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现代礼仪的看法

对现代礼仪的看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现代礼仪的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现代礼仪的看法

对现代礼仪的看法范文第1篇

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1   这次现代礼仪培训使我对现代礼仪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就我平常生活对礼仪的理解和课上所学的做个探讨,谈谈自己的看法

  现代礼仪顾名思义就是现代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对人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普遍要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同时也约束了人们在日常活动中的某些方面。现代的人地往来中任何一个表现都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也许是一块手表也许是一顿晚餐。 如今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形成,各国间的联系加强,人际交往活动普遍增多,如何才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除了需要卓越的能力外还要掌握有效沟通及妥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优雅的企业形象因此,现代礼仪便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加入WTO,会有越来越多的商机,因此就更需要拥有现代礼仪的人才,现代礼仪培训中涉及了很多方面,包括仪容礼仪,仪表礼仪,仪态礼仪,同时也包括了握手,电话,名片等礼仪规范

  仪容,以貌取人不可取,但往往人第一印象在社交场合中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好的形象能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好印象。在仪容这一方面,我觉得自然美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先天条件不是那么好,也可以通过化妆等方法去改变自己的形象,一个好的外在形象会令人赏心悦目,感觉愉快。同时内在美也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准,培养出自己高雅的气质与美好的心灵,使自己秀外慧中,表里如一。仪容的内在美是最高的境界,仪容的自然美是人们的心愿,而仪容的修饰美则是仪容礼仪关注的重点。要做到仪容修饰美,自然要注意修饰仪容。

  仪表,主要在于服饰着装规范,体态姿势,举止等方面,是人举止风度的外在体现。风度是指举止行为、接人待物时,一个人的德才学识等各方面的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风度是构成仪表的核心要素。生活中个人的仪表非常重要,它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礼仪素养,是人们交往中的"第一形象"。天生丽质,风仪秀整的人毕竟是少数,然而我们却可以靠化妆修饰、发式造型、着装佩饰等手段,弥补和掩盖在容貌、形体等方面的不足,并在视觉上把自身较美的方面展露、衬托和强调出来,使形象得以美化。

  仪态,其实也是行为风范,这是对你自身各方面行为的规范,如站姿、坐姿、走姿、蹲姿及手势这些方面。现代礼仪是一门很有内涵的课程,是我们上学需要学习,生活中需要体会,一生中都要不断提升的学科,此次学习让我感受颇多。

  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2

  11月26日晚,我们在学术报告厅学习了学生干部培训的第一堂课,气势还真是庞大,偌大的学术报告厅坐满了人。突然意识到,自己跟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多的只不过是头上的那道光环---学生干部。而那晚更加意识到,那道光原来很多人都有!

  当晚有幸听贠小波老师给我们讲社交礼仪方面的知识,可谓受益匪浅,下面就感受颇深的几点谈谈。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理,待人以礼,更应该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

  人在社会这一大环境中,社交是不可避免的,而如何与人相处,甚至融洽相处都是一门值得学习的艺术。通过这堂课,我认识到日常与人交流时,口气一定要适当,分场合因人而异。作为学生干部,涉及工作方面时,态度一定要严谨、端正;办事一定要果敢、干脆。这样才能赢得同学们的信任及佩服。而在生活中,跟朋友相处,就该放下学生干部的架子。即工作中雷厉风行,生活上和蔼可亲。

  在礼节这方面,则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体会。就穿着打扮而言,初入大学,一脸的稚气,青涩中无不透露着对大学的好奇与憧憬。此时,装扮可能朴素甚至幼稚,而到了大二,所谓大一部员嘴里的部长、学姐和学长,着装就该大气些。正式场合,如举办全校大活动时,有必要穿正装,以突出工作的正式与认真的态度。

  在听贠小波老师讲课时,全场保持安静,手机静音,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的听讲,做到对在场的同学的尊重,更是对老师的尊重。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还要懂得身份的转换,素质的提高。

  听完培训的第一堂课后,不仅增长了关于社交礼仪方面的知识,而且对学生干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受益颇深!

