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学的意识

心理学的意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的意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学的意识

心理学的意识范文第1篇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的心理学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本人对心理学也颇有研究,从现存档案中可以了解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是以论及以前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为开头的。[2]这个缺点主要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3]。马克思在认识论方面所完成的深刻变革就在于:把人的实践理解为人的认识的基础,理解为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发展中由于提出认识的课题,人的直知觉和思维得以发展,并提供检验知识和思维是否符合实际的标准。人类只有对现实事物的正确反映才能得到正确的发展,马克思写道:“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4]换句话说,思维、意识是有人们的现实存在、现实生活决定的,而且只是作为对他们的意识,作为上述客观关系、相互练习系统的发展的产物而存在的。这个系统在其自我发展中形成各种不同的底层结构、关系和过程,他们都可以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可是,辩证唯物论中的内涵在于:把它们放在这个总和的系统之内,而不是孤立于这个总的系统之外来加以考察。很显然,对人进行心理学研究,对于心理科学,同样也必须提出这个要求。

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对我国当代心理学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当代心理学研究和教学活动在我国发展迅速,提升了人的地位和价值,推动了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并进一步证明了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取代的历史地位。尽管心理学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它还没有摆脱自然主义人性论的束缚,过分强调人性自然因素的作用,忽视宏观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在形成和发展现实人性中的决定性意义,但它还渗透着个人本位主义精神,他过分强调个人在自我实现中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忽视了社会的发展!社会实现对个人自我实现的决定性意义,具有个人本位主义倾向,他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实证性的检验,过分强调经验的重要性,认为经验决定一切,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认为没有经验,就难以开启心理学的智慧之门,这里就容易陷入经验论和形而上学的泥淖。

心理学的意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师 心理学 教育教学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心理与行为,对于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也有极其重大的作用。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人的心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且具有自控性特征。绝大多数个体,其心理处于不断变化中,通过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能够不断完善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教师作为教育系统中知识经验的所有者和传授者,其职能在于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经验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使他们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并形成一定的心理结构。教师学习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心理学,有利于准确掌握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有效联接教育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达成教学目标

学习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古代把教师的职能归结为六字“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学到知识,明白做人的道理,理解不明白的地方,各个环节都不能缺少对学生心理的把握,针对性格不同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育效果必然倍增。可以说,了解学生心理是教师传授科学知识的必备条件。很难想象教师与学生在没有良好沟通的情况下,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斯德蒙?莫里斯在1977年《管理学》一书中指出:“非言语活动是先天的,许多信息可以从这些活动中获悉。作为教师,课堂中的非言语暗示是孩子们重要的思维来源。”此处的非言语暗示,就是在对学生心理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

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矛盾,而是相铺相成的。教师了解学生心理,从而在学识上、思想上、行动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不断修正和完善。良好的沟通又是学生准确揣度教师心理的一个前提。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深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他们处于充满复杂矛盾的人生过渡期,自信心增强,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显现,外界对其的良性作用无疑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是学生经常的接触者和导师,他们往往更充分地把握学生心理,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息息相通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师和学生的目标趋近于一致,不致出现南辕北辙的对抗状态。据此可以发掘学生创新学习的生长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联结教育过程的起点和终点。可以说,学生在心里对某事物的认同,比数别人十遍单调的说教还有效,学生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然提高了教学的效度和教育的力度。

二、学习心理学,能优化教师个体心理结构,增强师生互动的实效性

不同的教师在心理上有较大的差异并呈现不同的特点。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不同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自觉地驾驭和控制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各种因素,从而克服盲目性,增强科学性,而且可以引导教师进行心理品质的自我训练,提高自控能力和抗挫能力,增强心理的兼容功能,强化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感,凸显人格魅力,从而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指出:当低级的需要因有报偿而得到满足时,新颖的高级需要就有涌现的趋向。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学会合理确定自己的行为预期,同时不断优化个体心理结构,以乐观、豁达的心态看待教育实施――反馈过程,特别是那些细微的回应信息,组建心理自励机制。这样在不断的自我实现中创造出有序的后续行为,教师心理的偏差或失衡也能得到缓解和矫治。师生之间会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学教育体系将会呈现出良性运转的态势。

