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工程项目质量概念及其特点: 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征综合。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的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为项目的用户(顾客、项目的相关者等)提供高质量的工程和服务。令顾客满意,关键是项目的质量都必须满足项目指标。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和目标适用于所用工程项目管理职能和过程,包括工程项目立项决策的质量管理、工程项目计划的质量管理、工程项目实施的质量管理等。
建筑工程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除具有一般产品的质量特征,如性能、寿命、可靠安全性、经济性等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及其属性外,还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如立项决策、设计、施工、机械、环境、工艺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人员素质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
(2)质量波动大。工程建设因其复杂性、单件性,不像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那样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完善的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稳定的生产环境以及相同系列规格和相同功能的产品,所以其质量波动大。
(3)质量变异大。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均会影响工程建设系统的质量变异。
(4)质量隐蔽性大,终检局限大。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工序交接多,若不及时检查和发现其存在的质量问题,事后表面上质量尽管很好,就很可能内部质量就存在质量隐患。
2.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6个方面,即人、材料、方法、机械、测量和环境。
3.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方法: 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以质量检验为主的传统式质量管理方法,以严格把关为手段,以被动管理的少数专业人员为主要控制力量,因此,施工单位长期存在着抢进度、抓工作量,忽视质量及其相应的管理,从而导致质量事故多、质量通病多、工期拖延、施工成本高、为用户服务差等许多问题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事实证明,传统式质量管理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一种已落后的管理方法,它远不适应科学技术及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今天,必须要以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取代它。这个新的管理方法即是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三全”管理;所谓“三全”管理,主要是指全过程、全员、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为PDCA循环法。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把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划分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即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进行质量管理,这四个阶段不断循环下去,故称PDCA循环。它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科学管理工作方法,在日本称为“戴明”环。PDCA循环,事实上就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事业也随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于工程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影响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且对社会的稳定安全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建筑工程质量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是否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否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前者是管理的核心,后者是目标。我们通常所说的质量管理就是要通过对过程的控制,使二者都在受控的状态下实现建设工程的目标。
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
1、责任的明确性
首先是签订严谨合理的工程建设合同,明确项目管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相互监督和促进对合同的履行。其次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当事人在组建自己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时,要根据实现目标任务的需要,设置部门和岗位,并明确其职责、权利和任务,明确组织中各工作人员的责任,制定完备的工作制度。严格履行合同,有一支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主要措施之一。
2、管理的复杂性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是对项目发展周期全过程的管理,跨越了从项目选择、论证、决策,到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建筑安装,一直到项目运营后和评价,跨度大、时间长。现代工程项目本身技术和内容就十分复杂,而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又包括质量、进度和投资(或成本)控制,包括项目组织的建立与管理、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多个方面,因此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管理。
3、管理的科学性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以系统理论作为管理的理论基础,并且认为项目管理系统是开放的系统,为实现系统目标,应对系统运行进行动态的调整控制。建立了现代化的、科学的项目管理组织。根据系统理论的统一性、整体性原则,依据现代组织理论建立起的项目管理组织,能够合理确定组织功能和目标,有效组织协调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提高管理效率,确保项目目标实现。
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
