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化学问题

大学化学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化学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化学问题

大学化学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精神;大学文化;重要性;提升;塑造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受到社会的关注。这是因为,这些问题关系到我们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将不断为大学注入坚强的生命底蕴,并发挥出强有力的价值导向、群体凝聚和社会辐射等一系列功能。要确保高等教育能更好地持续地发展,就要解决好其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建设这一重要课题.全面提升大学文化、塑造大学精神是今后大学建设与发展的动力和趋势,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何谓大学精神

所谓“大学精神”,是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科学的大学精神是建立在对教育的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具体而言,大学精神是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和氛围。这种意识和氛围是一所学校在发展历史中经过群体选择,并不断传承下来的。因而,它既是大学前进的动力,也是大学发展所积淀的精髓与灵魂;它既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又因其博大精深的内涵而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既有鲜明的民族本土化特征,又有着普遍的国际化意义。

(一)对大学精神不同的看法

何谓大学精神,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注解。大学精神是一个在历史和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流动、变化和发展着的概念,有各种不同的表述。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大学精神是大学优良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大学历久常新的动力和源泉,对于凸显和稳定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举足轻重。譬如我们常听到的“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便是人们对于这些国内著名学府所特有精神的概括。大学精神是国家意志、社会趋势与学人精神相互融合的结晶。作为一种动力源泉,是一种心理资源,是一种无形资产。作为一种规范力量,又具体可感。大学精神具有驱动、凝聚、熏陶、评价和规范之功能。优良而健康的大学精神一经形成,便会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激情励志,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大学精神是指一个大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一个大学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奉献,是该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大学精神和制度具有相对于政治组织体制而言的独立性,相对于意识形态而言的自由性,相对于组织化社会自我确认特性而言的批判性,相对于重视功利的社会习性而言的创造性与传授知识的超脱性,相对于社会分工专门定势而言的包容性”;大学精神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大学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二)审视大学精神的三个视角

审视大学精神,至少应当包括三个视角:一是哲学视角。大学精神实际上反映了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哲学思想,它本质上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是对学校“文化体”和“文化群”的整合、凝炼和升华。作为哲学层面的大学精神,一定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品质;二是历史视角。大学精神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它是通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特定范围的“文化体”和“文化群”共同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作为历史层面的大学精神,一定具有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理论品质;三是文化视角。高等学校是以传承、整理和发展科学文化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的,大学精神正是进行这种活动所产生的文化成果。作为文化层面的大学精神,一定具有伦理、科学与民主、开放相统一的品质。

三、大学精神的特性

大学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历史性概念,不仅不同时期大学精神不同,同一时期不同大学的大学精神也不同,就是同一大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大学精神也有所不同。概括起来,大学精神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一是独特性。大学精神是一个大学悠久历史的积淀、光荣传统的升华和时代文明的结晶。它是一所大学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一般来说,一所大学的精神同这所大学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有密切关联,是国家意向同社会流行趋势相互冲突与融合的结果。这就注定大学精神具有浓厚的独特性。强调独特性,意指大学要根据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的特点来构筑大学精神。比如: 北京大学以“提倡新学,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闻名,清华大学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传世,北京师范大学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而著称。

二是历史性。大学精神渊源于大学的发展史。大学精神需要一个较长的办学历史才能养成,它是大学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大学抗挫折和求发展的生命力的底蕴所在,对于稳定大学的风格和水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所大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大学精神植根于大学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绵延不绝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大学精神是大学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没有大学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大学精神便失去根基,就无法弘扬和培育。

三是时代性。大学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虽然从总体和本质上看,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是贯穿古今中外大学的基本精神。但不同时代,大学精神的表现是不同的。大学精神既是一种历史沉淀,又有一个创造培育的过程。因此,我们只有积极倡导,大力践行,才能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才能使大学精神内化为大学成员的精神品质,形成大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弘扬和培育反映时代特征、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大学精神,才能使大学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真正支撑起大学的精神大厦。

四是开放性。就是要以世界眼光不断丰富和发展大学精神的内涵。大学要善于吸收人类社会进步中一切文明成果,懂得兼取众长、以为己善的道理。同世界各国的大学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推动大学文化的进步,也推动大学精神的发展。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必须注重吸收世界各国大学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发展着的大学教育实践是大学精神不断丰富、发展从而体现时代特征、富于生命活力的最终根源。善于在大学教育实践的发展中,提炼崭新的大学精神,是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的必然要求。

