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看法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看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看法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看法范文第1篇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从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相互作用中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项目管理;自然辩证法;系统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科技的进步,工程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项目管理越来越系统化、专业化,我们需要一个正确的理论作为依据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地管理。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在项目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自然辩证法简介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门类,它研究的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某一具体规律、科学技术某一学科发展的特殊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中具体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1]。它吸取了历史上自然观的精华,摒弃了旧自然观的糟粕,研究和认识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科学图景及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特征和规律,并研究和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1]。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和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想象来考察,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成果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1]。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理论,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理论体系[2]。科学技术方法论对社会认识实践具有重要的自导意义,唯物辩证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系统阐述了我们在实践中所用的方法、技术和逻辑过程。

(二)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指导意义

恩格斯指出:“一个名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哲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我们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他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度,需要一个正确的哲学理论来指导我们进行研究,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这一整套理论,要求我们要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自然辩证法

(一)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一词越来越多地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定义很多,国际标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指南(ISO10006)》定义项目为:“由一组有起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

“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实现项目的目标[3]。

工程项目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典型的项目类型,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工程项目的对象通常是有着预定要求的工程技术系统。项目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由许多子项、分项和工程活动构成,项目管理必须包括整个系统的管理。完整的项目管理工作过程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反馈等。项目管理应该包括全部的管理任务,有工期、费用、质量(技术)、合同、资源、组织和信息等的管理。

(二)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以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

系统方法的一般步骤:阐明问题目标选择系统方案系统分析系统选择决策实施计划。系统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并将给工程项目管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4]。

1.系统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内在要求性

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系统性、产品固定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体积庞大、操作空间有限、技术复杂、规模宏大等技术经济特点,从而对立项的正确性和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个工程项目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许多的子项目,也包括管理项目的人——管理者。工程项目管理者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技术素质、经营素质与方法等,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主导因素。

(1)现代项目管理具有特征:“1)项目管理理论、方法、手段的科学化。这是现代项目管理最显著的特征。现代项目管理吸收并使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具体表现在现代管理理论的应用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等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最显著的是计算机的使用。2)项目管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由于现代社会对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需要职业化的项目管理者,这样才能有高水平的项目管理。3)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项目管理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复杂的工作,要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多,使得项目管理日趋国际化。”[5]

(2)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的内容:包括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等。

项目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在某一工作区域内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都会对另一个工作区域产生影响。这种内在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很明确的、可以把握的,也可能是不确定的、难以把握的。由于存在这种内在的相互作用,所以需要管理者对各种项目目标进行权衡。在各种管理中,要有整体和全局观念。任何一个子系统、子项目都不能脱离整体,一旦脱离整体,其组织就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2.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方法

系统不仅是整体的,也是开放的。系统的内外部环境也会影响到管理者对项目的管理。如何处理系统的开放性问题,管理学中的SWOT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工具,其哲学依据就是开放性原理。SWOT是在进行项目选择时最常见的对项目优劣进行分析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左右框代表内因,上下框代表外因;Ⅰ、Ⅱ代表积极因素,Ⅲ、Ⅳ代表消极因素。框内内容表示:(1)上边的Ⅰ为内部积极因素,即自身优势(Strength);(2)左边Ⅱ为外来积极因素,即外部机会(Opportunity);(3)下边Ⅲ为外来消极因素,即外部威胁(Threat);(4)右边Ⅳ为内部消极因素,即自身劣势(Weakness)。

在承接一个项目之前,以项目团队为中心进行SWOT分析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理性,减少决策的失误。其方法是:(1)列出团队自身的优势以及如何充分地发挥这些优势,并填入Ⅰ。(2)列出该项目提供了什么外来机会以及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并填入Ⅱ。(3)列出可能影响项目成功的威胁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威胁,并填入Ⅲ。(4)列出团队自身弱势以及怎样将影响降至最小,并填入Ⅳ。