长期以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监督管理工作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1.1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的数量远大于监管人员的数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人员的效率,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1.2 监督管理岗位自身的工作性质决定工作人员比较容易产生腐败的行为和心理,导致监管工作非常不到位。
1.3 还有一个是要十分注意的是,有一些工程的监理单位不仅掌握工程质量监督的生杀大权,还能够获得商业利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很难保证监理单位的公正、公平。
2、企业结构管理体系还不适应现代工程质量管理要求
许多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和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在服务功能、组织机构等方面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和工作手册等方面都不够健全,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管理水平较低,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不高、成效不显着,还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运作要求。
3、工程质量管理配套的法规和政策需要完善
现行法律规范虽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等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然而还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例如,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市场、不合理低价竟标的情况还是较多的、设想一下,承包商在低于成本价的或无利的情况取得工程项目施工,他是不是必然要牺牲工程的质量安全,以谋取利益。
4、质量管理信息渠道不畅通
工程管理公司受业主委托可以行使业主工程“管理”全面或部分职能,负责业主委托工程从前期准备到设计采购、土建施工、安装调试、移交生产的全过程管理。在工程管理公司内部,来自工程项目的外部信息也不会直接传达到需要这些信息的项目组成员,要经过公司内部的信息传递渠道到达项目组成员。同样,项目组成员产生的信息要反方向流回到外部才能具体在工程中运用。
信息流通的不畅通直接影响项目经理的决策,甚至可能出现错误的判断。由此而导致的质量问题和事故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提高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
施工技术人员是建筑施工的实施者及操作者,他们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首先要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其次是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各类人员应有较强的目标规划、质量管理、施工组织、执行标准及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
2、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增强管理决策时效性
信息共享平台是指结构中各部门中各设立一台计算机作为信息主机,信息主机中某些特定的空间作为项目共享信息资源存放空间,运用局域网(网络邻居)把这些空间联系起来,从而在项目组织内部形成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在各部门的岗位职责中,加入信息共享强制条款,确保各部门信息(非保密信息)能够及时进入信息共享平台。大量保密信息可以在组织内部设立多级密码,信息的公开程度由使用者权限确定。这样,项目中出现的大量的不可预见的、琐碎的信息资料能够及时地在信息共享平台上汇总,按使用者权限供项目管理人员参考、查阅和使用,以便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做出项目决策或者回应,从而使以前因部门之间组织性壁垒的存在而流通受阻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3、加强建筑材料、设备及建筑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建筑法》里有明确规定: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对建筑材料、设备及构配件质量证明资料的审核与检查是质量控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需要见证取样复检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到相应的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对于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设备、构配件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4、加强成本控制
在施工阶段,应充分运用企业自身优势尽量提高经济效益,以取得最大利润。施工阶段资金需求投入量、资金筹措、资金分配等方面应有计划、有措施地协调运作,努力达到合理稳妥地控制成本。项目部预算部应充分了解工程单价或总价的构成,掌握施工中的资金流动。施工过程的资金运动不是资金简单地循环和周转。在施工过程中,资金不仅发生价值形态的变化,而且发生价值量的变化。从成品资金的形态最后转变为货币形态——最终结算和支付。
5、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行是建设工程所有参与者质量控制的前提。尤其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时,就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所以,在加强质量管理上,我们应该做到领导者能够建立协调统一的质量管理目标,执行者做好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者正确处理品质与自身的关系,操作者提高自身质量意识。
6、加强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
监理单位应根据所承担监理任务和监理合同的要求,向工程施工现场派驻相应的监理机构、人员和设备,严格执行有关公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履行监理合同,监督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实施,纠正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承包合同的施工行为。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安全发展。因此,要加强对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责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从而提高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万钧.关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
