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的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高职院薪酬是教职工劳动价值的回报,是教职工赖以生存和生活的源泉,也是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在推行岗位聘任制度、加强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中坚持人本理念,建立既讲公平又充满效率的人性化薪酬制度,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职院薪酬管理中必须坚持的科学原则。
在高职院薪酬管理中坚持人本理念是管理人性化的科学原则,己成为政府、企业、事业单位考评单位与个人业绩的重要管理工具之一。高职院薪酬是教职工劳动价值的回报,是教职工赖以生存和生活的源泉,也是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职院薪酬管理的科学原则。
一、人本理念:人性管理理论的与时俱进
人本理念管理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原则。要求社会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严格遵循人的本质发展之规律,尽量满足人的全面发展要求。
(一)人性假定理论:人本管理理论之源
麦格雷戈提出人性假定的,X理论和Y理论,是一定历史时期管理政策、管理实务的高度概括。这种理论认为:一般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工作究竟是不是一种满足的来源,视人为的情况而定;人为了达成其本身已经承诺的目标,将会“自我督导”和“自我控制”,人对于目标的承诺就是由于达成目标后产生的一种报酬。人本管理可以溯源到X和Y理论,是这种理论与时俱进发展的结果,人本理念是它的现代提升。
(二)人本理念管理:由“事”到“人”
人本理念,就是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及单位的最重要资源,通过激励、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促进个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从而实现整体目标,并进而实现组织内全体人员全面发展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它突破了人事管理的界限,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一是管理观念更新。它对员工的假设由原来的“单位人”、“社会人”转变为“文化人”,由原来将员工视为成本负担转变为有价值的重要资源。它由原来被动型的管理转变为主动型的开发,由以“事”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三)人本理念:现代管理的观念革命
人本理念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理念,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相信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生命意义、创造力和自我实现,认为人皆蕴藏潜能,人性是积极的、建设性与社会性的,追求组织行为与人的主体性的有机结合,通过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以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它具有以下精神内涵:人文精神(促进人与组织共同成长)、人性思考(尊重员工,满足需求)、人生关怀(关心生活,交流情感)、人员激励(发挥潜力,人尽其才)。
二、高职院薪酬管理坚持人本理念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薪酬管理中,坚持人本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留住有价值的职工必须坚持人本理念管理。
只有充分尊重职工的人格,让职工感到自己的薪酬公平合理,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才能留住职工的心,使优秀职工不会流失。因此,薪酬管理必须以职工的人为本,实现贡献与所得之间的公平,即薪酬的设计和实施最后达到的效果要使教职工感到公平。教职工感受薪酬的公平与否取决于三个层次的因素:一是薪酬要有外部竞争性,即他们的工资及奖金与同一地区、同等规模学校中类似岗位的薪酬不至于太悬殊;二是内部有公平性,即学校内相同岗位薪酬一致、不同岗位薪酬差异与贡献差异比值一致;三是对个人有激励性,即薪酬与教职员工的实际贡献相一致。同时,薪酬管理的人本理念不同于平均主义,学校薪酬要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根据教职工的能力和贡献,适当拉开差距,从而能吸引和留住人才。学校的薪酬标准要有竞争力,但需量力而行。
其次,激励职工的绩效,使其不断地提高效率需要人本管理理念。
管理心理学家佛农提出期望理论模型,认为员工的激励来自于达到预期绩效所需的努力、绩效薪酬预期以及个人感知到的薪酬的吸引力。一般来说,学校要想很好地激励教职工,必须创造以下条件:一是教职工确信优秀成绩或某种特定优良行为一定会给自己带来某种薪酬;二是教职工感到外在薪酬是有吸引力的,这种吸引力的感受要受到个人不同的价值观、需要和个性的影响(例如,喜欢权力的教职工希望被提升;年龄大的教职工希望退休金和养老保险的保障);三是教职工确信某种水平的个人努力将能够使自己达到学校的绩效标准。
