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设计形式

课程设计形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设计形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程设计形式

课程设计形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型课程;自主学习;终身教育;学习情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208-04

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非正式学习和微型学习倍受欢迎,微型学习以其便捷、快速、微量的特征体现了较强的适应性。同时,微型学习的发展,对传统的课程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成人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自主学习,即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自己选择学习策略,自己安排和管理时间,自己控制和评价学习的一种学习过程。微型课程对成人自主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成人教育课程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成人在职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提出微型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设想。

一、当前成人教育课程设计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适应性问题

早期成人教育的课程开发基本沿用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无鲜明的特色。1999年电大开展开放教育试点以来,与开放教育相关的教学改革开始侧重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上的创新,但并没有在本源上对成人教育进行专门的课程设计。以至于教学改革的结果并不理想,比如面授课到课率低、网上资源的点击率低、网上实时教学形同虚设、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可以说,部分学生的真正学习行为并没有发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在于应付各种各样的教学安排、作业及课程考核。当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生本身工学矛盾严重、学习动机不纯(较强的学历需求)、学习能力较差等,但笔者认为,这与成人教育课程设计的缺失有一定的关系。我国现行的成人远程教育课程设计很多带有浓厚的传统教育课程设置的烙印,有些甚至照搬普通高校课程的内容和框架,并未体现成人远程教育的特点,不符合远程教育的要求,无法适应学员自主学习的需求,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诸如学习时间不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条件不好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学习效果和积极性,从而导致他们对远程教育产生失望和抱怨,大大降低了成人远程教育质量。

当前,国家开放大学的各项建设正在开展,成人教育也面临着功能性转变,学历教育不再是成人教育的唯一职责,终身教育成为成人教育新的使命,非学历教育将是成人教育的主体。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环境也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使原有的课程设计表现出较大的不适应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程设计不适应成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情境。成人自主学习情境,主要是成人学习面临的客观环境,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条件等。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情境之一是工学矛盾严重、学习时间碎片化。相关数据分析显示,45%的成人学员周工作时间在40个小时以上,26%的学生周工作时间为固定的40小时,另有29%的学生周工作时间低于40小时。除工作之外,上下班、照顾家庭、社会应酬、娱乐等日常生活内容也占用了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这决定了成人在职学习只能利用工作、生活之余的闲暇时间来进行学习,这些时间是零碎的、分散的时间,不适宜进行有深度的思考和系统的知识学习。而现有的约定时间地点的面授教学、网上实时教学很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而且,每节课固定的时长也为学习者带来了较大的学习障碍。

成人学习的第二个情境――新的移动学习方式正悄然兴起。网络和移动终端使得学习随处、随时可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42.1%,其中18岁以上成人网民占网民总数约80%,2012年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0.5小时。同时,移动互联网也蓬勃发展,各种移动终端,如手机、Pad、移动终端越来越多,2012年,通过笔记本电脑上网的网民为45.9%,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增速较快,从2011年的69.3%上升至74.5%。且2011年3月~2012年9月间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增加了10倍。教育是信息的传播,而现有的成人教育资源很难适应移动学习的需求。

2.课程设计不能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学习需求个性化、差异化不仅体现在生理方面,如由于性别、年龄、身体、体能和感知等方面引起的差异,也可能体现在心理方面,如由知识结构、智力类型、兴趣、爱好、动机、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引起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引起每个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差异,可能表现为学习内容的差异、学习方式的差异,甚至学习兴趣的差异。如果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统一,学习方式单一,则会使成人学习者不适应,学习压力加大,面对学习比较焦虑,自主学习信心不足。远程教育者必须重视并适应这种个体性差异,并尽可能使得课程设计能够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3.课程设计不能兼顾非学历教育或非正式学习的需求。现有的成人教育课程沿袭了传统高等教育的课程,主要是针对成人学历的教育设计、学习资源、教学组织、课程考核等设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而在终身学习背景下,学习需求可能是非正式的、随机的、即时兴起的需求,可能只是针对某一个问题的解决。在这方面,现有的课程设计显然难以适应。

