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的投射效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教师的认知偏差对教学的消极影响
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态度、知识基储能力结构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的形成大体是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两条途径来间接把握和直接认知的。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看法有时出现较大的偏差,并对化学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制定教学目标过高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注意到高中化学知识比初中化学知识叙述更准确、更严密、更抽象,化学现象的分析更复杂,思维层次的要求更高和更活,而是凭自己对化学掌握程度和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想当然地制定教学目标。比如,讲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时引入四个量子数,讲硬水软化时引入溶度积概念来解释MgCO3转化为Mg(OH)2,都属处理过深,学生难以接受。
2.教学策略运用不当
(1)概念的抽象概括过早过急。有些化学教师把握不住学生认知结构和能力状况,对于难度较大的化学概念教学过程中不向学生提供较为丰富详细的材料,就匆忙给予抽象概括,过早地缩短了从感知到概括的距离。这样学生即使能把化学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对其内涵却不甚理解。
(2)忽视思维过程的揭示。学习化学离不开解题,因此,有些化学教师认为:学好化学就要多做题,题目做得越多越好。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忽视了思维过程的揭示和思想方法的传授,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导致学生在遇到未曾做过的问题时,无法正确入手解决。
3.成绩评估失当
有些化学教师在编拟试题时,总认为化学试题应拐一个小弯,岂不知有时教师心目中的“小弯”,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大弯”,甚至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迷宫”。这样就使一些中下水平的学生无法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人为地扩大了差生面。
上面谈的都是由于教师发生认知偏差,过高地估计学生的水准而出现的教学误差。其实过低地估计学生的情况也是存在的,这会导致该放手的不放手,该少讲的不少讲,从而失去了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机会。
二、认知偏差的归因分析
1.心理学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这类偏差。一般地说,教师的认知偏差主要来源于两个心理效应的影响:
(1)投射效应。美国心理学教授弗里德曼说:“人们有这样一种强烈的倾向,总假设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即人们在认知他人时,常常假定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把自己的特点归属到他人身上,即所谓“推己及人”。由于受投射效应的影响,教师容易把自己对学习知识的思维特点归属到学生身上,而忽视学生心理、生理发展水平,由此造成有些教师的教学失败。
(2)定势效应。通俗地说,定势就是按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定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定势效应也是产生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它使教师的思维具有顽固刻板性。如有些教师多年担任高三化学教学,现在转到高一,仍然习惯按高三教学方式对待高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讲解过于复杂,使学生过早地出现两极分化。
2.教育思想根源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我讲你听”。在一次次“我会讲”的自我满足中思维变得呆板、僵化,从而就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3.对学生缺乏深入地研究
有些教师不注意研究学生和了解学生,只是用自己的经验、直觉,想当然地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态度、能力、知识基础等,则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这样,教师的认知偏差就不可避免了。此外,认知偏差的产生也与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的储备等因素有关。
三、认知偏差的克服途径
1.对认知偏差的产生,自觉地保持“警觉”
由于投射效应和定势效应是产生认知偏差的主要心理根源,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几乎每个人的思维都会不同程度地受两种效应的影响,并且这两种效应的产生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人的个性及习惯决定的,所以教师应对认知偏差经常保持“警觉”。
面试官作为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的主要角色,其评估效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都会对人力资源招聘的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常见的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
第一,首因效应。所谓首因印象也就是第一印象,是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对应聘者所产生的第一印象。由于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第一印象一般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例如,当面试官对应聘者的第一印象是诚实和友善的,那么就会为此次的面试表现表现加分;而当面试官对应聘者的第一印象是油滑和伪善时,则会严重影响面试官的判断和选择。为此,无论是应聘者还是面试官都要把握好第一印象,将第一印象作为展现自我的机会,但不过分注重第一印象,以免招致作势之嫌。