人本管理以人为本,使人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教职工认为努力会带来成就,成就又会带来所期望的薪酬,教职工就会由此得到满足并被激励起来再次行动。一旦多种成功的经验得到重复,他们就会相信薪酬制度,这种激励就会持续很长时间。
再次,人本理念增强高职院教职工的归宿感。
当前,高职院教职工流动性很大,归宿感不强,严重影响了高职院师资的发展。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能够克服薪酬边际效应对激励的消极影响,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职代会、教职工代表负责制等方式增强教职工的参与感,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提高教职工的内在满意感。因此,有些管理专家认为,坚持人本理念的薪酬管理,可以提供机会让教职工参与制定薪酬制度的决策过程,这不但可以增强薪酬决策和实施过程的透明度,提高教职工的主人翁感,还可以加深教职工对学校的归属感、以及对学校的忠诚度。
三、人本理念薪酬管理的着力点
人本理念薪酬管理是当前高职院薪酬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坚持人本理念的薪酬管理改革,着力点是:
(一)建立科学的基本工资制度
以薪酬的激励源为划分依据,可以把学校教职员工的薪酬分为外在薪酬与内在薪酬两类。学校外在薪酬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部分是工资。美国管理学者关于工资在所有重要薪酬因素中地位的45项研究中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工资是最重要的,始终处在各行各业各种重要薪酬方式的前五位,在其1/3的研究中排位第一内在薪酬又叫精神奖励,一般包括工作中的胜任感、成绩感、责任感、受重视感、影响力感、个人成长及富有价值感等教职工内心的感受和特定的综合事件,属于间接的、精神的激励方式。基本工资是教职工生存和生活的基础和保障,科学的基本工资是制度留人、管理留人的重要举措。
(二)强化公正的绩效考评制度
绩效考评结果与薪酬挂钩,才能发挥激励功能,才能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才能客观评价高绩效的行为,发现与保护高绩效人才。职工行为的逻辑产出是业绩,从期望激励理论来讲,欲望—行为—结果—激励是一个循环;薪酬对职工的行为结果进行有效的激励,满足职工的欲望,就会强化或改变职工的行为,以适合单位的经营价值观念,从而产生单位需要的结果。因此,薪酬过程的公平性就会对职工行为的业绩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就要求薪酬与业绩关联。
(三)建立合理的薪酬调整制度
薪酬调整尤其是薪酬上调是职工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职工的心理需要。一般来说,薪酬的调整有下列几种情况:奖励性调整,奖励性调整是针对教职工的优良工作业绩,为了鼓励他们扩大成绩、再接再厉而提高工资或奖金的做法,如上浮一级工资或低职高聘等;生活指数调整,生活指数调整是为了补偿教职工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导致的实际收人减少、生活水平下降而提高工资或奖金的做法;效益调整,效益调整是根据学校效益,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的工资或奖金调整,这种调整一般根据“水涨船高”的原则进行,有利于加强教职工对学校效益的关切意识和“共同命运感”;工龄调整,工龄调整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按绩效与贡献进行分配的性质,由于工龄工资中含有绩效成分,所以应把教职工的工龄、校龄与成绩结合起来,作为提升工资与奖金的依据,如每在学校工作一年,业绩突出者,加一定数量的校龄工资,这对稳定和吸引高水平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Several Principles of Independent Colleg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Processing
DUAN Qiaoli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Luojia Colleg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27)
Abstract Processing Independent schoo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a theoretical issue, but also a real problem. Processing Independent Schoo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should follow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First, love students; the second, respect for the students; the third, strict education.
