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立春的民俗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耕播种,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立春节令的民俗活动,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立春节令的民俗活动迎春
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此时虽依然春寒料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所以古人重视立春,有迎春之仪。 [33]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以及“龟子报春”、“铜鼓驱疫”等,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打牛等活动。。其他一些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糊春牛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打春牛
鞭春即打春牛,亦称“鞭春牛”“鞭土牛”,立春日将泥塑春牛打碎,这是农耕文明时代的遗风。通过打春牛之俗,提醒农人,春天已到,应该不违农时,及时播种谷物,祈愿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鞭春之俗与祈求丰收相关,是一项较为古老之节俗[33]。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迎春为了迎春,先在县城郊区选择一片风水好地,搭起“春棚”准备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于集中人群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打春牛,又称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不同地区迎春牛均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咬春
立春日时令饮食是作春饼、赠春盘、食春菜等饮食之俗,以迎春、庆春。春饼是立春日典型的时令食品,从魏晋南朝时代起,人们迎春食春饼。《荆楚岁时记》载:“立春之日,亲朋会宴,啗秦饼、生菜,帖‘宜春’二字。”春饼是一种薄面饼,取生菜、果品、饼、糖等置于盘中,取迎新之意,时称“春盘”,也可赠送亲友品尝。
踏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立春祭
在主要的古老传统节日,拜神祭祖庆典是做节的一大主题,任何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均具有浓厚的节日祭祀的色彩,并具有一套或简单、或繁复的祭祀礼仪。立春祭是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立春祭活动内容包括祭春神(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亦称芒神)、太岁、土地等众神,还有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等活动。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从传统的干支纪元规则上来讲,立春之时就是新旧太岁进行交接之时。太岁神对应六十甲子,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拜太岁是中国民间一种化煞消灾、祈福纳吉的古老传统习俗。
立春的其他习俗1.春祠荐新祭祖的习俗传至后世变为阴历正月的祭祖活动,有的地方在初一以后几天不扫除屋宅,即是担心触犯了回家过年受享的祖魂。
有的地方在初一不准倒垃圾又是从后一习俗衍生出来。
2.古代在立春日举行的籍田礼,籍田的内容包涵有对地母的祈求。
在籍田仪式后聚饮,这是后世“团拜”和“贺年”的一种雏型的仪俗。
3.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
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4.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5.立春这天,民间艺人会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各户,谓之“送春”。
也有的地方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
立春的饮食介绍春盘:春盘是立春饮食风俗之一,主要是蔬菜取生菜瓜果饼糖放盘中为春盘(或拼成盘)馈送亲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盘里主要有:果品、蔬菜、糖果、饼、饵五种。蔬菜主要有:豆芽、萝卜、韭菜、菠菜、生菜、豆子、鸡蛋、土豆丝。杜甫《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田艾籺:田艾籺是春季常见的时令食品。在开春时节,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正是春耕的田野上田艾生长的全盛时期,田艾约10厘米高,叶子是粉绿色的,花朵白中间绿,全身长满绒毛。据《食物本草》里介绍,田艾具有祛湿,暖胃,清肠等功效。田艾籺也是拜神的节令贡品,祈祷风调雨顺。
春饼: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宋《岁时广记》引唐《四时宝镜》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