因此,教师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优化个体心理结构,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归属与爱的需要,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树立起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并且教师之间及其与领导之间形成合作、协调的关系,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学生,真正实现言传身教。教师在这种不断完善过程中,提高自己各方面修养,并且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相应也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学习心理学,有利于调适群体心态,辨证对待社会的多极影响

教师个体心理结构的形成和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群体心态趋同的现象不可避免,社会的多极影响,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其特定的职业特点,特别需要加强心理品质的锻炼,积极抵御社会的消极影响。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的同时,采取更个性化的柔性手段应对,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现状,加强心理诊断,让他们掌握心理学的普遍规律和技巧,善于利用心理学中的某些方法,如自我暗示、心理换位等方式来调适个体心态,能使教师对当下的生存现状持一种宽容和期待的心理,并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来优化教育行为,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手段实现教育的价值。这种前瞻性的行为,必然带来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心理学的意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学生工作;启示

中图分类号:B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3-0071-02

华生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把客观法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这是一场破主观心理学、立客观心理学思想的革命,但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也有其极大的局限性。本文客观评价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将能有效促进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史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于1913年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1908年,华生开始形成行为主义方向的信念;1913~1919年,华生先后出版了三部著作:《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看心理学》。这三部著作,系统阐述了行为主义的观点,开始了心理学上的“行为主义革命”,确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发展方向和学术地位;1920年,华生退出来了他长达12年的校园学术生涯。1921年~1947年,华生不断普及、应用、传授他的行为主义于商业领域中。1957年,华生被美国心理学会授予荣誉,他的工作被褒扬为“现代心理学的形式与内容的极其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持久不变的、富有成果的研究路线的出发点”。[1]此后,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不断得到后来者的续存和发展,且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

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的直接推动因素是:逻辑实证主义思想发展、巴普洛夫条件反射实验研究、达尔文进化论:人和动物的同源关系,动物被试代替人。从华生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等著作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1)个体的行为是后天环境决定的,不是先天遗传所决定。华生将行为分解为“刺激―反应”(“S-R”)单元,刺激来自于客观,是可调控的因素,而不是决定于遗传,因此论证行为也不可能取决于遗传。相反,华生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决定条件,只要控制好环境,就能有效控制到行为。

(2)心理学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传统的心理学对象是心理或意识,而行为主义心理学将行为取而代之。华生把有机体在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都称之为行为。他把心理或意识归结为内隐而轻微的行为,把思维和情绪看成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也归为行为的一种形式。华生作为彻底的机能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可以丢开意识去考察行为,但不能丢开行为去考察意识。

(3)心理学的任务在于预测和控制行为。华生说到:“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为刺激与反应”(《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他把个体最基本的刺激―反应联结定义为反射,认为无论什么行为归根结底是一套反射而已,这便形成了刺激―反应(S-R)的简化行为公式。因此,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可以有效预测和控制行为,成了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所在。

(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采用客观法而不是内省法。华生摈弃传统的内省法,主张采用条件反射法、客观观察法(无帮助的观察和借助仪器的观察两种方法)、测验法和言语报告法四种方法。其中,条件反射法是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它使华生掌握了一种完全客观的分析行为的方法。华生因怀疑传统内省法的精确性,从而强调客观法来研究心理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进步意义与局限性

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矛头指向传统心理学的两个中心思想,即意识心理学和内省主义,它是西方现代心理学史上的第―次革命,有其进步的意义。但华生行为主义的革命也有极大的片面性,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进步意义

首先,华生行为主义奠定了“行为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华生反对传统的内省法,主张客观化的研究方法,推动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化进程。它的许多实验技术,如行为矫正技术和定量刺激技术都是卓有成效的研究人类行为的实验手段。