第二,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个事物和物体形成的固定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该事物的整体都具有该特征,严重忽视了个体差异。这一心理效应表现在招聘过程中就是过分偏见。具体来说就是,面试官在招聘过程中可能会仅凭应聘者的一个行为和个案来否定其全部,这就对应聘者造成了一定的不公,致使人才的潜在流失。
第三,对比效应。在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参与面试的人才很多,他们各具特色,身怀绝技,面试官必须经过对比和挑选。并且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会不自觉地受到前一位应聘者的影响,并有意甚至无意识地将前后两位应聘者进行对比。基于此,面试者要想避免这一心理效应所产生的影响,就必须将所有的面试结果进行统一评价,而不急于在面试过程中做出评价。第四,异性效应。正所谓异性相吸的自然法则在人才招聘过程中会得到同样的体现。一般而言,面试官会更加欣赏比自己更加优秀的的异性,尤其是对于在面试过程中展现出较好的形象举止以及良好气质的应聘者,这些都会在主观上影响着面试官的选择和判断。
二、心理学应用于人力资源招聘的各个阶段
1.职位分析阶段的心理学。一般而言,一个企业出现职位空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第一,为了促进组织机构获得良好发展;第二,由于企业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增加,亟需新的工作岗位;第三,老员工退休或被调走,或者一些员工因为优秀而被提拔,导致出现职位空缺;在这一环节,主要考虑人力资源部门招聘人员的心理因素。他们应该对上一任的离职原因等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的职位需求,从而为后续的招聘工作奠定基础。
2.职位阶段的心理学。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潜在优秀人才,企业进行在职位环节就应该充分考虑应聘者的心理活动。例如,要将应聘的职位描述清楚,将具有吸引力的福利和待遇罗列出来,并且制作一些有创意的广告,从而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对人们职责的要求也更加明确,现代优秀的人才越来越关注工作职位未来的发展前景,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特长和才能也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这些都是企业在进行职位时应该充分考虑的心理因素。除此以外,企业应该规范招聘流程和招聘计划,不随意变化和更改,以免引起应聘者的排斥和不信任感。
3.面试过程中的心理学。现如今,大型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都会灵活运用各类心理测评技术和方法,例如无领导小组讨论、九型人格测试以及职业性格测试等,有些甚至设计了专业化的测评软件,招聘人员依据测评结果对应聘者进行预估,然后再根据岗位需求招聘所需人才。在这些测评中,很多都采用了心理学的测评方法,例如投射技术,即在面试过程中通过应聘者对上一任员工离职的看法等观点来考察其心理特征和求知欲望,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除此以外,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也会呈现一些心理因素,例如:首因效应、晕轮效应以及刻板印象等。然而,心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企业管理者必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和众多的实践积累才能加以应用,否则会容易导致人才判断偏差,影响最终人才招聘的质量。
三、使用心理测评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在企业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使用人才测评技术具有一定的优点和长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旧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使用人才测评工具时要符合中国人才的特性和“样本”。当前,我国部分人才测评工具并没有依据国人特有的心理素质和能力进行设计,不符合我国人们心理特征的常规模式,因而导致了即使被测评者真实地参与了整个测评过程,但结果却是用西方的测评方法加以解释,其准确性不高。
第二,人才测评并不能完全代替人事决策。现代部分企业过分注重人才测评的作用,将人才测评结果直接代替人事决策,这就将人才测评的作用过分夸大了。事实上,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招聘时,决定某个人是否真正被录用,不仅要看这个人的能力和才华,还要考量他的综合素质,并结合实际来看其是否真正符合岗位要求。为此,企业管理者在做出用人决策之前,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观意愿和判断,从而避免人才决策的失误。
第三,不过分追求测验的复杂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人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即认为测验越多越复杂,那么测验的结果就越准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任何一个心理测评技术要想获得准确的测评结果,关键在于该测评工具的种类和深度性。例如性格测试的目的主要用于体现人类天生的秉性。性格影响行为,但行为同时又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倘若性格测试仅仅关注秉性,而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则会使测试的效率大大降低。在进行心理测评时,不一味追求测评的复杂和多样,要结合测评目的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得出最准确的结果。
第四,注重对人才的综合考察和评价。在招聘过程中,面试者要冷静、客观地对待应聘者的第一印象,在面试过程中要对应聘者的各项能力和素质进行综合考察,做出整体评价。同时对于同一岗位尽量设置多位招聘者,从而使招聘结果更加全面和真实。
四、结语
朋友过生日,你好不容易挑选了一份自认为最适合朋友的礼物,但生日过后却从未见朋友用过它;
领导让你按他的指示办一件事情,你为了突显自己的能力,用另外的方法去完成,结果遭到领导的责备;
为了让父母高兴,你给他们买名贵的衣服、高档的补品,但父母仍然闷闷不乐;
托朋友办事,你曾尝试过送烟、送酒,甚至送人民币,但朋友依然向你摇头,事情也没办成;
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你给他买各种与学习相关的电子产品、复习资料,甚至送他去参加课外强化训练班,但孩子的成绩依然不理想……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历过,不知大家是否想过失败的原因?
