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

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

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校迁建 电类实验室 规划建设

自1999年开始,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出台,各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而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职教育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很多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已经超出了原来的承受能力,急需扩大规模或异地迁建。高校的改造和迁建涉及很多内容,其中一大块就是实验室的搬迁,特别是电类实验室。实验室的迁建不仅仅只是设备上的搬迁,而应该在搬迁之前进行整体考虑和规划。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应该要考虑到本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当然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超前规划。电类实验室在搬迁过程中规划和建设需要统筹安排,它的建设受到电源布线、功率负荷以及场地大小的限制,在已建成的院校中很难再进行规划和展开。而在新建的院校中就可以提前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要有超前意识,为将来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

简单地说,电类实验室可以分为电子类和电气类。而电子类的实验室又可以分为虚拟仿真实验室和实物操作演示型实验室。电气类实验室包括虚拟+实物结合型实验室和实物操作演示型的实验室。具体见图1:

该图是结合本校实际将所涉及课程安排,规划建设如下的实验室。

根据以上的规划设计,我们把虚拟仿真类实验室和虚拟+实物结合型的实验室放在同一楼层,以便于整个强电的布置走线和功率的设计考虑。每个实验室设计的最大功率初步考虑为20KW,那么我们可以直接将课堂教学安排在实验室中进行。比如单片技术课和PLC基础课程等,而有些课程可以整合在一个实验室里进行,比如PCB制作和电气CAD课程都安排在一个虚拟仿真实验室,只要课程、时间安排不冲突。

对于实物操作+演示型的实验室,我们的设计方案基本是放在1楼。尤其是对于电气类型的实物操作,该实验室不仅要通水电,还必须要通气。对于一些大型的设备或者很多需要同时供气的设备,光一两个气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靠气站。再将气站的气通过管子输送到各个实验室去。在实际的建设要求上,首先每个实验室的功率安排为10KW,必须通水、电和气。其次,房间内要做到防尘、防潮和防静电措施。最后,还须配备一间更衣室,面积为10~20平方米。这样的建设要求很大程度上是参照了电子电气设备检测企业的建设标准。

很多高校在迁建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尤其是工科类的高校。实验室里的旧设备该怎么处理,是搬迁还是报废?假设旧设备搬迁过去,在途中损坏或者搬迁进实验室安装好后无法使用。假如直接报废,那么学校的固定资产总值就会减少,本来还能用的设备就这样报废了有点可惜。我们迁建过程中的做法是,旧设备还能用的就尽量搬走,实在不能用的就淘汰和报废。同时,尽可能地去评估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搬迁、安装到新校区后出现的问题,这些在新校区实验室规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周详。比如我校的电子电工实验台,2002年和2004年分两次购买了一批设备24套,型号不同但规格和功能都相同。目前的使用情况是,很大一部分元件损坏严重,相应的实验也很难做出效果。但是主体设备基本完好,我们最后的决定还是将这些设备搬迁。

旧的设备要搬迁,那么新的设备就需要购买。在采购新设备时同样也要考虑周详。比如学校的资金、本校的特色、办学水平以及实验设备需求的轻重缓急等等。很多实验室的设备不是一下子就能采购齐全并投入教学使用的。在新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要高的标准,先进的理念以及合适的价格。同时要参考同类院校的建设水平和建设要求,在规划建设前可以先调研、参考其他院校或者企业,总之不能盲目建设,造成资产的浪费。

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随着教学资源的完善和资金的投入,一般本科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在财力上都在持续增加,试图满足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专业人才。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根据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合理规划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专业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和完善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基础专业实验室,比如:现代光学实验室等;第二,仿真、计算实验室;第三,符合高年级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实验室。对于这三个方面的实验室建设和完善,应该有侧重的逐步完善,首先侧重于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仿真计算实验室的建设和完善,然后进行第三个方面的实验室建设和完善,并且根据理论教学进行有梯次地进行技能培训,从而达到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又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仿真计算实验室主要是以满足课程实验为主,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各种专业仪器设备、各种主流的专业软件,加深对理论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专业实验室主要是以更高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满足较大难度的专业实验课程的开设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开放实验和各种竞赛使用。从而真正将有限的教学经费用在刀刃上,满足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设计能力的培养。不管是哪一方面的专业实验,其内容都要根据专业实验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编排,确定基础性与提高性专业实验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从基础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的过渡,逐步提高难度,诱导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满足培养目标的需要。

