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礼仪的多样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截至目前,“一公斤”仍然在筹集资源,为这些图书室和更多的灾区学校提供后续的支持。
地震一周年之际,他们又与四川邮政合作发行公益贺卡,消费者每购买一张贺卡就由他们向灾区学校或其他贫困地区的学校捐赠一本少儿图书。消费者凭贺卡上的“爱心密码”在“一公斤”网站上自主指定受赠学校,全部过程将在网站上公示。
事实上,从最开始松散的志愿者活动到现在的颇具规模和影响的“社会企业”形态,“一公斤”只花了三年时
间。
带着爱心去旅行
提起“一公斤”,很多人都会有或多或少有些印象。
近两年来,这几个咋一看令人好奇的字眼频繁地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在去年将近10个月的时间里,6000多辆出租车,都曾经载着触摸屏上“一公斤”的互动公益广告,飞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
准确地说,“一公斤”是个倡导公益旅行的草根组织,它希望旅行者能在旅途中探访乡村学校,出行时多背一公斤学校所需的物资,以一种轻松快乐的方式传递爱心和知识,同时为自己的旅程增添意义。
安猪(本名余志海)是“一公斤”的发起人。
2004年4月,安猪的一位“驴友”崔英杰从云南旅游回来,和他谈起在云南德钦雨崩徒步旅行途中碰上了两个支教的女孩。崔英杰希望安猪以后如果有机会去雨崩,不要忘了给她们以及她们的学生们带些礼物。
“那边生活条件很差,天天吃青菜,难得吃高蛋白质食物,给她们带些好吃的吧,给学生们买些书之类的东西,哪怕只是去问声好,让她们知道‘你不孤独’,就很好了。”崔对他说。
感动之余,安猪突然想到“驴友”们喜欢走的路线大多是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那里的教育资源一般都很匮乏,是不是可以把游玩和公益活动结合起来,一边旅游一边给沿途的学校带去一点帮助?他觉得,虽然每个人的能力有限,但如果这个想法能推广出去,那么产生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一公斤”的主意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在他的脑海里产生了。
安猪开始在自己身上实践这种公益旅游的想法,并在业余时间建立了“一公斤”博客,记录自己的公益旅行经历,希望带动更多的旅游者加入。
网络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传十,十传百,靠着网络上的口碑营销,“一公斤”的公益理念迅速传播开来。到2006年年中,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都陆续自发组成了地方志愿者团队,组织公益旅游活动,并在活动后及时了活动分享,有志愿者在高校和城市中通过图片展等形式宣传多背一公斤,媒体也开始关注和报道他们。
NGO2.0:人人都是NGO
2006年底,安猪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开始组建“一公斤”全职团队,决心将其作为一项事业来发展。到目前为止,团队一共有五名全职成员和一名兼职成员,常居不同城市,担当着不一样的职责:歪歪在上海负责志愿者发展及品牌推广;Suave在北京负责的开发与管理;安猪负责商业合作活动……
网络是整个团队最主要的沟通工具。“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比较严格的考勤制度,有固定的工作会议,在财务等方面的管理流程与其他NGO和公司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安猪说。
几年以来,这个团队的运作效率是显而易见的。
2005年,安猪曾在自己的博客里给“一公斤”列了五年目标:到2010年年底,多背一公斤的活动学校数目需达到300所,其中100所可通过互联网与外界自由交流。
那时候听起来,这简直是“雄心壮志”。但事实上,“以目前的成绩来看,当时的目标无疑太保守了”,安猪说。
目前,“一公斤”的活动学校数目已达到了630多所,且每天都在不断增加,单在2008年一年就新增了300所,当年的“100所可通过互联网与外界自由交流”的目标也早已被轻松突破。“一公斤”的目标如今更新为:到2012年底为5000所乡村学校提供服务。未来,希望每年3亿人次去乡村旅行的人能帮助40万所学校。
而这些成绩,几乎都是依赖“一公斤”遍布全国的志愿者团队的“群体协作”去完成的,全职团队仅仅扮演着“设计者”的角色。在这一点上,“一公斤”在国内的NGO组织里走在了前头。
志愿者的“群体协作”是通过“一公斤”的网络社区实现的。通常城市人群通过公益组织来获得信息,在其组织和管理下参与行动。但这种模式使公益组织在每一个具体活动的管理上消耗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无法应对大规模的参与需求,也限制了参与者的创造性。“一公斤”提出了一种新的公益解决思路:让大众直接参与到公益活动的全程运作中,通过大众的力量为乡村教育带来改善。这是基于信任和分享,而非控制。
“也就是我们说的NGO2.0,人人都是NGO。”安猪这样阐释他的运作模式,“最优秀的创意和行动往往不是从我们几个工作人员的头脑里蹦出来的。从概率上说,好主意更有可能由普通志愿者来提供(志愿者人数是我们工作人员人数的一千倍),所以与其我们去设计、管理和控制,不如去支持和服务志愿者,信任他们,让他们去试验和行动。”
不仅要活下来,而且要活得更好
和其他草根组织一样,“一公斤”也曾步履维艰,没有资金来源,缺乏管理和组织经验。
恰逢2007年NGO支持型组织NPI(公益组织孵化器)推出中国首个公益孵化器,以“有爱心,更要有能力”为口号,支持初创期的NGO发展。第一次启动孵化器在当年4月,资助者是南都公益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
和其他40多个初创期的中国NGO一起,“一公斤”参加了孵化申请,经过层层选拔,“一公斤”和其他的四个机构正式入壳,接受孵化。