其次,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华生重视学习过程的研究,认为行为的改变和塑造都是通过学习过程实现的。学习就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牢固的刺激-反应(S-R)联结。华生的这一观点对后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斯金纳和班杜拉等给到了很好的启示,他们对反射式学习过程的研究相当深入。

(2)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局限性

首先,华生的行为研究抹煞了人类行为的本质性特征,而忽略了对行为的整体性、目的性和认知性特征的考虑。

其次,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最大缺陷是将意识及认知等中介过程排斥在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之外,使人的心理过程成为不可知的“黑箱”。[2]也因为这一点,使当代的认知心理学取代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霸主”地位。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学生工作的启示

1.以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个体的行为表现

将华生的“环境决定论”结合到学生思政工作中:个体所处的环境(如班风)是否紧气,是否积极向上,是否有良好的行为模式为榜样等,均直接而明显的影响到个体的行为表现。譬如,学院内一对双胞胎学生,学习态度和工作表现大不一样。老大选择的是汽修专业,由于汽修专业重实操,且班中多为男生,大家比较的是学习能力的高低。老大整天跟汽车打交道,在班中逐渐养成刻苦钻研的精神,一门心思的专攻于看似“枯燥”的汽车维修中,不喜与人交流。而老二则不同,父母为培养俩人能成为今后工作上的“搭档”,就指定他读营销专业。因营销班女孩子多,老二进了学校不久就被 “熏陶”了,整天爱“包装”,同学间相互攀比名牌,并很快谈起恋爱,不求学业。相比较,汽修专业的班级管理比较严格,强调操作一丝不苟;营销班则比较开放,班风活跃,学生想法新潮,培养出的营销生也追求时尚,赶潮流。由此可见,个体虽为同卵双生子,但在不同的班风影响下,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工作表现和学习态度。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对个体行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遗传因素,相反,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大。

塑造良好的班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个体的积极表现和努力程度;而一个管理松散、班风消极的学习团队,自然很难成就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因此,华生的“个体的行为是后天环境决定的”这一理论给予了广大教育者很深的启示:想要培养一批进取奋发的学生,我们可以从改善环境做起,从建设班风做起,进而促进个体的积极表现。

2.以改善授课方式来促进学习状态

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例如华生的恐惧学习理论对学校教育的启发:在有他人存在的情境中,人们由于害怕被人评价而引起了激起,并进而对个体的心理或者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结合实际工作,学生的行为态度很多时候就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而学到的。比如说,一些学生可能就喜欢实训课,不喜欢理论课,因为他们将理论课的学习方式跟枯燥乏味这样的形容词和不愉快的生活经验联系了起来。在课堂上被提问难题(CS)引起了焦虑(UR),形成了对理论课焦虑厌烦恐惧的条件反射,可能泛化他们对其他课程或对学校环境等的厌烦恐惧。华生的这一理论研究,启发了改善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即教师可从改善课程的上课形式及课程内容拓展等方面,来强化学生的行为和学习状态。

三、结语

从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法来评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具有反封建反宗教的积极意义,可以说,这是一场破主观心理学、立客观心理学思想的革命。虽然,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有其极大的局限性,但它对于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尤其是实验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都给予了很大的启发,它使心理学从主观的唯心主义的科学向客观的唯物主义的科学发展道路上迈进了―大步。[3]在学生工作中,结合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从中受到教育教学的启示,并合理运用,将能更为高效的开展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沈德灿,孙玉兰,滕桂荣.西方心理学史简编[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260.

[2]于述民.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初步批判[J].心理学报,1957(1);200.

