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学社会属性

管理学社会属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社会属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学社会属性

管理学社会属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金项目:本文系乐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课题“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1234。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 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

1 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因此,理性地审视和思考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迫切需要

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并指出: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用它们的意识形态来西化中国,大搞和平演变,而且它们在某些国家已经达到目的,在中国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矛盾多发,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西方敌对势力乘机加紧对我国实施价值观渗透战略,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诸多的冲击和挑战。他们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企图把他们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强加给中国;他们把“自由”“民主”“人权”等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美其名为“普世价值”,竭力在中国“布道”,企图策动“”,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价值观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斗争,面对价值观多样化的社会现实,我们必须坚持以为指导,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被历史长河中的旋涡和逆流所迷惑,不断增强辨别、抵御资本主义各种腐朽落后思想侵蚀的能力,有效地整合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1.2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客观需要

现代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活动有了更多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目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向上、积极、健康、务实的发展态势,他们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注社会发展;他们比较注重自身素质的完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渴望创造业绩,实现自我价值。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建立、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渗透、大学生自身成长因素等影响,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存在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以至出现目前大学生价值观念多样、多层、不稳定的状况。一些人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念扭曲、公德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不强、政治意识淡化;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现象大量存在。面对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的引导。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生,“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价值主流地位,推动其在高校的广泛传播接受,使其转变为广大高校学子自觉的价值追求,才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排除干扰、驱除杂念,坚定信仰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1.3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未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正处于个体逐步从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人走向社会的准备时期,更是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如何,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前途,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民族兴衰。因此,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党,都十分关注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尤其关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三个倡导”的提出,明确回答了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培育什么样的当代“青年”这一根本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当前价值取向多元化乃至相互冲突的社会转型期,部分社会成员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影响我们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就是要按照的要求:“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促进大学生树立和谐的理念、培育和谐的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和谐的心态,才能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共同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帮助大学生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深刻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恪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2 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价值选择到价值认同再到价值实践的转化过程。为此,应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特点,不断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1 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大学生价值认知能力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同样如此。高校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这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行为的前提,也是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和重点。因此,要鼓励和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教学之中,让学生从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基本要求等理论知识,充分认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极端重要性;同时,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其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客观理性分析和评价当前各种社会现象,把握社会精神领域中的主旋律,以社会主义理想、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塑造学生的灵魂,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

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传统的价值观教育往往采用灌输、说教方式,内容相对枯燥,手段相对单一,很难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应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演讲、辩论、讲座、讨论、情景再现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和探索真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特别是要结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接受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沟通和传播渠道多样化和便利化的特征,变“教”为“导”,变灌输为讨论,变理论讲授为结合实践研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疑释解惑,提高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自觉抵制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影响,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并能在实践中外化为自己的行为。

3、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个教育引导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与学生相关的利益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视了大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差异性,忽略了在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个体的认知、判断、情感、理解和选择的重要作用,导致了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的弱化,使其在多元的价值观念面前变得无所适从、左右摇摆。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必须更新观念,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积极为学生营造自我教育的氛围和环境,把满足需求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使思想教育更加人性化、科学化,达到入耳、入脑、入心。这就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大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围绕社会现实和大学生需要寻找教育主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对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做好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工作,增强理论感召力、亲和力,使学生在不断受益的过程中坚信并形成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从而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是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的主力军,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高校应加大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为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可靠的师资保证。高校教师首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主流或者核心价值观的意识,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耐心向学生进行有效传授和教化,并用其引领学生成才。二要不断增强理论素养,拓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基础,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认知水平,不断增强说服力,吸引力;三要强化师德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大学生,为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表率和榜样。

2.2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增强大学生价值认同度

1、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营造浓厚的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让师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核心价值观蕴涵的魅力,在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要充分利用校园各种媒体如:校报、校园广播、校内有线电视、标语、板报等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思想渗透性强、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形成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舆论强势;校园网要通过建立专门的教育网页加大相关知识的渗透和宣讲;同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通过QQ、短信、网上论坛、师生在线交流、微博、微信等途径,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的范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从根本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的传播接受。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开展形式多样、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表演、演讲辩论、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形势报告等,多渠道、多方面的为大学生灌输正确的、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使大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净化校园精神环境,增长大学生才干、发展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充分发挥示范教育的作用和榜样的力量。正确地选准一个榜样就等于是树立起了一面旗帜。应该在学生中大张旗鼓地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对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给予赞扬和褒奖,并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炼出那些积极健康、崇德向善、催人奋进的人和事,用真实感人的典型报道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调动广大青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使正能量不断扩大。