春卷(春蚕):《岁时广记》:“京师富贵人家造面蚕,名曰‘探官蚕’。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称‘探春蚕’。”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申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二十四节气”(twenty-four solar terms)就是我国古人概括总结出的一套天文气象历法。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一种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补充历法,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距今有二千七百多年了,却仍在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生活。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围绕太阳运行情况来进行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因此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划分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古人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日月运行的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的相互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表明了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到了西汉时期《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但却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来划分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从“春分”点(黄经0°,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运行一周(360°)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即为24个节气。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因此二十四节气每年在阳历中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在每月的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每月的8日、23日前后。
二、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含义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立”即开始的意思,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变化,是一年四个季节的开始,这样就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把它编成节气歌,歌诀如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三、二十四节气的现实意义
1.民俗文化的有效载体
“寒食春过半,花浓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国,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地域广阔,各地因气候、地理和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一个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景象。我国的民俗文化,在整体保持中华特色的同时,各地各民族又有着极大的差异性,有关的国际专家认为,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文化多样性的国度,中国传统民俗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每一节气因地区的不同,都会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从傣家新年的泼水,到黄河流域的清明禁火,从古代的帝王之家的迎春大典,到每一地每一族不同风俗的婚丧嫁娶,无不浸透着古朴的民风。在我国总结民俗活动的谚语更是多的不胜枚举,像“冬至饺子,夏至面”、“清明风筝谷雨花”等,都是非常恰当的总结。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又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清”表示百草发芽,“明”表示春光明媚。“清明”表示春末时节气候渐暖,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在气象上的应用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在每年的每一个节气到来之日,都会进行这一方面的气象与传统知识的普及。无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二十四节气在我国气象上的指导意义都不会降低。从中可以看出,有的表明季节,有的表明温度、降雨、露、霜等气候。
反映四季转换的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反映日照长短的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直接反映温度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直接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3.在农事活动上的应用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在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谷雨节气,雨生百谷,故名“谷雨”。许多作物在此节气前后即开始种植。常言道:“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芒种节气,“芒”是指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开始收割;“种”是指晚谷、黍、稷等作物开始播种,正是最忙碌的农事季节。