对于项目导向型的建筑企业来说,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在项目的管理能力中,质量管理能力作为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过程中必须要提高的一个,高水平的质量管理能力必将使企业获得成功。
1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鉴于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现阶段诸多建筑企业普遍的做法是通过ISO9001:2000等质量体系认证,该体系的核心理念是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把质量放在出发点的位置,从质量这个出发点展开项目管理活动,进而使项目能够整体达到预定的目标。在此需要注意 以下两个问题:(1)ISO9001:2000质量体系是一个通用标准,其源于传统制造行业,是经过提炼和归纳而成,并且其展现的是常规化、一般性的质量体系,当在工程项目上使用时需要进行必要的转型;(2)ISO9001:2000质量体系的评价结果只是单纯的通过与否,并不能给出建筑企业所在的管理等级,也没有点出企业日后发展与改进的方向及可能的途径与方法。
因此,单纯依靠通过ISO9001∶2000等质量体系认证,一方面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无法避免认证体系不可持续改进的弊端。文章通过引入成熟度模型,建立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成熟度模型,进而实现提升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准,为建筑业高效、快速发展提供支持的目的。
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成熟度模型(CPQM3)
借鉴哈罗德?科兹纳博士(Harold Kerzner)提出的五层次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K-PMMM)并根据建设行业特点,文章提出建立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成熟度模型(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CPQM3),以此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
3 成熟度等级及结构关系
CPQM3也设定为5级,从等级1到等级5成熟度水平逐次提高,各级成熟度等级的名称如图1所示。内容定义如下。
在等级1中,CPQM3模型并没有给出质量检测、过程控制、可持续改进及定性、定量管理方面的要求,它的衡量标准是相对等级2而言的,即所有没有达到等级2水平的质量管理都处于等级1中。
在等级2中,CPQM3模型能够建立起基本的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也能够有效地控制项目质量管理过程。等级2中对定量管理也提出了一些低层级要求,要求度量生产活动与管理工作的状态,以确保其遵循规范。
在等级3中,CPQM3模型要求达到过程规范化、标准化,在此等级中的项目需要具有规范、完整的管理标准和质量体系。另一方面,对比较等级2而言,此等级在定量管理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以此达到更高要求的过程控制和更高层级的可持续过程改进。
在等级4中,CPQM3模型,很大幅度地提高了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和量化管理,处于本等级成熟度水平的项目质量管理,对于工程质量管理任务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
对于CPQM3模型的第5等级――持续改进级来说,它是CPQM3模型的最高等级,体现在两方面的最高层级:一是实现了量化管理;二是实现了可持续的过程改进。这一等级表现的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最高水平,即对于质量管理过程实现了过程控制基础上的可持续改进。
4 模型成熟度水平评价
在确立了5级成熟度水平后,可以对目标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行成熟度评价以明确其等级、不足之处与改进方向。对模型主要采用评分法进行评价,即根据设定的成熟度指标对对象进行逐项评分,并将各项得分综合,最终得到一个总体得分,与设定分值标准比较以确定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所属成熟度级别。
在使用评分法进行评价之前,需要对每一成熟度级别中的各个评价指标做以权数分配,以便得到各分项的评分后计算总体得分。对于确定指标权数,其做法是首先在各个指标元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之后将判断的结果汇成判断矩阵。有了判断矩阵后,就可以根据矩阵计算出权数。
计算权数时使用的是本征向量法,即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和规范化特征向量W,W的分量Wi即是对应于评价指标的权数,Wi和λmax可以通过方根法求解。
在确定各个指标的权数之后,可以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对评价对象的每个指标进行打分,并根据每个指标的权重最终计算出其成熟度得分。
5 模型的应用
CPQM3模型的建立,是为了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水平,在应用时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开展成熟度评估的首要问题是明确目的,在此必须要树立这样一个概念:评估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改进才是最终的目标,两者不可颠倒。如果把评估作为目标,为了评估而评估,则必将毫无成效,而且还会对项目管理有害。
其次,CPQM3模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必定存在某些与人们习惯做法存在差异的地方。若确定采用CPQM3就需要认可它的模式、满足它的要求,摒弃现有的习惯做法。接受不仅仅是试用,还要坚持实施,形成新的习惯,并能够将其制度化,从而达到质量管理的高级阶段。
最后,工程项目如果想利用实施成熟度模型来提高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也要意识到单纯靠一个模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项目整体的配合,这其中不仅包括实施前的充分准备、实施过程中的全员整体配合,更需要项目整体在思想上的转变。只有这些方面协同一致,CPQM3模型才会取得好的成效。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安全 全面质量管理
要研究建筑工程项目中如何使用全面质量管理,就必须要了解什么叫做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A.v.Feigenbaum)发表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书,在这本书中,菲根堡姆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需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菲根堡姆首次提出了质量体系问题,并且提出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这在管理学上是一种全新的认识,并且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提出之后,在西方各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且在美国、日本等国都进行大规模的运用、实践中得到充实。