SWOT方法就是如何利用内部的变化去适应外部环境。项目目标要能实现,就必须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避免威胁。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事物质和量的统一体现在“度”的范畴里。“‘度’是一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话动范围。辩证法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比例、事物发展的过程.都是有‘度’的,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它能保持事物的稳定状态,维系事物特定的质。此时,事物总体上处于协调、稳定、有序的和谐状态。”[6]协调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取得一个成功的项目,协调具有重要的作用。

协调可以使矛盾的各个方面居于统一体中,解决它们的界面问题,解决它们之间的不一致和矛盾,使系统结构均衡,使项目实施和运行过程顺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是协调的中心和沟通的桥梁。在整个项目的目标设计、项目定义、设计和计划、实施控制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协调工作。

三、结语

工程项目由于诸如市场条件越来越苛刻,项目变得越来越大,行业变化速度加快等原因,越来越需要更专业、更高级、更系统地进行管理,自然辩证法对项目提供了重要的管理理论基础。运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我们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自然辩证法贯穿在我们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赵修渝.自然辩证法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2]沈杨.软件工程中的自然辩证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5,(6).

[3]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俞慧玲.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J].水路运输文摘,2005,(2-3).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看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管理信息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在所有的项目中,建筑工程项目最为典型,主要是因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具有建设周期长、空间流动性大、生产要素繁杂等特征,而且投资额度、建设规模、复杂程度越来越大,仅仅依靠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已经远远不够。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落后,水平仍然偏低,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从而更好的为建筑行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逐年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许多通信工程企业纷纷开始尝试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技术。一些大规模的企业率先开始进行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比如在企业内部建立 IT 支撑系统,整合企业资源,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同时,许多企业开始使用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自主的项目管理软件还处于比较落后和不成熟的状态,所以大多数企业采用从国外引进的比较成熟的项目管理软件,如美国著名的P3、MS Project 等项目管理软件。这些软件拥有非常强大的项目信息处理功能,操作的专业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符合大多数工程企业的需求。但是,这些比较成熟的国外的项目管理软件与国内项目管理的发展还是有一些不合适的地方,比如:国外的项目管理软件大多是针对国外的项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与国内企业在运用软件的功能上有一定的差别;国外软件的翻译问题也是困惑国内企业的一个难点;此外,大多数类似这样的项目管理软件的价格都十分昂贵,对于一些国内中小企业来说,购买软件的花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我国目前的发展来看,相关的通信工程企业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一些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普遍存在管理上无秩序、操作上不按相关流程等状况。

三、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

国外成熟的项目管理软件是建立在国外对项目管理的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之上的。而目前,我国在项目管理方面的数据标准还不统一,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标准体系。各个软件研发企业都是各自为据,采用的数据接口也各不相同,导致每种软件都是不一样的数据信息,不能形成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往往造成市场的混乱,导致监管流程的脱节,不利于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2、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不顺畅

总结过去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可以认识到在过去陈旧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由于决策层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和认识不足,导致在过去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展、工程的信息量急速增大以及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条件下,大部分的工程企业在项目管理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的领导层与各个基层部门以及相关的工程建设部门的沟通交流过少,导致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不顺畅,各部门不能及时交流对工程项目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3、企业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意识不高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多数企业都开始运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但是不同的工程企业以及各个不同的工程项目,在项目管理软件的运用水平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大规模、管理水平较高的工程企业或者某一个高规格的工程项目在对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使用上,是严格按照相关的项目软件的使用标准和工程项目的管理标准来执行的,对项目管理软件的使用是非常到位和有效的。但是,一些中小企业或一些本身并不是特别规范的工程项目,在对项目管理软件的使用上还是流于表面、敷衍应付,并没有真正地运用好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项目管理工作与实际的工作是脱钩的。当然,这些差别除了取决于各个企业和各个项目在人力、物力以及资源上的差距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关工程企业管理层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意识的不同。也就是说,一个工程项目或企业要得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除了要抓技术因素外,还要树立先进的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理念。只有解决了理念先行的问题,后续的技术、人才等问题才有得到进一步解决的可能。