五是先进性。判断一种大学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顺应历史发展,能不能跟进时代潮流。大学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壮大,就是因为她在长期的大学教育实践中,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大学精神,不断保持大学精神的先进性,使之成为古往今来学子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成为大学文化传统的基本价值取向。这种大学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其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在不同时代闪耀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光辉和凝聚人心的现实效应。

六是凝聚性。大学精神是难以言说的,又是具体可触的。它能将具有不同思想、文化、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凝聚在一个目标下,在大学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升华为一种顽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清华大学的同学(校友)会可以说明这一点。海内外凡是清华人足迹所到之处,都建有“清华大学同学(校友)会”。在同学(校友)会中尽管各人的政治、思想、观念有所不同,但仍然可以和睦相处。什么原因?就是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把他们连在一起,这就是“清华精神”。

四、大学文化及其特点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是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所有大学成员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这种创造形成的过程。从狭义上讲,大学文化主要是指大学精神,强调大学师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从广义上讲,大学文化涵盖大学精神、大学环境、大学制度、大学行为等方方面面的整个大学教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大学文化应该既反映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独特的精神、文化氛围,又能反映出该大学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人们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先进文化的生长点。它具有如下鲜明的特征:

一是先导性。大学是传承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地方,也是信息汇集、文化交融、人才荟萃的地方。大学师生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敏感性,使大学成为时代的晴雨表。在立足于本国、本民族当前任务的同时,大学总是同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学所创造的思想、理论及科技成果和其他文化成果,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二是创新性。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传承已知、探索未知是大学的使命。世界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都源于大学,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就是为了人类通过知识的传递和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存在的。三是独特性。不仅与其他社会文化不同,各大学之间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各自不同的学科专业设置、办学历史和传统、造就了不同的风格和品味。当前,许多大学在大学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一些误区和错误认识,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人认为大学是搞教学科研的地方,一切力量都要放在教学科研上,大学文化建设属于学校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范畴,是管理人员和政工人员的事,存在着与己无关的想法。二是学校负责大学文化建设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大学文化建设概念不够了解,虽然也做了一些工作,但多是零打碎敲,构不成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文化建设。三是大学文化建设的载体和方式单一,只简单地搞一些文体娱乐活动,对弘扬大学精神、塑造大学形象等较深层次的领域重视不够。四是与学校工作脱节,没有把大学文化建设同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学校主体活动融为一体、有机结合起来。澄清这些模糊认识,要正确理解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作用。大学就是文化。现代大学的本质是在积淀和创造深化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的传承研究、融合的创新。办大学就是创造文化氛围,把正确的做人做事道理内化,渗透到学生的灵魂里,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关系

塑造大学精神与提升大学文化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这是因为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将不断为大学注入坚强的生命底蕴,并发挥出强有力的价值导向、群体凝聚和社会辐射等一系列功能。

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

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大学精神的土壤,而大学精神又是大学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灵魂和最高体现。大学精神不但需要弘扬,而且需要培育。大学精神的培育有赖于大学文化的创造,大学文化的创造又要求大学具有以下文化品格:第一,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大学要以大学文化主人翁的态度,俯瞰大学历史的长河,洞察大学精神的底蕴,把握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预测大学文化发展的未来,以倡导、传播、培育为时代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大学精神。第二,高度的自我意识。大学要在世界大学文化的比较中反观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地位、文化氛围,并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在历史、现实、未来所建构的三维大学文化背景中找到大学精神的时代基点,融会古今中外的大学文化精华,培育新的大学精神。第三,自觉的创造意识。大学精神的培育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大学文化的创造过程。从大学文化的发展规律来看,任何时.代的大学文化建构都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都不可能完全抛弃大学文化传统而从零开始。因此,大学精神的培育不能断裂传统,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转换;才能培育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的培育还有赖于大学文化的创造和大学人的接受与认同。真正的大学精神是深植于具有主体自觉意识的大学人之中,是内化于大学人心理意识、言论行为之中。离开了大学人的接受与认同,大学精神难以培育,更不可能成为大学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之源。大学精神具有顽强的渗透力,在漫长的大学发展历史中,几乎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大学人的心理、观念和行为之中,渗透到大学人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当大学精神转化为大学人的自觉信念、理想和追求,转化为大学人的情感、道德和意志时,就能对大学人的意识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作用,成为一种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因此,大学精神作为内化于大学人心理意识之中、深藏于大学文化和大学生活之内的灵魂,它是深刻的、稳定的。也正因为如此,大学精神的培育只能以弘扬大学精神为基础,脱离传统的大学精神,背离大学人的心理积淀、观念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大学精神,往往因为难以得到大学人的接受和认同而失去生命力。