2.3 注重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知行统一

1、高校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引导、组织、带领学生参加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力倡导,更需要努力践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由价值选择到价值认同再到价值实践的转化过程。大学生普遍理论水平较高,但是实践能力往往与市场和社会需要存在差距,在价值认知上重感性轻理性,看问题带有片面性。大学生只有身体力行,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然后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意志和情感,再外化为行为和习惯,最终形成持久稳定的价值观,并成为自觉行动。因此,在校内,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种社团组织的活动,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演讲会、辩论会、报告会,参加勤工俭学、义务劳动服务等实践活动,以达到更加全面认识、理解社会,更加直接体验到自身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

2、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大学生通过参加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勤工俭学、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能让青年学生进一步认识国情,了解社会,亲身感受到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及面临的新问题,促使学生运用理论分析思考现实,更加明确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内心深处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接受,从而促进大学生的知与行真正统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吴潜涛.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人民日报.2013年05月22日。

[2]李中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倡导更需践行.光明日报.2013年02月23日。

[3]汪力.科学继承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人民日报.2013年07月18日。

管理学社会属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学研究范式二重性

一、管理学研究范式的含义

范式是托马斯·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来的一个术语,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赋予这个概念以关键性的作用,他提出科学认识不是简单而纯粹的知识积累;对科学理论进行构思、表述和组织的那种方式受到一些前提或预设的指挥和控制。他要探测一种隐蔽在预设或前提之下的、绝对而自明的集体资源。他把这些自明性称作范式。范式的这一定义同时是语义的、逻辑的和观念——逻辑的。就语义而言,范式决定着可理解性,给事物以意义;就逻辑而言,范式决定着最主要的逻辑操作;就观念——逻辑而言,范式是联合、淘汰、选择的第一原则,决定着观念的组织条件。根据这三个生成的和组织的含义,范式指导、统治、控制着个人推理的组织和那些遵循范式的观念系统的组织。

范式的含义既强烈又模糊,强烈是因为范式具有一种彻底的意义,它是方法论的指导、思维的基本图式、预设或起关键作用的信仰,因此它本身带有一种理论统治权。模糊是因为范式摇摆于多种含义之间,最终以含混的方式涵盖了科学家们对一种世界观的集体赞同。范式概念的不充分和不精确不仅揭示了库恩思想的缺陷,也揭示了思考范式概念的困难。一种范式,对于在这种范式控制下进行的所有话语而言,包含着可理解性的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同时也包含这些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吸引/排斥的逻辑关系的类型。一种范式的性质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界定,第一是对主要的可理解性的范畴的推广或选择;第二是对主要的逻辑操作的规定。

管理学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是管理学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它主要从科学哲学角度探讨与管理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管理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在既定的范式中,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务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沿着既定的路径。按照管理学家的解释,知识的发展一般是遵循一定的路径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范式。在管理实践中,一般现存企业是在已有管理知识范式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寻求管理变革或改进管理的。而新企业和新技术往往会带来知识跳跃式发展的新范式。如果一种新技术的背后有全新的知识范式作为支撑,那么将对已有的管理理论、技术和能力构成威胁。

按照库恩的标准,管理学范式是划分管理科学共同体的标准,不同的范式决定管理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而某个特定研究方向或领域内所特有的共同世界观、共识及基本观点则形成管理学家群体。管理学范式就是管理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知识假设。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不同,所以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管理学范式理论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本体论视角,二是认识论视角,三是方法论视角。所以管理学的范式理论是以管理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与管理学之间呈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管理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