所谓的孵化,即是由几个服务构成,“一个是给它们提供免费的场地,免费的设备,每个月还给它一些小额的补贴、小额的资助,另外还有能力建设上的各种培训,最后我们也帮助他们了解政府注册的程序,希望他们能顺利注册。” NPI主任吕朝介绍道。
最终“一公斤”幸运地获得了NPI为他们提供的办公场地和小额资金补贴,参加经常举行的能力建设培训,以及行业内的各种交流和分享活动。
一般情况下,初创的NGO往往缺少吸引政府、企业、社会资源投入的能力,在NPI的支持下,“一公斤”获得了联想集团公益创投的一笔资金,成为启动其全职团队发展的“第一桶金”。
孵化活动持续了一年,出壳后,“一公斤”开始为自己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生路”。
除了维系志愿者的联系和活动,他们还参与了不少商业机构公益营销项目的策划和执行,仅在2008年,“一公斤”就曾与联想等多个商业品牌进行过合作。
在吕朝看来,中国做得像“一公斤”这样成功的NGO并不多,尽管如此,安猪还是感觉“资金处于不稳定的状况,很辛苦”。
目前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两块:一是申请基金会资助,一是与各方合作项目获得管理费,两块收入都来之不易。
“我们去年做了一个收入来源的分析,只能说养活了自己,但是活得不踏实。虽然资金来源很多样化,有企业找上门来的合作,或者参赛的奖金等等,但都不是很稳定的方式,我们想有一个自己的公益产品,来保证自收入的稳定。”“一公斤”的全职人员Suave对记者说。
吕朝谈到,根据自己的了解,很多本土NGO的收入来源是非常不固定的,有的依靠的是境外资金,而境外资金并不多,不能完全满足草根组织的需求;另外国内的劝募市场又没有完全开放,这个就使得草根组织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
【关键词】定积分 多重积分 H・lder不等式 柯西-施瓦兹不等式
【基金项目】伊犁师范学院一般项目(2012YB01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83-01
高等数学是非数学专业的很多理、工、经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数学课程,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直接影响各专业学生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最终也必将影响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跟初等数学相比,高等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逻辑严密的课程,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课程,学生开始刚刚接受抽象的内容,此外,若再碰到具有较强技巧性的习题的时候,通常会让很多学生都难以理解和接受,使得学生丧失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这样,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是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笔者在第一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在课后辅导中询问问题[1]的证明方法。
问题:设f(x)在[0,1]上连续,试证明:
f(x)dx≥f(x)dx 。
事实上,在教材的附录中有证明提示,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提示的基础上证明该题,但是学生感觉该问题的证明方法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很多学生提出是否有其它简单和容易接受的方法。几次尝试下来无果后,便失去了兴趣,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也慢慢被抽象的概念和特殊的技巧消磨了最后的一点好奇心。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开始思考证明该问题的其它方法,琢磨培养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兴趣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后,我们抛开了教材前五章的知识点,尝试寻求其它的证明方法,尝试进一步理解该题目的几何背景,我们得到了如下的三种新的证明方法,得到了该题目的几何背景和其为H?ilder不等式或柯西-施瓦兹不等式的一种特殊情形的结论。接下来,为了论文的完整性,我们先给出具体的证明方法如下。首先给出证明方法需要用到的引理。
引理1.如果在区间[a,b]上,f(x)≥0,则
f(x)dx≥0 (a
引理2.( H?ilder不等式)设1≤p,q≤∞,+=2若u∈Lp(?萃),v∈Lq(?萃)则有uvdx≤uvL(?萃),其中?萃∈Rn的有界开集。
方法一、设f(x)dx=a,则有定积分的性质(引理1)可得:
[f(x)-a]2dx≥0,即:
[f(x)-a]2dx
=f2(x)dx-2af(x)dx+a2
=f2(x)dx-f(x)dx≥0
得证。
该方法有较强的技巧性,即上述计算过程中2af(x)dx和a2可以合并成一项,这样导致大多数学生不能思考出问题的证明方法。
方法二、对于不等式的右边,我们可做如下的处理:
f(x)dx=f(x)dxf(x)dx
=f(x)dxf(y)dy=f(x)f(y)dxdy
≤dxdy=f2(x)dx
得证。
该方法要用到二重积分[2]的知识和一个在高中数学经常用到的不等式,该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从重积分的几何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该问题的几何背景。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定积分中换元法的重要性。
