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学基本概念及原理

管理学基本概念及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基本概念及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学基本概念及原理

管理学基本概念及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管理学研究》 基本问题 教学策略

一、引言

人类的管理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管理思想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我们都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固然需要丰富的资源与先进的技术,但更重要的还是组织经济活动的能力,即管理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作为“第三生产力”在社会中发挥作用。

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引言中,“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开宗明义地指出,这篇论文的宗旨之一是“论证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并进一步表明,科学管理的根本原理适用于人的行为——从人们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我们大公司的业务运行”。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为社会科学的一个专业领域。

二、《管理学原理》的基本问题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和定型都有三个关键性标志:明确的研究对象、独特的致思路径和完整的概念系统。弄清这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无论是对一门学科的理解和把握,还是对于该学科教学策略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学原理》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揭示管理的客观规律性,即如何按照客观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力,不断完善生产关系,适时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管理学原理是从管理中总结、归纳、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科学原理,它着重研究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具有共性的基本理论,具体研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合理组织生产力。这是由管理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是由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与社会化大生产决定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管理,需要研究如何配置组织中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信息等各种资源,“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以实现组织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相互统一。因此,怎样计划安排、合理组织及协调、控制这些资源的使用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管理学原理研究的主要问题。

2.完善生产关系。这是由管理的社会属性决定的。一方面,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文化,会使管理呈现一定的差别,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管理应着重研究如何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设立、人员安排以及各种管理体制问题;研究如何激发组织内部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另一方面,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不同的社会制度使得管理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意志和利益,这一“印记”决定了管理学原理应该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秩序和规章制度,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管理学原理》的致思路径

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性,解决与管理活动有关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的问题,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构造形如金字塔,其顶端是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体系,底部是关于管理过程、管理对象以及相应职能的科学系统,中间则对应着管理层级和管理领域。

那么,管理学原理在研究正式组织实现组织目标这一过程中又是怎样致思的呢?管理学原理首先从管理理论入手。通过分析,研究人类过去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管理思想、理论和制度与方法的演变发展规律,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成就,古为今用。因此,绝大多数的学者在编撰《管理学原理》教材时,都考虑将“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放在著作的第一章或第二章;因为,大家的思考逻辑基本一致: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一个历史的发展和演化的过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管理科学从实践到理论的发展过程,研究其产生和发展是为了继往开来,继承发展和建设现代的管理理论。通过对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研究和介绍,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

其次,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基本的原理,管理科学也不例外。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管理规律,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及其基本运动规律的表述,也是研究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环节、管理工作的程序等问题的解决之道。诸如:决策的制订、计划的编制、组织的设计、过程的控制等,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基本的原理和原则,是人们进行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在管理过程及相应的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这是管理学原理体系的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它,做到活学活用。

再者,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活动与组织成员的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一方面,管理者的素质高低、领导方式、领导行为、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对管理活动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研究“领导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高效率完成组织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即研究“激励员工的主动性”。

(三)《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

概念是理论致思凝结而成的逻辑环扣,也是把握研究对象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概念之间的关系则构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与上述致思路径相应,管理学原理有以下一些主要基本概念。

管理学基本概念及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货币时间价值;人才培养目标

一、案例教学法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个人就业的要求,应用型高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案例教学法正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要求教师从诸多实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个案,整合加工后引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对其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得出相应结论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有效引导学生将抽象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加深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正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符。

二、案例教学法与财务管理课程特点相契合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财经类专业基础课程,其具有如下特点:

1.内容综合性强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宽泛,尤与会计学、管理学、金融投资学联系较为紧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

2.学习难度大

财务管理课程历来以公式多、计算量大而让诸多学生望而却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使学生整日埋头于抽象理论和繁杂公式,陷入“背了忘,忘了背”的恶性循环,而案例教学法以运用原理解决真实案例为基础,帮助学生摆脱“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困境,使其收获到“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愉悦,从而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3.应用实践性强

财务管理课程作为应用型的财经类学科,其理论源于实践,并付诸于实践,这也正与案例教学法的终极目标相契合。

三、案例教学法贯穿于财务管理教学的始终

教学实践中,本人以“货币时间价值”的教学为例,阐明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1.案例导入新课