  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3

  今天下午,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呈贡二幼邀请大班的孩子家长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家长培训,我有幸参加并聆听了中央教科所礼仪教育专家余航老师为家长们做的以《如何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为题的讲座,听后很有感触。余老师的讲座以中华传统礼仪教育为主线,强调了以“习惯培养”为主的礼仪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具体事例,阐述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律”与“尊重”,才能真正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对一个人来讲,礼仪是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讲,礼仪是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我国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书香门第以“诗礼传家”为荣,平民大众也把“知书达礼”视为有学识、有教养的标准,要求女子们努力做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心里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强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礼仪、规则的教育与训练。我也是搞教育工作的,自己非常清楚当前我们的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对知识技能的训练力度高于习惯培养,甚至忽视社会公德教育!对于“德育”的缺失与无力,我也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感到万分担忧,过度的智力开发真的能营造和谐社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一直秉持着“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不断践行“习惯培养高于一切”的教育方式,因此,对于余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学前期幼儿,他们的可塑性极强,能够敏锐地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规则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幼儿时期,孩子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这时开始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要让幼儿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使幼儿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早期的引导和教育尤为重要。

对现代礼仪的看法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现代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求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在综合素质中,社会交往能力是当代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加强对高职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校期间需要与老师和同学友好相处与交往,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也需要与他人打交道。有调查表明,当下高职学生,大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因过度的娇宠而形成或多或少的自私和依赖心理,他们比较喜欢自由独处的生活方式,对社会交往有着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感。曾有在校高职学生社会交往能力自我评测显示:86%的学生社交能力较差,12%的学生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只有2%的学生具备较好的社会能力。因此高职学生在某种程度上缺的不是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而是缺社交力。而加强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既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其顺利就业和今后的事业发展

    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事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性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它要求人们必须掌握一定的交往和对话技巧,主动参与社会,才能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只要在社会中生存,就面临着如何与人交往,与人协作的问题。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一个基本要求已不再停留在具有高技能的技术性人才,取而代之就是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用人单位所招聘的人才,是既要懂技术、又要会推销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上,大部分用人单位特别欢迎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有着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人协作。高职学生在走入社会大舞台后要参与和适应社会生活,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自觉迎接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挑战,不仅要善于与自己有共同利益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且也要善于与自己利益不一致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高职学生依照社会需求塑造自身形象,不断提高社交能力,最终顺利走向社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高职学生不善于交际,缺乏社交能力,则很有可能人为地在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产生摩擦,既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又防碍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高职学生不仅要掌握技术,学好专业知识、外语、计算机,考职业证书,而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

    2.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

    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可以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高校,德育工作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形象,为其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通过教育、舆论导向等形式把服务公众的意识、思想道德知识、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并形成个体的信念和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确立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然而,最有效的德育工作就是在社会交往实践中,让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克服个人主义观念。社会交往,既是德育的内容,也是德育的途径。德育通常要通过交往来实现双方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这才能使德育真正做到深入人心。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研究表明,社会技能与绝大部分心理健康因子相关显着,具体表现为:除睡眠之外,高职生的社会技能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都有相关性,其中,对方的面子、社交性、利他行为与躯体化、自尊、目标感、孤独、焦虑、强迫相关显着;对方的面子还与抑郁、疲劳相关显着;关系主义与疲劳相关显着。相对于本科生而言,高职生将更早地步入社会,他们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肯定,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其自身社会交往能力。具备较好交往能力的人,往往更受欢迎,更容易获得成功;反之,社会交往能力差的人,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更容易产生焦虑、孤独、抑郁等负面情绪,长期作用下将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事实表明,近年来,有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些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复杂,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高职学生的人际协调能力、适应能力比较差,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从而造成人际关系恐惧、焦虑和抑郁等症状。积极而又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往往与良好的人际关系相联系。培养高职学生的交往能力,能拓宽高职学生的心理空间,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可见,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高职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主要培养途径

    1.自我意识的培养

    培养高职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首先要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目前的教育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意识,高职生刚步入大学校园,没有小学、初中和高中小班模式的体制影响,许多学生往往手足无措,一时迷茫,不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倘若高职院校辅导员能通过每周主题班会开设相关的社交概论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给予积极的社交指导,使其在学习和团体工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分析问题,想办法解决矛盾,这样他们的社交能力就在无形中大大提高。

    2.语言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培养

    社交能力是指对人际关系的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的能力,主要包括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三个层次。表达能力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恰当地表达思想、情感,增进相互了解的能力。口语表达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如果拥有恰当的表达能力,对个体获得他人的信任、认同将有很大帮助。

    高职学生对在公共场合开口讲话,要注意社交技巧,切忌以自我为中心,注意倾听他人的讲话,并给予适当的反馈,在表达自己思想的时候,讲究含蓄、幽默、简洁、生动。然而事实上,高职生普遍存在畏惧心理,他们不愿也不敢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思想。尽管部分学生干部愿意发言,却因为语言表达缺乏系统训练,导致言不成文。他们主观上想要发表对某件事物的看法,表达自己观点,但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性和流畅性,使得思维混乱,话语不通,没有条理,不知所云。对此,高校可以通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提供实践锻炼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社交礼仪的培养