六、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对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启示

大学文化发展有着自身内在的价值取向,而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发展的根基所在,它预示着与引导大学文化的基本走向。从大学精神演变以及新世纪大学精神的缺失看来,大学文化应侧重于尊重学术自由,培育大学文化;依托学术研究,创新大学文化;增强社会服务意识,拓展大学文化;关注大学教学主体,提升大学文化。

在中国高等教育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中,不少大学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如:北京大学以“提倡新学,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闻名,清华大学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传世,北京师范大学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而著称。正是这既有共性又极富个性魅力的大学精神,始终坚定不移地守望着大学这块理性王国,才使这些-N 年名校经久不衰,青春常在。置身新的世纪,大力建设大学文化,积极培养大学精神,是提高民族素质,推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强大动力。

大学精神给大学文化注入了生命和活力,使大学部不仅仅是现代化的建筑群落,也不仅仅是人才的集散地,而是人、思想、智慧、创新、价值观念、理性思考的代表,是大学文化长期积淀的表现。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决定着学校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大学文化、塑造大学精神是今后大学建设与发展的动力和趋势,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等 中国高等教育百年 [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刘琅、桂苓 大学的精神 [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

[3] 杨东平 大学精神 [M],文汇出版社2003

[4] 陈平原 中国大学十讲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 钱理群、高远东 中国大学的问题和改革 [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6] 张建新、董云川 大学文化研究述评及探究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05.3

大学化学问题范文第2篇

(一)教师与大学生在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力军作用从人数力量上来说,学生是大学建设的主力军,人数众多,力量强大。高等教育领域的变革,通过教师教育改革而进入新的发展时刻,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教育实践才能实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是变革大学文化的新鲜血液,对建设大学文化起着主要作用,提升整个大学文化的软实力是大学教师与学生的神圣历史使命。考虑到精英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与优秀大学生,精英理论认为,培养出卓越的教师与大学生,众多国外名校因培养出卓越人才而提升大学精神及行为文化,提高了大学文化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由于短板效应的存在,文化基础及素质相对薄弱的学生影响着大学生整体平均素质的提高,只有学生主体的平衡发展方能提高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教师与学生是大学文化的保护者教师与大学生在大学物质文化、大学精神及行为文化起着保护作用。在对大学物质文化保护方面,大学教师与大学生是大学生活主体,对大学文化建设缺陷认识深刻,提出物质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更新大学文化建设,同时教师与学生是大学物质文化中硬件设施的使用者,同时就是此种物质的保护人。在大学行为文化的保护上,教师与大学生维护着教风、校风,学习生活教育秩序,同时将大学内部文化履行到日常的行为中,并对大学范围内管理起着监督作用。

二、以教师与学生为主体,探索大学文化建设

(一)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大学行为文化发展行为文化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以动态形式显示大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外显内隐于教育科研、教育组织管理、课内外大学文化活动和后勤服务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时,直接促成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形成,在科研活动中折射出的创新,严谨求真的科学进取精神,锻炼塑造着大学生思维方式、情感精神、创造潜力[2]。因此师生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大学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建设。要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加强师生交流,可通过多样的师生娱乐性节目,注重传统节目诸如迎新晚会、毕业晚会的组织,让教师与学生多一些互动,严谨规范的大学组织管理,良好的后勤服务,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大学行为文化提升。可通过建立通讯补助、年终补贴等相应激励措施来鼓励教师投身于大学生社团建设及文化娱乐活动中,给予对大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教师奖励,以此增进师生关系和谐,最终提升大学行为文化。