Key word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love students; respect students
如何处理师生关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理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从学理的角度看,它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可以说,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决定了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生。从现实的角度看,师生关系在我国有恶化的趋势。家长不相信教师,他们认为只有向教师送礼,教师才会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部分教师的不恰当行为,也进一步恶化了社会对教师的看法。当今,我们经常可以在网络上看到教师、猥亵女生的新闻,全国人民对此非常愤慨。
大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同样不容乐观。据媒体的报道,某高校的硕士生导师程某与女生产生了恋情。程某从国外归来,思想开放,外表风流,吸引了女生的注意。后来,两人的关系被女生的前男友知晓。该男生心有不甘,将程某在教室杀死。此事令人唏嘘不已。大学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但应该适度。如果超过了“度”,就会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师生关系的处理,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言下之意,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如果教师只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就不能称之为“称职的教师”。
教师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还是客观现实的需要。如前所述,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如果教师只会教书,就只能称为“教书匠”。也就是说,这样的教师只能帮助学生完成智力的开发。众所周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如果学生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将可能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全。《警察故事3》给我们讲了一个高智商团体犯罪的故事。那些青年的智力不能说不高,但是他们视警察为敌人,草菅人命。显然,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了偏差。究其原因,社会环境,包括教育对他们的成长没有发挥适度的纠正作用。试想,如果教师能够给他们良好的指导,悲剧就很有可能不会发生。可见,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我国的独生子女人数逐年递增。独生子女的增加,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他们缺少玩伴,没有了同辈救济。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农村孩子还成为了留守儿童。可见,我国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比较恶劣,他们缺少亲情。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教师不能承担起教育青少年的重任,后果不堪想象。同样,大学教师也应该热爱学生,帮助他们完成从青年向成年的过渡。
大学教师热爱学生,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大学与中小学不同,它负有多项职责,如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好教学工作,还要做好许多事务性工作。例如,某高校对教师进行考核,将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社会服务工作量进行了量化。当然,这有利于学校对教师的科学化管理。然而,大学教师主要从事的是高度复杂的研究工作。对研究工作进行量化,其依据是值得商榷的。可见,大学对教师的考核还存在许多改进之处。新进的大学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还相当繁重。例如,某高校的新进教师每周有30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另外,教师晋升职称的压力也相当大。众所周知,大学一般按照职称给予教师待遇。显然,职称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然而近年来,职称评定的条件日益提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学历、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对大学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独立学院的教师热爱学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关心学生的学习。大学生与中学生的学习不同,他们更需要得到学习方法的指导。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我们今天掌握的知识,明天就可能会变得陈旧。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只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够不被时代所抛弃。作为大学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如获得信息、筛选信息的方法等。二是关心学生的生活。今天,大学已经步入社会的中心。大学生是大学的主要居民,他们面对许多陷阱和诱惑,例如传销。传销是社会的一大毒瘤,它利用人们希望暴富的心理,将其引上一条不归之路。据媒体报道,某高校的女生被传销组织控制,不仅向家人和朋友骗取钱财,还采取偷盗、诈骗的办法获得不义之财,最终踉跄入狱。作为独立学院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规避这些陷阱。
2 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指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所谓人格,它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人都具有自身的人格。人格具有阶段性特征。在青少年时期,人格并不稳定。进入成年以后,人格就开始逐步稳定下来。大学是人由青年向成年过渡的关键时期,人格稳定而多变。
大学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主要体现在师生冲突的处理。师生关系走向和谐是我们的永恒追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笔者在读研究生时,所就读的学校中,就发生过学生辱骂教师的事件。教师李某是一位英语教师,对待学生严格,上课都要进行考勤。在第一次上课时,李某就向全班学生宣布,凡是缺课三次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班上有个学生叫王某,平时在外面兼职,经常缺课。于是,李某就没有让王某通过该门学科的考试。这严重影响王某获得奖学金。根据学校的规定,只要有一门功课不合格,就没有资格参加奖学金的评选。王某只得找李某交涉,但李某坚持原则。在这样的情况下,王某当着办公室所有老师的面,对李某破口大骂。从此以后,李某上课情绪低落,甚至产生了离职的念头。在这个事例中,师生之间就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客观地说,李某坚持原则并没有错。但是笔者认为,他应该注意方式方法,这样就可以避免矛盾的升级。