2完善和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和理论课程一样,专业实验课程也必须具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所有的专业实验教学必须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开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经费的不断投入,近年来教学改革方面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确保实验教学体系不会与整个教学体系脱节,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也必须进行适度的完善和改革,比如:增加综合性实验项目或者设计性实验项目,或者是不断增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在专业实验中的比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创新能力的形成。另外,在完善和改革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前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专业方向进行调整教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从而体现专业实验的多样性和应用性,紧跟学科前沿,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改革专业实验考核方法

专业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现象、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设计实验,培养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提高动手和创新能力。随着实验教学条件和资源的改善,专业实验多半体现出综合性、设计性和专业应用性的特色,实验最终考核也应该体现出多样性,利用考核来刺激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对于专业实验教学,其考核中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可以灵活掌握,平时成绩主要侧重于考勤、预习、仪器操作、实验报告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或者是对实验内容新的建议等方面,期末成绩可以采取综合性实验或者设计性实验现场考核的方式,或者是对该实验进行答辩式的考核,但是这项考核工作量大,需要有学校相应的规定配合。另外,期末考核的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题目可由学生自由选择。在平时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并且给学生提供较大的学习空间,促使学生试图寻找各种方法去完成实验,培养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的习惯。

4鼓励学生完善专业实验教学平台

不同于具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一般本科院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其实验条件和专业实验教学环境远远不如清华大学等重点院校,专业实验条件需要不断完善。由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高年级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专业实验内容需要经常更新,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掌握科技的前沿方向,提升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需要不断完善或更新的专业实验平台还是不少的。在不影响本专业培养方案计划中的既定任务前提下,出台相关规定鼓励有追求、有能力的学生完善专业实验教学平台,让他们能够经历较完整的实验平台建设和完善,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5建设和完善开放的专业实验室

开放的专业实验室包括开放对象、开放内容和时间,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当然,开放实验室不是简单的扩大开放对象和延长开放时间,其重点是开放内容,即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方式和实验内容,使其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开放实验室的内容是在满足既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础上,使其符合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开放的实验内容及其要求必须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以综合性、设计性的专业实验为主,而非验证性等实验,老师在实验过程中主要作用是启发性的指导,然后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以及实验要求查找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文献资料、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结果预设,自由讨论、大胆创新、不怕失败,并且在获得实验结果以后对实验方案或理论设计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从而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对象可以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高年级的学生或者是跨年纪的学生,由高年级的学生带着低年级的学生一起实验,让他们更早地进入创新能力培养的训练,也可以是学校跨专业的学生一起组合成实验团队,鼓励他们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实验内容或者是不同学科之间的思想进行嫁接。开放时间可以是既定的实验教学时间,也可以是课余时间,由学生提出申请并制定自己的实验方案。对于开放性的专业实验,学校可以制定相关的规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开放性的专业实验中去,以及激发相关老师参与到指导工作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创造一个更好的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形成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条件,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结语

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经院校;实验室整合;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5-11427-02

广西财经学院是一所新兴财经类本科院校,由原来的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成。在成立之初,学校的实验室也存在着和其他文科学院的实验室一样,存在着几个共性的问题。

1 合并存在情况

1.1 合并的几个校区有多个实验室,实验室设置重复雷同

在学院东区有16个计算机实验室,在西区有15个实验室,在各个系部分别有多个实验室。在各个实验室中,模式雷同现象十分突出。通常在计算机上安装相应的软件如用友财务软件、金算盘企业管理软件、股票行情观看软件、金算盘财务软件、金碟财务软件等,在系部的实验室中,由于管理隶属于教研室的传统做法,无法摆脱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从而忽视同类型实验室建设的整合,造成重复投资和严重浪费的现象。