方法三、因为f(x)为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所以f(x)有界,可知:f(x)属于L1[0,1]和L2[0,1]。进一步假设u(x)=f(x),v(x)=1在H?ilder不等式[3]中取p=q=2,可得:
f2(x)dx1dx≥f(x)dx≥f(x)dx
容易得结论。该方法说明了问题是特殊的H?ilder不等式。
另一方面,因为f(x)在[0,1]上连续,所以f(x)属于欧氏空间 C[0,1][4],其上的内积定义为:
=f(x)g(x)dx。
进而由柯西-施瓦兹不等式可得:
≤,整理也可得结论。
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将该习题当作本章总复习时的例题,首先在课后附录提示的基础上完善教材中证明(方法一),讲解了问题的技巧所在。此外,让学生思考该问题的证明方法。并提醒学生该问题具有一定的几何背景,但是需要其它的高等数学知识。最后,给学生留下时间去思考问题的几何背景,以达到促使学生继续学习新知识的动力,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询问是否已经学习了能解决问题的知识。这样可以看出,我们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上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
[2]刘玉琏,傅沛仁,林玎,苑德馨,刘宁,数学分析讲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K928.73文献标识码:A
在园林景观绿化过程中,植物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园林功能及植物观赏性等功能的实现。小区绿化作为“以人为本,共建绿色家园”的重要一环,它对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国家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而植物配置多样性的应用作为园林绿化设计的基础方式,对营造优美舒适的小区环境,满足居民的审美需求和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对杭州小区绿化植物配置多样性的研究还很少,基于此,本文尝试以杭州西溪名园小区为例,通过对该小区绿地植物配置的种类及配置方式进行研究,为杭州居住小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植物配置的概念与内涵
1.1 植物配置的定义
植物配置,顾名思义,是指“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1]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各种植物间的配置,如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及园林意境;二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间的配置。
1.2 植物配置的原则[2]
1.2.1 师法自然:植物配置应以植物习性与自然界植物群落规律为根基,师法自然,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1.2.2 多样性: 尽可能多地运用植物种类,达到生态多性要求。
1.2.3 生态性:应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植物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1.2.4 景观艺术性:植物配置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也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1.2.5 适地适树:植物配置中应尽可能多用乡土树种,保证效果的稳定性 。
2、西溪名园植物配置现状
西溪名园位于杭州西溪湿地里面,环境优美,湿地文化浓郁,四周环水,是杭州仅有的一座湿地公园小区。该小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雨量丰沛,四季分明,植物生长期长达311天,很适合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生长。
由于该小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规划阶段就被要求建筑体量、风格以及绿化必须与整个西溪湿地风格协调统一。故我司积极配合甲方,在参考了二零零三年一月杭州市园林设计院所作的《杭州市西溪风景区总体规划》的“植物景观规划”后,确定选择大量的乡土树种作为园区的主干树种,局部适量点缀一些经驯化的南方热带树种。这样使得园区植物配置既能满足西溪湿地大环境对小区整体环境的外部要求,又能合理地为小区业主营造一些局部的、个性化的、极具园林艺术氛围的盎然意境。
在此基础上,为突出小区各季相特色,使小区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形成景景不同、季季不同的独特植物配置特色,西溪名园以香障、广玉兰、银杏、桂花、乐昌含笑、无患子、垂柳为主景,樱花、海棠、茶花、栀子、月季、杜鹃、合欢、紫薇、金丝桃、石榴、杨梅、红叶李、红枫、鸡爪槭、铁树、鸢尾、再力花等为配景,上百种乔灌木、花卉、果树、草坪、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等多重景观虚实相间,层次感十足,同时,兼用孤植、群植等多种不同配置种植手法,以色、香、形实现形态的错落有致。
