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学的研究范式

管理学的研究范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的研究范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学的研究范式

管理学的研究范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课堂;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64-02

以互联网和手机上网为平台的新媒体蓬勃发展,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特别快,成为新媒体使用者中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上网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和学习方式。网络时代的海量信息及新鲜的资讯使大学生眼界开阔,从而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学生信息量的增大对传统课堂教学,尤其是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构成巨大压力。本文拟从网络课堂的视角来探索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

一、网络时代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面临的挑战

1.新兴媒体的发展和使用要求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必须由传授知识向能力培养转变

一个学校的好坏不在于它所使用的教材,也不在于学生获取了多少信息量,而在于能否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知识的主要方法。新媒体时代,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以往需要记忆的大量知识,以及通过检索书报刊才能获取的信息,如今通过网络唾手可得。教学环境的变化促使高校教学必须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如何学习,如何获取有用信息、筛选信息、使用信息等方式转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即由“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

2.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在国内走红,对包括公共管理类课程在内的诸多课程教学构成巨大压力和产生巨大动力

2010年春季,哈佛大学首开世界网络公开课,此后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50余所世界一流大学也开始推行网络公开课。除了哈佛大学的“公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人体解剖总论”,麻省理工学院的“微积分方程”“线性代数”,斯坦福大学的“现论物理:爱因斯坦”等位列网上十大热门课程外,越来越流行的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对我国高等教育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不仅会影响到教学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也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从而挤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目前,教育部和我国国内一些名校也开始进行网络公开课建设。但是我国网络公开课的社会影响力与世界名校的社会影响力还有相当差距。因此,建设网络公开课以及网络课堂非常必要。

3.新媒体的发展要求教学方式必须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课堂是知识传授的主要场所,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新媒体时代,课堂空间无限延展,信息量大、视野范围宽,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多样,而且课堂时间也不再局限于上课时间,学生课后仍可以通过新媒体围绕教学内容拓展学习。因此许多高校纷纷建立网络课堂,教师可以将相关资料上传网络课堂,同时学生也可利用互动版块进行交流并与教师互动。

二、基于网络课堂视角的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创新的意义

1.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因此从网络课堂的视角对公共管理类课程范式创新问题展开研究,是落实党的十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具有鲜明的理论意义。

2.公共管理类专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集理论、实务、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传统的教学范式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从网络课堂的视角对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进行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教学理念上,必须由教师一个教学主体向师生两个教学主体转变;在教学方法上,由填鸭式教学向参与式教学转变,并通过构建学生学习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和学习积极性;在能力培养上,充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小组沟通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弥补了传统课堂时间、空间的局限;在考核方式上,把学生对网络课堂的参与计入平时成绩,丰富了平时成绩的考核维度和内涵。

3.网络课堂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展示提供了平台

我国波澜壮阔的公共管理实践对公共管理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课堂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展示提供了平台。随着我国行政改革的推进,政府把一些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让渡给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使得其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求公共管理人才是具有管理知识、实践经验、协调能力、合作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4.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迫使公共管理类课程必须占据网络平台,应对网络社会的冲击与挑战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海量信息及新鲜的资讯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学生信息量的增大对传统课堂教学,尤其是包括公共管理类在内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构成重大挑战,网络课堂的建设成为高校回应网络冲击的重要手段。网络课堂可以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起到过滤的作用,从而把新鲜、营养、有价值的信息呈现给学生。当然,教师在网络课堂交互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调控和引导作用,并通过传统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基于网络课堂视角的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笔者所讲授的“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等公共管理类课程均开设了网络课堂,并在学校及省信息化大赛中获奖。在近四年的使用、开发和探索过程中,不断探索如何利用网络课堂进行公共管理类课程范式的创新。

1.教学理念创新

观念的改变本身就是一场革命,新一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宽,是网络中最活跃的群体。时代变迁使得大学生不再甘于做单纯的教学活动的客体。教师需要及时转换思维,使教学主体由教师一个主体,变为教师、学生两个主体,实现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充分参与,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网络课堂为此提供了技术条件。

2.教学方法创新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探索尝试在每个班设置一个网络课堂助理,协助教师打理网络课堂,为学生参与网络课堂提供帮助。把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分成学习小组,设置一名组长,让其担任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学习小组的负责人,负责监督和管理学生平时作业完成情况,是否及时传到了网络课堂。公共管理类课程与现实联系非常紧密,针对热点问题学生利用网络课堂可充分进行讨论,从而实现教师课程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相结合,强调了参与式教学的应用。