西方的管理思想和学说从产生的时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泊的组织理论等;第二类是行为管理理论,发端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而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第三类是当代的各种管理理论,产生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至今。这三类理论只是产生的时期有先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它们相互影响,继承演变,形成各种流派。根据不同的逻辑起点,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有两个范式,一个是以组织的效率为起点,另一个是以人的需要为起点。前者被称为科学主义范式,后者被称为人本主义范式。科学主义范式是以组织的存在为根本,把人纳入组织,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组织效率;人本主义范式把人的存在和需要作为根本,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以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罗为代表,通常把科学主义范式称为泰罗范式。该范式的核心是如何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科学管理”注重的是如何改进职工的工作表现,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辩识性和可重复性,泰罗坚信通过确定出工人完成某项作业的最佳时间,管理者就可能判断工人是否干得出色。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带来了组织效率的提高。随着管理学的发展,在泰罗范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在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其方法论范式深受自然科学方法论范式的强烈影响。这种范式认为,组织及其管理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管理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从观察经验事实出发,研究和发展组织及其管理领域内的一般性普遍规律。:

科学主义范式体现在具有理性约束的个体追求服从技术规律和组织纪律带来的高效率。从人的行为特征来看,“经济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因此,假定每个行为主体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管理原理、原则和制度必须以管理主体的个人行为为基础并且可以从社会历史背景中抽象出来。单个行为主体都服从于技术规律,通过时间动作的分析,实现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工作条件的标准化和工作时间的标准化。适应这样的行为主体的组织是一个高度结构化、形式化、不受个人支配的集权组织。

三、管理学研究的人本主义范式

管理学范式的第一次变革是由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完成的,人本主义者指责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不道德的,是将工作“非人性化”,并把极具人性色彩的管理变成了简单的效率衡量。他们对科学主义范式提出批评,认为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管理问题,人是每一个组织中的核心,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应当重视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从人本主义范式的理论主张可以发现,行为管理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对人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使得管理活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更加符合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古典管理学的原罪促成了人本主义范式的兴起。人本主义范式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诠释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强调管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认为组织及其关系现象的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外化或客体化,是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严格来说,行为科学学派来自于社会学,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在任何社会组织中群体总是由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

人本主义范式强调应把人放在管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不是原材料、资本、机器、土地或能源,而是人。这里所说的“人”,是被看成“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他们是不断地被密如蛛网的人际关系网所包围,而他们自身也是这个关系网的一部分。在人本主义范式中,整个人类的本性是由积极的与消极的、崇高的与卑劣的品质构成,他们反对科学主义范式把人看成仅仅是一味索取的自利主义的“经济人”,强调利他主义与给予的品质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同时该范式强调人的潜质的生长与发展,而且这种潜质的生长始终处于动态过程中,是不断成长和进化的,是随着时间和社会文化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的。早在西方科学发展的初期,培根(F.Bacon)就觉察到了对一切认识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束缚,并同时觉察到了摆脱这些束缚的必要性。他在对认识的社会——文化规定性进行诊断时指出,认识的使命在于把认识从社会——文化规定性中解放出来,使认识成为科学。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已经获得的合理性会随着促使它形成的那个过程的延续而削弱,合理性的操作特征会被不合理的社会力量所截取和利用。组织理论学家布赖尔和摩根在《社会学范式与组织分析》一书中隐含地指出,社会科学理论主要有两条轴线,一条代表科学本质属性的连续体,另一条代表社会(组织)本质属性的连续体。科学的本质属性强调稳定性、可证实性和规定性,而社会的本质属性体现为永恒的变革。

四、结论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分别是管理理论中注重技术与注重人的两个主要方面,这两种范式的发展构成了早期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前者注重的技术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的,随着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科学主义范式不断变革,所以科学主义范式恰好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社会性。而人本主义范式注重人的需要,认为人是组织的核心,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而且是人,这样的观点恰恰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科学性。人是管理学研究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样的研究方法正是辨证的和科学的。组织及其管理的效率不仅是科学主义范式理性创新所产生的效率,也包括人本主义范式对工作认同的诠释所产生的效率。

从本质上分析,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在于西方大范式。这个大范式是由笛卡尔提出并随着17世纪以来欧洲历史的发展而确立了下来。笛卡尔的范式把主体和客体分离开来,使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领域,一边是科学和客观性研究,一边是哲学和反思性研究。这个范式决定着一种二元世界观,也是同一个世界的二元化:一方面是必须接受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客体的世界,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提出存在、沟通、意识、命运等问题的主体的世界,客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而主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人本主义范式。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豪斯曼编,丁建峰译.经济学的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法]挨德加.莫兰著,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罗珉.管理学: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李郸.管理学的历史演进:研究范式的角度.财经科学,2005,(5).