西溪名园小区的中心位置有一叠山,作为该小区造景的重要节点之一,充分体现了古典园林“水以石为面,水得山而媚”的内涵,有山有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在叠山周围,植物配置风格强调层次分明,乔木、灌木、爬藤植物、草花、地被错落分布,形成了乔灌藤及花草相结合的覆层混交绿化模式。其中,地被花卉置于灌木之间,用于点缀装饰;修剪球形灌木形成高低错落组团,彩叶与绿叶搭配融合,色泽丰富,活泼明快,视觉冲击力强。
在建筑物旁、道路转角处、景墙小品边缘、地下车库周围等处,组团种植时为了体现组团之间的开阖变化,在密植组团之间留出了相对较大的草坪面积;在组团起始边缘处相对错落复杂,形成了整体形态上的繁简对比。
公共绿地景观相对较为粗放,以较大片的乔木、灌木组替形成了开阖的层次。
3、植物配置多样性的应用与分析
3.1不同花期的花木配置
宋欧阳修有诗云:“深红浅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间携酒赏,莫叫一日不花开”。为达到四季有花、延长花期的效果,使小区在各个季节都显得生机盎然,西溪名园在花木配置时以不同花期的花木进行混栽且分层配置,如春季有云南黄馨、梅花、玉兰、樱花、海棠、山茶花、红叶李、杜鹃、鸢尾等;夏有广玉兰、合欢、月季、木槿、石榴、金丝桃、唐菖蒲、花叶美人蕉等;秋有紫薇、桂花、木芙蓉、玉簪、黄花决明等;冬有茶梅、腊梅、美人茶等等。这样,各类花卉此起彼伏,变化丰富,品种繁多,交相辉映,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景观效果较为突出。
3.2 色叶树种和果树的合理配置
园区内合理配置了一些秋天变色或常年红叶的树种,如银杏、枫香、三角枫、鸡爪槭、红枫、红叶李、红花木等,给人以霜叶照眼,秋光明净的艺术感受。除此之外,还在小区的多处种植了桃树、杨梅、石榴、橘子、香泡、常子树等庭园观赏性果树,每每给人以硕果累累之感。
3.3 水体的植物配置[3]
杭州,因水而灵动,杭州的小区,其水体景观也同样丰富多彩。西溪名园内引水为池,自然式的驳岸蜿蜒曲折,如同锦带,溪边砌以湖石,配置书带草、鸢尾及各种花灌木,池中栽植荷花,流水涓涓,花影婆娑摇曳,营造出一派“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 的幽静诗意的空间格局。
3.4 滨河绿化带配置
在整个小区南面沿山河边的绿化带配置上,以树形高大优美的银杏、广玉兰、榉树作为主干背景树种,河边种植水杉、池杉、垂柳等湿生树种,河岸石驳用再力花、唐菖蒲、花叶芦苇、鸢尾等加以点缀,再配以鹅掌楸、乐昌含笑、四季桂、桃花、樱花、红枫、紫薇、红叶李、美人茶、月季、杜鹃、红花木、金丝桃、铁树、花叶蔓、金叶女贞、洒金东瀛珊瑚等多种亚乔、花灌木及地被,巧妙合理地利用较大的地形落差,营造出层次丰富、色彩艳丽、季相分明的滨河立体植物群落,匠心独运,浑然天成。园区的东南面有大片的毛竹林与其相连,一条蜿蜒曲折的游步小道若隐若现,游人徜徉其中,难免浮现“密林竹径通幽处”的翩翩遐想。
3.5 路旁花境[4]
在西溪名园小区,有许多条宽仅一米有余的小路出没于树姿优美、体形高大的树旁,或与书带草结合,或嵌于草坪之中,或成片群植或小丛栽种组成花径,使原来比较单调、空旷的园路,用地被植物不同的花色、花期、叶形等搭配成高矮错落,色彩丰富的花境与周围景物协调地衔接起来。
路旁散置着供人休憩的石头,与朴拙的凉亭遥相呼应。绿荫满地,花开满树,道路有开有合,走在这样的田园式小路上,如置身于乡间的田野,野味十足,能使人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切身感受。。
3.6 藤曼植物的运用
在西溪名园小区内的叠石墙这一景点上,层层叠叠的石景,上面爬满紫藤、凌霄、常春藤,花叶蔓等,藤曼密密麻麻,满目都是绿色,形成了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
4、结语
作为杭州新建成的成熟性小区,西溪名园以植物为主体,以丰富多样、色彩丰富的树种配置,创造出了和谐、稳定,令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方面走在了当代小区景观工程的前面。
尽管在后期养护管理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却不失为杭州小区绿化的一个较好范本。未来,如何科学、规范地提高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多样性的应用水平,依然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参考文献:
[1]景观园林的植物配置设计,筑龙网
[2]石琛超,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4)期
公约推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对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促进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1972年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认为保护世界遗产是整个国际社会的义务;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各会员国重申坚信文化多样性是发展的源泉之一,其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就如同生物多样性对于大自然的重要性一样;2003年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普遍的意愿和共同关心的事项。2005年大会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对其加以珍爱和维护。