虽然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我国各地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利用二十四节气,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如二十四节气农事歌就有“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等。
四、二十四节气申遗的重要意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从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来看,二十四节气完全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要求。
1.传统文化的有续继承
二十四节气将天文、物候、农事完美结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所沿用,至今仍在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生活,二十四节气与时光相伴时刻关照着我们,关照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衍。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将其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2.传统文化的有力保护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国粹,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二十四节气,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走向世界的有力保障
客家民间艺术渗透了强烈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意识,从而使其审美创造具有鲜明的特征,这种特征是与客家民间艺术的文化背景相一致的,与客家文化和审美意识是一脉相承的。正如“吉祥”在我国从古到今就是福瑞喜庆、事事如意的代名词。客家民间艺术里,客家人把“吉祥”作为一种特定的观念符号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浇灌其中,同时诉诸于视觉的表现形式。它寄托着客家人的祈福、趋吉、避祸的精神诉求,造型上或是祈求子孙繁衍长寿,或是对荣华富贵的期盼,或是对驱邪、纳吉的愿望。因此,纳吉求福成了客家民间艺术创作恒常的主题,吉祥图形造型、图案纹样、色彩等,成为地道的民间文化观念的象征性寓意符号,在客家民间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唐家路先生在《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中指出:“不论民间艺术或宫廷艺术、文人艺术,其表现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出现过以吉祥内涵为主题的艺术形式,尤其是民间艺术,吉祥主题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要内容。”客家吉祥艺术的创作观念源自民众普遍而持久的求吉心理,客家人强韧永恒的生存要求及祈福消灾的意愿使得客家民间艺术在吉祥的意识形态里有了丰富的特征。这种丰富的艺术形态具体表现在吉祥艺术样式的多样性,题材内容的多样性,生活实践的多样性,以及材料技艺的多样性,它为客家民间艺术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原动力。通过装饰重组,将素材加以主观化、理想化,体现了纹必有意、意必吉祥,并以视觉的审美形式蕴涵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如花瓶与如意组合纹饰“瓶”与“平”同音,如意是佛具,在瓶中插如意寓意“平安如意”;寿字写成圆形篆体,周围五只蝙蝠排列纹样装饰,蝠与福同音,寿为五福之首,“五福捧寿”寓意多福多寿等等,均以寓意、谐音、借喻、象征等形式表现,由此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对丰收、长寿、子孙繁衍昌盛等美好生活的展望。我们应该意识到民间艺术作为一种赋予人们生活世界以物质化形式与秩序的艺术,是民众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吉庆迎祥题材、图案、与造型常频繁出现于客家人的建筑装饰、宅居陈设、雕花木器、砖雕瓷绘、穿戴服饰等艺术形式中,如大吉大利、吉庆有余、福如东海、丹凤朝阳、五福临门、吉庆有余等等。吕品田先生在《中国民间美术观念》中谈到:“中国民间美术存在着三个恒常的主题,即希望宗族门姓传承延续,家眷亲属增寿延年;盼求日常生活丰衣足食,门第居位显赫高贵;祈求社稷农事免灾无害,家人牲畜平安无事。”这三个主题指出了中国民间趋利乞吉的审美功利性的艺术特点,围绕着这三个主题形成了一系列的吉祥图案,它所蕴涵的含义在本民族中得到认可,就成为隐含一定文化价值的吉祥艺术,在经过长期的演变后,用固定的艺术造型方式传承下来。如闽西宁化集音乐、舞蹈、美术、剪纸、灯光、装潢、竹木工艺制作等多种民间艺术于一体的灯彩表演,在宁化客家方言中,“灯彩”与“丁财”谐音,隐喻“添丁发财”,舞灯彩有祝愿人财两旺,庆贺吉祥之意。但由于吉祥艺术观念性极强的艺术特点和象征性,他的创作直接来源于民众生活,因此在婚丧嫁娶、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等生活情境以及生产活动中,成为动态的文化过程。客家民间艺术中擅长运用表号、谐音、象征等手法,将祈福纳祥的寓意巧妙含蓄地转化为意象符号,形成一些固定的意象符号的寓意造型,融入服饰、雕刻、陶瓷、编扎、舞蹈、音乐及传统生产工具等等。如在客家民居建筑中柱、梁、门、窗、栏杆、屋檐、斗拱、屏风、神盒、香案等处画喜鹊立于梅花枝头谐音“喜(喜鹊)上眉(梅花)梢”,葡萄、莲蓬寓意多子,虎寓辟邪、护生,桃象征长寿,五毒用于祛病消灾等,都是客家人渴望幸福生活、趋吉避凶的情感寄托和表达。在客家民间艺术里,客家服饰及其装饰物,如服装、鞋帽、织锦、刺绣和首饰、佩饰、绳结等装饰品上往往可以看到象征美好富贵的龙、凤、鹤,象征多子多孙的石榴、鱼、蛙、葫芦,象征镇宅辟邪的虎、豹等凶猛之兽,这些都被赋予了特定的吉祥文化内涵。