1.2 实验室利用率过低

在实验室建设规划时各系部都是从本系部的课程实际出发, 提出各自的建设和设备配置方案。在建设时较少考虑设备的利用率与共享性,在硬件方面往往追求高档配置,并重复添置在学院其他实验室已有的各种设备。在软件方面往往由于购置时信息的不畅通而导致不同的实验室购买相同的实验软件,或者用户数仅能满足该实验室的现象。有的专业实验室计算机使用量很低,而有的专业实验室则很高。计算机是时效性很强的产品,不用就意味淘汰。同时,各实验室负担不平衡也将导致利用率高的实验室计算机过度使用而降低使用寿命。

1.3 实验技术人员缺乏,激励困难

在财经类院校中实验人员隶属于教辅系列。实验人员的地位和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实验人员的考核难以激发积极性。实验员经常从早干到晚,加班加点,有参与实验指导也就没有课酬津贴。财经类院校的实验室大都是刚新建的, 实验员也大都是刚毕业的大学本科生,缺少高职称、高学历的实验学科带头人,教师与实验人员关系的不密切性,所学专业与所在二系部不对应,实验人员的科研开展困难重重,实验人员得不到有效的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创新性不强,积极性不高。

1.4 实验评估资料难以收集齐全

按照《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要求》和《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的要求,实验室必须做好六大项实验相关资料和表格的收集工作,即体制与管理,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实验队伍,环境安全和管理规章制度的全部资料的收集工作。但由于实验室过于分散,而且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致使很多资料收集不齐全或找不到。

2 规划建设

在这两年,学院高度重视实验室工作,相继召开了几次大的实验室工作会议,部署实验室工作,使学院向专业类财经学院进军。

2.1 学院首先提出类双平台,多体系的工作策略

“双体系”即是指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建立校一级管理的实验室。学院设立三个实验教学中心:基础教学实验中心、ERP实验中心和财经科学实验中心,把所有的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所有的实验室全部整合在东区的实验大楼,实验室分布在大楼的7层里面,共有23个计算机实验室,所有的实验室有一个特点:通用功能。即实验室可以供全院所有系部的学生进行上课实验,突破了系部的限制,节约了大量资金,集中进行管理,使专业实验室也具备了上所有文科实验的要求。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管辖全院所有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财经科学实验中心由以下7个专业综合实验室组成:经济仿真实验室、贸易与营销实验室、财政与税收实验室、银行与证券实验室、保险实训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会计与审计实验室。ERP实验中心管辖ERP实验室。所有实验室都在一栋实验大楼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了计算机实验室的利用率。

2.2 实验教学的管理

学院设立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学院实验室建设与改革进行总体规划,对实验教学的重大改革作出决策,并制定相应的措施,研究讨论和协调解决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实验室评估等工作。其日常管理实行归口管理责任制。教务处负责制定学院的实验教学管理规定,审定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规范实验教学的各项要求,下达实验教学任务,核算实验教学工作量(或经费),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评估等工作。现代教育技术部负责实验教学所需场地、设备的基础建设和规划、实验室安排,制定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教学相关数据、材料收集以及建档等工作。学院各实验中心负责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教学课程开发、实验课题研究以及日常的实验教学管理。在各实验中心的总体规划和总体规范要求下,各有关系(部)负责本专业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负责实验教学计划、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习方案等教学文件的制定并组织开展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监督,对实验教学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归档等。为了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各系(部)实验室的使用必须在安排每学期课程教学时提出计划报教务处,教务处对全院的实验室进行统筹安排使用。

2.3 在实验人员技术人员上

学院成立“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委员会”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实行院、系(部)二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在人员配备上给予优先地位;队伍建设。“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高素质人才,每年补充一定数量的高职称高学历、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人员充实实验室队伍,不断完善实验室人员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实验教学队伍主要由专职实验人员和兼职教师组成,专职实验人员负责实验室规划与建设、日常维护和基本实验教学;兼职教师主要由各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组成,实行流动编制,负责课程教学和实验大纲的制订,并同实验室专职人员共同完成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指导和实验考评等工作。目前,中心实验教学队伍结构合理,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骨干教师相对稳定,通过兼职实验人员的流动形成了动态平衡。

