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法律体系

教育法律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法律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法律体系

教育法律体系范文第1篇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现行法律法规在很多地方都存在滞后现象,跟不上快速发展的时代,满足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求,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学校体育现行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开展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并根据实际情况找到相应的解决建议和对策。

 

我国学校体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现状

 

现行学校体育法律法规主要是国家和地方各类机关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的颁布推动了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本文按照层次对其进行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是各项科目开展教学工作的法律依据,其中在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中,曾明确提出:“教育部门、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教育机构等各个部门,都有义务完善体育设施,创造条件帮助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相对于《教育法》而言,《体育法》在学校体育方面的规定内容稍多,稍加详细。其中的第十八条、十九条、二十一条、二十二条等四项条例,要求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直接确定了体育课的地位,还在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师、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规定。通过分析《教育法》和《体育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两部法律都对学校体育工作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尤其是在《体育法》中,接连多次使用“必须”词语,这也是我国对学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的较为重视的侧面体现。但是由于学校体育的法制化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仅仅依靠《教育法》和《体育法》中的条例,还很难做到全面依法治理的目的。

 

我国现行学校体育法律法规存在的不足

 

1.学校体育法律法规的立法层次整体偏低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涉及到学校体育的规章制度较多,但是通过分析发现,这些条例内容主要是一些基础的条例和规定,缺乏相应的法律责任约束机制。例如《体育法》就是由我国人大制定颁布的,其中各项条例内容较为全面,几乎涉及到了与体育相关的方方面面,但是在其众多条例中,只有四条内容是关于学校体育的指导规定,而且宏观性较强,缺乏必要的实践性,难以保障学校体育工作法制化建设的顺利开展。而在《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发展规划》《学校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阶段性学校体育计划施行办法》《体育教师培训及考核办法》等规划与办法中,每一个条例都涉及面都比较小,只在某一方面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没有全面、细致地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规定,而且通常只涉及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部分或者一个领域,内容极其不全面。目前在诸多相关条例中,只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一部针对学校体育工作相对较为全面的法规,而且是由我国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联合制定和颁布的,其中较为详细的条例,对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经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关于学校体育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整体的立法层次处于较低水平,而且由于条例的约束性太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法律法规的实施效果。

 

2.学校体育法律法规执行上的问题

 

目前我国学校的划分主要是小学、中学和大学,其中不管是哪一个阶段的学校,都要进行相对应的体育教学、考核、参与体育活动等。但是在笔者经过多方调查之后,发现目前学校体育在执行体育相关的法律法规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的不足,致使学校的体育工作的开展多少都会收到影响。我们在罗列了相关文献以后发现,上至高等学校,下至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执行上都存在一定问题。虽然在众多的法律法规中,都曾这样规定过,任何学校都必须为学生开设体育课,并将其体育成绩作为评估学生德智体是否全面发展的考核因素,并要考虑到适合病残学生的体育活动,创造条件来加以开展,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虽然我国法律法规对体育课堂教学作了诸多规定,但在学校的教学实践当中落实情况并不如意。一些学校视法律法规于无形,经常出现占用体育课或体育课外活动时间的现象,如遇到一些全校的大型活动,学校不想占用文化课时间,就会将活动的准备工作放在体育课时间来做;还有一些文化课教师,在期末考试临近的时候,随意占用体育课。这些做法不仅是对学校体育法律法规的置若罔闻,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是极为不利的。总之,大多学校体育的课时安排紧张,如果再肆意挤占体育课,那么学生锻炼的时间就非常少,很难达到学校体育法律法规的要求。

 

3.现行学校体育法律法规存在的盲点

 

学校是体育教育的开展平台,学校体育开展关乎青少年体质提升以及民族的未来。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由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引起的纠纷问题成为困扰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并没有针对学生在学校体育课堂上或者课外活动中受到伤害该如何处理作出相应的解释,因此在具体实践中,我国仍缺少一部可以指导如何处理学生在参与学校体育活动发生伤害事故的处理法规。但是由于体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如果只是因为风险性高而拒绝开展此类项目,这是有悖于体育精神的。如果对于发生事故的学校进行严格的归责,则会导致学校不愿意引入高风险的体育项目,而家长方面害怕孩子会出意外,也不提倡孩子练习风险高的项目。所以如跨栏、标枪、铁饼等项目渐渐淡出体育课程的视野。导致这些项目无法进入体育课程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立法保障上的薄弱,有必要在今后加强此方面的立法,合法保障学校和学生的权利,争取做到学校无后顾之忧积极引进各种体育项目,帮助更多的学生去拓展自己的体育爱好。

 

构建我国学校体育现行法律法规体系的对策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体育法律、法规体系

 