二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
民俗活动是客家民间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之源,它为客家民间艺术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客家人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不仅有了民俗文化的生成,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客家民间艺术。作为历史与文化范畴的客家民间艺术,与客家民俗交织一体,即丰富了民俗活动的内容,加强了民俗活动的情境,同时也将客家文化的性质特征以形象展现。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作为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南方六大民系之一,客家人一方面延续了中原儒家文化影响的民俗观念。如生活习俗、生产习俗、信仰习俗、占卦习俗、岁时习俗等;另一方面融合了迁居地畲、瑶等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系而又富有地域之养和特色之美的民俗风情,如石城的灯彩、上犹的九狮拜象、坎市的打新婚、湖坑的作大福、五华的竹马舞等。客家民间艺术创作多源于民俗活动,在题材选择和造型形式上受到客家各种约定俗成的民俗系列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民俗的直接承传转述,这种制约同时又是形成客家造型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年画、门神、窗花、灯笼、龙灯等诸多的艺术形式里,民俗内容及样式大都源自现实或精神的功利要求及民俗活动,随着历史的演化及其整合,就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客家民间艺术。如闽西古镇抚市的“走古事”,这一民间具有浓厚的娱玩教化性艺术,又称“走故事”,比过春节还隆重,在元宵节举行,以历代人物、传说故事以及现实生活为情节,装扮成古事棚,由青壮年抬着游走于大街小巷,其阵容强大,节目丰富,表演精彩,形象可人。“走古事”除了预兆文运亨通,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还稚拙朴实而真实地表现客家人的感悟和追求。无论是客家民间造物艺术、客家民俗表演艺术,还是客家民间语言艺术,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客家民俗活动,其内容与形式又充分反映了民间风俗的各种事象,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一定的民俗文化观念,使民俗活动更具有文化内涵。作为传承客家民俗的艺术载体,客家民间艺术是客家民俗物化的视觉形象,是客家民俗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和传播手段,承载着客家人的民俗观念及造物思想,在客家民俗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张道一先生在《论民艺与民俗》中有一段精辟的言论:“民间艺术是艺术的一部分,是艺术的本体,然而民俗艺术却不是民俗所必然,只是艺术的一种题材,表现、反映了民俗而已。就像绘画表现了战争,不能说绘画就是军事;雕塑表现了运动,不能说雕塑就是体育。艺术表现了某种风俗,有助于这一风俗的传播和发扬,但就其本质而言,并非就是民俗。”民俗文化从萌芽到成熟,历经朝代的兴废而能延续至今,除了拥有广大民众为其推传,其重要原因还与其在民间艺术中的广泛应用有关。毋庸置疑,客家民间艺术已成为客家节日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点在客家人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宗教仪式、婚丧嫁娶、游艺活动的民俗活动中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正月春节是客家人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包括腊八、小年、除夕守岁、立春、十五灯节等众多节日在内的这段时间,围绕着春节展开艺术创作的旺季,“小年”祭灶时用灶君像、纸马、神盒门帘来祭灶,除夕时要“上红”贴联、红纸、门钱、门神和财神画,连同春节期间的丰富多样游艺活动,如舞狮、舞龙、擂大鼓、闹古事、“十番”演奏、木偶戏等,都离不开客家民间艺术参与。在客家民俗文化的生成和发展过程里,客家民间艺术中保留着许多古老习俗,许多远古民俗在客家民间艺术作品中得以流传,因而客家民间艺术可以看成是客家民俗文化的呈现载体,它为传统客家民俗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客家民间艺术是异彩纷呈的,不仅因为它是客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于渗透于客家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是客家文化的物化形式和形象载体,涵盖了社会、文化等诸多的元素。这是一代代客家人不断延续和积累的艺术,它的创作不是简单的制作,还要在制作时使人感到作品所蕴含的文化,这就是有文化的客家民间艺术,凝聚着客家人的情感和智慧。但事实上,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经济的转型,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现代与传统思想的裂痕,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客家民间艺术的原生态。不容置疑的是文化是民间艺术之根,已获得大多数人的体认,客家民间艺术的本源文化未被破坏,反而实现了双重超越,在具体的艺术实践和美学追求上吸取和消化了本土文化以外健康而有益的东西。
三总结