(二)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大学文化建设我国台湾社会学家杨国枢曾提出“,大学教育必须同时达到五大类目标:培养大学生对自己内在身心特质的了解;培养大学生求取新知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大学生适应个人生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培养大学生理解与关怀全世界、全人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教育能力是大学应当不断提高的永恒社会责任,文化育人大学教育的本质,大学的教育力最重要来源于大学积淀和创造的深厚文化和以学生群体为主进行的教育活动。要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在教育学生上,要树立培养德识兼备的人文理念和关注全球的人生目标,通过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深刻认识个人思想与潜能、人生目标与方向,将服务社会和关心全人类的意识深入到他们行动中。面对多变与复杂的社会环境,高等教育要以更开放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积极改革,敢于打破知识间的界限,更加注重大学生通识教育与基本能力训练,使其获得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三)提高执行力,完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大学制度是大学办学理念与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大学制度的强制力、约束力、又有规范性、激励性、教化性、导向性[3]。要想真正提高大学制度文化,就必须将师生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与具体制度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发挥强制约束力,起到激励导向效用。要致力于建设教师学生自觉执行的制度。制度文化是联结大学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的纽带,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培育和建设大学制度文化,既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对大学的认知和感受来参与制度设计。又要着眼于促进教学系统、科研系统、行政系统、后勤系统的互动互补,提高各部门制度执行力,着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此外大学要不断审视各类人事制度、评价评估制度、奖励政策、组织管理制度等隐含的价值取向,通过制度的创新给予大学应有学术殿堂的神圣与高贵品位。

大学化学问题范文第3篇

一、自我评估。 根据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发现自己是一个较为外向开朗的人还是内向稳重的人,并对哪些问题较为感兴趣。

二、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

三、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

大学化学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社团文化 大学文化 理工科院校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大学文化是经过长期积淀和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其核心是精神文化。大学文化集中体现了大学独特鲜明的个性和办学理念,是大学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

高校社团是由在校学生基于共同爱好和追求而组织起来的群众性、自发性学生组织。高校社团文化指大学生社团在长期活动中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及承载它们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是高校社团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高校社团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院校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工科院校在大学文化和社团文化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两者如何协同发展、相得益彰?这是本文重点探究的问题。

一、理工科院校的大学文化与社团文化发展瓶颈分析

1.理工科院校文化建设困境。

理科、工科是我国大学中最大的学科,理工科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专业型人才的重任。与文科类、师范类和综合类等院校相比,理工科院校最缺乏的就是文化氛围,人文学科普遍薄弱和滞后,人文学术成为“弱势群体”。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称现在的大学、特别是理工大学“出现了五重五轻”,第一偏颇便是“重理工轻人文”[1]。具体表现为:人文、社科专业少,师资匮乏,尤其缺少高素养的大家、大师,文化素质教育表面化;人文社科资料、图书匮乏,文艺活动单一,水准较低,难以满足师生的需求;对人文社科科研扶持力度严重不足,哲学社会科学处于边缘化状态;理工科高校的管理和教师队伍多数毕业于理工科院校,许多人本身就轻蔑文科,自身缺乏人文素养,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熏陶就显得力不从心[2]。

另外,由于高中阶段过早文理分科,许多理工科学生知识结构不甚合理,人文知识非常匮乏,同时受轻文传统观念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对人文类课程缺乏兴趣,抱着“打酱油”的心态混学分。他们在学习上过于追求实用,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真“科学”。

上述问题不仅不利于理工科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而且制约着大学文化建设和品位的提升。

2.理工科院校社团建设中的问题。

综合来看,理工科院校社团和综合性大学社团相比,主要有以下问题与不足:

(1)社团分布格局明显失衡。

在理工科大学校园里,学生社团虽然种类繁多,但由于学校对学生社团建设方向缺乏正确引导和规划,导致社团分布格局失衡。娱乐类社团偏多,人文社科类偏少,理论学习类更少,学生参与数也很少。娱乐消遣型社团固然有丰富课余生活、有益身心健康的存在价值,但不应成为学生社团文化的主流,否则,就难以发挥社团在完善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社团缺少必要的文化底蕴和精神。