可见,终身教育环境下,要求课程具有形式多样化、灵活性等特点,要求课程满足学习者在短时间内掌握某个学习内容或技能的学习需求。

二、微型课程在适应成人终身教育及自主学习等方面的意义

(一)微型课程的特点

微型课程应该是相对于传统普通课程而言的一种新课程理念。传统的普通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以学科知识为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根据初学者的认知习惯,重视知识学习的先后顺序。而且,传统的普通课程体系僵化,资源开发缓慢,新的知识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才能被纳入学科体系,难以适应不断更新、不断扩大的知识学习需求。因此,微型课程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都不同于普通课程。从形成上看,微型课程主要适应微型学习,因此微型课程应该是内容短小、精炼,媒体形式多种多样,能灵活适应各种学习方式。从内容上看,微型课程为了适应更广泛的、灵活的、即时的需求,它的内容来源应该包括一切可学习的知识,既包括学科的知识也包括能被描述、传递、认知的技能等专题性的知识。从学科方面来看,微型课程是学科课程微型化的结果,即把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块化、项目化、知识点化,形成相对独立、短小的学习单元。而专题型知识则包含了更新的、新增的知识、技术等,或是生活中的热点。所以,微型课程并不强调系统性和逻辑性,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丰富的微型课程资源。具体说来,相对于传统的普通课程而言,微型课程有以下特点。

1.微型课程的内容在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微型课程内容来源于所有被学习者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只要这些知识和技能能被描述、传递、认知,都是微型课程的素材和依据。而传统课程一般仅从属于学科,而且外在于学习者,并凌驾于学习者需求之上。

2.微型课程是动态的、即时的。微型课程因为容量小、开发时间短,任何新增知识都会很快纳入微型课程的学习内容,所以微型课程是动态的、不断被充实和丰富的。而传统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相对静态的。

3.微型课程之间相对独立。微型课程是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既可以被包装整合为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也可以作为独立学习单元,适应成人的补充性学习,知识关系相对比较松散。而传统课程重视课程之间严密的逻辑关系。

4.微型课程内容简短、精炼,学习时间短。微型客程容量小,针对性强,需要较少的时间投入。而传统课程内容多,学习时间较长。

5.微型课程表现为包括各种媒体的全媒体资源。微型课程的表现形式主要不是教材,而是电子文稿、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适应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等灵活的学习方式。而传统课程最主要的媒体形式就是教材。

所以,笔者认为微型课程应该是基于学科的或专题的,内容丰富、时间短、媒体多样,能广泛适应各种学习需求的学习对象。

(二)微型课程在适应成人终身学习及自主学习等方面的意义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就是要构建一个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广泛的学习状态。其中,人人可学要解决的是对学习内容的需求满足问题;时时可学要解决的是学习时间的匹配问题;处处可学是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的适应问题。根据微型课程的特点,微型课程在以下几个方面均表现出对成人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适应性。

1.微型课程能适应不同个体的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由于微型课程来源于一切可以学习的知识,且不断地进行动态更新,保证了学习资源的足够丰富,能适应“人人可学”的需求。

2.微型课程能适应微型学习的需求。由于微型课程短小、精炼,学习时间短,成人学习者可以利用工作生活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实现学习时间的匹配,适应“时时可学”的需求。

3.微型课程能适应移动学习的需求。微型课程更多地表现为数字化多媒体学习资源,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学习者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适应“处处可学”的需求。

三、基于知识点的微型课程设计

知识点一般是知识系统中相对独立的最小的学习单位。按知识点为基础进行微型课程设计,可以使微型课程的容量尽可能缩小,学习时间缩短,充分适应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微型学习的需求。基于构建成人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微型课程设计必须考虑课程的内容、课程资源媒体以及学习方式。以知识点为基础的微型课程设计如图1所示。