如果说人们对于即将离去的生肖鼠持有“既讨厌又羡慕,既憎恶又喜欢,既想斩尽杀绝之,又想借助其威力”的矛盾心态,对于牛则几乎是一致地赞美和怜惜。人们赞扬它勤勤恳恳,坚韧不拔,任劳任怨。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曾为它写下“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濡濡。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身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皖彼天上星,空名岂余匹”的《耕牛》诗篇;南宋宰相、民族英雄李纲更留下“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的千古名句;“牛是农家宝,耕田少不了”,一句农谚高度肯定了牛的重要性;而一首流传于中原一带的童谣唱道,“青草地,细水流,一个老头儿去放牛,他养牛,为耕地,大囤小囤满粮食,一个牛,喂得饱,一顷地,耕得好,耕地好,一家吃饭都有了,老牛他不白吃草”,字里行间也充溢着对牛的感激情谊。
运输犁田的动力
人们赞美牛怜爱牛,当然不是无缘无故,实是因为牛以其气力和血肉之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家,中华文明的形成是在农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完成的。而农业的充分发展离不开对牛耕技术的应用。能挽犁耕地使得原来仅靠人力难以做到的深翻土地、精耕细作成为现实,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促进了手工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难怪有人说,牛耕的发明和推广,在农业史上是划时代的大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里程碑。直到21世纪的今天,用牛耕田的现象还偶有所见。然而牛的用途绝不止于耕田,它拉车运输,有陆地之舟的美称,它的肉和奶是富含营养的优质食品,它的皮可以做船做衣服鞋帽,它的毛可以打绳子擀,毡毯,甚至它的粪便也是很不错的燃料。牛就是这样满足着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需要。
祭祀祈福的祭品
不仅如此,牛很早就被用于祭祀、宴请、婚丧等各种礼仪场合。《周官》中说“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待政令,祭祀供享牛求牛;宾客供膳牛;军事供犒牛;丧事供奠牛……”
直到现在,在许多民间礼仪场合,我们还能看见牛的影踪。比如成年礼是为促成一个人从少不谙事的童年到负有责任、享有社会权利的成年人的顺利转变而举行的仪式。在云南永胜一带的普米族那里,当孩子13岁时就要为他举行成年礼了。仪式通常在火塘边举行,由孩子的母亲或舅舅主持。届时要向祖先祷告,祭神,为孩子换上新衣,并煮一锅牛骨头汤让孩子和参加仪式的亲朋好友共享,认为该汤“贴骨至亲”,团结兴旺。
浙江一带则流行以健牛犊为陪嫁品的婚俗。送亲之前,先挑选一头健牛犊,并为其披红挂彩,新娘上轿后,新郎就牵着它在最前面踏路开道,认为可以驱灾避邪,平安吉祥。
在贵州大方县苗族的丧葬仪式中,牛也是不可或缺之物。“背牛腿”是丧事程序接近尾声的一个重要环节。黎明时分,孝家把姑妈娘舅以及亲朋好友送来的牛牵到戛场,鸣炮三响,总管给姑妈斟上酒,并请姑妈娘舅打牛,姑妈娘舅谦让后,总管便请其他人打牛。待牛被杀死,剥开牛皮,剖开牛肚,将肚上的碎,油取下蒙在鼓上,将牛峰和牛腿砍下。若死者是女的,牛峰由娘舅家背走,牛腿由姑妈家背走。若死者是男的,则相反。总管将牛峰和牛腿摆在灵堂前,对姑妈和娘舅唱述牛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唱毕,姑妈和娘舅会把所得的牛峰和牛腿割成许多小块,分给前来祭奠的亲朋好友,叫作“断情肉”,意即老人去了再也不能回来,以老人的情面所得的肉是最后一次了。
又在我国一些民族那里,还有椎牛的习俗。据《中国风俗辞典》载,椎牛也叫吃牛,是流行于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和湘西一带的民间祭祀活动。人们往往为了消除重灾大难或求子求福请巫师来许下“椎牛”之愿,等有效验后再还愿。届时,主人选好水牛和黄牯牛各一头。巫师来家把牛“交给”鬼,并祝告先将水牛交奉,秋收后再奉祭黄牛。第二天选好场地,立一根桩,把牛拉来拴在桩上,主人以酒肉香纸向牛行三跪九叩的祭礼。巫师念咒,主人的舅子即拿梭镖假刺牛,然后交给青年小伙子把牛刺死,分割牛肉,尔后聚餐欢庆。虽然这样的习俗看起来有些残忍,但是在俗民的心里,只有牛能够负得起联络亲情的责任,也只有牛才能担得起消灾求福的重托。
神话传说的载体
中华民族是知道感恩的民族,牛在日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礼仪中的重要作用,使得人们对它充满了感激之情。不仅像王安石、李纲那样用美丽的语言和诗歌赞美它,而且在传说故事中将它塑造成乐于助人、有情有义的感人形象。
牛郎织女传说中的老牛早已为人知晓,是它告诉了牛郎织女下凡洗澡的消息,并帮助他娶了织女为妻。后来又是它告诉牛郎将自己的皮剥下来穿在身上,牛郎才得以飞上天空与织女相见,其行侠仗义固不用多说。下面这则传说里的小牛,更以其孝心孝行打动了人心,赢得了世人的赞誉。明朝年间,有个叫赵五的屠户买了一头母牛和她的牛犊。某天正准备将母牛杀掉时,忽听门外有人喊,便放下刀去开门,却并无人来。他返身回来,只见牛犊跪对着母牛垂泪,屠刀却不知哪里去了。赵五心存疑惑,打起小牛,发现刀就压在它的身下。当赵五捡起屠刀,发现小牛泪如泉涌,对着母牛哀鸣不已。此情此景令赵五顿生怜悯之心,他放下屠刀,牵母牛和小牛到三清阁出家修道。到了三清阁,母牛渴了,小牛竟角抵舌舔石崖,穿石成井,泉水涌出,母牛喝上甘泉。此泉被称为孝牛泉,就座落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公园真武殿后的罗汉岩下。在仡佬族的一则传说里,牛又成了救命的恩人。话说在很久以前,某山寨在一次反抗统治者的斗争中失利,眼看就要寨破人,亡,突然一头老牛衔住寨头衣服,把他引往通向山后的山洞。寨头于是率领全寨人从洞中撤到后山,成功躲过一劫。
在一些创世神话中,牛还被塑造成宇宙万物的化生者。比如《奥色密色》是哈尼族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较完整的一部神话史诗,其中就提到牛的各个部位被拿来做成天地万物。它的左眼做太阳,右眼做月亮,肋骨做梯田,牙齿做星星,肉做土地,角做打雷工具,舌做闪电,毛做树木花草,血做江河,肚做龙潭,肺做雾,泪做雨水,喘息做风声。天地万物是人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而人们让这一切都由牛化成,岂不蕴含着对它的一片深情?