[5]罗珉.论管理学范式革命.当代经济管理,2005,(5).

[6]魏文斌.西方管理学范式的三种维度.国外社会科学,2007,(1).

[7]罗珉.论管理学复杂范式.管理科学,2006,(1).

管理学社会属性范文第3篇

       文学研究

        (1)鲁迅对“老中国”形象的解构 黄健 赖彩慧

        (8)北朝鲜作家笔下的朝鲜战争——1950年代中国报刊刊载一瞥 常彬

        (15)英美战争题材诗歌的政治审美维度 王艳文 周忠新

        (20)《喜福会》的叙事艺术

        (25)中国志怪传奇在日本近世怪异文学中的形变——以《伽婢子》为例 吴艳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

        (32)秦汉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方行

        宋史研究(教育部名栏)

        (36)北宋《真定府洪济禅院敕文札子碑》考析 杨倩描

        (43)宋代监司对宋代法律文明建设的贡献 王晓龙 杜敬红

        哲学研究

        (51)天人合道——老子天道、地道、人道思想的整体性与统一性 许春华

        经济学研究

        (57)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理论:基于石油属性的分析 张玉柯 胡光辉

        (64)河北省改善民生的成效、问题及建议——基于河北省民生质量指数的分析报告 李林杰

        (70)气候变化对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环境的影响 李瑞 张红 张洋

        (74)高校生均拨款的筹措与分配 岳凤霞 张益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7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构机理解读 田瑞兰 苏锐

        法学研究

        (84)量刑情节适应的基本原则 敦宁

        (89)我国法院职能转型过程中的法理探究 梁平 陈焘

        (95)构建合理的广告侵权责任制度——《广告法》第38条修订的几点建议 李轶

        教育学研究

        (100)异质化:比较教育的未来走向 屈书杰 商霄杰

        (105)职业教育在职业流动中的功能及其实现 刘奉越

        心理学研究

        (109)谁更灵活:内向者还是外向者 齐冰 潘峰

        管理学研究

        (113)河北省财政支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适度性实证分析 孙健夫 付云飞

        (118)城镇保障性住房动态管理机制分析 贾淑军 常阳

        (122)构建国际环境秩序中的共识认知与政治议价 尹晓亮

        (129)大学生选择创业模式的影响因素——基于全国30所高校2827名在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 董金秋 贾志科

        语言学研究

        (137)近代汉语后期助词系统的演变及特征 翟燕

        (141)汉英省略的给定限制条件 张天伟 曹永姝

        (149)计算机交互界面图标隐喻修辞研究 王佳

   

     (152)《说文解字》“误释字”考释四则 李娜

        短论

        (156)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学业考试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张锦 康金莉

管理学社会属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研究生质量 评估 Topsis 层次分析法 c值

中图分类号: F22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每年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加,如何切实有效的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上议事日程。与此同时,社会对高级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出新要求。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估体系来监督和保障培养质量,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生培养发展研究生教育必须坚持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的方针

特别是在研究生规模快速发展的现阶段,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尤为重要。国外针对高等教育已有许多独立的教育质量监督机构。例如,英国统一评价标准成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等评估机构,随后又成立科研评估、教学质量评估和学术质量审核机构;日本建立了大学审议会、大学基准协会、各大学内部的评价机构;美国建立了中学后教育鉴定委员会、资格与机构评价办公室、全国高等教育认可委员会;瑞典建立了高等教育质量署等。各国都根据本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科研的发展情况以及本国的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及各校的目标、任务制定出比较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地规定了评估机构的职能、评估的对象、评估的方法与程序、评估专家的组成、评估的手段以及评估后的工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实施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一定的“鉴定作用、导向作用、诊断作用、激励作用和监督作用”,设置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指标就应该发挥评估的功能、体现评估的目的。王晓漫等对研究生培养评估提出了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指标,形成了基本的评估体系。基于上述工作,本文提出了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改进型TOPSIS法对研究生培养条件进行评估。