3.教学过程创新

在教学改革探索中,在网络课堂上,每一章都相应上传教学课件、相关参考书目、视频资料、案例、精品期刊文章和报纸文章,方便学生课前预习、课下拓展学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与此同时,鼓励学生查找资料、编写案例资料,并上传至网络课堂,以及时更新和补充网络课堂资料。

4.考核方式创新

变革考核方式是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前提和保障。利用网络课堂平台,把平时成绩设置为20分,其中10分来自于课堂的出勤和讨论,另外10分来自于网络课堂作业的完成。在教学中通过分组,布置小组作业,要求每一小组一个学期完成一项专题研究或一个公共管理方面的个案研究。为了避免搭便车的现象,要求学生个人撰写心得体会,并把研究成果传至网络课堂。同时要求学生撰写博客文章,进行小组讨论,以此评定平时成绩。

5.对学生社会实习监督管理创新

管理学的研究范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

A Relationship on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Coping Style. Wang Lanshuang, Liu Se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the Eductional College,Shijiazhuang 050091,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ping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di fferent gender students, different grade and different personality .Meth ods 256 of the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evaluated their mental health a nd coping style with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Self-rating depressionscale and symptom checklist 90. Results The coping style and th e mental healthy present the remarkablecorrelation, depression, nervous, the inside and outside personality and age ar e the primaryinfluence factors to the immature coping styles. Conclusi on Guid es the student to use the effective coping styles, promotes the university stude nt mental healthy.

【Key words】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Mental health; Coping style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心理因素,尤其是 心理应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负面报道日益增多,而这类问题的出现, 基本上被人们归因于大学生承受了过大的压力。应付是应激与身心健康的中介机制,对保护 个体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应付,是指个体评价压力源的意义,控制或改变压力情境 ,缓解由压力引起的情绪反应的认知活动和行为。本研究旨在探讨师范大学生应付方式的使 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师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河北师范大学理科大学生256人,其中男生163人,平均年龄20.77 ±1.26岁,女生93人,平均年龄19.83±1.37岁。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问卷有:采用症状自评问卷(Symptom Checklist 90,SCL-9 0)测量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

采用肖计划等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判定个体使用的应付方式,包括62个条目,按是(1)、 否(0)评分,分6个因子,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在6个因子的基 础 上又分为成熟型、不成熟型和混合型3种应付方式。成熟型应付方式包括解决问题、求助2个 因子,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包括自责、幻想、退避3个因子,合理化为混合型应付方式。艾森 克个性问卷(EPQ),评定个体的人格特征,共88个条目,分为精神质(P)、内外向(E)、情绪 稳定性(N)和掩饰(L)4个因子。自评抑郁量表,评定个体的抑郁状态,包括20个条目,分数 越高,抑郁程度越大。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全部数据使用SPSS 10.0进行统计。

2 结 果

2.1 所有被试应付方式的平均分数(±s) 解决问题8.09±0.16, 自责3.73±0.15,求助4.59±0.15,幻想4.51±0.13,合理化4.78±0.11,退避4.36± 0.11 ;成熟型应付方式的平均分数为12.67±0.23,不成熟应付方式的平均分数为12.60±0. 23。

2.2 大学生应付方式的性别差异 女生自责、退避分数显著高于男生,但男生的成熟型 应付方式总分显著高于女生,结果见表1。

2.3 师范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 消极的应对方式与SCL-90因子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其中自责、幻想与SCL-90各因子均显著相关,除偏执以外,退避与SCL-90的其它因子相关 显著,合理化除人际敏感外与其它因子均相关显著,积极的应对方式与SCL-90因子呈现显著 的负相关,其中解决问题与抑郁、敌对、恐怖和偏执因子相关显著,除躯体化、人际敏感以 外,求助与其它因子均相关显著,结果见表2。

2.4 师范大学生不成熟型应付方式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不成熟应付方式的总分为因变量, 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抑郁、神经质、内外向的人格、年级和年龄是影响 不成熟应付方式的主要因素,结果见表3。