    社交礼仪是一个人社交形象的名片。俗话说,一个人的礼仪,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在人际交往中,礼仪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则,它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有礼仪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才会沟通相互间的感情,才会达成交际的愿望。因此,社交礼仪规范是学习社交的重要内容,它包容社交的方方面面,从社交主体的个人形象到各种场合的社交礼节,不同场合、不通交往对象都有不同的社交礼仪。通过对社交礼仪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公众交往过程中做到从容大方、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表现出良好的素质,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从而受到各方面的欢迎和欣赏,自如应对社会的各种挑战。

    三、高校要重视在社会实践中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

    1.引导高职学生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落实社会实践内容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准绳,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当代高职学生更多利用网络的发展加强与家人、朋友和同学之间的联系,这样无形当中就造成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减少了,因此,高校组织高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弥补高职学生社交形式单一化现象,对扩大学生的社交面很有益处。

    高职院校在落实社会实践内容时应采取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各种学生组织,通过各种渠道使学生有充分的成长空间,搞好专业学习的同时做好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在骨干学生的培养中强调责任意识,多从方法上进行指导,通过放手他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会议总结、观摩学习、专项讲座等方式加快其成长。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学生活动开展着眼于承袭优良传统,注重品牌特色,在活动选材、举办、总结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及勤工助学、志愿活动等个人意识。同时,要鼓励学生走向校外,接触社会。毕竟认知社会、锻炼才能、培养品格的更大舞台在校园之外。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锻炼自我发现、自我补救、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从真正意义上让高职学生确实感受到参加社会实践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自身发展和成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之一。

    2.高校教师应在社会实践中指导大学生如何提高社交能力

    为使学生能通过社会实践快速深入接触和了解行业情况,增加对未来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社交能力,使社会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为保证社会实践的实效而不走过场,在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必须要有专业教师指导。

对现代礼仪的看法范文第3篇

学校文化作为学校管理理论和管理办法,越来越受到学校管理界、学术界的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现代教育制度下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教育本真的角度审视学校文化的和谐发展过程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会使我们在深刻认识学校文化管理价值的同时回归到学校文化现象的本真。

关键词

学校文化 教育价值 教育本真 和谐发展

Abstract The school culture took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theory and the policing method, more and more receive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academic circles’s value.The school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has become under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a school development important topic.Carefully examines the school culture from the education candid angle the harmonious developing process to have the important theory significance and the practice value without doubt, this can enable us to return whil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school culture management value to school culture phenomenon candidness.

Key words School culture educational value Educates candidly harmonious development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学校文化首先要认同社会的主流文化。当代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是改革开放、继承创新。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已经被学术界和学校所重视,大家都在讨论如何建设学校文化的问题。我想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看法。

一、教育与学校文化解读

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辞海》对“文化”一词的翻译是: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时特指精神财富。从起源的角度来看,文化是相对于“自然”的“人化”。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教化人、塑造人、陶冶人。教育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教育是使人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传承、选择和创造的是文化。

学校本身是文化的组织。学校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和训练的场所,使所有学生成为社会人。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过程。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提高文化的传递、选择和创新的效率和效益。学校教育不同于“师带徒”式的个别教育,是系统化的教育。学校在整合、提升社会文化同时,必须建设、打造学校自身文化,使学校教育成为特定的文化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方向,提供动力。

学校文化是教育的组织文化。尽管师生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是在“社会人”的经验、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传承、选择与创造活动,这种文化连接整个社会。但是,我们知道,人最初的行为意义是从与母亲互动中获得的,然后将模仿、习得的社会行为规范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这种意义上讲,现代学校文化,是对现代社会文化反复选择、提炼后加以吸收和整合,并融合了学校科学人文精神和个性特色的一种特殊的现代文化结构,是现代学校教育内在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和生存方式,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主要内容是强调一所学校必须有自己明确的哲学思想、道德、文化传统、价值准则和经营方针,能够用崇高的精神力量去吸引、团结、鼓舞教职工,形成共同目标、方向和使命。

学校文化是先进文化。学校文化没有权威、没有崇拜,是以真理和正义面前人人平等为逻辑前提。学校是科技创新和的发源地,是人性塑造和美好人性修练的圣地。学校文化必然是人类先进文化的代表和体现。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例如,爱国主义、科学精神、进取精神、奉献精神等先进的精神文化同样也是学校文化的主题和主旋律。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的英雄少年是教育文化成功的写照,是最鲜活的精神体现,是稚嫩的人性复兴。同时,“大爱”彰显了人精神的伟大、人灵魂的神圣,真正彰显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本性精神价值,这场大灾难,人们口中最多的话恐怕就是“大爱”,确实,能称得上“大爱”的只有这次了,人类的普世价值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认可。但愿我们每个人把这种大爱永远放在心底,不止是仅仅感动而已。因此,学校是培养人、推动社会发展的文化组织,学校文化必然是代表人类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