这种基于知识点的微型课程设计思路如下。

1.以学习者为中心。这对于教学设计至关重要。切实考虑成人学员的学习情境,才能从方便学习者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把对学习者的服务和支持放在第一位。

2.知识的系统性与松散性相互结合。知识的微型化只是为了适应学员对碎片时间的利用,以及方便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个性化选择学习内容。但作为学习资源,应该保证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单纯零散的内容很难保证学习者系统学习的需求。

3.基于远程网络学习、移动学习的全媒体资源开发。现代社会网络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已经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伴随人们工作生活的主要状态。终身学习要符合成人学生的学习情境,因此决定了必然要选择以网络和移动终端为媒介的学习资源。同时,资源的形式要融合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增强用户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兴趣。

4.学习者依据自身需求自主学习。微型课程设计的最主要目的是适应学习者的需求,包括对学习内容的需求、学习时间的需求、学习方式的需求。成人学习者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这些知识基础对于每一个成员来讲,千差万别,每位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完全是自主的、即时的,学习时间、地点也不可能固定,这就决定了要由学习者自己决定学什么、什么时间学、怎么学。

以知识点为基础的微型课程设计,创新了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的课程理念与课程模式,充分考虑了成人学生的工学矛盾及个体性差异,并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移动、微型学习需求,可以为下一步国家开放大学的课程建设提供一种借鉴。

参考文献:

[1]陈义勤.网上人大远程学习者学习困难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8,(8).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3]聂然,李盛聪.成人远程学习的特点与课程设计[J].继续教育,2004,(12):72-73.

[4]陈联,芦丽君.成人远程教育课程设计问题探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6):224-225.

[5]李可夫,王爽.微型课程的概念界定[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62-63.

[6]罗丹.微型课程的设计研究――以“老年人学电脑”课程为例[D].天津大学,2009.

课程设计形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隐性课程;护理人文;课程设计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护理学科的快速健康,它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构建多学科交叉汇合的知识结构,特别对其人文素养、人文内涵、人文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传统护理人文课程设置中,医学院校依赖更多的是人文显性课程,而对广泛存在却有待开发的隐性课程这一“冷门”话题关注不够。隐性课程是无意识的、内隐性的课程,是护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到的知识、价值观、行为规范和态度等非正式的文化习得与经验,它对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在新时期护理专业教育理念下开发隐性课程,以提升护生人文素养水平已成为护理人文教育探讨的重点。

1 护理人文课程体系的现状

近几年,国内学者对人文课程进行了有益探索,这对护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放之国际视野之下,我国护理人文教育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失。

1.1 人文教育观念的滞后

在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下,护理课程设置注重的是对医学理论知识的诠释与传授,而把护生的道德、情感、意志、价值观的培养交给了偏重于意识形态教育的政治类课程,或少量的护理人文显性课程,从而导致了目前护理教育中“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同时也暴露了课程设置中“重显性轻隐性”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护理人文课程设置的单一性。

1.2 护理人文课程缺乏对人文隐性课程的深度开发和提炼

目前护理人文课程中,利用隐性课程这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去拓展护理人文教育的力度明显不足。其表现为:第一,在精神文化方面,教育者把护理人文教育粗放的理解为校园的社团活动、比赛、讲座等,看似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但对其中的价值观、理想、信念、态度、人文素养等缺乏针对性的设计和系统考虑。第二,在物质文化方面,当今我国的医学院校在追求校园环境优美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医学人文环境的建设。校园里的各种自然环境、建筑设施更多的是停留在实用功能上,而未体现学校的价值观念,审美追求和道德风尚,因此难以发挥物质文化育人的功能。第三,在制度文化方面,长期以来,学校各项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多偏重于以“生硬”的姿态规范和约束学生,它注重护生人文显性课程“学分”的获得,而在制度中所折射出的人文素养尤显不足,对新形势下护生的情感、个性的理解与关爱也缺乏足够的考虑。