2.4 制度保障

学院批准并印发了《财经科学实验室2006-2010年建设规划》,制定了《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工作规范、物资设备管理制度、日常运行管理制度、岗位工作职责等。2006-2010年期间,学院计划每年投入财经科学实验室的建设经费预算为300万元,改建、新增实验室用房面积3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增至2500万元。发挥实验室在促进学科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利用重点实验室的学科背景。资源人才优势,促进优势学科间的联合和学科间的交叉发展。除了使原有优势学科得到交叉发展外,还对其他学科进行开放,辐射到其它学科,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学校把重点实验室当作推动学科发展。提高综合办学能力的大事来抓,以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带动学科建设与发展,形成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间的良性循环。

2.5 设立网上实验教学与评估平台

实验室建立了专门网站,网站设有实验教学中心相关信息的,提供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相关信息的查询,建立了实验室日常管理的网络平台,部分实验项目还实现了网上共享实验,比如:证券投资模拟实验、税收模拟实习、会计模拟实验、电子商务等实验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自主选择做实验。采用CAI、网络教学、课外实验和演示、仿真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形成多元化的、全面开放的教学环境,通过网络及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为校内外师生提供实验教学服务,激发校内外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实验学习的主动性。学校的教务管理、实验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全面实现了网络信息化管理。

3 今后的发展目标

实验室建设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今后的几年中,我院将抓住本科评估的契机,以评促建,坚持“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建设总体目标是:建设成为广西财经科学研究重要基地之一,成为财经科学研究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服务社会及信息中心。

财经研究中心――依托实验室的人才优势和良好的硬件设施,重点开展财政基础理论与政策研究、广西及东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东盟各国会计政策研究;开展财政和金融理论与实现手段研究,会计与审计信息集成与分析实验,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重点建设经济与社会系统仿真平台,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仿真经济与社会的运行与制度的演变,为各级政府和企业进行政策效果评估,为开展财经科学研究提供技术平台。培养一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骨干队伍,积极引进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的高层次人才;积极申报承担区级和国家级财经类和实践性教学重点研究课题。发表具有高水平和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提升学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并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2到3年的努力将原来相对独立的各实验分室建设成为一个集会计、审计、金融、财政和税务等多个专业融合一体的实验平台。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形成一个多专业互相交叉融和、互相依托的全新格局,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在同一个实验平台上进行探究性、实战性地实验,形成四个层次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1)面向课程的验证性、单一性实验项目;(2)面向专业涉及多门课程和多种技能的综合性实验项目;(3)面向学科涉及几个专业的设计性、拓展性实验项目;(4)面向经济管理类涉及几个学科的探究性、实战性综合实验项目。

服务社会及信息中心――成立培训与服务中心,针对企业、社会及学校的需求,进行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开展对企业进行管理咨询服务,进一步与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加大基础研究,完善项目实施。建设“企业家才能开发培育与管理团队培训中心”,为进行管理团队和企业家才能开发培育提供一个基于网络技术的综合性研究与模拟平台,为培育高端管理人才提供社会服务。利用基础研究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为社会提供服务。开放实验室,为企业、机关和其他院校的会计、审计、金融、保险、财税的科研和培训提供实验服务。建立实验室研究人员的流动机制,鼓励院内和院外的科技人员到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一个财经科学研究和财经人才培养基地。

4 结束语

财经类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我院坚持 “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和谐建校”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课程体系与结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技术与手段以及教学管理和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按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要求,加强教学基础建设,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更好地推动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吴茂楠. 文科综合实验室建设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5.

[2]张纪云, 等. 以人为本树立实验室管理的新理念[J]. 福建电脑,2006,3.