(1)由于《宪法》《体育法》《教育法》中均没有专门针对学校体育方面的内容,无法满足日益发展壮大学校体育的法律需求,因此有必要在《宪法》《体育法》《教育法》的基础上,建立一部针对性较强的专属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体育法》,借此法律制度来提升学校体育体系的整个立法层次,进而最终实现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2)修订《体育法》和《条例》的相关内容,使法律责任在学校体育法规中明确体现,从而做到有法可依。

 

2.加大学校体育的监督力度

 

目前,学校体育工作领域的执法监督环节十分薄弱,学生体育权利落实的好坏,关键就看执法部门对体育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了。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对学校体育工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但在现实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学校经济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场地、器材、设备的基本配置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体育权利的实施。鉴于当前情况,我们首先,必须及时加大财政资金方面的支持,保障学校有资金去购买体育教学设施。但是有的学校拿到了财政拨付的资金,并没有用于学校的体育工作上。其次,就要加大执法部门对学校的监督力度,适当补充适合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督法规,使其工作更具操作性。最后,要制定严密的监督程序和监督考评方式。

 

3.积极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

 

实现法制化的学校体育管理,首先就要不断完善学校体育的法律体系。上文曾多次提到过,因为我国目前众多的体育条例缺少相应的约束性,导致很多学校为了顾全其他因素,将体育教育置之于后,例如在很多学校,其他课程随意挤占体育课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但是学校管理者为了提高升学率,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置“学生有权参与体育课程”等条例内容于不顾。在今后学校管理者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头羊,要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和学校体育法制化的重要性,并积极引导师生也加深此方面的认识,认真解读国家针对学校体育方面条例内容,积极将条例内容与本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相结合,从小做起,带领全校公共加入到法制化的建设步伐中,积极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

教育法律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外语 语法教学 教学效率

高职学生要掌握基本的外语语法知识,加强对基本语法的训练,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外语的实用性,还要提高学生规范运用语言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很好地掌握全面系统的语法知识,才能提高语言交际的准确性。

一、要树立正确的语法教学认识

(一)教师要明确语法教学目的。高职院校外语语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语法知识,提高学生外语的听、写、读、说能力。外语语法教学就是为培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服务的,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语法的条条框框,而是让外语语法知识指导实践,让语法起到重要的语言工具作用。

(二)学生和教师要明确各自在语法教学中的角色。高职院校外语语法教学要打破传统语法教学模式,传统语法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课堂上教师忙着讲,而学生就忙着记,一堂课学生除了记下厚厚的笔记外就没有其他收获。另外,还有的教师在语法教学中,只是孤立地讲解语法,而忽略语法和口语练习的结合,认为语法和口语是两个不同的方面。所以,教师要打破传统语法教学模式,将语法教学和口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如先让学生听、说,后练语法;先阅读,再语法,使学生在有一定听说能力的基础上练习语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法学习习惯,通过听、写、读、说等来掌握全面的语法知识,充分调动学生语法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高职院校要想提高外语语法教学效率就要把“教”与“学”统一起来,全面提高“教”和“学”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外语语法教学效率。

二、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一)注意语法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激励一个人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探索的动力。所以,教师一定要设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出现枯燥无味、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很多的高职教师认为语法教学就是专门讲解语法知识,忽视了听、写、读、说的全面练习,忽视了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还要避免教师为语法而教语法、脱离实际的语法理论,这样的语法教学只能让学生更难理解,感到语法难学。因此,高中外语教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不断优化语法教学模式,变化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语法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在练中学习语法

外语语法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在语法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一对一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练中掌握语法知识,或让学生根据老师所讲的句型、词组、单词进行造句练习,让学生自己造一个句子总比他照抄5个句子所起的效果好。此外,教师还要及时指导和纠正学生的例句,让学生正确地练习例句。例句教得再多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外语语法教学一定要多加练习,强调实践,学好、教好、用好才能真正提高语法教学效率。

(三) 适时归纳,练习对比

在语法教学中采用归纳法能让学生找出某些语法规律,对叫教学过程进行归纳。教师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接触一些实例,然后从中总结出有关的规则。归纳法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能避免单纯抽象、枯燥无味的讲解,学生可接触到丰富、具体、生动的语言实例,改变了原来被动接受的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语法规律,帮助学生弄清语法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和语法现象的实质。联系对比,发现规律。例如,英语教学中的时态问题,英语中的时态主要有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式、现在进行式、过去进行式等八种时态,教师可让学生从时态的构成和用法上发现规律。如“be + 过去分词”构成了被动语态,be形式的不同可构成不同时态的被动语态;举一反三,学生还能发现以下规律:大多数的宾语从句是以间接引语表现出来的;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可分别简化为非谓语动词定语和状语;定语从句中的先行词和成分决定着从句中的引导词等等。