自己的需要不等于别人的需要
心理实验者曾在一家出版社的选题会中作过这样一个实验:让每个编辑策划一个自认为最重要并且最具影响力的选题。但最终结果却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
编辑A正在攻读第二学位,他认为现在是知识竞争的时代,每个人都试图获得更高的学历证书,所以他的选题是《怎样写毕业论文》;
编辑B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他认为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所以他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编辑C是围棋迷,他认为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需要适当松弛紧张的情绪,所以他的选题是《聂卫平棋路分析》;
编辑D正在托朋友办事,他认为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成功,所以他的选题是《影响你的朋友》;
…………
表面上看,这些编辑的选题都各有道理,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他们的选题所依据的都是自身的需要,认为自己的喜好便是受众的喜好,自己目前需要的东西便是受众需要的东西。
从影响力的角度而言,这些选题若是真的实行,很有可能无法有效地影响受众,因为编辑没有真正了解多数受众的真实需要。试问:受众为了缓解紧张的情绪,真的只会选择下围棋吗?不一定。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释放压力的方式,比如下象棋、跑步、打保龄球、打高尔夫球等。一位67岁的老人,会更多地关心儿童教育吗?也不见得,多数情况下,他更关心的是自身的健康……
这无不向人们反映出一个道理:单凭自己的喜好,往往不能正确地衡量别人,也不能有效地向他人施加影响。
投射效应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习惯性地将自身具有的某种特性(如经历、好恶、欲望、观念、情绪、个性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比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自己是这样想的,就认为他人也应该有同样的想法,并试图通过自己的想法去影响他人,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投射效应”,它是一种以己度人的心理现象,非常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依据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人有一定的共性,以及一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对别人作出推测。但人与人之间毕竟有差异,因此推测总会有出错的时候,就如文章开头的例子。
大多数人在推测别人的过程中,对于那些身份、地位、年龄、性格与自己相同或者相似的人,便会习惯性地用自己的喜好去认识、评价、判断、衡量,认为他们也应该有着和自己同样的想法、观念、处事原则等。但事实上,在这种心理驱动下,人们的行为往往有失偏颇,进而你的推测与别人的实际心理便会发生“错位”。
特别是当自己在某方面试图影响对方的时候,往往为了恭维或者接近对方,向对方采取某种拉近距离的方法,但其方法往往会受到自我思维定式的影响,不是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到的信息去判断对方的喜好、性格、特征,而是想当然地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别人身上,这样一来,必然不能达到有效影响他人的目的。例如,母亲年轻时的梦想是做一名钢琴家,等她有了孩子后,便会不自觉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拥有这样的梦想,并且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实现自己当初的梦想,但孩子却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在相互的矛盾中,孩子没有得到健康发展的良性教育,也很难有更好的发展。
投射效应告诉我们,人心各不同,切莫以己之心度人,而是应该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准确投射,这样才能更易说服别人。
错误投射会产生挫败感
投射现象在任何人的心里都存在,它是人们有效地影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意见、想法,以及为自己办事情的最大障碍。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错误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例如,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喜欢;经常会疑神疑鬼且莫名其妙地吃醋;父母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防心中的自我投射现象,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喜好,更不能以己之心度人,否则,不仅达不到影响他人的目的,还会因为自己的意愿或者喜好被别人忽略、轻视,而产生挫败感。对此,正在恋爱中的小王曾有过这样的遭遇:
小王刚刚交了一个女朋友,两人正处在热恋中。为了哄女友开心,他经常请女友去吃饭。小王喜欢吃火锅,所以每次请女友吃饭,他都会请女友吃火锅。刚开始,尽管女友每次都以减肥为由吃得很少,但仍然会积极陪小王同吃。但后来小王发现,每次他提到请女友吃饭的时候,女友都会以各种借口推托。