独立学院处理师生冲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师生之间的矛盾。马克思说,世界是对立统一的。也就是说,只要存在着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就一定会存在矛盾。事实上,教师与学生在思想观念、经验等方面都有许多差异,双方存在分歧是难以避免的。其次,教师应该营造师生相处的良好环境。一方面,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课外交往。从大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所谓学院,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生活在一起,探索未知世界。然而,独立学院教师与学生的课外交往还比较贫乏。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课堂互动。在独立学院的课堂中,教师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参与少,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 严格教育
所谓严格教育,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提出较高的标准。马卡连柯曾经说,教育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教师尊重学生的同时,还应严格教育学生,这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当教师严格教育学生的时候,就意味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只有学生完成了教师安排的任务,他才能赢得尊重。
大学教师严格教育学生,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发展。大学教师成为严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礼记・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目前,部分大学教师乐于当一个“好好先生”,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当然,这些教师会赢得一些学生的“喜爱”。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喜欢过安逸的生活,自然不希望教师有更多、更高的要求。相反,严格教育学生的教师却难以获得学生的青睐。经验表明,大学生记住的,最终会是严格教育学生的教师。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只有经过严师训练的大学生,才能更快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此时,毕业生会在心底感激那些曾经教育过他们的“严师”。
独立学院教师严格教育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的所有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仅包括平时的教育教学,还包括各类考试和毕业设计。其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毕业设计,它检验着学生几年来的学习成果。其次,教师应严格要求所有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区分“差生”和“好生”。对“差生”要严格要求,对“好生”更要严格要求。对“好生”而言,只有严格要求,他们才会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再次,教师应掌握好分寸。所谓教师掌握教育分寸,是指教师要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例如,教师批评学生,可以单独进行。大学生已经成年,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如果在公开场合严厉批评他们,他们很难接受,教育效果就不会很好。
基金项目:湖北工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政府责任视角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研究”(项目编号:BSQD 1307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昱君.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6).
[2] 苏敏.尊重与赞赏――构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桥梁[J].广西教育,2002(32).
[3] 黄居沛.浅谈如何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
[4] 李长吉,陶丽.师生关系研究三十年[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关键词:生物教学;直观教具;使用原则
新教学媒体的出现,丰富了直观教具的类型,我们如何协调各教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呢?在使用时要把握以下原则:
一、选择的最佳性原则
恰当使用直观教具进行生物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研究对象,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生物学课堂上如何选择教具,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选最直观、最有代表性、最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教具,做到教具“少而精,少而实用”。例如,在学习《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时,最好选用实验,让学生可以自己体验反光镜、转换器的作用,能通过调焦知道粗细准焦螺旋及调节方向与镜物距离的关系,体会使用高倍镜的步骤和要点。而在学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最好选择生物膜的结构模型,通过学生的反复拆装让学生掌握生物膜的组成、结构,更重要的是了解模型建构思想。
其实学习生物学的魅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因此要把握一切能动手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动手的乐趣。了解学生,把握目标,使教具能发挥出最佳的组合效果,这就是选择的最佳性。
二、安排的有序性原则
有时一节课教师会精选出多个教具,这就要对这些教具做合理有序的安排。例如,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实例》时,渗透现象非常重要,我们不妨先选择实验让学生能够自己观察液面的变化,思考液面变化的原因,探讨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而要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选择挂图将局部放大,观察单位面积内膜两侧水分子及葡萄糖分子的个数,分析单位时间内进出膜的水分子个数,最终明确液面变化的原因及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教具是为学生服务的,在安排教具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对不同教具的可接受性,分析不同教具的优劣合理安排,使各种教具都能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以达到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并培养其观察和思维能力的目的,这就是安排的有序性。
三、展示的适时性原则
在生物学课堂上,教师要掌握好各种教具的展示时机,像上例中实验和挂图解决的是同一内容的不同方面,实验是先宏观把握,观察到液面变化,引导学生思考,而挂图则在学生要释疑时针对微观的分子层面进行放大突破教学难点。选择了多个教具在使用时,要做到其他教具不会妨碍正在展示的教具的演示。每种教具只能在讲到与之相关的内容时才能展示,我们有的教师习惯上课铃一响就把本节要用的模型放在讲台上,或进教室先把要用的挂图挂在黑板上,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学生对直观的教具感兴趣,一开始就展示,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教具吸引而对教师所讲内容则注意很少,等到需要展示时强调观察教具学生对其已经失去兴趣。
参考文献:
[1]顾咏梅.生物教学中的直观教具[J].生物学通报,1995(7).
[2]谢亦驰,谢锦培.也谈直观教学[J].中学生物学,2011(11).