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法学习习惯

外语语法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课堂上“教”和“学”的效率,还要注重课下学生“学”的效率。只有同时做好课堂“学”和课后“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语法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做句型和会话练习,并鼓励学生课下利用多种方式巩固语法知识。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关于语法方面的作业,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或查阅有关资料找出相关的用法,并用这些语法设计一些情境对话,要求下堂课表演。可见,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提高语法教学效率。

四、结语

要提高高职外语语法教学效率,就要重视语法教学方法,建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将枯燥无味的语法教学融入到生动形象的语言情境中,使语法规则生动形象化、具体化,最终实现提高语法教学效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何敏会. 论述高职英语语法教学策略[J]. 知识经济, 2009,(12)

教育法律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效率;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1-0080-03\[作者简介\]张希智(1973―),男,福建泉州人,本科,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惠南实验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英语课程改革为教育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才能从内因引起变化,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教师所采取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手段才能事半功倍。

一、利用情景、实物、幽默笑话将趣味教学引入课堂

学生喜欢在活跃的语言情景中学习,他们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对真实的情景感到好奇,对俏皮的幽默笑话感到快乐。课堂中教师如果能尽量创设情景、引用实物和幽默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于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

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才学得有趣。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努力营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唤起求知欲,把学生引入学习的领地,让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活动。如在学习“购物”话题时,教师可让学生就地取材,用coat、jacket、hat、glove、scarf、shoe、shirt、dress等开展对话练习。并请一个学生当售货员,其他学生去clothing store买自己喜欢的衣服,小组对话就产生了:

What can I do for you?

Yes, I’d like a pair of shoes.

What about the black ones?

They look nice. But I don’t like them.

How about the white pair?

They’re very beautiful. How much are they?

Only 40 yuan.

Oh, good. I’ll take them.

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认真听,给予表演者掌声和鼓励,并适时指出不足。久而久之,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就增强了。

(二)实物直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调色板

教师可根据学生们具有好奇心,喜欢新鲜事物的天性,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简笔画、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把学生带入图画中的“情景”进行教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单词tree、flower、car、pen、ruler、apple时,教师可以用简笔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单词head、face、eye、nose、mouth时,教师可让学生触摸自己或同伴的身体部位学习和记忆单词,学生兴趣盎然。又如在学习被动语态时,老师拿出一台新款的学习机提问并帮助学生回答:

What is this?

It’s an English Learning Machine.

What’s it used for?

It’s used for learning English.

合理地运用实物、简笔画等使学生产生了我想知道、我要说的欲望,让他们感到英语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学英语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三)幽默笑话,调节情趣

西方人幽默诙谐,英语幽默笑话给英语学习者带来无尽的乐趣,对学生极具吸引力。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简单幽默的笑话,要尽量让学生听懂,让大部分学生都笑起来,快乐起来。例如:Little Robert asked his mother for two dollars. “What did you do with the money I gave you yesterday?”“I gave it to a poor old woman,” he answered. “You’re a good boy,” said the mother proudly. “Here are two dollars more. But why are you so interested in the old woman?”“She is the one who sells the candy.”(译文:小罗伯特向妈妈要两分钱。“昨天给你的钱干什么了?”“我给了一个可怜的老太婆,”他回答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妈妈骄傲地说。“再给你两分钱。可你为什么对那位老太太那么感兴趣呢?”“她是个卖糖果的。”)

二、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延伸到课外

比如,教师可在本班学生生日时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举办一个birthday party,让学生自制礼物来为同学庆贺生日。Happy birthday to you! Thank you. I like your presents, thank you!等口语都得到充分地运用,学生们觉得有趣,提高了学英语、说英语的主动性。过后,教师还可让学生再写篇日记,加深学生对活动的印象。学生有了真实的感受,写起来就言之有物,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

又如,教师可根据初中生好胜的特点,在课外时间组织讲小故事、猜谜语、唱英文歌、开展阅读比赛等活动。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愉快教学

教学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学生对老师信任、友好、亲近的和谐关系,这是学生学习兴趣持久的关键。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其学习思维就会与老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相反,就会对该老师所上的课程不感兴趣,产生厌恶情绪。

(一)尊重、理解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改变高高在上、绝对权威的形象,多换位思考,做到尊重和理解学生,这样才能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最佳情境,使学生绷紧的神经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他们的思维也将处于最活跃的状态,精辟见解也可能由此而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享受到“自由”的快乐,开拓自己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如在学习“问路”这个话题时,老师提问一名学生:“Excuse me,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s?”学生站起来想了想,最后说:“Sorry, I don’t know.”这时如果教师生气了,接下来的师生沟通就可能卡壳,因此老师应该说:“Oh! It doesn’t matter. I’m sur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这样,学生的自尊得到了保护。

(二)关爱每个学生,让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

在班级里,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教师不能只顾优生,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满信心、积极向上地学习,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表现不好或其他可能被忽视的学生,都能经常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尊重,从而激起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极大兴趣。