3 讨 论

国内有研究发现非师范类大学生大部分人采用积极或综合的应付方式,较少采用消极的 应付方式[1]。本研究结果显示师范大学生在解决应激事件时,大多数都采用成熟 的应付方 式或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较少采用合理化这一应付方式。这或许是和师范大学生群体的角色 特征有关,表明了师范大学生总体在应付方式的使用上不是很成熟,因此要引导他们有效的 使用应付方式,增强心理防御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在本研究中还发现,消极的应对方式与SCL-90因子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其中自责、幻想 与SCL-90各因子均显著相关,积极的应对方式与SCL-90因子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表明心理不 健康的个体更多地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而心理健康的个体更多地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说 明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应激应对教育,帮助他们在应 对外界应激事件时,学会面对现实,积极的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的逃避、退缩,加重心理 压力。

师范大学生在使用应付方式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本研究中,女生的自责、退避分 数显著高于男生,男生成熟应付方式的总分显著高于女生,说明男生更多的采用成熟的应付 方式,而女生较多的使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这一结果和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一致[2, 3], 说明了在师范大学生和非师范类大学生中,应付方式的性别差异具有一致性。因此,要有目 的的提高女大学生应付应激的能力,促进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师范大学生使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与抑郁情绪、个性、年级和年龄 有关。在本研究中,抑郁分数高的大学生倾向于使用自责、退避、幻想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 ,抑郁分数低的则较多使用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的应付方式。在人格维度上,神经质和内 外向对不成熟应付方式的影响显著,神经质分数高的大学生求助因子分数显著低于神经质分 数低的,内外向分数高的大学生求助因子分数显著高于内外向分数低的,这一结果和非师范 类大学生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4]。此外,不成熟应付方式的使用也受年级和年龄 的影响。 年级高、年龄大的大学生合理化分数显著高于年级低、年龄小的分数。如何提高师范大学生 的情绪调控能力,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和培养良好的个性,使师范大学生使用有效的应付方 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建议: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人格是一个人心理面貌的集中反 映,影响着人的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本次调查发现,人格 特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正处于统一和完善的关键时期。 健康的人格有益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不良的人格则会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 等方面遭受挫折,影响身心健康。因此高校在人格培养方面,应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培养 。

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些应对压力的能力,但毕竟社会经验不足,自我调适的能力非常有 限。因此,学校应教育学生在自我调节的基础上,更多地寻求外力帮助。学生求助就是学会 生存,他培养的不仅是对应激的积极承受,也是对应激的有效化解。主动求助不等于依赖他 人,而是使学生学会利用心理咨询,专业辅导等各种方式来化解紧张,烦躁,担心等焦虑心 理,减轻内心压力,学校应在已有专业机构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干预机制帮助学生积极应 对压力和挫折,同时完善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利用网络实行跟踪监测。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训练等方法,针对不同的人格特征,运用教学,专题讲座,心理辅导。团体咨询等多种 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意识,使其尽力发挥自己的人格优势,塑 造健康人格。

综上所述,适当的引导和师范大学生自身成长是他们顺利应付应激、保持心理健康的有 利保障。本文虽然对师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分析,但由于条件所限仍存在 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比如扩充样本容量,探讨相关心理因素的影响机 制等,以验证和深化本研究的结果,从而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4 参考文献

[1]姜乾金,黄丽,卢杭生,等.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1993,7(4):145

[2]黄雪薇,黄英女,姚刚,等.大学生应付方式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4 ):273-275

[3]肖计划,向孟泽,朱昌明.587名青少年学生应付行为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 95,9(3):100-102

管理学的研究范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 管理学原理 教学模式 课堂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84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inverted class-room)作为信息技术与学习理论深度融合的典范,近年来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翻转课堂主要的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将课程的主要内容制作成视频、声音、图像等重新规划和设计,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实现了“先学后教”和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翻转课堂的实质是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和做学习的主人,促进生师互动和知识应用,鼓励高阶思维和创造性问题解决,引导学生面向职业实践。

一、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

翻转课堂通过教师将知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互联网技术制作教学视频、图像、声音等信息,使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中教师对理论和实践的讲解,提高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和课中参与以及课后巩固的教学形式。

二、高校《管理学原理》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经过调查发现了较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设置不合理

目前很多高校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很多设置都是以理论为主,缺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另外,这些《管理学原理》教材版本落后,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难以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教师教学方式、方法落后