一、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全面质量管理观
如上文所述,在上个世纪6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管理方法兴起,其大大推动了检验质量管理和统计质量管理的发展,其作为一项新的管理途径,能够有效的进行科学管理。本文所讲的建筑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为,建筑工程需要以建筑安全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其目的在于使顾客满意并且然后组织全体成员受益,从而实现科学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的本质在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这是建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扩大市场竞争力的主要要求,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其不能被简单的理解为管理方法和管理名词,也不是一种管理模式或者框架。
(2)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在于通过全体的努力来提高建筑质量安全,其他任何管理职能都不能代替质量管理的核心地位。
(3)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为全体组织成员参与,其要求组织内的全体成员都要积极的参与到项目工程当中去,上到领导部门,下到员工个体,都需要对项目建设有一种热情的工作情感,而且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组织的管理者具有强有力的管理、获得成员信赖的能力,并且能够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一定调整,通过成本管理、质量控制等方式从而以此来促进项目工程的进一步发展,确保项目工程的质量安全。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组织内部,其组织的凝聚力较高,并且组织之间具有高水平的信程度,成员与成员之间具有向心力。
二、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贸易委员会正式出台了《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使得在全面范围内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具有法律规范的要求,并且在此之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在经过近40年的改革、深化、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其中包括了工程质量的领导责任制、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质量监督监理制度等一系列法规制度。但是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经验不丰富,和发达国家相距较大,我国现有的建设工程质量体系仍然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全面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使用曾经大幅度的提高我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但是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飞速发展,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一些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企业和个人缺乏责任意识,项目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建立完善的责任负责制。
(2)建筑市场通过段时间内的膨胀发展后,市场缺乏一定的行业规范,存在信用缺失、无序竞争、低价中标、任意缩短建设周期的现象。
(3)相关建筑企业对重要的工程质量技术没有形成一定的重视,在管理上采取了漠视的态度,这也间接的导致建筑项目的质量安全问题出现。
(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村镇建设工程也开始蓬勃发展,但是我国缺乏对这方面的监督管理体系,实际的建设管理中,没有一定的监管队伍的支撑。
(5)建设的工程项目呈现出高、大、深、难的特点,但是建设项目的管理队伍以及质量安全的监管队伍仍然落后于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
(6)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建筑企业全体合作,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工作,企业的管理者和企业的员工都需要对建筑质量安全提起重视,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落实分析,进行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建筑行业随着近年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井喷状态,面对市场竞争激励的建筑企业,其要想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要对企业进行科学、全面的管理。但是全面质量管理并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企业对推行、落实全面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呈现下降趋势。
三、在建筑工程项目如何深化全面质量管理
工程建设的核心问题在于确保项目的质量安全,这也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点。工程质量的安全与否,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直接意义,并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和投资效益、社会公众利益相挂钩。因此,工程质量问题不仅仅是建设公司本身的问题,这也是民生问题、经济问题以及政治问题。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运用全面质量管理就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而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本文就此方面,提出了以下5个建议:
(1)在建设管理中需要突出“全面”,在实际的管理中,需要做到全过程、全项目、全员的管理。第一,全项目管理。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中,需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单位领导的下,根据招标承包的合同规定,管理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参与,共同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行有效管理,从项目的始终都需要进行有效管理(包括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监理)各方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项目的管理。第二,全过程管理。在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进行管理,不仅仅停留在项目建筑时期的管理,应该从项目的勘察设计到维护这一全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第三,全员管理,在进行建设项目管理时,需要动员组织的全体人员袭击承包商的全体员工对项目工程进行管理,特别是动员操作班组参与到项目管理当中,将项目管理自上而下的进行布置,并且责任落实到个人。
