化中,人们容易注重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主体从仅由政府发展到包括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内的多元化主体;二是政府把一部分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力,下放给社会非政府组织,甚至部分公共产品允许私人企业生产。这些结论基本上属于“新公共管理”的理念。
我们认为,推行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开展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更大的意义是推进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我们不能从“政府中心论”出发看待这场变革,而要从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互动角度进行探索。具体地讲,现代公共管理要以一种开放的思维模式,动员全社会一切可以调动与利用的力量,建立一套以政府管理为核心的多元化的管理主体体系。政府不仅要下放权力,更多地是要认真考虑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公民。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政府权力太大,剥夺了大量应属于社会的权力,造成了社会自我管理能力的大大萎缩,使得在如何发挥政府功能与社会功能方面形成巨大反差。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对应目标,应该是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公共管理的社会化与政治发展的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取向,人们对此已有了共识。而行政体制改革基本上还停留在政府机构的改革上,更多地是从政府自身需求安排的,没有形成政府与社会较好的互动关系。这样,政府职能定位很难跳出自身设定的圈子。不实行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就不会彻底。
社会的共同事务应由社会自身来做。由政府独家包揽一切对社会事务实施管理,并在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由此所带来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否认政府管理的重要性及在公共管理的核心地位是错误的,用政府管理代替公共管理也是行不通的。
四、公共管理研究中几个技术性问题
既然公共行政研究的实质是政府管理,它与我们所讨论的公共管理是有区别的。而我国研究生专业目录中,把一级学科定为公共管理,二级学科中包括了行政管理,MPA项目又把人们以往经常译为“行政管理”的一词改为“公共管理”,那末为了防止混乱,又能与国际接轨,我们有如下建议:
1.把研究生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行政管理”改为“政府管理”,英文是否可译为"AdministrationofGovernment"或"GovernmentalAdministration"?
2.把研究生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公共管理”译为"PublicAdministration",与MPA的译法相同。
3.在中文译为英文的过程中,凡涉及到“行政管理”一词时,是否可译为"AdministrationofGovernment"或"GovernmentalAdministration"?而涉及到“公共管理”一词时,均译为"PublicAdministration"。
关键词:企业服务;卓越;道德目标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36-0030-02
On the Moral Goal of Logistics Services Business
Dong Jianbin
(Shanxi Housing Fund Management Center’s Office)
Abstract: The moral goal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is to service excellently, even if the main business services pres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ral sentiments and their own economic interests beyond the moral mission and objectives. Takingit as a starting point, this article offers that enterprises of services demonstrate its moral goals, and then to achieve outstandingservice.
Key Words: enterprise service; excellence; moral goals
卓越是一种崇高的精神。美国管理学者米勒认为:“卓越并非一种成就,而是一种精神。这一精神掌握了一个人或一个公司的生命与灵魂,它是一个永无休止的学习过程,本身就带有满足感。”卓越是一种道德境界,“追求卓越实质上就是追求道德”。所谓企业服务,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目的,依据一定的经济原则和道德准则所进行的服务实践活动。卓越服务之所以能够成为企业服务的道德目标,是因为企业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企业服务既是一种经济实践活动,又反映着企业服务主体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美国著名学者、服务研究专家利奥纳德・贝利在研究了14家世界上最优秀的服务性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后指出:“尽管这些样本公司都获利颇丰,但利润本身并不是价值观念的内容,而是其结果。”
企业服务作为组织的一种实践活动具有特定的目标,离开了目标,企业服务活动就会失去价值和意义。企业服务目标是企业服务活动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企业服务目标的种类很多,它具有多重性的特点。
一、企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二是指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显然,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内在地包含了人类社会应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两个方面同时取得进步的道德要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就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合作而不是将自然作为人类统治的对象。
本文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服务的道德目标,是指企业服务应当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为自身的道德发展目标,从而实现企业服务的卓越追求。企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是以企业服务的绿色化为基本手段的。随着现代企业服务的迅速发展,企业服务的绿色化成为企业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绿色时代的到来对企业服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企业服务主体在服务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越来越关注资源与环境保护。由于绿色企业服务能有效实现企业服务效率、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以及环境效率四个方面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伦理道德价值,因此,开展绿色企业服务是实现企业服务可持续发展道德目标的基本手段,是企业服务走向卓越的重要条件。