如,自2008年12月23日起,五年期以上商业贷款利率从6.12%降至5.94%,以个人住房商业贷款50万元(20年)计算,降息后每月还款额将减少52元。即便如此,12月23日后贷款50万元(20年)的购房者,20年中累计需要还款85万5千多元,需要多还银行35万元余元,这一数据充分体现货币时间价值的作用。可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以此导入“货币时间价值”。

2.适时引用案例

学习四种年金的计算方式之后,为使学生更明晰地辨别各类年金,本人给出以下案例。如某公司拟购置一处房产,房主提出三种付款方案:(1)从现在起每年年初支付20万,连续支付10次,共200万元;(2)从第5年开始每年末支付25万元,连续支付10次,共250万元;(3)从第5年开始每年初支付24万元,连续支付10次,共240万元。

假设该公司的资金成本率(即最低报酬率)为10%,你认为该公司应选择哪个方案?

这三种付款方案涉及预付年金、递延年金如何转换为普通年金的问题,如果学生对概念及原理掌握不到位,极易将第二、三方案的递延期搞错,从而错算其年金现值,最终影响到公司决策。

该案例具体解析如下:(1)P=20+20×(P/A,10%,9)=20+20×5.759=135.18(万元);(2)(注意递延期为4年)P=25×(P/A,10%,10)×(P/F,10%,4)=104.92(万元);(3)(注意递延期为3年)P=24×[(P/A,10%,13)-(P/A,10%,3)]=24×(7.103-2.487)=110.78(万元);

鉴于此,该公司应该选择第二种方案。

如能将此案例思路清晰地解决,也就说明学生已熟练掌握了普通年金、预付年金和递延年金的原理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引导学生找寻案例,并运用原理分析

“货币时间价值”的案例比比皆是,为避免学生将复利和年金相混淆,课后要求学生自行分组、分工协作,搜集涉及年金、复利问题的案例。诸如父母购房时在有足够资金的情况下该如何抉择:一次性付款,还是分期付款?并结合所学知识,将完整的分析过程以多媒体形式展示并讲述给受众,以期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业务的钻研精神。

四、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货币时间价值”是分析财务管理案例的工具,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众多经济事例皆可运用货币时间价值原理分析,引导其牢固树立货币时间价值观念,为学习财务决策和资金运筹夯实基础,从而真正实现“导之以行”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志宏.财务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02.

管理学基本概念及原理范文第3篇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limitations in the traditional counselors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which have become "bottlenecks" influencing counselor selection, appointment,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work, the paper described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 of competence model, the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college counselor competence model in China, aiming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unsel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quality assessment mechanism.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胜任力模型

Key words: college counselors; competency; competency model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3-0237-02

0引言

看明日之社会,需看今日之高校。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后备力量。而在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保证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一个高校能否实现长足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的能力和素质。然而,辅导员究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素质,如何选拔高素质的辅导员。传统辅导员的选拔与绩效测评体系存在诸多局限性,已成为影响辅导员选拔、培养及考核的“瓶颈”。近年来,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学中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概念的提出和深入研究,科学客观地测评辅导员的能力素质成为可能,为选拔、培养和考核高校辅导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1胜任力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

胜任力,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哈佛大学著名的组织行为专家戴维・麦克利兰教授在其发表的文章中最早提出的。他从第一手材料入手,发掘出那些真正影响工作绩效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并将其提炼为胜任力,主张用评价胜任力来取代传统的智力测验[1]。所谓胜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优异成绩者所具备的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是有针对性的、动态的能力新概念,有着非常强的职业特征。

胜任力模型,又叫素质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或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需要具备的一系列胜任特征素质的组合。胜任力模型及其理论最初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1],最早为解决美国国务院选拔外交情报官员的难题而开发,其后很快得到进一步开发应用。它是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评价分析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公认的胜任力基本模型,是由Spencer等[2]提出的冰山模型,如图1。该模型认为,胜任力包括5大领域:知识与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与动机。其中,浮在“水面上”的知识与技能是基准性胜任能力,属于表层特征、外显要素,易于发现与评价;而沉在“水面下”的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和动机等其他要素是鉴别性胜任能力,属于深层特征,较难发现和测量,却是决定人们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

