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本法律知识培训

基本法律知识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本法律知识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本法律知识培训

基本法律知识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学生 法律素质 培养

法律素质是指个体通过法制环境影响和法制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并按照法律要求自觉地规范自己行为的内在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性概念,涉及人的法律信仰、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法律情感、法律行为等各个方面。

一、医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培养法律素质是当前医疗市场的需要, 医疗行业是一项服务于患者的高风险职业,疾病种类多,情况复杂,转归又难以预测。医护人员需要应对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满足患者不断提升的健康需要。所以必须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既维护患者的权益不受侵犯,也维护医护人员自身的权利,只有时刻将法律意识贯穿整个医疗过程,才能确保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医患矛盾、纠纷。

1、培养医学生的法律素质,是构建和谐医疗关系的需要。和谐医疗关系的构建是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医患纠纷上升幅度十分明显,令人担忧和警惕的是,在目前的医疗纠纷中通过正常途径解决的不多,许多纠纷演变成了冲突事件,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显示,90%的受访医生对自己的职业环境不满意。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培养医学生的法律素质,采取医学与法学相结合的方法,是医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构建和谐医疗关系的良策。

2、培养医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完善和优化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的需要。医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骨干力量,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下,对人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医学生应当具备更高层次、全方位的知识能力,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相应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不仅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法律素质是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必须学习法律基础课,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努力完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成长为不致被淘汰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专门人才。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的本领。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各项建设事业、对外交往,都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不学法、不懂法,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将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

3、培养医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坚持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医学生学习法律基础课,懂得基本的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法律知识,有助于了解并充分认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了解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特色及其规律,进一步增强民主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自觉地积极投身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

二、医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方略

1、注重学习和掌握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法律修养的主要内容是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法律修养的学习重点,在法学基础理论部分,掌握法的本质特征和涵义,了解法律的形成和发展的简要过程,了解法治的本质、特征和作用等。在宪法部分,了解宪法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历史,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在部门法部分,掌握我国行政法、刑法、民商法、经济法、诉讼法等基本法律部门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侧重培训《民法通则》、《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法》等,由最基本的“民法”入手,到与医疗行为息息相关的“医法”,使医学生对其有相当层次的了解和熟悉,加强自我修养、培养法律素质。

2、安排典型案例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与医疗纠纷有关的案例分析。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教师精心策划,对临床上曾发生过的具有代表性的医疗事故、医疗纠纷,针对问题,进行详细解析,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正如美国法学院的一句名言所说的那样,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像律师那样思考”,学生从司法审判和法庭辩论的角度去阅读案例,寻找依据,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学习过程带有很强的“务实”色彩,通过案例学习,学生能够得到相当数量的法律运用和能力的训练。

3、注重理论结合临床再教育

在临床实习中,要求学生在进行各项临床实践时都能从法律角度去分析、理解、体会。防范在医疗过程中如执行医嘱、护理操作、医学检验、配药发药、文件书写、与患者接触沟通可能会出现的潜在性问题,使学生对医疗行为中常见的可能的法律问题有较为感性的认识,也就是将法律知识渗透到医疗实践中,更牢固地培养法律意识。

4、注重知行统一,在践履中学习

前人说过:“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知行统一,强调践履,这是由法律修养的特性所决定的。学生通过学习讨论掌握了法律知识,这谓 “知”。但“知”并不是法律修养的最终目的,“知”的目的是为了“行”,是为了“践履”。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指出,“不行不为真知”。因此加强法律修养是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和亲身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能力,慎独自守,防微杜渐,才能实现提高自己法律修养素质的学习目的。

医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对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玉芝.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措施[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2-14

[2]古津贤.高等医学院校医事法律专业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

[3]王雁菊,李江,孙明媚.医学人才法律素质的培养[J].理论界,2005(8)

基本法律知识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法治意识;政治教学;高中生;培养;核心素养

引言: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治国守家的重中之重,对于我国青少年的培养来说更是基本常识。而高中是青少年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对于其法治意识观的教育必不可少。在政治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白法治社会下的法律理念,更是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环节之一。