所谓绿色企业服务,是指企业服务主体以生态道德作为企业服务哲学,以绿色服务文化为道德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要,以实现企业服务生产者、企业服务消费者、社会、环境四方利益的统一,实现企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生产服务、流通服务还是消费服务,无论是售前服务、售中服务还是售后服务,企业服务主体都必须以符合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原则为服务导向。
企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它实质上是企业服务主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的道德责任,要处理的是企业服务与自然环境的道德关系。企业服务应当顺应世界经济绿色化的发展趋势,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这就要求企业服务主体将其生产经营活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发展相联系,树立绿色服务观念,从事绿色经营,使服务与环境有机统一。这就要求企业服务主体在服务经营管理中根据可持续发展道德目标的要求,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身心健康,从企业服务流程的各个环节着手节约资源和能源、防污、减污和治污,以达到服务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的有机统一;企业服务主体不断提高绿色服务意识、绿色服务理念和绿色服务价值观,积极推行绿色管理,在传统的企业服务管理之中融入环保观念,注重对人类健康、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管理,积极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绿色、文明的企业服务环境。
二、企业服务自身利益的超越
利益,本文主要是指物质利益或经济利益,是经济活动和道德活动这两个不同社会范畴的中介和连接点。也就是说,利益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可以作为经济范畴出现,它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具体表现。恩格斯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这实际上就已经揭示了利益的本质。在道德活动中,利益是任何道德范畴的基石,所谓“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其含义实际上应该是,社会经济关系是道德的基础。
大多数服务性企业,尤其是国外知名服务企业,都将自己的服务目标定位于确保他们的顾客得到卓越的服务,不仅要满足顾客的需求,而且要超越他们的期望。那么,怎样的服务才算得上“卓越的服务”呢?本文认为,首先,企业服务主体要明白服务卓越与否是由消费者决定的,消费者对服务满意与否同样是由消费者自己决定的。其次,“卓越”并不仅仅是一般的符合标准,应当从消费者的目的和愿望出发,超越一般的标准,超越自身的经济利益,努力追求完美。实际上,卓越服务的道德目标就在于企业服务具有超越自身利益的使命和目的,在于所提供的服务真正符合消费者的需要,甚至这种服务超过了消费者的期待。真正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就是“创造顾客感知价值”,创造顾客感知价值就是要“突出顾客的价值优先,需要与顾客建立情感上的沟通,赋予顾客与众不同的优越感”。创
造顾客感知价值需要实现优秀服务向卓越服务的转变,需要企业服务主体能够超越自身的经济利益,更多地创造顾客服务价值。这里的优秀(G o o d)是指“优质的、符合标准的”,而卓越(G r e a t)则是指“伟大的、杰出的”。能够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服务产品,能够为企业创造长久利润的服务可以说是优秀,但不一定是卓越。卓越应当是对利益的超越,意味着能合乎道德地对待利益相关者,即尊重他们的权利和正当的利益要求,公正地对待他们。因此,卓越具有明显的道德意义和道德关怀。美国著名的管理学权威吉姆•柯林斯(Ji m Col l i n s)就曾指出,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需要核心价值和一个超越盈利的目的,再加上一个保持核心或激励进步的关键动力”,这些核心价值观包括“技术贡献,对个人的尊重,社会责任感以及一种深深的信仰:利润并不是公司的根本目标”。因此,拥有超越自身利益的使命和目的的企业服务主体往往是从自身的社会使命、社会责任,而不是自己的利益要求来认识企业服务的道德目标。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 e t e rF.D r u c k e r)所指出的:“企业的目的必须在企业本身之外。事实上,企业的目的必须在社会之中,因为工商企业是社会的一种器官。”那么,企业服务主体在社会中的道德使命是什么呢?就是超越经济主体自身的经济利益,为社会提供卓越的服务。加拿大布鲁克大学的托马斯•莫里根(Thomas M.Mulligan)教授认为:“企业的道德使命就是运用所能获得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为人类世界更加美好而创造产品、服务和机会。这一使命比企业可能行驶的其他任何职责都重要。”当企业服务主体能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在为社会的进步、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时,同时就是超越了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时,他往往就能产生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努力工作的内在动力。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Peter M.Senge)所指出的:“当人类所追求的愿景超出个人的利益,便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远非追求狭窄目标所能及。”
以上对企业服务道德目标的分析表明,企业服务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它还是一个价值选择、道德实现的过程。企业服务目标中总是包含着道德价值观念的选择与取舍,其目标的有效实现也总是依赖于一定的道德条件。因此,企业主体在确定企业服务目标时,应该自觉地把企业服务与伦理道德、企业服务的非道德目标与道德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让企业服务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服务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真正实现超越自身经济利益的道德使命和目的。
总之,作为企业服务道德目标的卓越服务,要求企业服务主体拥有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情怀和超越自身经济利益的道德使命,这意味着企业服务主体在企业服务过程中应当以较高的道德标准来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通过良好的企业服务行为来展现自己的伦理道德品质,从而创造卓越服务。
作者单位:陕西省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办公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