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侗族大歌;民俗文化;种类;艺术特征
一、侗族大歌的民俗文化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据传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聚居在我国贵州、广西、湖南等省毗邻的地方,现有人口大约260万,主要从事农业和林业生产,在这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他们依托高山溪流为天然屏障,在那里世代生息繁衍。艰苦的山地环境不仅锻造了侗族人民勤劳朴实、刚毅豪放的性格,同时也孕育了侗族人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逐步形成了侗族人民独有的民俗文化。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间文艺的产生、发展、演变和消亡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渊源相关。民间的社会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间文艺就存在于民俗文化环境之中。民俗对民间文艺的影响除一般表现为整体效应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某一文学艺术总是深深扎根于某一民俗环境之中。侗族之所以能创造出震惊世界的艺术瑰宝——侗族大歌,这和侗族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分不开的。下面就对侗族大歌产生重要影响的几个民俗活动来进行简单阐述。
1、鼓楼民俗之影响
鼓楼文化可以说是侗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缩影。侗族建寨先建鼓楼。鼓楼主要流行于南部方言区(黎平、从江、榕江、湖南通道、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侗族大歌也主要流传在这一地区。鼓楼的功能除聚众议事、传递信息和报警外,它还是重要的娱乐场所,是大歌演唱和传承的重要场所。一般重大节日活动的对歌大都在鼓楼中进行,在平日里如果有外寨客人(歌班)来访,主寨的歌班也邀请对方夜间进入鼓楼唱歌。鼓楼不但是大歌演唱的场所,而且在这固定的场所不定期举行的长期的、频繁的群众性音乐活动是产生大歌这种复调音乐的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象这样酷爱音乐的民族,在他们以音乐为美的寻求中,具有复调特点的侗族大歌的产生和发展便决非偶然了,之所以说它是大歌传承的场所是因为歌师们利用农闲在鼓楼休息、乘凉之机,在此向人们传授大歌,可见鼓楼对大歌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2、“外嘿”、“外顶”民俗之影响
侗族是一个团结、爱好交往的民族,有着集体作客的习惯。“外嘿”就是集体出动到另一寨子去集体做客,主寨总是热情接待。迎宾仪式既风趣又别致,既隆重又欢乐,唱“拦路歌”(侗语称为嘎莎困)便是传统的迎宾习俗的第一步。“拦路”也并非拦路,而是一种特殊的迎宾习俗,正好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幽默、风趣、豪爽的民族性格。举行完拦路歌这种特殊的迎宾仪式,主客双方的青年男女便开始广泛的、生动活泼的社交活动,以寻找配偶为目的,是群众活动、群体歌唱,这种两寨青年之间在约定的时间进行的群众性社交活动,侗家叫“外顶”。各村寨之间结往的习俗,促进了侗族大歌的繁荣与发展,增进了村寨间的友谊与团结。
3、行歌坐月民俗之影响
侗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是建立在“行歌坐月”这种古朴的社交活动之中的,他们一般长到十四五岁便开始进入这种社交活动阶段。每当夜幕来临,男青年三五成群哼着歌、弹着二弦琴或琵琶,串巷走寨去找姑娘们行歌坐月,姑娘们则聚集在“月堂”——某一姑娘家或鼓楼等公共场所纺纱、绣花等候着小伙子们的来临,互相对歌,他们用歌声来互诉衷情,选择情侣,这种习俗活动对大歌的产生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4、对歌习俗之影响
谈到对歌首先要从大歌的组队情况讲起,侗族对演唱大歌的人有着特殊的要求,凡是参加大歌演唱的男女歌队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而且这种歌队组织情况比较特殊。侗族大歌的歌队最少要有3人以上组成,多到十几个人,歌队的成员一般按姓别分成男班和女班,其中按年龄大小,划分为大、中、小班,同一宗族的男歌队和女歌队之间不能互相对歌,这些歌队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也就是前面提到歌师“嗓嘎”,他们年青时期都是著名的歌手,老了以后就担任歌队的老师。在侗族大歌队中有一种不成文的有出有进规定,进就是充实年龄较小的成员,出是歌队中有的成员年龄大了或者结婚成家了就退出,所以歌队采取了一种阶梯式的结构,最小的只有5-6岁,最大的二十几岁,大的则以年龄而论,必须由比他小的来替补。这种组织歌队的交替进行使大歌的继承和发展有了重要保证。