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基本原理是辨别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在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动机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收集和分析胜任特征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建立某岗位工作(角色)的胜任力模型构架,并开发出相应可操作性的人才管理体系,以用于人才的选拔、管理及绩效考核中。

与传统的人力资源评价分析方法相比,胜任力模型提炼了绩效优秀人员具备的核心素质,因而研究结果具有更好的工作绩效预测性,能更科学客观地测评研究对象的素质,更有效地为人才选拔、培训和考核,乃至为职业生涯规划、薪酬设计等提供参考依据。

2高校学辅导员能力素质模型的研究现状

高校辅导员是在我国高校中专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其基本任务是根据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我国对辅导员能力素质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1世纪初期高等教育界才开始注重,但这些研究[4-6]主要集中在辅导员应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我国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还鲜见于文献,而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纵观辅导员的研究和实践,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不足:

2.1 研究方法多采用定性描述方法,缺乏定量分析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多数研究仅对辅导员所具备的能力素质进行简单的描述,局限于探讨高校辅导员能力素质这样一些浅显层面的胜任力特征,而且缺乏具体量化指标,不能确定各能力素质的重要程度,研究结果的主观随意性较大,在实践应用方面可操作性不强。因此,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需引入定量分析方法,尝试引入胜任模型的研究方法,对其核心胜任特征进行探究。

2.2 研究涉及高校辅导员的测评指标要素不够系统全面,且彼此之间不一致各研究者对辅导员所需具备的能力素质看法各不相同,如张氏等[6]认为辅导员的能力素质包括政治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理论知识、身心素质、业务能力;吴氏[5]则认为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艺术修养、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表达能力是辅导员必备的能力素质;李氏[4]则完全没有提到身心素质。因而,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并规范高校辅导员的绩效测评指标体系。

由于这类研究的局限性,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各高校在选拔和考核辅导员的标准方面也难免存在一些缺陷:一是对辅导员的能力素质评价过于简单抽象,不够全面,测评指标要素仅有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职业技能等几个一级指标维度,缺乏细化的二级指标要素,可操作性差。二是重辅导员职业技能素养的测评,忽视其心理素质、人格魅力等个性特征的重要影响。三是测评指标体系过于粗疏、笼统,测评结果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难以保证。四是重辅导员的外显特征和行为的考察,忽视难于测量的核心动机、特质等内隐特征和行为的测评,对其发展潜能和工作绩效的预测性较差。

3高校学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应用前景

3.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辅导员的选拔与聘任当今,各大高校人才选拔的重点已从满足空缺职位的人员需要逐步转变为识别、吸引那些能够帮助高校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高素质潜能人才。因此,在人才选拔与配置的过程中,对备选人员进行全面、科学的甄选与素质测评至关重要。

由于传统选拔方法一般比较侧重考察备选人员的知识、技能等外显特征,忽视难于测量的核心动机和特质等深层次特征,因此,挑选的人员不一定具备辅导员所需要的深层次的胜任特征,而要想改变一个人的深层特征却又不是依靠简单的培训可以解决的问题,这对于一个高校的长远发展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运用胜任力模型的方法从高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及绩效优秀辅导员所应具备胜任特征的双重角度出发,全面考察备选人员的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科学的预测候选人员将来的工作绩效,提高了甄选人员的质量,最大程度的优化辅导员梯队结构。

3.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辅导员的绩效考评胜任力模型的前提就是确定区分绩效优秀与绩效一般的指标,以此为基础而确立的绩效考核指标,是经过科学论证并且系统化的绩效考核体系,体现了绩效考核的精髓,真实地反映考核对象的综合工作表现。在运用胜任力模型在对辅导员进行绩效评估时,主管部门应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完成情况和辅导员胜任力的发展等方面来进行,系统全面地考核辅导员的工作绩效。通过考核,促使辅导员不断提升自己的胜任力,从而带领整个梯队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