世人喜耕牛
自古至今,人们一直对牛爱护有加。我国传统社会,“国之大祀,惟祀与戎”,政府非常重视对天地山川等各种神灵的祭祀,但是规定只有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才能以牛为牺牲,称作“太牢”。为了保护牛,政府还不时颁布禁屠令,要求人们不得对牛进行宰杀。民间则创造种种仪式以表达
对牛的情义,比如正月十六跑百病是颇为流行的一项习俗活动,在一些地方,跑百病时要带上牛一起跑。又在清明节,山东一带有“饭牛”的做法,这天一定要给牛吃顿好的。更为重要的是许多地区和民族那里都设有专门的牛日或“牛王节”,以示礼敬。
夏历的正月初五相传是汉族的牛生日,这天,人们不仅看天气的阴晴占卜当年养牛的兴衰(天晴,主育;天阴,主灾),而且对牛十分优待,喂它好吃的,不让它干活,不鞭打它,更禁止宰杀。壮族的牛王节也叫牛魂节、开秧节,流行于广西靖西、那坡、德保、天等、大新一带。时间因地而异,一般在夏历的四月初八,也有在五月初七、六月初六或七月初七举行的。届时家家把牛栏打扫干净,撒上石灰。姑娘们会把牛牵到河边洗涮,并用艾叶水加少许米酒浇牛身,以除虱、压惊、定魂。也有的地方,清早由小孩牵牛到山岗、牧场,让牛自在度过生日。这天各家会杀鸡宰鸭,蒸五色糯米饭,全家围桌而坐。由家长牵牛绕桌一周后,喂以糯米饭,配甜酒、鸡蛋汤或绿豆汤,还要喂以糍粑,以酬其耕作之劳。节日期间,对耕牛要解缰卸轭,免除劳役。仡佬族的牛王节,也叫牛神节、敬牛王菩萨或祭牛王,流行于贵州遵义、仁怀、镇宁一带,每年夏历十月初一举行。这天要让牛休息,并喂以最好的饲料,还要做两个糯米粑粑分别挂在牛的两角上,并将牛牵到池塘、水田或溪边,让牛从水中照见自己的影子,后将粑粑取下喂牛,称作“给牛作寿”。有的地方还要放鞭炮,给牛披红挂绿,以示庆贺。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苗民那里,牛王节也在夏历的十月初一。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鸡,打粑粑,并备好香楮、酒、鸡肉等在牛棚边祭祀牛王。这天让牛休息,清早要用米粑或糯米饭搅拌饲料喂牛,将两块粑粑挂在牛角上面,还要用酒抹牛鼻子以示慰劳。
哈尼族的牛节在五月初五,叫作“纽南南”。纽即水牛,南是歇气、休息的意思。纽南南也就是牛的休息日。有首《十二月风俗歌・纽南南》这样唱道:五月的好节是什么五月的好节是纽南南哈尼从田里牵回累瘦的水牛给它上山去闲闲地吃草忙过一年的春季大田里秧苗已经返青给大田穿上新衣的是哪个是金子银子一样的水牛
这天,哈尼人要杀鸡,采来紫泽兰草做成紫色糯米饭,供过祖先后,便取一点鸡肉,用汤拌糯米饭犒劳忙了一季累瘦了的水牛。从此,春耕生产结束,家家户户都把牛赶到远山上去放养。
牛兆祥瑞
总之,由于牛的贡献以及人对牛的情感和依赖,围绕牛在礼仪场合的使用以及对牛的感恩,人们形成了种种习俗活动,这构成了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当然,从民俗文化角度谈牛,除了上面所述内容,我们不能不说一下立春节迎春、鞭春和抢春等习俗活动。
立春,时在阳历的2月4日或5日,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至少在汉代它就发展成为一个节日,直到清末仍然盛行。在大约2000年的立春节日发展史上,春牛一直是个不可缺少的角色。春牛多为土制,称为土牛。后来也有以竹为骨糊纸而成的。根据清朝礼制规定,立春日前,各府州县要预先在东郊造好芒神和土牛。芒神和土牛的位置根据立春的时间来确定。如果立春在腊月十五后,芒神就处于牛肩的位置;若在正月初一后,芒神就处于牛腹的位置;若在正月十五后,芒神就处于牛膝的位置,通过这种安排来告诉老百姓农事的早晚。到了立春日,一大早,各州县的官员们就要到东郊去迎春,将芒神和土牛抬到衙门。届时往往陈鼓吹,演杂剧,沿途观看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迎春后,官员还要象征性地鞭牛“打春”,即拿着纸鞭鞭牛几下。打春时往往有说词,虽然各地不同,但多是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吉祥话,比如“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大人连升三级,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合属官民人等一体鞭春”等等。鞭春后,春牛往往真的被打碎。
由于当时的人们相信春牛有着可以主宰人间祸福的超自然力量,并希望借助这种力量,故而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做法,以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人丁兴旺、身体健康。比如迎春路上,人们会争相摸春牛、钻春牛,或者将装有豆子的口袋挂在牛角上,甚至朝春牛撒谷豆、芝麻或砂石等物,以为这样可以驱除水痘,消除麻疹。保佑儿童健康,并令庄稼丰收。又在春牛被打碎后,人们会争相抢取牛土或者预置在牛腹中的胡桃、柿饼、栗、枣、花生等物,称作“抢春”。回家后将土牛置于牛栏、猪圈、灶台等处,认为可令牛不生病,令猪壮如牛,令灶台不生虫蚁。更有无子嗣的人家抢了土牛尾,回家后压到被褥下,据说就会早生贵子。有的人家还会贴春牛图。春牛图上往往绘有春牛和芒神,并以春牛的语气写着这样几句话:“我是上方一春牛,千差万派我下遍地游,不食人间草和料,专吃散灾小鬼头。”现实中的牛可以挽犁可以拉车,却绝无“不食人间草和料,专吃散灾小鬼头”的高强本领,世人却在自己的民俗文化和生活中创造出一个具有此等高强本领的春牛出来,以满足对于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除了慨叹人类丰富的想象力,便只有归因于他们对牛的挚爱吧。
相关链接
有关牛的成语典故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南北朝时成的《荆楚岁时记》里有这么一段:“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缍。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这个神话传说作为千古佳话流传至今。“牛郎织女”多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老牛舐犊