二、教育价值与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特有的教育价值观。学校教育价值观就是“学校人”关于教育价值的观念、看法和态度,是学校使命、学校精神、办学理念、教育理念的核心,不仅解决“为什么教育”的问题,解决教育活动取向问题,而且正是“为什么教育”的问题,最终决定“教育什么”和“怎么教育”。因为学校是群体组织的形式,是基于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去要求和实现相同的理想和目标的组织。学校教育价值观在整个学校文化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学研究证明,有无明确坚决的价值观,是区分个体是否成熟和健康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学习还是教育实践活动,师生的活动是以相同的价值观为基础的。学校教育价值观是学生使命、学校精神、办学理念、教育理念的核心。学校教育价值观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信条,是在潜意识层面引导全体成员的一切活动行为,是所有观念的核心和灵魂,具有不可抗争性。当学校文化从精神层面到形象层面得到校长和教师的普遍认同时,才能形成独特的校风、教风、学风和领导作风,而且,学校组织氛围也是和谐、有序的。因此,教育和学习活动及其方式变革首先取决于教育价值观的变革。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学校在教学目标、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改革之前,必须进行教育思想观念方面的更新,实质是教育价值观的重新确定。

学校作为管理组织是学校师生存在的基本形式。只有统一和一致的教育价值观,为学校内群体复杂交往活动提供了共同的标准和调解手段,去衡量、评价、判定各种活动的价值。学校教育价值观是学校管理制度、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认识前提和思想保证。好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不仅是合理的,因为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保证系统优化和提高效率、效益,保证每个主体权益公平,而且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是文化的,因为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需要集体信任和赞美,需要集体约束和捍卫。我们一些学校制定的许多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有时得不到贯彻和落实,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这些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没有在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层面得到大家的认同,造成原本的文化缺失。

香港作家金庸说:现在社会的大多数人被物质的丰富所目眩,重视的是商品的拥有和消费价值,却不重视精神的价值。与以前相比,我们的物质生活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却未必一定会生活得更富足。人的幸福和不幸是不能以金钱或物质的多寡来计算的,须以内心的满足程度与精神价值来衡量。真正的近代文明必须这样重视精神和人格。倘若人人都将商品或物质作为追求目标的话,由于物质有限而人的欲望无穷,就会演变为掠夺、斗争、战争,更有可能引发世界大战吧!为了回避这种大灾难,就要发展、创造精神和人格的价值,对之日益重视,除此以外别无他途。如果人类的精神和人格渐趋崇高,则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否定掠夺行为,这难道不就是产生恒久和平的根源吗?

学校文化可以为个体解决矛盾提供精神动力。社会发展有两种基本形态,稳定平缓发展型和转型发展型。处在前者,学校主要功能集中地体现在对文化的纵向继承即传承文明;处在后者,学校文化应是注重文化建设中的导向性任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承文明”的层次上,还要履行起传播和创造文化以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恰恰要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之中,再孕育出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而现代学校历史地承担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多种因素,学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常常流于形式,致使学生难于形成中国人的内在人格的品位。当然,建设先进文化,仅仅依靠中国的传统文化还不够,还要高瞻远瞩,放眼世界,以全球眼光来看待,审视文化问题,要以厚德载物的博怀,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充分汲取世界上各民族的智慧和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所取得的一切优秀成果。 转贴于

三、教育与和谐文化建设

文化是人类文明与科学的象征和代表,是人类美德和智慧的表现。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以科学管理手段为途径的制度文化体系。学校文化是复合、开放、动态的系统性存在,有其自身的深层结构和构成因子,这些内在的构成要素,也即文化的四重表现形式,大致可概括为:文化符号,人物及事件,礼仪、习俗、传统,信念与价值。

这些要素在文化系统中的作用不一、地位不等,却始终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参与文化生成及发展的全过程。其中,处于最表层的是文化的显性符号,如语言、地域特点和艺术产品及其表现形式等;而促使人物、事件、组织和活动具有文化重要性的内在动力,是维系该文化中人际交往和人与自然交往的各种礼仪、习俗、传统等;使某些社会传统和习俗在历史中被稳定传递延续的关键因素,则是其成员认同和践行的处于文化最深层的价值与信念。文化符号、人物及事件、习俗与传统等也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改变着人们所持守的价值和信念,进一步支配着人类文化生活的多重表现。