各社团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往往停留在满足会员浅层次兴趣爱好上,活动品质较低,没有充分融合交叉学科的优势,没有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文资源,社团横向交流少、内部凝聚力弱,难以形成社团文化精神。

(3)社团活动组织上缺乏持续性。

社团活动随组织者个人的忙闲而忽冷忽热、缺乏持久性。由于理工科院校自身课程特点,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大多数组织者由于课余时间少,鲜有时间周密策划,活动组织热情不高,复制的多,流于形式的多,有启迪、有创意的少,对社团成员缺乏吸引力,由此诱发新会员流失等问题。

(4)学校不够重视对社团的扶持与培育。

在受重视程度上,学生社团远比不上学生会,社团活动往往被认为是学生的自娱自乐、小打小闹,缺乏必要的智力与物质支持。为了举办一些像样的活动,社团负责人需要花大量精力在“拉赞助”上,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社团活动浅薄化,造成“为活动而办活动”的形式主义。

以上问题对理工科院校社团的建设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给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抹上阴影。

二、社团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定位

社团是高校文化建设的生力军,社团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有机部分。社团文化在彰显大学核心精神、实现大学文化功能、传承与创新大学文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理工科院校文化建设中,厘清社团文化在大学文化中的价值定位,能够增强积极建设高校社团文化的意识,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社团文化提升大学文化境界的作用。

1.社团文化彰显了大学文化的核心精神。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其成长过程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大学人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准则,展现着大学自身的气质、品位与精神风貌,是一所大学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支柱和灵魂[3]。以人为本、多元并存、自由民主是所有大学大学精神的共性与核心。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大学文化建构的根本立足点。大学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的尊严,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的文化。各种高校社团的诞生正体现人性化要求,依据价值追求多元性和个性发展差异性的特点,尊重大学生的权利和追求,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

“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大学文化应是一种“和而不同”的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大学文化的发展需要以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扩大交流、沟通融会、汲取精华、创新知识,在多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校园中政治理论类社团、学术科创类社团、文化艺术类社团、体育健身类社团、公益志愿类社团、合作交流类社团、实践促进类社团、地域文化类社团[4]等五花八门的社团互动、协作的现象,社团多元化发展的目标,正是大学多元并存、兼容并包精神的具体展现。

追求自由、倡导民主也是大学文化的核心精神。学术自由是学者追求真理的先决条件,民主精神则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只要在社团管理方面体现了适度的民主与自由,就能激发年轻学子的自主和热情,使大学生社团充满创造力和进取心。而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又能为大学文化精神注入新的活力,使社团文化和大学文化形成良性互动。

2.社团文化实现了大学文化的基本功能。

大学的生存发展主要通过其文化社会功能实现。大学文化的基本功能是传承知识、培养人才和社会服务[5]。这些功能通过学生社团文化活动加以贯彻和体现。

大学文化的第一个基本功能是传承知识。传承知识、传播真理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大学社团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实践活动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同学们强化课内知识、拓展学习能力。大学文化的第二个基本功能是培育人才。大学生社团的各种文化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潜移默化其人格,于无声处陶冶其情操。社团形成的良好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活动的有效组织,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大学文化的第三个基本功能就是服务社会。很多社团组织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活动、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为大学生了解社会、观察社会和体会社情架起了桥梁,从而增强了大学生的爱心与热心。

3.社团文化实现了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传统与特色,经过长期积淀而不断传承和发展。学生社团是由志趣相投的学生组成的,他们为实现共同意愿而开展活动,遵循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并经由新老成员的衔接而不断发展和延续下去。因此,学生社团自诞生那天起,就成为创造、传承和发展学校文化的有效载体。

由于学制限制,社团组织成员并不总是处于稳定和平衡的状态,而处于不断适应、不断重组中。每隔几年,学生社团成员就会全部更换,而由于这种更换是分批进行的,又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因此,社团成员的高流动性和相对连续性使社团的创建宗旨、指导思想和文化传统得以一脉相承,具体活动范式有所发展和创新。这种传承中有发展、创新中有传承的特点,是各学生社团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同时得以蓬勃发展的根源,也是大学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路径[6]。

三、理工科院校加强社团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文化境界的重要路径

在现有学科设置和师资配备基础上,理工科院校如何提升文化境界、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呢?我们认为,借助推进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潜质不失为一条重要而便捷的途径。