为此,他想找女友谈谈,但话还没说完,两人便在彼此的愤怒中争执起来。在争吵中,女友说出了吃饭的事情:“你喜欢吃火锅,便以为我也喜欢吃火锅,但实际上我根本就不喜欢。你没发现我每次都吃得很少吗?你这是真心爱我吗?”女友的话让小王突然感到无话可说。他只好无奈地接受了女朋友分手的决定。
小王正是犯了投射效应的常识性错误,这种错误的投射,不仅没能有效地影响女友,获得女友的芳心,还导致两个人最终分手。
巧妙地利用投射效应为自己服务
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心理学的投射效应为自己服务呢?下面不妨看一看作为母亲的林女士,是如何通过投射效应激励儿子好好学习的。
林女士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了,以前学习一直非常认真,但最近却爱上了网络游戏。每天放学回到家,儿子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学习,而是首先打开电脑玩一会儿游戏,每次都是在母亲的催促下,才极不情愿地打开书包写作业,写完作业后又立刻去玩游戏。
林女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又不能强硬地干涉儿子,怕引发儿子的叛逆心理。为此,她一直在寻找一个教育儿子的办法。忽然有一天,儿子对她说:“妈妈,这游戏可好玩了,你也一定很喜欢,过来陪我一起玩吧!”林女士灵机一动,笑着走到儿子身边,陪儿子玩起游戏来。她边玩游戏边对儿子说:“这游戏是很好玩呀!以后妈妈每天都陪你一起玩好不好?”儿子高兴得直拍手,大声地说:“好哇。”林女士接着说:“虽然妈妈和你一样喜欢玩这个游戏,但妈妈工作很忙,所以每天只能在吃完晚饭后陪你一起玩,并且只能陪你玩一个小时。行吗?”儿子直接点头说:“行啊!只要妈妈陪我玩就好。”
从这以后,儿子每天放学想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快点写作业,因为写完作业、吃完饭后便可以和妈妈一起玩游戏了,并且每次和妈妈玩完一个小时的游戏后,他也会主动地不玩了。
【摘要】本文以电视节目《一虎一席谈》为例,结合印象管理、移情能力等心理学相关现象,对该电视节目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 电视节目 心理学 传者 受众
《一虎一席谈》(Tiger Talk) 是凤凰卫视中文台制作并推出的一档多方参与讨论的评论类电视节目。该节目自2006年4 月29 日开播以来,深受广大受众欢迎。节目每期都会选取一个焦点或热门话题,邀请当事之人或各界知名学者、专家担任嘉宾。观众列席于现场,站位不同的嘉宾也将表达不同的意见。本文从传播者和受众的角度,以心理学的范式对节目展开探讨,力图揭示节目的优点和不足。
一、传播者心理学视角下该节目所表现出的优点
1、传播者具有完善的印象整饰能力
印象整饰又叫做印象管理,是指有意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通过印象整饰,可以有效地影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别人在不知不觉中趋于赞同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说,印象整饰的效果可以通过诸多量表来进行测量。
在《一虎一席谈》节目中,无论是主持人还是发表意见的嘉宾,都具有完备的印象整饰能力。这一点,可以从节目的许多细节中表现出来。以某期节目为例,首先,在节目开始的时候,主持人便向各位在场者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深鞠了一躬。这种举动可以为大众留下注意礼仪的印象,从而博得大家对节目的好感。其次,参与节目的嘉宾在着装上都较为正式。发言中,即便是在观点极端相左的情况下,依然不失风度,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印象。
总之,印象整饰是通过控制他人所获得的关于自己的信息,来美化自己的形象,避免自身形象受损的重要手段。作为传播者,想要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适当的印象整饰能力就变得相当重要。①
2、传播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传播活动中,传播者的观察判断能力是攸关活动成败的重要方面。可以说,有了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传播活动就已成功了一半。所谓观察,就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这种知觉的获得,同人们长期的观察与思索是分不开的。
在某期铁腕治霾能否消除“心肺之患”的探讨中,无论是主持人还是嘉宾都表现出了良好的观察判断能力。例如,在嘉宾发言顺序上,可以看出主持人的精心安排。随着讨论的进行,当讨论到经济发展与环保孰重孰轻的问题时,嘉宾的意见分化成两派。一派认为污染的原因不在北京,对北京周边城市的工厂关停可以有效治理北京的天气。另一派认为污染的源头就在北京,国家应该考虑北京周边城市工厂的经济利益。主持人在安排嘉宾发言顺序时,基本做到了让每一派的人都顺次表达意见。这种精确的控制能力,是同主持人前期细心的观察判断密不可分的。
观察判断能力是在生活的历练中总结出来的,是在缜密的思考中推断出来的。作为优秀的传播者,一定要在拥有渊博学识的同时具有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现实环境中做到从容不迫。
3、传播者具有良好的移情能力
移情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的心理学家利普斯提出的,他把移情能力称为自我的客观化。利普斯认为在认识领域内有物、自我和他者的三部分自我。其中,物是需要感性的知觉来理解的,自我是通过内部的知觉才能理解,同时理解他者的自我必须通过移情的作用。后来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将这一移情概念引入心理学———在与人共感的意义上进行研究。原初时的共感概念相当于一种“投射作用”,是指人无意识的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倾注在对象上面。②