1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客观需求

1.1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想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大力推广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就一定要先从教育领域开始,在教育中加入民主法治理念,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奠定一定的教育基础。法治国家的主要人物就是公民,应该从小养成法治的理念,不仅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不断完善自家的行为举止,完善法律的行为。而且人生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就是高中阶段,高中生作为我国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未来栋梁,最应该关注的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加入民主法治的理念[1]。

1.2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给高中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想要实现教学目标,那么就需要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时,增加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重视起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把学生的法治意识引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而且在做课堂的教学设计时,也要紧紧围绕法治意识的理念,科学合理的把法治意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达到树立高中生的法治意识,最终为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任务而努力。分析其他角度,大多数教材上都有法律知识,要想让学生理解这些法律法规,就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2]。

1.3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自学习高中政治课时,可以加入法治意识的学习,在日常中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使学生能够不断了解现代的社会,在法治的社会下学习和成长。在高中生树立法治意识后,也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当中,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如果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也能拿起法律的武器。

2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策略

2.1求真求实,在生活中渗透

当学生在学习法治课堂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生活进行法治内容的讲解,这样学生也能理解。例如,当讲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自己身边人的消费观念,根据学生的讨论在引出应该倡导的消费行为。最后做出正确的结论。教师也可以延伸课程,给学生讲解一些因过度消费而触犯法律的行为,树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让学生从感性升级到理性的学习,这样学生不仅容易理解,还能认同法律[3]。

2.2教师努力提升自身法律素养

教师作为政治课堂上法治意识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先要保证自身法律知识的渊博,其次把握好整个课堂的走向。对于教师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础,比如,通过培训和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学习重温基础法律知识。由于教师作为法律和高中青少年二者之间的衔接者,所以必须做到对法律知识的熟悉和掌握,为学生树立榜样。此外,教师还要熟悉了解我国最基本的法律———《宪法》,以及其他基本法律。只有教师的基础扎实、法律素养足够浓厚,才有能力给学生解答关于法律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延伸,比如,在高中政治必修一的“经济生活”教学中,在讲解纸币知识时,就应该延伸涉及相关知识的基本法律[4]。在《刑法》当中就有对制作和贩卖假币的违法人员的处罚规定,数额大的按照伪造货币罪论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才能在恰当的时候将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讲给学生,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2.3合理运用多媒体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很多教师都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高中政治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必然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了解宪法和有关部门法的基本规定。而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不仅可以图文并茂地向学生介绍更多的法律内容,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主动吸收法律知识,为提升其法治意识奠定了基础[5]。比如,教师上课之前给学生放映电影《秋菊打官司》,影片围绕20世纪90年代善良淳朴的农村妇女秋菊为了给丈夫讨回公道,在乡里、县里、市里层层上访,最后都失败转而去法院打官司的事情,在这过程中,秋菊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还是坚持到最后,用法律手段讨回了公道。由此可以看出20世纪我国基层法律的状况,教师上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借助多媒体的影音功能,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法律法规内化感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法治意识。

结束语:法治知识、法治修养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拥有的,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只有知法、懂法、守法,才能成长为国之栋梁。总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是政治教师的重要任务,政治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法治知识,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庆录.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65-66.

[2]孙耀华.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5):130.

[3]舒畅.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6):37-38.

基本法律知识培训范文第3篇

一、制定2012年法制宣传工作计划。各市国土资源局要按照“六五”普法规划的总体安排,制定本地区年度宣传计划,确定年度宣传要点,明确年度宣传任务目标,切实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二、加强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认真总结“五五”普法期间开展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验,结合不同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适合不同重点对象需要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各地要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同时加大对被征地农民、负责土地征收出让事务的政府机关以及工矿企业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三、深入开展宪法的学习宣传。把学习宣传宪法放在首位,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和基本构成,深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的主要内容。省厅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组织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开展“宪法学习周活动”,进一步提高我省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干部职工维护宪法、遵守宪法的意识。

四、加强新法的宣传学习力度。将《行政强制法》、《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以及其他有关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作为年度学习宣传的重点,组织人员大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五、继续开展主题日宣传活动。在日常宣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3·19”矿产资源法宣传日、“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8·29”测绘法宣传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大法制宣传教育节日,组织人员走上街头开展咨询和送法活动。在利用好报纸、标语、期刊等传统媒体做好宣传的同时,加强新兴媒体的宣传。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组织国土资源文艺演出、音乐、戏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国土资源政策法规,加强国土资源文化建设。