3.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基于胜任力模型设计的培训,是对辅导员进行特定角色的关键胜任特征的培训,培训的目的是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取得高绩效的能力素质,提高个人及组织核心竞争力,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个人职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通过分析辅导员所具备的能力素质与当前或以后个人发展的潜在需要,确定培训内容,尤其要注重鉴别性胜任能力的培训。我国也有学者提出结合胜任力特征的分类分别进行基准性胜任特征和鉴别性胜任特征两种方法的培训。可见,基于胜任力的培训兼顾了组织和个人两者的共同需要,是一个双赢的模式。

4结语

构建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对建立科学合理的辅导员的选拔与绩效评价体系及高校的长足稳定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国内的胜任力模型研究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科学的体系,研究结论比较抽象和概念化,可操作性较差,而且以企业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研究居多,研究对象的范围尚待扩展。迄今为止,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多为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等浅层次研究,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另外,胜任力测评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评价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相互佐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研究。

参考文献:

[1]McClelland 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4.

[2]Spencer L M,Spencer S M.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American John Wiley Sons Inc,1993:222-226.

[3]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05.

[4]李小波.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其职业素质要求[J].内江科技,2008(3):98,153.

管理学基本概念及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对分课堂;MATLAB软件;数学实验;数学建模

一、目前我国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伴随改革的浪潮,高等数学教学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课程改革、授课方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到以综合成绩评价学生成绩的考试方式,使数学教学水平普遍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由于课程的特点,目前高等数学教学大部分仍以教师课堂主讲,学生以掌握数学原理、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常见学生对数学原理、公式数学感到枯燥、抽象、难理解现象,社会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越来越高.给数学教育者提出严峻的问题,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应用数学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不再适应时展要求,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并不是否定教师作用.教育心理学上的建构主义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同样主动、具有潜能和反思能力的行动者,他们在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构建新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知识的关系、知识与知识的关系等.

(一)写与高等数学教学大纲同步的数学实验大纲

我们编写了与教材同步的数学实验大纲,弱化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传统的讲课方式,突出了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内容也做了改革,减少理论课时,增加了数学软件MATLAB的教学内容,扩容了实践应用问题,引入了数学建模思想.突出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数学实验大纲设计,把数学建模思想、考研大纲,分段、有步骤地贯穿到实验中,即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原理的掌握,又利于学生通过数学实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有兴趣掌握更深的数学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数学理论水平.

教学大纲的改革,把原有的四门课MATLAB基础、考研辅导、数学实验、数学建模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了总课时,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效果更佳,学生愿意通过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学习数学,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高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新的教学大纲,突出实验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学生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编写程序,在计算机上验证、实现,提交完整的数学实验报告.与传统的课后作业相比较,新编大纲提高了学生综合的数学素质水平.

新的教学大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数学软件、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精通理论擅于实践,才能提高授课水平,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学改革对数学教师的素质要求,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数学教师教学要求.教师也只有不断学习,拓宽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的技术,新的教学方法、理念,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进步,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精心编制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心理学认为,知识的掌握过程包括理解、巩固与应用.理解是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巩固是知识再认识和重现,知识理解和巩固是知识应用的前提,知识的应用是使知识理解和巩固得到检验和发展.是掌握知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数学软件MATLAB是目前应用广泛、功能强大且易学易懂的一门数学软件.上机操作灵活,显示效果好,合理使用软件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原理的理解,利于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提供了展示与检验解决问题的一个手段.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多次反复调整、验证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直至选择一个自己满意的答案.

根据新编数学实验大纲要求,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内容.通过上机实验,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形象思维,帮助学生理解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理论内容;编写程序代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程序设计能力;上机操作、验证方案,提高学生上机操作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一举多得.

根据学生数学基础不同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分层次设计实验内容.C层次基本要求理解数学原理、基本方法,掌握相应的MATLAB操作指令、方法,在计算机上完成操作并实现显示结果.B层次是相应原理的实际应用,简单综合应用题,编写程序,提出一种或多种的解决方案,实现操作过程,提交数学实验报告.A层次根据所学的原理,结合数学建模思想,精选涉及工程类、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种相关方面的实际案例,建立数学模型,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三个层次,理论学习要求不断提高,实际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题材更加广泛,灵活性越来越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专业及兴趣,有针对性选择所学习的内容,学生也可以提交因感而发的、有兴趣的实际问题,供大家学习、讨论,求得满意答案.