我们应该透过文化深层的内在构成要素,合理分析、协调多元异质文化间的差异与冲突,全面深刻地理解和谐文化建设的本质。

通过文化内在深层构成因素及其关系来合理把握文化间差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一种文化是否能持续发展,归根结底在于其地域性、民族性与普世性的有机和谐与统一。文化主体性的确立和自身的发展与创新,关键在于通过文化自身的内在反思挖掘其传统中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动力,促使其内在各层面动态地取得一致与平衡。同时,文化保持其深入持久的生命力,还在于不断发现并积极吸收其他文化中符合人性和促进人类共同繁荣的价值观,共同关注宽容、和平、友善、尊重、理解、合作等人类繁荣所必须的基本价值观,促进相互依存的多元文化不断趋向合理共存的和谐状态。反过来说,维护文化多样性并努力达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本身就是最大程度实现人类共同价值目标的必然要求。和谐文化建设在向内自省和向外敞开这两个向度及各个层次的努力,既是文化间相互影响的客观要求,更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

和谐文化的建设应当在构成文化的各层要素作出努力,通过激发各个层面自身机制的健康活力,使其自身组织生成的力量形成良性互动,最大程度地促进价值信念、礼仪传统、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文化生活实践彼此协调、和谐、合一。要尽可能避免因文化深层因素之间的断层、多元文化冲突的破坏性效应导致生活混乱和价值扭曲的文化病态。为此,和谐文化的建设应当关注社会文化生活的外在表现,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趋于合理化,也要创造各种社会条件,树立典型人物、成立相关组织,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构建、发展和创新那些促进传统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效应的习俗、礼仪,使积极的有利于人类繁荣和谐、健康发展的礼仪、传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建设和谐文化的一切努力,归根结底是要关注文化发展及多元文化相互影响的内在逻辑,最终深入到价值和信念层面,引导文化自身内在价值与信念的深刻反思,以便继承、发展和更新文化传统,激发文化的可持续生命力。

和谐文化的建设既要关注不同文化主体自身的特性,更要以普遍的人类繁荣为基本和最终的追求,将文化自身的内在协调、自我改造更新与其他文化合理因素的影响有机统一,将发展文化特性与普世性关照有机统一。文化建设的普世性关照,是旨在多元异质文化和谐共存的积极情感与努力,是多元异质文化之间平衡、协调而共构文化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多元文化和谐共存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绝非一个文化压制另一个文化的文化帝国主义,也非一种声音压制另一种声音的话语霸权。一个社会中多元文化共存是保证其公民自由和幸福生存的前提,更是公民自由与幸福生存的表现。在文化交往愈来愈深刻而频繁的当今时代,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文化与多元异质文化和谐共存而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幸福的程度,是衡量该社会文化生命力持久与否的重要指标。

和谐文化的建设,要求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向内自省,向外开放,加强与多元文化平等的交往、合作、互利、共享和综合创新的自觉。固守文化传统或文化的表面形式而不能从文化之根的价值与信念发掘其与时俱进的生命动力,就会导致文化传统中心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斩断自身文化传统的内在价值而盲目接受异质的文化形式且不加分析地接受其价值和信念,文化成员内心的价值信仰与其生活实践就会出现断层,造成价值的混乱与意义的迷失。和谐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最大程度地使文化传统价值的自我反思、重构具有普世性的关照,使与多元异质文化有机融合的普世性关照,在合理的层次与文化传统和时代性的生活实践有机融合,使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在保持其自身特性的同时,促进多元文化最大限度的内外一致、纵横协调,从而使趋于和谐共存的多元异质文化共同体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担负起人类共同繁荣的历史重任。学校承担着重大的社会文化建设的责任,我们要从教育本真的角度审视学校文化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铸造大学的灵魂[G].教育:传统与变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3.陶西平.培育学校良好的教育生态[N].中国教育报,2006;6:20

4.季萍.学校文化自我诊断[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孙鹤娟.学校文化管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对现代礼仪的看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语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233-02

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在从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教育理论体系,对当代的我国教育改革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指导思想

1.有教无类

在以严格等级制为社会基本政治结构的封建社会里,提出并实行这样一种教育原则具有革命性意义。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学费低廉、开门招生的教育家。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该因为贫富地位等差异而在教育上就有什么差别。孔子提出并忠实地实践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他以私人身份在民间创办了学校,孔子弟子的出身,五花八门,其国籍也不限于鲁国。

2.全面发展的个性教育

孔子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他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既育人又育才。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还有“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述而篇)。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先学会一些基本的道德礼仪,之后有余力再去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孔子同样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与特点,子路冲动,颜回沉稳好学,子贡善于言辞等等,所以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孔子很了解自己弟子的特点和差异,进行因人而异的教育。例如,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同样一个问题,孔子对两个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回答,这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对其进行指导。孔子认为,教学中要看学生的智力条件因人而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意思是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对他讲高深的学问,中等智力以下的人,就不可以了。