教师的教学的主要模式就是课堂授课,教师照本宣科在台上讲课,对学生被动的学习形成“填鸭式”教育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方法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迫切需要改进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三)学生成绩考核不合理

《管理学原理》课程是应用较广泛的学科,注重能力的培养、善于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方式等,而目前很多高校τ凇豆芾硌г理》课程教学的考核方法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平时学生作业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最终期末考试分数一般高校的比例为70%,造成部分同学考试前对理论的快速突击,考试结束恢复原状,并未能通过课程学习得到能力的提升,考核面过于狭窄,不够科学。

三、翻转课堂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翻转课堂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非常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1.能有效缓解目前传统教学的弊端;2.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意识;3.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4.有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精神的培养。

(二)翻转课堂有效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翻转课堂采用新媒体视频+互联网技术进行知识的传递和交流。教师通过《管理学原理》教学内容提前制作成视频、图像、声音相结合,是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三)翻转课堂完善了考核方式的科学性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解决了学生考核方式的单一和缺陷问题。翻转课堂可以采用线上考核和课堂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上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分或者在课堂上根据实践测试。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和软件来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助于提高《管理学原理》的学习效果。

(四)翻转课堂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的应用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翻转课堂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翻转可以根绝学科特点进行设计。首先,通过理论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其次,自主学习的引导,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进行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后,案例分析引导,教师播放相关理论案例和视频资料,通过学生结合理论进行小组讨论,并有学生代表总结发言,提高学生之间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四、翻转课堂《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模式将面临的挑战

尽管翻转课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现实中还需受到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挑战。

(一)学生对翻转课堂的影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受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方面影响,教师很难解决课题出现的学生对课程参与问题,制作微课程时学生是否参与,属于单向的传递,不能像传统课堂做到随时调整。学生参与人数与理想人数存在矛盾,只能展示和使得真正参与的同学收益最大化,而其他同学则长期作为观众参与其中。

(二)教师对翻转课堂的影响

有关调查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在教学任务中被视频教学所代替,并没有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同时,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兴趣、专业特征等制定相应的视频,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部分学生并未能深度参与其中。另外,翻转课堂要求课题高度数字化,网络安全,完善的教学设施等。现实缺乏相适应的配套设施,不具备完全的网络教学环境。

总之,翻转教学课堂符合时展潮流,虽然目前依然处于尝试阶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但对于研究生管理学教学是可行的。要想全面、高效地应用于管理学课堂教学仍需进一步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辛巍巍.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5

[2]杨春梅.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16(01)

[3]蔡兴红.翻转课堂的特点及其对研究生教学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5

管理学的研究范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绩效管理;企业关键绩效指标;学生评测;校企合作;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13-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企业对用人需求,特别是在专业技能和人员素质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作为适应新时展的师范类院校,为了培养具有更高质量和竞争力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引入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才能将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与高校现行的学生管理进行融合,把企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及时编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因此,设计并制定科学、可行的学生绩效管理系统,不仅对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使高校素质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一直是应试教育,所有的评估也以分数为主导。近些年,随着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综合素质教育逐步成为教育体制的主流,大学生素质教育更是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目前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南、福建、江苏、四川、东北等省市部分高校也逐步引入企业的专业技术课和管理模式,虽然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但企业对员工的素养要求仍然不能完全融入学校的素质教育体系。而我们现在的测评体系仍存在较多的主观因素,缺乏科学依据。课程成绩仅以考试成绩结合考勤评定,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建议,学生素养评定随意性大,奖惩不规范,无法准确的体现被评价者的真实表现。而企业加入的测评内容,又无法融入到校内考核体系中,仅成为一项统计数据,失去了企业考核的实际意义。

一、学生绩效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

校企合作的主要目标是引入企业现行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与高校共同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本系统将从学生成绩、学生互评、实训、项目评测、企业认知培训、模拟面试、特长表现、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测,有效将企业的技术和素养评定与高校现行的学生评价系统融合,及时准确地反映学生每个阶段的真实表现,既保证了学校对学生的各项管理要求,也保证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为培养全面型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本系统以云平台为基础,使用微软公司的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进行软件设计。在云服务端使用WCF技术,为系统提供软件所需的服务功能和数据库访问功能,在应用程序端使用技术实现网站应用程序,在移动客户端使用Android技术实现移动应用程序。