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工程项目管理数据规范化

空间数据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是指设计图的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照片录像数据,从设计规范化的数据来说它包括施工图和变更图进行统一管理,为所有图纸建立索引编号,这样的好处是对参建单位方便其图纸的查询浏览,每一条图纸信息形成一条规范的数据记录。

2、管理制度要标准化

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包括住建部制定的管理制度和由各地方建设委员会根据住建部相关管理制度结合当地特点所指定的实施细则和地方性标准,实现建设管理规范化,管理制度标准化。

主要的目标是促使建筑结构清晰、职责分明、内容稳定、体现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环境、技术这六大方面相结合. 管理要求上要有规范、操作上要有程序,过程上要把握好度,实现工程项目信息化更加专业化,以确保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安全性。

3、人员配备标准化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建设单位的人员素质决定了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人员分配标准化是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人员分配标准化就是根据工作岗位要求配备人员,具有技能性、知识专业性、协调能力强的特点,使岗位设置满足管理要求,根据各个人员的实际能力来进行合理安排任务,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效率性。

4、现场管理标准化

工程项目是各种建设要素的集合体,是实现各建筑单位标准化管理的典范。现场管理指用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以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标准化侧重建设中的具体化、定量化,把现场布置要求、检查内容和方法转为工作中的标准,实现文明施工,规范化建设。

5、提高项目信息化管理认识,加强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培训

项目管理信息化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力手段,而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信息化的主体,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前提保障。提高项目信息化管理认识需要消除从业人员对于相关信息软件设施的抵触心理,需要发挥政府和行业人员的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大力培养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人才。同时,需要加强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培训,提高其实践能力,推行目标化管理,强化人员的信息管理,从而实现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

五、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真正做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都需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全面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总体应用水平,实现建筑业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岳丹:《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福建电脑》,2010年03期

[2] 刘松 帅传敏:《中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20期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看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它为工程提供经济管理、合同管理等支持,为企业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在实际工程中,虽然许多业主能自行进行其中的管理工作,但是具有较强专业性的项目管理体系更加适合分工日益细化的社会环境。目前,我国的项目管理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完全成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着力解决项目管理中的弊端对发展工程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一种国际性的管理手段,我国的项目管理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项目工程的管理内容包括效率、时间与成本,而项目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成本达到最理想效果。工程项目在完成工程的同时还要做到工程的协调性与审美性,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工程建设的过程较长,需要进行细致的阶段划分,每个阶段又有各个环节,轻重缓急各有不同,在此情况下,项目管理是达到工程的预期效果、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的最理想手段。项目管理实施时,会以整体为重,对部分进行统一规划取舍,统筹兼顾,协调各环节之间关系,对工程全过程始终具有准确的把握与掌控。

二、现状分析

1、人们普遍缺乏对项目管理的正确认识导致其概念模糊、

由于观念上的滞后,工程项目管理的积极意义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实施中也经常将项目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意义混淆。技术与管理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关键,然而由于工程主要以建设为主,对技术的追求远超过对管理的要求,所以导致大多数人忽略了管理的重要意义,管理人员通常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统一管理,手法随意,形式化严重,管理的真正作用与效益没有得到体现。认知的缺失是阻碍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2、管理水平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与大规模的物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但是由于环境压力与较低的经济效益使得现如今经济发展趋势逐渐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尽管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并在一些大学或专科学习中设立相关管理专业,但是都是治标不治本。从社会方面来说,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仍然呈现出单一、不全面的结构形式,并没有完整权威的项目管理体系形成;从企业方面来看,实际操作中缺少从决策到运行的完整管理组织,基本只有施工时才进行监督管理,其余部分项目都由业主自行管理,体制本身的不健全更妄论项目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3、专业管理人才机制弱,技术落后