3.“乐学”的教育思想

孔子认为,对学习充满兴趣,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之者是被动接受知识,好之者才是主动追求知识,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痴迷于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

4.“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孔子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往往能够相互提高。

(二)教育内容

1.德育的培养

孔子的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品德人格培养放在首位。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孔子特别注重对学生君子性格的培养,认为君子要有坦荡的胸怀,即“君子坦荡荡。” 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言必信行必果”。总之,君子的标准就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技艺的培养

德育居教育的首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但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孔子安排的教育内容是文武兼备,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传授“ 六艺”,在德育的基础上发展智育也是很重要的。

(三)教学方法

1.学思行相结合

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孔子很好地概括了学与思的关系,提出在学习中要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只学不思就不能深刻理解,只能认识到知识的表面现象,就会对深层的内容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而不学的人思路会变得狭窄,以至钻牛角尖,思无所成。而学、思最终的目的是行,即付诸实践。这种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其先进性贯穿了整个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

2.启发式诱导、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

孔子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法的创始人,他早于苏格拉底几十年提出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在有问题时,孔子是先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而且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灵活的来运用学到的知识。由此可见,孔子在当时就注意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3.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因材施教的第一人。正因为孔子深知自己的每个弟子个性不同,才能不同,所以他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法。正是孔子有着全面发展的个性教育的理念,所以因材施教是实践这种教育理念的必要的教育方法。例如在《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作出了四种不同回答。孔子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中有数,他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对相同的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是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做到了教育的以人为本。

4.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老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们树立了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温故知新”等典范。孔子曾率领弟子周游列国,与学生共患难,师生结成了亲密的关系。他对学生真诚相待,把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他给学生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性作用,学生在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他的影响。

5.创造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学生乐学的保证。孔子善于利用情感教学的手段,给学生上课时经常是“弦歌之声不绝于耳”,使学生陶醉于愉悦的情境里不知不觉地接受礼仪道德和文化知识的陶冶,这就是现在提倡的情境教学。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创造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保障。孔子与学生在一起时, 从不摆老师的架子, 而是平等待人、教学相长。他与学生的交流是非常自由的,学生经常向他提问请教,他都认真给予回答,《论语》主要就是孔子与其弟子就仁、政、礼、义、孝、道、德、学、中庸、言行、耻、信、志、直、勇、修养、君子、富贵、生死、鬼神、天命、苦乐等问题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展开讨论。整个的学习探讨的氛围是非常和谐的,有助于思想的交流与开拓。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素质教育有着许多启示。

(一)因材施教,注重个性教育

现代的社会是个性化的社会,鼓励个性也是鼓励创新,这种个性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做一个特别的自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上,就比如作文,想法不同,个性不同,写出的文章内容和风格等方面就有所不同,老师也要结合学生个体的特点来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启发式的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孔子教育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问答式,讨论式,通常是学生提问孔子才回答,这样就使得学生要自己去学习去思考,没有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就不可能提出问题,也没有办法进行指导。而且必须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对自己的观点是什么看法。在现代的语文素质教育中也是同样道理,学生是主体,要用启发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这样才是有效的教育。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

在学习生活中,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教师实际上也是一门隐性课程,虽然不在正规的课程计划之内,但是实际上却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身要有比较高的语文素养,有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才能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并用自己的风格影响学生。还有就是必须有良好的治学精神,孔子就是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精神品质,用实际行动使自己的学生受到感染,起到了模范作用。学生在这样一个隐形的环境中也会不知不觉地去追求知识,去积累,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语文素质的提高。

(四)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来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语文素质教育,环境很重要。在孔子的课堂上时常有音乐伴奏,学生可以弹琴赋诗,这也是一种情景教学,非常具有诗情画意的一种氛围。在这样诗意的氛围下,学生也会不自觉地受到熏陶,毕竟想要教会学生一种感受或是某种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会,然后得到的感受才是最深刻的,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才最好。

(五)注重实践,回归生活

孔子重视社会实践。孔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风尘仆仆,周游列国,游说诸侯。社会成了他们的讲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各种能力。现代的语文教育也应该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素材,发现生活中的美,把所学的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一些作品的内容,更易于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质。

在教师因材施教和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自身还必须长期努力和积累语文知识,注重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才能慢慢提高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张玉霞.从《论语》探析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的现论价值[J].管子学刊,2007,(1).