2 护理人文隐性课程设计

2.1 以护生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

在护理人文教学系统中,护生是其中两个关键人物之一(另外一个关键人物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前人研究已经证明护生和教师都具有自身的隐性课程。以护生为中心的人文隐性课程设计中我们要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实际临床上对护生的人文素养需求,这也恰好是开发和提炼护理人文隐性课程的首要条件和设计基础,同时也是教师组织实施护理人文教学过程的依据。正确的需求分析有助于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制定,从而培养出适应不同需求和变化的有内涵的高级护理人才。需求分析的另一个方面就涉及到护生个人需求的分析,包括护生目前的教育背景、学习经历、性格特点等,它的分析使得教师的教学过程能做到有的放矢。

2.2 课程设计中突出教师的角色作用

长期以来护理教师的职业身份被定位为技能培训者的角色,造就她们只是课程的执行者和使用者,但在新的护理专业教育模式下,护理教师的角色应相应地转变为护理人文隐性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换言之,护理教师应该成为护理人文隐性课程的开发主体。

2.3 护理人文隐性课程的情景化设计

护理人文隐性课程的设计要突出情景化,鼓励护理教师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开发护理人文校本课程。

(1)情景设计

护理人文课程通过设计相应的模拟情景使护生体验到情景中内隐的知识和理念。首先设计并呈现情景,根据课程的特点,设计出与课程目的、课程内容高度吻合的蕴藏人文素养的体验情景,情景可通过相关的游戏或临床模拟形式,再加之声、光、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呈现,然后由教师与护生共同参与其中,护生为主角,教师为主导,人文素养是主旋律,情感是基石,同时在情景展现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充分调动情境气氛,以激发护生情感,引导护生去感悟护理人文精神的真谛,使其产生强烈的同理心,内化人文素养,最后采用如冥想、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组织护生分享彼此的感悟。

(2)情感共鸣

在护理人文课程教学中,教师用真感情触动护生,以唤醒护生对患者的尊重、同情、体谅与关怀等人文素养。在隐性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如倾听小故事、书写感悟、小组间交流互助等方法促进护理人文知识和人文理念的生成,使其人文素养品质得以真正内化。

(3)重在实践

护理人文素养的形成是需要在实践中得以外化并不断提高的。在人文实践过程中护生通过情景化体验后常伴有强烈的情感感悟和意志磨练,可以使护生的人文理念更为持久深刻,人文知识得到不断巩固。

3 结语

现代护理专业只有保持科学属性和人文属性的协调发展,才能更好的造福全人类的健康。在临床工作中,护士相比医生接触、陪伴和照护患者的机会更多、更直接,护士更容易体验患者内心的精神需求,这就迫切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爱心、同情心、责任心等人文关怀素养。但目前我国多数的护理学人文素养培养仍流于形式,偏重于显性课程中人文知识的灌输和说教,而忽视了隐性课程在人文素养培养中的独特优势。因此,护理人文教育应把隐性课程纳入整体课程体系进行构建,用隐性课程来弥补显性课程的不足之处,使得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护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创设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章波,夏俊,刘勤.医学院校人文教育隐性课程的缺失与建构[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133):207-208.

[2]王峥.大学外语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分析及设计策略[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8:90-91.

[3]郭瑜洁,姜安丽,叶旭春.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2):109-112.

[4]盛杨.隐性课程在高职文化课程体系构建中的运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3,22(5):60-62.