5、语言之影响
侗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区,北部方言区包括天柱、剑河、三穗、新晃、锦屏、玉屏等;南部方言区包括黎平、从江、榕江、通道、三江、龙胜等。侗语以南部方言为主,因为南部方言保持了较为古老的面貌,侗语的声韵母比较简单但声调较为复杂,大部分地方的阴调因声母的送气与否而各分两个调,共有九个(l、p、c、s、t、x、v、k、h),其中有六个入声调(l、p、c、s、t、x),侗语声调多,多达九个调值,字调的高低是相对的,其升降变化是有规律的,它的抑扬顿挫的变化无固定音高和音律可循,又对旋律音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说起话来富有音乐感,极为悦耳动听。所以,侗族人民在自己那具有音响美的语言中,经过长期的加工、提炼创造出优美的旋律与和声的侗族大歌。
二、侗族大歌的种类
由于侗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高山溪流这清美秀丽却又近乎于封闭的自然环境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外界的一些文艺娱乐活动很难进入侗族地区,侗族人民便在这种耕作之余自然而然的去摹仿山林中的鸟蝉虫鸣,进行自己特有的文艺娱乐活动,形成了不同于一般的民俗文化,他们的音乐不受任何约束,自由地为生活、爱情、生命而歌;正是这种无忧无虑的单纯朴质的生活,再加上长时间的摸索,侗族人民很自然的就会用生命的灵气和智慧结合自身所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现象去领悟,以自然无为为美,讲究心灵与自然的融合、和谐,从而创造了优美的合声音乐——侗族大歌。大歌——侗语称“嘎老”(Gal Laox),“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又可分为四类:即嘎听、嘎嘛、嘎想、嘎吉。其中的嘎听是最精华的部分。
(一)嘎听
正如现代音乐理论家该邱斯所说:“最古最原始的曲调,说不定只是同一反复出现,其产生由于人类对于简单的鸟蝉虫鸣或别的天籁的自然自觉的反映”。这充分印证了侗族大歌嘎听的产生,说明了音乐对于自然的音响的反映。 嘎听也称声音大歌,这种歌强调旋律的迭宕,声音的优美。歌词一般短小,突出歌词之间和之后相当长的衬字及曲调,拉腔时几个歌手轮换唱高音,使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齐唱一个长音,与高音形成反差相映衬,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并以其昆虫鸟兽或季节为歌命名,如《蝉歌》、《知了歌》、《三月歌》等。
(二)嘎嘛
称柔声大歌,一般以抒发男女恋爱之情为主要内容,特点是缓慢,柔媚而富感染力。
(三)嘎想
称伦理大歌,是一种劝教戒世为主的大歌歌种,音乐旋律起伏不大,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述,多以称颂或讽刺为主,是安定劝抚侗家人的主要伦理手段。
(四)嘎吉
称叙事大歌,多以展开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音乐旋律舒缓、低沉而忧伤,以单人领唱,众人集体低音相衬为主要表现方式,歌词一般较长,歌者要有惊人的记忆和丰富的表情。
此外,侗族大歌亦可按性别和年龄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等种类。随着时代的变迁,侗家歌师们为丰富大歌的内容和种类,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又创作出许多歌唱新生活、赞美新时代的混声大歌。
三、侗族大歌的艺术风格及其特征
侗族大歌之所以闻名全国,享誉世界,侗族大歌旋律高亢优美动听,有丰富的多声因素,节奏自由,曲式结构有自己的民族特点精干完整,歌词既有文采又富音乐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下面从四个方面予以分述。
(一)歌词特征
侗族大歌歌词内容广泛,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歌词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多是一些长篇的抒情歌(情歌)或叙事歌,内容严肃不随意,篇幅长,容量大。形式多样,揭示了古代侗族社会生活的面貌,反映了在一定历史时期以内人民的思想感情,弘扬了赞善贬恶的道德品质,表达了追求幸福自由的理想,同时也保留了侗族古代诗歌体文学的特征以及精炼、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从文学角度看,侗族大歌的歌词形式是由双音节向单数音节句发展,与汉文古诗歌由四言向五言、七言的发展形式相似,从中体现了侗族文学与汉族文学的密切联系。