《后汉书・杨彪传》载: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一主簿名叫杨修,聪明博学,智慧过人。曹操对杨修万分嫉恨,又因杨修是曹的对头袁术的外甥,怕以后会有后患,所以就借口杨修扰乱军心,把杨修杀了。杨修被杀,老父杨彪万分痛惜。一次,曹操问道:“你为什么瘦得这样厉害啊?”杨彪悲伤地说:“我像老牛舐犊一样爱我的儿子,现在小牛死了。我这老牛怎么能不瘦呢?”后来,人们以“老牛舐犊”来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的深挚感情。
牛刀小试
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牛刀”出自《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日‘割鸡焉用牛刀?’”牛刀,宰牛用的刀,比喻大才;小试,稍微用一下,含初步显一下身手的意思。“牛刀小试”比喻有本领的人初次任职,就已经表现
出才干。
庖丁解牛
《庄子・内篇・养生主》载:“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琦,砉然响然,奏刀瞻然,莫不中音。”“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士口。
吴牛喘月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一言语》:“臣犹见牛,见月而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吴牛喘月”多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对牛弹琴
汉・牟融《理感论》载:“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讲的是古代有一位大音乐家公明仪弹得一手好琴,有一天他漫步郊野,看见有一头牛正在低头吃草。这清静怡人的氛围激起了他为牛弹奏一曲的欲望。尽管琴声优美极了,可是那牛却依然只顾低头吃草而不理会琴声。“对牛弹琴”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无的放矢。
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农业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洗礼,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道德信仰、思想内容、文化传统、丰富多彩的节日、独特的节日与食品节,有着独特的风格服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中国传统节日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坚强纽带。它们是展示民族文化特色的历史载体,是深化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措施。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民俗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认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中的优秀文化传统,可以促进民族认同,凝聚人心,激发民族意志,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对于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来说,当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时,我们很可能会吸收外来文化,导致我们民族文化的弱化甚至丧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招贴设计越来越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灵感。
一、现代招贴与中国传统节日的概述
(一)现代招贴设计概述
招贴设计是设计中的象征符号。它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计手法。它有其特定的艺术形式,它能表达设计师的情感诉求,进而引起观众的思考。海报设计包括图形、色彩、文字等。符号一般是象征性的,在现代设计中更具观赏性。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道德意识,传统的节日招贴设计逐渐体现了社会的长期实践成果和无尽的文化使命。
中国的传统节日,汇集了当时社会精神变化的视觉符号、文化价值、商业价值和审美功能,为广告,为良好的视觉符号提取的设计,从产品的可靠性的海报,提高群众的认知表现思想观念与共鸣。
(二)中国传统节日概述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是逐步形成和潜移默化的完美过程。这种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社会生活的逐步渗透,凝聚了全国各地的民族风情。而各地的民俗文化生活是一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载体。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它承载着民族认同感。