课程设计形式范文第3篇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东北电力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0010)、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H13201)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5-0036-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即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简称“卓越工程师”)。[1]在西方的发达国家,政府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将学生置于教育教学系统的核心,随之而来的在世界一流大学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将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视为重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不但需要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还要注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用以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制订了相应的培养计划。但对于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和设计的探讨,更有助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施。如何充分利用本专业现有的教学资源,改变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保证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日后具备较强的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关键。这就要求在培养的过程中,将学生置为中心,将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置为出发点,将综合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培养置为指导思想,按照行业的需求来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以适应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符合工程能力培养的规律和综合素质形成的逻辑。[2]它适合用于“卓越计划”人才的培养,可以帮助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和达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标准。所以,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而研究如何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性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方向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常在课程设计前,指导教师会根据课程内容拟定一个设计题目,将设计过程中指定的条件和所需要数据交给学生,然后讲解一些主要的相关知识点,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来完成。有的课程所选用的课程设计指导教材上有整个计算过程的图和表格,学生只是改变一下计算条件,用手算的形式就能完成。这样,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就不会动脑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可不可以不这样计算”,也就达不到培养学生应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更谈不上创新。此外,计算机以及各种语言、算法已经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不能借助计算机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人员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更加注重学以致用,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传统的课程设计的指导方式已不再适用,对课程设计进行研究和改革有助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研究性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融入到实际工程应用中,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有较高水平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利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研究性课程设计,不但能使学生很直观地掌握课堂上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能体会到计算机与专业课知识相结合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且,借助于学生的主动性,还可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2]学生通过参与工程项目或工业产品的设计、开发、研究的过程,锻炼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为研究性课程设计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课程设计的过程

为了保证研究性课程设计的实施,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除了将学生置为中心,指导教师改变角色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工程实际选题

指导教师应通过对电力生产中出现事故或故障的调查,编制课程设计的题目,以丰富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内容,实现课程设计题目的多样化和实际化,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并且,尽量使课程设计的题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目针对大容量发电机组经常出现的问题而设置,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促进对所学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达到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比如“汽轮机原理”的课程设计,所选的题目就是综合利用学过的基础知识分析与解决某电厂汽轮机组实际发生的问题,即“在汽轮机通流部分缺省情况下(拆除其中一级)机组最大允许负荷确定及经济性和安全性核算”。这个设计中涉及到回热系统的热力计算、强度校核和汽轮机变工况下的经济性。这样,学生在完成设计之后,不但掌握了整台机组的经济指标计算和安全性核算,还掌握了汽轮机的变工况和回热系统变工况的理论知识和应用。

2.丰富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和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训练学生使用计算机和查阅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将学生置为主体,指导教师起引导作用,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作用。“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应尽量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指导 教师应该将课程设计的内容制订得比较宽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已知条件,真正达到“设计”的意义。一般情况下,参加课程设计的同学应该是一个年级,班数不等,人数较多,为了达到课程设计的预期效果可以分组进行,每组的设计内容有所变化。如“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在汽轮机通流部分缺省情况下机组最大允许负荷确定及经济性和安全性核算”,在保证学生所运用的基本原理和训练目的相同的情况下拆除不同的级,可使每位学生的计算内容都不相同,给学生留一个探索的空间,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增强了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查找资料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加强计算机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专业课教学与计算机应用的结合,课程设计要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包括程序设计、绘图和界面设计,以训练学生高效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编程计算和手算相结合,这样既应用了计算机知识,又能更好地理解算法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的最后,要求用工程绘图软件绘制热力系统图及其原理图,便于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了解整个系统及工作原理。如在“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中,通过绘制机组全面性热力系统,使学生对整个热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及各个主辅设备之间的联系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基本上树立了正确的工程观念,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计算机的应用与课程设计的结合,也加强了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为其今后从事各种工作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4.制订严格的成绩考核标准

课程设计的成绩考核可以由两部分组成:检查设计说明书和学生独立答辩。第一部分是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质量,它反映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条理明晰的书面表达能力。通常,课程设计说明书都有统一的书写规范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既美观又便于查阅有关数据。说明书要阐述计算过程中的主要依据和基本计算公式;文字要简练,字迹要工整,逐页编号;图表要列名,并按照先后次序统一编号;所附图纸应正确、清晰。在考核时,重点检查计算结果合理性、设计过程说明条理清楚性、内容充实性和插图清晰美观性。第二部分是考查学生对课程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应用和创新。通过答辩的形式,根据课程设计内容和过程中涉及到的基础理论,提出不同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考核,不但能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考查到学生的创新之处。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最后,教师根据课程设计说明书和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情况给出课程设计的考核成绩。