(二)曲式结构特征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合唱多声部歌的统称,其结构特征是:节奏不固定,声部多。侗族大歌音乐,属于支声复调音乐范围,节奏一般不固定对等,既有严谨的一面,又有自由发挥的一面。据有关专家研究,三至四个声部的大歌最为常见,个别地方有多至六个声部的多声部曲调。侗族大歌是别具一格的支声复调音乐,一般由领唱、合唱、结尾三部分组成。它分合有致的和声织体与众不同,侗家歌手对这种曲式的解释是:“高声部象树枝岔,不时从主杆上分出去”,这个“主杆”也就指的是低声旋律,因为侗族大歌的合唱规律是低声部系众人齐唱,从侗族大歌这种时分时合的合唱、对唱规律中可以看出,侗族歌手们虽不懂得和声音程之类的专业词汇,源于对生活的主杆与分岔、曲与直、分与合等大自然规律的感悟,侗族大歌的复调思维方式应运而生。由低音声部担任主旋律,又有一部分模拟性的长时间拖着一个固定低音的拖腔声部;高音声部则是支声复调,使主旋律更具有装饰性、更丰富。这种动中富于变化的音乐给人以至纯至美的享受。
(三)调式音调特征
侗族大歌的音组织结构大多建立在五声音阶为基础的羽调式上,它多半用二声部合唱,大小三度的和音是侗族民间合唱风格特征的主体音程,广泛的被采用,常以宫―羽、角―宫、徵―角的结合式出现;其次,纯四度,纯五度的结合也较频繁,由于侗族大歌几乎都是羽调式,所以它的纵向结合多系侗式小主和弦的和音;有时大小六度、大小二度、小七度和声音程的使用也很频繁。突出调式支柱音中低音部和高音支声复调色彩音是侗族大歌歌曲音调的主要特征。
(四)演唱特征
由于侗族大歌的曲调异常复杂,演唱风格上也因地因人而异。
1、根据侗族大歌总是一人独唱高声部、众人合唱低声部的主要特点,侗族大歌有明确的声部区分,声部之间的关系是领唱与合唱的关系。侗族民间称高音声部为“雄声”( soh seit)或“高音”(soh pangp),称低音声部为“雌声”(soh meix)或“低音”( soh taemk)。为什么用“雄”和“雌”来表示高音和低音呢?民间有这样的解释:公鸡叫,声音又明又亮;母鸡叫,声音又低又平。形象地道出了侗族大歌的声部关系。低音是高音产生的基础,也是歌曲的基本旋律。换言之,高音则是低音的派生部分,永远由一个人或流独唱。所以,民间歌队一经组成,歌师就要在队员中培养一个至三个固定的领唱,即唱高音的人。领唱的任务是:①领唱“歌头”和每“同”唱词的首句;②在歌曲进行中唱高音声部;③若衬腔部分长大,可二人或三人轮流演唱高音声部,既可以轮流换气,又起到音色对比的作用。除领唱人员之外,其余的人员都唱低音,领唱人员不领唱时也加入低音声部。这样,就形成领唱与众唱相结合的二部合唱,也是侗族大歌的基本形式。
2、除以上介绍之外,在声音大歌演唱时则有所不同,每“同”都有一个比较长的衬腔,唱衬腔时主旋律在高音声部,由唱高音的人员轮流独唱,低音声部用持续低音“6”衬和,旋律优美,多声效果丰富。因此,人们都说声音大歌是侗族民间合唱侗族大歌的精华。
3、侗族大歌在演唱时均无指挥、无伴奏,演员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很自然地进入到所要演唱的声部位置,即低声部或高声部,配合默契,天衣无缝,充分地体现出侗族人民自成一体的音乐体系和独具特色的表演天才能力。
以上几点是侗族大歌演唱形式上的主要特征,也是它区别于其他民歌而独具特色的重要标志。
四、结束语
侗族是一个古老、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他们生存、发展,延续至今,因为以前没有独立的文字记载,许多优秀侗族的文学艺术、劳动技术、人生哲学等都只能以“歌”的形式保存下来,都隐含在“歌”里面。音乐是一个民族情感的血脉,也是一种文化意志的灵魂。它是一笔不可估量的民族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财富。学习侗族歌曲,研究侗族歌曲,能更好地了解这个古老、伟大的民族,从而吸取优秀的民族文化,为祖国的繁荣,为民族的进步,为全人类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侗族大歌通俗挚朴,优美动人,犹如山间的清泉,永远淙淙流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侗家人。“歌”是组成侗族人民生命的一部分,它的原生性是民族文化本质的体现,是民族音乐文化的根,亦是世界音乐发展史上的活化石。侗族大歌不仅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音乐文化的瑰宝,为全人类献出了一份厚礼。
本文就侗族大歌的民俗文化及其艺术特征以及种类、词曲特点进行阐述与分析,以期能更好地传承弘扬侗族人民的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2]吴浩,张泽忠.侗族歌谣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08.