在探讨雾霾治理的这一期节目中,嘉宾表现出了良好的移情能力。例如在是否应当问责环保部门的讨论中,嘉宾杨少锋说,自己的孩子因为受雾霾影响而得了肺炎,从而赞同环保部担责的观点。杨少锋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使得大家感同身受,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出来。又例如冯川建委员在探讨雾霾的严重性时,将国际标准与北京的PM2.5 指数做了对比,使得大众对雾霾污染的程度有了量化的认识,从而引起了共鸣。
总之,移情能力的大小是会直接影响传播结果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认知层面上培养自己的移情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要经常以角色为依据进行交互式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增加交往,培养良好个性等,都是培养与提高移情能力的良好途径。
二、基于受众心理层面该节目存在的不足之处
1、受众注意力不能集中
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产生真正的作用往往是从成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开始的。受众的注意力是市场竞争中重要的心理资源,谁更有力地开发了这项资源,谁就赢得了市场竞争的筹码。尤其是在现代传播中,受众的主体性日益明显。受众对其所选择内容的审辨、加工和记忆,都是以其注意力被充分调动为起点的。③
我们可以看到,《一虎一席谈》在持续吸引受众注意这一点上做得并不够完美。突出的表现是,讨论节奏过快,经常使得受众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嘉宾对于下一话题的讨论便已接近尾声了。主持人让每一位嘉宾都发言,嘉宾之间迅速交锋交换意见。从研究者的角度看,这固然是好的。但是从电视观众角度看,这样迅速的意见交锋和话题转换难免使人产生不知所云的错觉。
美国学者施拉姆曾经指出,传播媒介具有守门人功能、决策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商业功能。而媒介能够实现这些功能的前提,就是能够以最大的效果和最持久的时间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对于以收视率衡量节目质量的电视节目而言,能够做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充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受众需要难以满足
受众对电视节目信息的需要是社会主体的一种普遍的精神需要。这种需要直接满足的是人们的信息需要, 而非物质性的需要。它是通过充实人们的思想观念、态度行为的方式来实际满足人们需要的。④
对于电视节目的受众而言,受众的需要就是“获得娱乐资源,获得清晰的结论,获得引人思考的启发。”然而我们看到,《一虎一席谈》的编播形式没能很好地满足受众的此种需要。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嘉宾意见交锋时常显得过于杂乱,往往这位嘉宾还没有说完,下一位嘉宾就粗暴地打断其言语。虽然体现了辩论的激烈,可是缺点也是相当明显的。此外,就总体而言,该节目意见略显杂糅。各种言论交织到一起,一直到节目结束受众也不能对自己的收获感到特别明晰。
受众有多种多样的需要,要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反映人所处的生活和发展状态。总而言之,电视节目只有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以完善的编排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够充分满足受众的需要。
3、受众态度应激过于强烈
根据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受众是通过已有的认知途径对传播信息进行“同化”的。由此可以看出,受众接受信息的效果以及受众对信息刺激的应激反应是衡量传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应当注重受众的心理需求。可以说,在互动式节目中,受众的应激态度是决定节目风格特质的重要标准。⑤
电视节目具有激发受众正能量的责任,但是在《一虎一席谈》的某些环节上,这一点做得仍有欠缺。例如某期节目中,在讨论税收手段能否有效治理雾霾问题时,在观众表达观点环节,很多观众情绪化很严重。有的观众竟直言征税的手段毫无用处,因为所有的税款到头来都会被贪污。电视舞台,仿佛成了受众宣泄情绪的地方。这种受众态度的应激会给正在观看此节目而尚无辨别能力的少年儿童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从这一点来说,该节目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自传播学兴起至今,一系列研究表明了电视节目是可以引导受众态度的。受众天然就具有求新心理、求真心理、求益心理、求近心理,因此电视节目应当把握好受众心理,做好受众态度的引导,激发受众的正能量,使节目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结语
对于电视节目而言,以心理学的视角把握传播者和受众的行为范式至关重要。作为传播者,一定要具有一定的观察判断能力、印象管理能力和移情能力。也唯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受众的注意、增强受众的记忆、满足受众的需要、引导受众的态度。电视节目《一虎一席谈》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具有研究价值的范例。