1.以先进文化引领社团文化建设,促进大学文化发展。

先进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基石,是大学的生存境界[7]。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基本规律。对先进文化的倡导和追求,是当代中国全党、全社会文化自觉的重要标志。大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直接表现。当前,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智巧地融入大学文化之中。

大学生是时代骄子,社团骨干将成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作为大学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社团文化,其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应突出政治导向,突出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所以,社团文化不仅应体现自己的特色,还要彰显时代前进中先进文化的要求,以先进文化引领社团文化。这种先进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体现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避免社团活动过于功利化、低俗化,强调社团活动的时代性、进步性。强化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尤其加强对社团骨干知荣明耻及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培训。寻找喜闻乐见的形式,铸造人格和品格,致力建设品位高雅的高层次社团,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品牌铸造提升社团品质,彰显学校文化特色。

“社团精品化战略”是高校社团做强、做优的重要途径,是优化校园文化、提升大学文化品质、显示学校文化特色的有效方式。实现这一战略,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领导重视,健全管理。

领导重视是高校社团建设的有利条件。实践经验表明,学校党委、行政部门如果高度关注社团活动,并对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具体要求,尤其在场地、设施、经费等方面给予硬件支持,就有利于社团活动向高水平、高规格方向发展。

健全规章制度是社团建设的重要保障。要促进大学生社团蓬勃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促进理工科院校社团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从而使社团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具有可持续性。

(2)干部培养,强化指导。

特别重视对社团干部的选拔和培训,形成科学、合理的任免制度和奖惩机制。一个社团有无发展潜力、社团活动有无成效,往往取决于社团骨干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注重强化社团骨干队伍思想过硬、素质全面、有工作能力、有奉献服务意识等方面的素质,从而加快学校文化发展。

要为每个社团配备指导教师,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按照“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积极倡导志愿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的原则,在人文气息薄弱的理工科院校尤其要积极鼓励人文社科教师担任理论学习型社团的顾问,定期参加社团活动,并将此作为绩效考评的参考指标。

(3)树立典型,培育精品。

在领导重视、制度管理的前提下,在骨干培养、教师指导的基础上,打造精品社团、突出社团特色、提升社团活动层次就成了社团建设的目标和动力。对于理工科高校社团而言,鉴于课余时间少的特点,决定了社团活动必须贯彻“少而精”的理念,推进优秀社团品牌化进程[8]。同时,各社团应积极利用高校人文资源,弥补其人文精神之不足。校方要积极完善激励机制,评选出年度工作优秀社团和优秀社团干部,在活动中树立典型,在竞争中培育精品。

精品社团的榜样示范作用,可带动其他社团形成追赶超越之势,在校园中形成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精品社团富有特色和创意的高品质活动,满足了理工科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提升了大学文化的品位。

3.以自主创新发挥社团潜质,全面繁荣大学文化。

高校社团的发展要有自主性。学生社团之所以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原因就在于它是大学生自己的,活动宗旨符合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社团扁平化的管理模式给了学生更多自主空间和活动参与的自由度。在社团活动的策划组织过程中能更多地体现学生的意志。失去了自主性,社团就没有了生机活力。当然,社团的自主发展要以遵守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学校的管理规定为前提。

新时期理工科大学生是有个性、有思想、重理性、讲民主、思维活跃的一代,作为他们重要的第二课堂――学生社团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内部氛围更轻松民主、思想言论更自由活跃、同学关系更平等协调。这种打破年级限制、跨越专业视阈的集思广益、思维碰撞,有利于成员间的信息交流、知识拓宽;更有利于灵感涌动、创意迸发。而践行各种自主策划的社团活动对培养社团成员的创新能力作用更是巨大的。

可见,自主与创新是大学生社团的活力源泉和优势特点。如果理工科院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保证、维护和发展社团的自主性、创造力上有所作为,就一定能使理工科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充满情趣,使大学校园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学文化全面繁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3.

[2]屈宏,等.浅议理工科高校大学文化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2(4):53.

[3]胡显章.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8):23.

[4]伍德勤.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理论与实践[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11.