本系统由专业管理模块、班级管理模块、学科管理模块、学生信息管理模块、讲师信息管理模块、作业成绩管理模块、实验成绩管理模块、单科成绩管理模块、讲师评价模块、KPI管理模块、学期成绩管理模块、模拟面试成绩管理模块、总成绩管理模块组成的学生绩效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

二、学生绩效管理系统绩效考评方法

绩效管理系统所使用的绩效考评方法主要应用于单科成绩管理模块、学期成绩管理模块、总成绩管理模块中。每一个模块都融进企业对员工考评的监控项作为评测依据,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修正,最终得出全面、客观的综合素质评价。

1.单科成绩管理模块由:学生出勤、实验课、考试、作业、课堂表现、项目六项成绩组成。

在本项成绩中企业融合的部分为作业、课堂表现、项目三项。

作业项共取6次,模拟企业在一个工作任务中所设置的监控点,不断修正任务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以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样的,每次在查看完成学生的作业后,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学习建议,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课堂表现项。模拟企业的部门经理对员工日常工作表现的评估打分,以判断员工执行力和综合工作表现。在授课过程中讲师会向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记录分数,在课程结束后得出所有学生的课堂表现成绩。

项目成绩。模拟企业在一个工作任务结束后经理对员工的结果给予评价,在学生的考核中,以本课程结束的项目为主要评价结果,来评测学生本门课程实践部分的真实成绩。

在单科成绩管理中,根据每项的重要程度,划分了各项权重,最终以百分制组成本科成绩。权重划分如下:出勤平均成绩(10),6次作业平均成绩(10),课堂表现平均成绩(10),项目成绩(15),实验课成绩(10),考试成绩(45)。

2.学期成绩管理模块由课程平均成绩、KPI平均成绩、企业实训成绩、讲师评价成绩四项组成。

在本项成绩中融合企业的部分为KPI平均成绩、企业实训成绩、讲师评价成绩。

KPI是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在本系统中引入了10项互评准则,主要考察学生从团队协作、勤奋程序、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通过所有学生参与互评的方法进行评价排名,从而选出品学兼优的学生。

企业实训成绩项。校企合作后,非常重要的学期末企业实训课程已融入我们的课程体系中,所以在本系统中可以将本项分数引入到学期评价体系中。

讲师评价项。模拟企业年中部门对员工考核时,部门经理和人事经理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共同对员工实施打分考评过程,以获得公平、公正、真实的员工绩效评价分数。讲师评价是由任课讲师打分和班主任教师打分组成,从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获得本学期学生的评价成绩。

在学期成绩管理中,由于四项标准均非常重要,所以权重划分各占25%。

3.总成绩管理模块由7个学期平均成绩、3次模拟面试平均成绩、专业课项目成绩三项组成。

在本项成绩中融合企业的部分为3次模拟面试平均成绩、专业课项目成绩。

模拟面试项是企业在学生就业前对学生进行的简历编写、面试前辅导和实施模拟面试的过程。通过每一轮的指导与模拟面试,不断改进和提高学生的简历制作能力和面试能力。因此将3次企业的模拟面试成绩作为总成绩的评价标准之一。

专业课项目成绩。模拟企业对员工的年度评价。本成绩考核了学生从专业知识到项目管理能力的综合能力,也是学生就业前评价自己在本专业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作为评价标准加入总成绩的管理模块。

总成绩管理模块按各项的重要程度,将权重划分如下:7个学期总平均成绩(70),3次模拟面试平均成绩(10),专业课项目成绩(20)。

三、结语

我系与企业合作的移动互联方向已有两年,笔者一直担任班主任和专业课任课讲师的工作。目前的成绩管理已有两年的基础数据,从学习效果和学生评价的结果来看,已初有成效,从绩效评价结果中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和思想品德,为学生自评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也为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数据。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本学生绩效管理系统也将不断完善,不但使管理指标和取样数据越来越准确,还将使用数据分析的多种方法使得绩效评价结果更为全面。

参考文献:

[1]陈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2]李沛武.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新趋向[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01).

[3]余嘉.“90后”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研与分析[J].德育论衡,2011,(08).

[4]耿建军.中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科教纵横,2011,(06).

[5]杨鹏.适应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高校图书馆建设水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

[6]刘兴丽,洪亮,关凤岩.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9).