在面对电视节目时,每个人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将不尽相同。其原因就在于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虽然我们无法掌握每个人具体的认知结构,但是某些共性的东西是我们可以注意到的。例如来斯托夫效应、序位效应、闪光灯效应等等,以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待传播问题,对于提升节目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好处无疑是巨大的,这也是专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⑥
参考文献
①房玲,《印象管理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5(3)
②章滢,《大学生利他行为、移情能力及其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③范艳军,《编辑工作与受众注意》[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8)
④杨保军,《需要与想要:受众需要标准解析》[J].《当代传播》,2007(5)
⑤焦晓强,《注重受众态度提高传播质量》[J].《传媒》,2011(3)
⑥周灿华,《受众记忆与思维规律在新闻中的应用》[J].《现代视听》,2008(5)
“字如其人”,这是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的一句话,然而这句话的背后究竟包含着怎样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却很少有人深刻思考过。笔迹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秘密,而解开这些秘密就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笔迹学。所谓笔迹学,是人们通过对个体笔迹不同书写规律的研究,反映书写者个性、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一门以研究人类文字笔迹特点和人的内在素质之间联系及客观规律的科学,与心理学、语言学、文字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笔迹心理学是心理学最高境界,它可以不看见人,就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认为: 二战结束后德国经济迅速崛起,归功于运用笔迹分析准确选拔人才。香港首富李嘉诚表示:笔迹心理学是公司选人、用人、留人的宝典。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也说:笔迹学是一门被高度使用的科学,因为它不必见面就可以了解一个人。 汉字笔迹学是研究汉字笔迹的一门学科,广义的说也属于汉字学范畴。汉字笔迹学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很多人还不了解它,本文略作介绍并希望抛砖引玉,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从而促进这一学科的发展。
一、汉字笔迹学的理论基础
汉字笔迹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文字学、书法学等学科构成了它的理论基础。
(一)生理学基础
1. 人类大脑是笔迹形成的物质基础。 笔迹是人类书写活动的结果,书写是大脑的反射活动,大脑是笔迹形成的物质基础。从书写的生理机制来看,它是大脑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即:书写的产生是客观世界的各种刺激作用于视觉、听觉和其他感受器,并由相应的传入神经传到中枢――大脑,经大脑一系列的心理、生理综合分析过程,才得以发出指令,然后再由相应的传出神经将指令传至效应器――手,才使书写动作得以进行。人类的大脑与双手是息息相关的,手部活动是人体最复杂的活动,脑部活动大部分为手而设,手能通过许多方式反映人的内心世界的活动状况,书写便是手脑联合的产物。学者们从这一角度出发而普遍认为,笔迹就是脑迹,字迹是大脑的书写。人在书写时,与其说手在写,不如说是大脑在写。指尖的各种运动形式只不过是人内心世界在无意识下的一种不加修饰的流露,是被传递到手指上的无意识的思想,就像指纹能证明一个人的个体特征一样,写字时的每一笔每一画都能反映出每个书写人独特的个性。所以说,通过笔迹可以挖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2. 生物遗传因素对笔迹形成的影响。 笔迹的形成必然受到书写者的脑、神经细胞的构置特点和神经冲动的电生化传递特点的制约,而这些因索通常是由生物遗传因素所决定的。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对笔迹产生一定的影响,书写活动与整个神经中枢有关,尤其与大脑的关系最为密切,它是脑神经、肌肉等器官协同操作的结果。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影响着书写运动的特点,并通过这一结果――笔迹形成的特征反映出来。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对书写活动的制约,也可以从气质类型与笔迹特征之间的关系中反映出来。
内分泌腺机能对笔迹也有一定的影响,内分泌腺包括许多腺体,如脑下垂体、甲状腺、刚甲状腺、胸腺、副肾上腺、性腺等,腺体分泌的激素过多或不足都会影响神经信尸、传递的屯生化机制,从而对书写的进行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如甲亢病人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病人基础代谢率增高,血量增加,血流加快,病人的性惰暴躁易怒,惰绪反应强烈等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这时,病人书写的字迹字体明显增大,梭角增多,落力加重,锋利的笔划也相对增多。可见,内分泌腺的机能对笔迹的形成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身体素质对笔迹的形成也有影响,身体素质包括身体的外形、体质、精力及其关系的总和。 每一个要素的基础及其变化都会影响到人的行为,进而影响到笔迹的变化,各个要素的综合关系最终形成对笔迹的决定影响。