心理学的意识范文第4篇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一)人本心理学的人性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在柏拉图性善论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起来,罗杰斯所说:“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个人的动机受当前意识的支配并随其不断变化而不断改变着。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追求的自我完善和实际之间的不完善保有的张力是人发展的根本因素,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指导,能够对所存在的方式负责,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也关注自由、尊严。只要有适于人性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与机会,它就会在自我实现的先天动机驱动下健康的发展。每个个体必须认识到自身最终的责任,并且在选择的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去发展和完善自我,从而达到自我实现。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价值观

人本主义价值观主张建立“主观内在价值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主观内在价值观”,指价值观前存于人的本性当中,是人性整合的有机构成,也是理解人性的基础,它是自主的、有意向的健康成长的价值体系,它还是主动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积极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的价值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动机理论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基于人是被欲望驱使的动物的一种假设,另一种假设则是人类的追求具有普遍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则都属于低级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属于高级需要。必须通过内部的循环才能够得到满足。他以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来探索和研究人的行为,要想处理好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就必须处理好这五类需要的关系。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

人本主义教育观既反对传统的教育思想也反对美国当时的教育制度,主张开展教育改革运动。首先反对教育无目的论,主张培养自我实现或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反对简单机械的灌输,开展最佳成长的内在学习。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主张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对学校课程理论脱离价值、价值中立,主张实行有意义学习和经验学习。主张学习是一种人际的相互影响,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督促作用。反对传统教学中的外部评价,将外部评价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评价。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现状分析

在大学教学中,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而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训练模式。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全面的人。从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大量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转到进行专业教学。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我教育和积极主体参与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然而,许多学生忽视了自身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更不用说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自己的学习。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这还是大学生自身其自觉的主体意识都不强。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现状分析

若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得到发挥,就要充分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点,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价值趋向出现多元化。在我国,高校管理实行“导员负责制”,大学生大部分时间以个体行为为主,造成大学生行为方式个性化的原因。社会的发展,在大学生问题增多的同时解决方式也增多了,就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弥补大学生思想教育忽视大学生主体地位的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问题,其根源在于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相信人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潜能,它的观念正好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因此,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相结合存在一定的可能。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的接受规律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大学生期望值之间的契合点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在这种环境下不断呈现多元化。依旧采用灌输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不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反而会影响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实效性,主要问题在于忽视了“关心人”“帮助人”的作用。若想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实际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把大学生看做有潜力的成长中的人,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判断每位学生,制定一个富有弹性的标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应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机的结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不是作为教育对象孤立存在的,他们所接受教育的状况和自身素质水平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双向互动关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大学生作为能动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每位学生的独特意识、主观能动性、接受和反应方式从而充分调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二)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配合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正确对待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实现自我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将大学生看做独立的个体,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认识到大学生并不是单纯的个体,对社会可能产生片面认知。所以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给予大学生整体性帮助,满足大学生在思想及其他方面的发展需求,帮助他们进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管理大学生时要本着“民主”观念,力求满足大学生的强烈民主意识的需求,力求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帮助大学生对自我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塑造,使他们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自觉践行所学到的思想、道德知识。

(三)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协同

心理学的意识范文第5篇

论文摘 要: 创新大学课堂教学,实施综合化教学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为此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本文结合pbl的理论基础与特征,对《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探索进行阐述。 

 

一、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从历届学生毕业设计的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综合设计能力欠缺,问题意识欠缺,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比如,将随机抽样等同于随便找被试,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等同于问卷法,不知道如何阅读心理学文献等现象并不少见,能自主发现研究课题进行毕业设计的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已有教材主要以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过程或心理学研究方法学为主线,理论阐述过多过细,内容晦涩难懂,实践环节不够深入,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反而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心理阻力。因此,实施综合化课程教学改革,培养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综合性知识理解和应用等已势在必行。 