(2)在建筑项目管理中深化全面质量安全需要建立完善的现场指挥机构,即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应该具备“精干、高效、权威”的特征能力,需要对实际的施工出现的潜在问题有一定的敏感,并且对质量安全做到趁早察觉、及时处理。
(3)进行项目工程管理跟踪考核。进行项目管理跟踪考核制度,就需要对事先行为进行掌控,争取从源头上处理潜在的质量问题。总的再说,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行委派责任制,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中,做到“谁委派,谁负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二,对跟踪考核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确保建筑项目有序进行,项目的各项指标能够实时造成。第三,建立项目管理负责人定期报告的制度,从而提高相关负责人的职业道德,提高其自我约束能力,使得整个建筑项目处于全面受控的状况。
(4)提高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第一,需要让现场施工人员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防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的观念,以此来做到意识积极的反作用。第二,需要对一线施工员工的专业工作对其进行及时、对口的专业技术教学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从而让一线工作人员充分学习、掌握项目工程的质量要求,施工流程,以及岗位操作技能和检查方法,从而以此来达到工程的技术要求。并且每个分项工程及工种(尤其是面积广工作量大分项工程)都需要在开始大面积施工之前出示范样板(例如样板Α⒀板间、样板件等),统一操作要求,用实物来表现标准。
(5)要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扩大其市场份额,就必须要进行项目管理人才战略,以人才的补给来确保企业的活力,从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项目工程建设中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本质为服务工作,其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体系的支撑,企业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领导层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且对建筑工程经济学、法律知识都要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就我国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项目管理人员的实际专业能力并不高,并没有进行全面的管理学的学习,这些人员以及项目工程中的技术人员都无法满足工程企业进步的要求。所以企业要想进一步占据市场份额,就需要纳入专业性的人才,并且对在职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育,从而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形成企业特有的人才体系。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创新机制,给一些具有高素质、强能力的人员自主发挥作用的空间,激励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建立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通过这种方式,使得企业留住人才,进行更好的组织决策,通过正确、科学的规划、管理来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安全,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
四、结束语
为工程建设中运用全面质量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有利于促进工程项目的有效运行,在确保项目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成本,以此来提高建筑企业的实际获得利益以及市场竞争力。建筑企业在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克服自身的弱点,发挥自身企业的优势,从而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带领下,发展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勇.我国工程建设监理与项目管理接轨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
[2]臧晓晖.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施工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3]黄健文.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的比较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5).
【关键词】通信工程 质量管理 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通信工程迅速发展,为我国的通信提供技术支持。通信工程的发展离不开质量管理,良好的质量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价值,为通信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质量支撑。但是因为我国质量管理的概念起步较晚,通信工程质量管理缺乏相关的经验与理念支持。本文对当前通信工程质量管理内涵与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就通信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发展进行探讨。
二、通信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2.1 通信工程质量管理内涵
通信工程质量管理是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中项目管理是在项目通信工程的基础上,采用工程科学以及管理学的方式,对通信项目进行质量管理。随着通信工程的专业化与流程化,当前的通信工程的质量管理是针对通信工程项目进行全工程管理,保证通信工程符合国内的技术标准与相关法律规范,实现项目的经济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要求。通信工程的质量管理是对通信工程的项目进行的质量管理,是保证通信工程质量的管理方式,在实行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现状以及项目特点进行管理[1]。
2.2 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意义