为了保证化学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防止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建立起一套化学品安全和环境管理体制,日本,到本世纪初才与欧美接轨。从这些发达国家20多年来的发展动向来看,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已经出现了重要变化。
(一)化学品安全管理目标重新定位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人们认识到化学品安全管理目标,不仅是要实现控制化学品的化学危险性可能造成的事故危害,以及保护人类的健康,还要保护生态环境,因而要把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作为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首要目标。
(二)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相应调整
联合国有关机构正在通过缔结国际公约,制定和扩大优先管理控制的危险化学品名单,加强化学品危害信息传播和国家管理能力建设等方式,促进全球化学品安全、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化学品的生产大国也正在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调整化学品安全管理战略,通过建立、健全化学品安全管理体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采用国际规范的程序,开展化学品危险性鉴别、分类和标签,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
(三)化学品安全管理领域相应拓宽
与化学品安全管理目标重新定位相适应,化学品安全管理领域应涵盖化学品生产、储存、销售、运输、使用以及废弃后的处理处置活动等整个生命周期。重点控制和淘汰那些对人体健康或环境构成不可接受或无法控制的风险的化学品;制定事故应急程序和应急预案,预防化学污染事故,尽量降低重大事故的风险及其影响;妥善处理、处置化学品生产和使用中产生的化学废弃物,并鼓励开发、使用安全无害及对环境友好的化学产品。
二、化学品风险预防的审查评价制度
风险预防的原则是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最重要指导原则之一。它主要是通过实施新化学物质申报审查制度、优先化学品监测评价制度以及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制度来实现的。
(一)新化学物质申报审查制度
该制度规定,一种新化学物质在生产和进口之前必须向主管当局进行申报,同时提交相关理化性质、用途、安全以及毒理学数据等基本资料。该主管当局进行初步危害评估,审查许可后才能生产、上市销售和进口。
实行该制度,需要建立下列3项配套的化学品管理制度。
1.编制本国的《现有化学物质名录》。该目录是在法律上区分新化学物质和现有化学物质的依据。凡是不在名录上的化学物质均视为新化学物质,需遵守新化学物质申报规定。目前国外已正式公布了7本现有化学物质目录,收录的现有化学物质数量为2.2万―10万余种。
2.建立新化学物质申报制度。它包括申报资料要求和初步危害评审程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理事会已制定了《化学品上市前最低限度数据》(MPD),发达国家大多参照MPD要求,建立了申报资料要求和评审程序。主管当局审查中若发现一种新化学物质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接受风险时,则将拒绝其生产和上市销售,迫使制造者去开发更安全和环境友好的新化学品。
3.建立化学品安全管理技术支持体系。该支持体系包括完成化学品测试的合格试验室系统,“化学品测试准则”和“化学品风险评价准则”等技术导则规范以及化学品信息报告、收集、散发和信息交换系统等。
(二)优先化学品监测评价制度
所谓优先化学品,是指由于它对人类或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有害影响,已被主管当局列入优先名单进行测试评价,以确定需要采取的控制行动的化学品。一旦发现一种化学物质或混合物会造成或将会造成人类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严重风险,应采取行动预防这种风险或将其减少到最小程度。
优先化学品监测评价制度的实施,使主管当局在知悉一种化学物质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对其潜在危害的准确性和重要性存在科学上的不确定性时,能够根据预防的原则开展数据监测和风险评估,及时做出科学决策,防止一种危险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三、《化学品分类标记全球协调系统》(GHS)实施
国际劳工组织(IL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联合国危险货运专家委员会(TDG)等国际组织,于2003年完成并出版了英文版的《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系统》(简称GHS)(第一版),并要求有关国家最迟于2008年执行。
(一)实施GHS的目的
《化学品分类标记全球协调系统》(GHS)提出了对化学品标记和安全数据表(SDS)的全球协调体系,以加强对人类和环境的保护,促进化学品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
化学品全球贸易日益扩大,需要制定国家大纲来保障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安全运输与安全废弃,需要一个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记的国际协调方法作为这种大纲的基础。一旦各国有了化学品的一致和适当信息时,就会为各国进行化学品贸易和生产提供统一的平台。