二、基于pbl教学的基本特征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是西方大学教育中广泛运用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思路,最早源于西方医学教育实践中,并以解决学校教育与未来工作实践之间的分离现象为原动力。随着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pbl越来越成为“提升学生为中心的、多学科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专业实践,构建整合的专业发展课程的核心”[1]。从教学角度看,pbl提供了这样一种思路: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心理——社会历程,使学生掌握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高层次的问题解决技能、合作技能和自主学习品质。其显著特征可以概括为“以问题为导向的经验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和“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等三个方面[2]。有证据表明,pbl教学在促进综合性专业知识、合作学习、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三、基于pbl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理论性和操作性均较强的课程之一。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pbl的认识逐渐增多,绝大多数文章以pbl在具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主,侧重介绍pbl实施的具体步骤和相关经验;少数理论性文章则围绕pbl的流程、步骤或个别要素进行论述,好像pbl是一种可以按照既定流程或工序加以实施的教学工具,这其实是有悖于pbl的初衷的。在实施pbl教学改革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只有与特定文化背景和特定课程内容相结合,pbl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从目前学生反馈情况看,比较有效和值得倡导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一)更新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实践环节。 

在全面分析国内权威教材的基础上,除“pbl课程导论”与“课程总结与测评”外,我将《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体系重新调整为理论和实务两大大模块,前者包括“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与体系”、“心理学研究的性质与伦理”、“心理学文献的批判性阅读与评析”、“从研究思想到研究假设”等四个主题,后者包括“访谈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观察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问卷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实验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和“质性研究设计与方法”等五个主题。其中,除了“心理学研究的性质与伦理”部分外,各个主题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环节的训练,如撰写文献评析报告、拟定研究主题、编写观察记录表、访谈提纲、调查问卷和实验设计等。 

(二)将学习回归课堂,将课堂回归学生。 

大学课堂教学中究竟应该发生什么?这是pbl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的问题。在pbl教学中,将学习回归课堂,将课堂回归学生,意味着大学课堂既不是大学教师自我展示或自我陶醉的场所,又不是教师寻求“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3]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习活动得以逐渐展开的具体情境;教师不再是课堂活动的主导,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这是师生角色观念的一个重大转变。一旦教师的课堂话语霸权和权威被消解,平等、自主、合作、分享的心理场域就会形成,学生和学习活动就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旋律。 

(三)引导积极思考,鼓励合作分享。 

心理学科学研究中不乏重大的哲学或理论问题,也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此,引导学生在思考、质疑和分享智慧中理解基本理论问题显得十分重要。比如,在教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沿革”主题时,我引导学生对西方心理学史中各个流派的历史沿革及其代表性人物的经典实验进行回顾,通过“小组讨论—质疑—辩论—总结”等环节,梳理出心理学研究内容、方法与理论之间的基本关系:特定的研究方法总是以特定的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沿革反映了研究内容的改变,并始终为心理学理论服务。 

(四)从“知识”或“信息”的传递,转变为“案例”或“问题”的探究。 

pbl的本质在于为学生呈现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4]。真正的学习活动并不是发生在知识或信息的传递中,而是存在于真实问题的或案例的探究之中。设计问题或案例,一般要考虑以下方面:(1)问题是真实的;(2)问题是有意义的;(3)问题是结构不良的;(4)问题范围是适宜的;(5)问题应该使学生能够从团体中获益而不是受阻。比如,在讨论关于“实验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主题时,我首先介绍“权力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吗?”的实验报告,通过小组内部的协商讨论达成共识,而小组之间则相互辩论而推动讨论的不断深入。通过研究案例的讨论,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研究设计中诸如“变量的操作性定义”、“无关变量的控制”、“随机化原则”等核心问题,而且培养了问题意识和批判能力。 

(五)从“教考分离”到“学考统一”。 

从目前看,在课程考试和评价环节中教师和学生更多呈现出一种彼此对立而非合作的关系。在pbl教学的课程总结环节,我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提出考核的重点内容、最佳考核方式及其合理权重,教师的任务则转变为实现考核目标而进行科学、合理的考题内容的设计。实践表明,这不仅减轻了大学生的考前焦虑,而且提高了学习的掌控感和自主性。 

当然,pbl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需要改进之处。比如,如何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以避免懒汉行为和两极分化,建立与pbl适应的考核方式,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利用等都是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重要的方面。 

 

参考文献: 

[1]john r.savery.overview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j].the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2006,1,(1):9-20. 

[2]余益兵.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若干理论问题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出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