管理学的研究范式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以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目前高校纸质外文期刊的利用现状,分析了外刊利用率低的原因,探讨了提高外刊利用率的对策。

外文期刊(以下简称“外刊”)是一种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记载着人类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我们获取最新科技成果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对于高校来说,它还是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教学科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于外刊利用率的问题,学术界一直讨论得很热烈,成果也很多,但观点大多集中在利Hj率的现状分析上,缺乏深入的成因分析以及采取措施方面的研究。本文将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校外刊的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以探究外刊利用率反映的学科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1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外文期刊的利用现状

我馆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相应订购了一批相关的有影响力的核心外刊(以自然科学为主),经费投入约占每年图书购置经费的一半左右,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至2005年底,我馆外文期刊室馆藏量近5万册(合订本),其巾连续性较强的期刊有157种,共计合订本1.8万余册,语种包括英语、日语、俄语等。世界著名的《科学文摘》(英国)和《生物文摘》(美国)及《文摘杂志》(前苏联)都有收藏。另外,对美国《化学文摘》从1907年创刊起一直收藏至今,从未间断。从2003年起,我馆本着连续性、合理性、实用性的原则,按学科分布每年订购168种期刊,详情见表1。

在这样比较丰富资源的基础上,我馆本着“开发外刊资源,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在开发利上进行了广泛尝试。我馆的外刊订购,都是在大量听取院系教师的意见,根据学科设置,结合实际情况后进行的。为方便师生借阅,一部分现刊直接典藏到学资料室,从而大大提高了利用率。另外,部分学院还为本科生开展了文献检索课,有的学院就直接在我馆外文期刊室上课,就地利用一些文摘类检索期刊。这样不仅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学生也可以对一些国际著名的刊物有所了解。

基于以上诸多措施,使得我馆外刊的利用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巾文期刊来说,总的利用牢仍然偏低,部分外刊的潜能和作用没有完全发挥}}I来,甚至一小部分根本无人问津。下面以我馆2007年度的外刊利用率(见表2)情况为例说明。

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我们投人大量经费购买原版外文期刊,但实际的利用率并不理想。首先,总体来说,我馆的外刊利用

率比较低,总利用率只有27.9%。虽然这种现象并不是我校独有,“从全国图书情报协调工作交流会获悉,高校外刊的利用率最高也只有30%,有的还不足5%,造成了惊人的资源浪费。”但是也足以让我们深思。其次,各学科外刊的利川率差别很大,综合、化学、教育心理学类杂志的利用率最高,分别为100%,70%,70%;物理和人义社科类杂志的利用率分别是l9.1%和16.7%;数学和生物类杂志的利用率比较低,为12.2%和10%;体育、环境地理及经济管理类杂志的利用率几乎为零。

2外刊利用率低的原因及所反映出的问题

2.1外刊利用率低的原因

我馆外文期刊利用率低的原因有很多,既有读者的个人原因,也有订购巾专业分布以及电子资源的冲击等原因,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2.1.1外刊的读者面狭窄

我馆的外文期刊都是专业性很强的学术期刊,读者群体基本为教师、研究生及高年级木科生。教师忙于教学和科研,很少有时问来图书馆;高年级本科生面临毕业分配,来的也很少;真正在馆阅读的主要是研究生群体.而研究生的人数本来就不多。另外,文字阅读也是个难关,能I刈读英文原著需要一定的功底。还有部分日义、俄文的杂志,能够阅读使用的人更是寥若晨星。因此,究竟需不需要为了保证外刊讲种齐全而继续订购俄文、目文现刊,便很值得思考了。

2.1.2外文数据库对纸质期刊的冲击

到目前为止,我馆购置了14种外义数据库,如著名的美国生物文摘、ElsevierSDOS,SpringerLink,EBSCO,JohnWiley,CAonCD等,这些外文数据库很好地弥补了印刷版文献资源的不足。另外,电子资源利用起来快捷方便,如果在数据库叶1可以查询的文章,便不需要查纸质文献了,这也是影响外文期刊利川率的原之一。

2.1.3学科专业分布不合理

我校各个学科发展变换很快,近年来增加了一些新兴的学科,而外文期刊的订购还是根据几年前的学科种类来采购,与眼下的学科方向有些脱节。比如计算机、环境科学、电子类杂志等汀购的就非常少.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这类渎者群的使用。