项目管理的专业性较强,因此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而在现实操作中,真正符合管理水平的管理者少之又少。我国相关事业处于初期阶段,管理方面通常是临时组建管理部门,等到项目完成就立即取消,无法保证管理者的素质水平,不利于管理人员的培养,造成人力资源浪费。非专业管理人员多依赖经验,与实际施工脱节,难以掌握有条理、科学先进的工作方式,从而无法达到工程的要求。

4、相关法律不完善

随着项目管理的发展,相应的管理体制随之建立,但是其中并没有可以从真正意义上成为规范项目管理标准的法律体制,工程项目的科学性、标准性、国际性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此外,不完善的法律对管理的规范效率较低,管理政策宽松,使项目管理行业缺少约束,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三、针对项目工程管理的建议

1、提高认知,确立项目管理在人的观念中的实际地位

发展来源于创新,创新起自于思想,提高认知是改变人们对项目管理的看法发展工程项目的首要措施。项目管理不是对指令的机械执行,而是一种管理科学手段,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管理者应该参与到项目管理之中,更并将项目管理的范围规划理清,树立管理意识,实现管理创新。加大项目管理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管理的认知,譬如利用杂志、报纸、广播节目等大众传媒手段,进行项目管理的有效宣传,使人对其有基本认识,解决项目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的认知误区。同时,政府及有关组织企业可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增加与成功企业沟通学习机会,将先进的思想引入中国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加快思想解放,激活工程管理事业的生命力。

2、健全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体系的建立首先要从规范制度入手。企业积极组织项目管理方面的专家研究探讨符合企业情况的管理体系,以此为依据进行量化管理,除此之外,考核制度相应跟上,例如项目管理与资质年检相挂钩,可以有效督促管理体系日益完善。然后是管理范围的拓宽,打破管理工作的局限性,鼓励企业向全方位、多方面、多层次的项目管理企业学习,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先进技术的应用要与时俱进,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设立相关的科研组织,鼓励软件企业开发项目管理软件,或结合我国市场形势设立信息平台等多种方法与手段实现项目管理机制水平的稳步提升。

3、加大人才培养与考核力度

培养专业人员,完善人才机制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是从业人员本身素质的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项目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从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并积极与业内的优秀人才学习交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二是相关国家部门或企业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养与宣传,提倡加大专业管理力度,建立项目管理精英团队,培养大量专业人才,逐步增加专业人员在总项目中的所占比重。三是充分利用考核制度对项目管理者进行严格监管审核,并以此杜绝非专业人员的滥竽充数,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资质,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口碑,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4、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管理保驾护航

良好的市场环境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持与保护,有关项目管理的法律制度如今存在诸多漏洞,相关部门应加强法制力度,对项目管理进行严格的监督。为了改善现如今的市场的混乱管理秩序,有关部门必须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设定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将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纳入法律规范之中。在法律执行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职能,采用强硬手段对项目管理规范进行统一规划实施,督促企业进行技术改良与创新,比如:要求企业引进先进技术,配备的软件随时更新换代;企业有关工作人员的资格证明必须每间隔一段时间就重新进行考核等,管理中的不合格现象通过政府强制干预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达到理想效果。在国家法律的帮助下,经济市场的秩序得以规范,工程项目在不同的条件下都可以顺利实施,营造和谐向上的工程事业环境。

四、结语

在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发展的趋势下,愈加细化的社会分工要求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项目管理的发展。虽然我国近年来开始关注工程项目,但是其体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对项目管理的认识不完善,实际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据,我们应该有正确清醒的认识,利用积极地态度面对这种状态,企业完善管理体系,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社会时刻监督,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逐渐缩小差距,实现项目管理的发展与成熟。