(二)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的方法提供了实验和统计的手段,有助于对动作技能与行为习惯进行研究,这为笔迹学的研究提供了现成的方法,对笔迹学的理论系统也是很好的补充。在笔迹分析的术语和方法上,心理学也给予了很好的借鉴。笔迹心理分析实质上就是通过笔迹进行书写者的心理分析,所以没有心理学的理论支撑,就没有笔迹心理分析的实际应用。
笔迹学关于书写习惯的科学基础,是在生理学、心理学和解剖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发展必然跟这些学科的发展相关联。所以,心理学也是笔迹学的理论基础,有人把笔迹学混为笔迹心理学就是因为夸大了笔迹心理分析的功能的误解。
1.投射理论。 投射技术是心理学三大重要技术之一。投射的基本特征是:一个人真正的动机、欲望以及其他心理活动,可以通过此人的其他心理过程或心理活动产品间接的表现和反映,亦即投射出来。
笔迹反映了作者长期以来形成的书写习惯,而这种书写习惯与作者的视觉,动作协调,情绪,注意,思维,乃至个性和能力等心理活动相关。
2.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认为,人的绝大多数行为是由潜意识决定的。笔迹书写的动作和人的其他动作一样并不杂乱无章,都有其自身规律。书写无数次重复的动作已经成了无意识的、自发的和不经自我分析地做出的。在笔迹书写时,书写者意识注意的中心是在文字的规定结构上,而笔迹线条无任何约定俗成的规定性,制造笔迹线条的主动触觉同样无任何规定性,书写者无意于用笔迹线条去表达与他人交流的含义。人们都通常注意到文字规定的结构和文字的内容,而笔迹书写的线条不是我们意识控制的中心,它在未受意识影响的个性心理无意识暴露的同时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记录。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笔迹线条的双重无意识,即笔迹线条既是无意识的表露,同时又是可供观察的无意识记录。因为对笔迹线条本身书写者和他人都不把它作为交流的形式,它是一种非社会性的动作,它完全按照书写者个人的习惯和适应性进行,由于社会规则不对它进行过多干预,这种自我中心动作得到了充分的宽容,享有充分的个性。(三)社会学基础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以E?迪尔凯姆为代表的社会唯实论,认为人存在于社会之中,其行为和思想都并非纯粹服从于个体理性的,而是受到社会的塑造、限制乃至决定。
人类行为和思想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类的行为不完全来自于人本身,还受制于社会整体的环境。因此,群体行为和时代思想是影响人类行为的正常因素。笔迹学所面对的笔迹,既是书写主体的行为习惯的反映,也是书写者的社会属性的反映。因此,对于我们来说,绝没有一个与社会隔离的书写主体存在,只要书写者在文化的背景下拿起笔,他的行为就已经烙印在社会的大背景下面,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对书写主体进行群体性研究,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来对书写主体进行划分、归类,当然我们尤其要使用社会学的统计方法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统计,进行定量的笔迹统计,只有通过定量统计和比较归纳,得出的结论才是可信的,也才可以促进笔迹学的应用与发展。
笔迹与人的社会环境、生活经历、年龄阶段、文化水平、精神面貌等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的不同,文字的书写也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一个从小生活优越的人与一个从小在艰苦环境下长大的人的字,其字体在字态、字势、风格等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笔迹特点也不同。一般来说,学生时代的字,由于还没有定型,笔画稚嫩、工整、拘谨;中年时期的字,笔画熟练、流畅、个性突出;老年时候的字,笔画老辣,略显僵硬。不同的心境,笔迹也不一致。心态平和时,所写笔迹端庄秀丽;心情急噪时,笔迹也浮躁潦草等。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字体的主要特征是不变的。只是近期的字更能反映书写者最近较稳定的个性特征、情绪变化、心理特点等。
(四)语言文字学基础
笔迹学的研究对象是被书写了的“文字”,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具有自足系统。汉字学是以汉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形体演变规律、语义系统及应用,以及其文化传承的学问。汉字的各种形体为书写者提供了丰富的可供选择的书写空间,不同书体的选择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心理,夹杂的个别非规范书体则表现了书写者的特殊要求和求异、求古等心理,作为笔迹学研究者和笔迹分析工作者,首先要熟悉汉字的各种形体并且知道其演变规律,同时,也要了解汉字使用的时代性和特殊性特征。例如,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四十出头的人使用二简字(二十世纪80年代使用并很快废除),就可以断定这个人是一个保守、遵守传统的人;如果一个人喜欢写异体字则说明这个人喜欢新奇事物、追求与众不同的感觉;如果一个人喜欢用简单易写的俗体字,则说明这个人文化水平不高。