1、集体性: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2、传承性:民俗是习得知识,需要在每一代的传递,具有时间传衍的连续性,民俗是时间的连续体。是一个地方区域内长期人文积淀的一种客观反映和文化的象征,是古老文化的传承,所以传承民俗文化,就是延续古老的文明和人文精神,也是一种文化信仰。
3、地方性: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是以人世代相传,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如春节活动等具有全国性特点。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环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同一种民俗事象在各地会出现不同形态,不同时代,不同的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4、变异性: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民俗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它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
5、丰富性: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同一种民俗,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各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都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活动。
关键词:社区活动;民俗文化;巧妙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388-02
社区活动丰富多彩,在社区文化活动中,通过对活动的宣传,对民俗文化的元素的探索,查找出民俗文化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共通点,再在活动中将元素进行融合,达到资源上的整合,民俗文化平台的建设,全面打造新型的民俗文化。
1.组织活动,借机宣传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独有特色,尤其在云南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民俗文化气息比较浓重,在这样的环境里,对民俗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能够保留很多少数民族的珍贵的传统。而社区文化活动是最好的宣传平台,当今社区的网格化设置,使得社区宣传能够走进千家万户,社区居民也能够从文化活动中领会当更多的文化传统。在本人的社区里,通过分析本地的民俗习惯,对社区活动进行了改进,并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俗文化。
例如:在社区教育活动中,我们加大了教育宣传的力度,让社区居民都能够了解社区的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的开展中,我们一改以往的教育内容和模式,进行了创新,将民俗文化中的民俗元素进行了融合。在进行文化的教育时,我们利用多媒体对拍摄的视频进行播放,内容为本地区各民族文化。在社区组织的文化汇演中,我还会将彝族的打歌舞作为活动的曲目舞蹈。同时我们还针对各少数民族的节日进行了宣传,比如对于白族的"火把节",我们在节日的前几天就进行大力的宣传,邀请居民到白族活动庆祝的地点进行参与,与白族居民载歌载舞,品尝白族美食,了解白族文化。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傈傈族的"同心酒";佤族的"甩发舞"等等,通过这样的类似的活动的组织,将我们地区的民俗文化进行了传承和发扬。
文化是一个共同体,也是一个差异体。在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都各不相同,对于这些民俗文化,我们作为社区工作者,要竭尽一切力量来进行挽留和发扬,对于文化的创新,我们也要进行精华的保留,糟粕的及时改进。
2.整合资源,建设阵地
在当今社会里,很多的少数民族人口逐渐减少,民俗文化也随之而逐渐淡忘,再加上后代对先辈们的民俗文化的继承本身就有选择性,对魍车氖鼐傻奈幕有排斥感,更加让民俗文化加快消失。民俗文化资源是宝贵的,对资源的挖掘和整合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们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经常深入到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进行实际的了解,挖掘民俗文化的经典元素,交流讨论,制定出完整的活动的计划,建设活动的整体阵地。
例如:在白族的礼仪中,有"三道茶"的习俗,这种习俗在白族仍然沿用至今。对于这种民俗文化,我们只知其然,而并未知道其所以然。在平时,我们只知道"三道茶"是用来招待客人的,而为真正的去探究,这"三道茶"中的讲究,比如对于"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礼的由来,对于第一道烤茶的讲究等等。对于这样的疑问,我们社区派出专门的人员到白族进行了解,挖掘这"三道茶"的有意义的资源。在了解过后,我们根据白族的"三道茶"组织了"品茶"活动,让其他民族的人都能够有机会品尝这种白族的礼仪特色茶。根据这样的做法,我们也同样深入到其他少数民族来济宁探究和挖掘,将所得到的元素进行整合,作为社区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参照,以此来建设我们强有力的文化阵地。
哈尼族的"祭龙"活动、壮族的"三月三歌会",这些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都是我们需要挖掘的对象,在挖掘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进行记忆和划分,将能够进行改进和宣传的活动内容进行大力的宣传,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传承,这也是我们是社区工作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3.集中培训,培养人才
关键词:民俗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物是人类重要的宝贵财富,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财富以及能够更好地传承这些文化,人类就要更加重视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物,要多注意对民族的民俗文物进行法律性的保护。
1.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包含于民俗文物