参考文献

[1] 张学明.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J].门窗,2013(05):68-69.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看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分包模式;应对措施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1)建筑工程造价高,参与人数多,利益相关者多,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都比较大,时间长,所以相对于其它的项目而言,其复杂性程度高。 (2)建筑工程项目复杂性高,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如天气、原材料价格、政府法规变化、周边社会关系等较容易影响项目进程;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如业主、监理、总包商、分包商、供应商、政府监管机构,变数较大;加之项目自身建设进度也在不断进行,其不确定性程度高,管理过程应牢牢把握渐进明细的特点。(3)建筑工程项目目标较易明确,多实行目标管理,目标相对稳定建筑工程项目较之其它技术开发项目,目标较稳定,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已实行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所以项目目标一般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多数采用目标式的责任承包管理。

二、建筑工程项目加强分包管理的必要性

2.1 建筑市场向完善的专业化分包体系发展是必然趋势

建设市场竞争加剧,分工更趋专业化,建筑市场早已是卖方市场了,夺标竞争激烈无比,利润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需要,促使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的分包企业的分化。国家政策法规将促使专业化的分包体系完善,新的建筑也有资质划分,已经说明了高层次的向专业管理型建筑综合承包商发展,低层次的向专业化的分包企业发展的趋势。新颁布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也预示了项目管理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分包体系。

2.2 建筑企业的专业化趋势

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生产率的需求对大型建筑企业而言,其承包的施工项目是企业产生利润的中心,项目是生产一线,直接发生产值,是企业利润的源泉。

提高效率和应变能力在大型的建筑企业中,由于项目直接面对顾客,对顾客的需求变化以及市场的变化,能更敏锐的感觉和更深刻的理解,企业要想更快的了解变化,为顾客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必须更贴近顾客,减少中间层,以便信息能更快的传递,行动能更快的被理解被实施。为了适应变化,企业会授予项目的更多的处理变化的权力,经过压缩的企业组织,会更多依赖外部资源。所以为了提高效率,对分包的管理将越来越重要。

三、分包管理模式的探讨

1、发包模式

发包模式就总包方内部而言,按发包方层次的不同,可分为公司集权式组织发包和项目团队组织发包两种方式。 一是公司集权式的发包方式这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分包发包方式。 二是项目团队发包这是由项目团队根据项目需要,自行寻找和选择分包商,由公司授权项目与分包商签订分包合同,工程管理由分包商直接管理。

2、合同管理(分包)

合同类型以下为按合同支付方式分类的合同类型: 一是总价合同也称约定总价合同,一般是相当规模者按招标要求,与招标方达成一个总价,在总价格下完成合同规定内容。 二是单价合同,估计工程量单价合同以估计的工程量为依据,投标者只填报单价,而计算出的合同的价格的发包方式。 三是成本补偿合同也叫成本加酬金合同,指业主在支付工程实际成本后,再按实现约定的方式支付给承包商管理费用及利润(酬金)。这种合同方式灵活机动,应用的巧妙的话,可起到非常好的激励作用。

3、程序化管理

建立合同文件管理系统是合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合同文件管理系统应有两方面的工作:合同文件的文档化管理、合同事件的程序化管理。

合同文件主要包括:招投标文件、正式合同文件、来往信函、会议纪要、各类支付款记录、变更文件、施工记录、财务报表、索赔文件、进度报表、开竣工文件、技术质量文件等。

合同事件程序化管理一般包括,合同前期管理程序、合同执行管理程序、变更控制管理程序、索赔程序等。

四、对未来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探讨

1、专业化程度更高,使总包向管理方向分化,分包商则向专业施工更精分化。

2、组织更灵活,组织界限将模糊,总包项目团队也将出现分化,总分包将更多的以针对任务的临时性团队组合(任务小组)来完成工作。

3、管理将更规范化,合同管理的地位将更重要,项目正式信息沟通会更规范,工程程序会更加规范和严格。

4、分包商授权度更高,分包商权力会增大,总包商会更趋向于向业主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对分包商的授权会增大,更多的具体施工由分包商完成,善于自我管理的分包商更受欢迎,分包商将趋于更多的自我管理。