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组网工程;课程特色;教学改革;学科竞赛

局域网作为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的信息平台,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娱乐以及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发展和企事业新的应用需求,社会急需大量的局域网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具有比较丰富的设计经验和管理维护经验的高级网络工程师。“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是我院针对以上情况,为网络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方向的学生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局域网的相关技术以及网络设计、网络故障排除等工程技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从课程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科竞赛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

1课程特点

1) 课程涉及的网络知识比较广泛。

学习该课程的前提是学生具备计算机网络和TCP/IP的基础理论知识。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主要包括局域网的基本概念、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常用技术、综合布线系统、局域网安全与管理、局域网规划与设计、局域网常见故障排除等内容。

2) 课程对教师的网络工程能力和经验要求比较高。

由于该课程涉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的配置和调试,服务器的安装配置、综合布线系统的实施和测试,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软硬件运用能力、网络工程能力、编写网络文档的能力。教师需要具备主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如表1所示[1]。

3) 课程对实验室建设要求比较高,投入大。

课程的实验和实训教学需要建设网络实验室和网络布线实验室,设备资金的投入比较大。如思科或神州数码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福禄克(Fluke)的网络测试仪等。

2课程存在的问题

1) 教材相对缺乏。

目前的局域网类书籍比较繁杂,但合适的本科教材比较缺乏。网络工程师系列类的书籍一般都是多册,不适合做本科生的教材;网络系统集成类的书籍一般注重网络规划设计,但缺乏必要的设备配置内容;本科、高职类的书籍一般有缺乏以网络工程为核心的网络设计方法和过程、网络故障排除以及局域网案例过于简单等问题。

2) 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内容开发不够。

由于网络实验室投入比较大,所以为了充分利用网络设备资源,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需要对网络实验进行分类,如验证型、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并且需要开发足够的实验数量,包括自主性试验。这些都是课程实验教学需要,但实际实验教学过程中开出不足的。

3) 考核方式单一。

由于环境限制,传统的网络课程考核以笔试为主,考核方式单一。这种考核方式只是对一些知识点进行了考核,没有体现该课程的工程特色,并且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考核不够。这种考核模式需要改革[2]。

4) 教师工程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的网络工程能力比较弱,直接影响了讲课效果。课程组认为在提高教师工程能力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从传统的偏重理论教学向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强化工程教学方向转化。

3课程改革的设想和方法

下面从课程安排和讲解、教材建设、实验实践教学、专业竞赛等几个方面对课程改革的设想、方法以及实践进行阐述。

3.1课程安排和讲解表现为三个突出

3.1.1课程突出局域网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以校园网和企业网为起点,使学生对局域网的主流技术、主流产品以及完整的解决方案有所掌握。要求学生掌握若干知名厂商的产品线,并且进行对比,完成大作业或者报告,其简单对比如表2所示,为后面的网络规划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3.1.2课程突出网络规划设计的核心地位

以网络工程的生命周期(如图1所示)引领局域网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过程以及相关网络文档的编写。要求学生以网络实验室或者校园网建设为案例需求,完成需求分析、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网络实施(模拟软件和虚拟机)、测试等过程;完成可行性报告、需求分析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等文档的工作;需要学生掌握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Visio绘图软件等工具。考核方式不再以试卷为主,而是以学生最终提交的完整文档作为主要考核依据,同时强调和鼓励团队合作完成项目。

3.1.3课程突出局域网安全和管理

对于局域网的安全和管理,教师从常见的网络安全和管理的相关技术、软硬件产品开始,讲解到完整的局域网安全解决方案。图2是用Visio绘制的教学当中使用的局域网安全和管理教学案例[3]。

3.2建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之一,“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课程的教材建设从授课和实验的角度看,涉及教学教材和实验教材;从内容的角度看涉及路由器与交换机、网络综合布线、网络操作系统和服务器、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安全和管理等技术。我院结合自身授课经验和教学条件,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规划教材”系列中出版了《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一书,加强了课程的建设力度。我校重点规划建设教材《网络工程实验和实训教材》正在建设当中,内容将涵盖课程的实验内容。