教师在授课期间,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灵活增加或减少实验题目,及时调整学生学习的心理,注意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始终保持他们积极向上的主动学习心态.

(三)因材施教,多种教学方法并举

传统的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学习的方法,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进而产生厌学的情绪.我们根据数学实验课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改革,在教学中尝试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乐于表现和勇于提出问题.根据数学实验课的特点,我们主要采纳分层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及对分课堂教学法三种教学法.

让每一位受教育者掌握数学思想、服务于实践是高等数学教育的宗旨.根据学生数学基础不同的特点,我们采纳分层教学法,教学内容、编程、实际应用等均成阶梯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学习,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与感悟.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收获,有成就感,激发了每一个个体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愿意学习数学的意向,为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与数学实验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是一致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污水处理问题”项目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处理,学生通过理解极限的概念,学习MATLAB的符号运算及符号极限的求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利用极限理论,建立数学模型,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MATLAB在计算机实施、验证.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学生成为“导演”,教师变为“演员”,实现了师生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由于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学习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数学实验课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近几年新兴的对分课堂教学法,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新提出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发挥学生个体学习的主动性,其核心思想就是先v后学,课室时间老师、学生各自占有一半.老师主讲常微分方程基本概念及求解方法,布置作业“飞机安全着陆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每小组4人左右,首先是组内讨论,理解常微分方程的概念及不同类型解题方法,掌握MATLAB求微分方程的符号解和数值解的方法,根据作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各小组选出代表参加班级讨论,提出疑惑、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这一代表性问题,用极限思想、积分理论、微分方程求解方法解释,通过MATLAB软件编程在计算机上实现,指出三种方案的优劣,选择最优方案.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外,通过学生之间的商讨,起到相互帮助,互相学习的效果.尤其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大家讨论的思路更广泛,学习之间的思维活跃程度更大,学生收获更大.

(四)考核方法的改革

改革学生的评价体系,抛弃传统的一张试卷评定成绩的方式,强调过程考核与试卷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的阶段,课堂表现、实践考核与理论考核各占不同的比例,结合学生在各个阶段中所取得的不同成绩而定,极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相信只要努力,各个时间段的学习,都有取得优秀成绩的机会,成绩不是单纯的由一张期末试卷而决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注重过程学习的潜能.

三、结束语

通过教学改革,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睡觉、玩手机学生明显见少,学生积极主动提问题的多了,作业质量明显提高.参加教学改革试验班学生的期末成绩,明显地高于普通班学生成绩.整体平均分高于10%,80分~60分这个区间分数学生人数,超过普通班的15%,不及格人数明显减少.数学考研成绩达到国家录取线比率提高了5%,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各类奖项均有获奖.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知识面及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校各个方面管理理念及方法,同步提出了挑战,面对各方面阻力,教师工作上、思想上压力比较大.少数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讲授方法,教学过程中的掌控能力、学生学习效果考核期限、方法,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学生则反映出数学实践难度大,数学软件掌握不全面,致使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改革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研究数学实验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德平,赵维加,管殿柱,等.MATLAB基础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陈恩水,王峰.数学建模与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方影,孙庆文.高等数学与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章栋恩,马玉兰,徐美萍,李双.MATLAB高等数学实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5]王涛,常思浩,数学模型与实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管理学基本概念及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教学改革;PDCA循环;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专业是融合管理学、经济学、工程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型的新兴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而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了解物流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掌握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物流的基本环节。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和听课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本文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一些有效改革尝试,在教学中运用全面质量管理(TQC)中的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进行的教学改革。

一、PDCA循环理论概述

PDCA循环的基本含义是工作之前先制定一个计划,然后将计划付诸实施,再对实施情况及结果进行检查、总结和处理,由此循环往复。它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由“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找出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针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质量改进的计划和措施,根据计划要求,检查执行情况;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把效果好的措施纳入技术、管理、工作等各项标准中;找出遗留的问题并将其转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予以解决等八个步骤组成。