课程设计完成后,每名同学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和答辩记录装在统一设计的档案袋中分班级保存。

三、结论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开展研究性课程设计是切实可行的。为了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研究性课程设计的选题至关重要,既要和工程实际相结合,又要保证在设计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指导教师要将学生置为主体,转变教育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研究性课程设计的实施。研究性学习为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新思路,也可以在各类课堂教学中进行实施。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形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 教学与生产 课程设计 工作过程 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29-02

实践教学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校内生产实训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校企合作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校内生产性实训既要培养学生技能,又要生产产品为企业产生效益,如何兼顾校企双方的利益,正确处理教学和生产的关系是校企双方要解决的一大难点。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中航工业青岛前哨风动工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完成生产性实训,校企双方通过调查、讨论、论证,寻求双合作的共赢点,科学进行课程设计,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特点

(1) 生产性实训具有生产商品与教育双重功能,在教学管理上采用双重体制,校企双方相互协调,共同实施教学和生产的管理;(2) 课程内容以具体化的工作项目为载体,项目教学内容涵盖了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方面的内容,且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系统实训的内容。(3)生产性实训对学生提出特殊的要求,学生的身份必修转变,以企业员工要求学生,学习过程具有自主式、协作式的特点。(4)教学组织按照生产过程来组织,教学与生产交替实施,训练、生产一体化;(5)生产性实训教学不能雷同于生产岗位,生产岗位工作具有简单性、重复性,所用知识也只能体现在具体岗位的技能要求上,生产性实训是对学生的全面技能综合性训练,是多个岗位技能知识的教学化体现; (6)生产性实训融入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在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进行实训,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7)校企多维度的综合考评考核,考评既要考虑企业的管理标准、产品的质量标准、效益的评价标准,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因素。

二、课程设计的思路

课程设计应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依托职业工作过程,以多个源于企业的零件为载体,对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化处理。合理设计实训项目,一个典型零件就是一个项目的载体,再把该项目的实施细分为多个项目任务,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企业文化和职业体验条件下, 采用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做”一体的技能训练模式,要求学生完成每一个项目任务,使学生在基地的全真的工程环境中得到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的锻炼及形成,进而形成数控专业职业岗位所需的综合工作能力结构。

三、课程设计

1.教学计划的安排

学院按照“生产导向、能力为本、校企互动”的原则,根据职业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以生产流程为导向,融入国家职业标准和湖南省技能抽查标准,构建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确保正常的生产活动不被打乱,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前必须完成生产性实训岗位要求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能基本适应生产岗位技能的要求。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学生首先完成手工加工零件实训、普通机床加工零件实训、零件检测实训、CAD/CAM实训等基本技能实训环节,按照湖南省技能抽查及数控中级技能鉴定标准要,安排8周数控铣(加工中心)、数控车操作实训,完成专业技能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安排4周的生产性实训,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生产环境,体验岗位工作的特性要求,对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综合能力进行综合训练,逐步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距离转变,为随后的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稳定性,生产任务由于市场的需求变化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教学计划与生产计划存在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校企双方通过协商,制定的相应的处理办法。

(1)学院教学计划采取适当的动态调整,根据企业生产计划调整,适当的调整生产性实训班级,任务量大时,实训班级可以多一些,反之则少。但要保证至少每一个班级都能完成规定时间的生产性实训。

(2)对于批量大的产品,企业可以选择多个代工部门或生产基地进行生产,学院基地作为一个辅助生产部门,只要完成生产计划中的部分生产任务,这样就能确保不影响企业生产任务的按时完成。