二、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

方法是通过分析复杂问题包含的各种因素及相互关系,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要素,把这些要素分为不同的层次,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在每一层次中按一定的准则,对该层各要素进行逐一比较,建立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相应的特征向量,得到该层要素对于上一层某一要素的权重。进而计算出各层要素对总体目标的组合权重,从而得到不同方案的权值,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依据。层次分析法的步骤有:(1)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图1中,目标层为研究生培养评估;准则层为评价各高校研究生培养条件的准则,包括人文环境条件、师资条件、制度条件、物质条件、科研提案件、教学条件。(2)构造各层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表示针对上一层某要素而言,本层与它有关联的各要素之间的相对优越程度。(3)各层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即把本层各要素对上一层次来说排出优劣顺序,即求出权重,当CR

上图各个指标的权重如表1。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改进TOPSIS法的应用

本文由层次分析法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用TOPSIS法对各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排序。TOPSIS法是逼近理想的排序方法,它借助多属性问题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给高校集X中各高校排序。理想解X*是一个高校集X中并不存在的虚拟的最佳方案,它的每个属性值都是评价矩阵中该属性的最好的值,而负理想解X0是虚拟的最差的高校,它的每个属性值都是评价矩阵中该属性的最差值。在n维空间中,将高校集X中的各高校Xi与理想解X*和负理想解X0的距离比较,既靠近理想解又远离负理想解的高校就是高校集X中的具有最佳研究生培养条件的高校;并可据此排定高校集X中的各高校的优先序。这样就将比值计算的缺点隐去,让有细微差距的值或者位于最差点和最优点中间位置的值有了排序的可能性。

TOPSIS法的应用步骤如下:

(4)计算各高校到理想解与负理想解的距离。

(5)计算各高校的排队指标值(即综合评价指标数):

(6)按由大到小排列方案的优劣次序。

四、具体实例评估

以某三所高校为例,根据各指标相应的评价标准,给这三所高校给出评价值,并将评估的结果规范化,在这里以规范的评估结果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标权重。

加权规范阵X如公式1。各指标都为效益型属性,得理想解X*和负理想解X埃?

五、结语

本文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和TOPSIS法,该方法可对不同院系的研究生培养条件进行评估排序,并对TOPSIS法进行了改进,使水平相当且排名密集部分的高校进行有效排序。各高校可以通过评估模型发现自己与其他高校的差距,对薄弱环节进行相应改进。本文把这种研究方法应用在研究生教育中,希望能够通过相关思路的探讨,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方法和有益的参考。

(作者单位:田丰,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处;宋伟,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李燕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处)

参考文献:

[1]汪应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6)

[3]付巧峰,关于TOPSIS法的研究,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01)

[4]张颖超 卢艳,基于改进的AHP—TOPSIS法的和谐社会综合评价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年(08)

[5]陈伟,关于TOPSIS法应用中的逆序问题及消除的方法,运筹与管理,2005 (05)

管理学社会属性范文第5篇

Abstract: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for the guidance of a certain significance, both the theory and the enterprise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perspective, direct proof that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characterized by non-equilibrium, but also reflects the different enterprises have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differences in sourc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lies i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of the non-equilibrium.

关键词:企业环境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非均衡性

Key words: Business environment; comparative advantage; competitive advantage; non-equilibrium

作者简介:张扬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深圳大学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与营销理论。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073-02

一 “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初产生在对于国际贸易模式的关注。大卫・李嘉图对于比较优势理论作了开创性的研究,根据他的论述,比较优势就是不同国家(地区)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比较成本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于各国生产相同产品时所拥有的不同劳动生产率。但是,单纯用劳动生产率差异去解释比较成本差异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后续的研究之中,很多学者着力于对比较成本差异产生原因的解释,但是每一种理论都只能成立于其存在解释力的特定空间之中,始终缺乏一个包含多种解释变量的一般化的模型。