因此,GHS的实施,可以通过提供一种各国都能理解的国际制度来表述化学品的危害,以提高对人类和环境的保护;为没有现有相关制度的国家提供一种公认的制度框架;减少对化学品测试和评估的需要;方便已在国际基础上对危险性做出适当评估和识别的化学品的国际贸易。
(二)GHS的基本内容
GHS论述了化学品以危险类型的分类,并提出了协调的危险传递要素,包括标记和SDS。其目的在于保障化学品物理危险与急性毒性信息可被广泛利用,以使人们在处理、运输与使用化学品时增强对健康与环境的保护意识。GHS还提供了化学品在各国家、区域之间法律和规程协调的基础,它也是便利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现行的制度,都被用作GHS完善的主要基础。它们包括美国对工厂、消费者和生产杀虫剂的各项制度要求;加拿大对工厂、消费者和杀虫剂的各项制度要求;欧盟对物质分类与标记和制备的导则;联合国对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等。
(三)GHS的适用范围和应用
GHS适用于所有危险化学品,其危险表述方式(如标记和SDS表)的应用模式可随产品类或生命周期中阶段不同而变化。GHS的目标对象包括消费者、企业工人、运输工人和紧急营救人员,其目的是保护人类、设施和环境。
危险性分类过程主要针对由化学元素、化合物及其混合物(无论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内在性质引起的危险性。在此基础上对每种危险种类与类别的信息进行表述,包括标记、SDS和易理解的符号。
SDS应提供有关在工作场所化学品控制规程框架中使用的化学物质或混合物的全面信息,成为企业和职工获得安全警示的来源,也作为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参考。SDS应该提供以下信息:名称;危险性鉴定;组成/成分的信息;急救措施;消防措施;事故解除措施;搬运与贮存;暴露控制/人员保护;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性和反应性;毒理信息;生态信息;处置要求;运输信息;法规信息;其他信息等。SDS将清晰地叙述化学品危险性的数据。
四、化学工业界的绿色行动
国际社会和许多国家从政策措施和技术规定方面加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化学工业和化学品污染的绿色化学、“责任关怀”制度等绿色行动在化学工业界获得发展。
(一)发展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或可持续发展化学,十多年前由美国环保局(ERA)正式提出,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对绿色化学尚无一致定义,一般认为,它是利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减少或消灭对人体健康、社区安全和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及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在美国,1990年颁布了污染防治法案;1995年提出了绿色化学挑战计划,奖励和支持从源头清除污染并工业化的创造发明,并于1996年美国总统首次颁发“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以来,到2003年已经连续颁发了8次年度奖;国际著名的哥顿会议第一次以“环境无害有机合成”为主题召开了会议。世界已有几所大学设立了绿色化学学位,美国化学学会(ACS)的绿色化学协会(GCI)和其他机构也举办过有关的培训研讨会。英国、日本、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国也先后建立了绿色化学研究中心。
绿色化学与其他所有绿色行动一样,是为了解决全球污染问题。绿色化学包括所有可以降低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化学方法和技术。
目前,在绿色化学领域已经开展了可替代的原料、试剂、溶剂以及新型催化剂与合成过程等研究。其中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且全部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它们包括废弃物的处理和转化;利用无毒无害原料代替剧毒光气和氢酸生产有机原料;利用生物技术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常用有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代替有机溶剂作为油漆和涂料的喷雾剂等方面。
(二)推行责任关怀制度
责任关怀(Responsible Care)制度,简称RC制度,原先是由化工行业企业自愿提出的倡议。根据倡议,化工行业做出严正承诺,要不断地改善其企业对环境、安全和健康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于是加拿大化学药品生产商协会(CCPA)率先提出责任关怀的构想,并获得了成功。随后RC制度扩展到全世界,已经有46个国家的化工企业(占世界化工产值的87%)承诺参与责任关怀计划。
责任关怀制度向公众做出严正承诺,要求从事化学物质生产和流通的各种企业,从化学物质的开发开始,制造、物流、使用、最终消费直至废弃,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要自主地为环境、安全和健康采取对策。RC制度的基本内容除了化工业界的承诺外,还包括管理实务规范和可定量的执行指标检查。
责任关怀制度包括五大要素:指导原则、管理准则、自我评估、自助和拓展。