对现代礼仪的看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宗教 本质 功能

宗教是一种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深广的人类精神文化现象。要把握宗教的本质,必须从两方面加以研究:一、从宗教内部结构看宗教的本质;二、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与宗教的比较中看宗教的本质。最后,才能得出什么是宗教的结论。

一、从宗教的内在结构看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系统论指出,一个系统的性质是由组成系统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结构所决定。所以,要了解宗教的本质,首先应当把握宗教的内在结构。

宗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结构十分复杂的系统。依据宗教的基本要素划分,可以将宗教的组成要素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两部分。宗教的内在要素有宗教的观念和思想以及宗教的情感和体验。宗教的外在要素有:宗教行为和活动以及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1.宗教的观念和思想

宗教的观念和思想属于宗教的意识,属于宗教的理性认知层面。各种宗教都有一套说明其信仰的观念,甚至形成一套论证其信仰的观念体系,构成完整的宗教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宗教行为的的最深层的内在根据,是宗教组织借以建立信仰体制的构架,对整个宗教体系的构成起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

宗教的观念和思想集中体现在宗教的信条和教义中,但从信仰者的文化素质来说,宗教的观念和思想又可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以理论化和体系化的形式出现的教理、教义。它是被宗教职业者、僧侣和神学家们所掌握和宣传的;另一种是缺乏理论性、系统性的一般宗教意识,是广大基层信仰者对神圣物的盲目信念。

从信仰者的信仰目的划分,可以将信仰者划分为高低两个层次:一个是以神为学习的道德楷模,严格修行,以达到最后自己成神;另一种是以神为实现个人功利主义目的的工具,求神拜佛是为了得到神的宠爱,以便得到现实生活的好处。最基本、最重要的宗教观念有:宗教宇宙观、宗教灵魂观、宗教神灵观、宗教鬼魂观、宗教人生观等。

2.宗教的情感和体验

宗教的情感和体验是宗教意识中的低级成分,属于社会心理层面,但是又是最为直接的、最为强烈的宗教意识。宗教情感和宗教体验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宗教情感是宗教徒在信仰超自然力的支配下,在宗教仪礼、宗教生活、宗教修持过程中长期熏陶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是在宗教环境中培植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这种宗教情感一经产生,对于宗教的巩固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力量,而且这种情感的巨大力量往往来自广大的基层信教群众。

宗教情感是希望与不安的交织、感激与敬畏的结合,是信仰与疑虑、奉献与所得的双重心理。这种情感既是通俗的又是神圣的,既是激愤的又是长久的。

宗教情感与非宗教情感有许多的不同之处:1、情感的对象不同。宗教情感是人对超自然的神灵的情感,而非宗教情感是人对客观存在物或人的情感。前者的情感更加具有神圣性和神秘性;2、情感的强烈程度和持久程度不同。宗教情感比非宗教情感要强烈得多。因为,在宗教徒看来,神对于人生的意义是无限的和至上的;3、在情感的社会属性上也有不同。宗教情感往往维护旧的传统和旧的道德。所以比较保守。宗教情感又往往和民族情感交织在一起,具有巨大的社会潜能。

宗教体验是信仰者在其修行、活动以及宗教生活当中,对于神圣物的某种内心感受和精神体验。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与神灵的精神往来、对来世或前世的经历、极境感受、特异功能的激发和对经典和教义的顿悟等等。

宗教家和宗教学者认为,宗教体验有如下特点:1、不稳定性;2、暂现性;3、知悟性;4、被动性;5、超言说性;6、模糊性。

人们历来对宗教体验有不同的评价。宗教体验究竟是信仰者故意编造的谎言还是某些宗教徒在宗教生活中亲身的切实体验?这些体验是人对客观存在的一定程度的真实反映,还是当事人的病态心理幻觉?对这些问题的具体看法虽然很多,但主要有两种极端的不同看法:一种是反对派,即反对宗教体验真实性的一派。唯物主义者和反伪科学的人们也普遍认为,宗教体验的对象——神或神圣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宗教体验是没有客观对象的。所谓宗教体验不过是宗教徒在长期信仰的诱导下所造成的心理幻觉。

但是相信宗教体验真实性的也是大有人在的。他们普遍认为,神灵或超级生命是存在的,宗教体验是人与神之间真实的信息交流,没有参加宗教活动的人们是没有资格对宗教体验进行说三道四的。

我认为,对宗教体验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放弃极端的立场:一种是宗教卫道士的立场,另一种是完全脱离宗教生活经验,仅从某种理论出发,想当然地评价宗教体验的立场,两种立场都没有从客观和唯物的角度出发。正确的立场和态度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亲自参加宗教活动,又拘泥于宗教的偏见和迷信,运用现代自然科学成果,解释宗教体验的秘密。