传承民族文化生活,增强民族凝聚力。韩美林说过:“我是留土的,留学民间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东西太丰富了,永远也学不完。”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丰富感情,而且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生动地传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传统节日说,文化的流动与国家的前途息息相关。同时,我们不能放弃本土文化,而牺牲了传统的文化所带来的技术价值。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下,传承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节日文化在广泛传播和传承的同时,更应注重符号的挖掘与设计。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分类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达200多种,其中主要的传统节日有以下七个: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和重阳节。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也叫“大年初一”。因离立春很近,故称为春节。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每一个华厦儿女最企盼的日子。让我们传承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元宵节起于汉朝,与宗教关联,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有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狮、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习俗。
(三)清明节
陽历四月五日。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会在清明节扫墓。唐宋之后成为真正的民俗节日。又因清明正值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后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变为同时游春赏景的踏青、放风筝、打秋千等娱乐性活动。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本名叫“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不吉利的月份,“五日”是不吉利的日子,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佩香囊、带五色丝线等习俗。
(五)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源于汉代。我国民间传说牛郎和织女此夜会在鹊桥相会。所以这天也被人们喻为中国的情人节。
(六)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正好是秋季的正中,故称为“中秋”。直到唐初,中秋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宋朝盛行,明清时已经能与元旦相提并论。
(七)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因《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
三、传统节日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语言表达
(一)春节的招贴设计
在古代民间流传着“开门爆竹”之说,即在新年第一天,每家每户开门后第一件事儿就是燃放鞭炮除旧迎新,正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招贴中的第二件作品设计就是以身穿花棉袄的儿童燃放鞭炮为主体形象。以此传达春节的热闹非凡,趣味多多,并配以文字说明,共同体现浓郁的“年味儿”。
春节还流行吃年糕,春卷,饺子等传统食品,饺子的谐音是“交子”意味着新旧年历在子时交替,以此完成辞旧迎新的祈福过程。同时饺子的外形类似元宝,意味着抱住福气,富贵绵绵。因而选用饺子的形象作为春节招贴中的第三件作品主体造形。下图设计是运用中国传统的大红灯笼为设计背景,传统的书法字体表现春的色彩。(如图1-1春色)
(二)元宵节的招贴设计
我的元宵节招贴设计作品中,主体部分我选择了大红灯笼和元宵,象征着团圆,用的艺术字作为设计元素,将两者相结合,搭配出节日的气氛和民族特色。又分别选用观花灯、煮熟的元宵等具有元节特色的剪贴画面作为背景,充分渲染出传统节日中那种热闹、祥和、喜庆、美满的场景。(如图1-2闹元宵)
(三)中秋节的招贴设计
中秋节的标志设计部分采用了暖色调,棕红,朱红,土黄,浅黄,依次过渡,象征着服务的积极与热情,节日的喜庆与吉祥,以及产品带给人们的温馨感受。标志的主体造型类似用手轻盈托起着麦穗,其上的弧线类似抽象的心形轮廓,寓意着该品牌选取的原材料安全优质,产品营养健康,企业经营用心,店员服务热情,在感情上把顾客当朋友,当亲人,让顾客真正感受该品牌月饼的优势。(如图1-3奔月)
(四)端午节的招贴设计
端午节主要介绍粽子的的起源,发展历史,下图招贴设计运用端午节的的传统文化赛龙舟、粽子图案等有关的民间传说,封面字体采用了横排版同样是为了体现古典雅韵。希望大家在吃的同时能更多的去了解节日饮食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如图1-4赛龙舟)
(五)传统节日卡片设计
每个传统节日的卡片图案均为手绘插画,并以各个节日的特色活动或饮食为主,让人一目了然。例如春节的插画内容包括儿童放鞭炮,窗花,水饺,财神送宝,红灯高挂,连年有鱼等。元宵节的插画内容包括各式各样的花灯,元宵,童子,寓意欢欢喜喜闹元宵等,清明的植树,放孔明灯,放风筝等活动。端午节插画内容包括划龙舟、酒、粽子、艾叶、避五毒等,情人节的鹊桥相会,中秋的花好月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