(三)欣赏和鼓励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英语学习中,学生最怕出错,怕被别人笑话,总是期待成功,教师应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每一个进步,尝到每一份成功的喜悦。教师的一句good、well done、excellent都可能温暖学生的心田,促使他发自内心地想学好英语,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和学习兴趣。因此,老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总之,教学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只有教师和他的教学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与喜爱,学生才乐学愿学。只有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学生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乐健康地成长,这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教育法律体系范文第4篇

(一)法律课程和德育教学具有天然契合性

法律紧密地贴近现实,客观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制度性存在,客观反映了一个社会主流的价值判断。通过对法律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得学生更加准确地认识社会现实,使其具备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认识基础。同时,由于法律本身具有的政治性、批判性和救济性,使得大学生们通过对法律课程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有效了解社会政治结构,树立政治信仰,增强权利保护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信念和道德法制水平。当前的高校德育课程中,普遍包括法律基础内容,这不仅说明了德育和法律课程暗含的紧密联系,更进一步说明了法律素质的提升本身就是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必须明确法律课程在德育教学中的独特地位:它既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提高德育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在当代中国高职教育教学中,法律课程中的德育效果尤其不容忽视

高职院校主要着眼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它和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区别。但是,高等职业院校同样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由于定位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以及高职学生群体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德育教学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工学结合,德育的教学和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培养联系紧密;比较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强调能力和素质的内化;强调理论的服务性,所以更需要教师提高将德育教学的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实效化的教学本领;高职学生因其社会原因和教学环节原因,较容易受到社会上实用主义、机会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影响,因而教师对其思想动态必须经常了解和掌握,因材施教。这其中,充分利用法律的现实性、利益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通过提高法律课程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德育水平,是加强德育非常切近而有效的途径。

二、注重实效,合理确定法律课程中德育教学效果的评价依据

(一)学生对社会活动的主动参与

德育教学不是一种单纯知识的灌输。法律的现实性很强,通过法律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会主动关心时政,特别是重大的制度建设或者变革;应该学会主动运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去认真分析和了解目前的社会结构及其运行原理;应该在岗位职业实践中怀有合理怀疑和批判的意识,主动参与制度更新。这些主动参与的意识,十分有助于成熟公民心态的形成,也是与时俱进地提高德育水平的应有之意。

(二)学生对于职业岗位和社会大众的服务意识

企业实训、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是高职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环节,与企业和行业实际相结合也是高职学生成才的必经之路。法律强调权利本位,强调人们的正当权益的维护,同时,法律也强调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合作共赢。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内化合作、服务意识,懂得尊重他人,这是法律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这有助于学生在平时的实训环节和日后的职业生涯中形成必要的服务意识,主动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学生踏实稳健、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严谨、求实、注重客观事实、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这是法律的基本要求和法律职业的基本特征。通过法律制度的学习,法律程序和法律逻辑的理解,学生应该培养遵章守纪、踏实稳健、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而这种作风无疑是在职业岗位中所必须的。同时,学生职业规划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都需要这种工作作风。

(四)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理性、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

当今社会浮躁复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泛滥,加上西方一些腐朽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侵蚀,不少青年大学生感到迷茫无助。通过法律课程的学习,通过对各项法律制度运行原理的认识,学生会逐渐廓清视野,真切意识到我国现在所处的阶段特点和制度优势,认识到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有助于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而这些信念和态度的确立,将对其工作和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三、着眼整体,科学制定高职院校法律课程中德育教学效果的评估体系

教育法律体系范文第5篇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心愿。然而,大多数教师面对的现实却并非如此。1987年全国初中三年级语文教学抽样调查,北京市调查组的调查结果表明,有50%的人对语文课不太感兴趣,而不感兴趣的程度由城区、近郊区、远郊区递减,见下表:

          调查     与别的学     对语文感      对语文不

                    科相比       兴趣的       感兴趣的单位     人数   最喜欢    %   人数       %  人数     %

                语文的东城区    438       79  18%    195     44%   243   56%朝阳区    504       59  12%    182     36%   322   64%平谷县    306       70  23%    169     55%   137   45%房山县    379      109  29%    241     64%   138   36%全市合计 1627      317  19%    787     48%   840   52%

    结果显示对语文课不太感兴趣的人中有52%的人认为老师教得不好,课堂上枯燥乏味。

    老师教得不好,课堂上枯燥乏味,实质上就是教师没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激发出学习兴趣,结果如古人所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显然,教学目的也就难以达到。

    众所周知,兴趣是重要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语)一个人做他有兴趣的事情时,总是心驰神往,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成功的几率也高。科学家做过这样的研究。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在有兴趣时,往往伴随着血液循环的亢进,使大脑皮质得到营养物,能把注意、记忆、想象等心理因素都调动起来,使之积极化,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