[5]李静.论大学生社团文化与大学文化的特色发展[J].黑龙江教育,2011(4):54.

[6]施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0(8):102.

大学化学问题范文第5篇

【摘要】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文化缺失现象,本文提出文化体验式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下各具体策略在教学中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实践证明,文化体验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 文化体验模式

1.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4)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面临学生学习状态不佳,综合能力缺失、就业竞争力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背后暴露的是学生学习浅尝辄止,一味追求基础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作为语言本质的文化学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师在传授一门语言的时候就是在传递一种文化,传递这种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社会风俗及思维方式等。这些光靠书本表面的认知是费时低效的。因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并尝试实践大学英语教学文化体验模式,旨在通过体验式、实践式的文化教学模式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文化体验模式提出的必要性

当前世界国际化、多元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们目前英语教学存在误区和困境大大制约了学生该能力的培养效果。首先很多学生只关注单词和语法,花在文化学习上的时间少之又少。大部分同学还停留在语言学习就是把单词语法背好的认知误区,根本搞不清楚语言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当然更意识不到没有文化语言学习寸步难行的道理。第二,虽然部分师生已经清楚的意识到文化对一个优秀的语言学习者的重要性,但是文化环境支撑的欠缺给文化意识的培养带来了极大的困境。因此近些年,很多英语培训机构逐渐开始探索文化体验培训方式,比如今年寒假京翰教育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美国西海岸文化体验冬令营”活动就是文化体验模式的一种探索。

3.文化体验模式的实施

英语学习和其他语言学习一样,是知识与技巧积累的过程,也是意识与潜意识并存的领悟过程,如何体会异国文化及异国文化中语言的运用方式都不是我们刻意背诵能获得的,只有靠学生自己去体会、领悟、概括和总结,从而培养一种文化认同感。我国学者对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方法提出多种观点。如胡尚峰认为,“体验式教学的流程模式是入境激情、对话移情、探究动情、实践纵情、评述析情”(2003:50)。田丽认为,“体验式教学的方法有情境体验法、换位体验法、多媒体教学体验法”(2008:9)。基于文化教学的特点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难度和地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综合了多种模式及体验式五大流程提出文化主题式的体验教学思想。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都体现出一个核心主题,而这个主题都与一定的英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体验模式将贯穿教学始终。

(1)课前热身、导入阶段

一堂课能否成功,导入是第一步,它关系到学生整堂课的状态。文化主题体验模式的第一步就是设置教学文化情景。师生一起有计划地设计适合单元主题及教学目的各种环境,导入文化情境。像电影导入、角色互换、戏剧表演、学生展示等都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同一主题文化氛围下以亲身体验形式展开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文化的氛围与魅力,体会到文化融入的归属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既所谓的“入境激情”。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铺垫。

(2)课堂讲解阶段

当学生完全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所涉及的文化情景,求知欲高涨的时候,教师通过对话、探究、讨论、诠释演绎等方式,以词汇和句子为媒介对课文展开分析,让一个个人物、一幅幅场景缓缓向学生们走来。首先教师用平等对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教会学生理解、分析,让学生感觉自己是主体,在与老师共同体味文化主题。

(3)课后实践、评述阶段

这一阶段是常被忽视却又极其重要的一环。每个单元讲解完毕,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文化实践的机会。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文化实践、情景再现等活动。学生们对自己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成就感会油然而生。在这里教师要做到放手,把舞台留给学生,通过实践学生们对自己知识掌握的程度心中有数,会产生或欢欣鼓舞或颓废沮丧的不同情感。王雪认为“在实施立体化教学的过程中,立足于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需求,不仅研究学生掌握语言的心理过程,也要考虑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2008:146)。因此此时教师就要做到公平公正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以平和、乐观的心态投入到下一单元的学习中去,完成“析情”的过程。

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安排,每一学期要讲授14个单元左右,这就涉及到14个文化主题的体验,按照两年制培养计算,一般大学生在最初两年的大学英语课中就可以体验50多个涉及到英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主题。为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自我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总结

大学英语文化体验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团队意识,打开了中国学生认识西方文化的大门,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然而,要想彻底打破语言技能就是一切的思想,改变传统的语言灌输式教学模式并非一日之功。文化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待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

[2]胡尚峰,田 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