3.宗教的行为和活动

宗教的行为和活动是指者内在的宗教观念和宗教体验通过外在的身体动作和语言形式表现出来。

宗教的行为和活动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巫术、禁忌、祈祷、献祭、崇拜、布道、法会、宗教节日庆祝、圣职委派、慈善事业、宗教修行、宗教管理、宗教礼仪等等。

4.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宗教组织是宗教群体内宗教徒的相互结合及其结构,是在特定的宗教目的下构成的完成特定宗教任务的专门性集团,它包括宗教徒在其中进行宗教活动的机构,团体,会社,社区及其他形式的团体。

宗教制度是维系宗教群体,规范宗教生活,指导宗教活动的规章、教法、体制、惯例、传统等的总称。

通过对宗教内部结构的研究,我们得出对宗教本质的看法:宗教是现实生活的必然产物,宗教是现实关系的精神体现,宗教是现实世界的虚幻反应,宗教是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当然,恩格斯对宗教的表述也是非常全面的: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应,在这反应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宗教之所以能长期持久地生存和发展,就在于它具有一种人们特殊需要的功能,这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个不同层次结构的功能,即宗教实体性的具体功能,宗教神圣性的的基本功能和宗教世俗性的一般功能。

论及宗教的功能, 我们先要对宗教及其功能所涉及的问题有所了解和认识。首先, 宗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 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如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 即宗教的教义、教规等观念形态的东西, 一是客观现实方面的,如物质方面的内容, 即宗教组织、宗教信徒、宗教活动场所等客观存在。宗教是包括这两方面内容的一个统一整体。所以宗教的功能应当是指作为思想观念和现实物质存在的统一体的宗教功能, 而不是宗教系统的某一个要素或者某几个要素的功能。如,宗教场所的一些气势恢宏的建筑往往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具有审美的功能, 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断定宗教具有审美功能。其次, 宗教的功能是由宗教的本质所决定的。但是, 宗教的本质是什么却至今仍是一个众说纷纭, 争论不休的问题。论者各执一端,各认为其理论即为真理。西方宗教学者往往从社会学或心理学出发, 把宗教视为人的普遍需要, 把宗教定义为一种与神圣之物相关联的价值系统和意义形式。而宗教学者则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出发, 从唯物的立场出发,站在认识论的基础上, 把宗教定义为一种意识形式和社会意识形态。但是, 宗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 仅仅从认识论、唯物主义,社会学或心理学一个角度出发, 是无法全面、准确地把握其本质的。不能准确地认识宗教的本质, 也就无法把握宗教的功能。要认识宗教的社会功能, 就不能只从意识形态和世界观的角度出发, 必须考虑到宗教组织和宗教信徒的社会作用。忽视了宗教的这一方面, 就失去了准确把握宗教之社会功能的前提。再次, 宗教的社会功能并不是宗教的全部功能, 宗教的功能也不完全等于宗教的社会作用。宗教除了社会功能之外, 还具有其它功能, 如对心灵的抚慰功能、群体的整合功能、行为规范功能、经济行为功能等。宗教的功能是宗教本身所具有的东西, 宗教的社会作用则是其功能在具体的社会条件下的体现和发挥。宗教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解释功能和实践功能。所谓的宗教的解释功能,是指宗教对世界具有认识和说明作用,它是一种特殊的观念解释模式,为人类提供了一整套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评价。不仅对世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且也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具体问题提出了独特的看法。宗教的实践功能在于宗教是对待生活的一种人生观,它赋予了个人和群体的生活以一种意义和目的,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系统,对实践具有指导和规范的系统。

宗教的功能除以上所论述之外还有宗教实体组织要素的具体功能,包括宗教组织的构架功能、神职人员的支撑功能、信教群众的基础功能。当然宗教实体礼仪要素的具体功能以及宗教器物要素的具体功能,宗教神圣性的基本功能和宗教世俗性的一般功能,在宗教功能上也同样重要,如宗教世俗性的一般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三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同样有着重要影响。宗教功能具有多样性与多重性,但又具有共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一、宗教功能的社会效应是决定宗教自身历史命运的内在价值。二、宗教功能的社会作用具有历史的应变性。三、宗教功能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以上论及宗教的功能,我们应该客观辩证的去认识和把握宗教的一些功能,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以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任务。

参考文献:

[1]陈麟书,陈霞.《宗教学原理》.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月

[2]李进新. 《新疆宗教演变史》.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3]叶小文.《宗教问题 怎么看 怎么办》.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6月

[4]时光,王岚.《宗教学引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年5月

[5]尚九玉.《试论宗教之功能》.郑州: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7月,第30卷 第4期

[6]高巍.《浅析宗教的功能》.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8月 第27卷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