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的概念由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初始的研究集中在企业战略与企业的竞争力问题上1。随着《国家竞争优势》一书的出版,竞争优势理论的应用领域由企业层面扩展到国家或者产业层面。波特认为,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获得竞争优势都必须两种途径之一,这两种途径分别是:成本领先竞争优势与产品差异竞争优势2。成本领先竞争优势可以通过资源优势(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与原材料成本)、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规模经济)获得;产品差异竞争优势来源于某个组织(企业或者国家)能够提供给消费者不同于其他组织的差异性产品。波特认为,相对成本领先竞争优势而言,产品差异竞争优势是高层次的,因为这种优势很难被竞争对手所模仿。

二 “优势”理论与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自从波特提出竞争优势理论以后,学术界对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争论比较多。竞争优势理论的追随者提出竞争优势是与比较优势相对立的概念,认为竞争优势理论的提出目的是为了取代比较优势理论。林毅夫、李永军把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放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总体框架下进行对比,认为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相互补充、并不矛盾,提出只有充分发挥经济中的比较优势,企业与产业的竞争优势才能形成(林毅夫 李永军,2003)3。

追寻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脉络我们发现,研究对象之所以能够从企业扩展到国家,是因为波特提出了一种新的国家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国民较高的收入水平,而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于企业生产率水平,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依赖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最终决定国民收入水平。

把企业当作研究基点,企业环境理论可以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异同点进行解释。从广义上讲,环境是无限的,并且包括组织外部的每一个因素。而狭义的环境仅仅包括对组织敏感的和必须对生存作出反应的某些方面。按照这种理解,很多管理学者将组织环境定义为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的并对组织具有潜在的或部分影响的所有要素4。但这种理解仅仅将组织外部的世界作为环境,而忽略了组织内部的部分。对此有些管理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达夫特指出,组织环境还有其内部环境,它是由那些处于组织内部的要素所构成的(Daft,2000)。如果把企业环境划分为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会发现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与企业内、外部环境一一对应,两种理论可以同一视野内进行对比分析。

以企业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的概念得到了延伸与转化,因为在经济学的分析当中,比较优势理论只是用来解释存在的现象,但它被用来进行规范研究的时候,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行为被考虑进来,往往带有管理学的色彩。在我们通常所进行的规范研究之中,所谓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是指特定产品或生产区段的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投入品组合,与给定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禀赋和相对价格是否匹配。

在创造高层次竞争优势的问题上,波特提出著名的“钻石体系”模型。他认为一个有利于对企业进行持续投资和企业创新的环境对企业创造高层次的竞争优势来说至关重要。这种环境包含四种要素:(1)生产要素,包括初级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源和天然资源)和被创造出来的生产要素(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2)需求条件,包括国内需求的结构、市场大小和成长速度、需求质量、需求的国际化程度等等方面;(3)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向表现,包括纵向的支持(企业的上游产业在设备、零部件方面的支持)和横向的支持(相似的企业在生产合作、信息共享方面的支持);(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包括企业的竞争理念、经营目标、员工的工作动机、同行业中竞争对手的状况等方面。这4种要素大部分都是描述的企业所处产业的外部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外部环境对于企业高层次竞争优势的产生也是具有约束性的。

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是产生竞争优势的基础,而发挥比较优势又依赖于企业外部环境,所以企业外部环境也是竞争优势必须考虑的因素。但是相对比较优势而言,竞争优势更加依赖于企业内部环境的构建。基于此,笔者认为,相对于前三个属于企业外部环境范畴的因素而言,企业的竞争理念、经营目标、员工的工作动机等等属于企业内部环境的概念对于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企业竞争优势具有相对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与企业的内部环境密切相关。

三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视角的企业环境非均衡性

(一) 企业环境的非均衡性是企业各种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

根据经济学中的解释(Mas-colell,1995):市场均衡是指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在给定的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下达到最优。也就是说,每个主体都处于在给定的其他主体的行为模式(外部环境)下的最优行为模式中,即经济处于一个博弈均衡解。与均衡定义相对应的概念是非均衡,如果某经济主体在给定条件下,还存在调整自身行为的空间,我们就说处于非均衡状态。

从是否存在调整空间的角度去看,企业环境具有非均衡性。每一个企业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上至像IBM这样被称作能够“跳舞的大象”的巨型企业,下至随时都有可能破产但随时有准备再生的中小企业,这些变化直接证明了上面所提到的那种调整空间的存在。