二、PDCA循环在教学改革中的具体运用

1.计划阶段——备课

教师要备好一堂课,既要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又要根据专业教学大纲及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有计划的安排课堂内容及编写教案。对于本科生,有一部分学生还想继续深造考研,一部分同学想尽早的踏入社会,所以根据不同的学生教师们要因材施教,对想考研的同学较多的注重知识的深度与细节,而对那些想尽早就业的同学应更注重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如何让知识更好的与实践现结合。每年都有数十万的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如何让自己的学生从中脱颖而出,创新案例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还有物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案例教学模式也应进行不断的改革,目的就是给同学们营造一个与现实相近的情景,让学生学会假如身处此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当学生遇到某种突发状况,如果你是决策者该怎样考虑问题,如果只是一个参与者又要怎样考虑问题。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手忙脚乱的尴尬局面,还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与动脑的能力。在充分分析过问题之后做一个计划,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做好计划在PDCA循环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好的教学计划可以做到对症下药,即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2.计划实施阶段——上课

按照事先拟定好的教学计划,教师课堂上首先要指出案例教学的目的、方法与程序。并根据案例涉及到的专业知识,点出重点,提醒同学们注意,并在同学们分析案例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围绕正确的目标积极独立的思考大胆的交流。例如一节课涉及电瓶叉车的构成和系统布置的基本原理。教师要将学生分成几组,并分配任务,让他们根据不同的任务进行讨论,并使其阐明自己的看法。这样师生互动的方法是使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由于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不仅融合了大量的理论概念和基本知识,也存在大量的基本技能内容。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层面,必须深入发掘课程知识中的技能内容。尽量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技能练习,只谈内容而不讲究实践就犹如纸上谈兵,谈再多都是无用功。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事半功倍。教师应针对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讲解。最后进行分析和总结,避免学生在下次的实践中出现同样的问题,增强学生们的记忆和专业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与能力为目标,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能力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3.检查阶段

此阶段的目的是检查实施预定计划后的效果,查找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找出导致不足的因素并就这些因素找出合理的方法解决此问题,此阶段可以通过评价与验证来完成。检验,不仅是指教学计划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还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面部表情,若学生表情呆滞,说明教师的上课质量有问题,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是讲述的内容有难度,学生理解有障碍。若学生的反应热烈,说明教师讲述的内容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讲课的方式受学生欢迎。当然对教学计划的检查是主要的,这样才能找到教学中的缺陷,进行深刻的反省,然后提升。找到好的方法运用到下次的教学中,长此以往不断循环,使教学质量得到不断的优化。

4.思考与总结处理阶段

这个阶段是PDCA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但绝对不是可以忽略的阶段。通过在课堂中不断运用PDCA循环,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进行分析,思考,解决问题。教学管理没有完美的模式,却有许多有效的方法。PDCA循环主要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解决当前教育改革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将PDCA循环的原理理念运用于教学改革也是将管理科学与教学改革有机统一结合的体现。

在教学改革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等步骤对教学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PDCA循环系统正是涵盖了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三个环节,以“滚雪球”的方式不断创新的实现教育改革的不断革新,使教学质量有一个质的提高。

PDCA循环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每经历一个PDCA循环后,都是对现行教学方法的一个自检,然后再根据反馈回来的情况,设定一个新的改善目标。在设定目标时要综合考虑主客观条件,解决问题的难度和可行性。只要将PDCA循环合理的应用于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会在周而复始的循环中不断完善成熟,教学质量也会随之不断改进和提高,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通过此种教育改革,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的兴趣更加浓厚了。积极参与的热情也大大增强了,大多数同学现在都能主动查找资料,提前预习,自己独立思考问题。

(2)通过PDCA循环模式,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系统的综合应用。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让小组成员独立解决问题并讲解时充分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该方法的运用,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我们的学生不爱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互动,所以老师要积极引导。

【参考文献】

[1] 焦莎莎,李兴洲,李少武. PDCA循环应用于临床路径管理的实践[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