(3)特殊时期如需求淡季,学院可以采取虚拟生产性实训的形式完成生产性实训,即生产的产品还是企业的产品(如需求旺季的产品),由学院承担生产成本,产品作为库存,企业需要时再进行处理。也可生产其他企业的来料加工产品,确保生产性实训的正常进行。

2.教学项目的选择

以企业生产的典型零件为教学项目的载体。载体的选择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实训项目的教学实施、有利于生产组织和管理。

(1)项目载体一般选择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工艺难度适中,基地设备条件完全满足生产加工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

(2)作为生产性实训产品一般选择批量大,长期稳定的产品,确保能有产品给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确保教学组织的正常实施。

(3)由于学生的技能水平在企业相当于学徒工,尤其在训练初期,质量控制能力有待提高,产品合格率较低,因此一般选择多工序的中小零件,零件毛坯成本能太高,每道工序加工时间不长,即使出现了废品,毛坯成本及加工费用的损失也不大。同时由于数控加工的特殊性,机床启动后基本上只要做简单的监控就可以了,如果单道工序的时间长了,在实训中容易出现学生学习懈怠的情况,无所事事的等待加工完成。如我们选择风动工具的换向阀阀芯,毛坯为Ф18×X140mm,包括数控车(外圆、端面、槽、滚花、中心孔)、数控铣(三轴铣端面圆弧槽、四轴加工偏心圆弧槽、钻孔、攻螺纹)、磨工、钳工、三坐标检验等十几到工序,每道工序时长最长不超过8分钟,学生在训练中时间紧凑,每个零件的加工就是多项技能的综合性训练。我们选择的产品,都涵盖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的内容,有的以车为主,有的以铣为主,同时也考虑了电加工、三坐标测量、对刀仪等方面的训练,产品技术既具有典型性,又具有递进性,每一个项目载体尽可能多的体现企业实际工作内容。

3.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以企业真实的零件制造过程为依据来组织教学实施,在教学组织上,指导教师作为调度员及车间管理员,按零件类型及生产纲领对学生进行班组(项目组)划分,每个班组设一位班组长,每一个班组按工作岗位细分为不同的任务小组,如工艺组、编程组、数控车组、数控铣组、加工中心组、检验组、辅助加工组。每个任务小组编都同时承担工艺组、程组的工作任务,其他各组轮岗执行。轮岗实训不但能对学生各方面的岗位技能进行训练,而且能消除重复性劳动对学习者的兴趣、积极性的影响。

对生产过程进行教学化处理,采用项目教学法,从接受产品订单(任务)开始,分组实施工艺方案的讨论与制定以及程序的编制和加工仿真,然后合组讨论教学,对工艺方案、加工程序进行优化,形成加工工艺文件,而后各组按工艺文件分组实施,完成零件的加工和检测。教学管理过程就是一个项目管理过程,教师给出生产任务,班组长负责任务分配并组织生产任务的实施。生产过程就是学习过程,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模式,教师起指导、引导作用,并对学生的方案进行点评、讲解,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生产零件的成本、质量进行分析整改;生产现场采用“6S”管理,学生在完成生产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知识水平、提高技能能力,在职场环境条件下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团队协作精神、敬业精神。

4.教学评价

生产性实训评价的不但要考核加工产品的质量,也要考核学生在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表现,采用绩效化、多元化、过程化的评价体系,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考评的应以学生互评和自评为主,重点放在过程评价而不是结果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评价参照企业绩效考评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绩效考评主要包括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岗位作业指导要求、质量指标、设备维护、6S执行情况、劳动纪律、工作态度。通过企业评价、教师评价、班组评价、学生自评共同完成学习效果的评价。每一项指标的评价主体各有侧重,质量指标、岗位作业指导要求的评价由企业完成;生产任务、劳动纪律、工作态度由指导教师完成;班组根据每个学生的工作记录及工作过程表现对质量指标、劳动纪律、工作态度、6S执行情况、设备维护等指标作出合理的评价;学生对所有的绩效指标进行自查、自评,学生在自查自评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考评贯穿学习生产全过程,“考”是为了记录学生的工作过程,“评”是重点,重在反馈,一是反馈教师的教学质量,便于教师掌控整个教学过程,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二是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技能掌握的情况及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每一个项目乃至任务的完成都要对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考评,课程结束后进行综合性评价。