(1)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以及特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被团体、个人以及群体视作文化遗产的各种技能、知识、表演、实践以及变现形式的各种文化场所、工艺品、实物以及相关工具。[1]然而,各个团体以及群体会随着他们所身处的环境、不断改变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的相互关系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给下一代时发生变化。同时,这也使得他们获得更多的历史感以及认同感,更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创造力以及文化多样化的发展。在这个定义中,文化遗产包含的内容就是手工艺的技能、社会的风俗习惯、表演艺术,等等。[2]在除去文化遗产包含的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时空性、物质性以及互动性,这样可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很容易发现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
(2)民俗文物中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在民俗文物中含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有娱乐、文化、信仰、仪礼、生活以及人们的生产等民俗事项的文化遗产,由此可知,民俗文化就是外形,它的内容就是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传统文化。
2.民俗文物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
(1)民俗文物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物质性的,和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大的区别;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物等其他一些物质文化遗产却是相辅相成的,民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载体是民俗文化,这样才能够完整地表达其价值和完全地存在于非物质文化中,也更加能够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内涵。常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风俗习惯、戏曲歌舞、表演艺术、语言、民间口头传说、文学等,其中还包含有民俗文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表演、讲述以及活动等形式包含于民俗文物中的,通过这些物质文化载体来进行表现和表达。
(2)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物质性。从表面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属于非物质的,但是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有物质和非物质的内容,常见的有各种手工艺、民间习俗、技能等,还有歌舞、民间戏曲、故事、谚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在民间故事以及传说中,有人物的活动以及具有各种特点的人物,还会有事件发生的地点以及时间等;同时,这些时间、事件以及人物等是离不开人物生活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人物生活的环境的,因为它们是一个统一体。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化转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物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转换成可见的文化事项与物质化,不过这些都需要进行一些加工。常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换形式有节日文化、庆典仪式、故事、语言以及手工工艺等,对它们进行记录、排版、整理、出版等,所以,通常情况下所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很多丰富物质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也就是民俗文化。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关系,二者很难分开。随着文化之间的吸收和扬弃,慢慢对文化造成很深的影响,为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物的保护、研究、传承以及保存,就要更加深入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物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这具有很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目标;课程设计
一.课程概况
(一)课程的性质
《中国民俗文化》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导游证考试中作为导游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民俗文化》课程是一门涉及历史、宗教、民俗、文学、艺术等广阔领域的综合学科,它兼具历史性、民族性、社会性。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极强的、边缘交叉的人文学科。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古朴淳厚、瑰丽多彩的中国民俗风情,进一步认识到民俗风情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强烈的旅游吸引力。对学生而言,掌握多彩多姿的民俗风情旅游的内容和特点,能够更加了解我们的国家,开阔知识面,更好地为游客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民族、民俗的概念、民族民俗与旅游的关系、中国民族概况,掌握中国部分民族的民俗风情。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的民俗文化知识接待各民族的游客,做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向其提供个性化的导游服务;能运用所学知识,初步设计出民俗旅游产品。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初步具备以下素质:热爱祖国,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为弘扬中华文化而努力。
二.课程改革情况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
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方面,一是通过到旅游企业调研,征求听取行业一线管理人员对教学内容的意见,结合专业实际,在教学上体现出来;二是以及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旅行社学习,跟踪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并在教学中加以指导,使学生能掌握最新最实用的技能,实现和工作岗位的对接。三是通过对毕业实习生座谈会调查得知,了解学生实际工作状况。
通过以上的方式,在在教学内容上更多考虑到职业岗位方面的需求,包括学生在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重新选取符合旅游专业实际新的教学内容。在设计思路上基于基层管理人员的需求,采用将该课程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对内容重新整合。