杜小帆认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些公约当中,最为重要的公约是《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这个公约从重要性上说是高于《世界遗产公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个公约在2005年第33届文化大会上表决时,赞成票是绝大多数达148票,反对票2票为美国和以色列,弃权也2票。日本因为要推进他的动漫文化,所以很积极的在推进支持这个公约形成。杜晓帆认为现在国内对它的关注度还是不够。他可能操作上没有《世界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那么便利,但它对于我们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格局的改变都有很大的影响。公约鼓励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以保证世界上的文化交流更广泛和均衡,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尊重与和平文化建设。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现实问题
杜晓帆提到,我们的文化传承、生活方式和文化遗产是结合在一起的,中国人要有自己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态度,文化遗产是延续传承的。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既有成果,也有不足。
比如,历史文化名城不断被破坏,一方面地方政府把文化遗产保护与地产经济连接在一起,造成破坏;一方面,当地民众保护意识不足,缺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杜晓帆提到,他曾看地方戏的演出,观众里六十岁的都很少,多是七十多数的人。这说明文化传承的力量在减弱。再如,一些地方的婚礼仪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人生重要的仪式成为一种表演流于形式,其中的内涵已经荡然无存。杜晓帆回忆起他与当地村民的交流,村里人说他们早已不用这种婚礼仪式结婚了,因为太繁琐,完全是一种表演。显然,这和我们当初把这种婚礼仪式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已经相去甚远。现在西南地区的有些地方,把丧葬的仪式拿来吸引游客,这些问题非常严重。
杜晓帆在发言中提到一个汉族、土家族、苗族杂居的村落。村落中文化多样性保护非常完整,有形式多样的建筑和精巧的造纸技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国外的基金会、政府、专家来探讨该村落的文化传承。然而村里的原住民却非常漠然,同时又感到奇怪:“这些外来的人每次来都问一些问题,问了就走,然后再来,到底要做什么?”可见,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还是要靠传承存续者自身。
小班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小班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礼仪交往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把幼儿礼仪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目的多途径地对小班幼儿进行生活礼仪启蒙。在实施过程中,我有效地运用了以下途径。
一、礼仪教学中,注重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活动。每周我会按期初制订的小班礼仪培养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个礼仪教学活动。在礼仪教学中,我常用的方法有:
1、故事法
以故事为载体,“富理于情、富教于乐”,使抽象的礼仪道德概念在幼儿头脑中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认识观念,养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行为。如: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礼仪,我借助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漏嘴巴,漏嘴巴为什么不好,在情景模拟中,老师表演大公鸡,幼儿表演吃饭的小弟弟,幼儿为了不让大公鸡吃到米粒,个个都专心用餐,看不到东张西望的坏样子,不知不觉中幼儿学会了正确的进餐礼仪:眼睛看着碗,一手扶着碗,一手舀米饭,张开大嘴巴,嚼呀嚼,咽下去。
2、儿歌法
如在“穿衣礼仪养成活动中”,在第一组幼儿(小班分组教学)中,我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可是在活动中幼儿在伸衣袖的时候,总习惯性地把另一只小手放开,这样就造成手伸不到衣袖里,衣服始终穿不到身上,幼儿很无奈地又要寻求帮助。于是,我在第二组幼儿教学中,改变了教学策略,根据班级孩子喜欢朗诵儿歌的特点,创编了一首短小的儿歌,并且配上形象化的象声词,如呜呜开火车、拉拉、哈哈等,孩子们边学边记忆儿歌,很快解决了难点。
3、情景法
情景的合理设置,能给礼仪教学活动带来无限生机,能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明确礼仪规范的要求,激发其内部情感,让幼儿易于理解和掌握并达到行为上的认同。同时,使幼儿行为习惯能自动化养成,礼仪交往的主动性、持久性得到提高。
如在礼仪教学活动“学好样”中,当出示受偶小兔向幼儿问好时,幼儿会高兴地向小兔问好,当长颈鹿帮助了小兔,在老师的暗示下幼儿就会主动学说小兔和长颈鹿的对话“谢谢你,长颈鹿阿姨。”“不用谢。”当活动结束时,我会有意识地和幼儿互说“再见”,幼儿也会跟小兔和长颈鹿说“再见”。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幼儿礼貌用语和文明礼貌的习惯。