由于该课程内容繁多,所以教材建设不仅仅是这一门课程教材的建设,而应该形成网络工程课程的教材体系。以谢希仁教授为首的团队,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网络工程技术丛书”;以施晓秋教授为首的团队,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网络工程系列教材”(浙江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以及刘晓辉高级工程师在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网管宝典系列”都对该课程有极高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3.3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

针对网络实验室及网络实验存在的问题,我院组建了神州数码网络实验室,其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

网络实验室能够为学生提供本地以及远程网络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完成实验,也可以在寝室远程完成实验。

教师设计的实验内容更加丰富和实用,网络实验室能够开设路由器实验30个,交换机实验20个,综合实验10个。开设的部分网络实验如表3所示。这些实验一方面比较全面,另一方面根据难度和学生能力进行层次教学,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发自主性实验。

3.4考核方式改革

该课程的考核从单一试卷考试发展为以校园网或企业规划设计的案例为主。要求在设计中体现网络设计的主要生命周期;更加注重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考核,包括编写文档能力。传统的卷面考试作为辅助手段,考察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校园网;资源共享

高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在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校园网的建成给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平台,通过新的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建立,制定基于校园网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实现实验设备资源共享。

1 实验室传统管理模式及其弊端

长期以来,高校实验教学都是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也是基本上附属于教研室或课题组。因此,实验室的传统管理模式是分散型的,其特点是专业分得过细,一个实验室仅为一门专业课程服务,依附于课程。这种模式有明显不足和弊端:实验室规模小,功能单一,处于从属地位,不仅人员、设备、房屋的使用效益低下,而且影响学生实验技能、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科研协作。

我校属于文科类高校,由于文科类高校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多为计算机,各个不同的专业学科教学和科研实验仅仅是基于不同的软件环境,所以以上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所暴露的问题尤其突出,具体表现为:

1.1缺少学科交叉及相互间的渗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高校的教育趋势,要求各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并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而分散型管理模式的实验室相互间独立,实验内容也仅是围绕本门课程设置,不利于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1.2实验室功能单一,实验设备利用率不均衡,难以形成教学和科研的整体优势。在实验室建设中,各实验室只考虑局部利益,盲目争要经费,使有限的经费被分割,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同时又导致实验设备的重复购置,造成同类实验设备在某个实验室不敷应用,而在另一个实验室则常年闲置不用的局面。我校实验室的实际使用情况显示,单个实验室的使用率从20~100%以上,一部分实验室长期空置或仅被少数人占用,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1.3实验技术队伍参差不齐,实验技术人员专长得不到发挥,积极性难以调动

1.3.1由于管理体制原因,实验室被分割过细,实验技术人员不能统筹安排,工作任务不均。各实验室人员之间沟通少,很少有共同研讨实验教学的机会,影响了业务水平的提高。

1.3.2实验室归教研室管理,缺乏对实验室的长远和整体规划,实验技术人员在教研室中往往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积极性、主动性难以调动。

1.3.3由于管理体制不合理,实验室留不住优秀人才,加上待遇等诸因素的影响,无法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1.4不利于实验室对外开放和交流

1.4.1由于实验室和人员方面的制约,很多实验室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机会。

1.4.2受专业实验室服务单一专业课程条件的制约,很难接纳高水平的学者前来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

2 实验室集中管理模式的设想和实践

为统一协调管理各学科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形成相对独立于各学院的教学实体,最大限度地实现包括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在管理体制中,打破传统的小而分散的模式,强调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建成一个面向全校的实验大平台。

2.1建立校一级实验室管理机制,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大学科实验中心。直接参与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对实验室的需求和运行有充分的了解,可以合理安排建设资金。在实验室教学的管理上既强调了实验课程的相对独立性,又可以保持与学院之间在实验教学方面的有机联系性。根据我校专业和学科的实际情况及特点,把学科相近的实验室先集中合并,成立公共计算机和语音实验中心,拟合并各单独的财政、税务、会计和金融实验室为大学科综合实验中心,成立信息和网络实验中心等,在管理体制上边实践,边研究,力争使我校院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2.2改革人员管理体制,建立实验人员工作量标准,充分调动积极性