基本法律知识培训范文第4篇

一、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

全年将“七五”普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年初即成立了以市志办普法教育领导小组,由办公室负责普法具体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普法教育工作不少于2次,加大工作督促检查力度,并纳入目标管理,真正起到了组织领导和检查督促作用,切实加强了对全办普法宣传工作的领导,为普法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全年内一是按照我办七五普法规划和实施意见,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使全体干部充分认识到普法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自觉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深入开展以《宪法》、新修订的《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准备了相关普法书籍,供全体干部学习使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做遵守法律法规的模范,全年利用每周星期二集中学习时间,坚持每月学习不少于1天,半年保证普法时间不少于20小时。二是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和业务知识,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的培训和组织全办人员法制和业务学习,通过普法教育,使全体干部了解与业务工作、生活等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增强公民权利义务观念,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三是结合走基层和群众工作,深系群众开展“爱国、团结、感恩、守法”活动,认真宣讲相关法律知识。

基本法律知识培训范文第5篇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开展“五五”普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实践,是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市政公用行业涉及面广,热点、难点问题多,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负有重要责任,必须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有责任向社会公众宣传市政公用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提高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依法调处各类利益关系和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营造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市场氛围,促进依法行政。我局高度重视“五五”普法,积极实施《**市市政公用局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了局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和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了《**市市政公用局xx年年普法工作计划》,建立实施普法工作责任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力戒形式主义,讲求实效,创新和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和本局网站、互联网、12319热线等平台,开展法制宣传、法律资询、法律知识竟赛、图片展览等活动。

二、明确目标,坚持原则

我局普法工作目标是:适应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的大局,适应市政公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通过深入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我市市政公用系统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强化政务公开,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执法及监督机制;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使各项市政公用行业法律、法规得到正确、有效的贯彻实施。三、把握重点,务求实效我局着力加强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去年我局普法重点,一是行政执法责任制培训,二是系统地通读、学习了宪法和市政公用领域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今年我局普法重点是,一是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政府共同行为法律规范的培训;二是新出台的《**市城市公共汽车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修正案、《**市城市公共照明设施管理规定》的培训。

四、着力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和机关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1》《2》

通过培训,在全系统领导干部和机关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中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党的民主法制理论和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以及依法治市战略,学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遵纪守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意识,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法制理论水平,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通过培训,深入学习宣传政府共同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加强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公务员法等规范政府共同行为法律法规的学习,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强化责任意识,转变职能,转变管理方式,转变工作作风。要积极向群众宣传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法律法规,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五、加强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1、落实学法制度。建立健全各单位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法律培训制度、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审核等制度,认真学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努力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努力实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机关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依法行政、政务公开、文明执法,自觉遵守国家宪法、基本法律和各项市政公用行业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权威和尊严。

2、坚持学法和用法相结合,积极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在抓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并实施各自的依法治理的决定、决议,逐步实现行政管理的法治化。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重点学好与本部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制定和完善依法治理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大力提高全行业依法治理水平,充分利用我局正在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权力阳光运行的契机,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要认真总结并大力宣传依法治理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加强引导,营造氛围,全面推进市政公用行业法治建设。

六、广泛持久地学习宣传《**市城市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和《**市城市公共照明设施管理规定》,为贯彻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习宣传法规和规章是正确有效贯彻实施法规和规章的前提性基础,是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需要,也是广大群众学法、用法和自觉守法、参与监督的需要。在学习宣传中,我们着重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在全行业掀起学习法规、规章的热潮。有关领导带头学,全体人员系统学,执法人员深入学,把法规和规章作为管理工作的指南,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本系统管理人员集中学习《法规和规章全文,逐章逐条学懂弄通法规和规章的含义。组织了三个层次的培训,一是系统内科、所级以上干部集中培训,抓住重点,力求实效,通过学习,增强排水管理责任感;二是执法监察人员的学习、培训,掌握执法程序和尺度,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坚持法治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着力提高市政公用行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三是管理对象的培训,使其知晓法规和规章内容,增强守法自觉性,自觉规范自己行为,减少盲目性,便于法规和规章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