(二)课程设计思路的调整
高职高专课程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因此在授课时将注重 “理论+实践”的教学改革过程。在总结积累之前课程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从内容设计到组织形式,努力探索,按照本课程教学目标,积极调整课程设计思路,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课程采用了“四环节”模式
1.课堂讲授:校内教室中以讲座的形式讲授课程内容,穿插组织提问、答疑、讨论、辩论、学生讲解和演示等互动式教学活动。
2.现场操作:就某个民俗现象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准备工作进行现场操作。
3.分组调查:布置课题,要求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找出相关资料并做成课件,并将课外调查的内容与课堂讲授的内容相结合。
4.民俗景区模拟导游
实地考察一个旅游民俗文化景区,对整个旅游民俗文化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中国民俗文化》课程以带团导游为案例组织教学,课程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根据《中国民俗文化》课程的特点,以导游模拟实训室和当地的旅游景区为教学现场,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现场教学法。课堂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巩固学习效果。
1.现场教学法
导游模拟实训室是主要教学现场。现场教学法是知识的再现,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知识。分两个步骤:一是教师的演示,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明白民俗事象;二是学生的实际操作,“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做的目的是加深巩固学过的知识。实际操作分单个操作和分小组操作。操作之后小组展开互查互评,写出操作报告或体会。
跟团实习是的第二个教学现场。争取与当地的一些旅行社签订协议,选择汽车为交通工具旅游团,让学生跟团实习导游,进行真枪实弹的实习演练。进入角色前,老师布置作业;实习结束后,旅行社和老师共同对他们进行评价。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分为案例导入法和案例分析法。案例导入法就是以案例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切入新的知识。案例分析法是针对知识点列举案例,由学生讨论、评议,教师归纳。可以先由教师先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故事”然后由每位学生认真地研读相关的材料,再与自己所在的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最后由各组提交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者就某一个民族的案例,规定学生在课后查找、收集相关资料、文献信息等,指导学生在实验课上利用多媒体手段,以小讲座、演讲等形式进行旅游文化知识的实践运用,分析解决有关问题。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举一反三,让学生能触类旁通。
3.项目教学法
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和知识要素来设计实训项目,实训项目力求切实可行,具备可操作性、科学合理性、有代表性。项目设计选取当地特色及地方文化作为载体,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和本课程的特点来进行课程安排和设计;并采用分总式的教学方式,由点及面,从小到大,由小项目来带动整个章节的学习,最后通过一个综合项目对全部的文化知识强化。通过项目安排让学生参与,从感到知识不足,渴望了解,至找资料,再至认证,最后掌握知识,最终通过项目训练提高能力。
4.讨论式教学法
在讲解各类民俗事象的性质、特征以及形成原因这类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我们主要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基本程序是:学生看书,老师给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学生阐述观点――学生辩论(持不同观点)――教师归纳总结。讨论式教学避免了老师一个人灌知识的枯燥乏味,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导游创作讲解某一民族导游词进行讨论在讨论式教学中,对于具有争议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方面的意见。
5.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是一种深层次的教学。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程序是:选择民俗事象――找出疑点――查找资料――分析讨论――释疑。在民俗文化中,有许多迷信的东西,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明确了什么是该继承和发扬的,什么是要抛弃的,达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四)考核方式改革
本课程采用“驾证式”考核,在成绩表中反映两个成绩即理论总评成绩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主要考核项目有
1.民俗旅游产品设计。
考核学生是否具有熟练运用所学的民俗文化知识,在接待中做到尊重各民族游客的风俗习惯,并向其提供良好的个性化导游服务的能力。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选择任一少数民族。设计一条从家乡出发去该少数民族的旅游行程。
2.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核学生能否顺利掌握本学科的学习重点,并能初步运用相关理论去分析解剖实践中的相应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选择任一少数民族。分析归纳与总结该民族的民族饮食文化结构及特点。
三.课程改革成果
(一)实用性强
民俗文化是学生考取全国导游证和省景点导游员必考的理论内容之一,通过课堂学习,强化了学生对考证内容的熟悉。
(二)技能大赛发光发热。
在参加省乃至全国导游技能大赛,除了考试的理论内容与民俗相挂钩外,在学生的才艺表演上,民俗文化也功不可没。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程完全实现在多媒体教室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主讲教师不仅要灵活运用网络技术、网络资源,自制课件开展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活动。同时,还应指导学生自制学习课件,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舒惠芳.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