2.2外刊利用率低所反映的问题

图书馆订购的外文期刊基本都是国外核心期刊,学术价值很高。可是这些有价值的期刊,大部分在我校却备受冷落,说明我校的师生一方面不太重视国外文献的利用,另一方面,也说明某些学科并未形成一种良好的研究氛围。尽管这里面原因很多,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读者对学科的关注程度,乃至学科的发展状况,甚至可以反映院系的学术风气。

以利用率很高的化学类杂志为例,我校化学学科近几年发展很快,学术风气比较浓厚,闲此利用外文期刊了解学术界的研究动态的积极性很高。而化材学院也高度重视,主动要求将一些重点期刊典藏到该院资料室,方便师生的借阅。他们还利用图书馆馆藏的文献《化学文摘》,给高年级本科生上检索课,并带学生来外文期刊室参观查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事实上,化材学院的某些专业领域涵盖了我校力量最强的专业和国家级重点学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数量以及被SCI和EI收录的论文数量,在我校也位居前茅。可见,馆藏外文期刊的合理藏用,可以为学科建设和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其他利用率很低的外文期刊,如经济管理、环境科学,在我校属于新建的学科,科研实力和研究氛嗣不如一些传统学科。而人文社科、体育等,在学院并未形成研读国外研究成果的风气。因此,我们应该营建一种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尽可能将图书馆的资源最大化为科研教学服务。

3提高外刊利用率的对策

3.1做好利用情况的统计工作

外文期刊管理人员应注意调查期刊的利用情况,做好复印登记工作。同时外刊采购人员应与外刊管理人员密切联系,获取准确的杂志使用情况。为外刊管理人员直接面对渎者,对外刊的使用情况最为熟悉。

以我馆为例,我校是一所师范类综合性大学,图书馆馆藏外文文献以理科类为主,兼容其他综合类刊物,并形成了一定的馆藏特色和规模。合理的馆藏结构不仅保持了馆藏特色,还可以有效提高外文期刊的利川率。通过表1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物理、数学、电子,生物学、人文社科等期刊未复印音西都超过了70%,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学科领域的外义期刊汀购比例做适当的调整;体育、环境地理及经济管理类杂志2007年度竟然无一人复印,复印利用率为零,在做好捌研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删减或者更换部分期刊;而一些新建的学科,应适当增订一部分核心期刊。

3.2保证重点学科需要

汀购人员应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特点、科研方向等因素,确定外刊订购范嗣。在采购前,充分做好读者意见调查和文献资源调查,统计信息量大、利用率高、学术价值高的核心期刊作为馆藏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所起的作Hj,往往是普通期刊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此,在汀购时应考虑这部分期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这就要求采购人员要熟悉本馆馆藏,了解馆藏结构,对学校的重点学科和科研课题做深入的凋查研究。例如,向各个学院系、教研窒发放调查表,征求譬家读者的意见;通过与院系互动,充分了解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明确学科优势及潜在的发展方向,杂志订购尽可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保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点及重大科研课题的需求,同时紧跟学校发展,及时增订新兴学科的期刊。

3.3订购高质量的刊物

外刊价格昂贵,此订购巾要严格把关质量。对于外刊重要性的评价可以参考期刊的收藏率和影响因子,还可以听取教师、科研人员和学术带头人等读者的反馈意见来确定。期刊的收藏率反映该期刊在各图书馆的拥有率,收藏率高说明这种期刊在图书馆领域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期刊韵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指标,JCR(JournalCitationReport)已成为当前世界期刊引证资料的唯一来源,它几乎包括科学业技术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所有专业研究。引证资料取自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3000余家出版社出版的7000多种学术期刊。JCR对期刊评价的指标有多项,我们可以获取出版文章数最多的期刊、引用最多的期刊、最有影响的期刊等数据。依据xCPl,文期刊重要性的综合性评价可以合理确定应该订购的期刊种类。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3.4做好外刊的深层次开发

图书馆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扩大外刊在读者中的影响,积极开展主动服务,激发读者潜在的需求。例如,既可以编制外文期刊的馆藏目录分发到院系,让读者对馆藏有全面的了解;也可以把编制好的馆藏目录放到校园网上供用户检索。另外,培养读者的信息素质和检索技能。目前我校图书馆部分人员承担了学校的部分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任务,经常会带学生到外刊室进行实践操作,学校也把校文献检索课教研室放在了图书馆,这对外刊的利用和宣传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