四、结语

校企合作是生产性实训教学的关键,生产性实训不等同于企业生产,不但要具有生产功能,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其实训功能,学生在生产中完成各项技能的训练及职业素养的培养,达到实训教学目的,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是正确处理生产与教学矛盾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57-58.

[2] 申屠江平.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9):59-62.

[3] 易顺明.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教学计划设计的研究[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0,(3):43-46.

[4] 魏林.以教学产品为纽带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49-50.

课程设计形式范文第5篇

研究性教学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让学生总结经验,在研究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

1.确立研究性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模式,变简单的讲授和辅导教学模式为经典理论交互式教学、课题研究汇报教学和课题研讨评点教学模式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基础理论的讲授适当运用对话、交流的方式,启发学生自主探寻知识;在设计课题研究中,运用问题解决模式,引导学生针对课题大胆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分组讨论和陈述交流并重;最后,教师对课题研究要及时引导、点评,得出开放性、建设性的结论。

2.加强课程间的有机联系

在设计课程中真正做到将理论知识、认识实践与设计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在课题研究中综合运用。就环境设计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个整合技术与艺术、涵盖科技与人文诸多领域的综合性、交叉性专业。因此,教师要协调多方面因素,在总的课题研究之下增加分支课题并进行专项研究,可以在不同的设计课程中有重点地研究相关的分支课题。如,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引入历史主义和乡土主义的研究,作为设计史课程之外对于风格样式的深入研究,并应用于设计项目;在办公空间设计中,可以对空间行为、生态建筑、办公室文化、企业文化甚至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途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各具个性的设计。

3.研究设计方法论,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向学生介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大师的设计理论,对于同样的设计课题、同样的灵感来源,由于其设计方法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所得出的设计方案将会千差万别,更具个性化。研究设计方法论有助于学生完善自身的设计语言,避免设计方案的东拼西凑,保证设计作品的原创性。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施方案

在专业设计课的教学中,运用理论研究成果,将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运用经典理论交互式教学方法,在基础理论的讲授中适当运用对话、交流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出一些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让学生课后思考;第二阶段,对第一阶段提出的问题以研究报告的方式在课堂上汇报、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第三阶段,提出本课程的专业设计项目,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兴趣特点和解决方案提出扩展课题研究,进行课堂展示,互相学习,提供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第四阶段,设计方案深入制作,研究并交流制作方法;第五阶段,汇报课程设计成果,教师对课题研究进行讲评、总结。在教学中,要改变观念,创设开放、宽松、互动的教学环境和气氛:学校方面,要加强图书馆、阅览室以及电子阅览室建设,增设更多具有特色的工作室,为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场所、设备、技术等支持;教师方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提升素质和能力,成为学者型、研究型、合作型教师;学生方面,要激发研究兴趣,转变角色,掌握设计研究能力。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色

1.转换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

变简单的讲授和辅导教学模式为经典理论交互式教学、课题研究汇报教学和课题研讨评点教学模式相结合。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将讲授与对话交流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自主探寻相结合,学生陈述与教师讲评相结合。

2.变被动积累为研究性学习,掌握研究方法,解决设计问题

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变应试教育遗留下来的被动学习、死记硬背为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对设计课题进行个性化研究。

3.解决设计原创性的问题

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对设计课题进行多方位的研究,按照自己的思路获得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建构独特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语言。通过设计概念的提出、转化,形成原创性的设计作品,有效避免设计方案中的抄袭或拼凑。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