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保障工程价值实现的重要管理,对于通信企业的发展、国民通信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确保通信工程质量能够为政府机构提供便捷的通信服务、满足国民经济的需求、提升生活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当前我国的通信企业除了面对国内通信同行的竞争,还需要面对国外通信巨头的竞争。为了实现企业价值,需要做好通信工程质量管理,以企业的现状为基础,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通信工程质量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发展。
2.3 通信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我国企业推行质量管理相对较晚,当前通信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如下:(1)整个行业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在工程进行过程中,主要以典型企业的工程实例为基准,缺乏能够贯穿工程项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模式与方法,质量管理理念不够深入;(2)当前通信企业将质量管理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较少,而且管理过程中,文件管理储存不到位、职责划分不清造成质量管理问题;(3)对于通信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认识不够科学,难以站在企业的高度进行质量管理,缺乏保障项目全过程的整体管理与责任划分[2]。
三、通信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3.1 通信工程质量管理影响因素
通信工程全过程是一个综合型项目,项目的时间长,影响因素多,归纳起来,影响通信工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人的因素,在通信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通信工程的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施工操作人员对于质量由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人员进行有效管理,避免人为造成的失误;(2)材料因素,通信工程需要耗费多种材料,材料质量是保障通信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保障通信工程质量,需要做好材料管理,对于工程的材料进行有效核查,避免材料质量问题;(3)设备因素,在通信工程建设中,需要用到多种测试设备、电子仪表,为了做好工程质量管理,需要保证设备的状态完好;(4)环境因素,通信工程受到电磁环境等影响较大,施工现场应该保持清洁,避免灰尘、电磁等因素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5)方法因素,通信工程全过程施工的方法与项目阶段的划分,对于通信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保障通信质量,需要做好技术准备。
3.2 通信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通信工程质量管理影响因素有人员因素、材料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方法因素,为了做好通信工程质量管理,应该以全过程质量管理为指导,做好相应的质量管理。为了提升质量管理,完善质量管理模式,应该采用以下方式实现质量管理。
3.2.1 完善项目质量管理实践实施保障机制
企业的质量管理实践保障机制对于相关制度的实现具有保障作用,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组织文化、组织环境会对质量管理造成影响,因此在实行质量过程时,应当构建支持项目质量管理的企业文化氛围,以培训、管理等方式实现保障。为了做好通信工程质量管理,实施以下保障措施:(1)制订计划,保质保量进行建网工作,在前期的规划与勘测的基础上,通信工程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勘测报告完成通信网络设备安装工作,计划制定过程需要做好统筹安排,以保障计划的顺利进行,其中施工计划由通信运营商根据基站现场的安装情况和通信厂商、施工单位的人员情况来拟订,通信运营商整体把握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通信厂商的负责人和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具体关注相应部门的工作量,并与通信运营商密切联系,不断调整,实时处理突况。(2)通信网络优化及维护,通信网络的优化与维护对于通信工程各行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障通信网络的顺利进行,避免因为维护问题二产生的质量问题,需要做好监督检查,实施网络优化工作可。在建网初期,主要进行的是单站优化工作,邻区的加载一般在基站控制器设备上进行,机房的环境监控、通信网络设备的运行监控、通信网络设备故障的排查和检修、整个网络设备的软件补丁加载和升级等工作。通信网络设备维护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用户通信网络的使用情况,因此,整个网络设备的维护工作尤为重要,而且也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3.2.2 完善项目质量管理资源优化分配机制
通信工程设计项目质量管理成熟度的提升需要大量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保障项目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了做好资源配置,应该从企业的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对资源实现识别与分配,合理发挥资源优势,保障通信工程项目质量[3]。
3.2.3 建立、健全和完善项目质量管理保障体系
通信设计企业实施项目质量管理活动中涉及三种最常见的质量、安全环保和职业道德建设管理体系,通信工程企业大多数已经获得相关认证,但是为了构建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应该以企业的现状为基础,将相关的质量、环境以及职业道德要求融人到质量管理保障体系中,提高设计项目的过程和成果质量,同时需要采用岗位责任制,实现对项目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3.2.4 建立和实施高效的项目质量管理过程模式
通信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高效项目管理模式的支持,为了提升项目质量管理,符合客户的需求,应该做好与客户的沟通,调整营销策略,从而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在质量管理实践中,应该以项目管理体系为指导,寻求合理的工程方案、保证现场管理,建立质量信息档案、质量绩效考核、项目综合质量管理,推动优化项目质量的建设。
3.2.5 建立畅通的设计项目质量检测和通报网络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工程的质量管理应该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统一的沟通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信息的实时传递与发展,并且要实行抽检制度,在建设的过程中,以成产管理的检测体系为基础,完善检验,建立检验结果公示制度,建立质量安全信息专栏,保证质量管理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