1、外部环境的非均衡与比较优势的差异性

比较优势是个与区位相联系的概念,这是在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得出的结论。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产生比较优势基于四个因素:自然禀赋,是有诸如土地、自然资源和气候等地理决定因素构成的;获得性禀赋,是指一个国家开发的物质资本和人力技能;优越的指示,包括技术优势,是通过历史事件或有目的的政策获得的;专业化,它可以同在其他方面都相似的国家之间创造出比较优势5。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所面临的环境基本一致,因为地球只有一个。但是因为外部环境具有非均衡性,环境的各种因素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时点所表现出的程度、范围、形式都不尽相同,进而直接导致影响各国之间比较优势的四因素的非均衡,因为这种非均衡性而导致了各国之间比较优势的差异性。

对于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外部环境的非均衡同样导致其比较优势的差异。在一个国家之内,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环境的非均衡导致了影响比较优势四个因素的非均衡,从而导致不同地区之间企业比较优势存在差异性。比如说上海的企业具有金融业的比较优势,而东北的企业却在重工业上具有比较优势。

2、内部环境的非均衡与竞争优势的差异性

如果说企业外部环境具有相对非均衡性的话,企业内部环境具有绝对非均衡性。波特指出了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的两个途径:其一仍然是遵循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率机制进行分析,通过成本上的差异形成竞争优势,但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由于不同企业之间的内部环境千差万别,包括组织架构、企业文化、企业人员构成、企业财务状况等等都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都是各不相同的;第二个途径指的是产品差异性,由于市场需求的差异性,通过产品差异性形成竞争优势存在产生的空间。另外一方面就是内部环境具有非均衡性,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够通过生产差异性产品形成竞争优势,在这方面企业内部环境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二)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相匹配是企业进行非均衡调试的有效方法之一

企业存在于非均衡的动态变化环境之间,面对外部环境内部、内部环境内部以及内外环境之间的非均衡性,如何进行适当的调试以保证企业能够持续的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前文对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分析,我们认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相匹配是企业进行非均衡调试的有效方法之一

林毅夫、李永军指出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是波特“钻石体系”中4个主要因素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林毅夫 李永军,2003)6,他们认为:只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才能使经济活动产生经济剩余,只有产生经济剩余才会产生投资,而投资却是创造竞争优势所必需的生产要素;只有遵循比较优势发展起来的经济才能产生良性的市场竞争,从而推进企业的创新活动;只有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才能避免政府行政性垄断的产生,使市场对企业产生正常的需求压力从而刺激企业的创新;只有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才能真正依靠市场产生产业集群,推动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发展,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但是,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单个企业行为存在一个基本局限:要素结构和价格是与特定区域相联系的属性,而不是对个别企业来说具有排他性的属性。违背比较优势规律确实会降低企业的成功机会,但即便企业都按照比较优势决策,也不能保证它们都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比较优势作为“与区位相联系的优势”,可能被一组或一批企业所共享,因而这一因素本身不足以充分说明这些企业市场表现的高下胜负。竞争优势概念则对此具有更为丰富的解释力和适用度。

发挥比较优势固然不错,但是企业外部环境不利于其发挥的因素必须值得考虑。某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只构成了该地区企业外部环境的一部分,在企业外部环境中还包含着制约比较优势发挥的因素,我们不能说只关注优势的发挥而忽视限制因素的存在。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4]林毅夫 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北京:管理世界 2003.7.

[5]赵锡斌 企业环境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武汉: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6]赵锡斌 企业环境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武汉: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1

[7]赵锡斌 费显政 非均衡性――企业环境的新视角[J].北京: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8

[8]Deafdorf.A.,1984, “Testing Trade Theories”, In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ed, R.W. Jones and P.D. Kenon . Vol 1, Amesterdam , North Holland

[9]Jean-Francois Huchet,2000, Regional Economics Facing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Towards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er and Local Governments? Papers for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rganized by the French Center for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China, March , Hongkong.

注解:

1 参见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 在波特的书中为三个,但究其实质因为归纳为两个。

3 参见 林毅夫 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北京:管理世界 2003.7.

4 Robbins, Stephen P.在《管理学》中就将环境定义为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Robbins,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