五、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在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由自己经验和知识积累,提出的对分包管理的模式的一些看法。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项目业主也变得更加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建筑企业都有增强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需求,专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企业不会是大而全了,而是精而强了。这种趋势将使企业压缩规模,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将更多使用外包的形式,利用更有效的资源。现代项目管理有着很强的整合能力,对完成有外包参与者的任务有着很强的管理能力。如何在项目管理中做好分包形式的管理工作呢?相信这样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建筑领域,也是其他行业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的“采用集权式的公司发包,授权项目的管理实施,采取矩阵式的组织管理结构,着重于合同管理和生产过程目标管理的方式”,只是分包管理的一种方式,只是提出一种供借鉴的办法。在实际工作中,怎样管理,应该在学习供鉴的基础上,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创造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刘伊生.建筑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看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观念创新 技术创新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现状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是一种资源配置,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企业结合企业内外条件以及工程特点,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优化管理流程,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达到工程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土木工程以其自身内在的特点,其效益的实现不仅有企业自身的,还有社会这个层面,因此其施工不能只顾自身的效益,放弃对工程质量严格控制,只有达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才能实现最完美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优化配置企业相应的可利用资源,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工程建筑市场的逐渐成熟,其内在的竞争压力也逐渐增大。

但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大的变化,而且存在许多问题。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的实现;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筑市场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法律法规没有健全,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政策导向、政府行为乃至灰色交易,但无论如何市场经济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必然要求我们的土木建筑施工管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施工项目为管理对象,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中心,以合同为依据,按施工项目的内在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过程。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安全管理和组织协调。

2.1进度控制进度控制的目的是要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进度和时间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进行进度控制首先要编制施工计划。施工项目实施阶段进度控制的标准是施工进度计划。进度计划中的工作阶段应精确到月,分部精确到周,分项精确到日。为保证在合同工期内竣工,必要时须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和补充。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计划施工,这样才能使计划不流于形式,而是施工的有效指导。

2.2质量控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领域已经清醒的认识到,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生命则产的安全,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投资和工程施工成本的高低,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2.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企业来说,为了全而系统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应该依据质量保证模式,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编写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技术目标,使之更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

业主(或监理)的监督是质量保证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现行的管理机制赋予这种监督很高的管理权限。由业主委派或委托的质量监督小组常驻工地,对工程中尚未施工的、正在施工的和已经完工的工程以及各道工序进行全面的监督。

2.2.2监督和控制施工过程管理人员要严格对施工人员进行工序技术交底,现场检查施工作业中的每一道工序,发现问题应随时指出并纠正。对施工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可通过编制质量控制书的方式,详细说明问题,指明对策。

2.3成本控制工程项目成本是施工企业为完成工程项目的任务所耗费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具体而言,包括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主材、辅材、构配件,周转材料的摊销费或租赁费,施工机械的台班费或租赁费,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以及项目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转移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劳动力及其他费用开支和其他管理工作等的价值,并对其进行计划、实施、监督、调节和控制,使工程项目的成本按照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始终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下。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能够体现项目管理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是衡量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客观依据。要使成本控制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保证工程项目最大限度的产生合理的经济效益,我们在项目成本控制中就要坚持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和动态控制三原则。

总之,工程项目管理的“三控制”是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综合性管理工作,也是难度很高的管理工作。项目经理的高效领导、相应的理论基础和组织体系是有效完成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必要条件。

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创新

3.1观念创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深刻认识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并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3.2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由于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工程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同时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

建设承包公司对项目部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和合同履约要求进行资源配置,下达生产计划和各项经济技术考核指标,以保证实现预期的项目管理目标。同时逐步建立健全一套项目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规章制度,明确项目管理责任人及建设承包公司与各施工生产单位的管理责任,规范项目管理行为,制定项目管理考核办法及奖惩制度等,促进项目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3.3技术创新信息技术的使用是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实践证明,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围绕着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融入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益的改善、工程质量的保证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