1.指导原则。亦即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成员公司的最高管理层的承诺。这个承诺指出,该公司将强烈支持改善其化学品的管理水平,重点是环境、安全和健康,并为此做出不断的努力。这些原则不仅反映公众的利益,也反映化工业不断提高其“健康、环境和安全”(HES)业绩的愿望。
2.管理准则。是以指导原则中所提出的责任为基础的。这些准则没有规定定量标准,只是指出预期达到的管理方法和原则。它包含6项管理实务规范:①公共意识和应急响应;②工艺安全;③销售;④污染预防;⑤职工健康与安全;⑥产品管理。
3.自我评估。要求每个成员公司定期检查,确认管理准则中规定的目标是否达到。通过自我评估,能检查在符合准则要求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4.自助。即用来支持责任关怀的其他成员不断地改进其他化工品的管理。也就是说,实行责任关怀制度的各成员公司,通过其协调员定期开会,交换意见,共享经验,这些自助小组使得资源有限的小型成员公司分享和受益于整个小组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关键词:中等职业 学校管理 原则
学校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并吸收教师和学生参与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更要注重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培养出具备高品质的技术型人才。学校管理的原则是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
一、坚持正确方向的原则
正确方向是指学校管理必须有明确的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学校管理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方向正确才有明确的目标,集体和个人才有动力,学校才有稳定的秩序和旺盛的士气,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如果管理的方向出了问题,学校就会产生振荡,甚至形成混乱,这不仅影响深远,而且很难在短期内得到纠正。
坚持正确方向原则的核心,是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为了贯彻坚持正确方向的原则,学校在管理工作中要认真协调德、智、体之间的关系,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三育”并重,在“三育”之间,不应分主次轻重,更不要把它们对立起来。实践证明,片面强调智育,孤立地抓德育,搞空洞说教,或者过分强调体育,增加学生的负担,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学校的全面发展,都是不正确的。
二、突出教育的原则
教育的原则是指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要渗透教育,使管理过程成为对师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为了贯彻突出教育的原则,我们应该使学校各项工作都具有教育意义,教育活动的组织、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环境的布置、各种规章制度的制订都应该符合教育的规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以形成优良的校风。学校管理的过程,应当成为陶冶教育全体人员的过程,学校大到计划决策、组织实施,小到每次活动的具体检查小结,都应注重教育,真正做到:“学校无小事,处处有教育”。
三、从学校实际出发的原则
从学校实际出发就是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在运用管理理论或吸收他人经验时,必须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我们最基本的思想路线,也是管理好学校最重要的原则。
学校管理要接受一定的管理理论指导,但是正确的学校管理理论是否有效,其关键在于它是否符合学校的实际。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规模的大小、设备的好坏、师资的水平、学生的质量等各不相同,并且经常发生变化。学校管理者既要注意理论的学习,又要重视对本校实际情况的分析,以便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具有特色的学校。
四、保持稳定的原则
保持稳定是指学校管理过程中管理秩序要力求稳定。所谓稳定的管理秩序,包含以下一些主要内容:第一,办学的指导思想要明确、稳定;第二,学校管理的制度应该规范化、系列化,并力求稳定;第三,管理队伍要相对稳定。稳定决不等于停顿,力求稳定的思想更不能理解为保守的思想,稳定的目的在于变革和进取,也只有在变革和进取中才能获得稳定。学校管理者应该在教育改革中力求稳定,在力求稳定的环境中进行教育改革。
五、依靠教师的原则
依靠教师是指学校管理过程中要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吸收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在我国,做任何工作都应依靠群众,这是我们根本的指导思想之一。在学校管理中,学校主要由教师和学生两部分组成,从数量上看学生占绝对多数,但是学生是正在受教育的青少年,他们的知识相对较少,世界观也未完全形成,他们是学校教育的对象,在管理中,虽然要重视学生的作用,吸收他们参与某些管理工作,但是学生参与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受教育。教师是教育的专职技术人员,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主要靠教师去贯彻;给学校规定的任务,都要依靠教师去完成,鉴于此,学校必须依靠教师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