由于文科专业实验室大多是计算机机房,不同专业学科的实验内容和实验室的管理有很多共通性,这样有利于实验技术人员由实验中心进行统一管理,打通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限,要求一专多能,能适应不同的学科和工作。

在实验人员工作量和工作业绩考核上,制订工作业绩考核办法,和实验室开放时间、完成教学课程数和科研项目、实验室的有效使用率挂钩,量化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标准,鼓励实验室尽量多的参与实验教学和科研,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

在聘用实验技术人员方面,建立灵活的人员编制,打破分散实验室之间的限制,鼓励人员流动,有利于实验技术人员拓展学科知识广度和深度,提高业务水平。

2.3建立健全实验中心的功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完善学科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鼓励实验技术人员主动参与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探索新的实验方法和手段,完备和完善学科实验教材,使实验室成为相对独立的教学实体。转贴于

3 基于校园网的实验室管理运行模式

高校校园网的建成给新的实验室集中管理和统一开放式模式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网络平台。在新的实验室的管理体制的支持下,能够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手段较好的实现各个实验室的统一开放和管理,一方面能够充分实现新的集中管理模式所体现的优越性,另一方面新能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充分满足各个专业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实验计划内和计划外需求。

目前在我校的计算机中心,公共语音实验室和电子阅览室以及部分专业学科实验室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已经采用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各个实验室的统一开放式管理,取得一些经验,并且在局部运行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3.1统一管理,实现开放式管理运行模式。实验室实行教育超市的开放运行模式,在时间、资源、管理方式和服务等方面全方位的开放。根据学校教学科研计划,通过实验室管理系统统一安排教学实验及科研实验计划,资源共享,最大限度提高实验室的有效利用率。

3.2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机动灵活管理,充分满足师生实验需求。实验室管理系统通过校园网向全校师生提供开放式的平台,各级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浏览实验室管理系统主页,查询实验室开放情况,并可和实验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同时,实验室管理系统可根据需要给相应高端用户授权,使这些用户可以根据实验计划自行对实验的使用进行预约,这样,可以充分保证重要的实验和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又给师生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实验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设备使用情况,并及时进行维护和管理。

3.3量化实验室工作量,提供实验技术人员工作考核的有效依据。根据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相关运行数据,可以做到均衡分配实验工作量,另外,改革实验室人员的管理体制和分配机制,给实验人员的工作业绩衡量提供有效、科学、准确的依据。根据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计划的需求,合理划拨经费到实验室,作为实验人员的业绩津贴,鼓励使实验室充分有效的利用,在实验室的开放、提高实验室水平、实验人员工作业绩和收入上形成良性循环。

3.4及时准确提供实验室运行的各项数据,给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依据。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以对实验室的开放、使用率、实验设备的各项数据、设备的使用情况自动做出统计,这样,管理人员可以充分了解需求,给今后实验室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准确的依据,避免建设和管理的脱节,有效利用学校的建设资金。

3.5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拓展实验室新空间。和实验室管理系统管理实验室结合,建设基于校园网络的虚拟实验室,将部分实验项目统一放到实验中心服务器,全校学生可以从校园网内任何工作站登陆虚拟实验服务器,通过用户验证后下载实验教程到本地工作站进行实验。这样,实验室的时间和空间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4 问题和思考

高校建设大学科实验平台是发展趋势,新的实验室集中管理体制的建立是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实验室管理新模式的前提和保证,而基于校园网的实验室管理系统是集中管理模式的技术实现,但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是个复杂的问题。

4.1统一思想,校级领导重视,充分认识建立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教学改革的层面设定目标,制定改革计划。

4.2在改革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在具体实验教学环节上应该和教研室加强联系和合作,避免因体制上的差异和管理上的独立使教研室和实验室之间、理论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之间产生脱节和各行其是的局面。

4.3基于校园网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新生事物,在这个系统应用推广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实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系统冗余,要避免因网络和技术故障影响实验室的正常管理和开放。

参考文献

[1]白志学等,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8).

[2]桑玉军,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