语言方面的习惯和言语选择也可以作为笔迹分析的一个参考。如果一个人喜欢使用书面语、古语词,说明这个人文化水平较高,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一个人用词简单,口语化较重,还有语病,则说明这个人文化水平较低;如果一个人喜欢用方言词,则说明这个人比较固执、守旧,不易变通,而根据他的方言区域就可以断定他的成长地;如果一个人喜欢用网络语言,则说明这个人喜欢时尚,年青有活力。
总之,笔迹学的研究如果建立在深厚的语言文字学基础上,就可以更加全面地把握书写者透露的信息,也就能够更好地进行笔迹分析。
(五)书法学基础
汉字笔迹学研究汉字的书写规律,书法学也讲究书写规律。不同点在于,汉字笔迹学是为了鉴定、分析书写的痕迹――笔迹,而研究汉字的书写规律的,书法学研究的书法则是为了美观、为了艺术,为了更好地书写而研究书写规律的,所以两者有共同的地方,但是在目标上是不一样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是都以汉字为对象,不同点是一个是为了分析而研究,一个是为了书写、审美而研究。对于书写而言,笔迹学分析的书写是日常的书写,是自然的、随性的;书法所关注的书写是主动的、抒情的、合目的的书写。在书写的层面上笔迹学的书写和书法的书写具有同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共同遵守作为语言文字的规范。从这一点上来说,书法的书写和笔迹学的书写是一致的,所以书法的评鉴中也有对书写所反映的性格、心理、性情等的描述,就此,有人认为古时候书法学和笔迹学是混为一谈的。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没有考虑书法学研究的书法的书写和笔迹学研究的书写痕迹是一致的,书法的书写应该看做是日常书写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日常书写的一部分,所以书法的书写跟笔迹学的书写是重合的。
书法的笔迹和日常书写的笔迹都是笔迹学的研究对象,书法家只不过是熟悉书法技巧,在书写艺术上超过日常书写的写字者,因此,笔迹学和书法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书法理论中运笔方法和结体规律对于书法书写者来说是共性,对于日常书写者来说,则是不易掌握的技巧。虽然是共性,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用笔迹学的方法分析出书法书写者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
研究汉字笔迹学离不开对书法学的研究,书法理论中的术语、概念以及一些理论都可以借鉴到笔迹学的研究中来;同样,笔迹学的方法也可以运用到书法作品的解读和研究中。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笔迹学的方法探究欧阳询结字特点的深层原因,那就是童年经历加上性格使然。我们也可以用笔迹学的方法对书法作品的真伪进行鉴定,为真伪的准确推断提供参考。
二、汉字笔迹学的应用
笔迹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并逐渐被接受。笔迹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公安司法领域、心理咨询领域、文化教育领域、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等。
在公安、司法领域,通过对作案者留下的笔迹进行检验,分析判断其书写习惯的本质特征是否与嫌疑人笔迹相同,从而断定是否为同一人所写。常常用于帮助擒拿、捕获各种从事匿名信制造,伪造发票、证件、文件和其他文字材料的罪犯,从而协助公安部门侦破案件和法院进行判决。
在心理咨询领域,通过笔迹分析技术可以知己知彼,可以帮助一个人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格气质、能力潜力、思维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加强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帮助人们提高合作效率。在恋爱、择偶方面,通过笔迹分析帮助恋人、情侣认识和了解对方,为恋爱、择偶提供指导,减少盲目性和偶然性。
在文化教育领域,笔迹分析技术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育对象的性格类型,在智力开发和素质培养方面进行有效引导,从而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指导性的反复练字,纠正书写习惯,以克服与消除个性中的不足与弱点,强化与巩固个性中的优点,让其个性获得健康发展。
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开发领域,通过笔迹分析技术开展就业咨询,可以较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掌握求职者的个性特征、能力、特长、脾气秉性、意志行为、管理素质、品德以及兴趣爱好等,根据这些特征科学地安排工作,做到人尽其才,才适其职,使人才配置合理化,在提高效益的同时,使个人的潜能也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笔迹学的应用要以实践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合理的应用。既不可盲目地夸大笔迹学的应用范围,把笔迹学看成是无所不及的万精油,也不可以妄自菲薄,忽视笔迹学在社会领域的应用实践。
笔迹学的应用要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统计,不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笔迹学的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